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三年吧╮(╯▽╰)╭
————————————————————————————————————
今天第一更,没有意外的话,待会儿会有第二更~
第415章 科举弊案
科举弊案, 素来是朝廷绝不能容忍的重案要案。每回科场兴起弊案, 必定是朝廷上下为之瞩目。先帝年间, 传奉官盛行,不必经过科举就能取士,令不少投机取巧之人都想方设法靠着钱财与钻营得到了官职。但饶是如此,也依旧无法断绝科场舞弊的事件。
朱祐樘登基后, 对科场舞弊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态度。凡舞弊者,皆当即逐出考场, 剥夺功名, 终身不得再考。而若是买卖试题或者考官徇私勾连考生一同作弊, 那便是科举弊案, 更是须得严加惩罚。剥夺官职或者功名尚是轻的, 严重者当判流放之刑甚至是斩首之罪,且举家论罪。
九年来,不乏以身试法者, 却顶多只敢在秋闱的时候闹些幺蛾子。这回竟然有人胆大包天,在春闱时买卖试题,自然绝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尽管本次春闱的主试官人选只是初步拟定,尚未明发圣旨,试题更是不曾拟定, 绝无泄露的可能——可朱祐樘依然立即将内阁与礼部官员都召进了乾清宫议事。
徐溥等人在赶来的路上都已听说此事,神色亦极为严峻。即使买卖的试题是假的,也足可见科举场上的风气不容乐观。这事儿说大或许并不大, 毕竟没有真正泄露试题闹到科举场上去;可说小也并不小,因为今日或许买卖的是假试题,明日买卖的便是真试题了。
待到众人赶到乾清宫时,朱祐樘正坐在御案后,阅读从人犯那儿缴获的“试题”。众臣行礼,朱祐樘让他们都坐下,便命何鼎将“试题”读给他们听。已经内定为本次春闱主试官的谢迁与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鏊听罢后,都暗自松了口气。
谢迁是阁臣,这回算是领了个名头,王鏊才是真正的拟试题者与考官。但两人是同一年的进士,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又同在翰林院共事那么多年,关系不错,自然也会探讨此事。两人来的时候心头颇有些忐忑不安,还以为是他们不够谨慎,致使讨论的题目泄露出去了。
“听起来,倒也颇为像样。”朱祐樘淡淡地道,“拟题的人算是费了番心思,并非无才无学之辈。谢爱卿与王爱卿以为如何?”
谢迁回道:“此人将本朝历代春闱的试题都细细研读了,这题出得倒是没甚么漏洞。不过,试题用意却有些偏颇了。”科举取士,取的是能够经世济用之才,出题自然都暗藏意图。或是了解举子对世事的见解,或是了解他们解决军政水利农事等问题之道,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让他们就题而论题。因此,每一道题,都必须有能够发挥的余地,而不是仅仅能够引经据典而已。
“若是任谁都能想出春闱试题,朕又何须任命主考官?这几道题如果没有疏漏,那朕便该怀疑,是不是你们初拟的试题泄露出去了。”朱祐樘道,“你们应当也有些成算了罢,不若将曾讨论的试题都写出来瞧瞧?”
谢迁与王鏊领旨,便笔走龙蛇将题都写了下来。徐溥等人看了,都纷纷抚须颔首,可见这些试题出得确实有水准。然而朱祐樘沉吟片刻,却道:“这些题都不必用了,你们再拟定一份。现下便去东暖阁里商议,先别写在纸张上,你们二人知道即可。”
谢迁与王鏊怔了怔,跟着何鼎去了东暖阁。何鼎将他们二人引入内,让小太监给他们端上了茶水,便在里头仔细检查了一番,又在外头绕了一圈。确保没有任何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后,他就守在了东暖阁门口。
朱祐樘又吩咐徐溥等人道:“日后,凡春闱试题,皆只在乾清宫内商议。拟定题目后,由朕与内阁验看了,便封存在御案之上。直到春闱前三日,朕会让司礼监将这些题目誊抄在卷子上。如此,经手的人越少越好,泄露题目的可能性便更低了。”
“陛下,司礼监——”徐溥皱紧眉。虽有怀恩、萧敬等在场,但他也依旧隐晦地提醒,司礼监亦未必都干干净净。或者说,内官更容易不干净,更容易做手脚。
“凡誊抄卷子者,皆暂时封在一处宫殿中起居。直到春闱之后,方可出来照旧领差事。”朱祐樘道,“若有与其他人勾连交接者,便有舞弊之嫌,交由东厂或锦衣卫审问处置。”以前科举的卷子都由礼部官员誊抄,虽说也看得很紧,但毕竟不能将他们隔绝起来。他们每日来往于衙门与家之间,很容易被有心人钻空子。若有人想透试题,只要能见到其他人,自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避过监督,从中得利。
内阁几位阁老虽不希望司礼监涉入此事,但仔细想想,也只有太监们才能用这样的法子约束起来。若是换了官员,也能暂时在一处宅子里待着。可宅子的守卫毕竟不如宫中,也不能不给他们一些仆从伺候,便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于是,他们便只得暂时默许了此事。在他们想出更合适的法子之前,也只能这样办了。
“誊抄试题一事虽暂时解决,但买卖试题依然须得严加查证。”朱祐樘接道,“此事先由锦衣卫负责查办,等到审案时,交给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朕希望,春闱买卖试题的风气,自今岁始永远绝迹。”
群臣躬身应是,朱祐樘便让牟斌将人犯的供词原原本本地述说一遍,张延龄与朱祐梈也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说了——谁也不曾提到朱厚照,便像是这三个人都是张延龄和朱祐梈无意之间发现的一般。
************
进了锦衣卫的诏狱,骨头不够硬的人,连半个时辰都未必能坚持得住。这三人中的两个是买试题的,原都是前来参加春闱的举子,不过是文文弱弱的普通人。刚进了诏狱,见到前来审问的锦衣卫,便吓得什么都招了。另一个卖试题的倒是嘴硬些,但牟斌才用了一两个讯问的法子,他便顶不住了,赶紧将所有事都抖落出来。
原来这所谓的“试题”,便是这卖试题的举子自己拟出来的。他出身没落的书香门第,原也算得上是故乡的天之骄子。可来到京城,见识了京中的繁华盛景,也目睹了许多家中富贵的举子阔绰的生活后,他心里便不平起来,于是生出了歪念头。因此,他上一回春闱落榜后,回家苦心钻研了三年,便研究出了这么一份能哄骗不少人的试题。
他自以为拿远亲作为托辞,做得隐秘些、巧妙些,便能哄骗住一群有钱的傻举子,赚得成千上万两钱财花用。谁成想,他刚将风声放出去,没做成几笔生意,便落入了诏狱中。牟斌问他,买卖试题的法子他是如何想到的。他赶紧招认,说是头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听说有人私下干这种事。
于是,锦衣卫顺藤摸瓜,潜伏在各种举子的诗会里,渐渐也探知了不少消息。更有沈峘知道后,自告奋勇地去“卧底”,打探到了不少消息。横竖他这回春闱也只打算体验一番,不需要刻意做甚么准备。能帮锦衣卫的忙,就是帮陛下和皇后娘娘分忧,他自然很愿意。
沈峘积极主动地营造了“人傻钱多速来”的形象,想在他身上挣钱的人自然不少。他就是个活生生的诱饵,勾了许多心怀不轨的鱼儿去咬。锦衣卫不动声色地将这些鱼都逮住,一个接着一个送进诏狱。
结果,审问这些鱼的时候,牟斌查出了两条“大鱼”。一条“大鱼”拿出的试题,竟然和谢迁、王鏊先前定的题有六分相像,有一个题更是一字不漏,显然并不是巧合。而另一条“大鱼”则供述,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将试题卖给沈峘这样的官家公子,听说还是皇后娘娘的表弟。可有人私下寻着他,给了他一千两银子,让他定要将试题卖给沈峘或者张延龄。
朱祐樘听了牟斌禀报,不由得大怒,着令锦衣卫继续查证,命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会审,务必查出泄露试题者。至于意图栽赃陷害寿宁侯府之人,他心底隐隐有些预感,便只让牟斌私下里查问清楚。
张清皎得知后,叹道:“我们张家与周家能有甚么仇怨?怎么他们竟是盯住了鹤哥儿不肯放?鹤哥儿考秀才的时候,他们便收买言官,污蔑他舞弊。如今更是索性故意做局,想陷害他舞弊。幸而大哥儿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此事,鹤哥儿也不打算考春闱,不然,还不知最终会被他们害成甚么模样。”
朱祐樘拧紧眉,宽慰她道:“这便是天意。就算他们屡屡算计,也不可能成功。可惜眼下查不出实据,我也不能将此事告诉祖母,只能私下敲打他们一番了。”
“便是敲打他们,他们也会在祖母面前告状,说咱们冤枉了他们。”张清皎嗔道,“难不成,除了敲打之外,便没有能治他们的法子了?”
朱祐樘很是无奈:“卿卿,你也知道,有祖母在,总归不好动他们。而且,他们这回行事也没落下多少证据。便是依律法来判,也判不得他们的罪。”周家若是真蠢到让自家人出面行事,那也该得一点教训了。否则,他们还以为,即便有他和卿卿在,张家也能任人欺侮。
张清皎蹙着眉,满脸皆是不悦。可她也知道,有周太皇太后在,就算证据确凿,也不可能给周家太深刻的教训。否则,周太皇太后与朱祐樘之间的“联盟”,指不定便会有倾覆的危险。祖孙俩若是闹起来,那便难以收拾了,于朱祐樘的名声亦有大碍。
算了,明面上便暂时忍了这一回罢。至于私底下,她得想想法子,好好收拾他们一番。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地用惩处他们,那她便是用些别的方法又如何呢?总该让他们受些教训,他们才会知道,张家绝不是他们能欺负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mua,大家晚安
第416章 周氏护短
自从得知锦衣卫正在严查科举舞弊案后, 长宁伯周彧的心情便格外变幻多端, 时而如晴空万里, 时而又如乌云密布。当他得知张鹤龄与张延龄兄弟一直闭门不出,便是想将试题塞给他们也没有机会时,很是郁怒了几日,连家里的妻妾儿女都受了迁怒;当他知道沈峘积极主动地游走于各家举子的诗会中, 似是对买试题很感兴趣后,又转怒为喜。
不过, 没等他高兴多久, 便有晴天霹雳传来, 说是锦衣卫已经将京中所有买卖春闱试题者都一网打尽了。他赶紧让人打听沈峘或者张家是否牵连其中, 结果却得知沈峘清清白白, 据说先前不过是帮着锦衣卫办案罢了。更不必提从未出过门的张家兄弟了,怎么也不可能与此事有甚么牵扯。
白费了这么一番功夫,周彧不由得大怒, 立即将那名出馊主意的西席先生赶出了长宁伯府。那西席先生不敢得罪周家,又怕锦衣卫查到自己头上,忙不迭地逃出了京城,恐怕是终身都不敢再入京了。然而,他走得太匆忙,没收拾干净首尾, 到底还是让锦衣卫查出了些许蛛丝马迹,将随着那西席先生办过事的长宁伯府家丁给逮住了。
周彧大惊,生怕锦衣卫盘问出甚么来, 赶紧去央兄长庆云侯周寿帮忙。周寿听他吞吞吐吐地说完前因后果,险些气得仰倒:“我早就说了,你别自作主张!你偏不信邪,竟然瞒着我干出这种事来!!”
周彧自知理亏,连连保证道:“大哥,这回我真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
“再有下回,看谁给你收拾烂摊子!”周寿怒道,立即差使下人去锦衣卫打听。若是此事并非牟斌所办,那靠着周家的面子或许就能抹平。可如果这事是牟斌负责的,怎么办案便是陛下的意思,只能入宫央太皇太后娘娘出手相护了。
不久后,下人便带回消息,说是科举弊案一事自始至终都由牟斌牟指挥使查办,陛下将这件案子看得极重,随时关注办案的进展。周家兄弟哪敢涉入这样的要案中,忙不迭地入宫求见周太皇太后。
原本正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的周太皇太后心情很是不错,听宫人禀报后,便将两个弟弟都召进了仁寿宫。可很快她便发现,他们二人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分明都一把年纪了,却仍不知如何处事,在外头惹了祸事,便只知急慌慌地来寻她的庇护。
“娘娘,我真不知甚么买卖春闱试题的事啊!”周彧哭丧着脸,灵机一动,将所有事都推给了那名西席先生,“一定是那该死的西席!一定是他想买春闱试题!想靠着这些试题中进士!这才将家里的仆从给卷了进去!怪不得他前两天不声不响地就辞馆跑了!!”他丝毫不提此案的详情,更不提张家,只囫囵着说了几句,便是为了彻底摆脱干系。
“娘娘也知道,二弟平日里便过得有些糊涂,才会受人欺瞒。若不是那西席从中作梗,咱们家怎会与春闱扯上干系?家里没有子弟考科举,咱们又何必蹚这趟浑水?”周寿赶紧接道,“还请娘娘替我们做主啊!”
周太皇太后淡淡地望着他们:“既然这事与你们无关,你们又何必如此焦急?锦衣卫既是受皇帝之命查案,应当也不会冤枉了好人。你们只须将所知道的与他们说,让他们尽快将那西席逮回来,岂不是真相大白了?”
闻言,周彧一时哽住了——那名西席绝不能被逮住!要是被锦衣卫抓住,甚么都得供出来!不仅仅是这回买卖试题之事,他还知道长宁伯府不少阴私!该死,他不该将那人放走的!谁知道那人究竟识不识趣,会不会将这些事透露出去?!
周寿的反应更快些:“娘娘,我们也相信锦衣卫必会秉公办案。但已经有仆从被抓住了,瓜田李下,难免会惹人猜疑。我们也是为了咱们周家的名声着想啊。”
“行了,我知道了。”周太皇太后蹙眉道,“科举弊案事关重大,周家绝不能牵涉其中。都几十岁的人了,连家里人都管不住,我都不知该怎么说你们是好。”说罢,她注视着两个须发皆白的弟弟,轻轻一叹,“你们也须得记住,我只能护你们一时,护不住你们一世。”
周寿与周彧怔了怔,忙叩首谢恩。周太皇太后懒怠再瞧见他们,便挥了挥手。两人不敢再多言,朝着坐在旁边的重庆大长公主与崇王笑了笑,躬身告退。
崇王目送着两位舅舅的背影,拧紧眉与重庆大长公主对视一眼。他思索片刻,禁不住出声道:“母后,儿臣忽然觉着,两位舅舅好像从未变过。”
周太皇太后斜了他一眼:“我知道,你是想说,他们这几十年简直是白活了,根本没甚么长进。”其实她又何尝不知道,两个弟弟眼皮子浅,气量也格外狭小呢?但她能怎么办?再怎么窝囊废,再怎么没用,再怎么欺善怕恶,那也是她的弟弟啊。她护了他们这么多年,难不成如今能将他们撂下不管?
崇王垂下眼,接道:“唯有吃亏,方能长进,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如此。许是母后一直将他们护得太妥当了,他们才不知该如何办事,依然和老顽童似的。儿臣倒觉得,教弟如教子,切不能太过宠溺纵容。”
周太皇太后沉默片刻,长叹道:“已经太迟了。”曾经她觉得两个弟弟虽没有为人处世的智慧,但好歹都有爵位在身,又有她相护,也没有甚么人敢欺侮他们。便是他们为恶,也不过是作些小恶,与万氏贱婢的弟弟相比名声好多了。可如今,与严格约束族人的王家、张家相较,周家的名声却已经是外戚中最低的。
“几十年都这样过下来了,还能让他们改不成?他们也不曾做过大奸大恶之事……只要有能支应门庭的后辈,再撑几代应当无妨。”
崇王满脸皆是不赞同之色,却也并未再提此事。只是,离宫的时候,他刻意等候重庆大长公主,姊弟俩同行往宫外而去。路上,重庆大长公主将她所知的科举舞弊案内情与他说了,崇王这才知道其中还有张家的缘故。但他怎么都有些想不通:“姊姊可知,舅舅们怎么突然与张家过不去?”
重庆大长公主苦笑道:“听说,张家曾经拒绝与周家结亲。两位舅父觉得丢了颜面,从此便将他们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也曾经劝过他们,可那时候母后与皇后的关系也不太好,他们便仗着母后撑腰,说是要替母后出气。如今宫里早已是一片和乐融融,偏他们迟迟都转不过圜来,还使这样下作的手段。”
崇王听罢,摇首叹道:“也不知他们能不能听懂母后的意思。”周家是靠着母后发迹的,但即使母后再寿数悠长,也比不过正年轻的皇后。周家已是日薄西山,而张家正是朝阳升起。两家交恶,最终落败的是哪家,还用得着说么?偏两位舅舅怎么也想不清楚,竟然将一件小事生生地扭成了仇怨。
“若是你以后能留在京中,或许可适当约束他们一二,和缓周张两家的关系。”重庆大长公主道,“此外,母后认为周家如今尚有能支应门庭的后辈,我却觉得那些孩子都已是醉生梦死,教不好了。所以,你若能挑出两三个孩童带在身边仔细教养,或许周家尚能延续几代。”
“姐姐可真是将我看得太高了。”崇王无奈而笑,“留京……尚不知是甚么时候的事。如今我尚且如履薄冰,周家的事……也只能随缘了。”
************
周太皇太后决定维护弟弟,很快命人将朱祐樘请到仁寿宫细谈。朱祐樘将证据呈给她瞧,她却摇首不看,只道:“我就剩这两个弟弟了,纵然再愚蠢,也是我的血亲。只要我在一日,总不能让他们出事。而且,他们那点儿小手段上不得台面,也没闹出甚么事来,不如便就此抹平罢。”
朱祐樘早已预料到她的态度:“祖母,这一回没闹出甚么事来,下一回呢?”
“我会严加约束他们,不让他们再胡闹。”周太皇太后接道,“张家这次确实是受了委屈,我会给他们一些赏赐,让他们压压惊。回头让人从我库房里取几套压箱底的头面首饰,给皇后送过去,教她也安心些。”
朱祐樘道:“孙儿相信祖母,便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罢。不过,事不过三。再有下一回,希望祖母能让孙儿秉公行事。”说罢,他立起来,向着周太皇太后躬身行礼。
周太皇太后闭了闭眼,良久方道:“好,我答应你。”
张清皎听闻此事始末后,冷冷一笑:“祖母一向护短,偏心自己的血亲,我能够理解她的选择。可这世上不止她一位长姐,她想维护自家弟弟,我也想维护自家弟弟,给他们讨还公道。正巧我身子骨也养好了,也该动一动了,不然都该生锈了。”
朱祐樘很是无奈,他自然不会违逆盛怒之中的爱妻,只得道:“卿卿,你身子才刚好些,也别太过疲累。若有甚么想做的,将妹妹们邀进宫来一起商量,有什么事也都交给她们去办。”
作者有话要说: 娘娘:不能靠律法制裁他们,那就由我来制裁!
陛下:好,好,好,制裁他们。别着急上火,慢慢制,慢慢制啊。
—————————————————————————————
mua,大家晚安
第417章 收拾周家
当日, 坤宁宫便发出帖子邀请四位长公主殿下入宫一叙。第二天, 仁和长公主四姊妹都准时来到坤宁宫, 每人脸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些许跃跃欲试之意。张清皎刚提起话头:“之所以将你们都邀过来,为的便是我在帖子里提起之事。周家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动我的逆鳞,我已是忍无可忍了。”
仁和长公主便接道:“忍无可忍,自然无需再忍。”
“是啊!”仙游长公主连连颔首, 也跟着气愤填膺,“虽说周家是祖母的娘家, 但我真得说一句公道话, 他们根本就不值得抬举!平日里便狐假虎威地干了不少坏事, 若不是祖母护着, 他们哪能一直作威作福?”
“我曾听重庆姑母提过, 周家与张家是因着结亲不成而交恶。”永康长公主也道,“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就算结不成亲, 那也没有结仇的道理。想来,以张家平素的行事,拒绝结亲亦会是礼节周到,不可能折辱周家。但大约在周家看来,拒绝他们便已经是一种折辱了。”
“他们周家的姑娘难不成是甚么金枝玉叶?看中了谁便须得结这门亲,连拒绝的余地也没有?”德清长公主抬起眉来, “这般狂妄自大而又气量狭小之辈,本便该吃些教训。否则,还不知他们下回会使甚么下作手段呢。”
“是啊, 筠妹妹比周家的姑娘何止好千倍百倍?”仁和长公主轻哼一声,“他们连孩子都有了,周家还在心里记恨,简直便是辨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若不让他们受一受罪,指不定他们心里还会生出甚么歪念头呢。嫂嫂,你便直说罢,想怎么教训他们?无论嫂嫂想做甚么,我们都只听嫂嫂的!”
张清皎神色微缓,道:“我已经让锦衣卫仔细查过他们家的事。说实话,他们家如今处处都是漏洞,无论从甚么地方入手,都能狠狠折腾他们一番。可他们眼下有祖母相护,若想在公堂上给他们治罪定是不成的。因此,我仔细想了想,咱们手头最好拿捏的,唯有两处。”
四位长公主皆目光微动,听得格外认真。便听她缓缓道:“一则,周家子弟大都不成器,经常做些荒唐事,家宅本便不甚安宁。庆云侯府大抵好上一些,不像长宁伯府那般暗潮涌动。但只须将他们在外头寻欢作乐,养外室捧戏子之类的事透给家眷,便能让他们慢慢乱起来。再加上父母平日里对儿女颇有偏爱,兄弟姊妹间本就积怨甚深,若是牵扯到未来继承爵位以及分家产之事,说不得好几房都能撕破脸。”
“此计甚妙。”仁和长公主抚掌道,“他们自己家宅不宁,忙得焦头烂额,哪有空闲再琢磨怎么祸害别人?不过,这只是激发了他们原本就有的矛盾,倒是有些便宜了他们。嫂嫂再说说,第二则是甚么?”
“二则,他们家于经济庶务一窍不通,只知侵占田庄与店铺,却不知该如何经营,便都一概交给了奴仆管理。那些奴仆欺上瞒下,对下克扣盘剥,对上哭穷,自己中饱私囊,过的日子不比寻常的官宦人家差。”张清皎眯了眯眼,“若是将这些事都揭开,让周家乱上添乱——趁着他们自家争权夺利,咱们正好可将那些位置不错的店铺盘过来。”
“是啊,咱们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最近不是正想着须得多开几家铺子么?”永康长公主笑道,“这可真是有缘呢。横竖他们也不懂得经营,或许觉得每年没多少出息的铺子算不得甚么,拿到手的银两才最实在。”
“就算是他们自己争抢着经营铺子,咱们也能适当地打压一番啊。”仙游长公主眨了眨眼睛,“嫂嫂应当已经查出来,他们那些铺子都是经营甚么的罢?无论他们想做甚么铺子,都只能亏钱,他们自然便会寻思着赶紧将铺子出手。”
“到时候,给他们留几间没甚么出息的铺子支应着场面。”张清皎淡淡地道,“等他们花光了手中的银两,维持不住豪奢的生活时,就该知道甚么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了。若是他们过不得清贫些的日子,便只能主动卖掉田庄或者家里的金银珠宝维持生活。”
她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周家的店铺,还有他们的田庄。若是锦衣卫不曾查证,她和朱祐樘都不知晓,他们在先帝年间竟然侵占了那么多田庄。这些田庄既是他们欺压百姓得来的,自然不能留在他们手里。李广已经去了吕宋一带,指不定甚么时候就能带回她心心念念的种子。她一直觉得皇庄有些不够用,到得那时候,这些田庄正好可用来实验种新粮。
“嫂嫂想得很周到。”德清长公主道,“于细微之处出手,谁都察觉不出来,才是好手段。经嫂嫂抽丝剥茧,我方才明白,这些其实是一环套着一环。家风差的人家,经济庶务便不可能理得干净。而经济庶务理不妥当,家中的矛盾便迟早会显露出来,败落也不过是一两代的事而已。”
“我也只能初拟计划,如何着手便只得靠你们了。”张清皎道,“来,咱们来列一列需要做哪些事。你们只管挑自己感兴趣的,各领几项。无须着急,遇到时机的时候便顺水推舟,静待事情发展即可。不然,若是周家生事,很快便败落了,难免会惹人怀疑。”
“嫂嫂放心,我们明白。”仁和长公主道。周家倚靠的是周太皇太后,她们再如何小心谨慎也不过分。不过,或许正因如此,她们心底都带着些许隐秘的兴奋感。祖母每回都不顾是非黑白,非得护着周家,她们早便已经看不过眼了。这回能帮着嫂嫂出气,多少也荡平了她们心底的不满之意,甚至有种“行侠仗义”的满足感。
————————————————————————————————————
今天第一更,没有意外的话,待会儿会有第二更~
第415章 科举弊案
科举弊案, 素来是朝廷绝不能容忍的重案要案。每回科场兴起弊案, 必定是朝廷上下为之瞩目。先帝年间, 传奉官盛行,不必经过科举就能取士,令不少投机取巧之人都想方设法靠着钱财与钻营得到了官职。但饶是如此,也依旧无法断绝科场舞弊的事件。
朱祐樘登基后, 对科场舞弊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态度。凡舞弊者,皆当即逐出考场, 剥夺功名, 终身不得再考。而若是买卖试题或者考官徇私勾连考生一同作弊, 那便是科举弊案, 更是须得严加惩罚。剥夺官职或者功名尚是轻的, 严重者当判流放之刑甚至是斩首之罪,且举家论罪。
九年来,不乏以身试法者, 却顶多只敢在秋闱的时候闹些幺蛾子。这回竟然有人胆大包天,在春闱时买卖试题,自然绝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尽管本次春闱的主试官人选只是初步拟定,尚未明发圣旨,试题更是不曾拟定, 绝无泄露的可能——可朱祐樘依然立即将内阁与礼部官员都召进了乾清宫议事。
徐溥等人在赶来的路上都已听说此事,神色亦极为严峻。即使买卖的试题是假的,也足可见科举场上的风气不容乐观。这事儿说大或许并不大, 毕竟没有真正泄露试题闹到科举场上去;可说小也并不小,因为今日或许买卖的是假试题,明日买卖的便是真试题了。
待到众人赶到乾清宫时,朱祐樘正坐在御案后,阅读从人犯那儿缴获的“试题”。众臣行礼,朱祐樘让他们都坐下,便命何鼎将“试题”读给他们听。已经内定为本次春闱主试官的谢迁与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鏊听罢后,都暗自松了口气。
谢迁是阁臣,这回算是领了个名头,王鏊才是真正的拟试题者与考官。但两人是同一年的进士,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又同在翰林院共事那么多年,关系不错,自然也会探讨此事。两人来的时候心头颇有些忐忑不安,还以为是他们不够谨慎,致使讨论的题目泄露出去了。
“听起来,倒也颇为像样。”朱祐樘淡淡地道,“拟题的人算是费了番心思,并非无才无学之辈。谢爱卿与王爱卿以为如何?”
谢迁回道:“此人将本朝历代春闱的试题都细细研读了,这题出得倒是没甚么漏洞。不过,试题用意却有些偏颇了。”科举取士,取的是能够经世济用之才,出题自然都暗藏意图。或是了解举子对世事的见解,或是了解他们解决军政水利农事等问题之道,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让他们就题而论题。因此,每一道题,都必须有能够发挥的余地,而不是仅仅能够引经据典而已。
“若是任谁都能想出春闱试题,朕又何须任命主考官?这几道题如果没有疏漏,那朕便该怀疑,是不是你们初拟的试题泄露出去了。”朱祐樘道,“你们应当也有些成算了罢,不若将曾讨论的试题都写出来瞧瞧?”
谢迁与王鏊领旨,便笔走龙蛇将题都写了下来。徐溥等人看了,都纷纷抚须颔首,可见这些试题出得确实有水准。然而朱祐樘沉吟片刻,却道:“这些题都不必用了,你们再拟定一份。现下便去东暖阁里商议,先别写在纸张上,你们二人知道即可。”
谢迁与王鏊怔了怔,跟着何鼎去了东暖阁。何鼎将他们二人引入内,让小太监给他们端上了茶水,便在里头仔细检查了一番,又在外头绕了一圈。确保没有任何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后,他就守在了东暖阁门口。
朱祐樘又吩咐徐溥等人道:“日后,凡春闱试题,皆只在乾清宫内商议。拟定题目后,由朕与内阁验看了,便封存在御案之上。直到春闱前三日,朕会让司礼监将这些题目誊抄在卷子上。如此,经手的人越少越好,泄露题目的可能性便更低了。”
“陛下,司礼监——”徐溥皱紧眉。虽有怀恩、萧敬等在场,但他也依旧隐晦地提醒,司礼监亦未必都干干净净。或者说,内官更容易不干净,更容易做手脚。
“凡誊抄卷子者,皆暂时封在一处宫殿中起居。直到春闱之后,方可出来照旧领差事。”朱祐樘道,“若有与其他人勾连交接者,便有舞弊之嫌,交由东厂或锦衣卫审问处置。”以前科举的卷子都由礼部官员誊抄,虽说也看得很紧,但毕竟不能将他们隔绝起来。他们每日来往于衙门与家之间,很容易被有心人钻空子。若有人想透试题,只要能见到其他人,自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避过监督,从中得利。
内阁几位阁老虽不希望司礼监涉入此事,但仔细想想,也只有太监们才能用这样的法子约束起来。若是换了官员,也能暂时在一处宅子里待着。可宅子的守卫毕竟不如宫中,也不能不给他们一些仆从伺候,便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于是,他们便只得暂时默许了此事。在他们想出更合适的法子之前,也只能这样办了。
“誊抄试题一事虽暂时解决,但买卖试题依然须得严加查证。”朱祐樘接道,“此事先由锦衣卫负责查办,等到审案时,交给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朕希望,春闱买卖试题的风气,自今岁始永远绝迹。”
群臣躬身应是,朱祐樘便让牟斌将人犯的供词原原本本地述说一遍,张延龄与朱祐梈也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说了——谁也不曾提到朱厚照,便像是这三个人都是张延龄和朱祐梈无意之间发现的一般。
************
进了锦衣卫的诏狱,骨头不够硬的人,连半个时辰都未必能坚持得住。这三人中的两个是买试题的,原都是前来参加春闱的举子,不过是文文弱弱的普通人。刚进了诏狱,见到前来审问的锦衣卫,便吓得什么都招了。另一个卖试题的倒是嘴硬些,但牟斌才用了一两个讯问的法子,他便顶不住了,赶紧将所有事都抖落出来。
原来这所谓的“试题”,便是这卖试题的举子自己拟出来的。他出身没落的书香门第,原也算得上是故乡的天之骄子。可来到京城,见识了京中的繁华盛景,也目睹了许多家中富贵的举子阔绰的生活后,他心里便不平起来,于是生出了歪念头。因此,他上一回春闱落榜后,回家苦心钻研了三年,便研究出了这么一份能哄骗不少人的试题。
他自以为拿远亲作为托辞,做得隐秘些、巧妙些,便能哄骗住一群有钱的傻举子,赚得成千上万两钱财花用。谁成想,他刚将风声放出去,没做成几笔生意,便落入了诏狱中。牟斌问他,买卖试题的法子他是如何想到的。他赶紧招认,说是头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听说有人私下干这种事。
于是,锦衣卫顺藤摸瓜,潜伏在各种举子的诗会里,渐渐也探知了不少消息。更有沈峘知道后,自告奋勇地去“卧底”,打探到了不少消息。横竖他这回春闱也只打算体验一番,不需要刻意做甚么准备。能帮锦衣卫的忙,就是帮陛下和皇后娘娘分忧,他自然很愿意。
沈峘积极主动地营造了“人傻钱多速来”的形象,想在他身上挣钱的人自然不少。他就是个活生生的诱饵,勾了许多心怀不轨的鱼儿去咬。锦衣卫不动声色地将这些鱼都逮住,一个接着一个送进诏狱。
结果,审问这些鱼的时候,牟斌查出了两条“大鱼”。一条“大鱼”拿出的试题,竟然和谢迁、王鏊先前定的题有六分相像,有一个题更是一字不漏,显然并不是巧合。而另一条“大鱼”则供述,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将试题卖给沈峘这样的官家公子,听说还是皇后娘娘的表弟。可有人私下寻着他,给了他一千两银子,让他定要将试题卖给沈峘或者张延龄。
朱祐樘听了牟斌禀报,不由得大怒,着令锦衣卫继续查证,命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会审,务必查出泄露试题者。至于意图栽赃陷害寿宁侯府之人,他心底隐隐有些预感,便只让牟斌私下里查问清楚。
张清皎得知后,叹道:“我们张家与周家能有甚么仇怨?怎么他们竟是盯住了鹤哥儿不肯放?鹤哥儿考秀才的时候,他们便收买言官,污蔑他舞弊。如今更是索性故意做局,想陷害他舞弊。幸而大哥儿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此事,鹤哥儿也不打算考春闱,不然,还不知最终会被他们害成甚么模样。”
朱祐樘拧紧眉,宽慰她道:“这便是天意。就算他们屡屡算计,也不可能成功。可惜眼下查不出实据,我也不能将此事告诉祖母,只能私下敲打他们一番了。”
“便是敲打他们,他们也会在祖母面前告状,说咱们冤枉了他们。”张清皎嗔道,“难不成,除了敲打之外,便没有能治他们的法子了?”
朱祐樘很是无奈:“卿卿,你也知道,有祖母在,总归不好动他们。而且,他们这回行事也没落下多少证据。便是依律法来判,也判不得他们的罪。”周家若是真蠢到让自家人出面行事,那也该得一点教训了。否则,他们还以为,即便有他和卿卿在,张家也能任人欺侮。
张清皎蹙着眉,满脸皆是不悦。可她也知道,有周太皇太后在,就算证据确凿,也不可能给周家太深刻的教训。否则,周太皇太后与朱祐樘之间的“联盟”,指不定便会有倾覆的危险。祖孙俩若是闹起来,那便难以收拾了,于朱祐樘的名声亦有大碍。
算了,明面上便暂时忍了这一回罢。至于私底下,她得想想法子,好好收拾他们一番。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地用惩处他们,那她便是用些别的方法又如何呢?总该让他们受些教训,他们才会知道,张家绝不是他们能欺负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mua,大家晚安
第416章 周氏护短
自从得知锦衣卫正在严查科举舞弊案后, 长宁伯周彧的心情便格外变幻多端, 时而如晴空万里, 时而又如乌云密布。当他得知张鹤龄与张延龄兄弟一直闭门不出,便是想将试题塞给他们也没有机会时,很是郁怒了几日,连家里的妻妾儿女都受了迁怒;当他知道沈峘积极主动地游走于各家举子的诗会中, 似是对买试题很感兴趣后,又转怒为喜。
不过, 没等他高兴多久, 便有晴天霹雳传来, 说是锦衣卫已经将京中所有买卖春闱试题者都一网打尽了。他赶紧让人打听沈峘或者张家是否牵连其中, 结果却得知沈峘清清白白, 据说先前不过是帮着锦衣卫办案罢了。更不必提从未出过门的张家兄弟了,怎么也不可能与此事有甚么牵扯。
白费了这么一番功夫,周彧不由得大怒, 立即将那名出馊主意的西席先生赶出了长宁伯府。那西席先生不敢得罪周家,又怕锦衣卫查到自己头上,忙不迭地逃出了京城,恐怕是终身都不敢再入京了。然而,他走得太匆忙,没收拾干净首尾, 到底还是让锦衣卫查出了些许蛛丝马迹,将随着那西席先生办过事的长宁伯府家丁给逮住了。
周彧大惊,生怕锦衣卫盘问出甚么来, 赶紧去央兄长庆云侯周寿帮忙。周寿听他吞吞吐吐地说完前因后果,险些气得仰倒:“我早就说了,你别自作主张!你偏不信邪,竟然瞒着我干出这种事来!!”
周彧自知理亏,连连保证道:“大哥,这回我真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
“再有下回,看谁给你收拾烂摊子!”周寿怒道,立即差使下人去锦衣卫打听。若是此事并非牟斌所办,那靠着周家的面子或许就能抹平。可如果这事是牟斌负责的,怎么办案便是陛下的意思,只能入宫央太皇太后娘娘出手相护了。
不久后,下人便带回消息,说是科举弊案一事自始至终都由牟斌牟指挥使查办,陛下将这件案子看得极重,随时关注办案的进展。周家兄弟哪敢涉入这样的要案中,忙不迭地入宫求见周太皇太后。
原本正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的周太皇太后心情很是不错,听宫人禀报后,便将两个弟弟都召进了仁寿宫。可很快她便发现,他们二人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分明都一把年纪了,却仍不知如何处事,在外头惹了祸事,便只知急慌慌地来寻她的庇护。
“娘娘,我真不知甚么买卖春闱试题的事啊!”周彧哭丧着脸,灵机一动,将所有事都推给了那名西席先生,“一定是那该死的西席!一定是他想买春闱试题!想靠着这些试题中进士!这才将家里的仆从给卷了进去!怪不得他前两天不声不响地就辞馆跑了!!”他丝毫不提此案的详情,更不提张家,只囫囵着说了几句,便是为了彻底摆脱干系。
“娘娘也知道,二弟平日里便过得有些糊涂,才会受人欺瞒。若不是那西席从中作梗,咱们家怎会与春闱扯上干系?家里没有子弟考科举,咱们又何必蹚这趟浑水?”周寿赶紧接道,“还请娘娘替我们做主啊!”
周太皇太后淡淡地望着他们:“既然这事与你们无关,你们又何必如此焦急?锦衣卫既是受皇帝之命查案,应当也不会冤枉了好人。你们只须将所知道的与他们说,让他们尽快将那西席逮回来,岂不是真相大白了?”
闻言,周彧一时哽住了——那名西席绝不能被逮住!要是被锦衣卫抓住,甚么都得供出来!不仅仅是这回买卖试题之事,他还知道长宁伯府不少阴私!该死,他不该将那人放走的!谁知道那人究竟识不识趣,会不会将这些事透露出去?!
周寿的反应更快些:“娘娘,我们也相信锦衣卫必会秉公办案。但已经有仆从被抓住了,瓜田李下,难免会惹人猜疑。我们也是为了咱们周家的名声着想啊。”
“行了,我知道了。”周太皇太后蹙眉道,“科举弊案事关重大,周家绝不能牵涉其中。都几十岁的人了,连家里人都管不住,我都不知该怎么说你们是好。”说罢,她注视着两个须发皆白的弟弟,轻轻一叹,“你们也须得记住,我只能护你们一时,护不住你们一世。”
周寿与周彧怔了怔,忙叩首谢恩。周太皇太后懒怠再瞧见他们,便挥了挥手。两人不敢再多言,朝着坐在旁边的重庆大长公主与崇王笑了笑,躬身告退。
崇王目送着两位舅舅的背影,拧紧眉与重庆大长公主对视一眼。他思索片刻,禁不住出声道:“母后,儿臣忽然觉着,两位舅舅好像从未变过。”
周太皇太后斜了他一眼:“我知道,你是想说,他们这几十年简直是白活了,根本没甚么长进。”其实她又何尝不知道,两个弟弟眼皮子浅,气量也格外狭小呢?但她能怎么办?再怎么窝囊废,再怎么没用,再怎么欺善怕恶,那也是她的弟弟啊。她护了他们这么多年,难不成如今能将他们撂下不管?
崇王垂下眼,接道:“唯有吃亏,方能长进,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如此。许是母后一直将他们护得太妥当了,他们才不知该如何办事,依然和老顽童似的。儿臣倒觉得,教弟如教子,切不能太过宠溺纵容。”
周太皇太后沉默片刻,长叹道:“已经太迟了。”曾经她觉得两个弟弟虽没有为人处世的智慧,但好歹都有爵位在身,又有她相护,也没有甚么人敢欺侮他们。便是他们为恶,也不过是作些小恶,与万氏贱婢的弟弟相比名声好多了。可如今,与严格约束族人的王家、张家相较,周家的名声却已经是外戚中最低的。
“几十年都这样过下来了,还能让他们改不成?他们也不曾做过大奸大恶之事……只要有能支应门庭的后辈,再撑几代应当无妨。”
崇王满脸皆是不赞同之色,却也并未再提此事。只是,离宫的时候,他刻意等候重庆大长公主,姊弟俩同行往宫外而去。路上,重庆大长公主将她所知的科举舞弊案内情与他说了,崇王这才知道其中还有张家的缘故。但他怎么都有些想不通:“姊姊可知,舅舅们怎么突然与张家过不去?”
重庆大长公主苦笑道:“听说,张家曾经拒绝与周家结亲。两位舅父觉得丢了颜面,从此便将他们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也曾经劝过他们,可那时候母后与皇后的关系也不太好,他们便仗着母后撑腰,说是要替母后出气。如今宫里早已是一片和乐融融,偏他们迟迟都转不过圜来,还使这样下作的手段。”
崇王听罢,摇首叹道:“也不知他们能不能听懂母后的意思。”周家是靠着母后发迹的,但即使母后再寿数悠长,也比不过正年轻的皇后。周家已是日薄西山,而张家正是朝阳升起。两家交恶,最终落败的是哪家,还用得着说么?偏两位舅舅怎么也想不清楚,竟然将一件小事生生地扭成了仇怨。
“若是你以后能留在京中,或许可适当约束他们一二,和缓周张两家的关系。”重庆大长公主道,“此外,母后认为周家如今尚有能支应门庭的后辈,我却觉得那些孩子都已是醉生梦死,教不好了。所以,你若能挑出两三个孩童带在身边仔细教养,或许周家尚能延续几代。”
“姐姐可真是将我看得太高了。”崇王无奈而笑,“留京……尚不知是甚么时候的事。如今我尚且如履薄冰,周家的事……也只能随缘了。”
************
周太皇太后决定维护弟弟,很快命人将朱祐樘请到仁寿宫细谈。朱祐樘将证据呈给她瞧,她却摇首不看,只道:“我就剩这两个弟弟了,纵然再愚蠢,也是我的血亲。只要我在一日,总不能让他们出事。而且,他们那点儿小手段上不得台面,也没闹出甚么事来,不如便就此抹平罢。”
朱祐樘早已预料到她的态度:“祖母,这一回没闹出甚么事来,下一回呢?”
“我会严加约束他们,不让他们再胡闹。”周太皇太后接道,“张家这次确实是受了委屈,我会给他们一些赏赐,让他们压压惊。回头让人从我库房里取几套压箱底的头面首饰,给皇后送过去,教她也安心些。”
朱祐樘道:“孙儿相信祖母,便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罢。不过,事不过三。再有下一回,希望祖母能让孙儿秉公行事。”说罢,他立起来,向着周太皇太后躬身行礼。
周太皇太后闭了闭眼,良久方道:“好,我答应你。”
张清皎听闻此事始末后,冷冷一笑:“祖母一向护短,偏心自己的血亲,我能够理解她的选择。可这世上不止她一位长姐,她想维护自家弟弟,我也想维护自家弟弟,给他们讨还公道。正巧我身子骨也养好了,也该动一动了,不然都该生锈了。”
朱祐樘很是无奈,他自然不会违逆盛怒之中的爱妻,只得道:“卿卿,你身子才刚好些,也别太过疲累。若有甚么想做的,将妹妹们邀进宫来一起商量,有什么事也都交给她们去办。”
作者有话要说: 娘娘:不能靠律法制裁他们,那就由我来制裁!
陛下:好,好,好,制裁他们。别着急上火,慢慢制,慢慢制啊。
—————————————————————————————
mua,大家晚安
第417章 收拾周家
当日, 坤宁宫便发出帖子邀请四位长公主殿下入宫一叙。第二天, 仁和长公主四姊妹都准时来到坤宁宫, 每人脸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些许跃跃欲试之意。张清皎刚提起话头:“之所以将你们都邀过来,为的便是我在帖子里提起之事。周家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动我的逆鳞,我已是忍无可忍了。”
仁和长公主便接道:“忍无可忍,自然无需再忍。”
“是啊!”仙游长公主连连颔首, 也跟着气愤填膺,“虽说周家是祖母的娘家, 但我真得说一句公道话, 他们根本就不值得抬举!平日里便狐假虎威地干了不少坏事, 若不是祖母护着, 他们哪能一直作威作福?”
“我曾听重庆姑母提过, 周家与张家是因着结亲不成而交恶。”永康长公主也道,“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就算结不成亲, 那也没有结仇的道理。想来,以张家平素的行事,拒绝结亲亦会是礼节周到,不可能折辱周家。但大约在周家看来,拒绝他们便已经是一种折辱了。”
“他们周家的姑娘难不成是甚么金枝玉叶?看中了谁便须得结这门亲,连拒绝的余地也没有?”德清长公主抬起眉来, “这般狂妄自大而又气量狭小之辈,本便该吃些教训。否则,还不知他们下回会使甚么下作手段呢。”
“是啊, 筠妹妹比周家的姑娘何止好千倍百倍?”仁和长公主轻哼一声,“他们连孩子都有了,周家还在心里记恨,简直便是辨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若不让他们受一受罪,指不定他们心里还会生出甚么歪念头呢。嫂嫂,你便直说罢,想怎么教训他们?无论嫂嫂想做甚么,我们都只听嫂嫂的!”
张清皎神色微缓,道:“我已经让锦衣卫仔细查过他们家的事。说实话,他们家如今处处都是漏洞,无论从甚么地方入手,都能狠狠折腾他们一番。可他们眼下有祖母相护,若想在公堂上给他们治罪定是不成的。因此,我仔细想了想,咱们手头最好拿捏的,唯有两处。”
四位长公主皆目光微动,听得格外认真。便听她缓缓道:“一则,周家子弟大都不成器,经常做些荒唐事,家宅本便不甚安宁。庆云侯府大抵好上一些,不像长宁伯府那般暗潮涌动。但只须将他们在外头寻欢作乐,养外室捧戏子之类的事透给家眷,便能让他们慢慢乱起来。再加上父母平日里对儿女颇有偏爱,兄弟姊妹间本就积怨甚深,若是牵扯到未来继承爵位以及分家产之事,说不得好几房都能撕破脸。”
“此计甚妙。”仁和长公主抚掌道,“他们自己家宅不宁,忙得焦头烂额,哪有空闲再琢磨怎么祸害别人?不过,这只是激发了他们原本就有的矛盾,倒是有些便宜了他们。嫂嫂再说说,第二则是甚么?”
“二则,他们家于经济庶务一窍不通,只知侵占田庄与店铺,却不知该如何经营,便都一概交给了奴仆管理。那些奴仆欺上瞒下,对下克扣盘剥,对上哭穷,自己中饱私囊,过的日子不比寻常的官宦人家差。”张清皎眯了眯眼,“若是将这些事都揭开,让周家乱上添乱——趁着他们自家争权夺利,咱们正好可将那些位置不错的店铺盘过来。”
“是啊,咱们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最近不是正想着须得多开几家铺子么?”永康长公主笑道,“这可真是有缘呢。横竖他们也不懂得经营,或许觉得每年没多少出息的铺子算不得甚么,拿到手的银两才最实在。”
“就算是他们自己争抢着经营铺子,咱们也能适当地打压一番啊。”仙游长公主眨了眨眼睛,“嫂嫂应当已经查出来,他们那些铺子都是经营甚么的罢?无论他们想做甚么铺子,都只能亏钱,他们自然便会寻思着赶紧将铺子出手。”
“到时候,给他们留几间没甚么出息的铺子支应着场面。”张清皎淡淡地道,“等他们花光了手中的银两,维持不住豪奢的生活时,就该知道甚么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了。若是他们过不得清贫些的日子,便只能主动卖掉田庄或者家里的金银珠宝维持生活。”
她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周家的店铺,还有他们的田庄。若是锦衣卫不曾查证,她和朱祐樘都不知晓,他们在先帝年间竟然侵占了那么多田庄。这些田庄既是他们欺压百姓得来的,自然不能留在他们手里。李广已经去了吕宋一带,指不定甚么时候就能带回她心心念念的种子。她一直觉得皇庄有些不够用,到得那时候,这些田庄正好可用来实验种新粮。
“嫂嫂想得很周到。”德清长公主道,“于细微之处出手,谁都察觉不出来,才是好手段。经嫂嫂抽丝剥茧,我方才明白,这些其实是一环套着一环。家风差的人家,经济庶务便不可能理得干净。而经济庶务理不妥当,家中的矛盾便迟早会显露出来,败落也不过是一两代的事而已。”
“我也只能初拟计划,如何着手便只得靠你们了。”张清皎道,“来,咱们来列一列需要做哪些事。你们只管挑自己感兴趣的,各领几项。无须着急,遇到时机的时候便顺水推舟,静待事情发展即可。不然,若是周家生事,很快便败落了,难免会惹人怀疑。”
“嫂嫂放心,我们明白。”仁和长公主道。周家倚靠的是周太皇太后,她们再如何小心谨慎也不过分。不过,或许正因如此,她们心底都带着些许隐秘的兴奋感。祖母每回都不顾是非黑白,非得护着周家,她们早便已经看不过眼了。这回能帮着嫂嫂出气,多少也荡平了她们心底的不满之意,甚至有种“行侠仗义”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