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能放心……”
刘凌闭了闭眼,心中幽幽地叹气。
就算神仙的预言没错,他最终能够成帝,这交给他手中的江山,也是危机四伏,急需变革。
他父皇想要改革吏治,却恐怕没想过方党一开始想要的就不是把持朝政,富贵熏天,而是想要更进一步……
他想效法高祖之时,趁着天下大乱,再更近一步!
想起那位长相和蔼,总是慈爱地对着二哥谆谆教诲的方老大人,刘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此人最可怕之处,在于能忍,他如今已经年近致仕之年,却依旧忍而不发,等着的,恐怕就是一场足以导致天下大变的灾荒。
也是上天疼爱代国,代国国运昌隆,从父皇当政开始,小的洪涝或旱情一直都有,但大的天灾*却是从未有过。方孝庭恐怕已经等了很多年,终于等不得了,才开始想着人为的制造灾祸。
山崩、大雪、旱灾都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但洪涝就不一样了。
只要地方豪强们在上游修起堤坝,竭泽而渔或引走河水湖泊里的水灌溉良田,必定就会使得河流改道、水枯泽困。
再加上调任河防的官员都是一些利欲熏心之辈,用不了多久,不需要等到天降暴雨,河防上就要出事。
今年关中又有旱灾,父皇如今动了方党,已经是对吏治宣战,他细细想来,如果今年没有动乱,明年春夏之际,恐怕方党也要放手一搏了。
什么储位之争,后宫之争,全都是虚的。难怪方孝庭根本不让淑妃娘娘在后宫里做什么,甚至不争权夺利以自保。
他着眼的,根本就和后宫、储位无关,一直在扶植二哥,也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一旦方家真的成了势,就算二哥坐上了那个位置,日后也许就沦为傀儡,更说不得,可能还会被逼禅位给……
这一刻,刘凌由衷的感谢赵太妃和薛太妃从小对他的教导。若不是她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导于他,以他今时今日的眼界,是根本想不到这么多干系的。
若不是他从小在赵太妃那里听过众多朝代兴起的故事,他根本就不会知道很多时候那些“英主”根本不是乘乱而起,而是这乱世就是他们造成的,也许可能是两三代人十几年、几十年的“布局”。
若不是他得了薛太妃那张薛家历代先祖为帝王开出的“书单”,那么他应该和大哥、二哥一样,每日读着圣贤之道、治国之策,将《水经注》、《山河志》之类的书籍当做“杂书”,不屑一顾,更不会知道山河地理对于治理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作用。
若不是王太宝林教他经济之道,告诉他商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物价对于百姓的影响,听到粮价和马匹的价格有了波动,也许他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奥妙,说不定还在懵懵懂懂之间。
若不是萧将军教他武艺,若不是陆博士细细为他搜寻书单上的书籍、为他和沈国公府牵线搭桥……
在冷宫里的那么多年,每当他学的心力交瘁、彻夜难眠时,他也曾常常问自己,学这些东西有用吗?如果他一辈子都出不了冷宫,学这些东西又有何用?
如果父皇一直不肯正视他,他满腹经纶,是不是会比懵懂无知更加痛苦?
而如今,他终于懂了。
他由衷的感谢那些严厉教导他的太妃们。
正是因为她们,如今的他,才能像是刘氏皇族的诸多祖先一般,为这个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能力,而不是随波逐流,犹如被大潮推动的浮萍一般,只能祈求着上天给予一线生机。
薛棣为什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出仕、王家为什么会在隐藏身份这么多年后毅然回京,其中固然是因为他们从各个方面知道了亲人的消息,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对于国家的责任,让他们摈弃了旧怨,没有冷眼旁观,而是选择了以身殉国的危险,来敲响最后一次警钟。
他们赌赢了。
直到此刻,刘凌才由衷的敬畏起这些士族的传承,即使被灭了族,薛家依旧有薛家的气节,王家依旧有王家的风骨。
如果这都不算是“国士”,那又有谁能够称得上“国士”?
这个国家曾经是无数个薛家、王家之流和高祖一起共同创立起来的,如今大厦将倾,他们对皇室纵有宿怨,然而对国家和百姓却不改初心。
如今的代国境内,也许已经到处都是方党之流,也许地方豪族列强已经摩拳擦掌着翻天覆地,但只要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盛和平之心不灭,则天地间的正气不灭。
在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这股正气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在时运艰危的时刻,胸怀正气的义士就会出现,用自己的力量力挽狂澜。
人为的引起灾祸,只会让上天所厌弃,唯有为生民立命之心,会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只要正气不灭,代国绝不会被这些奸臣乱党所覆灭!”
刘凌深吸口气,重重地呼出。
他一无知少年尚且会为了国家的命运为之战栗,那么多为了国家曾经呕心沥血的忠臣义士,只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些人是不会得逞的。
他坚信!
***
戴良是个心中揣不住事的人,当刘凌对他选择了和盘托出、托付重任时,他的身上就背上了重重的责任,这让他整夜整夜的都睡不着觉。
他曾是一个厌恶责任,只愿意及时行乐的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开始学会了去关心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他甚至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着如果祖父和父亲并不想管这件事,他该怎么办。
如果从家族的利益上来讲,他应该是站在家族这边,选择和家族共进退;可如果从他的立场上来说,他已经是刘凌的臣子,应当以全君臣的道义来选择为了这个国家而鞠躬尽瘁。
他的人生阅历还太浅,甚至不如从小在冷宫里一步步走出来的刘凌,所以思考了几天这样的“人生大事”后,就连刘凌都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乐观,将这种事情告诉戴良后,活生生把自己的侍读给折磨成这个样子……
不管怎么说,戴良还是在休沐那天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之后,像是上战场一般回了家。
那一天,连刘凌都坐立不安。
第二天,戴良回了宫,一见到刘凌就行了个大礼。
“殿下,臣幸不辱命!”
直听到他这句话,刘凌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戴良用“臣”来称呼自己,说明沈国公府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
他们选择站在皇帝,不,应该说,他们选择站在国家这边。
沈国公府虽然淡出政治核心很久了,但沈国公府历经五朝而未倒,必定是有些过人的本事是不为人所知的。
从戴良回家的第二日起,沈国公府就派出了家中四个管事分赴各地去查账,这件事对京中之人来说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因为现在已经快到年底了,各家都在查账对账中,沈国公府又是出了名的会经营。
除此之外,沈国公还悄悄拜访了好几个巨贾,其中有几家也是恵帝时期曾经任过皇商的,他的行动掩饰的很小心,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约见这些巨贾的事,只是这里毕竟是京中,有些消息传得比别人要快些,渐渐地,一股不安的气氛就在京中弥漫了起来。
刘凌每日听政,对朝政的变化最为敏感。最先起了变化的,便是朝中的争议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件政事想要推行下去,往往要先扯皮半天,经过许多的阻碍,他的父皇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兵部和刑部还是像往常一般坚定地站在父皇这边,但礼部、户部都有些摇摆不定,工部则是事不关己的典型,一下子帮着兵部这边,一下子帮着礼部和户部这边。看得出即使是六部之中,也不是铁板一块。
这样的情况,使得两位宰相施政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是新上任没多久的门下侍郎庄骏。他毕竟是从大理寺卿担任的这个位置,过于讲究条理和证据,时日一久,未免得罪了不少人。
今日又是一个普通的朝会,刘凌在一旁昏昏欲睡地听着吏部奏着今年各地官员考核的情况,好不容易等到吏部奏完了,刘凌才忍下一个哈欠,悄悄抹去忍着哈欠留出的眼泪,强打起精神起来。
再抬头一看,自己的二哥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两兄弟相视一笑,还没轻松片刻,就听到堂上有朝臣提出了奏议,让气氛紧张起来。
“陛下,如今后位空悬,宫中又无太后能够理事,贵妃薨逝,方淑妃失宠,德妃之位无人,唐贤妃无子,其余众妃更不可能服众,竟没人能够管理后宫。”
上奏的是礼部的官员。
“陛下今年已经三十有五,却子嗣不丰,臣恳请陛下能够重开大选,选取有才有德之女入主后宫!”
选妃?
如今这时候,竟然要选妃?
刘凌和刘祁两兄弟皱起眉头,仰头悄悄向父皇看去。
只见皇帝的脸上不见露出什么喜忧之色,只是淡淡地说道:“真是奇怪,之前操心朕的儿子们的婚事,现在居然又开始操心起朕的!”
“后宫安稳,陛下才能够安稳,如果后宫混乱,则陛下便要将心神分散在治理后宫之上。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对江山社稷负责,如果日日埋首于琐事中,又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
礼部的官员慷慨陈词。
“更何况,阴阳相合才是天地间的正道,如今乾宫强盛,坤级无主,岂非有违天和?哪怕百姓人家,失去了元妻也要纳一继室,更何况天子?”
这已经不是逼着皇帝开大选选妃,而是要早日确定皇后的人选了。
“此乃朕的家事。”刘未显然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爱卿的提议,朕会考虑……”
“陛下,臣认为礼部侍郎言之有理!”
一位官员站出身来。
“陛下应当重开大选,广纳有才德的女子入宫!”
“臣反对。”
一名官员站出身。
“如今储位未定,如果继后先有了名分,又生下了皇嗣,究竟是立长、立嫡、还是立贤?如果是立长,那身体有疾的肃王必定不是合适的人选,应当尽早立二皇子为储,以免日后因储位引起大乱。”
“臣反对!”
大理寺卿见刘未脸色已经沉了下来,立刻出声反驳。
“我代国立储,向来是先以嫡为重,而后以贤。如今二皇子和三皇子尚未理政,根本看不出谁更贤德,怎可草率的因为年纪就以长立储?这般视储位为儿戏,难道就是国家之福吗?”
刘未看到新任大理寺卿开口就知道坏了。大理寺卿凌胜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他实在年轻,又急着在他这里得到信任和宠幸,做事未免太过心急。
前面几位官员的奏议,明显就是在钓鱼。
果不其然,大理寺卿的话音刚落,吏部尚书方孝庭就慢悠悠地开了口:“既然如此,那就请陛下让两位殿下早日协同理政吧。六部之地,皆可让两位殿下历练。”
刘凌心头巨震。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如果他和二哥一起入六部历练,以方孝庭在六部中的人脉,二哥一开始身后就拥有巨大的助力,加上他身边的庄扬波之父乃是刑部尚书,其祖是当朝宰相,根本不用怎么“历练”,也知道谁更能表现出能力。
更何况他如今只有十二岁,即使过完年也才十三岁,但二哥已经十五了,无论在年纪、信任还是人脉上,都不是自己能够比的。
他甚至可以想象,一旦自己真进了六部历练,恐怕面临被冷遇或当做空气的局面,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陷阱和危险在等着他。
一旁的刘祁听到了百官们的议论,眼神中陡然爆发出兴奋的神采,侧耳认真的倾听着众人的对话,显然对于“协同理政”这件事盼望已久了。
他知道此时父皇肯定在盯着他的反应,但他实在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没有哪个皇子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他们从牙牙学语时就在学着如何治理国家,等着的,难道不就是这一天吗!
代国一直有皇子入六部历练以验明能力的传统。
先帝刘甘未登基之时,外戚干政的情况是历朝之中最严重的,可他依旧被选为了太子,并非恵帝心宽,而是因为刘甘在六部历练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狠辣的决断,在诸子之中实在是出类拔萃,让恵帝明知有种种困难,依旧选定了他为储君。
恵帝没有看错人,刘甘登基后根本没有因为母子之情放纵太后干政,不但重重地削弱了吕家等外戚的势力,更是一点点扶植起寒门和清流与外戚对抗。
但恵帝没有想象到平帝虽有帝王之才,却是个天生的断袖,他的一生也因为这一点,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根本无法安稳地坐稳那个位子。
由此可见,在确定储君之前,必须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考察,绝不能草率的决定。但代国成年皇子早早离宫就藩的传统,又决定了在皇子成年之前如果不能确定储君,可能这辈子就没什么机会了。
越早出生,反倒越是弱点。
毕竟没有几个皇帝希望自己还在壮年时,就有儿子盯着自己的位子,等着自己早死。
一直被皇帝淡忘甚至是刻意忽视的储位之争,终于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被揭开了虚伪的掩饰,赤/裸/裸地摆在了朝堂之上。
刘凌闭了闭眼,心中幽幽地叹气。
就算神仙的预言没错,他最终能够成帝,这交给他手中的江山,也是危机四伏,急需变革。
他父皇想要改革吏治,却恐怕没想过方党一开始想要的就不是把持朝政,富贵熏天,而是想要更进一步……
他想效法高祖之时,趁着天下大乱,再更近一步!
想起那位长相和蔼,总是慈爱地对着二哥谆谆教诲的方老大人,刘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此人最可怕之处,在于能忍,他如今已经年近致仕之年,却依旧忍而不发,等着的,恐怕就是一场足以导致天下大变的灾荒。
也是上天疼爱代国,代国国运昌隆,从父皇当政开始,小的洪涝或旱情一直都有,但大的天灾*却是从未有过。方孝庭恐怕已经等了很多年,终于等不得了,才开始想着人为的制造灾祸。
山崩、大雪、旱灾都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但洪涝就不一样了。
只要地方豪强们在上游修起堤坝,竭泽而渔或引走河水湖泊里的水灌溉良田,必定就会使得河流改道、水枯泽困。
再加上调任河防的官员都是一些利欲熏心之辈,用不了多久,不需要等到天降暴雨,河防上就要出事。
今年关中又有旱灾,父皇如今动了方党,已经是对吏治宣战,他细细想来,如果今年没有动乱,明年春夏之际,恐怕方党也要放手一搏了。
什么储位之争,后宫之争,全都是虚的。难怪方孝庭根本不让淑妃娘娘在后宫里做什么,甚至不争权夺利以自保。
他着眼的,根本就和后宫、储位无关,一直在扶植二哥,也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一旦方家真的成了势,就算二哥坐上了那个位置,日后也许就沦为傀儡,更说不得,可能还会被逼禅位给……
这一刻,刘凌由衷的感谢赵太妃和薛太妃从小对他的教导。若不是她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导于他,以他今时今日的眼界,是根本想不到这么多干系的。
若不是他从小在赵太妃那里听过众多朝代兴起的故事,他根本就不会知道很多时候那些“英主”根本不是乘乱而起,而是这乱世就是他们造成的,也许可能是两三代人十几年、几十年的“布局”。
若不是他得了薛太妃那张薛家历代先祖为帝王开出的“书单”,那么他应该和大哥、二哥一样,每日读着圣贤之道、治国之策,将《水经注》、《山河志》之类的书籍当做“杂书”,不屑一顾,更不会知道山河地理对于治理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作用。
若不是王太宝林教他经济之道,告诉他商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物价对于百姓的影响,听到粮价和马匹的价格有了波动,也许他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奥妙,说不定还在懵懵懂懂之间。
若不是萧将军教他武艺,若不是陆博士细细为他搜寻书单上的书籍、为他和沈国公府牵线搭桥……
在冷宫里的那么多年,每当他学的心力交瘁、彻夜难眠时,他也曾常常问自己,学这些东西有用吗?如果他一辈子都出不了冷宫,学这些东西又有何用?
如果父皇一直不肯正视他,他满腹经纶,是不是会比懵懂无知更加痛苦?
而如今,他终于懂了。
他由衷的感谢那些严厉教导他的太妃们。
正是因为她们,如今的他,才能像是刘氏皇族的诸多祖先一般,为这个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能力,而不是随波逐流,犹如被大潮推动的浮萍一般,只能祈求着上天给予一线生机。
薛棣为什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出仕、王家为什么会在隐藏身份这么多年后毅然回京,其中固然是因为他们从各个方面知道了亲人的消息,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对于国家的责任,让他们摈弃了旧怨,没有冷眼旁观,而是选择了以身殉国的危险,来敲响最后一次警钟。
他们赌赢了。
直到此刻,刘凌才由衷的敬畏起这些士族的传承,即使被灭了族,薛家依旧有薛家的气节,王家依旧有王家的风骨。
如果这都不算是“国士”,那又有谁能够称得上“国士”?
这个国家曾经是无数个薛家、王家之流和高祖一起共同创立起来的,如今大厦将倾,他们对皇室纵有宿怨,然而对国家和百姓却不改初心。
如今的代国境内,也许已经到处都是方党之流,也许地方豪族列强已经摩拳擦掌着翻天覆地,但只要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盛和平之心不灭,则天地间的正气不灭。
在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这股正气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在时运艰危的时刻,胸怀正气的义士就会出现,用自己的力量力挽狂澜。
人为的引起灾祸,只会让上天所厌弃,唯有为生民立命之心,会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只要正气不灭,代国绝不会被这些奸臣乱党所覆灭!”
刘凌深吸口气,重重地呼出。
他一无知少年尚且会为了国家的命运为之战栗,那么多为了国家曾经呕心沥血的忠臣义士,只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些人是不会得逞的。
他坚信!
***
戴良是个心中揣不住事的人,当刘凌对他选择了和盘托出、托付重任时,他的身上就背上了重重的责任,这让他整夜整夜的都睡不着觉。
他曾是一个厌恶责任,只愿意及时行乐的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开始学会了去关心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他甚至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着如果祖父和父亲并不想管这件事,他该怎么办。
如果从家族的利益上来讲,他应该是站在家族这边,选择和家族共进退;可如果从他的立场上来说,他已经是刘凌的臣子,应当以全君臣的道义来选择为了这个国家而鞠躬尽瘁。
他的人生阅历还太浅,甚至不如从小在冷宫里一步步走出来的刘凌,所以思考了几天这样的“人生大事”后,就连刘凌都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乐观,将这种事情告诉戴良后,活生生把自己的侍读给折磨成这个样子……
不管怎么说,戴良还是在休沐那天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之后,像是上战场一般回了家。
那一天,连刘凌都坐立不安。
第二天,戴良回了宫,一见到刘凌就行了个大礼。
“殿下,臣幸不辱命!”
直听到他这句话,刘凌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戴良用“臣”来称呼自己,说明沈国公府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
他们选择站在皇帝,不,应该说,他们选择站在国家这边。
沈国公府虽然淡出政治核心很久了,但沈国公府历经五朝而未倒,必定是有些过人的本事是不为人所知的。
从戴良回家的第二日起,沈国公府就派出了家中四个管事分赴各地去查账,这件事对京中之人来说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因为现在已经快到年底了,各家都在查账对账中,沈国公府又是出了名的会经营。
除此之外,沈国公还悄悄拜访了好几个巨贾,其中有几家也是恵帝时期曾经任过皇商的,他的行动掩饰的很小心,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约见这些巨贾的事,只是这里毕竟是京中,有些消息传得比别人要快些,渐渐地,一股不安的气氛就在京中弥漫了起来。
刘凌每日听政,对朝政的变化最为敏感。最先起了变化的,便是朝中的争议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件政事想要推行下去,往往要先扯皮半天,经过许多的阻碍,他的父皇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兵部和刑部还是像往常一般坚定地站在父皇这边,但礼部、户部都有些摇摆不定,工部则是事不关己的典型,一下子帮着兵部这边,一下子帮着礼部和户部这边。看得出即使是六部之中,也不是铁板一块。
这样的情况,使得两位宰相施政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是新上任没多久的门下侍郎庄骏。他毕竟是从大理寺卿担任的这个位置,过于讲究条理和证据,时日一久,未免得罪了不少人。
今日又是一个普通的朝会,刘凌在一旁昏昏欲睡地听着吏部奏着今年各地官员考核的情况,好不容易等到吏部奏完了,刘凌才忍下一个哈欠,悄悄抹去忍着哈欠留出的眼泪,强打起精神起来。
再抬头一看,自己的二哥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两兄弟相视一笑,还没轻松片刻,就听到堂上有朝臣提出了奏议,让气氛紧张起来。
“陛下,如今后位空悬,宫中又无太后能够理事,贵妃薨逝,方淑妃失宠,德妃之位无人,唐贤妃无子,其余众妃更不可能服众,竟没人能够管理后宫。”
上奏的是礼部的官员。
“陛下今年已经三十有五,却子嗣不丰,臣恳请陛下能够重开大选,选取有才有德之女入主后宫!”
选妃?
如今这时候,竟然要选妃?
刘凌和刘祁两兄弟皱起眉头,仰头悄悄向父皇看去。
只见皇帝的脸上不见露出什么喜忧之色,只是淡淡地说道:“真是奇怪,之前操心朕的儿子们的婚事,现在居然又开始操心起朕的!”
“后宫安稳,陛下才能够安稳,如果后宫混乱,则陛下便要将心神分散在治理后宫之上。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对江山社稷负责,如果日日埋首于琐事中,又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
礼部的官员慷慨陈词。
“更何况,阴阳相合才是天地间的正道,如今乾宫强盛,坤级无主,岂非有违天和?哪怕百姓人家,失去了元妻也要纳一继室,更何况天子?”
这已经不是逼着皇帝开大选选妃,而是要早日确定皇后的人选了。
“此乃朕的家事。”刘未显然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爱卿的提议,朕会考虑……”
“陛下,臣认为礼部侍郎言之有理!”
一位官员站出身来。
“陛下应当重开大选,广纳有才德的女子入宫!”
“臣反对。”
一名官员站出身。
“如今储位未定,如果继后先有了名分,又生下了皇嗣,究竟是立长、立嫡、还是立贤?如果是立长,那身体有疾的肃王必定不是合适的人选,应当尽早立二皇子为储,以免日后因储位引起大乱。”
“臣反对!”
大理寺卿见刘未脸色已经沉了下来,立刻出声反驳。
“我代国立储,向来是先以嫡为重,而后以贤。如今二皇子和三皇子尚未理政,根本看不出谁更贤德,怎可草率的因为年纪就以长立储?这般视储位为儿戏,难道就是国家之福吗?”
刘未看到新任大理寺卿开口就知道坏了。大理寺卿凌胜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他实在年轻,又急着在他这里得到信任和宠幸,做事未免太过心急。
前面几位官员的奏议,明显就是在钓鱼。
果不其然,大理寺卿的话音刚落,吏部尚书方孝庭就慢悠悠地开了口:“既然如此,那就请陛下让两位殿下早日协同理政吧。六部之地,皆可让两位殿下历练。”
刘凌心头巨震。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如果他和二哥一起入六部历练,以方孝庭在六部中的人脉,二哥一开始身后就拥有巨大的助力,加上他身边的庄扬波之父乃是刑部尚书,其祖是当朝宰相,根本不用怎么“历练”,也知道谁更能表现出能力。
更何况他如今只有十二岁,即使过完年也才十三岁,但二哥已经十五了,无论在年纪、信任还是人脉上,都不是自己能够比的。
他甚至可以想象,一旦自己真进了六部历练,恐怕面临被冷遇或当做空气的局面,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陷阱和危险在等着他。
一旁的刘祁听到了百官们的议论,眼神中陡然爆发出兴奋的神采,侧耳认真的倾听着众人的对话,显然对于“协同理政”这件事盼望已久了。
他知道此时父皇肯定在盯着他的反应,但他实在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没有哪个皇子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他们从牙牙学语时就在学着如何治理国家,等着的,难道不就是这一天吗!
代国一直有皇子入六部历练以验明能力的传统。
先帝刘甘未登基之时,外戚干政的情况是历朝之中最严重的,可他依旧被选为了太子,并非恵帝心宽,而是因为刘甘在六部历练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狠辣的决断,在诸子之中实在是出类拔萃,让恵帝明知有种种困难,依旧选定了他为储君。
恵帝没有看错人,刘甘登基后根本没有因为母子之情放纵太后干政,不但重重地削弱了吕家等外戚的势力,更是一点点扶植起寒门和清流与外戚对抗。
但恵帝没有想象到平帝虽有帝王之才,却是个天生的断袖,他的一生也因为这一点,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根本无法安稳地坐稳那个位子。
由此可见,在确定储君之前,必须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考察,绝不能草率的决定。但代国成年皇子早早离宫就藩的传统,又决定了在皇子成年之前如果不能确定储君,可能这辈子就没什么机会了。
越早出生,反倒越是弱点。
毕竟没有几个皇帝希望自己还在壮年时,就有儿子盯着自己的位子,等着自己早死。
一直被皇帝淡忘甚至是刻意忽视的储位之争,终于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被揭开了虚伪的掩饰,赤/裸/裸地摆在了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