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隶属于于孝天海狼系统的文吏们,都不是出自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对他们委以重任,很显然是名不正言不顺,故此只能暂时先给他们安排一些不起眼的职务,品阶都比较低,以前都是很不受重视的位子。
    但是实际上朝廷之中各大官署衙门的那些官吏们,都很清楚这些新近被于孝天填入到他们衙门之中的这些人员,其实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事者,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人微言轻,但是他们说的话,却没人敢当做耳旁风。
    这些人都是于孝天一系的人,最受于孝天信任,其实把他们安插到各大官署衙门之中,就是让他们充作于孝天的耳目喉舌。
    这些人说的话,其实就是于孝天要说的话,他们要做的事,其实就是于孝天要做的事情,他们虽然官职卑微,但是却说话分量极重,很多事情就算是主事的官员,都不敢擅自决断,必须要先问问这些人的意见之后,才能下决定。
    而于孝天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当权者确实日子不好过,天天各种海量的问题,都蜂拥而来,堆积在他的面前,把他累的几乎放屁都抽不出空了。
    现在他算是彻底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会出那么多的昏君,想要当一个明君,确确实实是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这天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以至于就算是生出三头六臂,也不见得能处理的完。
    于是于孝天赶紧招来了林易阳、鲁通等人,命他们成立了一个秘书处,专司负责帮着他筛选处理各种事务,小事只需要按照他吩咐的原则处理便是,大事才交给他来亲自过目。如此一来,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过了一些。
    第九十四章 举措
    但是自崇祯让权给他之后,于孝天深入探究了一下目前大明官场的情况,才发现现如今大明官场的的确确已经烂透了,各地都是一堆的烂账,谁也说不清楚眼下各地的府库藩库的储备情况。
    于是于孝天只得命都察院调派人手开始出京,到各地清查地方府库的存粮以及存银情况。
    另外在七月间,于孝天亲自动议提出了三个重大的举措,一个是取消原来各地增加的加饷赋税,先从根本上来减免时下各地百姓身上承担的沉重的负担。
    第二个就是宣布开海禁,选择沿海松江府、宁波府、泉州府、广州府四地恢复市舶司,全面放开海禁,准予商贾进行通海贸易,并且设立收税制度,制定收税办法,通过收取税赋增加财政收入,各地设立的市舶司收取的税金,不留地方使用,直接归入朝廷户部大库调用。
    仅仅是这么一项,于孝天预计第一年试行,这四个地方的市舶司最起码就能收取到三百万两白银跟玩儿一般,如果操作得当,任用的人员得力的话,第一年拿下四五百万两银子,都跟玩儿一般。
    而他现在也不再把大海视作他的禁脔了,泉州府的围头湾也正式交给市舶司来进行管理,反正现在他已经成了大明的实际掌权者,继续把这些东西视作他的私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三个就是于孝天提出了要全面取消大明数百年来那些勋戚权贵们享受的免税政策,重新清丈土地面积,推行摊丁入亩的制度,来减轻之前最底层普通百姓的负担,开始向那些已经享受了很长时间免税的权贵勋戚们征收税赋。
    前两条倒是还可以让人接受,但是于孝天提出的第三条意见,一经提出,便立即遭到了朝野上下那些既得利益者们的集体反对。
    于孝天提出的这个动议,可以说从最根本上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这些人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或者是通过读书当官,好不容易获得了这些实惠,现如今于孝天要一下拿走,当然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爽。
    以前他们很多人完全不用给朝廷缴纳任何税赋,但是现在如果于孝天推行这种制度的话,那么他们就无法再享受到免税的实惠,要向官府和朝廷每年交出一大笔的赋税,这就等于是从他们口袋里面掏钱,他们岂能答应。
    这一下于孝天就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了,当即便遭到了各地的官员以及权贵勋戚们的集体反对和抵制,上书谩骂于孝天的奏折可以说是大暴雨一般铺天盖地,几乎差点把于孝天给淹死。
    于孝天看着堆积如山的这些抵制他提出的这一条意见的各地奏章,冷笑了起来,这种事他早已就有思想准备,这些躺在大明身上享受的蛀虫,现在被他触动了既得利益,当然不会轻易答应,肯定会进行一番顽抗。
    既然这样,那么他也就不客气了,于孝天着令户部强行推行他提出的这个计划,不管地方的那些当权者答应不答应,只管强行推行下去。
    另外他下令,在户部之下,开始筹建一个税务司,专司负责全国各地的税务收取工作,各府设置一个由朝廷户部直接派出的机构,主事之人称之为司税使,专司主持各地税赋收取之事,严格按照他的要求,对土地进行重新清丈,重新制定各地税赋收取的额度。
    这件事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于孝天在入京之前,就已经安排人专门研究这件事,可以说他是处心积虑已久了,并且对可能遭遇到的抵制,也有了充分的预料。
    在他抛出这个制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可能遇上的情况,所以提前他准备了一批人,来负责这件事的推行。
    但是想要在大明全境之内,立即就全面实行这个制度,无疑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单单是在户部之下成立这个税务司,就需要调集不少人力,另外全国各地现在听他管控的地方还不是很多,很多地方官府对于他目前实际控制朝廷,持着观望和抵制的态度,就算是他强行推行下去,这些地方官府也不会轻易就范,按照他的要求办事。
    所以这也需要接下来用武力解决才行,而作为距离京师最近的山东,便成了这一次收税改革的试点,另外一个就是于孝天的老巢福建了。
    之所以选择山东作为第一步试行的地方,是因为自颜继祖率师北上被于家军击溃所俘之后,山东巡抚便一直缺员,整个山东在这些年来,先是遭遇了登莱之乱,接着又遭遇了建奴南下入寇,使得整个山东境内,靠北一些的地方社会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而山东北部地区,原来很多有钱人家以及勋戚权贵这样的上层社会结构,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另外于孝天提前在山东布局,也使得他的势力已经深入到了山东境内各地之中,根深蒂固的扎根了下去,所以在山东境内,推行这个制度,无疑暂时阻力相对会比较小一些。
    于是于孝天便从官员之中,选出了一个名叫张长芳的官员,让他去山东接替颜继祖之后的山东巡抚之职。
    张长芳这个人年纪不到四十,以前是个并不怎么得志的朝官,在户部下面当一个小吏,但是这个人很有见识,之前和海狼驻京师的一个内线关系很不错,经常走动,通过交流内线发现张长芳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而且他对于大明目前土地兼并以及加派的策略十分不满,认为大明这二百多年下来,积累下了太多的弊政,特别是地方权贵对于土地的兼并,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他们这些人享受着免税的政策,不给国家提供任何一点点的财政支持,还如同蛀虫一般的吸附在地方,不断的吸取民脂民膏。
    所以大明眼下的大乱,跟目前这样的土地兼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底层的普通百姓在朝廷的不断加派之下无以为生,但是却丝毫不能触及这些地方权贵的任何利益,好处都让他们占了去,倒霉的却是那些最普通的百姓,这才是导致天下大乱的成因之一。
    加之天灾**,才使得北方各省流民军四起,搞得天下大乱。
    张长芳的这些论点,可以说比较贴合于孝天的看法,于是在于孝天入京之后,京师的内线便将张长芳引荐给了于孝天。
    于孝天对于张长芳也格外看重,专门抽时间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发现此人确实相当有点远见,看待事情比较透彻,是个可用之人。
    于是这一次在安排山东巡抚的时候,于孝天便破格将张长芳提拔了起来,派他前往山东任职,临行之前,专门又召见了张长芳,让他务必先在山东打开局面,先推行起来这种新的税收制度。
    张长芳对于于孝天如此大胆的做法,除了有些担忧之外,同时也颇为跃跃欲试,于孝天的想法和做法,比他以前的想法还要激进许多,如果真正能够推行下去的话,那么便会免去普通百姓身上所承受的很多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为朝廷增加相当多的税赋。
    但是想要真正推行下去这种摊丁入亩的政策的话,另外还要取消那些地方权贵们享受了很长时间的优惠政策,估计肯定会遭到很大的阻力。
    于孝天听了张长芳的担忧之后,嘿嘿冷笑了起来:“这些人已经享受太长时候了!他们一边享受着大明给他们带来的巨大优惠,一边却不给大明带来任何回报,而且还在地方飞扬跋扈,为祸一方。
    现在是该收拾他们的时候了!你只管去做,我给你兵马,有人要是不肯就范,只管多杀一些,想必这些人的血流的足够多之后,自然就不会有人还敢跳出来反对了!”
    张长芳听了于孝天的话之后,不由得心中有点发寒,心道这于孝天果真是个杀神,到底是武夫出身,善于用刀子办事,不过这样也好,在这个时候推行这样的制度,如果手腕不硬的话,确实根本寸步难行,既然于孝天让他杀人,那么他就只管照办便是,何况于孝天给他说的清楚,给他兵马,帮着他去进行弹压。
    现如今谁不知道于家军的厉害,如果真的有人敢于硬抗的话,那么只要有于家军作为他的后盾,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于是张长芳拿到了敕令之后,便立即带着两个营的于家军兵将,出京赶往了济南府,正式走马上任。
    后世有人为张长芳立传,说民间传言说张长芳乃是于孝天身前第一猛犬,于孝天令他到山东推行全新的征税制度,此人手腕非常硬,到了山东就任之后,立即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地方税制,到处铺开清丈土地。
    如此一来山东地面上一些大户立即就不干了,他们还以为现在是以前呢,地方上他们说了算,就算是闹到朝廷里去,也有人护着他们,特别是一些皇亲国戚,更是平日里嚣张习惯了,就算是他们知道,现如今朝廷里面是于孝天在当家,但是好歹这天下还是姓朱的不是?他们这些人都是皇亲国戚,难道要向外姓低头乎?
    于是这帮人很牛逼,把派去清丈土地的官府之人给痛打了一顿的有之,怒骂驱赶的有之,甚至于还有人让家奴把去的小吏当场打死的也有之。
    (特别鸣谢eastflowing朋友的打赏!)
    第九十五章 启用孙传庭
    这一下这帮家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张长芳等的就是这帮人跳出来,当得知派去清丈的人员,有人被打甚至有人被杀之后,当即拍案而起,立即派兵赶往各个出事地点,直接抄家,将犯事之人全部抓了起来,动手的家奴当场打死,对于指使之人也绝不客气,急判急杀。
    其中有一个大户乃是当今圣上的外戚,以为张长芳不敢动他,颇为嚣张,当清丈的小吏去他庄子里面要清丈土地的时候,他派人把几个去的小吏当场抓了起来,吊在庄墙外面,扒光了他们的衣服,用皮鞭蘸盐水抽打他们、羞辱他们。
    当张长芳派兵赶到他的庄子的时候,这厮还是不肯罢手,居然叫嚣有本事就让官兵动手试试。
    可是这些官兵是谁的人呀!张长芳派去的可是于家军的兵将,哪儿会把这种外戚放在眼里,在勒令放人无果之后,带队的排长二话不说立即下令开火。
    庄墙上原本正在嚣张的那个皇上的外戚,当场脑袋就被于家军的步枪开了瓢,打的他脑浆四溅,陪着他站在庄墙上的十几个家丁,也都连逃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打翻下了庄墙。
    这一下庄子里面算是彻底大乱了起来,带队的排长一不做二不休,率兵直接攻入庄子,来了个大屠杀,把庄子里面只要是这家的人,除了孩子之外,全部屠了个干干净净。
    事后张长芳听闻消息之后,也被吓了一大跳,觉得这事儿做的有点过了,但是既然做了,他也不能再时光逆转,于是便给这家人安了个谋叛的罪名,枭首示众。
    张长芳在山东半年时间,就捕杀了数十家大户人家,如此雷霆手段,总算是让那些地方权贵们知道了张长芳的决心之大,于是终于开始服软。
    虽然交税让他们肉疼,但是总比被抓去杀了,并且将他们抄家要强吧!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山东地方大户们,终于最终选择了俯首帖耳,开始接受清丈他们的土地,并且缴纳规定的税赋。
    这些大户们一个个都对于孝天和张长杰恨得牙根直痒痒,其中一家大户实在是气不过,于是居然暗中买凶,试图行刺张长杰,想要通过刺杀张长杰来杀一杀于孝天的威风,让于孝天知道这世上他不能一手遮天。
    但是这厮头脑有点太简单了,事先居然把口风透了出去,立即便被张长杰得知消息,张长杰一听有人居然想要他的命,于是立即派兵冲到了那个大户人家,把他们全家老少都给抓了起来,严刑拷问之下,这厮终于架不住招供了出来。
    后来这厮被张长杰判了个意图谋刺朝廷命官,意图谋反作乱的罪名,弄了个满门抄斩,杀了他上上下下几十口,着实有效震慑了山东地界上的那些土豪大户们。
    这一项政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利好消息,有钱人不高兴但是平头老百姓们高兴了,一直以来压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一下卸去了不少,虽然地还是那么多,可是一年到头,总算是可以给自己留几口饱饭了,这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他们也没太高的追求,为此对于孝天是感恩戴德。
    但是在于孝天掌权之后,大刀阔斧的大肆整顿官场,并且改革税赋的同时,他也正式开始面临了一个困扰了崇祯多年的难题,那就是流民军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及北方连年不断的灾荒,流民军几乎席卷了整个江北地区,流民军兵锋横扫了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湖广、四川等地,几乎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河山。
    虽然前两年在杨嗣昌四正六隅的进剿策略之下,流民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被官府剿灭了不少股流民军,但是随着北方局势的转变,洪承畴、孙传庭领兵北上勤王,顿时给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洪承畴北上入卫,抽调了大批陕西的官军出陕,使得一两年来流民军所承受的高压突然间为之一松。
    原本已经被洪承畴孙传庭追的鸡飞狗跳的李自成,本来都以为他这次当真要完蛋了,可是却在这个时候,获得了一个如此难得的喘息之机,于是李自成立即带领残部,冲出了商洛山中,一路在陕西境内四处流窜,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又重新归拢起了数万流民,恢复了当初的实力。
    像张献忠、罗汝才等人,也都纷纷立即从藏身之处现身出来,张献忠又一次闯入到了河南境内,并且在南阳、信阳一带大掠一番之后,转而又和罗汝才一起窜入了湖广境内,开始在枣阳、随州一带活动,实力也迅速得以恢复和壮大,时不时的还窜回陕西境内招揽一些流民,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河南的流民,实力比之以往还要强上一些。
    除了这几个挑头的之外,原本许多已经有些偃旗息鼓的流民军,趁机也都东山复起,到处又开始拉人头,裹挟普通百姓入伙。
    流民军对于社会基础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他们虽然出发点并没有错,只是为了口吃的,为了活命才这么做,但是在他们之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头目,这些人之中不少人以前要么是以前地方的豪强,要么就是地痞无赖好勇斗狠之辈,往往这些人心狠手辣,方能成大事,普通平头百姓肯定是做不了这些事情的。
    所以谁也别指望流民军会有什么军纪可言,除了个别的流民军还多少约束一下部下,大部分流民军,其实就如同蝗虫一般,他们攻掠一些富人的庄子,还可以算是劫富济贫,但是他们并不是都这么做,实质上他们是不管贫富,只要他们看上的都会抢,就算是最贫困的老百姓,他们也绝不放过。
    而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策略,他们像蝗虫一般,吃光一个地方,然后逼得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就算是流民军走了之后,也没法活下去,于是只能杀妻弃子跟着他们干,求一条活路。
    而他们的这种做法,无疑对于社会基础破坏的非常严重,但凡流民军所过之处,比过蝗灾还要厉害,几乎可以说是赤地百里,看不到一丝炊烟,许多经过流民军的地方,可以说都十室九空,这里的人要么是被流民军给屠杀了,要么就是被抢光了所有的生存资本,不得已之下,只得从贼跟着流民军走,混口饭吃而流民军那人命从来都不当成回事,往往攻城拔寨,都会驱赶着无数饿的皮包骨头的流民,充当炮灰,这些人甚至于连一件武器都没有,许多人顶多也就是弄根木棍,就被赶上了战场。
    往往他们核心的主力,却在后面督战,谁若不敢向前冲,马上便会被他们砍杀,所以说这个时代的流民军,虽然有其正义的一面,但是往往做的事情,却令人发指,绝对不像后世史书上对他们的那些全正面的描写。
    于孝天现在呆在这个时代,当然是很清楚这一点,现如今大明已经可以说是基本上落在了他的手中,他现在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他还不用担心上面的那位天天对他指手画脚。
    所以大明现在就是他的中华,他要在这片土地上重新书写一篇全新的篇章,自然也避不过要面对流民的问题。
    于孝天可不会像以前朝廷那样,翻来覆去的在剿和抚的问题上左右徘徊,现在流民军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不把这帮流民军彻底剿灭,那么他就没法实现他的梦想。
    所以在稳住了京师以及北方的局势之后,于孝天假借崇祯之口,令孙传庭继卢象升之后,总督河南湖广两省总督,负责这两个省的剿贼之事。
    孙传庭原本对于孝天是抱有强烈的敌视态度的,此次他和洪承畴引兵入卫勤王,但是在房山一带,遭遇于家军阻击,他们以多打少,但是最终还是被于家军打的是落花流水,这也让孙传庭彻底了解了什么才叫做强兵。
    孙传庭在亲兵护随之下,狂奔了数百里,最终才甩脱了于家军的追击,逃到了居庸关之中躲避了起来。
    一直过了好多天,孙传庭还如同在噩梦之中一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也算是久经战阵了,这么多年来在陕西为官,跟着洪承畴四处征剿流民军,大大小小的战事起码也经历了数十场之多,也算是见过骁勇善战的兵马了。
    可是却从来没见过于家军这样的雄兵,也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在于家军面前,他引以为傲的那些陕兵,简直如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人命在于家军的炮火面前如此不值钱,以至于他感到极为憋屈,被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于孝天为何敢于以三万孤师横刀立马拦住建奴大军的去路,并且将建奴大军打得丢盔弃甲,甚至连建奴大军的奴酋多尔衮都阵斩于两军阵前。
    又为何能连败官军,率军攻入京城之中,控制住了整个京师,以他所知,目前这个世上,恐怕再难找到比他于家军更厉害的兵马了,想要将其剿灭,除非是于孝天自己死了,要不然的话,谁也别想把他的于家军给击败。
    所以孙传庭逃到了居庸关之后,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无奈和恐惧之中,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整日间有些浑浑噩噩的感觉,闭门不出什么事情也不关心。
    第九十六章 伪朝廷
    但是不久,孙传庭却收到了从京师送来的一封信,信居然是洪承畴的亲笔信,得知洪承畴有亲笔信给他,孙传庭大吃一惊,这才知道洪承畴居然在兵败之后,被于家军给生擒活捉了去。
    按理说于家军抓了洪承畴,有很大的可能会杀了他,但是为何洪承畴却会派人从京师给他送信呢?
    于是孙传庭赶紧接了洪承畴的亲笔信,打开之后观看了一番,洪承畴在信中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于孝天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恶劣,让孙传庭最好能亲自到京师会一会于孝天和他。
    洪承畴并且在信中亲自作保,表明会保证孙传庭的安全,于孝天绝不会加害于他。
    孙传庭看了这封信之后惊疑不定,起初猜测洪承畴可能是受于孝天所持,被迫无奈才写信给他,骗他入京加害于他。
    于是他仔细的又看了几遍这封信,却并未在信中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洪承畴的笔记很清晰,运笔什么都没有什么问题,绝不像是仓促之间或者是情绪十分波动的状态下给他写的信,而是应该处于一种很稳定的状态,安静的写下的这封信,字里行间也看不出什么隐含的东西。
    于是他想到了送信之人,赶紧派人去查问,结果当送信的人被带到他的面前之后,他发现送信的人他认识,正是洪承畴的一个家丁,于是他赶紧将家丁叫入他的住处详细询问了洪承畴的情况。
    这个家丁也不相瞒,据实回答了孙传庭的问话,告诉孙传庭虽然他们老爷被俘,但是整个过程于家军对其都相当客气,照顾有加并未留难于他。

章节目录


大明海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寒风拂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风拂剑并收藏大明海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