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娘子两眼一亮:“家祖母也有些眼晕,可否取个眼镜瞧瞧?”
那蓝衣女郎笑道:“小娘子里面请。”
这动作,立刻让曾小娘子反应过来,眼镜怕是不便宜,需要在屋内详谈。然而等到进了内间,看清楚布置,她吓得睁大了双眼:“这,这窗怎地镶了玻璃?!”
只见这小屋的外窗上,镶嵌了两扇玻璃窗。木质的窗棂细细分出,每一小格都拼上了片玻璃,使得整个窗子晶莹剔透,分外明亮。屋外天光映入,哪还有身处内室的幽暗?
“配置眼镜,须得先验看视力,自然要明亮一些。”那蓝衣女郎才不会说当初自己的惊讶呢,只笑着把人请到了一旁的座位上。
曾小娘子已被那巨大的玻璃窗震到了,连端来的茶水都没喝,只目不转睛的看着。等人取来了个一盘形貌古怪的玻璃镜儿,才勉强回过神。
“这就是眼镜?”她看着那些镶嵌玳瑁、金银、珠玉的华贵镜子,露出讶色。这东西跟首饰别无二致,当真是戴在眼上的?
“此乃专为贵人配置的‘长寿镜’,持在手中,最是方便。”那蓝衣女郎笑着举起一支眼镜,放在了眼前。长长的把手是鎏金的,雕着仙桃虬枝,圆圆的玻璃架在眼前,似乎连双眼都变大了些。就算涂了脂粉,带了簪子,拿着这么个物事,也不觉别扭,反倒显出了贵气。
“此物当真有趣!”
曾小娘子想去接过看看,那蓝衣女子却笑解释了一句:“若是眼睛无碍,用这个会有些头晕。小娘子不妨试试这透镜,也有相似功效。”
说着,她又取了一支带着木柄的小小圆镜,递了过来。那镜子不比手镜大多少,看着也不出奇。但若是把镜子放在一旁的上的字迹顿时大了数倍,清晰无比。
曾小娘子不由睁大了双眼:“这镜子如何卖的?”
“透镜一柄五千钱。长寿镜和启明镜,最便宜的也要三万钱。”那蓝衣女子答道。
曾小娘子轻嘶了一声,这透镜可是木柄的,竟然跟那铜柄的银镜一般贵啊?然而看了看手里的镜子,她又觉得这价要得不算太离谱,毕竟银镜有铜镜可以替代,这透镜却是初次见到。还有那“长寿镜”,意头又好,模样又佳,不如带娘亲来瞧瞧,买一副孝敬祖母也好啊。
念头一闪,她便笑了起来:“你说验看视力,是否得亲自来店里才行?”
那蓝衣女郎立刻道:“配启明镜必须验看视力,长寿镜则以佩戴者年龄为准。若嫌麻烦,鄙店也可登门配镜,只是须得排队,等的时间会略久些。”
不用登门了,她先带娘亲过来瞧瞧,若是好,直接买回去就行!一想到娘亲来了,说不定会买个妆匣、首饰匣,她的心就跟着飞了起来。这样好的东西,娘亲一定也会喜欢的!
高高兴兴带着新买的手镜离开了铺子,坐上轿子,曾小娘子还美滋滋的想着。如今人人都有这韩家的手镜了,不知那些买秋季香的,还如何炫耀?然而她又哪里猜得到,一支支包着锦绣的“万花筒”,已经放出了那昂贵的香品匣中,只待被达官贵人取来把玩……
第61章
韩家的新店,着实让不少女郎魂牵梦绕,但论影响,还是在官场和士林中更大些。自从韩相公在政事堂戴过一次“长寿镜”,又送了几副给同僚、好友后。朝廷上下,都知道了这“长寿镜”的名头。能够当上两府枢臣的,哪个不得在五旬上下?更别说那些告老、下野的大员们,老眼昏花的更不在少数。
一时间,前来韩家玻璃镜铺的家仆、管事,都不知有多少。硬是让这毫无宣传的新店,也门庭若市。好在“长寿镜”的镜片,只按年龄划分,不算麻烦,至多挑个喜欢的镜架即可。倒是那些配“启明镜”的士子们,着实头痛。
虽说读书人都更爱惜眼睛,但是年纪轻轻就眼昏看不得字的,亦不在少数。偏偏配这镜子,需要测了目力,才能打磨镜片。而这“眼镜”的名头,是从政事堂传出的,京中大小官员早就排上了队,等店家登门测试。这些赶着秋闱的士子,只能亲自到店里排队了。
一群人等在大堂,伙计们殷勤的端茶递水,再顺口问问想要的镜架款式。这大庭广众之下,谁肯落了面子?一来二去,就算不选那些值钱的镜架,少不得也要花钱买个银镜,挂在腰间。等测好了目力,走出店门,才发现囊中空空,花去了好大一笔。
亏得这韩家铺子厚道。镜架坏了,可以拿回店里修补,镜片碎了、丢了,也能折价换新。而且若是过两年,目力又差了,还能加些钱换个新镜片。因此就算掏了不少钱,抱怨的也没几个。反倒要吟诗作赋,盛赞这眼镜使人重见光明。就算是家贫的学子,也能少花些钱买个透镜,助人进学。这韩家主人的心思实在机巧,行事又妥帖,是个可交之人啊。
至于有多少吹捧的,是看在韩相公的面上,可没人在乎。
风潮一起,就连大户人家的老夫人,和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都开始佩戴用赤金、宝石、珍珠点缀的镜架。不管识不识字,亮晶晶的珠宝和镜片往身上一挂,不也是件斯文雅致的装饰吗?
除此之外,还有些官宦人家,看中了玻璃镜铺那通透无比的玻璃窗。这物事比麻纸透光,比轻纱遮风挡雨,价格又只比贝壳、羊角、云母制成的明瓦贵了少许。家中装上一面玻璃镜,不说实不实用,光是看着就人惊叹。
因而不少京中权贵,在韩家订了大量的玻璃,命人重修了屋舍。装在书房,就用通透些的玻璃;装在闺阁,则可拼些彩色的玻璃。皆是美轮美奂,亦然成了个炫富手段。
如此一来二去,东京城里烧玻璃的作坊愈发多了。就算烧出的玻璃不那么通透,磨不成眼镜、银镜,不也能装个窗户吗?
不过这些风云变幻,韩邈并没放在心上,眼前的事儿更让他操心。祖母都来东京了,甄琼还没去拜见,总说不过去。现在店铺都开了,他也该带人过去坐坐了。
只是甄琼会答应吗?会不会生出什么误会?
然而当他思量良久,终于问出口时,甄琼只嘿了一声:“去见韩老夫人?行啊,啥时候去?”
看韩邈如此郑重,甄琼还以为是啥大事呢。韩老夫人本就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对他也相当不错,去拜见拜见不也是理所应当吗?就是要准备些礼物,空手上门似乎不太好……
没料到甄琼答应的如此干脆,一肚子准备,全都没了用处。韩邈笑了笑:“祖母也是想念你,明日下午过去吃个便饭,住上一宿就好。”
新宅没有丹房,他自然也不能在那边常住,甄琼点头应道:“好嘞!”
韩邈稍稍放下心来,又仔细安排停当,才带着甄琼去到了新宅。
那蓝衣女郎笑道:“小娘子里面请。”
这动作,立刻让曾小娘子反应过来,眼镜怕是不便宜,需要在屋内详谈。然而等到进了内间,看清楚布置,她吓得睁大了双眼:“这,这窗怎地镶了玻璃?!”
只见这小屋的外窗上,镶嵌了两扇玻璃窗。木质的窗棂细细分出,每一小格都拼上了片玻璃,使得整个窗子晶莹剔透,分外明亮。屋外天光映入,哪还有身处内室的幽暗?
“配置眼镜,须得先验看视力,自然要明亮一些。”那蓝衣女郎才不会说当初自己的惊讶呢,只笑着把人请到了一旁的座位上。
曾小娘子已被那巨大的玻璃窗震到了,连端来的茶水都没喝,只目不转睛的看着。等人取来了个一盘形貌古怪的玻璃镜儿,才勉强回过神。
“这就是眼镜?”她看着那些镶嵌玳瑁、金银、珠玉的华贵镜子,露出讶色。这东西跟首饰别无二致,当真是戴在眼上的?
“此乃专为贵人配置的‘长寿镜’,持在手中,最是方便。”那蓝衣女郎笑着举起一支眼镜,放在了眼前。长长的把手是鎏金的,雕着仙桃虬枝,圆圆的玻璃架在眼前,似乎连双眼都变大了些。就算涂了脂粉,带了簪子,拿着这么个物事,也不觉别扭,反倒显出了贵气。
“此物当真有趣!”
曾小娘子想去接过看看,那蓝衣女子却笑解释了一句:“若是眼睛无碍,用这个会有些头晕。小娘子不妨试试这透镜,也有相似功效。”
说着,她又取了一支带着木柄的小小圆镜,递了过来。那镜子不比手镜大多少,看着也不出奇。但若是把镜子放在一旁的上的字迹顿时大了数倍,清晰无比。
曾小娘子不由睁大了双眼:“这镜子如何卖的?”
“透镜一柄五千钱。长寿镜和启明镜,最便宜的也要三万钱。”那蓝衣女子答道。
曾小娘子轻嘶了一声,这透镜可是木柄的,竟然跟那铜柄的银镜一般贵啊?然而看了看手里的镜子,她又觉得这价要得不算太离谱,毕竟银镜有铜镜可以替代,这透镜却是初次见到。还有那“长寿镜”,意头又好,模样又佳,不如带娘亲来瞧瞧,买一副孝敬祖母也好啊。
念头一闪,她便笑了起来:“你说验看视力,是否得亲自来店里才行?”
那蓝衣女郎立刻道:“配启明镜必须验看视力,长寿镜则以佩戴者年龄为准。若嫌麻烦,鄙店也可登门配镜,只是须得排队,等的时间会略久些。”
不用登门了,她先带娘亲过来瞧瞧,若是好,直接买回去就行!一想到娘亲来了,说不定会买个妆匣、首饰匣,她的心就跟着飞了起来。这样好的东西,娘亲一定也会喜欢的!
高高兴兴带着新买的手镜离开了铺子,坐上轿子,曾小娘子还美滋滋的想着。如今人人都有这韩家的手镜了,不知那些买秋季香的,还如何炫耀?然而她又哪里猜得到,一支支包着锦绣的“万花筒”,已经放出了那昂贵的香品匣中,只待被达官贵人取来把玩……
第61章
韩家的新店,着实让不少女郎魂牵梦绕,但论影响,还是在官场和士林中更大些。自从韩相公在政事堂戴过一次“长寿镜”,又送了几副给同僚、好友后。朝廷上下,都知道了这“长寿镜”的名头。能够当上两府枢臣的,哪个不得在五旬上下?更别说那些告老、下野的大员们,老眼昏花的更不在少数。
一时间,前来韩家玻璃镜铺的家仆、管事,都不知有多少。硬是让这毫无宣传的新店,也门庭若市。好在“长寿镜”的镜片,只按年龄划分,不算麻烦,至多挑个喜欢的镜架即可。倒是那些配“启明镜”的士子们,着实头痛。
虽说读书人都更爱惜眼睛,但是年纪轻轻就眼昏看不得字的,亦不在少数。偏偏配这镜子,需要测了目力,才能打磨镜片。而这“眼镜”的名头,是从政事堂传出的,京中大小官员早就排上了队,等店家登门测试。这些赶着秋闱的士子,只能亲自到店里排队了。
一群人等在大堂,伙计们殷勤的端茶递水,再顺口问问想要的镜架款式。这大庭广众之下,谁肯落了面子?一来二去,就算不选那些值钱的镜架,少不得也要花钱买个银镜,挂在腰间。等测好了目力,走出店门,才发现囊中空空,花去了好大一笔。
亏得这韩家铺子厚道。镜架坏了,可以拿回店里修补,镜片碎了、丢了,也能折价换新。而且若是过两年,目力又差了,还能加些钱换个新镜片。因此就算掏了不少钱,抱怨的也没几个。反倒要吟诗作赋,盛赞这眼镜使人重见光明。就算是家贫的学子,也能少花些钱买个透镜,助人进学。这韩家主人的心思实在机巧,行事又妥帖,是个可交之人啊。
至于有多少吹捧的,是看在韩相公的面上,可没人在乎。
风潮一起,就连大户人家的老夫人,和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都开始佩戴用赤金、宝石、珍珠点缀的镜架。不管识不识字,亮晶晶的珠宝和镜片往身上一挂,不也是件斯文雅致的装饰吗?
除此之外,还有些官宦人家,看中了玻璃镜铺那通透无比的玻璃窗。这物事比麻纸透光,比轻纱遮风挡雨,价格又只比贝壳、羊角、云母制成的明瓦贵了少许。家中装上一面玻璃镜,不说实不实用,光是看着就人惊叹。
因而不少京中权贵,在韩家订了大量的玻璃,命人重修了屋舍。装在书房,就用通透些的玻璃;装在闺阁,则可拼些彩色的玻璃。皆是美轮美奂,亦然成了个炫富手段。
如此一来二去,东京城里烧玻璃的作坊愈发多了。就算烧出的玻璃不那么通透,磨不成眼镜、银镜,不也能装个窗户吗?
不过这些风云变幻,韩邈并没放在心上,眼前的事儿更让他操心。祖母都来东京了,甄琼还没去拜见,总说不过去。现在店铺都开了,他也该带人过去坐坐了。
只是甄琼会答应吗?会不会生出什么误会?
然而当他思量良久,终于问出口时,甄琼只嘿了一声:“去见韩老夫人?行啊,啥时候去?”
看韩邈如此郑重,甄琼还以为是啥大事呢。韩老夫人本就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对他也相当不错,去拜见拜见不也是理所应当吗?就是要准备些礼物,空手上门似乎不太好……
没料到甄琼答应的如此干脆,一肚子准备,全都没了用处。韩邈笑了笑:“祖母也是想念你,明日下午过去吃个便饭,住上一宿就好。”
新宅没有丹房,他自然也不能在那边常住,甄琼点头应道:“好嘞!”
韩邈稍稍放下心来,又仔细安排停当,才带着甄琼去到了新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