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之后,王十七娘与卢十一娘在王玫的薰风阁里歇息了一段时间,便一同告辞离开了。她们毕竟都客居在亲戚家中,单独出门做客也不适合待得太久。王玫将她们送了出去,王十七娘因离得远,便率先辞别,上了马车。卢十一娘把着王玫的手臂,走到牛车边,突然俯身过去贴在她的耳边道:“九娘姊姊,阿实便交给你了。”
    王玫一怔,见对方正满含信任地望着她,不由得也回以一笑:“你放心,我很喜欢阿实。”
    卢十一娘弯起了嘴唇,在侍女的扶持下,轻快地登上了牛车,冲着她眨了眨眼,笑道:“那我改日再过来拜会。”
    “好,我必扫榻以待。”
    ☆、第八十二章 遣媒提亲
    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既是给家人送御寒衣物以示关心之日,亦是祭拜祖先烧送“寒衣”的日子。因祭奠先人素来便受重视之故,这一天官员们亦得了休假,各自在家中主持祭祀之事。
    王家先祖皆有归葬晋阳老家的传统,便只在家中的小祠堂里祭奠了一番。烧了些纸钱寒衣之物,男丁在祠堂内、女眷在祠堂外祝祷。因仪式简单的缘故,前后也不过费了半个时辰。
    而后,王奇便郑重地穿上了浅绿色的襕袍,又安排仆婢在正堂西面铺设了一张席子,准备了些酒水以及打赏之物。见祖父正欢欢喜喜地忙碌着,王旼像小尾巴一般跟在他身后,举手投足皆模仿他,惹得来来往往的仆婢都忍俊不禁,最后被王昉抓住,抱回了内堂。
    除了王奇之外,王家其他人都在内堂里坐着,穿着新制的寒衣,饮着温热的浆水,吃着昨日孩子们敲下来的柿子,显得格外悠闲。王旼从自家阿兄怀里挣出来,扑到长榻前,扑闪着大眼睛:“祖母,祖父在做什么?”
    李氏难掩眼角眉梢的喜色,回道:“今天崔家要请媒人正式上门提亲,行纳彩、问名之礼。”昨天下午,崔府便派了人来说定了婚事,约好了今日就提亲。当时她还觉得略有些急了,在寒衣节提亲听起来也有些不合宜。不过,听崔家人说,崔尚书早便亲自请道长算过了,定下了十月初一这个最近的好日子,她便也不再坚持了。
    王旼自是似懂非懂,回首向王昉看去。王昉微微一笑,解释道:“阿实的阿爷要娶姑姑,所以请了媒人来提亲。再过些日子,姑姑就会嫁到崔家去,成为阿实的阿娘。”他这么一解释,小家伙倒是听懂了,眼睛发亮地看向王玫。
    李氏、崔氏、王珂、王昉、晗娘、昐娘也都随之看了过去。突然便成为家人注目焦点的王玫却并未如他们所想象的那般羞涩起来,而是泰然自若地轻轻笑了笑,接道:“二郎这是想到什么了?为何如此高兴?”
    王旼喜滋滋地道:“我也跟着姑姑嫁到崔家去,就能和阿实、阿韧住在一起了!”
    听了他这番“豪言壮语”,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李氏揽着他,笑得止也止不住:“若你是个小娘子,将你嫁给阿实倒也是桩亲上加亲的上好婚事!真可惜!咱们家二郎怎么偏偏是个小郎君呢?”
    王旼撅起嘴,从长辈与兄姊们的反应中发现了自己犯的错误,小脸上满是委屈:“为什么只有小娘子才能嫁?那小郎君怎么办?”
    王珂似笑非笑地回道:“小郎君也并非不能‘嫁’。只是,阿实家里没有合适的妹妹,你却要‘嫁’给谁去?”崔家最小的嫡出之女便是崔澹与清平郡主膝下的英娘,只比崔简小几个月,眼见着也要满五岁了。
    李氏横了他一眼:“做阿爷的跟着胡言乱语,算是什么事?别教坏了孩子。”虽然尚主或者娶了家世更煊赫的新娘也有“嫁儿郎”的戏说,但绝大多数高门世家都不愿意结这样的姻亲婚事。倒是那些寒族子弟,都恨不得一朝及第后便被榜下捉婿,娶上五姓女,借岳家之力一路登上青云。
    王旼听了自家阿爷的话,认真地想了许久,这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相,恍然大悟道:“原来小郎君不能嫁给小郎君,小娘子也不能嫁给小娘子!”正高兴着,他又苦恼起来:“那我还是不能和阿实、阿韧住在一起,每天一起顽?”
    众人禁不住又笑了起来。崔氏揉了揉隆起的腹部,勾着嘴角道:“二郎,安心罢。你便是不能嫁去崔家,也能偶尔去住上一段时日。阿实、阿韧也可到咱们家里住下,不碍着你找他们顽。”
    王旼这才松了口气,又担忧地拉着王玫的手道:“姑姑成了阿实的阿娘,还是姑姑么?”
    “当然。不论我成了谁的阿娘,都永远是你们的姑姑。”王玫拍了拍他的小脑袋以示安慰。能让小家伙念念不忘,她觉得自己这个姑姑也算是当得颇为称职了。
    这厢正合家温馨着,便有仆婢来禀报说,有官媒登门了。
    此时,宣平坊坊门附近正快步行来了一群人。走在前头的檐子上,坐着一位十分富态、眉目和善的婆子,作官媒打扮,着一身雪青色团花上襦夹衣,系着浅青色长裙。檐子后头,则是一群闷不吭声抬着礼盒的崔家部曲。每一个部曲都是精壮汉子,每一抬礼也显得沉甸甸的,最后那个虬髯大汉手里还捧着两只活雁。
    这群人颇有几分声势浩大之色,自是很快便引起了街上来往行人的注意。不少爱看热闹的街坊邻里纷纷停下脚步,围过去指指点点起来。
    “这是上哪家说亲的官媒?光是礼盒就有五六抬,都顶得上旁人家的聘礼了!还有两只大活雁哩!”
    “瞧那架势,怕也不是普通的人家!”
    “他们要去的不就是王家?!听说也是什么太原王的世家哩!”
    果然,这一行人敲开了王家的乌头门,王家大管事王荣那张老脸也笑成了一朵花,一脸喜色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那官媒婆颤巍巍地从檐子上下来,笑问道:“贵主家王公可在府中?”
    “郎主正在家里。”王荣回道,将他们往外院正堂引去,“不知官媒娘子如何称呼?”
    “老身姓胡。”官媒胡娘子道。
    王荣将她带到正院中,与翘首等待的王奇见了礼。接着,二人便在早已经安排好的席子前站定了,互相躬身行长拜礼。便听那胡娘子道:“闻王公之女秀外慧中、宽明达礼,胜业坊崔尚书府使老身前来,请王公赐妻崔渊崔四郎君。”
    王奇听得“崔渊崔四郎君”这个名字,双眼都笑得眯了起来:“某之女生性驽钝,蒙崔府青睐,使胡娘子前来,实不敢辞。”
    胡娘子喜盈盈地接道:“敢纳彩。”便将旁边那大汉抱的一只肥嫩的大雁送给了他。王奇接过来,递给侍立在边上的王荣,这便是全了纳彩之礼。
    紧接着,就开始了“问名”之礼。那胡娘子又取了另一只雁,道:“老身受崔府所使,将为婚事卜之,敢请问贵主家女之名?”
    王奇回道:“某之女名曰玫,族中排行第九,故又名九娘。”他取出袖中早便准备好的庚帖,交给了胡娘子。胡娘子拿着庚帖瞧了一眼,便仔细收妥当了,告辞离开。
    王奇再三邀她留下,胡娘子也再三推却,道:“崔尚书府上还等着老身回话呢!”
    其实,邀请与推却也都是礼节。听她这般说了,王奇便让王荣将他们送出去。王荣礼数周到地将这前来提亲的一行人送出了乌头门。胡娘子临上檐子时,又给她塞了提前准备下的丰厚赏钱,每个部曲也各有打赏。不知何时,那名原本抱着两只活雁的部曲却落在了最后,笑呵呵地道:“这两只雁可是四郎君前些天亲自猎得的,放在院子里养了好些日子哩。”说完,他也不管王荣是何反应,便快步跟了上去。
    王荣立在原地,目送他们远去,又往围观的人群中扫了一眼,见到几个略有些熟悉的面孔后,皱了皱眉,吩咐守门的小厮紧闭大门。他又回到正院时,就见王奇正抚着长须,乐滋滋地让仆从将崔家提亲带来的礼物往内堂抬去。
    等这五抬礼物都在内堂外头一字摆开了,越看越兴奋的王奇围着转了几圈,冲着内堂里喊道:“都出来看看,崔家送的提亲礼!”
    “又不是聘礼,有什么好瞧的。”李氏抱怨道,却仍是起了身,缓步走到门前。王玫也略有些好奇,牵着王旼站在了廊下,往那几抬礼盒上瞧。王珂、崔氏、王昉、晗娘、昐娘也俱随在她们身后走了出来。
    此刻,王奇浑身上下也依旧完全不见任何所谓的岳父的威严,笑呵呵地亲自将礼盒打开。第一抬的礼盒中装着绫罗绸缎,都是些时兴且贵重的上贡用料,花色鲜艳,十分喜庆。第二抬的礼盒中都是些精巧的点心,捏成各式各样的吉祥形状,过油炸后定了型,瞧起来却仍是很引人食欲。第三抬的礼盒中装了几坛好酒,剑南烧春、富平石冻春、西域葡萄酒、郢州富水、新丰酒和阿婆清。第四抬的礼盒中是些时下新产的水果,颗颗鲜亮饱满。第五抬的礼盒中却是装了些柔软的皮毛等物,上头还特地放了几个颜色不同的帙袋。
    王奇双目骤然大亮,眼明手快地赶紧将帙袋解开,抽出里头的画轴,徐徐展开。未等细看,他便再一次啧啧赞叹着手舞足蹈起来:“上回是曲江春日图,这回却是曲江秋日图。若能凑齐了一年四季,便可成为我王家的传家之宝了!”
    “……”王珂挑起眉,看向那些帙袋,“说不得里头便有曲江夏日图与曲江冬日图,也正好凑齐了。”说完,他突然笑着看向王玫,又道:“都说千金万金难求崔子竟一画,如今咱们家也见得多了,便是留个几十幅传家也使得了。”
    “可不是。”李氏笑着接道,“往后若是送节礼,也不教他送别的,只把最近作的画拿来一幅,保管你们阿爷就乐得什么都忘了。”
    王玫垂下眼,笑而不语。大概,于某人而言,她家阿爷绝对是最容易讨好的泰山大人罢。
    王家仍在围观提亲礼的时候,崔家那一头也收到了胡娘子带回来的好消息。郑夫人拿着王玫的庚帖瞧了瞧,又取出了崔渊的庚帖:“四郎是正月生的,这王家娘子生辰在三月,倒是小了四岁有余。”
    “年纪上也合适。”小郑氏接道。

章节目录


世家再醮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华飞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飞白并收藏世家再醮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