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
这话楚则居也问过。
每个人都问她,最后想怎么样,最后会怎么样。
面对田氏,齐田说“只是不想有人再受母亲受的苦。”田氏在周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磋磨,说到底,不过因为她头上压的东西太多
冠宠。
说起来,连田氏这样都还是好的,到底还有田家人撑腰。想想那些或是娘家不力,或是怕被赶出去无路可走的。这一生又怎么过?还有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曾得到善待的。
公主在徐铮怀里挣扎,含含糊糊地叫“娘……娘……”,徐二夫人摸摸她的头也是叹气“谁家没有女儿呢。”
回去的路上徐二夫人与田氏、李氏同乘,
田氏有些怅惘“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了这些念头。”
往深了想,能立女户意味着什么呢。断然不会只是齐田说的那些吧。
一时大家都沉默。
过了一会儿李氏说“活字印厂那边也有个妇人来做活计。”
听说她父亲原来是没父没母的人,被个老玉匠带着做了学徒,后来老玉匠不在世,她父亲就继承的老玉匠的那一套,做起了玉匠的活计。她出生后母亲就过世了,她父亲也继娶不起,家里又没有兄长,索性就教她做事,起码也能当半个劳力使,给自己打打下手。
后来她父亲又收了个徒弟,她就没再做事了,父亲死后那徒弟继承了她父亲的那一套,竟图谋对她不轨,她就跑了出来。到了都城,听说活字印厂招雕工就去了。
原来也不肯招她的。还是李氏偶然过去遇上,见她跪在那里,多问了一句。
知道李氏是主家,她跪着头都磕破了,说自己肯干活,能做得好,不白吃主家的饭。工钱都只要一半。
李氏没开口,工头到也开口说,“一个妇人,能做得好甚?这雕画的功夫连些大丈夫都并不十分出众呢。”
李氏把她叫进去,叫她刻来看,却发现这工做得竟比工头都做得好。
李氏也正缺个能刻封皮大字的,便把她收了下来。工钱到还是比照一般的工匠给的。不过工坊里头其它的工匠却不乐意了。
那可真是大闹了一场,差点厂都要停了。工坊中本也有家里的下仆去做事,其中早有妇人,可并不见那些工匠有异,但有个自由身的女人却是不行的。竟还有工匠的家眷闹到了工坊里头来,跟着那女人撕打咒骂。头都打破了。可那街市上头也有家境不好守不得太多礼制的女人出面做事,帮着丈夫父亲看守店铺什么的,也会与男人说话相处,怎么不见她们上门去打呢?
李氏觉得,自己活了这么久,短短这些时日的体悟,却比上半辈子锦衣玉食闲时看花的日子都要多。许多事情她想得懂,可许多事情她想不懂的。
说来说去,一个女人做不做活,得不得工钱,与他们那些人有甚么相干呢?钱也不是他们给的。
可人便是这样。
“就是这么小的地方,也有这些起伏。何况一国呢?”李氏对田氏说“若以舅母的身份讲话,我是断舍不得阿芒的。好好的女儿,也不是日子过得不好,不须得惹这些风波。可若以同为女子之立场,我也盼她能做得好。”
田中姿不在世这段日子,她咬了牙当家做主,风风雨雨来,遇到的事不少,只不过从不与人说罢了。
就单说译书与开活字印厂,其中便也不少波折,大部份不过因为她是个女人异世之女神转生。
背后那些议论,有好听的,也有难听的。
有时候,疲累了坐定,也默默想到那些骂自己的话。想自己是女人算是什么过错?她夫君死了,难道就该坐在家里日日啼哭,或者横刀一抹随着去吗?还是要一蹶不振闭户不出,安静地生孩子等死,才显得自己有颗忠贞之心呢?
田中姿没做完的事,自己怎么就做不得?这样岂不是比什么事也不做好些?
她觉得,自己就算是哪一天死了,在地下见到了田中姿,也是能昂着头讲话的。跟他说,你没做完的事,我做完了。孩子我也养大了。田中姿肯定要夸她,也不会骂她。
连她夫君都不会说什么,那些外人凭什么来说!
她丈夫死,不是为了叫她殉节或自闭的,是为了亲人过得好。人不能白死。
想来也可笑了。只说夫君死了妇人要殉,怎么却不见有人逼那些没了夫人的郎君们自殉的。说是自古以来就是男尊女卑,可‘自古以来’是什么时候?时间越久的,就越有道理吗?那王八活得久,岂不是人间智者?
细想起来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动不动也有人提‘圣人言’。可圣人便是说的话句句都对吗?李氏不信,她闲时看的话本里头神仙也有错呢。
车子到了地方,徐二夫人先回去了,徐鳞在外门等着,见她回来便问“娘娘如何?”
徐二夫人点头“没甚么不好的。”又感叹“两个人能相互扶持,再没有更好的。”
徐鳞自然知道她说的是哪个。在徐二夫人这里坐坐便回宫里去了。他母亲现在都不肯跟他说话。
田氏这边到了家。送了李氏,珍娘也要走了。
回去时珍娘顿步,问田氏“母亲说,阿妹能做得成吗?”
田氏摇头“谁知道呢。”
珍娘想问“那阿妹会不会有事……”她常去学馆接侄儿,也听关先生说几句。别的都记得不是那么牢,就记得关先生说一代名姬之死。
那件事听得她心肝‘砰砰’乱跳,觉得关先生讲得太吓人了。
明明那美姬也没有错,可天下把帝君的错全归在她身上,冲进宫去把她活活砍成了肉酱,最后暴民退走,帝君还是帝君,朝代也还是那个朝代,只有她惨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珍娘回去便找了好多译书来看。才知道自古以来,多少红颜都死于‘祸水’这个说法。
可真正行了大恶之事的又有几人呢?
而她的阿妹想的是那么‘大逆不道’的事,会不会死呢?
但是她看着田氏,又不敢问。
到是田氏却劝了她一句“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大概她生来,就是要做这样的事。便是不成,我田氏一门,也余有荣焉。”
每个人都问她,最后想怎么样,最后会怎么样。
面对田氏,齐田说“只是不想有人再受母亲受的苦。”田氏在周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磋磨,说到底,不过因为她头上压的东西太多
冠宠。
说起来,连田氏这样都还是好的,到底还有田家人撑腰。想想那些或是娘家不力,或是怕被赶出去无路可走的。这一生又怎么过?还有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曾得到善待的。
公主在徐铮怀里挣扎,含含糊糊地叫“娘……娘……”,徐二夫人摸摸她的头也是叹气“谁家没有女儿呢。”
回去的路上徐二夫人与田氏、李氏同乘,
田氏有些怅惘“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了这些念头。”
往深了想,能立女户意味着什么呢。断然不会只是齐田说的那些吧。
一时大家都沉默。
过了一会儿李氏说“活字印厂那边也有个妇人来做活计。”
听说她父亲原来是没父没母的人,被个老玉匠带着做了学徒,后来老玉匠不在世,她父亲就继承的老玉匠的那一套,做起了玉匠的活计。她出生后母亲就过世了,她父亲也继娶不起,家里又没有兄长,索性就教她做事,起码也能当半个劳力使,给自己打打下手。
后来她父亲又收了个徒弟,她就没再做事了,父亲死后那徒弟继承了她父亲的那一套,竟图谋对她不轨,她就跑了出来。到了都城,听说活字印厂招雕工就去了。
原来也不肯招她的。还是李氏偶然过去遇上,见她跪在那里,多问了一句。
知道李氏是主家,她跪着头都磕破了,说自己肯干活,能做得好,不白吃主家的饭。工钱都只要一半。
李氏没开口,工头到也开口说,“一个妇人,能做得好甚?这雕画的功夫连些大丈夫都并不十分出众呢。”
李氏把她叫进去,叫她刻来看,却发现这工做得竟比工头都做得好。
李氏也正缺个能刻封皮大字的,便把她收了下来。工钱到还是比照一般的工匠给的。不过工坊里头其它的工匠却不乐意了。
那可真是大闹了一场,差点厂都要停了。工坊中本也有家里的下仆去做事,其中早有妇人,可并不见那些工匠有异,但有个自由身的女人却是不行的。竟还有工匠的家眷闹到了工坊里头来,跟着那女人撕打咒骂。头都打破了。可那街市上头也有家境不好守不得太多礼制的女人出面做事,帮着丈夫父亲看守店铺什么的,也会与男人说话相处,怎么不见她们上门去打呢?
李氏觉得,自己活了这么久,短短这些时日的体悟,却比上半辈子锦衣玉食闲时看花的日子都要多。许多事情她想得懂,可许多事情她想不懂的。
说来说去,一个女人做不做活,得不得工钱,与他们那些人有甚么相干呢?钱也不是他们给的。
可人便是这样。
“就是这么小的地方,也有这些起伏。何况一国呢?”李氏对田氏说“若以舅母的身份讲话,我是断舍不得阿芒的。好好的女儿,也不是日子过得不好,不须得惹这些风波。可若以同为女子之立场,我也盼她能做得好。”
田中姿不在世这段日子,她咬了牙当家做主,风风雨雨来,遇到的事不少,只不过从不与人说罢了。
就单说译书与开活字印厂,其中便也不少波折,大部份不过因为她是个女人异世之女神转生。
背后那些议论,有好听的,也有难听的。
有时候,疲累了坐定,也默默想到那些骂自己的话。想自己是女人算是什么过错?她夫君死了,难道就该坐在家里日日啼哭,或者横刀一抹随着去吗?还是要一蹶不振闭户不出,安静地生孩子等死,才显得自己有颗忠贞之心呢?
田中姿没做完的事,自己怎么就做不得?这样岂不是比什么事也不做好些?
她觉得,自己就算是哪一天死了,在地下见到了田中姿,也是能昂着头讲话的。跟他说,你没做完的事,我做完了。孩子我也养大了。田中姿肯定要夸她,也不会骂她。
连她夫君都不会说什么,那些外人凭什么来说!
她丈夫死,不是为了叫她殉节或自闭的,是为了亲人过得好。人不能白死。
想来也可笑了。只说夫君死了妇人要殉,怎么却不见有人逼那些没了夫人的郎君们自殉的。说是自古以来就是男尊女卑,可‘自古以来’是什么时候?时间越久的,就越有道理吗?那王八活得久,岂不是人间智者?
细想起来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动不动也有人提‘圣人言’。可圣人便是说的话句句都对吗?李氏不信,她闲时看的话本里头神仙也有错呢。
车子到了地方,徐二夫人先回去了,徐鳞在外门等着,见她回来便问“娘娘如何?”
徐二夫人点头“没甚么不好的。”又感叹“两个人能相互扶持,再没有更好的。”
徐鳞自然知道她说的是哪个。在徐二夫人这里坐坐便回宫里去了。他母亲现在都不肯跟他说话。
田氏这边到了家。送了李氏,珍娘也要走了。
回去时珍娘顿步,问田氏“母亲说,阿妹能做得成吗?”
田氏摇头“谁知道呢。”
珍娘想问“那阿妹会不会有事……”她常去学馆接侄儿,也听关先生说几句。别的都记得不是那么牢,就记得关先生说一代名姬之死。
那件事听得她心肝‘砰砰’乱跳,觉得关先生讲得太吓人了。
明明那美姬也没有错,可天下把帝君的错全归在她身上,冲进宫去把她活活砍成了肉酱,最后暴民退走,帝君还是帝君,朝代也还是那个朝代,只有她惨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珍娘回去便找了好多译书来看。才知道自古以来,多少红颜都死于‘祸水’这个说法。
可真正行了大恶之事的又有几人呢?
而她的阿妹想的是那么‘大逆不道’的事,会不会死呢?
但是她看着田氏,又不敢问。
到是田氏却劝了她一句“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大概她生来,就是要做这样的事。便是不成,我田氏一门,也余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