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背篓旁边,还落着他刚才扯出来的粉手绢。刘思革一脚踢飞背篓,然后弯腰捡起手绢,揣进裤兜里。然后,他又捡起冲锋枪背好,并不停的数落着自己的过错。
背篓被他踢飞,里头的柴刀也飞了出来,掉到地上。
“练家子?”我回忆着那山民的样子,有些不太相信,“那到底往哪儿跑了?”
以那山民的身板,我估计也跑不了多远。现在去追出去补上一枪的话,应该也来得及。
“哪个方向?”黄班长也有些着急的问了一句。
就在问话的时候,一向闷生的王军英,却端着冲锋枪直接跑了出去,他好像找到了踪迹,要抓他回来。这人也真是莽撞,连方向不问准就开始追。
但见他冲了出去,我下意识的就想跟上去。谁知刘思革立马腾出一只手按住我,慌忙说:“不追了,追不了,追出去也起不了作用,我刚倒地那猴舅子就不见影子了,再接着追,这家什怕是要扯开嗓门吼呐,到时候漫山遍野都能听着。”
“黄连,按我说,现在人跑了,我们应该马上撤移才是!”刘思革又转过头,话语急促的对黄班长说。
平日里悠哉游哉、懒懒散散的他,还是第一次这样着急。每个人脸上都戴着面罩,看不清楚神情,估计这老小子脸上的褶子已经急得挤成了一团。
黄班长急得吐了口气,他没回复刘思革的意见,而是按王军英冲出的方向走了过去。
而这时,王军英却折返了回来。他冷冷的看了刘思革一眼,然后对黄班长摇了摇头。
“撤!”来不及再多犹豫,黄班长当即就下出了命令。
现在人已经逃跑,眼看也追不回,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如果再多待一阵,等到那山民跑回了村子,带来民兵或者军队,恐怕就不能说走就走了。
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瘦骨嶙峋的山民,一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竟然会有招式解开绳子,还能打倒刘思革,抢走他的刀?
但仔细想想,也并不是非常难以置信。越南民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洗礼,能活到今天的,谁又没几个保身之术呢?得亏我刚才还善心泛滥,想着要不要留他一条生路。我真该一枪崩了他的!
几分钟前的“悲悯”之心,落此结果后,转瞬之间就转变为了咬牙切齿的痛恨了!
扑倒他的时候,我就该往他脑门上开一枪的!哪里用的着开民主投票会,哪里用得着费这事儿!我在心里懊悔着。
一声令下,一行六人,迅速穿出了甘蔗林,回到那块山坡。黄班长掏出指北针,确定了大致的行进方向,就领着我们往坡下冲去。除了我们六个人的行路动静之外,山谷里仍还是静悄悄的,像是什么也没发生。我还以为,那山民跑走了后真会扯起嗓子乱吼一通呢。
但那也不重要了,他既然知道跑,我们也不会傻到在原地等死。到时候就算来了民兵,来了军队,我们也逃出好几里之外了。
我还不信越南人真有能耐把咱从深山老林里揪出来。
因为心里惦记着那个逃跑的山民,之后的路六个人翻得特别快。连翻两座山头,直到看不见明显的人迹了,我们才停下来解决午饭,做休整。
刘思革手上的伤倒也不太严重,就是一条划痕而已。我们带着一些简单的药物,便就为他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刘思革一直叹着气,看得出来,他很愧疚,也觉得丢脸。
毕竟,是他主动邀功做刽子手,也是他信誓旦旦的朝着毛主席保证“麻溜儿”的完成任务——可谁知结局是“杀敌不成,倒惹一条口”。
回想起刘思革捏着匕首“磨刀霍霍”的可怖形象,倒觉得几分好笑。原来这小子的的确确是有点儿憨傻,没我想象中那样神秘。并且,他手头有枪,却也没留住逃走的山民。我估计,他是被那山民的身手吓破了胆儿,才没敢追出去。
还是之前那句话:真不知道这老小子是怎么通过考核的。
“这种事情啊,以后还是别向毛主席保证了,他老人家在跟马列一道商讨大事呢,没空理你。”我对刘思革开玩笑说。
旗娃和黄班长放哨去了,休息的地里就剩四个人。
刘思革苦笑一下,显然觉得我在奚落他。他看着手上缠着的纱布,有些丧气的答我一句:“毛主席讲着顺口一点儿,不关他老人家的事,是我出了毛病,中了越南猴子的板样儿。”
“见识到了吧,越南农民都不好惹,你还不信。”我又对啃着761压缩干粮的邓鸿超说。
邓鸿超有些不好意思的别过头,喝了一口水。因为他啃下嘴的761压缩干粮非常噎喉。
“他怎么把刀抢过去的?”吃完饭的王军英,忽然问了一句。他扯下了侦察面罩,那双凌厉的双眼射出冷冷的目光,如剑一般刺向刘思革。
刘思革没反应过来,回以王军英一个“我没听明白”的表情。
王军英盯着他,语气平缓:“我是说,你把整个过程跟我讲一遍。”
此话一出,我忽然觉得气氛些不对。因为王军英的眼睛里头,有那么一点儿怀疑,更有一点儿不相信。
正文 第十八章 :疑点
话毕,王军英就低下头,舀了一口罐头肉。刚才那双怀疑的眼神,也随着眼皮一眨,消失不见。
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王军英那副表情,大有“我不相信你”的意思。感觉就像是他觉得刘思革的话语有假。我不免觉得王军英有些太多疑了,难不成他觉得是刘思革还主动放走了山民?
但王军英到底是不是在怀疑这点,我也不明了,也许只是随口问问罢了。因为这人平日里就不苟言笑,不知道他在想些啥。
刘思革楞了一下,随即就回过了神。他直视着王军英,说:“我准备动手时,他就飞上来一拳,把我人都打了翻。然后我的手不晓得哪时候被他扯住,他捏着使劲儿一扭,手头的刀就掉了嘛。”
说到这里,刘思革吐了口气,像是怨恨不已,然后接着说:“那猴舅子拿了刀,就要往我胸口上捅,幸好我动作快,侧了个身子,才只让他划到手掌,要不然,老子可就完全挂彩在这山里头了。”
话语间刘思革抬了抬缠着纱布的手,向我们展示着。
王军英嘴里细嚼慢咽着,他根本不看刘思革,只是接着问:“然后。”
“然后,我想拿枪,但是身子侧回来的时候,那猴舅子就没影子了。我往阵势响的地方开了两枪,打歪了,没留住。”
“为什么不去追。”王军英拧开水壶,仰头喝了一口水。
刘思革嘴角抽了一下,答道:“实打实说,他手里头有刀,我怕追上去,要遭他捅黑刀。那甘蔗长得密,有枪不比有刀。”
果然猜得不错,这刘思革就是有些怂,眼放着山民逃跑,却不敢追上去。
王军英咽下水,盯他一阵,然后点头。
“嗯,就这个样子。王副班长呐,我也不怕你笑,事情就是这样一回事。是我得意过头了,不该小看那猴舅子的。反正这笔帐就算我头上,我不赖账,回去你们给上级打报告,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有什么惩罚我都担着。”刘思革的语气倒还有几分“大无畏”。
王军英还是板着脸,不作任何表情,他收集好吃剩的罐头,装进包里。王军英拍了拍刘思革的肩头,说:“没什么大问题,我就问问,现在出任务了,就不能粗心大意。放心了,只要回得去,没人打你报告。都是战友。”
“该我们了。”说完王军英又看向我。他的意思是,我俩现在已经吃完饭,该去换下黄班长和旗娃的岗了。
“好好看着伤,别弄出其他问题来。”平日少话的王军英,却还不忘给了刘思革一句叮嘱。
刘思革郑重的点点头。
换下黄班长和旗娃,我俩准备爬上了一颗树冠蔽日的榕树,留察动静。
爬上树的时候,那树枝上披挂着的藤蔓条子里,竟还藏着一条蛇。那蛇皮生着绿色,绕藤而上,估计是想上树吃鸟食蛋。这蛇个头不大,我随意捡起一根枝丫,将它挑下了树。
榕树的冠头很宽大,树干也长,我和王军英就攀上一根最粗壮的树枝,坐在上面。榕树长在山腰上,坐上去后能越过山腰下的层层树冠,得到相当开阔的视野。这样,山腰下的情况就尽收眼底了。
突如其来的“山民事件”之后,六人急行军了近两小时,弄得我这腿上一阵阵酸痛。坐在枝丫上,望着山谷里的一片静幽幽,我注意着眼前的一切动静。后面的这趟路,走得虽快,但远不如之前安心。
我总是隐隐约约的觉察着,身后边跟来了其他人。
因为我们不再是山野里头的“鬼魅”,已经有人见到了我们的真身,还肯定把这个消息散播了出去。
虽然心里没有底,但眼下这片凝固不动的山林,却让人安心。毒辣的太阳,将山谷里的片片绿色晒得反起白光,刺眼无比。好在头顶上巨大的树冠,替我挡住了烈阳,伴着叽叽喳喳的鸟儿叫,坐这粗枝上边儿还算凉快、惬意。
如我之前所说,那山民就算回去告了状,但也不知道我们的去向。如今边境线上涌来了那么多中国侦察兵,越南人恐怕来不及对付。他们更不会想到,我们这一队会深入如此远的距离。所以,咱六个也还是丛林里头的鬼魅,我安慰着自己。
毕竟,眼前的山林还是跟以前一样,也看不出来会发生什么不一样。
呆望了一阵,我又开始走神,回想起了“山民事件”。
“山民事件”虽然已经有了结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去回忆它,懊悔自己做出的决定与之前闪过的怜悯之情。
还记得几年前,我的老部队的指导员就总结过战场的黄金五句,其中有一条金句就是:战场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对敌人的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亲手杀死自己,杀死战友。
这条金句,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也如我之前所写的“战场选择题”无异,但更为直白一些。
可笑啊,可笑!吴建国,你这个老兵,我在心里嘲笑着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还想着发善心,说怜悯,亏你还称自己是所谓的老资格!如果当时开一枪了事,哪还会有现在的胆战心惊?哪还会让他跑掉?哪还会让刘思革差点光荣?
你啊,就是在部队里油惯了,脑袋整天东想西想,已经不像个兵了。
我暗暗在心里发着誓言,如果再有这种情况发生,一律毙掉为快。我现在的身份是士兵,就该是杀人机器,就该是冷血动物。那么多战友用他们的生命才让我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命,转眼这才几年过去,我却想对这些敌国的人发善心了?真想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想着想着,突然就觉得腿下有点儿硌痛。因为这树干上缠生着藤蔓,坐久了自然不舒服。我动起双腿,准备换一个蹲立的姿势。
换蹲时,我顺便瞥了一眼旁边的王军英。
他坐得没我远,正是树枝从榕树主干分叉的地方,离我有个一两米的距离。王军英一腿立树,一腿悬空,稳坐于粗壮树枝,倚靠于榕树主干。他一手按着冲锋枪,一手捏着一团什么东西,在低头细看。
咦,这还真是奇了怪了,我皱了皱眉头,王军英那家伙平时都是闷声闷气、恪尽职守,怎么在这守岗的时间里开起小差了?
我觉得有些好玩儿,心里那股争强好胜的情绪,又给提了出来——我要去逮这“侦察兵楷模”王副班长任务期间开小差的现行!
但是身下的这根枝丫并不如我想象中的粗壮,在上面蹲着移了几步,就开始摇晃起来,让王军英察觉到了我的行迹。但他显然不想理会我,见身旁响动,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回头了。
这种丝毫不在意的态度,让我觉着有些扫兴。但我又好奇他在研究个什么,就继续蹲走着靠到他身旁。定眼一看,刚巧,树荫间的阳光透在他的手上,将他手中的东西照得一清二楚。
我看清,王军英手里捏的是一团绳子。
“在研究啥呢?”我坐下来,把冲锋枪按在腿上,低声问他。
王军英不回答,也不看我,只是继续揉弄着手中的那团绳子,一会儿捏紧,一会儿放开。山岭间的鸟鸣永不绝耳,可我这一句问话却换来了尴尬的沉默。
这我有些难堪,心想这人是不是又回到了哑巴状态?还是说,我忘记在话里头加上他的头衔——王副班长,才让他不屑于搭理我这个老小战士?
刚想对他重复一遍,就见王军英动动手,将手里的绳子递到我眼前。
“还认得这个不?”面罩下的他,终于压低声音回问起我。
我盯了他一眼,然后一手抓过他手里的绳子。我当然认得这个,这绳子不是普通的绳子,是部队配发的类似于伞绳那样的绳。这绳子细,承重力却很强。因为它外面裹的一层极薄的布皮,里面却嵌绕着好几根绳芯。
考虑到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背包里都装有好大一捆,之前索降滑崖头以及捆山民都是用的这个。
手中的这团绳子,被绕成了一团,只有个半米多的样子。显而易见的是,这段绳子被什么东西割成了几截,里面的绳芯都飞露了出来。所以这段绳子被割得长一截短一截,每截就只十来厘米长,根本连不成整体。
我仔细一想,似乎想到了这绳子的来历,我说:“这是——”
“是捆那人用的。”王军英替我回答了出来。他那面罩之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
说罢,王军英扭头往树下探了几眼,然后又低声对我补充说:“这是我追出去的时候,捡上的。”
我眨巴着眼皮,一边盯着手里的绳子,一边回想起“山民事件”的经过。
“想到什么不对劲了吗?”王军英问出了第三句话。
我点头,然后把腿上的冲锋枪挂稳在肩头。双手捧起那团绳子凑在眼前,我确认了好一会儿才说:“嗯,是不对劲儿。这玩意儿好像是,被刀子割开的?”
对,我清楚的记得,这绳子当时在山民的手上绕了好几圈,还打了死结。如果说那山民是用什么技巧将绳子挣脱,我也许能勉强相信。可是,即便是那山民力气再大,大能举香鼎,大能推卡车,我也不认为能将这绳子绷成绳芯飞露的断状。
并且,手中的断绳也应该不会是用力挣开的。因为绳子上整齐的开口能说明,这必定是用锋利的刀刃割开的。
我又想起了刘思革的说辞,那么,他口中的“练家子山民”,难道是先夺过刘思革的匕首,然后再是割开捆住自己的绳子?
王军英听到我的回答,点点头。他动动脑袋,离我耳边近了些。王军英几乎是在对我讲悄悄话一般,声音极低:“有人说了谎。”
正文 第十九章 :结论
背篓被他踢飞,里头的柴刀也飞了出来,掉到地上。
“练家子?”我回忆着那山民的样子,有些不太相信,“那到底往哪儿跑了?”
以那山民的身板,我估计也跑不了多远。现在去追出去补上一枪的话,应该也来得及。
“哪个方向?”黄班长也有些着急的问了一句。
就在问话的时候,一向闷生的王军英,却端着冲锋枪直接跑了出去,他好像找到了踪迹,要抓他回来。这人也真是莽撞,连方向不问准就开始追。
但见他冲了出去,我下意识的就想跟上去。谁知刘思革立马腾出一只手按住我,慌忙说:“不追了,追不了,追出去也起不了作用,我刚倒地那猴舅子就不见影子了,再接着追,这家什怕是要扯开嗓门吼呐,到时候漫山遍野都能听着。”
“黄连,按我说,现在人跑了,我们应该马上撤移才是!”刘思革又转过头,话语急促的对黄班长说。
平日里悠哉游哉、懒懒散散的他,还是第一次这样着急。每个人脸上都戴着面罩,看不清楚神情,估计这老小子脸上的褶子已经急得挤成了一团。
黄班长急得吐了口气,他没回复刘思革的意见,而是按王军英冲出的方向走了过去。
而这时,王军英却折返了回来。他冷冷的看了刘思革一眼,然后对黄班长摇了摇头。
“撤!”来不及再多犹豫,黄班长当即就下出了命令。
现在人已经逃跑,眼看也追不回,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如果再多待一阵,等到那山民跑回了村子,带来民兵或者军队,恐怕就不能说走就走了。
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瘦骨嶙峋的山民,一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竟然会有招式解开绳子,还能打倒刘思革,抢走他的刀?
但仔细想想,也并不是非常难以置信。越南民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洗礼,能活到今天的,谁又没几个保身之术呢?得亏我刚才还善心泛滥,想着要不要留他一条生路。我真该一枪崩了他的!
几分钟前的“悲悯”之心,落此结果后,转瞬之间就转变为了咬牙切齿的痛恨了!
扑倒他的时候,我就该往他脑门上开一枪的!哪里用的着开民主投票会,哪里用得着费这事儿!我在心里懊悔着。
一声令下,一行六人,迅速穿出了甘蔗林,回到那块山坡。黄班长掏出指北针,确定了大致的行进方向,就领着我们往坡下冲去。除了我们六个人的行路动静之外,山谷里仍还是静悄悄的,像是什么也没发生。我还以为,那山民跑走了后真会扯起嗓子乱吼一通呢。
但那也不重要了,他既然知道跑,我们也不会傻到在原地等死。到时候就算来了民兵,来了军队,我们也逃出好几里之外了。
我还不信越南人真有能耐把咱从深山老林里揪出来。
因为心里惦记着那个逃跑的山民,之后的路六个人翻得特别快。连翻两座山头,直到看不见明显的人迹了,我们才停下来解决午饭,做休整。
刘思革手上的伤倒也不太严重,就是一条划痕而已。我们带着一些简单的药物,便就为他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刘思革一直叹着气,看得出来,他很愧疚,也觉得丢脸。
毕竟,是他主动邀功做刽子手,也是他信誓旦旦的朝着毛主席保证“麻溜儿”的完成任务——可谁知结局是“杀敌不成,倒惹一条口”。
回想起刘思革捏着匕首“磨刀霍霍”的可怖形象,倒觉得几分好笑。原来这小子的的确确是有点儿憨傻,没我想象中那样神秘。并且,他手头有枪,却也没留住逃走的山民。我估计,他是被那山民的身手吓破了胆儿,才没敢追出去。
还是之前那句话:真不知道这老小子是怎么通过考核的。
“这种事情啊,以后还是别向毛主席保证了,他老人家在跟马列一道商讨大事呢,没空理你。”我对刘思革开玩笑说。
旗娃和黄班长放哨去了,休息的地里就剩四个人。
刘思革苦笑一下,显然觉得我在奚落他。他看着手上缠着的纱布,有些丧气的答我一句:“毛主席讲着顺口一点儿,不关他老人家的事,是我出了毛病,中了越南猴子的板样儿。”
“见识到了吧,越南农民都不好惹,你还不信。”我又对啃着761压缩干粮的邓鸿超说。
邓鸿超有些不好意思的别过头,喝了一口水。因为他啃下嘴的761压缩干粮非常噎喉。
“他怎么把刀抢过去的?”吃完饭的王军英,忽然问了一句。他扯下了侦察面罩,那双凌厉的双眼射出冷冷的目光,如剑一般刺向刘思革。
刘思革没反应过来,回以王军英一个“我没听明白”的表情。
王军英盯着他,语气平缓:“我是说,你把整个过程跟我讲一遍。”
此话一出,我忽然觉得气氛些不对。因为王军英的眼睛里头,有那么一点儿怀疑,更有一点儿不相信。
正文 第十八章 :疑点
话毕,王军英就低下头,舀了一口罐头肉。刚才那双怀疑的眼神,也随着眼皮一眨,消失不见。
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王军英那副表情,大有“我不相信你”的意思。感觉就像是他觉得刘思革的话语有假。我不免觉得王军英有些太多疑了,难不成他觉得是刘思革还主动放走了山民?
但王军英到底是不是在怀疑这点,我也不明了,也许只是随口问问罢了。因为这人平日里就不苟言笑,不知道他在想些啥。
刘思革楞了一下,随即就回过了神。他直视着王军英,说:“我准备动手时,他就飞上来一拳,把我人都打了翻。然后我的手不晓得哪时候被他扯住,他捏着使劲儿一扭,手头的刀就掉了嘛。”
说到这里,刘思革吐了口气,像是怨恨不已,然后接着说:“那猴舅子拿了刀,就要往我胸口上捅,幸好我动作快,侧了个身子,才只让他划到手掌,要不然,老子可就完全挂彩在这山里头了。”
话语间刘思革抬了抬缠着纱布的手,向我们展示着。
王军英嘴里细嚼慢咽着,他根本不看刘思革,只是接着问:“然后。”
“然后,我想拿枪,但是身子侧回来的时候,那猴舅子就没影子了。我往阵势响的地方开了两枪,打歪了,没留住。”
“为什么不去追。”王军英拧开水壶,仰头喝了一口水。
刘思革嘴角抽了一下,答道:“实打实说,他手里头有刀,我怕追上去,要遭他捅黑刀。那甘蔗长得密,有枪不比有刀。”
果然猜得不错,这刘思革就是有些怂,眼放着山民逃跑,却不敢追上去。
王军英咽下水,盯他一阵,然后点头。
“嗯,就这个样子。王副班长呐,我也不怕你笑,事情就是这样一回事。是我得意过头了,不该小看那猴舅子的。反正这笔帐就算我头上,我不赖账,回去你们给上级打报告,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有什么惩罚我都担着。”刘思革的语气倒还有几分“大无畏”。
王军英还是板着脸,不作任何表情,他收集好吃剩的罐头,装进包里。王军英拍了拍刘思革的肩头,说:“没什么大问题,我就问问,现在出任务了,就不能粗心大意。放心了,只要回得去,没人打你报告。都是战友。”
“该我们了。”说完王军英又看向我。他的意思是,我俩现在已经吃完饭,该去换下黄班长和旗娃的岗了。
“好好看着伤,别弄出其他问题来。”平日少话的王军英,却还不忘给了刘思革一句叮嘱。
刘思革郑重的点点头。
换下黄班长和旗娃,我俩准备爬上了一颗树冠蔽日的榕树,留察动静。
爬上树的时候,那树枝上披挂着的藤蔓条子里,竟还藏着一条蛇。那蛇皮生着绿色,绕藤而上,估计是想上树吃鸟食蛋。这蛇个头不大,我随意捡起一根枝丫,将它挑下了树。
榕树的冠头很宽大,树干也长,我和王军英就攀上一根最粗壮的树枝,坐在上面。榕树长在山腰上,坐上去后能越过山腰下的层层树冠,得到相当开阔的视野。这样,山腰下的情况就尽收眼底了。
突如其来的“山民事件”之后,六人急行军了近两小时,弄得我这腿上一阵阵酸痛。坐在枝丫上,望着山谷里的一片静幽幽,我注意着眼前的一切动静。后面的这趟路,走得虽快,但远不如之前安心。
我总是隐隐约约的觉察着,身后边跟来了其他人。
因为我们不再是山野里头的“鬼魅”,已经有人见到了我们的真身,还肯定把这个消息散播了出去。
虽然心里没有底,但眼下这片凝固不动的山林,却让人安心。毒辣的太阳,将山谷里的片片绿色晒得反起白光,刺眼无比。好在头顶上巨大的树冠,替我挡住了烈阳,伴着叽叽喳喳的鸟儿叫,坐这粗枝上边儿还算凉快、惬意。
如我之前所说,那山民就算回去告了状,但也不知道我们的去向。如今边境线上涌来了那么多中国侦察兵,越南人恐怕来不及对付。他们更不会想到,我们这一队会深入如此远的距离。所以,咱六个也还是丛林里头的鬼魅,我安慰着自己。
毕竟,眼前的山林还是跟以前一样,也看不出来会发生什么不一样。
呆望了一阵,我又开始走神,回想起了“山民事件”。
“山民事件”虽然已经有了结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去回忆它,懊悔自己做出的决定与之前闪过的怜悯之情。
还记得几年前,我的老部队的指导员就总结过战场的黄金五句,其中有一条金句就是:战场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对敌人的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亲手杀死自己,杀死战友。
这条金句,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也如我之前所写的“战场选择题”无异,但更为直白一些。
可笑啊,可笑!吴建国,你这个老兵,我在心里嘲笑着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还想着发善心,说怜悯,亏你还称自己是所谓的老资格!如果当时开一枪了事,哪还会有现在的胆战心惊?哪还会让他跑掉?哪还会让刘思革差点光荣?
你啊,就是在部队里油惯了,脑袋整天东想西想,已经不像个兵了。
我暗暗在心里发着誓言,如果再有这种情况发生,一律毙掉为快。我现在的身份是士兵,就该是杀人机器,就该是冷血动物。那么多战友用他们的生命才让我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命,转眼这才几年过去,我却想对这些敌国的人发善心了?真想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想着想着,突然就觉得腿下有点儿硌痛。因为这树干上缠生着藤蔓,坐久了自然不舒服。我动起双腿,准备换一个蹲立的姿势。
换蹲时,我顺便瞥了一眼旁边的王军英。
他坐得没我远,正是树枝从榕树主干分叉的地方,离我有个一两米的距离。王军英一腿立树,一腿悬空,稳坐于粗壮树枝,倚靠于榕树主干。他一手按着冲锋枪,一手捏着一团什么东西,在低头细看。
咦,这还真是奇了怪了,我皱了皱眉头,王军英那家伙平时都是闷声闷气、恪尽职守,怎么在这守岗的时间里开起小差了?
我觉得有些好玩儿,心里那股争强好胜的情绪,又给提了出来——我要去逮这“侦察兵楷模”王副班长任务期间开小差的现行!
但是身下的这根枝丫并不如我想象中的粗壮,在上面蹲着移了几步,就开始摇晃起来,让王军英察觉到了我的行迹。但他显然不想理会我,见身旁响动,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回头了。
这种丝毫不在意的态度,让我觉着有些扫兴。但我又好奇他在研究个什么,就继续蹲走着靠到他身旁。定眼一看,刚巧,树荫间的阳光透在他的手上,将他手中的东西照得一清二楚。
我看清,王军英手里捏的是一团绳子。
“在研究啥呢?”我坐下来,把冲锋枪按在腿上,低声问他。
王军英不回答,也不看我,只是继续揉弄着手中的那团绳子,一会儿捏紧,一会儿放开。山岭间的鸟鸣永不绝耳,可我这一句问话却换来了尴尬的沉默。
这我有些难堪,心想这人是不是又回到了哑巴状态?还是说,我忘记在话里头加上他的头衔——王副班长,才让他不屑于搭理我这个老小战士?
刚想对他重复一遍,就见王军英动动手,将手里的绳子递到我眼前。
“还认得这个不?”面罩下的他,终于压低声音回问起我。
我盯了他一眼,然后一手抓过他手里的绳子。我当然认得这个,这绳子不是普通的绳子,是部队配发的类似于伞绳那样的绳。这绳子细,承重力却很强。因为它外面裹的一层极薄的布皮,里面却嵌绕着好几根绳芯。
考虑到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背包里都装有好大一捆,之前索降滑崖头以及捆山民都是用的这个。
手中的这团绳子,被绕成了一团,只有个半米多的样子。显而易见的是,这段绳子被什么东西割成了几截,里面的绳芯都飞露了出来。所以这段绳子被割得长一截短一截,每截就只十来厘米长,根本连不成整体。
我仔细一想,似乎想到了这绳子的来历,我说:“这是——”
“是捆那人用的。”王军英替我回答了出来。他那面罩之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
说罢,王军英扭头往树下探了几眼,然后又低声对我补充说:“这是我追出去的时候,捡上的。”
我眨巴着眼皮,一边盯着手里的绳子,一边回想起“山民事件”的经过。
“想到什么不对劲了吗?”王军英问出了第三句话。
我点头,然后把腿上的冲锋枪挂稳在肩头。双手捧起那团绳子凑在眼前,我确认了好一会儿才说:“嗯,是不对劲儿。这玩意儿好像是,被刀子割开的?”
对,我清楚的记得,这绳子当时在山民的手上绕了好几圈,还打了死结。如果说那山民是用什么技巧将绳子挣脱,我也许能勉强相信。可是,即便是那山民力气再大,大能举香鼎,大能推卡车,我也不认为能将这绳子绷成绳芯飞露的断状。
并且,手中的断绳也应该不会是用力挣开的。因为绳子上整齐的开口能说明,这必定是用锋利的刀刃割开的。
我又想起了刘思革的说辞,那么,他口中的“练家子山民”,难道是先夺过刘思革的匕首,然后再是割开捆住自己的绳子?
王军英听到我的回答,点点头。他动动脑袋,离我耳边近了些。王军英几乎是在对我讲悄悄话一般,声音极低:“有人说了谎。”
正文 第十九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