老赵头有些失望,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外孙女肚子里的是自己的重孙子,结果出来了是重孙女,这喜欢就打了折扣了。
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老赵头尽管有些失望,可是也不能给人摆脸色。好歹也是他的重孙女。
大家都知道他重男轻女,对他这样,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赵琪和何莲更是一样,他们的女儿,他们自己宠爱,老爷子不怎么喜欢,也碍不着他们什么事儿。
就是佟氏,见到自己这个名分上的孙女,也很高兴,把自己的嫁妆里拿了好东西给这个孙女,何莲忙推辞,佟氏说道:“这是给我孙女的,你可别因为我孙女不能说话,就替她做决定了。”
没办法,这东西只能收下。
温大奶奶作为姻亲,也来参加了赵家小孙女的洗三,跟佟氏单独说话的时候,就说道:“我看你这日子,过的比大家都自在,现在也是当祖母的人了。”
☆、第一百九十章 风雨欲来
“这还不是要多谢表姐当初的保媒,不然我也不能有现在的日子。”佟氏笑着说道。
她一个不能生养的,有今天这个局面已经很不错了,继子对自己呢,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说不上多坏,可是该诶的尊重也不会少,就是儿媳妇,跟自己也是比较亲近的,人都是将心比心,不能只想着别人对你好,而从来都不付出。
“你这个孙女会投胎,知道你们赵家却姑娘,就赶紧过来了。”温大奶奶笑着说道。
赵家可不是缺姑娘,眼看着楚楚就要长大嫁人了,这小姑娘就过来了。
佟氏笑着说道:“这也是她的福气。”
佟氏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小孙女,她自己没有孩子,嫁过来的时候,赵琪都很大了,她从来没有养过那么小的孩子,可是这个孙女,却是自己看着她出生的,以后还能看着她一点点的长大,然后长大了嫁人,想着这心里的感觉,就很奇妙。
温大奶奶见这个表妹并没有因为生的是孙女,就表现的不高兴,这心里就放心了,看来,表妹真的是彻底放开了,和自己的丈夫同心同德了,不过,温大奶奶问道:“妹夫那边,对生了孙女是个什么反应?”
就怕那个表妹夫因为生的是个孙女不高兴,如果是这样,自己这个表妹可得劝一劝,看赵大人对自己女儿的疼爱,可见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如果他们表现的只喜欢男孩儿,不喜欢女孩儿,那说不定赵大人那边心里会不舒服的。
佟氏笑着说道:“我们家老爷自然是喜欢的,只是觉得孙女儿太小了,他怕自己一使劲,把孩子给抱疼了,所以到现在都不敢抱呢,琪儿也是一样,这些大男人啊,都是下手没轻没重的,等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他们抱,我还不放心呢。”
就是老爷子有些不高兴,可是老爷子不高兴已经不能影响到他们什么了。
佟氏看望了正在坐月子的何莲,对何莲说道:“给你娘家哥哥那边带信去了没有?”
生孩子是大事儿,何壮已经好几年没有来竟成了,现在他当舅舅了,也是时候过来了。
何莲说道:“已经让表给去信了,只是我这还不知道能不能赶去参加哥哥的婚礼。”
何壮是三月份的婚礼,那时候,何莲已经做完了月子了,她就只有这么一个哥哥,娶亲这种大事儿,她是想过去的,她从小是在乡下长大的,倒是不娇气,真的要从京城回老家,也不会担心。
就是舍不得孩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佟氏忙说道:“你别担心,孩子交给我,我保证喂得白白胖胖的。”请的有奶娘,还有伺候的人,佟氏自然是照顾的过来。
她又是当祖母的,不心疼孙女,心疼谁?
何莲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些年,佟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就看清楚了。退一万步说,佟氏没有自己的儿子,以后也要靠表哥养老的,所以她不会害自己和孩子的。
只是没有想到,等何莲做完了月子,却接到了老家的来信,信上说,何老太太不行了。
何老太太的年岁,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大的了,就是去世,也是喜丧,只是这样以来,何壮岂不是又要守孝了,虽然孙子辈只用守孝一年,可是何壮的年纪也够大的了。
何莲担心自己的哥哥的婚事,真的被耽误了,本来何壮就比她大,她现在都当娘了,可是到现在何壮都还没有娶亲呢。
赵家的人得了这个消息,就商量出了结果,本来何壮是要成亲,这边的人就要去的,可是没有想到,中间出了这个变故,何壮是赵水生他们的外甥,不管是成亲,还是家里人过世,这边都需要派人过去。
赵琪不用说,又是表兄又是妹夫,是一定要过去的,他如今当爹了,也更沉稳了,所以就要带着另外两方的堂弟们过去,二房和三房都是两个儿子,大家都决定,让各房的长子们跟过去,不管何老太太最后成不成,都需要过去。
何老太太如果病好了,到时候还有何壮成亲呢,这需要人过去,而何老太太过世,他们更是要去吊唁了。
李梨花想着陆家想要结亲的事儿,觉得让瑾哥儿出去一趟也可以,免得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他头上去,再说,他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前还小的时候,都回过老家,那时候都应对的很好,李梨花不像第一次那么担心了。
没想到年纪小的瑜哥儿知道这次要回老家,怎么着也想跟着一起回去。
“爹,娘,你们不是说,等我年纪大了,就也让我过去吗?我现在年纪也大了,为什么就不能跟过去?我又不是姑娘家,非要拘在家里,爹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么好的机会,还有几个哥哥也一起,为什么我就不能去呢?”
他可想出去看看了,尤其是离开父母的时候,男孩子都有这种雀跃的时候。
张芸儿也苦恼的找到自己的二嫂,“你们说这些小子们,一个二个都是怎么回事儿?琅哥儿这小子现在也要造反了,听他哥哥要回老家,非要跟着过去,不跟着过去,就要闹着不吃饭,绝食,把我给气的!”
李梨花说道:“我这边也有一个呢,都是不省心。”
“那二嫂,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答应了他们,让他们都跟过去吧,”张芸儿问道。
可是不答应,又怕他们自己有主意,到时候偷偷的跟过去了,那就糟糕了。
家里就两个儿子,都跟着去了,到时候出了意外,那她可是想哭都没有地方去哭了。
只是这帮孩子,真是不省心,怎么就不了解他们的苦心呢?
虽然赵琪当爹了,可是在他们眼里,还是孩子啊,让这群孩子出去,那真是太不让人放心了。
可是几个大人商量完毕后,却同意了这几个孩子同去。
张芸儿对赵土生说道:“他爹,琅哥儿才几岁啊,你也忍心?”
赵土生说道:“现在外面也太平,让他们几个小辈回一趟老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不能把他们一辈子拘在家里吧,那样不就成了姑娘了?人多一些,还更安全一些,不然都养成了少爷了,那可怎么办?”
他那么小的时候都在地里干活了,可是自己两个儿子,还从来没有下地干活呢,真正的成了少爷了。
张芸儿听了气得不行,这都叫什么话?她的儿子好着呢,哪里就成了姑娘家了?简直是胡说八道!
张芸儿见说不通赵土生,就又去找李梨花,想着只要二嫂不同意,就是二哥那边也不敢对二嫂说个不字。
结果到了李梨花这边,没想到二嫂也同意了。
张芸儿说道:“二嫂,你怎么就答应了呢,他们还那么小呢,您真放心?”
李梨花说道:“瑾哥儿已经答应了,我,会好好照顾弟弟的,我想着,这也是他们的一次锻炼的机会,鸟儿总会有长大的那一天,自己学会了觅食,以后才不会饿着,让他们经历多一些,以后遇到事儿才不会慌张。”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二嫂你就真的一点儿也不担心吗?他们可都还小呢。
但是张芸儿知道,二嫂都这样说了,恐怕很难改变主意了,她真是欲哭无泪啊。
只能赶紧回去,多准备一些东西,然后免得路上缺衣少食的了。
不过,听二嫂说,二哥这边还派了一些人高马大的侍卫跟过去,安全问题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只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的过去,一路平平安安的。
听到何莲也要一起去的消息,张芸儿就更放心了,不管怎么说,队伍里有个女的,那这些小子们就不会胡闹了,何莲不仅是他们的表姐,还是他们的嫂子,所谓的长嫂如母,她更细心一些,路上的生活起居,有了她照顾,才更妥当。
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们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出发了,家里一下子空了出来。
老赵头还想着自己也能跟回去一趟,不过到底没有成行,因为他跟过去了,大家还要分散精力照顾他,所以还是算了吧,毕竟何壮不过是小辈,有这么多的表哥和表弟给他帮忙去,他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都已经足足的了。
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都被交代过,关于赵春花的事儿,可别到时候遇到赵春花,就被赵春花三言两语给打动了,然后把人给带回来了。
其实对于这个大姑姑,瑾哥儿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会没有脑子的,就着了这个人的道,不过瑜哥儿和琅哥儿还小着呢。怕他们年少不懂事,就被人利用了。
等李梨花收到他们从老家送过来哦信,都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何老太太知道自己快要过世了,可是为了不耽误自己孙子的婚事,所以就硬撑着,直到何壮把新娘子给娶进门,三朝回门之后,何老太太才撑不住,这才病情恶化,哪怕有这边从京城带来的大夫过去看,也已经不成了。
所以他们就又留在这里多呆了一段时间,何老太太过了不多久,就过世了,在何家,经历了喜事,紧接着就又办了丧事,大家都是亲戚,帮忙招呼,也是应该的,而那老家的人,看着京城里来了这么多的公子少爷,都是给何家撑脸面的,自然对何壮就更不敢小看了,以前只是听说何壮的舅舅是在京城当大官,那是没有亲眼看家,可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见识到了这些大家公子的做派,恐怕以后想找何壮麻烦的,就没有了。
把何老太太的丧事办好了,他们就要启程出发了,赵家庄那边堂兄弟几个都去祠堂祭拜了祖宗,和族里的几个长辈家里吃了几顿饭,留下了从京城带来的礼物,在人们依依不舍的眼光下,他们就要离开出发了。
估计家里人接到他们的信的时候,他们就在路途上了。
只是京城里官场上却紧张起来,是因为河南那一代,进入夏天的时候,有个地方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到现在都还没有停下来,眼看着就要泛滥成灾了。可是当地的官员却没有重视,结果一个地方的堤坝就决了堤,一下子淹了十几个村庄。
☆、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算
这下子事情出来了,可是水灾已经发生了。
皇上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立刻让人去办,不仅是当地的官员要撤下来,可是这要去督办的官员也得安排下来。
毕竟,洪水过后,要安置灾民,这粮食,还有大夫等,都得安排好,不然灾民可就成了乱民了。
六部官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武官倒是好派,当地不远就有武官驻守,可是文官方面,得要朝廷这边派过去。也显示皇上对此事的重视。
这种谁让,很多人都不想沾手,毕竟,办的好了,是应该的,可是办的不好,到时候极有可能是会被降职,甚至,这灾区过后有瘟疫的可能性极大,大家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当了官,奋斗了这么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谁想着去那地方送死啊,得了瘟疫的死法还好一般的死法不一样,死了是要焚烧的,到时候尸骨无存的,连个魂魄都没有。
所以,要不是皇上指派,或者有人心里真的想立功,还真没有人那么冲锋陷阵的。免得一个不小心,就和家人阴阳相隔。
就算是有太医跟着又如何?又不是没有前例,有的太医自己还被感染上了瘟疫,然后死了的。
几十年前不就是有朝廷派过去的官员,连同太医,都没有治好当地的瘟疫,结果自己也感染了,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派了官兵,把那几个地方的人都给围了起来,直接射杀,然后全部焚烧了吗?
所以这种倒霉的事儿,谁沾着谁倒霉。
那些内阁大臣们,年纪大了,皇上是不会派他们过去的,下面的人,生怕被这些内阁大臣们或者自己的顶头上司给举荐过去,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的。
没想到吏部尚书大人却自己主动的举荐了自己的下属赵水生,认为赵水生在地方上政绩做的也好,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片赞赏,更是破了官银案,才年过三十,就已经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到了吏部,又矜矜业业,办的差事也让他这个顶头上司很满意。所以这个人选,陆尚书推荐的很好。一点儿负担也没有。
而跟着附和吏部尚书的官员也都出来举荐赵水生,认为赵水生能当这个赈灾钦差,那是最好不过的人选了,大家都是伪为君分忧,赵大人可谓是最好的人选了。
因为赵水生这个年纪,就当了正三品的官员,在这一群上朝的朝臣中,显得很是年纪,大家有的是觉得他年少有为,有的可是心里嫉妒,现在是他顶头上司举荐,大家跟着起哄,也是正好。
或者这位陆尚书真的是想着让这位下属能更进一步呢。
毕竟虽然去赈灾凶险,可是做好了,回来那就是升官的可能性极高,这位陆尚书该不是想着把自己尚书的位置给赵侍郎吧。
而同样为吏部侍郎的钱侍郎,也跟着陆尚书保举赵水生当这个赈灾钦差。
皇上倒是意动了,这赈灾,人选是越快越好,拖久了就越不利。
皇上还想着有人主动请缨,可是没有一个,现在吏部尚书能举荐自己的下属,皇上想着赵水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他去赈灾,或者就能立刻解决了,民乱什么的,坚决不能有。
哦,对了,赵水生在当同知的时候,不是还阻止了一次民乱吗?
当初皇上还觉得赵水生是个福将,所以皇上更是觉得派赵水生去河南那一代,是最好的人选。
温如庭一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要糟糕,忙要躬身说什么。被旁边的戴阁老抢了先,说道:“皇上,赵侍郎确实是个好人选,赵侍郎是温大人的门下弟子,想来温大人也不会反对自己的弟子去为皇上分忧,何况,赵侍郎还是各位皇子们的先生,更应该以身作则才是。”
温如庭知道这样一说,皇上就更坚定了,于是说道:“皇上,臣以为,既然是赈灾,各方调度就更需要及时,如果有人因为调度不及时,而耽误了灾情,赵大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
皇上听了点头,说道:“温大人说的极是,既然这样,朕就下旨,让赵侍郎在各地调度东西的时候,都以赵侍郎为先,若是谁不听调令,赵侍郎可以不用禀报,先行处置即可。”
看来,这皇上还真是高看这赵水生,连这个旨意都能下。
陆尚书和戴阁老对视一眼,各自又低下了头,这个时候反对皇上的话,那么就会被皇上所不喜,还不如顺着皇上,让这赵水生去那赈灾的地方,那地方去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能不能有名活着回来,都不一定呢。
就是能活着回来,也会丢掉半条命,最要紧的是把人给定下来。
赵水生躬身说道:“臣领旨。”
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老赵头尽管有些失望,可是也不能给人摆脸色。好歹也是他的重孙女。
大家都知道他重男轻女,对他这样,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赵琪和何莲更是一样,他们的女儿,他们自己宠爱,老爷子不怎么喜欢,也碍不着他们什么事儿。
就是佟氏,见到自己这个名分上的孙女,也很高兴,把自己的嫁妆里拿了好东西给这个孙女,何莲忙推辞,佟氏说道:“这是给我孙女的,你可别因为我孙女不能说话,就替她做决定了。”
没办法,这东西只能收下。
温大奶奶作为姻亲,也来参加了赵家小孙女的洗三,跟佟氏单独说话的时候,就说道:“我看你这日子,过的比大家都自在,现在也是当祖母的人了。”
☆、第一百九十章 风雨欲来
“这还不是要多谢表姐当初的保媒,不然我也不能有现在的日子。”佟氏笑着说道。
她一个不能生养的,有今天这个局面已经很不错了,继子对自己呢,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说不上多坏,可是该诶的尊重也不会少,就是儿媳妇,跟自己也是比较亲近的,人都是将心比心,不能只想着别人对你好,而从来都不付出。
“你这个孙女会投胎,知道你们赵家却姑娘,就赶紧过来了。”温大奶奶笑着说道。
赵家可不是缺姑娘,眼看着楚楚就要长大嫁人了,这小姑娘就过来了。
佟氏笑着说道:“这也是她的福气。”
佟氏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小孙女,她自己没有孩子,嫁过来的时候,赵琪都很大了,她从来没有养过那么小的孩子,可是这个孙女,却是自己看着她出生的,以后还能看着她一点点的长大,然后长大了嫁人,想着这心里的感觉,就很奇妙。
温大奶奶见这个表妹并没有因为生的是孙女,就表现的不高兴,这心里就放心了,看来,表妹真的是彻底放开了,和自己的丈夫同心同德了,不过,温大奶奶问道:“妹夫那边,对生了孙女是个什么反应?”
就怕那个表妹夫因为生的是个孙女不高兴,如果是这样,自己这个表妹可得劝一劝,看赵大人对自己女儿的疼爱,可见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如果他们表现的只喜欢男孩儿,不喜欢女孩儿,那说不定赵大人那边心里会不舒服的。
佟氏笑着说道:“我们家老爷自然是喜欢的,只是觉得孙女儿太小了,他怕自己一使劲,把孩子给抱疼了,所以到现在都不敢抱呢,琪儿也是一样,这些大男人啊,都是下手没轻没重的,等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他们抱,我还不放心呢。”
就是老爷子有些不高兴,可是老爷子不高兴已经不能影响到他们什么了。
佟氏看望了正在坐月子的何莲,对何莲说道:“给你娘家哥哥那边带信去了没有?”
生孩子是大事儿,何壮已经好几年没有来竟成了,现在他当舅舅了,也是时候过来了。
何莲说道:“已经让表给去信了,只是我这还不知道能不能赶去参加哥哥的婚礼。”
何壮是三月份的婚礼,那时候,何莲已经做完了月子了,她就只有这么一个哥哥,娶亲这种大事儿,她是想过去的,她从小是在乡下长大的,倒是不娇气,真的要从京城回老家,也不会担心。
就是舍不得孩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佟氏忙说道:“你别担心,孩子交给我,我保证喂得白白胖胖的。”请的有奶娘,还有伺候的人,佟氏自然是照顾的过来。
她又是当祖母的,不心疼孙女,心疼谁?
何莲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些年,佟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就看清楚了。退一万步说,佟氏没有自己的儿子,以后也要靠表哥养老的,所以她不会害自己和孩子的。
只是没有想到,等何莲做完了月子,却接到了老家的来信,信上说,何老太太不行了。
何老太太的年岁,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大的了,就是去世,也是喜丧,只是这样以来,何壮岂不是又要守孝了,虽然孙子辈只用守孝一年,可是何壮的年纪也够大的了。
何莲担心自己的哥哥的婚事,真的被耽误了,本来何壮就比她大,她现在都当娘了,可是到现在何壮都还没有娶亲呢。
赵家的人得了这个消息,就商量出了结果,本来何壮是要成亲,这边的人就要去的,可是没有想到,中间出了这个变故,何壮是赵水生他们的外甥,不管是成亲,还是家里人过世,这边都需要派人过去。
赵琪不用说,又是表兄又是妹夫,是一定要过去的,他如今当爹了,也更沉稳了,所以就要带着另外两方的堂弟们过去,二房和三房都是两个儿子,大家都决定,让各房的长子们跟过去,不管何老太太最后成不成,都需要过去。
何老太太如果病好了,到时候还有何壮成亲呢,这需要人过去,而何老太太过世,他们更是要去吊唁了。
李梨花想着陆家想要结亲的事儿,觉得让瑾哥儿出去一趟也可以,免得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他头上去,再说,他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前还小的时候,都回过老家,那时候都应对的很好,李梨花不像第一次那么担心了。
没想到年纪小的瑜哥儿知道这次要回老家,怎么着也想跟着一起回去。
“爹,娘,你们不是说,等我年纪大了,就也让我过去吗?我现在年纪也大了,为什么就不能跟过去?我又不是姑娘家,非要拘在家里,爹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么好的机会,还有几个哥哥也一起,为什么我就不能去呢?”
他可想出去看看了,尤其是离开父母的时候,男孩子都有这种雀跃的时候。
张芸儿也苦恼的找到自己的二嫂,“你们说这些小子们,一个二个都是怎么回事儿?琅哥儿这小子现在也要造反了,听他哥哥要回老家,非要跟着过去,不跟着过去,就要闹着不吃饭,绝食,把我给气的!”
李梨花说道:“我这边也有一个呢,都是不省心。”
“那二嫂,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答应了他们,让他们都跟过去吧,”张芸儿问道。
可是不答应,又怕他们自己有主意,到时候偷偷的跟过去了,那就糟糕了。
家里就两个儿子,都跟着去了,到时候出了意外,那她可是想哭都没有地方去哭了。
只是这帮孩子,真是不省心,怎么就不了解他们的苦心呢?
虽然赵琪当爹了,可是在他们眼里,还是孩子啊,让这群孩子出去,那真是太不让人放心了。
可是几个大人商量完毕后,却同意了这几个孩子同去。
张芸儿对赵土生说道:“他爹,琅哥儿才几岁啊,你也忍心?”
赵土生说道:“现在外面也太平,让他们几个小辈回一趟老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不能把他们一辈子拘在家里吧,那样不就成了姑娘了?人多一些,还更安全一些,不然都养成了少爷了,那可怎么办?”
他那么小的时候都在地里干活了,可是自己两个儿子,还从来没有下地干活呢,真正的成了少爷了。
张芸儿听了气得不行,这都叫什么话?她的儿子好着呢,哪里就成了姑娘家了?简直是胡说八道!
张芸儿见说不通赵土生,就又去找李梨花,想着只要二嫂不同意,就是二哥那边也不敢对二嫂说个不字。
结果到了李梨花这边,没想到二嫂也同意了。
张芸儿说道:“二嫂,你怎么就答应了呢,他们还那么小呢,您真放心?”
李梨花说道:“瑾哥儿已经答应了,我,会好好照顾弟弟的,我想着,这也是他们的一次锻炼的机会,鸟儿总会有长大的那一天,自己学会了觅食,以后才不会饿着,让他们经历多一些,以后遇到事儿才不会慌张。”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二嫂你就真的一点儿也不担心吗?他们可都还小呢。
但是张芸儿知道,二嫂都这样说了,恐怕很难改变主意了,她真是欲哭无泪啊。
只能赶紧回去,多准备一些东西,然后免得路上缺衣少食的了。
不过,听二嫂说,二哥这边还派了一些人高马大的侍卫跟过去,安全问题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只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的过去,一路平平安安的。
听到何莲也要一起去的消息,张芸儿就更放心了,不管怎么说,队伍里有个女的,那这些小子们就不会胡闹了,何莲不仅是他们的表姐,还是他们的嫂子,所谓的长嫂如母,她更细心一些,路上的生活起居,有了她照顾,才更妥当。
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们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出发了,家里一下子空了出来。
老赵头还想着自己也能跟回去一趟,不过到底没有成行,因为他跟过去了,大家还要分散精力照顾他,所以还是算了吧,毕竟何壮不过是小辈,有这么多的表哥和表弟给他帮忙去,他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都已经足足的了。
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都被交代过,关于赵春花的事儿,可别到时候遇到赵春花,就被赵春花三言两语给打动了,然后把人给带回来了。
其实对于这个大姑姑,瑾哥儿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会没有脑子的,就着了这个人的道,不过瑜哥儿和琅哥儿还小着呢。怕他们年少不懂事,就被人利用了。
等李梨花收到他们从老家送过来哦信,都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何老太太知道自己快要过世了,可是为了不耽误自己孙子的婚事,所以就硬撑着,直到何壮把新娘子给娶进门,三朝回门之后,何老太太才撑不住,这才病情恶化,哪怕有这边从京城带来的大夫过去看,也已经不成了。
所以他们就又留在这里多呆了一段时间,何老太太过了不多久,就过世了,在何家,经历了喜事,紧接着就又办了丧事,大家都是亲戚,帮忙招呼,也是应该的,而那老家的人,看着京城里来了这么多的公子少爷,都是给何家撑脸面的,自然对何壮就更不敢小看了,以前只是听说何壮的舅舅是在京城当大官,那是没有亲眼看家,可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见识到了这些大家公子的做派,恐怕以后想找何壮麻烦的,就没有了。
把何老太太的丧事办好了,他们就要启程出发了,赵家庄那边堂兄弟几个都去祠堂祭拜了祖宗,和族里的几个长辈家里吃了几顿饭,留下了从京城带来的礼物,在人们依依不舍的眼光下,他们就要离开出发了。
估计家里人接到他们的信的时候,他们就在路途上了。
只是京城里官场上却紧张起来,是因为河南那一代,进入夏天的时候,有个地方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到现在都还没有停下来,眼看着就要泛滥成灾了。可是当地的官员却没有重视,结果一个地方的堤坝就决了堤,一下子淹了十几个村庄。
☆、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算
这下子事情出来了,可是水灾已经发生了。
皇上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立刻让人去办,不仅是当地的官员要撤下来,可是这要去督办的官员也得安排下来。
毕竟,洪水过后,要安置灾民,这粮食,还有大夫等,都得安排好,不然灾民可就成了乱民了。
六部官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武官倒是好派,当地不远就有武官驻守,可是文官方面,得要朝廷这边派过去。也显示皇上对此事的重视。
这种谁让,很多人都不想沾手,毕竟,办的好了,是应该的,可是办的不好,到时候极有可能是会被降职,甚至,这灾区过后有瘟疫的可能性极大,大家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当了官,奋斗了这么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谁想着去那地方送死啊,得了瘟疫的死法还好一般的死法不一样,死了是要焚烧的,到时候尸骨无存的,连个魂魄都没有。
所以,要不是皇上指派,或者有人心里真的想立功,还真没有人那么冲锋陷阵的。免得一个不小心,就和家人阴阳相隔。
就算是有太医跟着又如何?又不是没有前例,有的太医自己还被感染上了瘟疫,然后死了的。
几十年前不就是有朝廷派过去的官员,连同太医,都没有治好当地的瘟疫,结果自己也感染了,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派了官兵,把那几个地方的人都给围了起来,直接射杀,然后全部焚烧了吗?
所以这种倒霉的事儿,谁沾着谁倒霉。
那些内阁大臣们,年纪大了,皇上是不会派他们过去的,下面的人,生怕被这些内阁大臣们或者自己的顶头上司给举荐过去,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的。
没想到吏部尚书大人却自己主动的举荐了自己的下属赵水生,认为赵水生在地方上政绩做的也好,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片赞赏,更是破了官银案,才年过三十,就已经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到了吏部,又矜矜业业,办的差事也让他这个顶头上司很满意。所以这个人选,陆尚书推荐的很好。一点儿负担也没有。
而跟着附和吏部尚书的官员也都出来举荐赵水生,认为赵水生能当这个赈灾钦差,那是最好不过的人选了,大家都是伪为君分忧,赵大人可谓是最好的人选了。
因为赵水生这个年纪,就当了正三品的官员,在这一群上朝的朝臣中,显得很是年纪,大家有的是觉得他年少有为,有的可是心里嫉妒,现在是他顶头上司举荐,大家跟着起哄,也是正好。
或者这位陆尚书真的是想着让这位下属能更进一步呢。
毕竟虽然去赈灾凶险,可是做好了,回来那就是升官的可能性极高,这位陆尚书该不是想着把自己尚书的位置给赵侍郎吧。
而同样为吏部侍郎的钱侍郎,也跟着陆尚书保举赵水生当这个赈灾钦差。
皇上倒是意动了,这赈灾,人选是越快越好,拖久了就越不利。
皇上还想着有人主动请缨,可是没有一个,现在吏部尚书能举荐自己的下属,皇上想着赵水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他去赈灾,或者就能立刻解决了,民乱什么的,坚决不能有。
哦,对了,赵水生在当同知的时候,不是还阻止了一次民乱吗?
当初皇上还觉得赵水生是个福将,所以皇上更是觉得派赵水生去河南那一代,是最好的人选。
温如庭一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要糟糕,忙要躬身说什么。被旁边的戴阁老抢了先,说道:“皇上,赵侍郎确实是个好人选,赵侍郎是温大人的门下弟子,想来温大人也不会反对自己的弟子去为皇上分忧,何况,赵侍郎还是各位皇子们的先生,更应该以身作则才是。”
温如庭知道这样一说,皇上就更坚定了,于是说道:“皇上,臣以为,既然是赈灾,各方调度就更需要及时,如果有人因为调度不及时,而耽误了灾情,赵大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
皇上听了点头,说道:“温大人说的极是,既然这样,朕就下旨,让赵侍郎在各地调度东西的时候,都以赵侍郎为先,若是谁不听调令,赵侍郎可以不用禀报,先行处置即可。”
看来,这皇上还真是高看这赵水生,连这个旨意都能下。
陆尚书和戴阁老对视一眼,各自又低下了头,这个时候反对皇上的话,那么就会被皇上所不喜,还不如顺着皇上,让这赵水生去那赈灾的地方,那地方去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能不能有名活着回来,都不一定呢。
就是能活着回来,也会丢掉半条命,最要紧的是把人给定下来。
赵水生躬身说道:“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