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赵栩将银盏让赵浅予捧了,右手用银挑子舀了一勺参汤,左手捏住父亲的下颌,将挑子顶住他的下牙,硬生生撬了开来,那参汤才入了口。一旁的御药勾当官已经不吃惊了,除了燕王殿下,还真没人敢这么弄官家的,可不这么弄,那参汤和药,旁人还真的喂一碗撒一碗。
里头赵栩喂完参汤,眼睛也涩涩的。他走到外间想和太后说几句话,却发现高太后和向皇后的女史们都在东侧偏殿的廊下静静侍立着。
赵栩想了想,进了西侧偏殿,果然空无一人。他轻轻推开后殿的窗,外间正是福宁殿后的一片七里香树丛,此时正开着满满的白色小花。外头巡逻的禁军班直刚走过去。他不再犹豫,轻轻跳出窗外,矮身于七里香花丛中的空隙间几个空翻,落在东偏殿后头的窗下,一蹲低掩入花丛中,那巡逻的禁军正好又转了身朝这边过来。
东偏殿里的高太后正无奈地看着满面泪水的向皇后,心里正发愁,五娘贤惠温柔,可就是缺了一国之母的魄力。要是大郎万一有个什么,自己年事也高了,身体也越发不如以前。这大赵皇室,日后宫内可真连个顶梁柱都没有。
“好了,五娘,我做娘的都没哭,你就别再哭了。”高太后叹了口气:“你也听到几位医官的话了,咱们总也要有个最坏的打算才是。”
窗下的赵栩一颤,爹爹的情势竟然坏到这个地步了!他胸中一热,极力强忍着泪意。
里面的向皇后掩面大哭起来:“娘娘,哥哥他只是一时气急,哪里就如此凶险了?二府怎么就要开始修建哥哥的陵墓!”
赵栩合上眼,竟要开始给爹爹建陵墓了!
高太后的声音道:“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谁愿意大郎凶险不成?你哭成这样,大郎就能醒了?糊涂!你可是一国之母!他日的大赵太后,先要替官家想着江山社稷才是。你心里中意谁来继位,不妨说出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以后大赵,还是要靠你扶持着官家才是。若是你母子两宫不和,这二府也难做。”
赵栩屏息凝神,心中既忧心爹爹,又满是钦佩,皇祖母毕竟是皇祖母。
向皇后的声音哽咽着:“娘娘可是中意五郎?臣妾倒是觉得六郎看着脾气不好,性子乖张,其实是个有心的好孩子。这几日多亏了他,才喂得进汤药。”
赵栩一愣,他从来没想过向皇后竟然留意着这些小事,更没料到,一向不亲近任何皇子的向皇后,竟然第一个想到了自己。他咬咬唇,心潮起伏,他一直以为向皇后讨厌自己的娘亲,才从来不假以辞色对自己,才对赵檀他们幼时欺辱自己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的。
高太后的声音传来:“五娘,看事情不能看一时,要看长远。六郎是个聪明的,也有些手段。可他不行。”
赵栩在外面冷笑起来,这是又要说舅舅了。太后不待见舅舅和娘亲,满朝尽知。
果然听见向皇后问:“娘娘是说陈青吗?”
高太后说:“大赵这二十年里也少不了陈青,眼看着西夏和契丹屡屡在挑起争端,一旦起了战火,你要记着,只要有陈青在,我大赵安也。可他手持虎符,掌握重兵,若是六郎做了皇太子,万一陈家生出二心来,可就后患无穷了。你别忘记,陈青可是有四个儿子呢。当年太祖怎么黄袍加身的你莫非忘记了?”
赵栩胸中一团烈火跳着,快要烧得整个人他迸裂开。想着赤胆忠心的舅舅,竟然被皇祖母疑心到这个地步。谁稀罕当什么太子!当什么皇帝!他赵六不稀罕!他舅舅不稀罕!他们从来都不稀罕!!想起陈青那满身的伤痕累累,那一腔怒火又变成无边的委屈,赵栩紧握着手,眼中的男儿泪终于落了出来。他实在不想也不愿再听下去,侧头看着禁军走过去,撩起衣裳,几个起落,又翻回西偏殿内。
赵栩关上窗,细细撩起下摆,拍落身上沾着的碎花,兜了沿着窗缝扔了出去,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这江山,是赵家的,更是万民的,因为那个宝座,如此疑心猜忌良臣,若是没有西夏和契丹呢!是不是就要解了舅舅的兵权,甚至害死舅舅?怎么不叫天下人心寒!
片刻后,赵栩深深呼吸几下,才定下心神,走出西偏殿,对廊下的宫女说:“在这里头给四主主设一床被褥,添两个冰盆,夜里好让她在这里睡一会儿。”宫女们应声去了。
赵栩看着东侧殿的槅扇门,久久未动。
东偏殿里的向皇后低下头不语:“那要不十五郎?臣妾总觉得五郎一直和四郎还有璎珞很亲近,想着心里就不大舒服。”
高太后叹了口气:“十五郎年岁正好,只是他生母是个字也不识的,又是那样的出身,这几年把他养得实在有些鲁钝。五郎是个会看眼色的,不像六郎那么狠得下心。你看这两年璎珞被官家厌弃,五郎还是待她甚好,可见是个心软的,将来侍奉你,必然恭恭敬敬。只要二府的相公们在,咱们早早给他选一个贤淑的皇后,守住祖宗家业倒也不难。只是他像大郎,喜爱美人。后宫里你以后可要警醒着,别出狐媚子才是。”
向皇后听着高太后的口气,恐怕这太子一位,还是属意吴王了,只能问:“那二府的相公们如何看?”
高太后吸了口气:“二府想来也是肯的。只是蔡佑此人,虽有宰辅之能,这两年却急功近利。大赵日后还是要靠苏瞻治国才行。你只需记得,这朝中绝不能任由一人独大。”她看着向皇后点头了,这才稍微安心下来:“五娘你嫁给大郎这许多年,对政事知之甚少,眼下也要多知道一些才是。他日老身去了,这大赵,可就托付给你了。”
向皇后心中一痛,哀哀地哭了起来:“娘娘!”
高太后摆摆手:“好了,眼前除了准备大郎的事,还要想着替吴王选个好王妃。翻过年他就要十六岁了。待官家的事一了,出了丧制,就让礼部出名册吧。”
待向皇后带泪去了,高太后才觉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起来,她强撑着唤来女史,扶着她躺倒榻上,才合上眼歇息起来。
她七岁就被姨母曹皇后召入宫中,如今算来,在这皇宫中已经整整五十二年,历经三朝。自从她做了皇后,她肩负起赵家的江山后,她就不是她自己了。三十几年来的历历在目,她来不及回味来不及伤感。明年大郎本来要给她操办万寿节,如今他却躺在那里毫无知觉。她甚至只能乘着这空隙才能为他伤心难过……心忧如焚,心急如焚。
高太后侧身朝里躺着,任由两行老泪顺着眼角流下,只后悔自己年纪大了心也软了,早就该杀了那两个炼丹的道士才是。可心里却又走马灯似地,开始想着汴京城里哪个小娘子最适合做吴王妃。
***
木樨院的夏夜,微风习习中传来阵阵琴声。七娘白日看了那梁皇后的艳史,又见自己虽然不去表叔母的福田院慈幼局帮忙,却也得了帖子,过几日又能出去玩,来了兴头,夜里硬扯着四娘和九娘到她屋里听她弹琴。
四娘和九娘硬着头皮听她弹了两曲。九娘连连告饶,直说自己是俗人,一心想着吃喝,正是那十四不弹里的“对俗子不弹”。气得七娘扔下琴追着她打,哪里记得教习女先生一再叮嘱的要高洁淡泊,要清丽而静,要和润而远。
四娘看着她们二人歇了下来,忽地开口:“你们知不知道张蕊珠今早为什么红着眼睛来?”
七娘一愣,自从金明池一事后,她不知为何,看见张蕊珠和四娘,心里总怪怪的,亲近不起来。早上众人也留意到张蕊珠双目红肿,却无人敢探个究竟。
四娘说:“她家的女使悄悄地告诉我,说张大人要将张蕊珠送回福建祖屋两年。张蕊珠哭了两天了。”
七娘和九娘都轻声惊呼起来,明年就是女学甲班出公主侍读的年头了!熙宁四年入宫的两位娘子,前两年都被太后赐婚,嫁进了宗室。这时候被送回福建,身为甲班成绩第一的张蕊珠,不就是主动放弃了入宫侍读的机会?
九娘想起鲁王和吴王都倾心于张蕊珠的传言,更是讶异。难道张子厚竟然不愿女儿入宫?还是他——不愿意拥立吴王?眼下吴王明明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选。如果吴王真的倾心张蕊珠,那张蕊珠在宫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是大有机会问鼎日后的中宫皇后一位的啊。
四娘微哂:“不过,她怎么肯?她又怎么舍得呢?听说吴王也和她——”她摇起宫扇,心里终于有了一丝爽快。
九娘仔细想了想:“我看张娘子还是必定会入宫的。”
七娘瞪大眼睛:“难道父命可以违?”
九娘笑了笑:“张娘子乃女中枭雄,胸怀大志。她若想办成一件事,恐怕她父亲也阻挡不住。”
张蕊珠能让鲁王吴王都倾心于自己,必然很有些手段。听说这几日吴王天天去开宝寺为官家和鲁王祈福,九娘朝七娘眨了眨眼:“你不信?”
七娘摇摇头,振奋起来:“若是张蕊珠回福建了,明年九娘你可记得让着我,说不定我能和六姐一起入宫呢!”
四娘笑着起身:“那我就祝阿姗如愿以偿,若是咱家能出一位王妃,张蕊珠恐怕在福建也得气死了。”
七娘红了脸又去打四娘。
木樨院里琴声断了,笑声又起。夏风习习,不解人间忧愁。
***
城西的太尉府内院里,一个仆从也不见。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三张藤床乱七八糟地横在树下,两个少年郎翘着腿挤在一张藤床上,动个不停,年纪最小的陈又初手里不停地塞着干果,一边嚷嚷着:“娘——我要吃井里的西瓜——!”
陈青只穿着中衣,盘腿坐在一张藤床上,正借着月光在替刚洗完头发的妻子擦干发尾,闻言哼了一声:“你自己没有手吗?”
另一张藤床上坐着给爹娘打扇的陈太初笑着搁下蒲扇:“我去吧。”他起身走到院子另一边的老井旁,单手一提,将井里湃着的西瓜的木桶捞了上来。不一会切成薄片的西瓜盛在一个大瓷盘,放到藤床间的矮几上。陈太初又拿起蒲扇替魏氏打扇。
里头赵栩喂完参汤,眼睛也涩涩的。他走到外间想和太后说几句话,却发现高太后和向皇后的女史们都在东侧偏殿的廊下静静侍立着。
赵栩想了想,进了西侧偏殿,果然空无一人。他轻轻推开后殿的窗,外间正是福宁殿后的一片七里香树丛,此时正开着满满的白色小花。外头巡逻的禁军班直刚走过去。他不再犹豫,轻轻跳出窗外,矮身于七里香花丛中的空隙间几个空翻,落在东偏殿后头的窗下,一蹲低掩入花丛中,那巡逻的禁军正好又转了身朝这边过来。
东偏殿里的高太后正无奈地看着满面泪水的向皇后,心里正发愁,五娘贤惠温柔,可就是缺了一国之母的魄力。要是大郎万一有个什么,自己年事也高了,身体也越发不如以前。这大赵皇室,日后宫内可真连个顶梁柱都没有。
“好了,五娘,我做娘的都没哭,你就别再哭了。”高太后叹了口气:“你也听到几位医官的话了,咱们总也要有个最坏的打算才是。”
窗下的赵栩一颤,爹爹的情势竟然坏到这个地步了!他胸中一热,极力强忍着泪意。
里面的向皇后掩面大哭起来:“娘娘,哥哥他只是一时气急,哪里就如此凶险了?二府怎么就要开始修建哥哥的陵墓!”
赵栩合上眼,竟要开始给爹爹建陵墓了!
高太后的声音道:“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谁愿意大郎凶险不成?你哭成这样,大郎就能醒了?糊涂!你可是一国之母!他日的大赵太后,先要替官家想着江山社稷才是。你心里中意谁来继位,不妨说出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以后大赵,还是要靠你扶持着官家才是。若是你母子两宫不和,这二府也难做。”
赵栩屏息凝神,心中既忧心爹爹,又满是钦佩,皇祖母毕竟是皇祖母。
向皇后的声音哽咽着:“娘娘可是中意五郎?臣妾倒是觉得六郎看着脾气不好,性子乖张,其实是个有心的好孩子。这几日多亏了他,才喂得进汤药。”
赵栩一愣,他从来没想过向皇后竟然留意着这些小事,更没料到,一向不亲近任何皇子的向皇后,竟然第一个想到了自己。他咬咬唇,心潮起伏,他一直以为向皇后讨厌自己的娘亲,才从来不假以辞色对自己,才对赵檀他们幼时欺辱自己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的。
高太后的声音传来:“五娘,看事情不能看一时,要看长远。六郎是个聪明的,也有些手段。可他不行。”
赵栩在外面冷笑起来,这是又要说舅舅了。太后不待见舅舅和娘亲,满朝尽知。
果然听见向皇后问:“娘娘是说陈青吗?”
高太后说:“大赵这二十年里也少不了陈青,眼看着西夏和契丹屡屡在挑起争端,一旦起了战火,你要记着,只要有陈青在,我大赵安也。可他手持虎符,掌握重兵,若是六郎做了皇太子,万一陈家生出二心来,可就后患无穷了。你别忘记,陈青可是有四个儿子呢。当年太祖怎么黄袍加身的你莫非忘记了?”
赵栩胸中一团烈火跳着,快要烧得整个人他迸裂开。想着赤胆忠心的舅舅,竟然被皇祖母疑心到这个地步。谁稀罕当什么太子!当什么皇帝!他赵六不稀罕!他舅舅不稀罕!他们从来都不稀罕!!想起陈青那满身的伤痕累累,那一腔怒火又变成无边的委屈,赵栩紧握着手,眼中的男儿泪终于落了出来。他实在不想也不愿再听下去,侧头看着禁军走过去,撩起衣裳,几个起落,又翻回西偏殿内。
赵栩关上窗,细细撩起下摆,拍落身上沾着的碎花,兜了沿着窗缝扔了出去,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这江山,是赵家的,更是万民的,因为那个宝座,如此疑心猜忌良臣,若是没有西夏和契丹呢!是不是就要解了舅舅的兵权,甚至害死舅舅?怎么不叫天下人心寒!
片刻后,赵栩深深呼吸几下,才定下心神,走出西偏殿,对廊下的宫女说:“在这里头给四主主设一床被褥,添两个冰盆,夜里好让她在这里睡一会儿。”宫女们应声去了。
赵栩看着东侧殿的槅扇门,久久未动。
东偏殿里的向皇后低下头不语:“那要不十五郎?臣妾总觉得五郎一直和四郎还有璎珞很亲近,想着心里就不大舒服。”
高太后叹了口气:“十五郎年岁正好,只是他生母是个字也不识的,又是那样的出身,这几年把他养得实在有些鲁钝。五郎是个会看眼色的,不像六郎那么狠得下心。你看这两年璎珞被官家厌弃,五郎还是待她甚好,可见是个心软的,将来侍奉你,必然恭恭敬敬。只要二府的相公们在,咱们早早给他选一个贤淑的皇后,守住祖宗家业倒也不难。只是他像大郎,喜爱美人。后宫里你以后可要警醒着,别出狐媚子才是。”
向皇后听着高太后的口气,恐怕这太子一位,还是属意吴王了,只能问:“那二府的相公们如何看?”
高太后吸了口气:“二府想来也是肯的。只是蔡佑此人,虽有宰辅之能,这两年却急功近利。大赵日后还是要靠苏瞻治国才行。你只需记得,这朝中绝不能任由一人独大。”她看着向皇后点头了,这才稍微安心下来:“五娘你嫁给大郎这许多年,对政事知之甚少,眼下也要多知道一些才是。他日老身去了,这大赵,可就托付给你了。”
向皇后心中一痛,哀哀地哭了起来:“娘娘!”
高太后摆摆手:“好了,眼前除了准备大郎的事,还要想着替吴王选个好王妃。翻过年他就要十六岁了。待官家的事一了,出了丧制,就让礼部出名册吧。”
待向皇后带泪去了,高太后才觉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起来,她强撑着唤来女史,扶着她躺倒榻上,才合上眼歇息起来。
她七岁就被姨母曹皇后召入宫中,如今算来,在这皇宫中已经整整五十二年,历经三朝。自从她做了皇后,她肩负起赵家的江山后,她就不是她自己了。三十几年来的历历在目,她来不及回味来不及伤感。明年大郎本来要给她操办万寿节,如今他却躺在那里毫无知觉。她甚至只能乘着这空隙才能为他伤心难过……心忧如焚,心急如焚。
高太后侧身朝里躺着,任由两行老泪顺着眼角流下,只后悔自己年纪大了心也软了,早就该杀了那两个炼丹的道士才是。可心里却又走马灯似地,开始想着汴京城里哪个小娘子最适合做吴王妃。
***
木樨院的夏夜,微风习习中传来阵阵琴声。七娘白日看了那梁皇后的艳史,又见自己虽然不去表叔母的福田院慈幼局帮忙,却也得了帖子,过几日又能出去玩,来了兴头,夜里硬扯着四娘和九娘到她屋里听她弹琴。
四娘和九娘硬着头皮听她弹了两曲。九娘连连告饶,直说自己是俗人,一心想着吃喝,正是那十四不弹里的“对俗子不弹”。气得七娘扔下琴追着她打,哪里记得教习女先生一再叮嘱的要高洁淡泊,要清丽而静,要和润而远。
四娘看着她们二人歇了下来,忽地开口:“你们知不知道张蕊珠今早为什么红着眼睛来?”
七娘一愣,自从金明池一事后,她不知为何,看见张蕊珠和四娘,心里总怪怪的,亲近不起来。早上众人也留意到张蕊珠双目红肿,却无人敢探个究竟。
四娘说:“她家的女使悄悄地告诉我,说张大人要将张蕊珠送回福建祖屋两年。张蕊珠哭了两天了。”
七娘和九娘都轻声惊呼起来,明年就是女学甲班出公主侍读的年头了!熙宁四年入宫的两位娘子,前两年都被太后赐婚,嫁进了宗室。这时候被送回福建,身为甲班成绩第一的张蕊珠,不就是主动放弃了入宫侍读的机会?
九娘想起鲁王和吴王都倾心于张蕊珠的传言,更是讶异。难道张子厚竟然不愿女儿入宫?还是他——不愿意拥立吴王?眼下吴王明明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选。如果吴王真的倾心张蕊珠,那张蕊珠在宫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是大有机会问鼎日后的中宫皇后一位的啊。
四娘微哂:“不过,她怎么肯?她又怎么舍得呢?听说吴王也和她——”她摇起宫扇,心里终于有了一丝爽快。
九娘仔细想了想:“我看张娘子还是必定会入宫的。”
七娘瞪大眼睛:“难道父命可以违?”
九娘笑了笑:“张娘子乃女中枭雄,胸怀大志。她若想办成一件事,恐怕她父亲也阻挡不住。”
张蕊珠能让鲁王吴王都倾心于自己,必然很有些手段。听说这几日吴王天天去开宝寺为官家和鲁王祈福,九娘朝七娘眨了眨眼:“你不信?”
七娘摇摇头,振奋起来:“若是张蕊珠回福建了,明年九娘你可记得让着我,说不定我能和六姐一起入宫呢!”
四娘笑着起身:“那我就祝阿姗如愿以偿,若是咱家能出一位王妃,张蕊珠恐怕在福建也得气死了。”
七娘红了脸又去打四娘。
木樨院里琴声断了,笑声又起。夏风习习,不解人间忧愁。
***
城西的太尉府内院里,一个仆从也不见。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三张藤床乱七八糟地横在树下,两个少年郎翘着腿挤在一张藤床上,动个不停,年纪最小的陈又初手里不停地塞着干果,一边嚷嚷着:“娘——我要吃井里的西瓜——!”
陈青只穿着中衣,盘腿坐在一张藤床上,正借着月光在替刚洗完头发的妻子擦干发尾,闻言哼了一声:“你自己没有手吗?”
另一张藤床上坐着给爹娘打扇的陈太初笑着搁下蒲扇:“我去吧。”他起身走到院子另一边的老井旁,单手一提,将井里湃着的西瓜的木桶捞了上来。不一会切成薄片的西瓜盛在一个大瓷盘,放到藤床间的矮几上。陈太初又拿起蒲扇替魏氏打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