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集团喜欢郑家用这种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暂时没有插手他们之间的事情,这正是一次观察士绅和大小商人之间关系发展的机会,纯属社科范畴的范例。
郑家首先配上四轮马车以后,运输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潘家的人认真观察比较后,马上跟上,也向汉唐集团订购了……他们没有郑家那样有实力,能直接运来马匹拉车,却有办法从广州运来骡子,运输效果还真差不多。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马上注意到原先能过两轮车的路面经常被压坏,四轮马车装运得多嘛……于是他们开始商量要自主动手大修道路了……同时,原先的木头桥也有些不堪使用了,于是他们就针对连修路带重修木桥的问题,共同商量起来……他们竟然没有要求汉唐集团来做这些事情!也许他们脑子里从来没有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
汉唐集团注意到,这时候郑家竟然没有拿出大腕的手段说,我等全包了!却真的和一共二十七名购买宅基地的大小商人们,开始共同商议要用多少劳力,多少物资和人,多少米粮了……他们的商议态度认真而诚恳。
汉唐集团此时明白了,这次集体行动并非是郑家小气,而这是古人,有能力的古人显示自己存在感的一种方法……
汉唐集团查找了明朝时期一些普通地方上的县志,如此显示存在感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笑着说:“你看,不用去宣传他们爱什么家乡和地方,那块宅基地的产权契约证刚卖给他们,人家自己就爱上了……当然他们大多是代表,还不是正主……”
梅乐芝经理推了推鼻子上不存在的眼镜,叹了口气说:“他们的正主现在还没有看得上这一点点的地方,不过没有关系,他们以后会在意的……哎,不是现在罢了……”
伍大鹏董事长拍拍他的胳膊,说道:“老梅,别这样伤感,没有我们,广州死的人会更多……一个民族的重生,从来没有不经过鲜血洗礼的……不流血的复兴,永远只是一个笑话……”
梅乐芝经理在心里面摇了摇头。
人,作为万物的精华,仅为了所谓的大局就随随便便被牺牲……吾不想为也。但是,在大家十多次的推演中,他们强行插手的结局就是:一头大象进到一个瓷浴缸里洗澡……结果大象没洗成澡,浴缸也被毁坏了……吾不愿为,只是个情感问题,理智上得承认,只能放任历史的发展,因为这是个事实。
梅乐芝经理后来岔开了话题。
到了这个时候,汉唐集团的人就必须出面了,再不出面,就有些不道德了……因为在香山溪的右岸,那是设计中,汉唐集团的地方,那里要建成八百多栋独立的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好大的一个区域呢。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建,但是,如果他们真的一起下力气把路大大地修整了一番,最后的结果是,汉唐集团还得重修一次……那桥更是如此,这样可就是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了。
汉唐集团当时就把整个地区的规划图纸拿出来了,一番精细地讲解后,27位业主对整个地区的规划了然于心……好吧,他们只要简单修整一下,先修成足够能支撑两轮、四轮马车运输的道路就行。
然后明人业主们专心去等待汉唐集团抽出时间来。这个大型的物业管理部门,必然会把那路和桥修成热兰遮码头那样的样子。
于是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先把路面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又把木桥再次加固一番,自此后,他们每一家都去忙碌自家的事情了……
1650年1月2号的早晨,梅乐芝经理踏上了那座加固后的木头桥。他趴在木头桥的扶手上,看了看那不停流动的香山溪水。
这条小溪是八掌溪河系里一条较小的支流……现在是干旱季节,溪水少了些,两岸上原先的芦苇明显都被割走了,不知道会是用到什么地方,一些小野草意外地得到了生机,尽管现在是冬节了,却依然翠绿……只要得到机会,生命就要表现出它的不屈来……
河岸上的一些低洼之处还被新土填埋上了,离着越远越能区别开新旧土质,看来医疗部门的灭蚊工作早都开展了,可能很快就会在网上发布结果吧?
河床上露出大大小小的石头,形状千姿百态。
梅乐芝经理暗想,等着自己闲下来,就下个星期吧,好好在这里挑一挑,弄不好就能找出一些奇石来。
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雨,但是空气中却涌动着一种新春的味道。
远处还有不少劳工们正在修整着路面,从他们的装束看,他们是那些业主们自己带的劳工,再从他们干活的姿态上看,好像还有些拘束的样子……这些人来了,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下。
这时,一辆敞口四轮马车装着一些家具轰轰隆隆地行上了木桥。
这辆四轮马车明显是从码头那里过来的,赶车的车夫看样子手法还算熟练,那两匹马也是很驯服的样子……但是梅乐芝经理还是快速下了桥,给那辆马车让出更多的地方,没必要赌那辆四轮马车很安全。
那辆四轮马车用得是两大两小的实木条辐轮子,一看就知道这是河口基地产品,不是红星工业区的。红星工业区的条辐轮子是铸铁的……
四轮马车顺利的到了对岸,顺利地左拐,上了另一条路,梅乐芝经理知道那是郑家的方向。
他想了想,便跟了过去,想看看郑家修建得如何了。
明大陆为什么发展不出转向设备?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四轮马车?
道路不是问题,秦朝时,从秦朝那千里的驰道可以看出,那时修路的水平绝不会差……甚至到了现代社会,那条驰道有的路面上还是无法长出植物来;成本也不是问题,技术员们用大规模远途运输的个例来证明问题,片面了……短途运输的问题被遮盖了,只要修好路,四轮马车短途运输的成本远远低于两轮马车,舒适性则又大大高于双轮马车了,当然,这是在比烂的情况下。至于道路问题,在短途距离中不是大问题了;聪明才智也不成问题,一个发明了或是会利用了齿轮的民族,发明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民族,只要给他们的时间够长,那是一定能够发明出的……
核心问题就是:明大陆上,所有朝代都是抑商抑工的朝代……甚至包括许多人称颂的黄金时期,两宋时期……商业的规模性上不来,无法成强烈的需求……明明一辆双轮马车或者独轮车都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费事去发明四轮马车,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转向的难题呢?
梅乐芝经理忽然就想起来《智取生辰纲》的一个片断:
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
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哈哈,一个民族在车轮技术上竟然是从两个轮子,向着一个轮子发展,最后竟然还没有轮子了……改成挑着,担着了,如果说明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这是明大陆的人在向大自然妥协……莫不如说,明大陆有一种体制性的东西在抑制着车轮技术的发展……
一切事物的问题,核心都不是在事物本身上……
梅乐芝经理一边做着阔胸运动,一边顺着那条便道向郑家的住处走去。
他看到前方有三个明人劳工正排成一队,挑着白铁皮水桶向前走去,他们现在只能靠人力运送水……
不过没关系,梅乐芝经理向着右边的一个小山头看了一眼,那里正是计划中修建水塔的地方,海拔足有五十米呢。
一直以来,有相当多的老员工懒得向汉唐集团群报道,现在正式提出第一次批评……如果还不报道,后果严重。
第二百九十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1650年1月2日的这一天早晨,王家小姐王祖贤起床后,心里颇不宁静。
她来台湾已经多日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这不是最先知道婚姻约定时的绝望,也不是后来颇为无奈的认命,更不是刚刚到达台湾时无名的恐慌。
很怪的,好像要发生点什么,心跳得厉害……竟隐约间有些期待。
她吃过早饭,带着春梅和秋菊两个小丫鬟,带着花锄去门外了……在门口那里,王家小姐和两个小丫鬟平整了一块土地后,从野外挖了一些野花种上了……它们本来就是一直开着花的,从昨天开始,那野花不仅没有衰败,竟开得更红艳了……春梅和秋菊私下里说,定有喜事发生……王家小姐的乳名便叫小红,据说她在襁褓中时,看见红色的物件就是莫名的欢气……
王家小姐开始莳弄着这些不知名的野花,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在莳弄期间,她分开头上的绿纱罩向着四周看去,什么新物件也没有出现,依旧是一个平常的清晨,远处的山头轻轻笼着一些雾气……
话说刚来到台湾之时,她住在那所谓的热兰遮宾馆里,生活到是非常方便,足不出户便把一切都解决了……但却总感到有一些恐慌不安。
她一连几天,躲在窗户上的窗帘后面,偷偷向外望去。
此处的各色人等穿着有些怪异,但是满脸平静,行动自然,偶尔有一两个带着满意的笑容走过,不知道是为何,总之,比她在厦门见到的民情好得多……这让她心里安定了下来,好像在海盗掌管之处,也并没有什么可怕之物。
郑家三叔所言,也未必是虚。
于是她心情中的恐惧感消弭而去,开始安定下来。
她马上发现此间房屋大有不便之处,那就是只要一进屋门,屋内一切都被人一一观览而去。比如那每天敲门而入的服务员,虽然认真打扫,却也将所有私密之物一一看去,这不妥当,哪怕是婆子也是不好。
陪嫁的丫鬟寻到那郑家三叔,表达了王家小姐的忧思……那郑家三叔眉开眼笑地答应了,回话道,好说,好说,王小姐有此想法那便是心中安定了,这个想法甚好!
不两日,郑家三叔便着人送来绿纱屏风……一一放置好后,王家小姐更是心中大定,拿出笔墨,一心书词写诗……这里的服务员嘱咐过,此间屋里不可以有明火之物,要不然她早就焚香弹琴了……但是为何不可有明火?想必是此地怪异之处,暂且由她们去了,不值得细细询问。
她带来的两个丫鬟,经常互相眉来眼去,偷偷议论小姐……她们早就了解了小姐的性体。
这王家小姐自从听到婚约之事,那是性情大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害得两个丫鬟也是如此,不再像以往那样偷偷出门……真是闷煞人也。
话说那郑家三叔倒也悉心关照,只要他在此处,每天一早必着人来询问要求……此时正是两名丫鬟叽叽喳喳地快乐之时,她们二人倒与郑家三叔的童子说得开心。
那一日,那名童子在早晨又是如期而至,她们三个人又开始叽叽喳喳,王家小姐一时听得心烦,便于屏风后面低声喝斥道:“还不将我爹爹的电报快快拿来?看我不对你等施行家法……”
那小童子不明就里,他一缩脖颈,咋舌作色,王家小姐生气了,赶紧跑掉。
两名丫鬟挑眉相视,暗暗一笑,忙把各自的表情端正,低眉顺眼地转到屏风后,将手中的电报小心呈上。
王家小姐顿时笑靥百生,爹爹又来电报了……想必如我一样心焦……她急忙展开观看。
爹爹的话语立时在王家小姐的耳边响起:
“祖贤我儿,一切安好。家中太平,勿以为念。昨夜,老夫忽得一梦,只见那百花盛开,我儿在那花丛中笑焉,料定我儿结局必是妙不可言。前三日,你来电报所要之物,想必近日将会送到……”
王家小姐细细地看了两遍电报,方才折叠好,装入自己的镏金梳妆奁里,那里装着爹爹的所有电报。
屏风外,两个小丫鬟听到了王小姐盖上梳妆奁的声音,便知道王小姐看完电报了,心情一定很好。
两人眉眼都是笑地转过屏风来,笑着说道:“小姐,还有天大的喜事啊,郑家三爷着人说,那香山别墅现在修好了一处,里面一应事物,丝毫不比这里差,而且更是大了许多,我等估摸着,近几日便可搬去,郑家三爷又从那厦门寻了七八个下人,三四个婆子,再加上我家翰林老爷派来的人手,若大个别墅定是照应得来……”
王家小姐沉吟了一会儿,道:“那郑家三叔近日忙甚?我见他出出进进……疾行如风……”
“好叫小姐知道,永胜伯大胜啊……听说郑家军在那同安之地,大破鞑子万人,所获无数……”
“同安、泉州两地,何来万人之军?如此之日,休得再谈兵血之事!”
两个丫鬟马上闭上了嘴,却同时在心里撇了嘴。
小姐呀,过去你还不是也舞过剑?不也愿听那两军对阵之事?自从知道有了这婚约之事……整日舞文弄墨不说,连大门都不出了……
王家小姐觉得自己的话可能重了些……又故意说道:“今日该谁去送电报,又该谁去热兰遮市场购物?”
“我去购物,春梅去排队送电报!”
“不对,该我去购物,秋菊去排队送电报!”
两人立刻吵了起来,叽叽喳喳的没完没了。王家小姐见状微微一笑,没有搭理她们俩,知道没有半个时辰她们俩是讲不完的。
王家小姐便开始思忖如何回复爹爹的电报。
自从郑家大胆地要求厦门商站为郑家提供无线电台服务后,厦门商站的李铮索性提议对厦门民间也开放这个业务,当相关的报告打到汉唐集团后,汉唐集团经研究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商业往来,也谈不上对无线电台设备有什么磨损,便同意了厦门商站的要求,并让他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价,然后再考虑对盈利的再次分配。
李铮私下里和热兰遮海关的马德华关长商量了一下,定下了一字一马票,或同等银两的价格。
他的助手贺阳吃惊地说:“我说小哥,你这也太贵了……”
李铮翻了下眼睛说:“一点也不贵。要是太便宜了,我靠,他们要是发的全是水文,你受得了啊?我父母当年都是那面世界的高中语文老师,我上大学时给我来的信,那都是五千字左右……看了都头痛。”
贺阳说:“好吧,我觉得没人敢发电报了……我去把太阳能板擦一下。”
贺阳想错了,发电报的人还真不少。
先不说郑家自己家人之间收发电报,其他中小商人也是积极加入。
但除了郑家之外广大明人们确实认为这电报实在是太贵,一字竟要一斤米之多……于是就压缩字数,力争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完整的意思……这种情况至少维持了二十年之久,最后竟逼迫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小说形式:电报体小说。
你看,要不说文理互相促进嘛。
无意中催生出一种文学小说流派的李铮,当时对此却一无所知,那时他经常与江铁生小饮,两人关系近一些,有时还拉着贺阳一起聚会……
贺阳有些担心地说:“小哥,我觉得这个江铁生怪怪的……”
“呵呵,小贺,怪什么……只不过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罢了……比如他提出搞一部民法的事情就很合理……而且他也联系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马旁技术员,强权胜会计……你要不要也参与进来?”
贺阳想了想说:“不了,伍董事长不是说现在是要少谈主义多做实事吗?”
“小贺,民法和主义有什么关系?”
“好吧,当我没说……”
“小贺,江铁生还有一点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别只顾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看方向……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怎么,你是不是现在发收电报的任务太累了?”
“小哥,不累啊,打字输进电脑,用软件发就行了……一天就十几份。”
李铮亲切地拍了拍贺阳的胳膊说:“这样吧,我们把时间定好,一三五发,二四六收,星期天休息,让他们明人们知道有个固定时间,到时候我再来帮你……江铁生说过,我们团结起来就是力量,不要平平凡凡地活着,先从制订民法开始……你发现没有,我们并没有法律方面的权威人士?大家都是一个水平!”
贺阳有些担心地看了李铮一眼,没有说什么……
郑家首先配上四轮马车以后,运输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潘家的人认真观察比较后,马上跟上,也向汉唐集团订购了……他们没有郑家那样有实力,能直接运来马匹拉车,却有办法从广州运来骡子,运输效果还真差不多。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马上注意到原先能过两轮车的路面经常被压坏,四轮马车装运得多嘛……于是他们开始商量要自主动手大修道路了……同时,原先的木头桥也有些不堪使用了,于是他们就针对连修路带重修木桥的问题,共同商量起来……他们竟然没有要求汉唐集团来做这些事情!也许他们脑子里从来没有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
汉唐集团注意到,这时候郑家竟然没有拿出大腕的手段说,我等全包了!却真的和一共二十七名购买宅基地的大小商人们,开始共同商议要用多少劳力,多少物资和人,多少米粮了……他们的商议态度认真而诚恳。
汉唐集团此时明白了,这次集体行动并非是郑家小气,而这是古人,有能力的古人显示自己存在感的一种方法……
汉唐集团查找了明朝时期一些普通地方上的县志,如此显示存在感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笑着说:“你看,不用去宣传他们爱什么家乡和地方,那块宅基地的产权契约证刚卖给他们,人家自己就爱上了……当然他们大多是代表,还不是正主……”
梅乐芝经理推了推鼻子上不存在的眼镜,叹了口气说:“他们的正主现在还没有看得上这一点点的地方,不过没有关系,他们以后会在意的……哎,不是现在罢了……”
伍大鹏董事长拍拍他的胳膊,说道:“老梅,别这样伤感,没有我们,广州死的人会更多……一个民族的重生,从来没有不经过鲜血洗礼的……不流血的复兴,永远只是一个笑话……”
梅乐芝经理在心里面摇了摇头。
人,作为万物的精华,仅为了所谓的大局就随随便便被牺牲……吾不想为也。但是,在大家十多次的推演中,他们强行插手的结局就是:一头大象进到一个瓷浴缸里洗澡……结果大象没洗成澡,浴缸也被毁坏了……吾不愿为,只是个情感问题,理智上得承认,只能放任历史的发展,因为这是个事实。
梅乐芝经理后来岔开了话题。
到了这个时候,汉唐集团的人就必须出面了,再不出面,就有些不道德了……因为在香山溪的右岸,那是设计中,汉唐集团的地方,那里要建成八百多栋独立的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好大的一个区域呢。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建,但是,如果他们真的一起下力气把路大大地修整了一番,最后的结果是,汉唐集团还得重修一次……那桥更是如此,这样可就是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了。
汉唐集团当时就把整个地区的规划图纸拿出来了,一番精细地讲解后,27位业主对整个地区的规划了然于心……好吧,他们只要简单修整一下,先修成足够能支撑两轮、四轮马车运输的道路就行。
然后明人业主们专心去等待汉唐集团抽出时间来。这个大型的物业管理部门,必然会把那路和桥修成热兰遮码头那样的样子。
于是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先把路面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又把木桥再次加固一番,自此后,他们每一家都去忙碌自家的事情了……
1650年1月2号的早晨,梅乐芝经理踏上了那座加固后的木头桥。他趴在木头桥的扶手上,看了看那不停流动的香山溪水。
这条小溪是八掌溪河系里一条较小的支流……现在是干旱季节,溪水少了些,两岸上原先的芦苇明显都被割走了,不知道会是用到什么地方,一些小野草意外地得到了生机,尽管现在是冬节了,却依然翠绿……只要得到机会,生命就要表现出它的不屈来……
河岸上的一些低洼之处还被新土填埋上了,离着越远越能区别开新旧土质,看来医疗部门的灭蚊工作早都开展了,可能很快就会在网上发布结果吧?
河床上露出大大小小的石头,形状千姿百态。
梅乐芝经理暗想,等着自己闲下来,就下个星期吧,好好在这里挑一挑,弄不好就能找出一些奇石来。
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雨,但是空气中却涌动着一种新春的味道。
远处还有不少劳工们正在修整着路面,从他们的装束看,他们是那些业主们自己带的劳工,再从他们干活的姿态上看,好像还有些拘束的样子……这些人来了,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下。
这时,一辆敞口四轮马车装着一些家具轰轰隆隆地行上了木桥。
这辆四轮马车明显是从码头那里过来的,赶车的车夫看样子手法还算熟练,那两匹马也是很驯服的样子……但是梅乐芝经理还是快速下了桥,给那辆马车让出更多的地方,没必要赌那辆四轮马车很安全。
那辆四轮马车用得是两大两小的实木条辐轮子,一看就知道这是河口基地产品,不是红星工业区的。红星工业区的条辐轮子是铸铁的……
四轮马车顺利的到了对岸,顺利地左拐,上了另一条路,梅乐芝经理知道那是郑家的方向。
他想了想,便跟了过去,想看看郑家修建得如何了。
明大陆为什么发展不出转向设备?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四轮马车?
道路不是问题,秦朝时,从秦朝那千里的驰道可以看出,那时修路的水平绝不会差……甚至到了现代社会,那条驰道有的路面上还是无法长出植物来;成本也不是问题,技术员们用大规模远途运输的个例来证明问题,片面了……短途运输的问题被遮盖了,只要修好路,四轮马车短途运输的成本远远低于两轮马车,舒适性则又大大高于双轮马车了,当然,这是在比烂的情况下。至于道路问题,在短途距离中不是大问题了;聪明才智也不成问题,一个发明了或是会利用了齿轮的民族,发明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民族,只要给他们的时间够长,那是一定能够发明出的……
核心问题就是:明大陆上,所有朝代都是抑商抑工的朝代……甚至包括许多人称颂的黄金时期,两宋时期……商业的规模性上不来,无法成强烈的需求……明明一辆双轮马车或者独轮车都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费事去发明四轮马车,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转向的难题呢?
梅乐芝经理忽然就想起来《智取生辰纲》的一个片断:
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
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哈哈,一个民族在车轮技术上竟然是从两个轮子,向着一个轮子发展,最后竟然还没有轮子了……改成挑着,担着了,如果说明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这是明大陆的人在向大自然妥协……莫不如说,明大陆有一种体制性的东西在抑制着车轮技术的发展……
一切事物的问题,核心都不是在事物本身上……
梅乐芝经理一边做着阔胸运动,一边顺着那条便道向郑家的住处走去。
他看到前方有三个明人劳工正排成一队,挑着白铁皮水桶向前走去,他们现在只能靠人力运送水……
不过没关系,梅乐芝经理向着右边的一个小山头看了一眼,那里正是计划中修建水塔的地方,海拔足有五十米呢。
一直以来,有相当多的老员工懒得向汉唐集团群报道,现在正式提出第一次批评……如果还不报道,后果严重。
第二百九十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1650年1月2日的这一天早晨,王家小姐王祖贤起床后,心里颇不宁静。
她来台湾已经多日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这不是最先知道婚姻约定时的绝望,也不是后来颇为无奈的认命,更不是刚刚到达台湾时无名的恐慌。
很怪的,好像要发生点什么,心跳得厉害……竟隐约间有些期待。
她吃过早饭,带着春梅和秋菊两个小丫鬟,带着花锄去门外了……在门口那里,王家小姐和两个小丫鬟平整了一块土地后,从野外挖了一些野花种上了……它们本来就是一直开着花的,从昨天开始,那野花不仅没有衰败,竟开得更红艳了……春梅和秋菊私下里说,定有喜事发生……王家小姐的乳名便叫小红,据说她在襁褓中时,看见红色的物件就是莫名的欢气……
王家小姐开始莳弄着这些不知名的野花,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在莳弄期间,她分开头上的绿纱罩向着四周看去,什么新物件也没有出现,依旧是一个平常的清晨,远处的山头轻轻笼着一些雾气……
话说刚来到台湾之时,她住在那所谓的热兰遮宾馆里,生活到是非常方便,足不出户便把一切都解决了……但却总感到有一些恐慌不安。
她一连几天,躲在窗户上的窗帘后面,偷偷向外望去。
此处的各色人等穿着有些怪异,但是满脸平静,行动自然,偶尔有一两个带着满意的笑容走过,不知道是为何,总之,比她在厦门见到的民情好得多……这让她心里安定了下来,好像在海盗掌管之处,也并没有什么可怕之物。
郑家三叔所言,也未必是虚。
于是她心情中的恐惧感消弭而去,开始安定下来。
她马上发现此间房屋大有不便之处,那就是只要一进屋门,屋内一切都被人一一观览而去。比如那每天敲门而入的服务员,虽然认真打扫,却也将所有私密之物一一看去,这不妥当,哪怕是婆子也是不好。
陪嫁的丫鬟寻到那郑家三叔,表达了王家小姐的忧思……那郑家三叔眉开眼笑地答应了,回话道,好说,好说,王小姐有此想法那便是心中安定了,这个想法甚好!
不两日,郑家三叔便着人送来绿纱屏风……一一放置好后,王家小姐更是心中大定,拿出笔墨,一心书词写诗……这里的服务员嘱咐过,此间屋里不可以有明火之物,要不然她早就焚香弹琴了……但是为何不可有明火?想必是此地怪异之处,暂且由她们去了,不值得细细询问。
她带来的两个丫鬟,经常互相眉来眼去,偷偷议论小姐……她们早就了解了小姐的性体。
这王家小姐自从听到婚约之事,那是性情大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害得两个丫鬟也是如此,不再像以往那样偷偷出门……真是闷煞人也。
话说那郑家三叔倒也悉心关照,只要他在此处,每天一早必着人来询问要求……此时正是两名丫鬟叽叽喳喳地快乐之时,她们二人倒与郑家三叔的童子说得开心。
那一日,那名童子在早晨又是如期而至,她们三个人又开始叽叽喳喳,王家小姐一时听得心烦,便于屏风后面低声喝斥道:“还不将我爹爹的电报快快拿来?看我不对你等施行家法……”
那小童子不明就里,他一缩脖颈,咋舌作色,王家小姐生气了,赶紧跑掉。
两名丫鬟挑眉相视,暗暗一笑,忙把各自的表情端正,低眉顺眼地转到屏风后,将手中的电报小心呈上。
王家小姐顿时笑靥百生,爹爹又来电报了……想必如我一样心焦……她急忙展开观看。
爹爹的话语立时在王家小姐的耳边响起:
“祖贤我儿,一切安好。家中太平,勿以为念。昨夜,老夫忽得一梦,只见那百花盛开,我儿在那花丛中笑焉,料定我儿结局必是妙不可言。前三日,你来电报所要之物,想必近日将会送到……”
王家小姐细细地看了两遍电报,方才折叠好,装入自己的镏金梳妆奁里,那里装着爹爹的所有电报。
屏风外,两个小丫鬟听到了王小姐盖上梳妆奁的声音,便知道王小姐看完电报了,心情一定很好。
两人眉眼都是笑地转过屏风来,笑着说道:“小姐,还有天大的喜事啊,郑家三爷着人说,那香山别墅现在修好了一处,里面一应事物,丝毫不比这里差,而且更是大了许多,我等估摸着,近几日便可搬去,郑家三爷又从那厦门寻了七八个下人,三四个婆子,再加上我家翰林老爷派来的人手,若大个别墅定是照应得来……”
王家小姐沉吟了一会儿,道:“那郑家三叔近日忙甚?我见他出出进进……疾行如风……”
“好叫小姐知道,永胜伯大胜啊……听说郑家军在那同安之地,大破鞑子万人,所获无数……”
“同安、泉州两地,何来万人之军?如此之日,休得再谈兵血之事!”
两个丫鬟马上闭上了嘴,却同时在心里撇了嘴。
小姐呀,过去你还不是也舞过剑?不也愿听那两军对阵之事?自从知道有了这婚约之事……整日舞文弄墨不说,连大门都不出了……
王家小姐觉得自己的话可能重了些……又故意说道:“今日该谁去送电报,又该谁去热兰遮市场购物?”
“我去购物,春梅去排队送电报!”
“不对,该我去购物,秋菊去排队送电报!”
两人立刻吵了起来,叽叽喳喳的没完没了。王家小姐见状微微一笑,没有搭理她们俩,知道没有半个时辰她们俩是讲不完的。
王家小姐便开始思忖如何回复爹爹的电报。
自从郑家大胆地要求厦门商站为郑家提供无线电台服务后,厦门商站的李铮索性提议对厦门民间也开放这个业务,当相关的报告打到汉唐集团后,汉唐集团经研究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商业往来,也谈不上对无线电台设备有什么磨损,便同意了厦门商站的要求,并让他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价,然后再考虑对盈利的再次分配。
李铮私下里和热兰遮海关的马德华关长商量了一下,定下了一字一马票,或同等银两的价格。
他的助手贺阳吃惊地说:“我说小哥,你这也太贵了……”
李铮翻了下眼睛说:“一点也不贵。要是太便宜了,我靠,他们要是发的全是水文,你受得了啊?我父母当年都是那面世界的高中语文老师,我上大学时给我来的信,那都是五千字左右……看了都头痛。”
贺阳说:“好吧,我觉得没人敢发电报了……我去把太阳能板擦一下。”
贺阳想错了,发电报的人还真不少。
先不说郑家自己家人之间收发电报,其他中小商人也是积极加入。
但除了郑家之外广大明人们确实认为这电报实在是太贵,一字竟要一斤米之多……于是就压缩字数,力争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完整的意思……这种情况至少维持了二十年之久,最后竟逼迫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小说形式:电报体小说。
你看,要不说文理互相促进嘛。
无意中催生出一种文学小说流派的李铮,当时对此却一无所知,那时他经常与江铁生小饮,两人关系近一些,有时还拉着贺阳一起聚会……
贺阳有些担心地说:“小哥,我觉得这个江铁生怪怪的……”
“呵呵,小贺,怪什么……只不过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罢了……比如他提出搞一部民法的事情就很合理……而且他也联系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马旁技术员,强权胜会计……你要不要也参与进来?”
贺阳想了想说:“不了,伍董事长不是说现在是要少谈主义多做实事吗?”
“小贺,民法和主义有什么关系?”
“好吧,当我没说……”
“小贺,江铁生还有一点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别只顾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看方向……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怎么,你是不是现在发收电报的任务太累了?”
“小哥,不累啊,打字输进电脑,用软件发就行了……一天就十几份。”
李铮亲切地拍了拍贺阳的胳膊说:“这样吧,我们把时间定好,一三五发,二四六收,星期天休息,让他们明人们知道有个固定时间,到时候我再来帮你……江铁生说过,我们团结起来就是力量,不要平平凡凡地活着,先从制订民法开始……你发现没有,我们并没有法律方面的权威人士?大家都是一个水平!”
贺阳有些担心地看了李铮一眼,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