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蛮想得开,有收获就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了。
宁家村的人也和姜吴村的人一样,送了柴草,粮食,鸡及蛋等物品过来。每家有孩子来上学的人都送了,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其实送到吴家的,也大半是送给他的。光是这些东西,就足够他们这个冬天过得很好。
丑姑哑然失笑,发觉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赶不上宁二的境界。确实别人也不是没有付出的,家家户户都拿了东西过来。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确实也是付出啊,最重要的是人多了,你送一点他送一点,和起来就不算少了。
如果宁二真正开办收束脩的私熟,收不到两个学生,得到的钱财,只怕也不比现在多。而且村民们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实际上,宁二已经潜移默化的给大家灌输了不少礼仪规矩呢。整个村子的风气有了变化,对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有好处。
“所以,你是打算,闲月时就教孩子们读书,忙时依旧下地种田打猎喽。”丑姑笑道。
“是啊。不种田打猎,哪里能养得起一家人啊。而且柱子越发年纪大了,我和老爷子都想给他寻个媳妇儿。”宁二提到柱子的事情,就难过的直叹气。
在他心目中,柱子是个很有用处的人,可是柱子又是个需要人不停指挥的人,正常人肯定不想嫁给他。但是找个有开残疾的人,他又觉得委屈柱子了。最重要的是,他还觉得周围的姑娘家都配不上柱子。他还想给柱子找个能干而又真心对柱子的人。
丑姑愣了片刻,才说:“柱子也要找媳妇儿了啊。”
她还真没朝这方面想过,毕竟柱子就象个小孩子似的。虽然他们经常在精心教他,但柱子顶天就是个七八岁的智商,勉强能生活自理,如果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和带着他干活,他搞不好都生存不下去呢。
这样的柱子,又有哪个正常的姑娘家愿意嫁呢?只要是稍微疼爱女儿的家庭,都不可能为了银子把女儿嫁给柱子。再说了,宁二也拿不出大笔的银子啊。这可不是五两八两能解决问题的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找的媳妇人品不好,不仅柱子受欺负,大家还跟着呕气。
“是啊,我希望能找个真心爱护他的姑娘。多出点银子给她家都行啊,怕就是怕人家图了钱,又不把柱子当数,尽是欺负他。”宁二苦恼的说。
“嗯,毕竟柱子这个年纪也是可以娶媳妇儿。我们慢慢寻吧。”丑姑安慰道,她不能说柱子这种情况不适应成亲,毕竟古代人是极重视子嗣的。而且柱子不是天生的傻,是后天烧伤了脑子的,他的后代子孙应该没问题。
“哪里好寻哦,姜吴村和宁家村适龄的姑娘家,没订亲的不多。况且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把女儿嫁给柱子。我和他爷爷都是想就近找个姑娘,一来可以看到她家是个什么情况,人品心性也有个了解,二来,也可以让她先和柱子熟悉熟悉,免得柱子还不肯。”宁二又说。
柱子是小孩子心性,冒冒然给他娶个陌生人过来,还得花好长时间才认识人家呢。女儿家脸皮薄,也不知道要过多久,两人才能成事作正式夫妻。生孩子岂不是遥遥无期了。
老爷子还巴不得柱子快点成亲生子,他还能帮着照顾着,不然,过好几年才有孩子,老爷子老了也没能力照顾小婴儿了,他们又怕柱子无法照顾妻儿。
“不如我和村长家的婶子说说,让她给寻个姑娘。”丑姑提议,村长媳妇是个兼职的媒婆,并且她做的媒都还蛮靠谱。
“不行,不行。”宁二又连连反对。
“为什么?”丑姑不解的反问。
“这样一来,大家不都知道柱子是个傻子了啊。我可不想让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的。”宁二说。
熟悉柱子的人,都已经接受他了,并且柱子无害还很会干活,大家下意识的就认为他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了些,最多认为他有些蠢笨了一些,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傻子和蠢笨一些,有着千差万别啊。
这下子丑姑无话可说了,就是她自己都受不了别人指着柱子叫傻子。
“算了,别提这事儿。”宁二自己转移了话题,开始和丑姑商量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姜吴村的学习风气很浓,孩子们的进步很快。以至于吴氏都着急了,她一向就不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况且她自己也沾了读过书,识过字的好处,自然更加明白孩子要从小学起。
于是,吴氏也开始教云珊,其实云珊三岁了,放在现代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正经知识当然不用学,但学几首儿歌,数个数也是正常的。所以丑姑也没阻止吴氏,并且会时不时的教教云珊。
三岁的孩子嘛,毕竟还年纪小,学得自然慢,吴氏和丑姑天天教她,搞得云珊还没学会,反倒是天天和她们在一起的姜春花,在这个过程中,居然全部学会了。
这天,姜春花听到柱子在念念有词的算一道算术题,七加二再减三,柱子算了半天,又是数小棍子,又是摸脑袋,姜春花脱口而出说:“等于六啊。”
柱子正好也算出来了,高兴的把答案写出来了,听到她的答案,开心的笑道:“嘿嘿,是六哦。我作对了。”
丑姑不由的心一动,开始有意的考姜春花,发现她几乎能对答如流。可见虽然她从来没有学过,但有些简单的算术,其实在生活中姜春花已经自己会算了。再加上现在天天听大家学天天听大家算,这计算水平简直进步神速呢。
“哎,不错哦。春花姐,你这水平只怕比得上明儿了。”丑姑笑道。
“怎么可能,我又不会写一个字,这些算的东西,平时也是要用的啊。”姜春花不以为然的说。她跟着丑姑后,用到计算的地方确实很多,比如干菊花多少斤,一斤多少钱,卖了多少钱。这些她听丑姑算,早就不知不觉的算会了。
这就跟村民们一样,大人们基本都会算,哪个不要交个粮税,哪不要卖点日用品啊。大家就在卖几个蛋,可以换回一斤盐的这种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会算术了。
“你只是没学过写字,其实你已经识得不少字了。”吴氏也说。
“真的吗?”姜春花不太相信的问。
“怎么不是啊。”说着,丑姑把自制的几张硬纸片拿出来,上面写着最简单的字画着很形象的图案,这是专门是拿给云珊认的。
丑姑一个个字指着让姜春花读,她果然一个字也没说错。接着丑姑又拿了一本书来,挑出这些字让她认,姜春花也一个都没读错。证明她早就认得这些字了,并且记在心里了。而不是象云珊一样,中根据上面画的图案识的字,把字放到别处去,她就不认识了。
“怎么样?我说你现在水平不低了,你还不相信呢。”丑姑说着和吴氏都笑了起来。
姜春花欣喜的说:“哎哟,没想到我还沾了这么大的光呢,居然跟着学会了些字。”
丑姑想到她只是认识不会写,也不好,干脆说:“我来教你写字,把你认识的字都学会,你以后也可以记个帐啊什么的。而且你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教孩子们呢。”
“我,不行的不行的。我连笔都没拿过呢。”姜春花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她年纪大了,并且又是个女人,村里来上学可都是男孩子呢。
“试试啊。反正这里又不愁笔纸的。”吴氏连忙劝道。她在读书识字上面还是很坚持的,所以云珊即使才三岁,她都开始教她念一些诗歌什么的了。如果云珊再大点,她都得要宁二正经教云珊了呢。
在两个人的坚持与鼓励下,姜春花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的字确实很差,羞得满脸通红,不过丑姑和吴氏都说:“一开始写字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就学了很长时间字也写得差呢。”
“就是的,你看我写的字,还不如小弟呢,还不是经常被他们笑话。宁二都不敢看我写的字呢。”丑姑笑道。
“你也该多练练,字就自然写得好看了。”吴氏说着提笔写了几个字。不得不说,她写的字还不错的,显然是下过苦功夫练过的。
姜春花更是羡慕不已,自然就更加勤学苦练了。就这样,姜春花的字越写越好,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反倒还能偶尔帮一下那些学的慢的孩子了。渐渐的姜春花读书识字的事就传到村里去了。
众女子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她不务正业,倒是姜奶奶听到了,马上又动了心思。
姜大牛因宁二在吴家办个学堂,心里不得劲了好多天。他本来也可以来学习的,其实还学的孩子也是有大有小,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比他大的呢。
但他成亲了,并且他和吴家多少有些嫌隙,肯定不可能来学啊。但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学,都在识字,就他这一家没人学,他又是羡慕又是着急。姜奶奶和他媳妇也一样明白他的心情,而且也觉得自己家没沾这个便宜,心里不得劲的很。
可现在姜春花会了,他们就完全可以让姜春花来教姜大牛了,并且也不用承了吴家的人情。
第152章 教化
听到奶奶的来意,姜春花倒是没有完全一口拒绝。
“等我和丑姑说说吧。”
因为姜春花很清楚丑姑不会不让自己教弟弟,而且她心里也明白,村里人都学了,就姜家一户不学,对姜大牛这一户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损失。对姜家以后都有不小的影响。她也不希望姜家永远落在人后。
现在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自己有本领有钱财之后,就不会整天盯着别人家的三瓜两枣了。如果姜家好了,自然就不会光盯着她了。
果然,她一说,丑姑就爽快的同意了。
“行啊,你去吧。”
吴氏倒是笑着说:“春花啊,现在都可以当夫子了呢。这样吧,以后每天早上我来煮早饭,你赶早去教个把时辰,再回来做针线活。”
吴氏是这群人中,最有心机的女人,也极善长话中有话,她这是提醒姜春花,让姜家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姜家起码也该供她吃一顿早饭,并且该她干的活还不能少干了呢。
姜春花愣了片刻,脸慢慢红了,她听明白了吴氏的话意,连忙说:“好的,好的。我会快点回来的。不过,早饭还是我煮吧,我煮好了再走,正好可以赶上姜家的早饭。”
她要做的针线活确实不少,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她花了不少时间在读书练字上,针线活想当然的就落下了。虽然眼下,大家没有要等着穿的衣服鞋袜,但那也是给春夏天做的,到时候忙起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做这些活。家家户户的女人家都是靠冬天这个大闲月,把一家人的针线活全做出来的。
丑姑和孙婆婆也一样听明白,不过大家都没反对。毕竟姜春花可是靠吴家在生活,姜家又没管她一分半点,光是想沾便宜可不行。
所以,第二天,姜春花按时起了床,一样又进了灶间烧火煮早饭,快煮熟时,吴氏和丑姑都来了。
吴氏要接手,丑姑却说:“我来吧,你去照顾云珊。”冬天孩子们起来都晚一些。云珊又还是个需要大人照顾和穿衣的孩子。
姜春花急匆匆的洗了手,收拾了一下,就带着自己练的几张字去姜家了。丑姑虽然不在意她去教姜大牛,但是也没有事先给她说要讲什么,全靠她自己讲了,能学到个什么样,完全就任凭他们姐弟两人自己折腾。
姜家正在煮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呢,见到她,姜大牛媳妇还大吃了一惊,说:“哎哟,这么早啊,我们家还没吃早饭呢。”
她对这个大姑子没什么好感,虽然姜春花又没占姜家什么好处。但上次姜奶奶去找过姜春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她已经在姜大牛耳朵吹过风了。不过姜大牛现在可明白事理的多了,根本就不听,反倒还教训了她一顿,让她不准说姜春花的什么事。
“我就是赶早来吃早饭的,没得我来教大牛,还得在吴家吃早饭了再过来吧。”姜春花冲她直言道。毫不在意她的态度,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姜大牛媳妇被她这话弄得半晌回不过神来,姜奶奶也没想到她会如此说,两人都是又气又急的,显然她们完全没想到,姜春花为这样。姜春花心里一阵阵冷笑,暗道:“果然吴姑姑是对的。”
一时间三个女人都沉默了。
最后还是姜大牛打破了这个沉默,“多煮点啊,以后姐姐每天过来都得给她安排饭菜。”
姜奶奶和他媳妇儿张了张嘴,再看看姜春花一副不给我吃我就不教的模样,都不敢再吭声了,姜大牛媳妇儿乖乖的去做多出来一个人的饭菜了。
姜春花冲姜大牛说:“我现在就教你。等会儿我还得回吴家去做针线活,一大家子的针线活可不少呢。我没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浪费。”
“你……”姜奶奶气的恨不得打她一顿。
姜春花却连理都没理会她,就直接寻了个地方坐下来,姜大牛连忙跟上她。
姜春花把自己带的东西打开,说:“我只能教你会读会识字,写字你得自己去买笔墨纸砚。”
姜奶奶又想说什么,姜大牛却瞪了她一眼,说:“好的,我去买。”他也知道村里人都是自己买的这些东西,不可能姜春花还从吴家带过来给他使。
没多大一会儿,姜大牛媳妇喊吃饭了。姜春花也不客气,直接盛了一大碗稀粥,捡了点菜就开吃了。她现在可不会亏待自己了,虽然姜家的饭菜比不上吴家的,但搞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姜大牛媳妇和姜奶奶这时候也不敢拦着她了。
一家人沉默无言的吃完饭,姜春花扔下筷子就又和姜大牛去上课了。
两人就在屋后头的雪地上,姜春花从灶里拿了两根碳条,在雪地上一笔一画的教姜大牛写字,等姜大牛学会笔画之后,就说:“我要回去了,你自己先在雪地在练习着写字,等写会了,再去买笔纸。这几个字,你今天一定要练会。我明天会教新字的。”
在雪地上练字,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节约了纸张笔墨,毕竟这些东西都不便宜。
“好的,多谢姐姐了。”姜大牛连忙说。
“我只得你一个弟弟,也希望你能好。村里人都在识字,就你一个人不识字也不行,不然我也不会厚着脸皮和丑姑说,要回来教你的。”姜春花语重心长的说。她是在提醒弟弟要知道感恩,也是在告诉弟弟,如果不是念着血脉亲情,她根本就不会回来。
“我明白了。你也别在意奶奶和你弟媳妇的话。她们就是针尖大的心眼,家里又这般光境。”姜大牛苦笑道。
这天晚上,姜大牛给奶奶和媳妇儿好好的立了立规矩。他很明白,姜春花就是不回来教他,也没有人会说些什么,毕竟村里人去吴家读书,都是给了东西的,而且姜春花还是吴家在养着呢。哪个人不在私底下说,姜家占了很大的便宜。况且姜春花还可以说自己根本就没学两个字,谁还又去考她不成啊。
“她是我养大的,难道不该回报姜家吗?”姜奶奶怒气冲冲的说。
“是吗?你已经把她坑了一回,得了几两银子,她也算是回报了姜家的养育之恩。而且现在她是吴家在养呢,她与姜家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不信,你出去说说,看村里哪个人占在你这边?没的惹人家笑话呢。”姜大牛烦燥的吼了一嗓子。
姜奶奶愣了片刻,才明白原来姜春花已经早就不受她管了。而且现在她还要看姜春花的脸色了。
可是她不甘心,说:“不管怎样,我是她奶奶,她就该回报我。”
“行,你想怎样?是再把她卖一回,还是怎样?”姜大牛火更大了,直接骂道。
姜奶奶生气的说:“我还不是为你好啊。你这么维护她做甚?”
“我只是告诉你,姐姐已经不是姜家人了,你管不着她了。想得到她的好处,就对她好一点儿。”姜大牛冷笑道。
“她不还是你姐吗?私下里教你一下子怎么了嘛,还搞得象我们占了她多大便宜似的,非得在家吃顿饭。还不是吃的我们的口粮啊。家里是有吃不完的粮食还是咋的?”他媳妇在一边给奶奶帮腔。
“就是。她怎么不吃了过来,每天偷个空就可以过来教教你了,而且吴家的笔纸她能用,为什么不能拿点回来给你用?”姜奶奶理直气壮的说。
“我和你们说不清了。我只告诉你们,这个家我说了算。我说怎样就怎样,否则别怪我发火。”姜大牛青黑着脸,恼怒的一脚踢开板凳,怒气冲冲的回房去了。
留下姜奶奶和他媳妇气得面面相觑,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了。
如此,姜春花天天早上来,吃过早饭,教姜大牛一个时辰就回吴家去了,除此之外,吴家的任何事,她都不会和姜家人讲。基本上她都不和姜奶奶及弟媳妇儿说话,每天就是淡淡的打个招呼而已。
几天之后,姜奶奶和姜大牛媳妇又忍不住了,开始掏姜春花的话了,还想着从她身上得好处呢。
宁家村的人也和姜吴村的人一样,送了柴草,粮食,鸡及蛋等物品过来。每家有孩子来上学的人都送了,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其实送到吴家的,也大半是送给他的。光是这些东西,就足够他们这个冬天过得很好。
丑姑哑然失笑,发觉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赶不上宁二的境界。确实别人也不是没有付出的,家家户户都拿了东西过来。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确实也是付出啊,最重要的是人多了,你送一点他送一点,和起来就不算少了。
如果宁二真正开办收束脩的私熟,收不到两个学生,得到的钱财,只怕也不比现在多。而且村民们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实际上,宁二已经潜移默化的给大家灌输了不少礼仪规矩呢。整个村子的风气有了变化,对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有好处。
“所以,你是打算,闲月时就教孩子们读书,忙时依旧下地种田打猎喽。”丑姑笑道。
“是啊。不种田打猎,哪里能养得起一家人啊。而且柱子越发年纪大了,我和老爷子都想给他寻个媳妇儿。”宁二提到柱子的事情,就难过的直叹气。
在他心目中,柱子是个很有用处的人,可是柱子又是个需要人不停指挥的人,正常人肯定不想嫁给他。但是找个有开残疾的人,他又觉得委屈柱子了。最重要的是,他还觉得周围的姑娘家都配不上柱子。他还想给柱子找个能干而又真心对柱子的人。
丑姑愣了片刻,才说:“柱子也要找媳妇儿了啊。”
她还真没朝这方面想过,毕竟柱子就象个小孩子似的。虽然他们经常在精心教他,但柱子顶天就是个七八岁的智商,勉强能生活自理,如果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和带着他干活,他搞不好都生存不下去呢。
这样的柱子,又有哪个正常的姑娘家愿意嫁呢?只要是稍微疼爱女儿的家庭,都不可能为了银子把女儿嫁给柱子。再说了,宁二也拿不出大笔的银子啊。这可不是五两八两能解决问题的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找的媳妇人品不好,不仅柱子受欺负,大家还跟着呕气。
“是啊,我希望能找个真心爱护他的姑娘。多出点银子给她家都行啊,怕就是怕人家图了钱,又不把柱子当数,尽是欺负他。”宁二苦恼的说。
“嗯,毕竟柱子这个年纪也是可以娶媳妇儿。我们慢慢寻吧。”丑姑安慰道,她不能说柱子这种情况不适应成亲,毕竟古代人是极重视子嗣的。而且柱子不是天生的傻,是后天烧伤了脑子的,他的后代子孙应该没问题。
“哪里好寻哦,姜吴村和宁家村适龄的姑娘家,没订亲的不多。况且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把女儿嫁给柱子。我和他爷爷都是想就近找个姑娘,一来可以看到她家是个什么情况,人品心性也有个了解,二来,也可以让她先和柱子熟悉熟悉,免得柱子还不肯。”宁二又说。
柱子是小孩子心性,冒冒然给他娶个陌生人过来,还得花好长时间才认识人家呢。女儿家脸皮薄,也不知道要过多久,两人才能成事作正式夫妻。生孩子岂不是遥遥无期了。
老爷子还巴不得柱子快点成亲生子,他还能帮着照顾着,不然,过好几年才有孩子,老爷子老了也没能力照顾小婴儿了,他们又怕柱子无法照顾妻儿。
“不如我和村长家的婶子说说,让她给寻个姑娘。”丑姑提议,村长媳妇是个兼职的媒婆,并且她做的媒都还蛮靠谱。
“不行,不行。”宁二又连连反对。
“为什么?”丑姑不解的反问。
“这样一来,大家不都知道柱子是个傻子了啊。我可不想让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的。”宁二说。
熟悉柱子的人,都已经接受他了,并且柱子无害还很会干活,大家下意识的就认为他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了些,最多认为他有些蠢笨了一些,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傻子和蠢笨一些,有着千差万别啊。
这下子丑姑无话可说了,就是她自己都受不了别人指着柱子叫傻子。
“算了,别提这事儿。”宁二自己转移了话题,开始和丑姑商量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姜吴村的学习风气很浓,孩子们的进步很快。以至于吴氏都着急了,她一向就不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况且她自己也沾了读过书,识过字的好处,自然更加明白孩子要从小学起。
于是,吴氏也开始教云珊,其实云珊三岁了,放在现代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正经知识当然不用学,但学几首儿歌,数个数也是正常的。所以丑姑也没阻止吴氏,并且会时不时的教教云珊。
三岁的孩子嘛,毕竟还年纪小,学得自然慢,吴氏和丑姑天天教她,搞得云珊还没学会,反倒是天天和她们在一起的姜春花,在这个过程中,居然全部学会了。
这天,姜春花听到柱子在念念有词的算一道算术题,七加二再减三,柱子算了半天,又是数小棍子,又是摸脑袋,姜春花脱口而出说:“等于六啊。”
柱子正好也算出来了,高兴的把答案写出来了,听到她的答案,开心的笑道:“嘿嘿,是六哦。我作对了。”
丑姑不由的心一动,开始有意的考姜春花,发现她几乎能对答如流。可见虽然她从来没有学过,但有些简单的算术,其实在生活中姜春花已经自己会算了。再加上现在天天听大家学天天听大家算,这计算水平简直进步神速呢。
“哎,不错哦。春花姐,你这水平只怕比得上明儿了。”丑姑笑道。
“怎么可能,我又不会写一个字,这些算的东西,平时也是要用的啊。”姜春花不以为然的说。她跟着丑姑后,用到计算的地方确实很多,比如干菊花多少斤,一斤多少钱,卖了多少钱。这些她听丑姑算,早就不知不觉的算会了。
这就跟村民们一样,大人们基本都会算,哪个不要交个粮税,哪不要卖点日用品啊。大家就在卖几个蛋,可以换回一斤盐的这种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会算术了。
“你只是没学过写字,其实你已经识得不少字了。”吴氏也说。
“真的吗?”姜春花不太相信的问。
“怎么不是啊。”说着,丑姑把自制的几张硬纸片拿出来,上面写着最简单的字画着很形象的图案,这是专门是拿给云珊认的。
丑姑一个个字指着让姜春花读,她果然一个字也没说错。接着丑姑又拿了一本书来,挑出这些字让她认,姜春花也一个都没读错。证明她早就认得这些字了,并且记在心里了。而不是象云珊一样,中根据上面画的图案识的字,把字放到别处去,她就不认识了。
“怎么样?我说你现在水平不低了,你还不相信呢。”丑姑说着和吴氏都笑了起来。
姜春花欣喜的说:“哎哟,没想到我还沾了这么大的光呢,居然跟着学会了些字。”
丑姑想到她只是认识不会写,也不好,干脆说:“我来教你写字,把你认识的字都学会,你以后也可以记个帐啊什么的。而且你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教孩子们呢。”
“我,不行的不行的。我连笔都没拿过呢。”姜春花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她年纪大了,并且又是个女人,村里来上学可都是男孩子呢。
“试试啊。反正这里又不愁笔纸的。”吴氏连忙劝道。她在读书识字上面还是很坚持的,所以云珊即使才三岁,她都开始教她念一些诗歌什么的了。如果云珊再大点,她都得要宁二正经教云珊了呢。
在两个人的坚持与鼓励下,姜春花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的字确实很差,羞得满脸通红,不过丑姑和吴氏都说:“一开始写字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就学了很长时间字也写得差呢。”
“就是的,你看我写的字,还不如小弟呢,还不是经常被他们笑话。宁二都不敢看我写的字呢。”丑姑笑道。
“你也该多练练,字就自然写得好看了。”吴氏说着提笔写了几个字。不得不说,她写的字还不错的,显然是下过苦功夫练过的。
姜春花更是羡慕不已,自然就更加勤学苦练了。就这样,姜春花的字越写越好,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反倒还能偶尔帮一下那些学的慢的孩子了。渐渐的姜春花读书识字的事就传到村里去了。
众女子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她不务正业,倒是姜奶奶听到了,马上又动了心思。
姜大牛因宁二在吴家办个学堂,心里不得劲了好多天。他本来也可以来学习的,其实还学的孩子也是有大有小,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比他大的呢。
但他成亲了,并且他和吴家多少有些嫌隙,肯定不可能来学啊。但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学,都在识字,就他这一家没人学,他又是羡慕又是着急。姜奶奶和他媳妇也一样明白他的心情,而且也觉得自己家没沾这个便宜,心里不得劲的很。
可现在姜春花会了,他们就完全可以让姜春花来教姜大牛了,并且也不用承了吴家的人情。
第152章 教化
听到奶奶的来意,姜春花倒是没有完全一口拒绝。
“等我和丑姑说说吧。”
因为姜春花很清楚丑姑不会不让自己教弟弟,而且她心里也明白,村里人都学了,就姜家一户不学,对姜大牛这一户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损失。对姜家以后都有不小的影响。她也不希望姜家永远落在人后。
现在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自己有本领有钱财之后,就不会整天盯着别人家的三瓜两枣了。如果姜家好了,自然就不会光盯着她了。
果然,她一说,丑姑就爽快的同意了。
“行啊,你去吧。”
吴氏倒是笑着说:“春花啊,现在都可以当夫子了呢。这样吧,以后每天早上我来煮早饭,你赶早去教个把时辰,再回来做针线活。”
吴氏是这群人中,最有心机的女人,也极善长话中有话,她这是提醒姜春花,让姜家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姜家起码也该供她吃一顿早饭,并且该她干的活还不能少干了呢。
姜春花愣了片刻,脸慢慢红了,她听明白了吴氏的话意,连忙说:“好的,好的。我会快点回来的。不过,早饭还是我煮吧,我煮好了再走,正好可以赶上姜家的早饭。”
她要做的针线活确实不少,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她花了不少时间在读书练字上,针线活想当然的就落下了。虽然眼下,大家没有要等着穿的衣服鞋袜,但那也是给春夏天做的,到时候忙起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做这些活。家家户户的女人家都是靠冬天这个大闲月,把一家人的针线活全做出来的。
丑姑和孙婆婆也一样听明白,不过大家都没反对。毕竟姜春花可是靠吴家在生活,姜家又没管她一分半点,光是想沾便宜可不行。
所以,第二天,姜春花按时起了床,一样又进了灶间烧火煮早饭,快煮熟时,吴氏和丑姑都来了。
吴氏要接手,丑姑却说:“我来吧,你去照顾云珊。”冬天孩子们起来都晚一些。云珊又还是个需要大人照顾和穿衣的孩子。
姜春花急匆匆的洗了手,收拾了一下,就带着自己练的几张字去姜家了。丑姑虽然不在意她去教姜大牛,但是也没有事先给她说要讲什么,全靠她自己讲了,能学到个什么样,完全就任凭他们姐弟两人自己折腾。
姜家正在煮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呢,见到她,姜大牛媳妇还大吃了一惊,说:“哎哟,这么早啊,我们家还没吃早饭呢。”
她对这个大姑子没什么好感,虽然姜春花又没占姜家什么好处。但上次姜奶奶去找过姜春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她已经在姜大牛耳朵吹过风了。不过姜大牛现在可明白事理的多了,根本就不听,反倒还教训了她一顿,让她不准说姜春花的什么事。
“我就是赶早来吃早饭的,没得我来教大牛,还得在吴家吃早饭了再过来吧。”姜春花冲她直言道。毫不在意她的态度,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姜大牛媳妇被她这话弄得半晌回不过神来,姜奶奶也没想到她会如此说,两人都是又气又急的,显然她们完全没想到,姜春花为这样。姜春花心里一阵阵冷笑,暗道:“果然吴姑姑是对的。”
一时间三个女人都沉默了。
最后还是姜大牛打破了这个沉默,“多煮点啊,以后姐姐每天过来都得给她安排饭菜。”
姜奶奶和他媳妇儿张了张嘴,再看看姜春花一副不给我吃我就不教的模样,都不敢再吭声了,姜大牛媳妇儿乖乖的去做多出来一个人的饭菜了。
姜春花冲姜大牛说:“我现在就教你。等会儿我还得回吴家去做针线活,一大家子的针线活可不少呢。我没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浪费。”
“你……”姜奶奶气的恨不得打她一顿。
姜春花却连理都没理会她,就直接寻了个地方坐下来,姜大牛连忙跟上她。
姜春花把自己带的东西打开,说:“我只能教你会读会识字,写字你得自己去买笔墨纸砚。”
姜奶奶又想说什么,姜大牛却瞪了她一眼,说:“好的,我去买。”他也知道村里人都是自己买的这些东西,不可能姜春花还从吴家带过来给他使。
没多大一会儿,姜大牛媳妇喊吃饭了。姜春花也不客气,直接盛了一大碗稀粥,捡了点菜就开吃了。她现在可不会亏待自己了,虽然姜家的饭菜比不上吴家的,但搞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姜大牛媳妇和姜奶奶这时候也不敢拦着她了。
一家人沉默无言的吃完饭,姜春花扔下筷子就又和姜大牛去上课了。
两人就在屋后头的雪地上,姜春花从灶里拿了两根碳条,在雪地上一笔一画的教姜大牛写字,等姜大牛学会笔画之后,就说:“我要回去了,你自己先在雪地在练习着写字,等写会了,再去买笔纸。这几个字,你今天一定要练会。我明天会教新字的。”
在雪地上练字,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节约了纸张笔墨,毕竟这些东西都不便宜。
“好的,多谢姐姐了。”姜大牛连忙说。
“我只得你一个弟弟,也希望你能好。村里人都在识字,就你一个人不识字也不行,不然我也不会厚着脸皮和丑姑说,要回来教你的。”姜春花语重心长的说。她是在提醒弟弟要知道感恩,也是在告诉弟弟,如果不是念着血脉亲情,她根本就不会回来。
“我明白了。你也别在意奶奶和你弟媳妇的话。她们就是针尖大的心眼,家里又这般光境。”姜大牛苦笑道。
这天晚上,姜大牛给奶奶和媳妇儿好好的立了立规矩。他很明白,姜春花就是不回来教他,也没有人会说些什么,毕竟村里人去吴家读书,都是给了东西的,而且姜春花还是吴家在养着呢。哪个人不在私底下说,姜家占了很大的便宜。况且姜春花还可以说自己根本就没学两个字,谁还又去考她不成啊。
“她是我养大的,难道不该回报姜家吗?”姜奶奶怒气冲冲的说。
“是吗?你已经把她坑了一回,得了几两银子,她也算是回报了姜家的养育之恩。而且现在她是吴家在养呢,她与姜家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不信,你出去说说,看村里哪个人占在你这边?没的惹人家笑话呢。”姜大牛烦燥的吼了一嗓子。
姜奶奶愣了片刻,才明白原来姜春花已经早就不受她管了。而且现在她还要看姜春花的脸色了。
可是她不甘心,说:“不管怎样,我是她奶奶,她就该回报我。”
“行,你想怎样?是再把她卖一回,还是怎样?”姜大牛火更大了,直接骂道。
姜奶奶生气的说:“我还不是为你好啊。你这么维护她做甚?”
“我只是告诉你,姐姐已经不是姜家人了,你管不着她了。想得到她的好处,就对她好一点儿。”姜大牛冷笑道。
“她不还是你姐吗?私下里教你一下子怎么了嘛,还搞得象我们占了她多大便宜似的,非得在家吃顿饭。还不是吃的我们的口粮啊。家里是有吃不完的粮食还是咋的?”他媳妇在一边给奶奶帮腔。
“就是。她怎么不吃了过来,每天偷个空就可以过来教教你了,而且吴家的笔纸她能用,为什么不能拿点回来给你用?”姜奶奶理直气壮的说。
“我和你们说不清了。我只告诉你们,这个家我说了算。我说怎样就怎样,否则别怪我发火。”姜大牛青黑着脸,恼怒的一脚踢开板凳,怒气冲冲的回房去了。
留下姜奶奶和他媳妇气得面面相觑,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了。
如此,姜春花天天早上来,吃过早饭,教姜大牛一个时辰就回吴家去了,除此之外,吴家的任何事,她都不会和姜家人讲。基本上她都不和姜奶奶及弟媳妇儿说话,每天就是淡淡的打个招呼而已。
几天之后,姜奶奶和姜大牛媳妇又忍不住了,开始掏姜春花的话了,还想着从她身上得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