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张载全不在乎,只埋头修改新法。这将兵法,今岁就会在泾原路试行。泾原经略使蔡挺本就开始着手改革军事,现在有了朝廷的支持,更能如虎得翼。只要新法在陕西取得成果,蔡挺将来入阁为相,也就顺理成章了。
难得的是他的另一个举荐人吕公著,对于将兵法也大为认同。这下张载就无后顾之忧,能放手革新了。哪怕首相富弼对此事也不赞同,对于张载而言也不算什么。宰相可以去留,战事却不等人。自己十数年养出的名望,又哪里比得上边郡将士的性命?
不过比起这些不痛不痒的非议,倒是最近开始流传的另一样说法,更让张载感兴趣。球中的大气若能抽空,留下的又该是什么?
※
“甄兄、甄兄!你可去试了吸筒?此物果真能解乏啊!你看看我肩上这个瘀斑,就是吸出来的……”
说是文会,但是米芾一上来就卷起了衣袖,给甄琼看他肩头吸出的圆圆红痕。
甄琼脸都黑了:“这有什么好看的?我又没病,才不去拔罐呢!”
这不是有病吗?没事跑去拔罐,吸得一身都是坑坑洼洼、红红紫紫的,真是让甄琼百思不得其解。
米芾却大摇其头:“这是为了祛除体内病气,有人拔出红印,有人拔出黑印,就是体内毒气不同。这些都是隐疾,谁知道何时发作呢?再说了,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强身啊。此法连子瞻兄都赞不绝口呢!”
听到他这话,一旁的苏轼还真赞同的点了点头:“竹筒在沸水中泡过,触在身上就有偌大吸力,必然也是气压不同。如此吸出体内病气,岂不是借天地之力强身健体?”
苏轼对各式各样的养身法都有涉猎,还学过些道家的吐息和炼丹术,对于这缘自大气压力的治疗新法,更是情有独钟。
甄琼听得头都炸了:“哪有用治病来强身的?再说了,拔罐的竹筒还要在沸水里泡过,你们就不怕被烫出泡,皮肤溃烂吗?”
“手艺好的,自然不会。”苏轼答得相当坦然,还颇有些自得的道,“况且热气也能让气压出现差异,此事不值得深究吗?”
想研究你好好研究啊,靠拔罐算什么事儿?甄琼都快气笑了:“如此说来,用火加热玻璃罐,再扣在肉上,岂不能观察的更细致?”
他们那边也有拔火罐的,但是谁没事会用这法子研究大气压力啊?这群人到底懂不懂什么是格物?!
谁料他这气话,让两人眼睛同时一亮。
苏轼击掌赞道:“此法甚妙,凌霄子果真有急智!”
而米芾则兴高采烈的用力点头:“就是!换了玻璃罐,可比竹筒干净多了。再用火烧一烧,定然细蛊全无!”
他还发愁竹筒不洁,每次去拔罐都要店家换筒子,认真煮过才上身。要是以后用自己的玻璃罐,脏了好好洗洗不就成了?
甄琼:“……”
行吧,你们爱拔就拔吧!
一旁沈括却笑道:“钱太医也说了,宫中有人开始精研吸筒法,说不定以后真能自成一派,有类针石呢。不过吸筒的原理,并非是气压受热就会减少。而是空气一旦受热,就会膨胀,扣在身上又骤然降温收缩,这才生出了压力差异,能吸起皮肉。”
听听,这才是人话嘛!甄琼顿生知己之感,还是沈括最靠谱啊!
苏轼却被这话题勾起了兴趣:“我曾在冬日凝水成冰。那冰坨会鼓出碗来,分明比原先还大。怎么换成空气,遇冷就会缩了呢?”
“水成冰,是变了形态,这热胀冷缩,得是同一物才能显出。就像家中铺的地板,若是用料不佳,到了夏日就会突然膨起,到了冬日又收缩露出缝来,就是因为木料热胀冷缩的缘故。”沈括耐心解释道。
这就比较好懂了,就连米芾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烧水的时候,水汽能顶开壶盖,也是热胀冷缩吗?”
“水化气,气凝水,并非单纯的气压之变,而似另一种力。此事我还在跟子容兄研究,一时半会还无法作答……”说到这里,沈括突然住了嘴。只见米芾两眼都有些放空了,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他不由笑道,“不过吸筒法,确实是因为热胀冷缩生出了压力差。”
米芾这才缓过神:“你们这造化之道,还真是麻烦啊!”
甄琼脸又黑了:“这是格物之道,不是造化大道!”
格物是研究物性本身,而造化则是究其变,怎能同日而语?!
米芾只当自己没听见,又兴冲冲道:“这几日伯时兄正在家潜心画宝应观演法图呢,说是十六匹骏马拉球,让他灵感勃发。”
这人就只看到了马拉球吗?大气压力不才是让人震撼的吗?
甄琼刚想说什么,苏轼已经想起了今日正题,赶忙问道:“这些天众人都在议论,抽出球中之气,球中还存何物?那么大的铁球,中间无水也无气,莫非真成了空?”
嘿呀,总算说道正题了。甄琼赶忙点头:“可不就是真空嘛。我跟存中兄也商讨过这问题呢,真空才是天地之极,万物之始。随后生气,衍化万物。”
这可是苏轼从来没听过的理论,他两眼都放出了光来:“此话颇有玄理啊!”
甄琼:“???”
这跟玄理有啥关系?
然而苏轼已经转头,对沈括道:“存中兄也认为世有真空吗?”
难得的是他的另一个举荐人吕公著,对于将兵法也大为认同。这下张载就无后顾之忧,能放手革新了。哪怕首相富弼对此事也不赞同,对于张载而言也不算什么。宰相可以去留,战事却不等人。自己十数年养出的名望,又哪里比得上边郡将士的性命?
不过比起这些不痛不痒的非议,倒是最近开始流传的另一样说法,更让张载感兴趣。球中的大气若能抽空,留下的又该是什么?
※
“甄兄、甄兄!你可去试了吸筒?此物果真能解乏啊!你看看我肩上这个瘀斑,就是吸出来的……”
说是文会,但是米芾一上来就卷起了衣袖,给甄琼看他肩头吸出的圆圆红痕。
甄琼脸都黑了:“这有什么好看的?我又没病,才不去拔罐呢!”
这不是有病吗?没事跑去拔罐,吸得一身都是坑坑洼洼、红红紫紫的,真是让甄琼百思不得其解。
米芾却大摇其头:“这是为了祛除体内病气,有人拔出红印,有人拔出黑印,就是体内毒气不同。这些都是隐疾,谁知道何时发作呢?再说了,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强身啊。此法连子瞻兄都赞不绝口呢!”
听到他这话,一旁的苏轼还真赞同的点了点头:“竹筒在沸水中泡过,触在身上就有偌大吸力,必然也是气压不同。如此吸出体内病气,岂不是借天地之力强身健体?”
苏轼对各式各样的养身法都有涉猎,还学过些道家的吐息和炼丹术,对于这缘自大气压力的治疗新法,更是情有独钟。
甄琼听得头都炸了:“哪有用治病来强身的?再说了,拔罐的竹筒还要在沸水里泡过,你们就不怕被烫出泡,皮肤溃烂吗?”
“手艺好的,自然不会。”苏轼答得相当坦然,还颇有些自得的道,“况且热气也能让气压出现差异,此事不值得深究吗?”
想研究你好好研究啊,靠拔罐算什么事儿?甄琼都快气笑了:“如此说来,用火加热玻璃罐,再扣在肉上,岂不能观察的更细致?”
他们那边也有拔火罐的,但是谁没事会用这法子研究大气压力啊?这群人到底懂不懂什么是格物?!
谁料他这气话,让两人眼睛同时一亮。
苏轼击掌赞道:“此法甚妙,凌霄子果真有急智!”
而米芾则兴高采烈的用力点头:“就是!换了玻璃罐,可比竹筒干净多了。再用火烧一烧,定然细蛊全无!”
他还发愁竹筒不洁,每次去拔罐都要店家换筒子,认真煮过才上身。要是以后用自己的玻璃罐,脏了好好洗洗不就成了?
甄琼:“……”
行吧,你们爱拔就拔吧!
一旁沈括却笑道:“钱太医也说了,宫中有人开始精研吸筒法,说不定以后真能自成一派,有类针石呢。不过吸筒的原理,并非是气压受热就会减少。而是空气一旦受热,就会膨胀,扣在身上又骤然降温收缩,这才生出了压力差异,能吸起皮肉。”
听听,这才是人话嘛!甄琼顿生知己之感,还是沈括最靠谱啊!
苏轼却被这话题勾起了兴趣:“我曾在冬日凝水成冰。那冰坨会鼓出碗来,分明比原先还大。怎么换成空气,遇冷就会缩了呢?”
“水成冰,是变了形态,这热胀冷缩,得是同一物才能显出。就像家中铺的地板,若是用料不佳,到了夏日就会突然膨起,到了冬日又收缩露出缝来,就是因为木料热胀冷缩的缘故。”沈括耐心解释道。
这就比较好懂了,就连米芾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烧水的时候,水汽能顶开壶盖,也是热胀冷缩吗?”
“水化气,气凝水,并非单纯的气压之变,而似另一种力。此事我还在跟子容兄研究,一时半会还无法作答……”说到这里,沈括突然住了嘴。只见米芾两眼都有些放空了,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他不由笑道,“不过吸筒法,确实是因为热胀冷缩生出了压力差。”
米芾这才缓过神:“你们这造化之道,还真是麻烦啊!”
甄琼脸又黑了:“这是格物之道,不是造化大道!”
格物是研究物性本身,而造化则是究其变,怎能同日而语?!
米芾只当自己没听见,又兴冲冲道:“这几日伯时兄正在家潜心画宝应观演法图呢,说是十六匹骏马拉球,让他灵感勃发。”
这人就只看到了马拉球吗?大气压力不才是让人震撼的吗?
甄琼刚想说什么,苏轼已经想起了今日正题,赶忙问道:“这些天众人都在议论,抽出球中之气,球中还存何物?那么大的铁球,中间无水也无气,莫非真成了空?”
嘿呀,总算说道正题了。甄琼赶忙点头:“可不就是真空嘛。我跟存中兄也商讨过这问题呢,真空才是天地之极,万物之始。随后生气,衍化万物。”
这可是苏轼从来没听过的理论,他两眼都放出了光来:“此话颇有玄理啊!”
甄琼:“???”
这跟玄理有啥关系?
然而苏轼已经转头,对沈括道:“存中兄也认为世有真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