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族人从未生养过二郎,有什么资格要求二郎认祖归宗?
同样的,他们没资格要求九宁为宗族牺牲。
不管九宁是不是长公主,不管她的生父是什么身份,这一切都和周家无关。
她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皆是崔家仆从打理,她吃的穿的用的也不是周家官中的账目。
疼爱她的人,是周都督。
庇护她的人,是周都督。
庇护江州的人,也是周都督。
和周家其他族人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周都督,江州早就被战火吞噬。
族人靠着周都督的军队才能坐享富贵尊荣,却瞧不起周都督,嫌周都督匪气。
周都督早就警告过不许他们打九宁的主意,她的婚事由他做主,他为江州南征北战,唯一的要求就是家族不能利用他的子孙,他们还是趁他不在的时候把九宁送出去交换城池。
真是贪得无厌……厚颜无耻啊……
难怪周都督这么干脆地放手让周嘉暄接手周家军……他本来就是个不爱搭理宗族的懒散性子,戎马一生,到头来还是被宗族当成一颗棋子,族人恨不能榨干他的最后一滴血,理由冠冕堂皇——为了宗族。他看透了,不想再搭理族人。
周使君愿意为宗族牺牲,也希望周都督能和自己一样。
但是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忽然开始理解周都督了。
有族人互相扶持当然最好,如果族人愚蠢短视,像一群吸血蝙蝠一样纠缠着你,贪无止境,为什么还要纵容他们?
他本来可以制止这一切,只要他不点头,族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动九宁……
周使君闭一闭眼睛,转身,迎着冰冷的北风,一步一步往回走。
如果当时没有瞒着周都督自作主张,如果能耐心一点等九宁查明真相……如果他早一点知道九宁是武宗唯一的骨血……
他眼前一片模糊。
茫茫白雪中,出现一个熟悉的轮廓。
那是年轻的武宗,红袍玉带,紫冠乌靴,丰神俊朗,气度华贵,含笑站在他面前,递了杯茶给他。
周家祖上出身不高,周使君只是个名声不显的寒门子弟,宴席上的新晋进士个个文采风流,他紧张拘谨,没有做出一首艳惊四座的好诗,也不会打马球……
可是武宗却对他说,他写的文章很好,扎实稳重,体恤民间疾苦,将来一定是个能体恤百姓的好官。
回忆和眼前的现实交织在一块,武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越来越淡……
周使君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
出了主城后,风声越来越大。
九宁裹紧斗篷。
城外精骑看到他们一行人出城,夹一夹马腹,驱马迎上前。
周嘉暄扫一眼远处有兵马驻守的长亭,“二郎在等你?”
九宁点点头。
周嘉行处理其他事情向来不拖泥带水,他不想回周家,就不会搭理周家族人。此次来江州,主要是为了陪她。
另外大概也是为了亲自看着她……九宁眼里闪过一抹笑意,在心里悄悄腹诽。
看到她笑,周嘉暄也嘴角轻扬,笑了笑。
出城的路上,九宁和他说了这几年发生的事。
一开始他根本没反应过来。
她这么娇弱,吃顿茶食都要四五个侍女服侍,每天穿的襦裙和头上戴的珠翠首饰必须相配……这样讲究的小娘子,怎么可能辗转几千里,冒着烽火,走遍乱世中的北方?
然而她没有撒谎,长公主英勇救兄、守护长安的事迹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世人都夸她巾帼不让须眉,是能镇守一方的烈女。
他看着长亭的方向,问道:“回长安以后,有什么打算?”
九宁凝望日光下寂静的山野平原,含笑道:“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顿了一下,扭头看周嘉暄,眉眼弯弯,双眸璨如星辰。
“阿兄以前是避世之人,这几年你接管周家,一定很辛苦。阿兄,别太累着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周嘉暄看着九宁,眉眼微微舒展,低低嗯一声。
九宁一挥手,道:“等战乱平息,阿兄可以继续跟着先生读书,也可以去各地游历。”
到那时,天下太平,周嘉暄不用担负宗族的压力,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周嘉暄挪开视线,点点头。
“好好照顾自己,有事给我写信。”他神情一肃,声音压低,“你现在的身份是长公主,万事小心,谁都不要相信……包括二郎,记住了吗?”
九宁怔了怔,道:“阿兄不必担心这个。”
周嘉暄以为她会顺着自己的话答应或者为周嘉行辩解,但她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用担心。
他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初他明知她被送走,没有抛下一切去救她……在他留下时,他已经失去要求她听自己的话的资格。
“万事小心。”
他沉默了半晌,轻声道。
九宁点点头,“阿兄也是。”
两人挥手作别。
周嘉暄勒马长道前,目送九宁远去。
他们还没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
他望着她的背影,眸光暗沉。
……
长亭前的亲兵看到九宁一行人靠近,隔得很远便笑着迎上前。
阿山走在最前面,脸上堆满笑。笑得太用力了,以至于表情看起来有几分狰狞。
九宁翻身下马,解开斗篷,睨他一眼,问:“二哥在做什么?”
阿山笑着道:“郎主刚才和先生们议事,这会儿可能在写信。”
九宁步上台阶,推门进屋。
屋里很安静,周嘉行坐在窗下书案前,低着头,果然在写信。
九宁蹑手蹑脚凑过去,站在他背后,弯腰往下看。
信纸上一大串歪歪扭扭的文字——显然不是汉字。
她撇撇嘴,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学点波斯语。
周嘉行神情不变,等写完一行字后,才微微抬起眼帘,问:“处理好了?”
就像是突然发现九宁回来了似的。
九宁看一眼火盆里烧得噼啪响的明炭,轻笑——他火力壮,屋里不需要火盆,这火盆肯定是知道她回来才让人送进来的。
“还没有。”她嫌弯腰累,往下轻压,趴在他背上,下巴往他肩膀上一搁,道,“还得见几个人。”
周嘉行动作凝滞了一下,浑身僵直,片刻后又慢慢放松下来,让她可以舒服地枕着他肩膀。
“太原那边没有动静,李司空现在必须确立嫡子的地位,否则他的儿子会因为继承权内斗。长安暂时太平。”
九宁趴在他背上,伸手去够桌案上的信报,“多弟和怀朗到哪里了?”
周嘉行忽然按住她的手,“还没有信报回来。”
九宁笑笑,“我忘了,最快也得半个月呢……”
她收回手,想站起身。
周嘉行扣着她的手,没用什么力道,但却扣得很稳。她试着扯了扯,他一动不动,安稳如山。
九宁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他神情如常,背对着她,扣着她的手臂,眼睛没看她。
她却觉得整个人都在他的视线之中,有种被他牢牢凝视的感觉。
“你不是要写信吗?”
她嘟囔道。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周嘉行嘴角微微一挑,转过脸。
“料理好这边的事……该轮到我了。”
九宁趴在他背上,手被他扣着,感觉到唇上温热。
火盆就在她脚底不远的地方,炭火明旺,热气静静飘散在空气中,扣着她的手顺着她的手臂往上,手指蹭过的地方炸起一层鸡皮疙瘩。
他看着瘦,倒是结实,哪哪儿都结实,碰到的地方全都硬邦邦的,连手指也粗糙硬实。
九宁腿有点软,等她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和周嘉行成了面对面的姿势,那双手一只紧紧揽着她的腰,把她往怀里带,一只按在她脖子上。
而她坐在周嘉行的腿上,身子后仰,枕着他坚实的胳膊,双手软软的,搭着他肩膀,他的锦袍被揉得一团乱。
火盆可能离得太近了,两人都热得脸通红。
周嘉行松开九宁的唇,睁开眼睛,浓密卷翘的眼睫微微轻颤。
九宁诧异地看着他:“二哥,你……”
原来他亲她的时候都闭着眼睛的?
“郎主!”
屋外传来阿山的声音。
九宁眨眨眼睛。
族人从未生养过二郎,有什么资格要求二郎认祖归宗?
同样的,他们没资格要求九宁为宗族牺牲。
不管九宁是不是长公主,不管她的生父是什么身份,这一切都和周家无关。
她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皆是崔家仆从打理,她吃的穿的用的也不是周家官中的账目。
疼爱她的人,是周都督。
庇护她的人,是周都督。
庇护江州的人,也是周都督。
和周家其他族人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周都督,江州早就被战火吞噬。
族人靠着周都督的军队才能坐享富贵尊荣,却瞧不起周都督,嫌周都督匪气。
周都督早就警告过不许他们打九宁的主意,她的婚事由他做主,他为江州南征北战,唯一的要求就是家族不能利用他的子孙,他们还是趁他不在的时候把九宁送出去交换城池。
真是贪得无厌……厚颜无耻啊……
难怪周都督这么干脆地放手让周嘉暄接手周家军……他本来就是个不爱搭理宗族的懒散性子,戎马一生,到头来还是被宗族当成一颗棋子,族人恨不能榨干他的最后一滴血,理由冠冕堂皇——为了宗族。他看透了,不想再搭理族人。
周使君愿意为宗族牺牲,也希望周都督能和自己一样。
但是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忽然开始理解周都督了。
有族人互相扶持当然最好,如果族人愚蠢短视,像一群吸血蝙蝠一样纠缠着你,贪无止境,为什么还要纵容他们?
他本来可以制止这一切,只要他不点头,族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动九宁……
周使君闭一闭眼睛,转身,迎着冰冷的北风,一步一步往回走。
如果当时没有瞒着周都督自作主张,如果能耐心一点等九宁查明真相……如果他早一点知道九宁是武宗唯一的骨血……
他眼前一片模糊。
茫茫白雪中,出现一个熟悉的轮廓。
那是年轻的武宗,红袍玉带,紫冠乌靴,丰神俊朗,气度华贵,含笑站在他面前,递了杯茶给他。
周家祖上出身不高,周使君只是个名声不显的寒门子弟,宴席上的新晋进士个个文采风流,他紧张拘谨,没有做出一首艳惊四座的好诗,也不会打马球……
可是武宗却对他说,他写的文章很好,扎实稳重,体恤民间疾苦,将来一定是个能体恤百姓的好官。
回忆和眼前的现实交织在一块,武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越来越淡……
周使君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
出了主城后,风声越来越大。
九宁裹紧斗篷。
城外精骑看到他们一行人出城,夹一夹马腹,驱马迎上前。
周嘉暄扫一眼远处有兵马驻守的长亭,“二郎在等你?”
九宁点点头。
周嘉行处理其他事情向来不拖泥带水,他不想回周家,就不会搭理周家族人。此次来江州,主要是为了陪她。
另外大概也是为了亲自看着她……九宁眼里闪过一抹笑意,在心里悄悄腹诽。
看到她笑,周嘉暄也嘴角轻扬,笑了笑。
出城的路上,九宁和他说了这几年发生的事。
一开始他根本没反应过来。
她这么娇弱,吃顿茶食都要四五个侍女服侍,每天穿的襦裙和头上戴的珠翠首饰必须相配……这样讲究的小娘子,怎么可能辗转几千里,冒着烽火,走遍乱世中的北方?
然而她没有撒谎,长公主英勇救兄、守护长安的事迹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世人都夸她巾帼不让须眉,是能镇守一方的烈女。
他看着长亭的方向,问道:“回长安以后,有什么打算?”
九宁凝望日光下寂静的山野平原,含笑道:“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顿了一下,扭头看周嘉暄,眉眼弯弯,双眸璨如星辰。
“阿兄以前是避世之人,这几年你接管周家,一定很辛苦。阿兄,别太累着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周嘉暄看着九宁,眉眼微微舒展,低低嗯一声。
九宁一挥手,道:“等战乱平息,阿兄可以继续跟着先生读书,也可以去各地游历。”
到那时,天下太平,周嘉暄不用担负宗族的压力,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周嘉暄挪开视线,点点头。
“好好照顾自己,有事给我写信。”他神情一肃,声音压低,“你现在的身份是长公主,万事小心,谁都不要相信……包括二郎,记住了吗?”
九宁怔了怔,道:“阿兄不必担心这个。”
周嘉暄以为她会顺着自己的话答应或者为周嘉行辩解,但她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用担心。
他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初他明知她被送走,没有抛下一切去救她……在他留下时,他已经失去要求她听自己的话的资格。
“万事小心。”
他沉默了半晌,轻声道。
九宁点点头,“阿兄也是。”
两人挥手作别。
周嘉暄勒马长道前,目送九宁远去。
他们还没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
他望着她的背影,眸光暗沉。
……
长亭前的亲兵看到九宁一行人靠近,隔得很远便笑着迎上前。
阿山走在最前面,脸上堆满笑。笑得太用力了,以至于表情看起来有几分狰狞。
九宁翻身下马,解开斗篷,睨他一眼,问:“二哥在做什么?”
阿山笑着道:“郎主刚才和先生们议事,这会儿可能在写信。”
九宁步上台阶,推门进屋。
屋里很安静,周嘉行坐在窗下书案前,低着头,果然在写信。
九宁蹑手蹑脚凑过去,站在他背后,弯腰往下看。
信纸上一大串歪歪扭扭的文字——显然不是汉字。
她撇撇嘴,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学点波斯语。
周嘉行神情不变,等写完一行字后,才微微抬起眼帘,问:“处理好了?”
就像是突然发现九宁回来了似的。
九宁看一眼火盆里烧得噼啪响的明炭,轻笑——他火力壮,屋里不需要火盆,这火盆肯定是知道她回来才让人送进来的。
“还没有。”她嫌弯腰累,往下轻压,趴在他背上,下巴往他肩膀上一搁,道,“还得见几个人。”
周嘉行动作凝滞了一下,浑身僵直,片刻后又慢慢放松下来,让她可以舒服地枕着他肩膀。
“太原那边没有动静,李司空现在必须确立嫡子的地位,否则他的儿子会因为继承权内斗。长安暂时太平。”
九宁趴在他背上,伸手去够桌案上的信报,“多弟和怀朗到哪里了?”
周嘉行忽然按住她的手,“还没有信报回来。”
九宁笑笑,“我忘了,最快也得半个月呢……”
她收回手,想站起身。
周嘉行扣着她的手,没用什么力道,但却扣得很稳。她试着扯了扯,他一动不动,安稳如山。
九宁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他神情如常,背对着她,扣着她的手臂,眼睛没看她。
她却觉得整个人都在他的视线之中,有种被他牢牢凝视的感觉。
“你不是要写信吗?”
她嘟囔道。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周嘉行嘴角微微一挑,转过脸。
“料理好这边的事……该轮到我了。”
九宁趴在他背上,手被他扣着,感觉到唇上温热。
火盆就在她脚底不远的地方,炭火明旺,热气静静飘散在空气中,扣着她的手顺着她的手臂往上,手指蹭过的地方炸起一层鸡皮疙瘩。
他看着瘦,倒是结实,哪哪儿都结实,碰到的地方全都硬邦邦的,连手指也粗糙硬实。
九宁腿有点软,等她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和周嘉行成了面对面的姿势,那双手一只紧紧揽着她的腰,把她往怀里带,一只按在她脖子上。
而她坐在周嘉行的腿上,身子后仰,枕着他坚实的胳膊,双手软软的,搭着他肩膀,他的锦袍被揉得一团乱。
火盆可能离得太近了,两人都热得脸通红。
周嘉行松开九宁的唇,睁开眼睛,浓密卷翘的眼睫微微轻颤。
九宁诧异地看着他:“二哥,你……”
原来他亲她的时候都闭着眼睛的?
“郎主!”
屋外传来阿山的声音。
九宁眨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