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张轩先开这个口,不拘他选先选后,都可说是尊师重道,但他碍于颜面在方才只做了一问一答,此时不管如何选择,都已占不到好处。
    张轩的姿势十分端正,朗朗如劲松:“既如此,学生不才,还请先生指教。”
    他肃立整冠,理好因搬琴而皱起的衣袖,撩袍盘膝坐好。
    从袖中掏出素帕,仔细将手指一一擦拭过后,张轩才双手压琴,抬头直视刘拂:“先生,学生开始了。”
    刘拂同样坐好,摊手示意道:“请。”
    张轩凝神静思,指尖清拨慢捻,幽婉清新如阳春三月的乐声由弦上泛出,琴音纯粹清澈,使人闻之忘俗。
    一曲毕,二十余人同坐的小花园中除了呼吸声外,再无其他声音。
    包括刘拂在内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方才的春日曲中。琴声悠悠配着园中榴花微香,将人带回了几个月前的初春时光。
    张轩静坐于琴前,极力忍耐,也压不住唇角的一抹得色。
    只是在超凡的琴艺之下,这点傲气也变得恰如其分。
    许久之后,刘拂才打破了这份怡人的静默:“古人评琴音,有四善九德,张同学已得其中十味,引人入胜,实属难得一闻之佳音。”
    她的夸奖诚恳非常,即便话中仍留有余地,张轩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无法反驳。
    双手撑地站起,张轩向刘拂一揖:“多谢先生夸奖。”
    第120章 师说
    即便二人是在切磋, 但先生已带头夸赞,同窗们自然也不会吝啬夸赞之词。
    在他们话将说尽时,刘拂才再次开口道:“以各位同学品鉴之力,当可听出张同学指下, 缺的是哪三味?”
    滔滔不绝的赞誉被这轻飘飘地问题逼停。
    在场众人除年岁最长的张轩外, 最多不过廿五之龄。以五岁启蒙开始算起, 抛去十年通读记颂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章的时间,大多数人剩下的时光,都消耗在了八股文章与的练习上。即便有诗会文会之类的机会与同窗和其他读书人一起游玩赏乐、投壶抚琴、写诗作画陶冶情操, 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可以为自己驳个才子名声的“正道”上。
    除了琴艺确实不错, 看起来也真心喜欢弹奏的张轩外, 怕是二十七人中再无一人看过东汉文学家蔡邕所著的《琴操》与唐朝吴兢所著的《乐府古题要解》。
    更不会知晓其中所述四善九德,到底是哪四善, 哪九德。
    而唯一可能知道的张轩,却不在刘拂的问询范围内, 方才还被众人夸赞琴艺的他,连抢答出风头的机会都无。
    不说他们, 便是博闻强记如刘拂, 若非当年作为天子伴读, 从礼仪杂艺到诗书礼乐都需要培养, 也不会掌握这许多技能。
    因着无人作答,场面一时很是尴尬。
    向跃跃欲试的皇太孙抛去一个“且住”的眼神,在对方乖巧闭嘴,又饶有兴致的注视下, 刘拂清了清嗓子。
    “无妨。”刘拂的语气十分地云淡风轻,“若你们什么都能答上,我这个先生才真是没有了存在的用处。”
    众生面色微窘,一致低头应道:“请先生讲解。”
    就连刚刚因一曲佳乐大受追捧的张轩,此时也不得不跟着同窗一起低头受教。
    刘拂也不再给他们难堪:“所谓四善,即‘苍、松、脆、滑’。而九德,则是‘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既已知四善九德为何,便再来答方才的问题吧。”
    一番思索后,吴灏澜第一个答道:“学生忆致雅兄方才所奏,曲中尽是春日朝气,清新怡人舒缓自然,想是不合‘苍劲、脆爽、古朴’之意。先生所说,应是除了‘苍脆古’三味外的其余二善八德。”
    在他答完后,又有几人跟着附和。
    眼见着大多数人意见都与他们相同,刘拂点了点头,收住问题不再点人回答。
    “大家是否都是如此觉得的?”
    不论是因为真心觉得如此,还是因拿捏不准刘拂心思,亦或是不好扫了吴灏澜等人的面子,除周行等人,其余书生都点了点头。
    见到众人反应,刘拂才转而面向张轩:“张同学是行家里手,可有不同意见?”
    此时若有不同意见,不异于直接拆了一直帮助他的吴灏澜的台。
    在刘拂问出这个问题,和听到他人回答后,张轩就已备好了刘拂会借此发难。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张轩对琴艺了解颇深,且吴灏澜的说法虽有小错,却也能够解释,是以并不惧怕,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
    “果真如此?”
    众人看刘拂一再询问,便知答案有错。
    可正如刘拂方才所说,他们虽不忿刘拂小小年纪便为人师,但到底彼此间还顶着学生与师长的名分,答错也不丢人。
    “还请先生指摘。”
    张轩与吴灏澜对视后踏前一步,拱手和声道:“君子不妄动、不徒语、不虚行,学生所答若有错处,还请先生直言。”
    这张轩,真是深谙钻营之道,三言两语间不止树立了自己的形象,拉进了跟同窗间的距离,还将本就惹得人心躁动的小先生推到了对立面。
    不论他今日比试是输是赢,都已占尽了便宜。
    可是人生在世,哪里能事事占尽先机呢?
    刘拂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一拍琴案,蹙眉厉声道:“白往黑归!不求甚解!”
    见被斥责的众人一脸愣怔,刘拂冷声道:“此事虽小,却不得不论。诸君苦读多年,莫不是反而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都置之脑后了?!于音乐品鉴一道上,本无对错。仅听你们的答案就可知晓,尔等根本不懂四善九德之真意。”
    “可有一人想过问问我,四善指何,九德指何?”
    她缓下声音,叹气道:“你们唯一的错处,是将不通之处说文解字,强作解释。”
    “我知晓你们对我年岁存疑,可曾想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曾想过你们来书院读书是为了汲取知识。”
    “为了一时意气之争,而对书院的先生心生芥蒂,坏的将会是虚心向学的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们可是忘了韩愈之《师说》?”
    刘拂双手抚于琴上,抬起下巴直视台下抿唇僵立的众人,挑唇轻笑道:“按着本性,我本想说随君来去。可刘某既担了个先生的名分,就没得挑选学生的道理。这六艺一科,诸君各个得来,非丧病白喜事不得告假。”
    她轻舒口气,重新回复气定神闲的模样,左手按弦右手拨弹,莹白如玉的修长手指轻拢慢挑,看也不看面色各异的学子们。
    站在最前面直面刘拂的张轩,脸色已然大变。
    而他身后的一众人等,眸中的沉思亦被诧异取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琴音不过刚起,少年人们却都已痴了。
    秦恒扯住身旁谢显的袖子,张嘴欲要说些什么,开开合合,哪怕有千言万语都不忍吐出哪怕一点声音,只怕扰了琴音。
    数次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说话的打算,紧紧闭着嘴,痴痴望着台上的刘拂。
    作者有话要说:  蔡邕:我没有,我没说过
    四善九德是明朝冷谦《琴书大全·琴制》里第一次提到的(大概),因为本文设定没有明朝,所以挪到蔡邕身上了
    ·
    感觉这章会短到你们想打我2333不过过年嘛,宝贝儿们理解下么么么
    ·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121章 高山
    琴声铮铮, 抑扬顿挫意味无穷,闭目细听,高山巍峨似在眼前。
    便是最年幼的刘昌,也在音调起时听出这是一曲《高山》。
    在一声长啸般的琴鸣后, 默然伫立的学子们都睁开了眼睛, 他们情态各异, 有的心绪翻涌面红耳赤,有的神色怔忪深觉自身之渺小宇宙之无穷,全是被这一曲勾出了无限思绪。
    站在最前方的张轩即便没有看到同窗们的神情, 也已知道自己输了。
    好在先生强过学生, 本就是应当的, 他虽未能出个天大的风头,却也在刚刚博得不少风光。而且……张轩抬头望着台上的小先生, 心中一半惭愧一半不自在。
    是羡是妒,连他自己都闹不分明。
    十六岁, 他十六岁时刚获了县案首,一朝由农户之子成了县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正是最少年轻狂志得意满的时候, 对未来有着无限期限。
    可即便他廿岁中了乡试透明, 曾是书院中的头一份, 可在周行方奇然等新生入学后,就再保不住这份荣耀。
    那抱团同来的四人中,就是出身最差的谢显,也比他强上不止千百倍。
    本以为这小先生本身才学全是虚耀, 借着几家公府的名头混进书院,是以山长才会让他教授六艺这种排不上名号的杂课,却不料自己低估了对方,也误会了山长。
    张轩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不自觉地被琴曲吸引,忘乎所以。
    他心中五味杂陈,又是自矜自负,又是自卑自怜,在琴声中被那大气雄浑的意境引动,竟不觉红了眼眶。
    及至最后,一声如金石相击般激昂的长音响起,如抒怀长啸使人气血翻腾壮志勃发,直击胸臆。
    张轩兀地睁大眼睛,僵硬地抬手抹去通红眼角趟下的泪痕。
    琴音渐渐消散时,从自己构造出的幻境中醒来的众人才恍惚地发现,他们并非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是立在晋江书院的花园子里。
    《高山》一曲共分八段,一为嵩岳峥嵘、二为昆仑嶻嶪、三为天空独嶂、四为霞起群峰、五为晴岚积翠、六为暮烟凝紫、七为蹑履思登、八为振衣怀啸。
    此时一曲已毕,张轩心中尴尬非常,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行认输,好留个面子。
    他踏前一步,拱手弯腰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被再起的琴音打断。
    “先生!您……”张轩猛地抬头,直视刘拂,面上满是惊疑。
    不止是他,便是连周行等对刘拂性情熟知的人,也不觉变了脸色。
    那琴声一转,从巍峨山巅转入浩渺无垠的水域,竟是直接由《高山》之尾接上了《流水》。
    不提张轩等爱琴之人,其余学子虽只是薄晓音律,却也知道自唐之后《高山流水》便已分为二操,前八段为《高山》,后七段为《流水》,再无人合而弹之。
    而他们的先生……
    竟是重和了这二曲!
    刘拂心神已全溶于指尖思弦,对台下学子的惊讶全然不知。她双目轻阖,沉浸于琴意之中。
    离她最近的张轩将刘拂神情全看在眼中,在看清她脸上自然而然的欣喜陶醉时,心中猛然一惊。
    他突然想起,自己少年时第一次弹奏出整首曲子时,也是这般发自内心的欢喜。
    正当张轩陷入沉思时,刘拂指尖轻颤,已转了曲风。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