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日夜,待次日下午屠林便再次返回,还给阮堂和赵秀秀他们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位魏大夫果然是有些本领,壮壮经过两天的治疗,已经有了极大好转,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痊愈了。闻得此消息,阮堂和赵秀秀几人自然都是十分高兴的。
而也的确如屠林所说得那样,在这之后又过了五日,没等屠林去接,屠新梅和赵长平就直接雇了一辆马车就带着已经完全痊愈的壮壮从府城回到了竹溪村。
在家里稍作休息后,二人便来到了屠林家里,一来是让屠林他们知道自己回来了,不用再老惦记着,二来则是将屠林借给他们的银子还回来。
屠新梅他们带着壮壮去县城找大夫的时候,就带上了家里的大部分银钱,后来屠林去给他们送衣物,赵母又将家里剩余的积蓄也都给他们带过去了,虽是不多,但勉强还算够用,屠林留下的那三十两没有用上,此时便如数给屠林他们送了回来。
屠林也没多客气,屠新梅来还,他就收了下来,不然反倒见外,然后随手就给了阮堂。这三十两银子如今对他们来说不算多,也不值当再存进空间里,就放在家里,也能方便阮堂随时取用。
还完了银子,屠新梅他们却没有起身要走,又说了几句话之后,却是突然对屠林问出了一个他意料之外的问题、
屠新梅道:“阿林,我和你姐夫打算在县城开个小饭馆,你常往县城去见多识广,帮我们参谋参谋,我们卖些什么好?”
“开饭馆?”屠林有些意外,他倒还记得在刚搬来竹溪村的时候,他曾在席上提过一句,说以屠新梅的手艺完全可以去县城里开馆子,但当时屠新梅并不以为意,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不想这才一个多月过去,屠新梅竟是突然就改了注意。
这其中的缘由屠林没有多问,但他略做思量,便已猜出了一些。
如今赵家共有十亩田地,每年的收成抛去交税和自家吃用,剩余不过能得上三五两,除此之外的收入便是农闲之时赵长平去县城里打打短工,屠新梅偶尔给一些做红白喜事的人家掌勺,再来就是在家中带着赵秀秀几个姐妹坊线织布做些针线。
这样虽然看着进项不少,多年来也攒下了一些家底,但这次壮壮生病,却着实花费了不少,而赵家虽然人口简单,但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赵秀秀又已到了嫁龄,嫁妆什么也该准备起来了,后面又还有两个妹妹紧随着,开销只会越来越大。
屠新梅和赵长平本就是十分节俭朴素的人,节流便十分不容易,如此就只能是开源了,但赵长平只是个普通的乡下汉子,朴实可靠,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只屠新梅一手厨艺还算不错,又有之前屠林那一句夸赞,便才有了今日问屠林的这一句话。
屠林却没有立刻回答屠新梅什么,而是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要说卖什么,自然是要卖最拿手的,但又不能做着太麻烦,要好吃美味,又简单易做的最好。”
屠新梅听了不由点点头,屠林所说到是和她与赵长平在家中商量的一样,于是当即便报出了几个菜名给屠林,让屠林和阮堂帮着参谋参谋,待定下后,几人又开始商讨开馆子具体的章程。
在壮壮治病的期间,屠林他们的木炭铺子已经开起来的,所以别的不说,在开店这种事情上,屠林还是有些经验的。
一番商讨过后,眼看天色还早,屠林便干脆带着屠新梅和赵长平去县城里找合适的铺子去了,只是他并没有去找之前帮他介绍铺子的吴中人,而是直接带着屠新梅夫妇俩去了自己木炭铺子的隔壁。
因为就在几天之前,木炭铺子的隔壁突然歇业搬走了,于是商铺的原房主就贴出了招租的告示。
那间铺子比屠林他们的木炭铺子要宽敞许多,里头足够摆下四五套桌椅,离着县城主街也不远,人流也还可以,最重要的是,那铺子原来的租户正是个开茶馆的,虽然搬走了,但却留下了不少桌椅杯碟等物,如今用来开个小饭馆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屠新梅听屠林说得时候,就觉得很好,又是和屠林的木炭铺子相邻,将来也可以彼此照应,等到了地方见到了房东,两下一谈,一方对对方租来开饭馆没什么意见,另一方对屋主提出的租金也没有什么意见,当即便干脆的写了契书签了约,而原租户留下的那些桌椅杯碟,则低价折给了屠新梅他们,倒是省了屠新梅他们再去采买的麻烦。
因为还不能确定将来生意如何,便暂且只先租了三个月,到明年二月到期。若到时饭馆经营的好,那屠新梅他们便把家里的田地佃给别人耕种,他们则专心经营饭馆,若是经营的不好,便关了铺子,还是回家种地去。
铺子租好了,接下来就该是为开张准备了,屠林带着赵长平两人在县城里采买了其他的必须之物,阮堂则留在铺子里帮着收拾。
壮壮的突然生病,一下子激起了屠新梅的危机感,让她对赚钱这件事变得十分迫切起来,多一天都不想耽搁,再加上她本就是雷厉风行,极为干脆果决的人,所以租好铺子的第二天,小饭馆便开张了,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十里香’,希望饭馆里的饭菜和名声都能飘香十里。
经营十里香,屠新梅自然是当大厨掌勺的,其余的杂事则都由赵长平来做。虽然只他们夫妻俩看着忙了一些,但两人都是勤快人,却是比种地要轻快多了,期间屠新梅还可以随时回村子给小双儿喂奶,左右县城离村子也不远,也并不耽误什么。
因为要忙着经营饭馆,屠林他们也要打理作坊的事,所以之后的半个多月里,两家人便很少再见面了,直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场鹅毛大雪不期而至,扑扑簌簌连着下了三天。
待到雪花落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满大地,出门一眼望去,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像是被一层厚厚的棉絮覆盖了一般,越发显得这个山下小村静谧安宁。
腊八之后,年节便一日日的临近了,过年的气氛也愈发的浓郁起来,人们打招呼从‘吃了吗’‘哪去啊’,都变成了‘过年好过年好’,县城的大街小巷更是都多了不少卖年货的摊子。
因着屠林空间里各种蔬菜水果、肉食海鲜还有不少,所以一般的肉蛋菜果倒是用不着再准备了,但其他的比如糕点、炒货等吃食还是要买一些的,另外窗花、春联、炮竹等也是要有的,再来就是纸钱、线香等祭祀上坟用的东西,最后再给一家三口每人都做了两身新衣服,如此年货就差不多准备齐了。
屠新梅家也是如此,一一都准备了起来。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无论是屠林他们的木炭作坊,还是屠新梅家的小饭馆,都在经历了初时的冷淡后,但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生意很快就上了正轨。虽然还远不到日进斗金的程度,但却已经很是让他们很满意了,如此,屠新梅也就更加坚定了继续开饭馆的决心,以至于虽然还没到租契上的期限,她就提前跟房租延长了租约。
屠林这边,因为有了木炭作坊和铺子的掩护,他拿出大笔的银钱来用便显得不那么惹眼了,于是就如当初同赵长平所说的那样,在年前地价最便宜的时候,在竹溪村附近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下了十亩上好的水田。
因为都是不打算自己耕种的,所以屠林家的这十亩田地连同屠新梅家的那十亩田地一起,都佃了出去。
第55章再见屠家人
忙忙碌碌间,很快就到了年三十的那天,早上的时候屠林和阮堂早早的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后,就提着一篮子的祭品和纸钱去了竹溪村的坟地,祭祀阮堂的养父母。
等祭祀回来,屠林便独自一人赶着骡车带着一些祭品纸钱还有年礼,往李家沟去了。原身的祖母和妻子还葬在李家沟,屠林总要代原身祭奠一二,至于屠家人,虽然按理他这个做儿子大过年的总应该回去看屠父一眼,但早已决定和屠家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屠林,却是一点这个打算都没有。
阮堂倒是不想屠林因为这种事被人们说三道四,但屠林坚持,他本身也是厌恶屠家人的,又不愿屠林再去看屠家人的脸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嘱咐屠林路上小心早点回来,送了屠林出门。
那位魏大夫果然是有些本领,壮壮经过两天的治疗,已经有了极大好转,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痊愈了。闻得此消息,阮堂和赵秀秀几人自然都是十分高兴的。
而也的确如屠林所说得那样,在这之后又过了五日,没等屠林去接,屠新梅和赵长平就直接雇了一辆马车就带着已经完全痊愈的壮壮从府城回到了竹溪村。
在家里稍作休息后,二人便来到了屠林家里,一来是让屠林他们知道自己回来了,不用再老惦记着,二来则是将屠林借给他们的银子还回来。
屠新梅他们带着壮壮去县城找大夫的时候,就带上了家里的大部分银钱,后来屠林去给他们送衣物,赵母又将家里剩余的积蓄也都给他们带过去了,虽是不多,但勉强还算够用,屠林留下的那三十两没有用上,此时便如数给屠林他们送了回来。
屠林也没多客气,屠新梅来还,他就收了下来,不然反倒见外,然后随手就给了阮堂。这三十两银子如今对他们来说不算多,也不值当再存进空间里,就放在家里,也能方便阮堂随时取用。
还完了银子,屠新梅他们却没有起身要走,又说了几句话之后,却是突然对屠林问出了一个他意料之外的问题、
屠新梅道:“阿林,我和你姐夫打算在县城开个小饭馆,你常往县城去见多识广,帮我们参谋参谋,我们卖些什么好?”
“开饭馆?”屠林有些意外,他倒还记得在刚搬来竹溪村的时候,他曾在席上提过一句,说以屠新梅的手艺完全可以去县城里开馆子,但当时屠新梅并不以为意,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不想这才一个多月过去,屠新梅竟是突然就改了注意。
这其中的缘由屠林没有多问,但他略做思量,便已猜出了一些。
如今赵家共有十亩田地,每年的收成抛去交税和自家吃用,剩余不过能得上三五两,除此之外的收入便是农闲之时赵长平去县城里打打短工,屠新梅偶尔给一些做红白喜事的人家掌勺,再来就是在家中带着赵秀秀几个姐妹坊线织布做些针线。
这样虽然看着进项不少,多年来也攒下了一些家底,但这次壮壮生病,却着实花费了不少,而赵家虽然人口简单,但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赵秀秀又已到了嫁龄,嫁妆什么也该准备起来了,后面又还有两个妹妹紧随着,开销只会越来越大。
屠新梅和赵长平本就是十分节俭朴素的人,节流便十分不容易,如此就只能是开源了,但赵长平只是个普通的乡下汉子,朴实可靠,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只屠新梅一手厨艺还算不错,又有之前屠林那一句夸赞,便才有了今日问屠林的这一句话。
屠林却没有立刻回答屠新梅什么,而是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要说卖什么,自然是要卖最拿手的,但又不能做着太麻烦,要好吃美味,又简单易做的最好。”
屠新梅听了不由点点头,屠林所说到是和她与赵长平在家中商量的一样,于是当即便报出了几个菜名给屠林,让屠林和阮堂帮着参谋参谋,待定下后,几人又开始商讨开馆子具体的章程。
在壮壮治病的期间,屠林他们的木炭铺子已经开起来的,所以别的不说,在开店这种事情上,屠林还是有些经验的。
一番商讨过后,眼看天色还早,屠林便干脆带着屠新梅和赵长平去县城里找合适的铺子去了,只是他并没有去找之前帮他介绍铺子的吴中人,而是直接带着屠新梅夫妇俩去了自己木炭铺子的隔壁。
因为就在几天之前,木炭铺子的隔壁突然歇业搬走了,于是商铺的原房主就贴出了招租的告示。
那间铺子比屠林他们的木炭铺子要宽敞许多,里头足够摆下四五套桌椅,离着县城主街也不远,人流也还可以,最重要的是,那铺子原来的租户正是个开茶馆的,虽然搬走了,但却留下了不少桌椅杯碟等物,如今用来开个小饭馆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屠新梅听屠林说得时候,就觉得很好,又是和屠林的木炭铺子相邻,将来也可以彼此照应,等到了地方见到了房东,两下一谈,一方对对方租来开饭馆没什么意见,另一方对屋主提出的租金也没有什么意见,当即便干脆的写了契书签了约,而原租户留下的那些桌椅杯碟,则低价折给了屠新梅他们,倒是省了屠新梅他们再去采买的麻烦。
因为还不能确定将来生意如何,便暂且只先租了三个月,到明年二月到期。若到时饭馆经营的好,那屠新梅他们便把家里的田地佃给别人耕种,他们则专心经营饭馆,若是经营的不好,便关了铺子,还是回家种地去。
铺子租好了,接下来就该是为开张准备了,屠林带着赵长平两人在县城里采买了其他的必须之物,阮堂则留在铺子里帮着收拾。
壮壮的突然生病,一下子激起了屠新梅的危机感,让她对赚钱这件事变得十分迫切起来,多一天都不想耽搁,再加上她本就是雷厉风行,极为干脆果决的人,所以租好铺子的第二天,小饭馆便开张了,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十里香’,希望饭馆里的饭菜和名声都能飘香十里。
经营十里香,屠新梅自然是当大厨掌勺的,其余的杂事则都由赵长平来做。虽然只他们夫妻俩看着忙了一些,但两人都是勤快人,却是比种地要轻快多了,期间屠新梅还可以随时回村子给小双儿喂奶,左右县城离村子也不远,也并不耽误什么。
因为要忙着经营饭馆,屠林他们也要打理作坊的事,所以之后的半个多月里,两家人便很少再见面了,直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场鹅毛大雪不期而至,扑扑簌簌连着下了三天。
待到雪花落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满大地,出门一眼望去,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像是被一层厚厚的棉絮覆盖了一般,越发显得这个山下小村静谧安宁。
腊八之后,年节便一日日的临近了,过年的气氛也愈发的浓郁起来,人们打招呼从‘吃了吗’‘哪去啊’,都变成了‘过年好过年好’,县城的大街小巷更是都多了不少卖年货的摊子。
因着屠林空间里各种蔬菜水果、肉食海鲜还有不少,所以一般的肉蛋菜果倒是用不着再准备了,但其他的比如糕点、炒货等吃食还是要买一些的,另外窗花、春联、炮竹等也是要有的,再来就是纸钱、线香等祭祀上坟用的东西,最后再给一家三口每人都做了两身新衣服,如此年货就差不多准备齐了。
屠新梅家也是如此,一一都准备了起来。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无论是屠林他们的木炭作坊,还是屠新梅家的小饭馆,都在经历了初时的冷淡后,但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生意很快就上了正轨。虽然还远不到日进斗金的程度,但却已经很是让他们很满意了,如此,屠新梅也就更加坚定了继续开饭馆的决心,以至于虽然还没到租契上的期限,她就提前跟房租延长了租约。
屠林这边,因为有了木炭作坊和铺子的掩护,他拿出大笔的银钱来用便显得不那么惹眼了,于是就如当初同赵长平所说的那样,在年前地价最便宜的时候,在竹溪村附近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下了十亩上好的水田。
因为都是不打算自己耕种的,所以屠林家的这十亩田地连同屠新梅家的那十亩田地一起,都佃了出去。
第55章再见屠家人
忙忙碌碌间,很快就到了年三十的那天,早上的时候屠林和阮堂早早的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后,就提着一篮子的祭品和纸钱去了竹溪村的坟地,祭祀阮堂的养父母。
等祭祀回来,屠林便独自一人赶着骡车带着一些祭品纸钱还有年礼,往李家沟去了。原身的祖母和妻子还葬在李家沟,屠林总要代原身祭奠一二,至于屠家人,虽然按理他这个做儿子大过年的总应该回去看屠父一眼,但早已决定和屠家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屠林,却是一点这个打算都没有。
阮堂倒是不想屠林因为这种事被人们说三道四,但屠林坚持,他本身也是厌恶屠家人的,又不愿屠林再去看屠家人的脸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嘱咐屠林路上小心早点回来,送了屠林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