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村子里有些人就算不满,也只敢私下底议论几句。
姜春花带着驴子在姜家干了四五天,姜家地头的活也干了差不多了,她就和姜大牛说:“也不剩下多少活了,明天我就不来了。”
姜奶奶还想再说什么,姜大牛倒是同意了,并且还拿了二十斤粮食给她。
姜春花也没客气,她还打算如果他不给,就直接开口要的呢。好在姜大牛有这个觉悟了。姜奶奶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现在家里的事基本是姜大牛在做主,并且她也看得出来,姜春花心里对姜家其实也不满。
所以,姜春花一走,姜奶奶就说了:“春花倒是被丑姑把心笼络过去了。一点儿也不念我们的情份呢。我算是白养大了她。”
姜大牛没好气的反驳了她一句:“又没给她吃又没给她喝,连住的都是丑姑家的房子,她的心当然在人家那边啊。”
姜奶奶气道:“怎么没给她吃的喝的啊,三只鸡二十斤粮食呢。这回又是二十斤,加起来都四十斤了。”
“那人家还说咱们又赚了一两银子呢。四十斤粮食,那也是她该得的,不信,咱们要是敢让她空着手回去,明儿个村里人就都得骂我们不要脸了。”姜大牛闷闷的说。
他倒是看得明白,虽然给的不情不愿,但也还是拿出去了。其实他哪里不知道,四十斤粮食,姜春花最多也就能吃两个月,还得半挨饿呢。何况,姜春花在吴家的日子,谁都看得出来,她过得很好,不然,她哪来的红光满面,就是身子也养得丰韵了些,显然除了不受打骂之外,也是因为在吴家吃得好。如果在姜家,姜春花哪里会养得这么好。
第137章 家常
高粱地里,丑姑又象去年一样,留下不少高粱杆的桩子在地里,等着它们发新芽,看能不能成功搞出二茬子高粱。其余的就要全部挖掉,再把地翻一翻。
而柱子和阿爷就一直忙碌到秋收搞完,外村没活干了,才回来歇了一天。收回来的高粱这段时间也完全晒干了,都装起来了。两家也按田的数量把高粱分了。丑姑家三亩地,宁家才二亩地,自然丑姑家分得高粱要多一些,总共得了五百多斤,宁家分了四百多一点。
虽然收成不错,但这产量和现代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总共五亩地,产出了约一千斤高粱,丑姑多少有些不满意,她原以为怎么也能产个一千二三百斤呢。
“这个产量很不错了。村里的良田也不过是产二百斤左右呢,薄田的产出有一百斤大家就满意了,你还不满意啊。”姜春花说。
“你也看到了,这块田我们照料的多精心啊,比那良田也差不到哪里去。我原以为一亩总能产个二百来斤呢。”丑姑说。
“这个收成真的很好了。要是块块田都有这么高的收成,大家也不用发愁家里粮食不够吃,得饿肚子了。”姜春花笑道。
五百多斤高粱,再加上这段日子租驴子的收获,吴家就有六百多斤的收入了。而吴家总共才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姜春花觉得吴家真心不缺粮食了。不过她也知道,吴家是不可能顿顿直接吃高粱饭的,肯定得卖掉一半,换细粮回来掺在一起吃的。这么算来,口粮确实有不小的缺口了。
宁家的缺口就更大了,别看柱子爷孙两人带着马在外面辛苦干了大半个月的活,换回了约二百斤高粱,总的收入不比吴家差什么。但他们家吃的更多,而且宁家也一样是吃半细半粗粮的。
所以,两家的口粮确实不够。而她自己,就得了二十斤高粱,只怕都不够吃一个月的呢。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家一年的口粮基本上还得再花一两银子去买。也不算什么大事,多去打两趟猎,也差不多能凑够这个数了。”宁二反倒很放松。
这已经比去年好了很多,毕竟家里有六百多斤高粱存着了。他打算先卖掉二百斤,换回细粮混在一起吃。剩下的细粮就靠打猎赚的钱直接去买。
“是啊。还是自己种田能解决大半的口粮问题。”丑姑也觉得这样种田还比较划算。而且明年,他们两家还会各有两亩良田,口粮问题基本就解决了。打猎的赚的钱,除了买点油盐醋之类的,大头就可以存下来了。再加上其他的,一年下来,一家存个三,五两银子应该也容易。
这么一想,丑姑又觉得存够十五两银子给小弟上学,也没那么难了。明儿的学费舅舅给了,她不好意思再去找舅舅要小弟的学费。小弟的学费就只能靠她自己来想办法了。
“正好柱子也有空了,我们明天进山打猎吧,趁着现在天气好,多跑几趟,多赚点。”宁二提议。
“柱子还要不要再歇一天?”丑姑转过头问柱子。柱子和他爷爷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外面打工,比在自己家里干活更加累人,昨天才干完,也才歇了一天。
“我不累,去打猎。”柱子休息了一天,已经生龙活虎了。
“柱子身体真是好啊。”姜春花笑道。
“是啊,得亏有他这个壮劳力。打猎也全靠他,没有他,我们都只能饿肚子了。”宁二笑道。
“就是,柱子最能干了。”姜春花和丑姑都一起夸道。
大家的表扬令柱子十分开心,他哈哈大笑的说:“打很多山鸡,兔子。”
“是的,我们明天打很多回来,买好多钱,再给你买几个大肉包回来吃。”丑姑笑道。
柱子咽了咽口水,兴奋的点了点头。柱子的要求其实很低,顿顿有肉吃,能吃饱就行了。
秋天是打猎的好时机,并且因为地里基本没什么活需要柱子这个主要劳动力了,所以丑姑打算这次多弄些猎物回来,得在山林里多呆几天了。到时候让老爷子拉两大篓子猎物去县城里卖,好让宁二多赚点银子,他这个冬天还得吃药呢。
他们几个去打猎,姜春花,老爷子,孙婆婆依旧留下在高粱地里干活,现在主要是干挖高粱桩子和活,再把地翻一遍。这时候翻好地,明年就不用再翻了。那大堆的高粱杆也得晒干堆好,冬天当柴烧正好。而且这些高粱杆显然不够两家烧一个冬天,还得四处砍些树枝等经烧的柴草才行。
所以,别看秋收完了,地里活儿不多了,其实大家也还有很多活儿要干,一刻也不得闲。
也是他们运气好,再加上现在柱子,丑姑都长大了些,力气也更大了,还因为有孙婆婆的指点,几个人的武力值大增。所以他们成功的搞到了一头肥野猪,还是活的,直接绑在马背驮回来,再带着十只山鸡十只野兔子,让老爷子连夜运到县城去了。
剩下的山鸡野兔子,丑姑各留下了五只在家里吃,丢了三只给姜春花,剩下的还有各有十来只,宁二和柱子直接拿去卖了,家里只各留下了三只给自己家人吃。
老爷子跑了这一趟,宁家就尽赚了二两半银子。老爷子简直是高兴坏了,直说:“这要是跑个十趟八趟的,就能存二十两银子了。”
宁二分了一两银子给丑姑,丑姑不肯要这么多。
“我只要五百个钱,留着买点油盐就行了。老爷子跑这一趟,也够累人的。你们家多得些也是应该的。”丑姑说。
这个小地方,猎物多了也卖不掉,固定顾客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的零散顾客也不能回回都买。要不是老爷子驮到县城里去卖,他们打再多猎物回来,也只能大部分留下给自己吃。不过,赚不了多的钱,但吃肉方面自己家倒是能满足了。
她这么说了,宁二也就同意了她的这个分法。反正他也有法子补给丑姑。
连着进山打猎搞了三趟,也不是次次都能弄到大山猪的,后面二趟就只弄了一堆山鸡野兔子回来了,老爷子连跑了三趟县城,总共也才赚回来五两银子,也就第一回赚的多,后面两次加起来才比得上第一次的收入。丑姑总共得了一两,宁家得了四两,大家都表示很满足。
而且因为地里活少了,正好可以采摘野菊花和野枸杞子,今年能赶个早,多弄一点。丑姑也教姜春花在附近摘野菊花。
这边的野菊花也不少,不过却没什么野枸杞子。
“这个也能卖钱?”姜春花大喜,兴奋的问。
“恩,晒干了还能值些钱,卖给药铺。品相好的话,能值二十个钱一斤呢。是宋东家告诉我的。”丑姑笑道。她没有说去年她就干过这个活了。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摘。”姜春花立马冲进屋里提了个篓子出来,就去摘野菊花了。
她吃住的都是吴家和宁家的,虽然干了活,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安。因为她住在这里的这一段日子,算是她人生中活得最自在,过得最舒坦的时间,也是吃得最好的一段日子。
顿顿都有油水有肉食,饭也能吃饱,她整个人都圆润起来了,脸上也泛着健康的红色,再加上倒底是少妇,越发显得身姿妙曼,又凭添了几分姿色呢。
这样的好生活,她是心存感激的,所以能多赚点钱,她也希望能再多干点活。虽然她在这里也付出了劳动,但是丑姑的付出显然更大。
因为她明白,光是劳动其实并不能换回这样的好生活,她以前也累死累活的,甚至比现在更加干的多,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好日子。其实也不止是她,她认识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过着和她以前差不多的苦日子,因为大家虽然都在辛勤劳作,但收成就那么多,要吃的人又多,哪个人又能吃得饱吃得好呢。
可是跟着丑姑和宁二他们,她发现了,虽然同样是辛勤劳作,但这两人却能把生活过得很好,这就说明了,丑姑和宁二更加聪明,更加会干活,也难怪他们的日子会比别人都过得好。
她看得很清楚,宁二和丑姑都是很节省的人,也没有银子能给他们大手大脚的花用,他们花掉的钱也都是他们赚来的。根本就不象外人猜测的那样,宁二是带了不少银子回来的,丑姑的舅舅也是给了她很多银子的。
大家都觉得吴家和宁家根本就不缺银子,才会过得这么滋润,却只有她这个和大家一起生活过的人才明白,这份好日子,其实是宁二和丑姑自己努力换回来的。这令她敬佩又激动,同时也慢慢打开了她的视线,让她明白,脑子要活一点,才能换回更加好的生活。
接下来,光是卖野菊花和野枸杞子,吴家和宁家就各自赚了一两多银子,姜春花与参与了这份劳作,丑姑就分了一百个钱给她。
姜春花不肯要,说:“我吃的喝的,住的都是你们的,哪里还能要钱啊?再说了,我还有点钱呢,都没地方花用。”
“你拿着吧,马上你弟弟就要娶亲了,你这个当姐姐的,多少也得出点吧。”孙婆婆劝道。
阿爷也说:“就是,你干了这么多活,我们都看在眼里,拿着吧,别嫌少。”
宁家存够了五两整的银子,宁二就还给丑姑了。宁家现在也就剩下几百钱了。不然,他也觉得该拿一百钱给姜春花呢。
姜春花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她手头上其实还剩下二百多个钱,一直也没机会花用,但大牛娶亲,她这个当姐姐的,又是已经出了嫁的姐姐,是怎么都要表示一下的。
“你们再去集镇上,就给我买块新布吧,我给大牛缝身衣服。”姜春花说着把一百个钱又拿给了丑姑。
毕竟是她唯一的弟弟,这几次也得亏他的帮助,姜春花还是决定好好感谢一下弟弟,替他赶制喜服,而且姜奶奶年纪大了,眼神早就不行了,针线活自然也只能落到她头上。等大牛媳妇进了门,大牛的衣服鞋袜,也就不用她操心了。
“行啊。”丑姑接过钱,在心里微叹了口气,姜春花其实还是放不下姜大牛的。
这也是她一门心思想让姜大牛自己立起来的重要原因。不然,姜大牛将永远是姜春花的负担,只有让他立起来了,姜春花才能摆脱他,并且他还能在姜春花有需要时帮帮姜春花。她不怕姜大牛有心思,有些小心思小算计正常,但大是大非上有分寸就好了。
所以,她决定等姜大牛媳妇进了门,再观察观察,如果姜大牛懂得做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再帮姜家一把。如果他实在是烂泥巴糊不上墙,就该硬下心来,让姜春花和姜家绝裂,以绝后患。
第138章 失败
丑姑留下的高粱桩子都靠着最角落边,她还吩咐大家不要给挖了,这块地也不要翻。
“为什么?”姜春花问。
“我想留下着它们,看能不能发芽,长些新鲜叶子出来喂驴子和马。”丑姑早就想好了借口。
“行吧。就怕长不多少呢。”姜春花说。
反正翻地挖高粱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这片地又在最角落,留下着也不碍事。大不了,等到明年开春后再翻也来得及。其他人更是一向听丑姑的,自然没人反对她的行为。只有宁二有些疑惑,不过也只是放在自己心里。
没多久,这些高粱桩子就大部分返青发芽了,一开始也没人管。因为这边堆放了不少高粱杆,大家都在另一头干活,也没人过来这边看。直到新苗子长出了尺把高,绿油油的格外显眼了,姜春花才跑过来看了一眼。
她也只是说了句:“哟,还真有长得不错的啊。”
也有些没返青的桩子,都被丑姑挖出来扔掉了。听到她的话,丑姑笑道:“你看,还是有的能长,有的不能长呢。”
“嗯,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真正长大,开花结果呢。”姜春花顺口问道。
丑姑没敢说:“当然可以啊。”只能打了个哈哈就混过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丑姑实验的第二茬高粱迅速窜高长粗壮了,正常的高粱相比,也没什么两样了,就是矮了一截。
现在,丑姑也不瞒着众人,但为了避免被问东问西,她还装着好奇的说:“你们看,都长这么大了,会不会开花结果啊。”
众人都围着这片高粱,象看稀奇似的。
“有可能呢,长这么大了。”姜春花说。
她算是这群人中农事水平最强的一个人了。她都这么说了,丑姑信心就更加大了,宁二却越发觉得丑姑,就是在搞实验,想种出第二季的高粱来。而不是象她所表现的这般好奇一样。
“哎,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围起来,不让外人看到了。现在十里八乡都找不出没有收割过的高粱了。就剩我们这里还有点,别人会不会来看稀奇啊?”老爷子笑道。
“行,我们打个篱笆,把它们全围起来,再在外围堆满高粱杆和柴草,别人看到了,还只当这里是个大柴堆呢。”丑姑说。
众人说干就干,很快就打好了篱笆,篱笆就是用割下来的高粱杆加茅草树枝弄的,把这小块高粱遮得严严实实的。外人看到了,只要不走近了细看,完全会只当这里就是个柴堆。
虽然弄了篱笆,但大家也很快就不管这小块高粱了,因为天天都有活干,摘和晒野菊花都是极花时间的,再加上丑姑和宁二他们四个人还经常要去打猎。大家也没时间管丑姑的实验田。直到高粱长大到真的开花了,大家的目光才再次聚集到这里来。
宁二更是兴奋的连声音都变调了,说:“哎呀,没想到啊,这些不要的桩子不挖掉,居然还能再长一遍啊。这要是以全部再结一次,就又可以收几百上千斤粮食了呢。”
“就是,就是,这产量只怕连朝庭都要惊动了。”老爷子也说。
孙婆婆和姜春花更是不敢相信的看着丑姑,打死她们,她们也想不到,丑姑居然有这么大的本领。以前重来没有人这样干过,而且当时丑姑要留下着这些桩子时,大家还不那么认可呢。最终也不过是抱着让她玩玩的心态,反正丑姑也只是留下了一小块田而已,不碍着什么事。
可是,这些高粱居然会真的生长起来,众人都象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丑姑敬佩的不行。
要知道当今天下,最缺的就是粮食,很多人不停的辛苦劳作着,但却因为产量低而吃不饱甚至饿死。如果这亩产能够翻倍,那该是多大的功劳啊。
面对大家的惊讶与佩服,丑姑无法解释什么,只能说:“原是想留下些发些嫩叶给驴子吃的,我也没想到还真的能开花结果啊。这真是太惊喜了。”
她成功的糊弄了大半的人,只有宁二心生怀疑,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去年丑姑就这么干过,只是他不知道结果而已。
众人非常认真的照顾着这十几颗长势好的二茬子高粱,象对宝贝一样,只恨不得一天看好几遍。宁二更是严肃的叮嘱过大家:“千万不要说出去啊,一点儿口风都不能透露出去。我们一定要把这几根高粱看好。”
也幸好这地方基本没外人来,而且他们怕外人看到,还特意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外人就算来了,也极难发现这里还留有一块高粱。
姜春花带着驴子在姜家干了四五天,姜家地头的活也干了差不多了,她就和姜大牛说:“也不剩下多少活了,明天我就不来了。”
姜奶奶还想再说什么,姜大牛倒是同意了,并且还拿了二十斤粮食给她。
姜春花也没客气,她还打算如果他不给,就直接开口要的呢。好在姜大牛有这个觉悟了。姜奶奶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现在家里的事基本是姜大牛在做主,并且她也看得出来,姜春花心里对姜家其实也不满。
所以,姜春花一走,姜奶奶就说了:“春花倒是被丑姑把心笼络过去了。一点儿也不念我们的情份呢。我算是白养大了她。”
姜大牛没好气的反驳了她一句:“又没给她吃又没给她喝,连住的都是丑姑家的房子,她的心当然在人家那边啊。”
姜奶奶气道:“怎么没给她吃的喝的啊,三只鸡二十斤粮食呢。这回又是二十斤,加起来都四十斤了。”
“那人家还说咱们又赚了一两银子呢。四十斤粮食,那也是她该得的,不信,咱们要是敢让她空着手回去,明儿个村里人就都得骂我们不要脸了。”姜大牛闷闷的说。
他倒是看得明白,虽然给的不情不愿,但也还是拿出去了。其实他哪里不知道,四十斤粮食,姜春花最多也就能吃两个月,还得半挨饿呢。何况,姜春花在吴家的日子,谁都看得出来,她过得很好,不然,她哪来的红光满面,就是身子也养得丰韵了些,显然除了不受打骂之外,也是因为在吴家吃得好。如果在姜家,姜春花哪里会养得这么好。
第137章 家常
高粱地里,丑姑又象去年一样,留下不少高粱杆的桩子在地里,等着它们发新芽,看能不能成功搞出二茬子高粱。其余的就要全部挖掉,再把地翻一翻。
而柱子和阿爷就一直忙碌到秋收搞完,外村没活干了,才回来歇了一天。收回来的高粱这段时间也完全晒干了,都装起来了。两家也按田的数量把高粱分了。丑姑家三亩地,宁家才二亩地,自然丑姑家分得高粱要多一些,总共得了五百多斤,宁家分了四百多一点。
虽然收成不错,但这产量和现代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总共五亩地,产出了约一千斤高粱,丑姑多少有些不满意,她原以为怎么也能产个一千二三百斤呢。
“这个产量很不错了。村里的良田也不过是产二百斤左右呢,薄田的产出有一百斤大家就满意了,你还不满意啊。”姜春花说。
“你也看到了,这块田我们照料的多精心啊,比那良田也差不到哪里去。我原以为一亩总能产个二百来斤呢。”丑姑说。
“这个收成真的很好了。要是块块田都有这么高的收成,大家也不用发愁家里粮食不够吃,得饿肚子了。”姜春花笑道。
五百多斤高粱,再加上这段日子租驴子的收获,吴家就有六百多斤的收入了。而吴家总共才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姜春花觉得吴家真心不缺粮食了。不过她也知道,吴家是不可能顿顿直接吃高粱饭的,肯定得卖掉一半,换细粮回来掺在一起吃的。这么算来,口粮确实有不小的缺口了。
宁家的缺口就更大了,别看柱子爷孙两人带着马在外面辛苦干了大半个月的活,换回了约二百斤高粱,总的收入不比吴家差什么。但他们家吃的更多,而且宁家也一样是吃半细半粗粮的。
所以,两家的口粮确实不够。而她自己,就得了二十斤高粱,只怕都不够吃一个月的呢。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家一年的口粮基本上还得再花一两银子去买。也不算什么大事,多去打两趟猎,也差不多能凑够这个数了。”宁二反倒很放松。
这已经比去年好了很多,毕竟家里有六百多斤高粱存着了。他打算先卖掉二百斤,换回细粮混在一起吃。剩下的细粮就靠打猎赚的钱直接去买。
“是啊。还是自己种田能解决大半的口粮问题。”丑姑也觉得这样种田还比较划算。而且明年,他们两家还会各有两亩良田,口粮问题基本就解决了。打猎的赚的钱,除了买点油盐醋之类的,大头就可以存下来了。再加上其他的,一年下来,一家存个三,五两银子应该也容易。
这么一想,丑姑又觉得存够十五两银子给小弟上学,也没那么难了。明儿的学费舅舅给了,她不好意思再去找舅舅要小弟的学费。小弟的学费就只能靠她自己来想办法了。
“正好柱子也有空了,我们明天进山打猎吧,趁着现在天气好,多跑几趟,多赚点。”宁二提议。
“柱子还要不要再歇一天?”丑姑转过头问柱子。柱子和他爷爷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外面打工,比在自己家里干活更加累人,昨天才干完,也才歇了一天。
“我不累,去打猎。”柱子休息了一天,已经生龙活虎了。
“柱子身体真是好啊。”姜春花笑道。
“是啊,得亏有他这个壮劳力。打猎也全靠他,没有他,我们都只能饿肚子了。”宁二笑道。
“就是,柱子最能干了。”姜春花和丑姑都一起夸道。
大家的表扬令柱子十分开心,他哈哈大笑的说:“打很多山鸡,兔子。”
“是的,我们明天打很多回来,买好多钱,再给你买几个大肉包回来吃。”丑姑笑道。
柱子咽了咽口水,兴奋的点了点头。柱子的要求其实很低,顿顿有肉吃,能吃饱就行了。
秋天是打猎的好时机,并且因为地里基本没什么活需要柱子这个主要劳动力了,所以丑姑打算这次多弄些猎物回来,得在山林里多呆几天了。到时候让老爷子拉两大篓子猎物去县城里卖,好让宁二多赚点银子,他这个冬天还得吃药呢。
他们几个去打猎,姜春花,老爷子,孙婆婆依旧留下在高粱地里干活,现在主要是干挖高粱桩子和活,再把地翻一遍。这时候翻好地,明年就不用再翻了。那大堆的高粱杆也得晒干堆好,冬天当柴烧正好。而且这些高粱杆显然不够两家烧一个冬天,还得四处砍些树枝等经烧的柴草才行。
所以,别看秋收完了,地里活儿不多了,其实大家也还有很多活儿要干,一刻也不得闲。
也是他们运气好,再加上现在柱子,丑姑都长大了些,力气也更大了,还因为有孙婆婆的指点,几个人的武力值大增。所以他们成功的搞到了一头肥野猪,还是活的,直接绑在马背驮回来,再带着十只山鸡十只野兔子,让老爷子连夜运到县城去了。
剩下的山鸡野兔子,丑姑各留下了五只在家里吃,丢了三只给姜春花,剩下的还有各有十来只,宁二和柱子直接拿去卖了,家里只各留下了三只给自己家人吃。
老爷子跑了这一趟,宁家就尽赚了二两半银子。老爷子简直是高兴坏了,直说:“这要是跑个十趟八趟的,就能存二十两银子了。”
宁二分了一两银子给丑姑,丑姑不肯要这么多。
“我只要五百个钱,留着买点油盐就行了。老爷子跑这一趟,也够累人的。你们家多得些也是应该的。”丑姑说。
这个小地方,猎物多了也卖不掉,固定顾客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的零散顾客也不能回回都买。要不是老爷子驮到县城里去卖,他们打再多猎物回来,也只能大部分留下给自己吃。不过,赚不了多的钱,但吃肉方面自己家倒是能满足了。
她这么说了,宁二也就同意了她的这个分法。反正他也有法子补给丑姑。
连着进山打猎搞了三趟,也不是次次都能弄到大山猪的,后面二趟就只弄了一堆山鸡野兔子回来了,老爷子连跑了三趟县城,总共也才赚回来五两银子,也就第一回赚的多,后面两次加起来才比得上第一次的收入。丑姑总共得了一两,宁家得了四两,大家都表示很满足。
而且因为地里活少了,正好可以采摘野菊花和野枸杞子,今年能赶个早,多弄一点。丑姑也教姜春花在附近摘野菊花。
这边的野菊花也不少,不过却没什么野枸杞子。
“这个也能卖钱?”姜春花大喜,兴奋的问。
“恩,晒干了还能值些钱,卖给药铺。品相好的话,能值二十个钱一斤呢。是宋东家告诉我的。”丑姑笑道。她没有说去年她就干过这个活了。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摘。”姜春花立马冲进屋里提了个篓子出来,就去摘野菊花了。
她吃住的都是吴家和宁家的,虽然干了活,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安。因为她住在这里的这一段日子,算是她人生中活得最自在,过得最舒坦的时间,也是吃得最好的一段日子。
顿顿都有油水有肉食,饭也能吃饱,她整个人都圆润起来了,脸上也泛着健康的红色,再加上倒底是少妇,越发显得身姿妙曼,又凭添了几分姿色呢。
这样的好生活,她是心存感激的,所以能多赚点钱,她也希望能再多干点活。虽然她在这里也付出了劳动,但是丑姑的付出显然更大。
因为她明白,光是劳动其实并不能换回这样的好生活,她以前也累死累活的,甚至比现在更加干的多,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好日子。其实也不止是她,她认识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过着和她以前差不多的苦日子,因为大家虽然都在辛勤劳作,但收成就那么多,要吃的人又多,哪个人又能吃得饱吃得好呢。
可是跟着丑姑和宁二他们,她发现了,虽然同样是辛勤劳作,但这两人却能把生活过得很好,这就说明了,丑姑和宁二更加聪明,更加会干活,也难怪他们的日子会比别人都过得好。
她看得很清楚,宁二和丑姑都是很节省的人,也没有银子能给他们大手大脚的花用,他们花掉的钱也都是他们赚来的。根本就不象外人猜测的那样,宁二是带了不少银子回来的,丑姑的舅舅也是给了她很多银子的。
大家都觉得吴家和宁家根本就不缺银子,才会过得这么滋润,却只有她这个和大家一起生活过的人才明白,这份好日子,其实是宁二和丑姑自己努力换回来的。这令她敬佩又激动,同时也慢慢打开了她的视线,让她明白,脑子要活一点,才能换回更加好的生活。
接下来,光是卖野菊花和野枸杞子,吴家和宁家就各自赚了一两多银子,姜春花与参与了这份劳作,丑姑就分了一百个钱给她。
姜春花不肯要,说:“我吃的喝的,住的都是你们的,哪里还能要钱啊?再说了,我还有点钱呢,都没地方花用。”
“你拿着吧,马上你弟弟就要娶亲了,你这个当姐姐的,多少也得出点吧。”孙婆婆劝道。
阿爷也说:“就是,你干了这么多活,我们都看在眼里,拿着吧,别嫌少。”
宁家存够了五两整的银子,宁二就还给丑姑了。宁家现在也就剩下几百钱了。不然,他也觉得该拿一百钱给姜春花呢。
姜春花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她手头上其实还剩下二百多个钱,一直也没机会花用,但大牛娶亲,她这个当姐姐的,又是已经出了嫁的姐姐,是怎么都要表示一下的。
“你们再去集镇上,就给我买块新布吧,我给大牛缝身衣服。”姜春花说着把一百个钱又拿给了丑姑。
毕竟是她唯一的弟弟,这几次也得亏他的帮助,姜春花还是决定好好感谢一下弟弟,替他赶制喜服,而且姜奶奶年纪大了,眼神早就不行了,针线活自然也只能落到她头上。等大牛媳妇进了门,大牛的衣服鞋袜,也就不用她操心了。
“行啊。”丑姑接过钱,在心里微叹了口气,姜春花其实还是放不下姜大牛的。
这也是她一门心思想让姜大牛自己立起来的重要原因。不然,姜大牛将永远是姜春花的负担,只有让他立起来了,姜春花才能摆脱他,并且他还能在姜春花有需要时帮帮姜春花。她不怕姜大牛有心思,有些小心思小算计正常,但大是大非上有分寸就好了。
所以,她决定等姜大牛媳妇进了门,再观察观察,如果姜大牛懂得做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再帮姜家一把。如果他实在是烂泥巴糊不上墙,就该硬下心来,让姜春花和姜家绝裂,以绝后患。
第138章 失败
丑姑留下的高粱桩子都靠着最角落边,她还吩咐大家不要给挖了,这块地也不要翻。
“为什么?”姜春花问。
“我想留下着它们,看能不能发芽,长些新鲜叶子出来喂驴子和马。”丑姑早就想好了借口。
“行吧。就怕长不多少呢。”姜春花说。
反正翻地挖高粱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这片地又在最角落,留下着也不碍事。大不了,等到明年开春后再翻也来得及。其他人更是一向听丑姑的,自然没人反对她的行为。只有宁二有些疑惑,不过也只是放在自己心里。
没多久,这些高粱桩子就大部分返青发芽了,一开始也没人管。因为这边堆放了不少高粱杆,大家都在另一头干活,也没人过来这边看。直到新苗子长出了尺把高,绿油油的格外显眼了,姜春花才跑过来看了一眼。
她也只是说了句:“哟,还真有长得不错的啊。”
也有些没返青的桩子,都被丑姑挖出来扔掉了。听到她的话,丑姑笑道:“你看,还是有的能长,有的不能长呢。”
“嗯,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真正长大,开花结果呢。”姜春花顺口问道。
丑姑没敢说:“当然可以啊。”只能打了个哈哈就混过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丑姑实验的第二茬高粱迅速窜高长粗壮了,正常的高粱相比,也没什么两样了,就是矮了一截。
现在,丑姑也不瞒着众人,但为了避免被问东问西,她还装着好奇的说:“你们看,都长这么大了,会不会开花结果啊。”
众人都围着这片高粱,象看稀奇似的。
“有可能呢,长这么大了。”姜春花说。
她算是这群人中农事水平最强的一个人了。她都这么说了,丑姑信心就更加大了,宁二却越发觉得丑姑,就是在搞实验,想种出第二季的高粱来。而不是象她所表现的这般好奇一样。
“哎,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围起来,不让外人看到了。现在十里八乡都找不出没有收割过的高粱了。就剩我们这里还有点,别人会不会来看稀奇啊?”老爷子笑道。
“行,我们打个篱笆,把它们全围起来,再在外围堆满高粱杆和柴草,别人看到了,还只当这里是个大柴堆呢。”丑姑说。
众人说干就干,很快就打好了篱笆,篱笆就是用割下来的高粱杆加茅草树枝弄的,把这小块高粱遮得严严实实的。外人看到了,只要不走近了细看,完全会只当这里就是个柴堆。
虽然弄了篱笆,但大家也很快就不管这小块高粱了,因为天天都有活干,摘和晒野菊花都是极花时间的,再加上丑姑和宁二他们四个人还经常要去打猎。大家也没时间管丑姑的实验田。直到高粱长大到真的开花了,大家的目光才再次聚集到这里来。
宁二更是兴奋的连声音都变调了,说:“哎呀,没想到啊,这些不要的桩子不挖掉,居然还能再长一遍啊。这要是以全部再结一次,就又可以收几百上千斤粮食了呢。”
“就是,就是,这产量只怕连朝庭都要惊动了。”老爷子也说。
孙婆婆和姜春花更是不敢相信的看着丑姑,打死她们,她们也想不到,丑姑居然有这么大的本领。以前重来没有人这样干过,而且当时丑姑要留下着这些桩子时,大家还不那么认可呢。最终也不过是抱着让她玩玩的心态,反正丑姑也只是留下了一小块田而已,不碍着什么事。
可是,这些高粱居然会真的生长起来,众人都象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丑姑敬佩的不行。
要知道当今天下,最缺的就是粮食,很多人不停的辛苦劳作着,但却因为产量低而吃不饱甚至饿死。如果这亩产能够翻倍,那该是多大的功劳啊。
面对大家的惊讶与佩服,丑姑无法解释什么,只能说:“原是想留下些发些嫩叶给驴子吃的,我也没想到还真的能开花结果啊。这真是太惊喜了。”
她成功的糊弄了大半的人,只有宁二心生怀疑,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去年丑姑就这么干过,只是他不知道结果而已。
众人非常认真的照顾着这十几颗长势好的二茬子高粱,象对宝贝一样,只恨不得一天看好几遍。宁二更是严肃的叮嘱过大家:“千万不要说出去啊,一点儿口风都不能透露出去。我们一定要把这几根高粱看好。”
也幸好这地方基本没外人来,而且他们怕外人看到,还特意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外人就算来了,也极难发现这里还留有一块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