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赶着投胎似的去排队领晚饭,顾不得瞧看李家的包袱。
许正与李山兄弟走到远处的树林里面说话。
46师兄弟买饼方
包袱里面装着十八张鸡蛋灌饼、两套洗得干净整洁还带着太阳味道的秋衣、两双崭新的布鞋等。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也近七、八斤重。
李家怕累坏许正,包裹不敢多带。赵氏给李山带了家书,信里的内容是让他们兄弟回家。
李石吃着油汪汪鸡蛋灌饼,欢喜的嘴都合不拢。这鸡蛋灌饼好吃的能把舌头咬掉。累死累活干一天的活,现在终于可以歇息,还有白面、鸡蛋吃,真是好幸福。
“许哥,你也吃饼。”李山心里知道许家比李家还穷,马氏又是个厉害的,肯定是马氏让许正回来挣银钱。
许正还是头一次吃鸡蛋灌饼,吃得香的都顾不上道谢。
“我家情况如何?”李山十分惦记自家的情况,上次长子、二子说的话根本无法相信,这次想从许正嘴里听听。
许正目光无比羡慕,激动道:“李兄弟,你家变化很大!”接着说给李山听。
李山被一个个的好消息震惊的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许正忍不住问道:“李兄弟,你怎么不信健安、福康的话?”
李山心里非常高兴又有些自责,咧嘴笑道:“我着实没想到五个孩子这么能干,把家里弄得这么好。”
许正吃完饼,伸舌头把手指沾的油添干净,不好意思再吃,李山执拗的硬往他手里塞了一张饼,还特意道:“这么多饼,我们兄弟哪里吃的完,你快帮着吃几张!”
“前些天我家托你家的福赚了一笔银钱。”许正性子憨厚老实,当下就把李家雇许家给修建房子十二人做饭的事说了,又低头道:“赵弟妹怕村里人说我媳妇闲话,白天都在我家呆着陪我媳妇。我是个蠢人,不知有这回事,差点信了村里人的闲话冤枉我媳妇不守妇道。”
李山见许正一脸愧疚,便道:“我媳妇一直说嫂子是个好的。下次再有人说嫂子坏话,你别相信就是。”
“包袱里面有弟妹给你写信,你快瞧瞧。”许正接着道:“弟妹担心你们兄弟,信里写了让你们兄弟回家,又让我给你们兄弟带口信回家。”
李石大脑袋在李山的肩膀上蹭了几下,笑嘻嘻道:“大哥,我们回家吃三顿饭去。”
许正语气里透着浓浓的羡慕,“你家的日子过得极好,弟妹又快生了,你们兄弟还在这里搬什么石头,明个就回村去。”
“修建房子、打摇井,这得花许多的银子。”李山心里粗略算了算,需要十几两银子,再瞧一遍爱妻的信,信上说四个儿子轮流去卖饼,思前想后缓缓道:“我们兄弟回去也是出去卖饼,不如留在这里继续干活多赚一份银钱,每天能有五十个铜钱。”
许正目光有些震惊,不过很快就变成了佩服,“这还真被我媳妇说中了,她说你肯定不会回家享福,肯定要留下修建城墙。”
李石眼睛水汪汪都快要哭了,问道:“我们不回家啊?”
李山耐心的解释道:“不回。你嫂子给我们每人做了一双新鞋,还带了一套秋衣。我们就在燕城跟许哥一起干活,直到你嫂子生产前回家。”
李石嘀咕道:“可是你没有安全帽?”
“石头,你莫担心。官府已派人去做安全帽,马上就给工地人人佩戴一顶。到时我就有安全帽戴。”
闻言,许正忍不住夸赞道:“你家如意实是聪慧,能用老藤编成安全帽,还会烙出这么好吃的鸡蛋饼。”
李石特意提醒道:“鸡蛋灌饼。”
赵氏等了好几天,望穿秋水都没看到丈夫、小叔子的身影,气得心里直骂丈夫倔驴。
燕城,燕王府。
“你我师兄弟二人试了一个月,还是做不出鸡蛋灌饼。”
“可不是吗。真不知是何方高人,用的什么妙方能把鸡蛋灌进饼里去。”
“老张、老余今个中午又笑话我啥时能让他们吃上鸡蛋灌饼。他们一唱一合的把我挖苦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二管家昨个还拐弯抹角的问我鸡蛋灌饼呢。不过,二管家透露会做鸡蛋灌饼的人在金鸡镇。”
一胖一瘦的两个中年男子面对面坐在假山旁边有点凉意的石凳上,大眼瞪小眼,愁眉苦脸。
两人是燕王府的两个厨子,还是北地有名的面食厨师。
他们是同门师兄弟,胖的叫胡二,瘦的叫何三,都是孤儿,被没有儿女的大厨师收在门下,学得一身精湛厨艺,尤其是面食在北地同行之中算是翘楚。
胡二、何三自从吃了鸡蛋灌饼,就开始每天抽出半个时辰研究做法,这都过去一个月了仍未成功。
他们曾在众人面前打过包票,几天就把鸡蛋灌饼做出来,牛早就吹出去,可是一个月了还没摸到头绪。
二人相互对视,不约而同的道:“不行,得想个法子把方子弄到手!”
燕王府自开府以来,府规很严,禁止府里的任何人打着王府的旗号欺压百姓。
二人想得到鸡蛋灌饼的方子,不能以势压人,只能用买的方式。
这么着二人先托人去金鸡镇打听清楚,得知鸡蛋灌饼是出自礼村一户姓李的人家,就决定去买方子。
这天,下了一早的中雨,晴了之后天气更加凉起来,礼村来了两个骑着马的男子。
“李家就在村子里面,他家是新修建的房,黑瓦白墙好认得很。”村人见两人穿着气派,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心里羡慕李家又认识贵人了。
两人正是胡二、何三。
李家没有成年男子,赵氏腆着肚子不方便待客,李健安、李福康也去金鸡镇卖饼,李英华、李敏寒、李如意三兄妹招待客人。
胡二是个急脾气,进了李家堂屋的大门,屁股刚坐下,开门见山说了来意,“我姓胡,我兄弟姓何。我们兄弟都是外地人,听说你们家会做鸡蛋灌饼,想买了方子回老家开个饼店,你们开个价,要是合适,我们兄弟就掏银钱买下。”
李英华面色倏变,喃喃道:“这个……”
许正与李山兄弟走到远处的树林里面说话。
46师兄弟买饼方
包袱里面装着十八张鸡蛋灌饼、两套洗得干净整洁还带着太阳味道的秋衣、两双崭新的布鞋等。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也近七、八斤重。
李家怕累坏许正,包裹不敢多带。赵氏给李山带了家书,信里的内容是让他们兄弟回家。
李石吃着油汪汪鸡蛋灌饼,欢喜的嘴都合不拢。这鸡蛋灌饼好吃的能把舌头咬掉。累死累活干一天的活,现在终于可以歇息,还有白面、鸡蛋吃,真是好幸福。
“许哥,你也吃饼。”李山心里知道许家比李家还穷,马氏又是个厉害的,肯定是马氏让许正回来挣银钱。
许正还是头一次吃鸡蛋灌饼,吃得香的都顾不上道谢。
“我家情况如何?”李山十分惦记自家的情况,上次长子、二子说的话根本无法相信,这次想从许正嘴里听听。
许正目光无比羡慕,激动道:“李兄弟,你家变化很大!”接着说给李山听。
李山被一个个的好消息震惊的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许正忍不住问道:“李兄弟,你怎么不信健安、福康的话?”
李山心里非常高兴又有些自责,咧嘴笑道:“我着实没想到五个孩子这么能干,把家里弄得这么好。”
许正吃完饼,伸舌头把手指沾的油添干净,不好意思再吃,李山执拗的硬往他手里塞了一张饼,还特意道:“这么多饼,我们兄弟哪里吃的完,你快帮着吃几张!”
“前些天我家托你家的福赚了一笔银钱。”许正性子憨厚老实,当下就把李家雇许家给修建房子十二人做饭的事说了,又低头道:“赵弟妹怕村里人说我媳妇闲话,白天都在我家呆着陪我媳妇。我是个蠢人,不知有这回事,差点信了村里人的闲话冤枉我媳妇不守妇道。”
李山见许正一脸愧疚,便道:“我媳妇一直说嫂子是个好的。下次再有人说嫂子坏话,你别相信就是。”
“包袱里面有弟妹给你写信,你快瞧瞧。”许正接着道:“弟妹担心你们兄弟,信里写了让你们兄弟回家,又让我给你们兄弟带口信回家。”
李石大脑袋在李山的肩膀上蹭了几下,笑嘻嘻道:“大哥,我们回家吃三顿饭去。”
许正语气里透着浓浓的羡慕,“你家的日子过得极好,弟妹又快生了,你们兄弟还在这里搬什么石头,明个就回村去。”
“修建房子、打摇井,这得花许多的银子。”李山心里粗略算了算,需要十几两银子,再瞧一遍爱妻的信,信上说四个儿子轮流去卖饼,思前想后缓缓道:“我们兄弟回去也是出去卖饼,不如留在这里继续干活多赚一份银钱,每天能有五十个铜钱。”
许正目光有些震惊,不过很快就变成了佩服,“这还真被我媳妇说中了,她说你肯定不会回家享福,肯定要留下修建城墙。”
李石眼睛水汪汪都快要哭了,问道:“我们不回家啊?”
李山耐心的解释道:“不回。你嫂子给我们每人做了一双新鞋,还带了一套秋衣。我们就在燕城跟许哥一起干活,直到你嫂子生产前回家。”
李石嘀咕道:“可是你没有安全帽?”
“石头,你莫担心。官府已派人去做安全帽,马上就给工地人人佩戴一顶。到时我就有安全帽戴。”
闻言,许正忍不住夸赞道:“你家如意实是聪慧,能用老藤编成安全帽,还会烙出这么好吃的鸡蛋饼。”
李石特意提醒道:“鸡蛋灌饼。”
赵氏等了好几天,望穿秋水都没看到丈夫、小叔子的身影,气得心里直骂丈夫倔驴。
燕城,燕王府。
“你我师兄弟二人试了一个月,还是做不出鸡蛋灌饼。”
“可不是吗。真不知是何方高人,用的什么妙方能把鸡蛋灌进饼里去。”
“老张、老余今个中午又笑话我啥时能让他们吃上鸡蛋灌饼。他们一唱一合的把我挖苦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二管家昨个还拐弯抹角的问我鸡蛋灌饼呢。不过,二管家透露会做鸡蛋灌饼的人在金鸡镇。”
一胖一瘦的两个中年男子面对面坐在假山旁边有点凉意的石凳上,大眼瞪小眼,愁眉苦脸。
两人是燕王府的两个厨子,还是北地有名的面食厨师。
他们是同门师兄弟,胖的叫胡二,瘦的叫何三,都是孤儿,被没有儿女的大厨师收在门下,学得一身精湛厨艺,尤其是面食在北地同行之中算是翘楚。
胡二、何三自从吃了鸡蛋灌饼,就开始每天抽出半个时辰研究做法,这都过去一个月了仍未成功。
他们曾在众人面前打过包票,几天就把鸡蛋灌饼做出来,牛早就吹出去,可是一个月了还没摸到头绪。
二人相互对视,不约而同的道:“不行,得想个法子把方子弄到手!”
燕王府自开府以来,府规很严,禁止府里的任何人打着王府的旗号欺压百姓。
二人想得到鸡蛋灌饼的方子,不能以势压人,只能用买的方式。
这么着二人先托人去金鸡镇打听清楚,得知鸡蛋灌饼是出自礼村一户姓李的人家,就决定去买方子。
这天,下了一早的中雨,晴了之后天气更加凉起来,礼村来了两个骑着马的男子。
“李家就在村子里面,他家是新修建的房,黑瓦白墙好认得很。”村人见两人穿着气派,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心里羡慕李家又认识贵人了。
两人正是胡二、何三。
李家没有成年男子,赵氏腆着肚子不方便待客,李健安、李福康也去金鸡镇卖饼,李英华、李敏寒、李如意三兄妹招待客人。
胡二是个急脾气,进了李家堂屋的大门,屁股刚坐下,开门见山说了来意,“我姓胡,我兄弟姓何。我们兄弟都是外地人,听说你们家会做鸡蛋灌饼,想买了方子回老家开个饼店,你们开个价,要是合适,我们兄弟就掏银钱买下。”
李英华面色倏变,喃喃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