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打招呼,杨云就急急的走过来,说:“你可回来了,快去劝劝殿下,殿下正生气呢!”
“殿下不开心?怎么回事?”林清有些吃惊,在郯城,六皇子郯王就是老大,谁会弄得他不开心。
“还不是前阵子圣上的千秋节的事。”杨云叹气说。
这个林清知道,五月是圣上的千秋节,今年又是圣上的六十大寿,六皇子身为亲子,哪怕就藩按理说也得亲自去给他爹祝寿,不过身为藩王,没有圣旨不可以轻易离开封地,所以林清当时还特地写了份奏章,送上去,问郯王可不可以离开封地去祝寿,结果后来内阁传来诏令,说郯王殿下刚刚就藩,不易轻动,没让他们去。
杨云接着说:“殿下没能亲自去,就送了些贺礼去京城,今儿传来消息,说三位殿下在圣上千秋节上,挤兑咱家殿下送的贺礼寒酸。殿下听了,就有些不高兴,今日的午膳都没吃。”
“殿下送了什么?”林清问杨云,郯王府钱财送礼什么的向来是杨云管。
杨云忙从袖子中抽出一个礼单,说:“这个就是。”
林清接过来仔细看了一眼,说:“这礼不轻啊!”
杨云点点头,说:“今年是圣上的整寿,殿下又就藩了,自然不能薄了,殿下还特地让把礼厚了三分,所以如今被说寒酸,殿下才生气。”
林清听了觉得也是,任谁精心准备了礼物,却被别人贬的一文不值也会生气。
林清看着礼单,想了想,突然说:“杨总管,去准备笔墨纸砚和空折子。”
杨云虽然不知道林清要干什么,不过还是赶忙让旁边的小太监去拿。
等小太监拿来东西,放到旁边的石桌上,林清等小太监磨好墨,就拿着笔沾了墨汁,直接在空折子上写了一份奏折。
林清写完奏折,吹了吹,等墨干了,就把折子递给杨云,说:“把这折子给殿下看,他就不争气了。”
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手,接过折子,说:“什么折子?”
林清转头一看,原来六皇子出来了,就笑着说:“殿下出来了。”
郯王在旁边坐下,说:“本来在屋里看到先生来了,还想着先生进来陪我说说话呢,谁知先生倒先和大伴聊起来了,就剩我自己在屋里生闷气了,这不就出来了。”
林清听了笑道:“殿下何必为这点小事生气,要是气坏了身体岂不是不值当的,殿下看看这份奏章,看看有没有消气。”
郯王翻开奏章,看到奏章前面是很俗套的请罪,大意就是惶恐送的东西不够好,惹圣上生气,但后面却比请罪的奏章多了一大块,上面详细写了郯王府的家底和封地的税收,表示自己准备这些贺礼绝对是尽心了,然后最后疑问了一下,三位皇子是如何在相同的俸禄还没就藩下,准备更多的贺礼的。
郯王看的眼睛一亮,对林清笑着说:“先生这本奏章,可是能狠狠的坑我三位哥哥一次。”
林清很无辜的说:“本朝亲王的俸禄是一样的,殿下就藩,还可以多得一份封地的税收,本来应该殿下在四位殿下中最富,可如今却好像殿下最穷,郯王府难道不该上道奏章问问么?”
郯王听了,顿时抚掌,说:“此话有理。”
两人相视一笑。
第一百零九(二更)
经过郯王的同意, 林清又把奏章好好润色了一下,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等奏章到了圣上的手里, 圣上果然将三位皇子训斥了一番。
消息传来,郯王听的暗爽,不过还是向林清抱怨道:“三位皇兄都把圈钱摆在明面上了, 父皇却只是训斥他们铺张浪费。”
林清喝着茶说:“就是因为许多事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反而不好管,再说朝堂上三股势力纠缠已久,动哪个都能牵出一堆,圣上年纪已经大了, 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的,就让过去了, 哪里还愿意去大动干戈。”
“是啊, 父皇年纪大了。”郯王叹气说。
郯王突然问林清,说:“先生,您说,万一父皇…谁最有可能…”
林清皱着眉想了想, 说:“这个先生我真看不出来。”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都在猜测圣上是因为偏爱文贵妃,偏爱代王才迟迟不肯立太子, 可这么多年过去, 大家也算看明白了,其实圣上就是不想立太子,代王不过是圣上的一个借口。
郯王也知道这个大概除了他父皇本人知道, 别人谁都猜不准,就问林清:“那你说万一我那三个哥哥中的一个登基,我该怎么办?”
林清想都不用想,直接说:“如果其中一位殿下登基,殿下应该立刻写一份贺表,亲自去恭贺新君。”
“为什么?”郯王问道。
“当然是去露脸啊,殿下想想,那三位殿下现在已经斗的快老死不相往来了,其实一位登基,另外两位肯定心中有怨气,殿下这时候去诚心诚意的祝贺,新帝哪怕为了手足情深的好名声,也会对殿下大加赞扬,然后多给赏赐。”林清说道。
郯王听了,顿时笑了,说:“先生总是这么实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能有实际的好处,殿下管他谁登基干嘛。”林清说道。
“也对,反正我已经就藩,也轮不到我”郯王叹气道:“不过还是希望父皇能长寿一些,在父皇手底下,总比在某个皇兄手底下强。”
林清听了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亲爹再怎么差,都比兄弟要自在。
林清处理完贺礼的事,就开始帮郯王处理府中的公务,不过林清发现郯王对处理政务还是蛮有天赋的,他走的这一个月,郯王不仅把封地上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抽空还出去体察体察民情,看看自己分的三千户食邑怎么样了。
“殿下想买些耕牛?”林清问道。
郯王说:“从宋朝起,南方就实行精耕细作,所以粮食收成极好,后来北方也渐渐推行,我看了前朝的典籍,那是北方的收成,要比现在多三成。”
林清点点头,说:“确实如此,当时北方人口多,劳力充足,田地却有数,所以百姓大多精耕细作,以便多产粮食,可前朝末年,外族入侵,北方男丁十不存一,哪怕经过这些年修养生息,也还是田多人少,所以现在北方大多不会精耕细作,毕竟同样的时间多种几亩,远比精耕细作划算。”
“不错,就是这样,因为人手不足,所以北方大多不会精耕细作,而且还有不少贫瘠的田地被荒置,”郯王说道:“我的封地不小,可是食邑才三千户,更是人手短缺的厉害。所以想着用府中的钱买一些耕牛,租给治下的农户。”
林清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有耕牛的话,干农活绝对快的多,并且更省力,不过还是提醒道:
“要是买了耕牛,肯定不可能一户一头,殿下最好和杨总管先考虑好租借或者分派的办法,省得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林清说道。
“这是自然,”郯王点头说:“这个确实要提前考虑好,要不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林清看郯王心里有数,也不再多说。
郯王又和林清商讨了一会这些日子遇到的事,郯王说完,林清笑着说:“一个月不见殿下,感觉殿下变稳重了许多。”
郯王笑着说:“别人都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先生走了一个月,居然还觉得我和以前一样,那我岂不是落后了。”
“也对,”林清笑道。
“不过说句实话,以前先生教我如何处理事物,我也只是记在脑子里,如今用到时,才觉得受益匪浅,难怪当年先生教导我和林桓的时候,教的东西都不一样。”郯王感慨道。
“桓儿以后要科举,自然得学四书五经那一套,你是王爷,又不用科举,何必学那些,你只要学会如何处理政务就好了。”林清笑着说。
“就是如此,可惜当初小的时候,看先生不肯教我那一套,还觉得先生偏心。”郯王想起来,笑道。
林清想起郯王小时候,也笑道:“你当初非要学八股文,我不肯教,你就在地上耍赖不起来,后来我只好教你,如今可觉得浪费时间。”
郯王听了脸一红,说:“先生记忆力这么好,那么久的事也记得。”
林清心道:你小时候那些糟事,哪件我不记得!
既然郯王可以撑起郯王府,林清也就不再多指手画脚,每日的工作顿时清闲下来。
闲着没事的林清,就经常过四五天回去一次,在老家呆上两三天,再回来。
这边陪郯王商量商量政务上的事,那边教教孩子,日子倒是过的平淡充实。
不过这种平淡的日子一直到了秋里,林清突然各种不爽起来,至于不爽的理由,很简单,他的宝贝闺女要出阁了。
看着沈枫提前派人送来的聘礼,再看着自己长的亭亭玉立的大女儿,想着自己的闺女马上就是别人家的了,以后想见都不容易了。
林清突然有一种自己家辛苦种的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
第一百一十章
沈枫的长子沈辰, 今年十八,长的算是一表人才, 学识也不错, 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举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佳婿一枚。
可在林清眼里,这就是个要抢走他闺女的大混蛋, 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尤其是在定亲的时候,林清看着跟着沈枫来的沈辰,突然觉得他长的比自己年轻时差多了,不由有些失望,在沈枫沈辰走后, 就拉着妻子王嫣的手,开始絮絮叨叨的抱怨自己女婿长得不怎么样。
气的王嫣一巴掌拍过去, 直接道:“二郎你干嘛拿你自己和女婿比, 咱闺女长的随你,女婿长的没你好,不正说明咱女儿长的比女婿好么,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林清一听, 顿时觉得有理,心里的不满这才觉得少些, 不过还是有些怏怏不乐。
王嫣知道林清这纯粹是看到女儿要出嫁心里不痛快, 也懒得搭理他,她正忙着给女儿检查嫁妆和传授成亲后的经验。
于是,心情不好, 又闲着没事的林清,除了每天陪陪女儿,剩下的时间就是去管教自己的那群孩子。
一时间,族学孩子的功课瞬间翻倍,族学内一片哀声哉道!
十一月八日 宜:纳彩、订盟、嫁娶
这日一大早,林家就忙碌了起来,或者说其实从昨天晚上,林家就没有几个入睡的。
林清看着喜娘给他的女儿穿上一层层的嫁衣,眼中突然有些涩意,忙偷偷拿袖子擦了擦,等擦完了,林清转头看着旁边的妻子,王嫣的眼也红红的。
等到喜娘给林榕(小花生)梳妆好,过来行礼,按照风俗让林清和王嫣过去说两句。
林清拉着王嫣走过去,王嫣抱着林榕,有些哽咽的说:“去了之后一定要孝顺公婆,千万莫使小性子,要好好的相夫教子。”
林榕看着王嫣,眼圈也红了,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咬着嘴唇轻声说:“娘,女儿记住了。”
王嫣不舍的抱着林榕拍了拍,然后抬头看着林清,示意林清也说两句。
林清轻轻摸摸林榕的头,说:“嫁过去之后,要是那个臭小子敢欺负你,或者谁欺负你,告诉爹,爹直接上门替你做主。”
旁边的人听了一惊,喜娘更是忙说:“林大人,这不和规矩。”
“什么规矩不规矩。”林清对喜娘一瞪眼,喜娘立刻不敢说话,林清转头对林榕,说:“好闺女,记住,无论你出不出嫁,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爹的掌上明珠,有什么事,爹都会替你顶着,任何时候,都不要委屈自己,记住了吗?”
林榕看着她爹,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瞬间掉了下来,道:“爹,女儿记住了。”
“好孩子,别哭,哭花了妆就做不成好看的新娘子了。”林清连忙拿过帕子给林榕擦了擦眼,哄道。
林清给林榕擦完泪,又陪着她说了一会话,一直到外面的丫鬟跑进来,喊着“花轿上门了”,林清和王嫣才忙给林榕整整了妆,然后喜娘给盖上盖头,而外面一直忙着招呼亲戚的林桓也跑进来,和林榕说了一会话,等花轿进了前院,林桓才一把背起林榕,对林清和王嫣说:“爹娘,我送姐姐上花轿了!”
林清点点头,实在有些不忍心去看,就对林桓摆摆手,说:“去吧!”
林桓背着林榕一步步走出去了。
王嫣看着林桓背着林榕出去了,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趴在林清的怀里哭了,林清拍了拍她,也觉得心里突然空落落的。
……
自从林榕出嫁后,林清和王嫣身边顿时冷清了不少,虽然还有四个小子,可儿子和女儿的感觉毕竟不一样,林清这才明白后世为什么把女儿叫做小棉袄。
好在很快到了过年,按照山省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在年前得亲自送一次年礼,年后得回娘家一次,倒是让林清没隔多久就能看到一次闺女,稍慰了思念之情。
等过完了年,出了正月,到了二月,林清立刻忙了起来,因为他家的一群孩子,都要上考场了。
不但族学的那一群孩子要去,他家的林桓,甚至连林桥林桦也得去。林桥过了年十岁了,正是考县试最好的时候,至于林桦,今年虽然才八岁,可也学了两年,林清就让他去试试,省得他一直收不住自己贪玩的性子。
“殿下不开心?怎么回事?”林清有些吃惊,在郯城,六皇子郯王就是老大,谁会弄得他不开心。
“还不是前阵子圣上的千秋节的事。”杨云叹气说。
这个林清知道,五月是圣上的千秋节,今年又是圣上的六十大寿,六皇子身为亲子,哪怕就藩按理说也得亲自去给他爹祝寿,不过身为藩王,没有圣旨不可以轻易离开封地,所以林清当时还特地写了份奏章,送上去,问郯王可不可以离开封地去祝寿,结果后来内阁传来诏令,说郯王殿下刚刚就藩,不易轻动,没让他们去。
杨云接着说:“殿下没能亲自去,就送了些贺礼去京城,今儿传来消息,说三位殿下在圣上千秋节上,挤兑咱家殿下送的贺礼寒酸。殿下听了,就有些不高兴,今日的午膳都没吃。”
“殿下送了什么?”林清问杨云,郯王府钱财送礼什么的向来是杨云管。
杨云忙从袖子中抽出一个礼单,说:“这个就是。”
林清接过来仔细看了一眼,说:“这礼不轻啊!”
杨云点点头,说:“今年是圣上的整寿,殿下又就藩了,自然不能薄了,殿下还特地让把礼厚了三分,所以如今被说寒酸,殿下才生气。”
林清听了觉得也是,任谁精心准备了礼物,却被别人贬的一文不值也会生气。
林清看着礼单,想了想,突然说:“杨总管,去准备笔墨纸砚和空折子。”
杨云虽然不知道林清要干什么,不过还是赶忙让旁边的小太监去拿。
等小太监拿来东西,放到旁边的石桌上,林清等小太监磨好墨,就拿着笔沾了墨汁,直接在空折子上写了一份奏折。
林清写完奏折,吹了吹,等墨干了,就把折子递给杨云,说:“把这折子给殿下看,他就不争气了。”
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手,接过折子,说:“什么折子?”
林清转头一看,原来六皇子出来了,就笑着说:“殿下出来了。”
郯王在旁边坐下,说:“本来在屋里看到先生来了,还想着先生进来陪我说说话呢,谁知先生倒先和大伴聊起来了,就剩我自己在屋里生闷气了,这不就出来了。”
林清听了笑道:“殿下何必为这点小事生气,要是气坏了身体岂不是不值当的,殿下看看这份奏章,看看有没有消气。”
郯王翻开奏章,看到奏章前面是很俗套的请罪,大意就是惶恐送的东西不够好,惹圣上生气,但后面却比请罪的奏章多了一大块,上面详细写了郯王府的家底和封地的税收,表示自己准备这些贺礼绝对是尽心了,然后最后疑问了一下,三位皇子是如何在相同的俸禄还没就藩下,准备更多的贺礼的。
郯王看的眼睛一亮,对林清笑着说:“先生这本奏章,可是能狠狠的坑我三位哥哥一次。”
林清很无辜的说:“本朝亲王的俸禄是一样的,殿下就藩,还可以多得一份封地的税收,本来应该殿下在四位殿下中最富,可如今却好像殿下最穷,郯王府难道不该上道奏章问问么?”
郯王听了,顿时抚掌,说:“此话有理。”
两人相视一笑。
第一百零九(二更)
经过郯王的同意, 林清又把奏章好好润色了一下,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等奏章到了圣上的手里, 圣上果然将三位皇子训斥了一番。
消息传来,郯王听的暗爽,不过还是向林清抱怨道:“三位皇兄都把圈钱摆在明面上了, 父皇却只是训斥他们铺张浪费。”
林清喝着茶说:“就是因为许多事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反而不好管,再说朝堂上三股势力纠缠已久,动哪个都能牵出一堆,圣上年纪已经大了, 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的,就让过去了, 哪里还愿意去大动干戈。”
“是啊, 父皇年纪大了。”郯王叹气说。
郯王突然问林清,说:“先生,您说,万一父皇…谁最有可能…”
林清皱着眉想了想, 说:“这个先生我真看不出来。”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都在猜测圣上是因为偏爱文贵妃,偏爱代王才迟迟不肯立太子, 可这么多年过去, 大家也算看明白了,其实圣上就是不想立太子,代王不过是圣上的一个借口。
郯王也知道这个大概除了他父皇本人知道, 别人谁都猜不准,就问林清:“那你说万一我那三个哥哥中的一个登基,我该怎么办?”
林清想都不用想,直接说:“如果其中一位殿下登基,殿下应该立刻写一份贺表,亲自去恭贺新君。”
“为什么?”郯王问道。
“当然是去露脸啊,殿下想想,那三位殿下现在已经斗的快老死不相往来了,其实一位登基,另外两位肯定心中有怨气,殿下这时候去诚心诚意的祝贺,新帝哪怕为了手足情深的好名声,也会对殿下大加赞扬,然后多给赏赐。”林清说道。
郯王听了,顿时笑了,说:“先生总是这么实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能有实际的好处,殿下管他谁登基干嘛。”林清说道。
“也对,反正我已经就藩,也轮不到我”郯王叹气道:“不过还是希望父皇能长寿一些,在父皇手底下,总比在某个皇兄手底下强。”
林清听了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亲爹再怎么差,都比兄弟要自在。
林清处理完贺礼的事,就开始帮郯王处理府中的公务,不过林清发现郯王对处理政务还是蛮有天赋的,他走的这一个月,郯王不仅把封地上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抽空还出去体察体察民情,看看自己分的三千户食邑怎么样了。
“殿下想买些耕牛?”林清问道。
郯王说:“从宋朝起,南方就实行精耕细作,所以粮食收成极好,后来北方也渐渐推行,我看了前朝的典籍,那是北方的收成,要比现在多三成。”
林清点点头,说:“确实如此,当时北方人口多,劳力充足,田地却有数,所以百姓大多精耕细作,以便多产粮食,可前朝末年,外族入侵,北方男丁十不存一,哪怕经过这些年修养生息,也还是田多人少,所以现在北方大多不会精耕细作,毕竟同样的时间多种几亩,远比精耕细作划算。”
“不错,就是这样,因为人手不足,所以北方大多不会精耕细作,而且还有不少贫瘠的田地被荒置,”郯王说道:“我的封地不小,可是食邑才三千户,更是人手短缺的厉害。所以想着用府中的钱买一些耕牛,租给治下的农户。”
林清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有耕牛的话,干农活绝对快的多,并且更省力,不过还是提醒道:
“要是买了耕牛,肯定不可能一户一头,殿下最好和杨总管先考虑好租借或者分派的办法,省得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林清说道。
“这是自然,”郯王点头说:“这个确实要提前考虑好,要不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林清看郯王心里有数,也不再多说。
郯王又和林清商讨了一会这些日子遇到的事,郯王说完,林清笑着说:“一个月不见殿下,感觉殿下变稳重了许多。”
郯王笑着说:“别人都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先生走了一个月,居然还觉得我和以前一样,那我岂不是落后了。”
“也对,”林清笑道。
“不过说句实话,以前先生教我如何处理事物,我也只是记在脑子里,如今用到时,才觉得受益匪浅,难怪当年先生教导我和林桓的时候,教的东西都不一样。”郯王感慨道。
“桓儿以后要科举,自然得学四书五经那一套,你是王爷,又不用科举,何必学那些,你只要学会如何处理政务就好了。”林清笑着说。
“就是如此,可惜当初小的时候,看先生不肯教我那一套,还觉得先生偏心。”郯王想起来,笑道。
林清想起郯王小时候,也笑道:“你当初非要学八股文,我不肯教,你就在地上耍赖不起来,后来我只好教你,如今可觉得浪费时间。”
郯王听了脸一红,说:“先生记忆力这么好,那么久的事也记得。”
林清心道:你小时候那些糟事,哪件我不记得!
既然郯王可以撑起郯王府,林清也就不再多指手画脚,每日的工作顿时清闲下来。
闲着没事的林清,就经常过四五天回去一次,在老家呆上两三天,再回来。
这边陪郯王商量商量政务上的事,那边教教孩子,日子倒是过的平淡充实。
不过这种平淡的日子一直到了秋里,林清突然各种不爽起来,至于不爽的理由,很简单,他的宝贝闺女要出阁了。
看着沈枫提前派人送来的聘礼,再看着自己长的亭亭玉立的大女儿,想着自己的闺女马上就是别人家的了,以后想见都不容易了。
林清突然有一种自己家辛苦种的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
第一百一十章
沈枫的长子沈辰, 今年十八,长的算是一表人才, 学识也不错, 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举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佳婿一枚。
可在林清眼里,这就是个要抢走他闺女的大混蛋, 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尤其是在定亲的时候,林清看着跟着沈枫来的沈辰,突然觉得他长的比自己年轻时差多了,不由有些失望,在沈枫沈辰走后, 就拉着妻子王嫣的手,开始絮絮叨叨的抱怨自己女婿长得不怎么样。
气的王嫣一巴掌拍过去, 直接道:“二郎你干嘛拿你自己和女婿比, 咱闺女长的随你,女婿长的没你好,不正说明咱女儿长的比女婿好么,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林清一听, 顿时觉得有理,心里的不满这才觉得少些, 不过还是有些怏怏不乐。
王嫣知道林清这纯粹是看到女儿要出嫁心里不痛快, 也懒得搭理他,她正忙着给女儿检查嫁妆和传授成亲后的经验。
于是,心情不好, 又闲着没事的林清,除了每天陪陪女儿,剩下的时间就是去管教自己的那群孩子。
一时间,族学孩子的功课瞬间翻倍,族学内一片哀声哉道!
十一月八日 宜:纳彩、订盟、嫁娶
这日一大早,林家就忙碌了起来,或者说其实从昨天晚上,林家就没有几个入睡的。
林清看着喜娘给他的女儿穿上一层层的嫁衣,眼中突然有些涩意,忙偷偷拿袖子擦了擦,等擦完了,林清转头看着旁边的妻子,王嫣的眼也红红的。
等到喜娘给林榕(小花生)梳妆好,过来行礼,按照风俗让林清和王嫣过去说两句。
林清拉着王嫣走过去,王嫣抱着林榕,有些哽咽的说:“去了之后一定要孝顺公婆,千万莫使小性子,要好好的相夫教子。”
林榕看着王嫣,眼圈也红了,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咬着嘴唇轻声说:“娘,女儿记住了。”
王嫣不舍的抱着林榕拍了拍,然后抬头看着林清,示意林清也说两句。
林清轻轻摸摸林榕的头,说:“嫁过去之后,要是那个臭小子敢欺负你,或者谁欺负你,告诉爹,爹直接上门替你做主。”
旁边的人听了一惊,喜娘更是忙说:“林大人,这不和规矩。”
“什么规矩不规矩。”林清对喜娘一瞪眼,喜娘立刻不敢说话,林清转头对林榕,说:“好闺女,记住,无论你出不出嫁,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爹的掌上明珠,有什么事,爹都会替你顶着,任何时候,都不要委屈自己,记住了吗?”
林榕看着她爹,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瞬间掉了下来,道:“爹,女儿记住了。”
“好孩子,别哭,哭花了妆就做不成好看的新娘子了。”林清连忙拿过帕子给林榕擦了擦眼,哄道。
林清给林榕擦完泪,又陪着她说了一会话,一直到外面的丫鬟跑进来,喊着“花轿上门了”,林清和王嫣才忙给林榕整整了妆,然后喜娘给盖上盖头,而外面一直忙着招呼亲戚的林桓也跑进来,和林榕说了一会话,等花轿进了前院,林桓才一把背起林榕,对林清和王嫣说:“爹娘,我送姐姐上花轿了!”
林清点点头,实在有些不忍心去看,就对林桓摆摆手,说:“去吧!”
林桓背着林榕一步步走出去了。
王嫣看着林桓背着林榕出去了,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趴在林清的怀里哭了,林清拍了拍她,也觉得心里突然空落落的。
……
自从林榕出嫁后,林清和王嫣身边顿时冷清了不少,虽然还有四个小子,可儿子和女儿的感觉毕竟不一样,林清这才明白后世为什么把女儿叫做小棉袄。
好在很快到了过年,按照山省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在年前得亲自送一次年礼,年后得回娘家一次,倒是让林清没隔多久就能看到一次闺女,稍慰了思念之情。
等过完了年,出了正月,到了二月,林清立刻忙了起来,因为他家的一群孩子,都要上考场了。
不但族学的那一群孩子要去,他家的林桓,甚至连林桥林桦也得去。林桥过了年十岁了,正是考县试最好的时候,至于林桦,今年虽然才八岁,可也学了两年,林清就让他去试试,省得他一直收不住自己贪玩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