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夫人看一眼宝钗,薛宝钗说道:“为姨妈分忧本不该辞,可是最近我们自家的事情也多,有些忙不过来呢,为此我还要接了叔叔家里的兄弟来,我看大嫂子和探春就很好,有什么事儿,他们两个商量也尽够了。”
    薛夫人也说道:“眼见离年终也不远,宝钗每到这时候就忙起来,我还常劝她,别累坏了身子。你们府上的事情我也怕她年轻管不好。”
    王夫人已经在贾老太太那里受了一次挫,知道贾母是不太同意的,所以宝钗这里说管不过来,她也不怎么失望。说道 :“那就让探春和她大嫂管去吧,解决不了的事再来找我。”
    薛夫人说道:“我看,林丫头也是千伶百俐的,管家的这些事应该难不倒她,她既然整日无事,这姐姐只缺一个照看的人,怎么不用她?”
    王夫人听到薛夫人提到林黛玉,说道:“她?这林姑娘自然是好的,不过却是一个病西施,老太太宝贝似的不让累着她,一年能做出两件针线都是有限,更别说这需要日日劳神的事务了,我更不敢提她了,便是提了,老太太也必然是不一的。”
    薛宝钗在一旁听了,觉得,这贾母才是溺爱孩子的罪魁祸首,什么都不让他们干,舍不得宝玉读书,舍不得黛玉操劳,那这些自然得要别人去干了。
    且说王熙凤交出了管家权,也不愿意在家里闷着,她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只要身体能动得了,就不愿在一处呆着,趁着天气还没冷下来,时常到园子中逛逛走走,与她们姐妹说笑,或者是去她们的诗社。
    这期间那些奴才们向探春和李纨来回事情,若是见到王熙凤也在,必然乖得跟鹌鹑似的,若是不然,那些管家婆子便要找一些事情难为她们姑嫂二人。
    于是探春常常拉了王熙凤进园子中,说她现在虽然是封金挂印,但是余威犹在,王熙凤也很享受这种震慑的效果,所以时常一进园子就是呆一天。
    贾琏只要离了王熙凤必然要生事情,况且他还是个分不出好坏的,离只要清秀一些,都要往自己身边带。当然,贾琏也不是个只知好色的傻子,他找的这些伴儿,都是他的身份地位能拿捏得住的小厮或是仆人丫头。这一日,他在外面喝了点酒,趁王熙凤进了园子不在家,就以为她还像往常一样,至少会呆到晚饭再回来,就大胆起来,将他的相好约来到家中。
    可是偏偏不巧,王熙凤忽然觉得腹中有些不适,变早早的出了园子回家来,捉贾琏一个正着。
    王熙凤见贾琏这么无耻大胆,竟然弄到家里来,气的快要疯了,她平日里就口齿伶俐。更别说因为怀孕,最近大家都让着她更加的张扬无忌,连损带骂得贾琏抬不起头来。
    贾琏是又羞又臊,又喝了几杯黄汤,壮了胆子,竟然要动手打凤姐儿,这下就更不得了了,王熙凤本来还没什么,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这下更是动了胎气,还有大半个月的日子,被这样一闹就要提前发动了。
    这么大的事儿,自然瞒不住人,有那怕担责任的婆子听到里面又是打又是吵又是哭闹,早就去回报给贾母和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知道。
    她们急急忙忙的派人请了大夫和稳婆过来,把王熙凤带到产房去生产。正好贾赦也在家,让贾琏跪到贾氏宗祠去,王熙凤这边不生产结束了就不许回来。
    王熙凤的陪嫁不少,更有人去告诉了王子腾夫人赵氏,赵氏匆匆赶来,与贾老太太寒暄过后,不满的问王夫人道:“怎么不见姑爷呢?”
    “让他父亲罚跪祠堂去了,说等到,凤哥儿生产了才让她起身回来。”王夫人也有几分尴尬,毕竟这是她本家嫂子,俗话说长嫂如母,何况王子腾一直身任要职,看在这个面子,所以王夫人向来对王熙凤不错,如今这件事确实是贾家的贾琏不对,若是王熙凤难产,或是再有什么三长两短,确实对王家交代不过去。
    但是贾老太太让王夫人招待赵氏,就是让她安抚赵氏火气的,邢夫人才是王熙凤的正经婆婆,这时看到赵氏气势汹汹的来,早就躲了。
    赵氏不满的说道:“他修身不正,惹出了祸端,老婆都要生产了,他反而出去躲清静,哪有这样的道理!”
    薛夫人也在场,劝道:“嫂子先坐会儿,凤丫头还不知道要多久,若一直就站着,谁都撑不住的。琏儿他父亲也是看着他生气,才罚他去那儿跪着,他不在这跟前闹,咱们反倒安心清静。你若是有话要问他,我让人叫他过来。”
    王夫人感激的看了薛夫人一眼。但是此时赵氏忧心女儿,却不想放过他们贾家,对薛夫人说的:“这事儿你别管,我只找他们贾家要人。”
    赵氏对王夫人说道:“我好好的女儿嫁过来,平日里回娘家她面上一直带笑,问什么都说好!谁知道背着我们会受这么大委屈,我当初听了你的话才把凤姐儿嫁到你们贾家!你是怎么答应我的,说帮我照看好她,必然不让她受委屈,难道这些话都是哄我的不成?”
    王夫人只得赔笑的:“我怎么敢哄嫂子,他们小两口平日里如胶似漆,谁知道这次就闹了起来……”
    园子之中也知道了王熙凤要临盆的消息,虽说那些污糟的事情,有人嘱咐了不让传到园子里让姑娘们知道,但是那些婆子们私下里议论,还是被她们听到了,都很担心凤姐,但是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在园子里呆着等消息,凤姐不出月子,她们这些做姑娘的是见不到人的。
    王熙凤不负众望,在几个时辰之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孩子第一时间报给贾母等人看,贾母一见之下就非常喜欢,心肝肉一样宝贝起来。
    赵氏见到女儿顺利生产,而且生下来贾琏一脉的长男,也为她高兴,纵然是有什么怨气,也不打算在这时追究了,见过王熙凤之后就回家去了。
    贾琏还在宗祠之中无精打采的跪着,听到家人来报喜,二奶奶生下了一个哥儿,喜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朵后了,亲手在大门外放了十几挂下人预备好的鞭炮,回去看孩子和王熙凤,令人四处去报喜,忙得脚不沾地,一时间,之前的那点儿怨气也都消了,王熙凤见贾琏回心转意,自然重新好好笼络他。夫妻二人又好的像一个人似的了。
    贾府上下皆大欢喜,只有王夫人一个人心里不自在,现在他们小夫妻又好了,那自己岂不是白遭了赵氏一顿排揎。而且贾母对那孩子十分喜爱,日日都要见面,否则就饭也吃不香,睡不安稳,受宠的程度仿佛超过了宝玉小时候。贾家上下全都知道,现在老太太最宝贝的眼珠子是王熙凤生的贾桂。
    而且有一次,宝玉又被贾政训斥,贾老太太只顾着逗弄还在襁褓中的贾桂,竟然没把宝玉挨训当一回事儿,听过就算了。她知道让宝玉与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争宠,这实在很丢人。但是贾母的这些变化都让王夫人很是不安。于是打算到开恩旨的日子进宫见娘娘,说说体己话。
    这一日,王夫人与元春在凤藻宫中相见,娘两个素日相见,也没有别的好说,只不过是闲话些家常。元春紧守宫规,很少跟她说宫里的事。王夫人几次相见,都觉得这凤藻宫,虽然华丽,却太过冷清,好像也从来没见过当今皇上在这凤藻宫中逗留,又没好意思向元春多问。
    王夫人说贾府的事,说到王熙凤生了儿子,贾母整日的当个宝贝,就算当初的宝玉都犹有不及。
    贾元春高兴地说道:“如今家中又添人丁,贾门越来越兴旺了,可是一件好事。”
    王夫人皱眉说道:“这话是不错,不过以前老太太眼中只有一个宝玉,最多凤丫头和林妹妹再得宠也是女子,老太太百年之后,一辈子攒下的那些体起银子都是宝玉的,荣国公府以后也应该是交给宝玉的。但是如今有了这桂哥儿,却又不一样了,虽然你凤姐姐平日里听我的话,但是孩子到底是你大爷他们那一房的,俗话说此消彼长,由不得我不担心啊!”
    元春见母亲忧心,也不得不宽慰几句。她知道王夫人只会在她的跟前说些实话,他们亲姐弟两个,宝玉根本就是个不中用的,王夫人那些话根本没法向他说。
    王夫人又说道:“对了,你还记不记得之前我对你说的你姨母家宝钗小选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第126章 钗在奁中20
    贾元春说道:“母亲是说让宝钗撂牌子的这件事儿?但是我记着中秋节,陛下还特地让人赏了宝钗东西。这种被上记名的人, 我们私底下就把她撂了牌子, 总怕不好吧。”
    王夫人说道:“她们成日在我眼皮下逛, 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什么大机缘导致陛下对宝钗这个黄毛丫头上了心。恐怕宝钗根本没见过圣颜。那次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突然赏了那一次月饼,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下文了。再说我想将宝钗许配给宝玉,若是她这小选的名额不撂下去, 根本不可以自由的婚嫁, 眼中也没有宝玉, 只一心想着往高枝上攀。”
    元春说道:“母亲可是下了决心了?可是依老太太的意思,从小就将姑姑家的林妹妹接来抚养, 分明就是要成就她和宝玉的意思, 母亲, 这难道是要和老太太对着干?”
    王夫人说道:“不瞒你说, 我在贾家这大半辈子,全受制于这位老太太, 别的也就罢了, 宝玉是我唯一的儿子, 他的婚事我要做主,不能娶一个,病殃殃不知道还能活上几天, 我不喜欢的媳妇回来!”
    知母莫若女,元春一向知道, 王夫人在人前佛爷一样的慈和,其实内里是个极为刚强的人。有了目标,就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做到,就像当初送她进宫这件事,一直耽误到二十岁也不肯给她相看人家准备出阁,到底经历几次选上了被送入宫,才有今天的贤德妃。
    王夫人说道:“再说我冷眼看着,宝钗是个有心气儿又有本事的,样样都不比你差,若是真让她进了宫,再是你的表妹,皇上若因此格外加恩,以后她盖过你去,可怎么办!那样我们岂不是养虎为患!”
    王夫人说了那么多,最后一句倒是说到了贾元春心坎上,贾元春在宫中本就不得宠,皇上对妃子后宫的事上都不怎么上心,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上宠妃之说,导致后宫诸人全都老老实实的在皇后底下听差。
    不论是中秋节还是什么节,所有赏赐都是份例之内或由皇后娘娘批下的,若是薛宝钗入了宫,不凭别的就单凭皇上亲自派月饼一事,就会脱颖而出,让人不得不防。
    贾元春说道:“这件事儿我记下了,现在又不选秀,无缘无故的,他们家也没有人犯错,就直接说撂了牌子,这说不过去,还是等到就要选的时候再说,我必然全了,母亲的心事就是。”
    王夫人笑着点点头说:“好,那就有劳娘娘记着,到时候宝玉的亲事上还要你亲自传一道懿旨,才能绝了老太太的心思。”终于与元春达成共识,王夫人算是卸下了心底的一块石头。
    元春说道:“对了,我听说,宝钗和怡亲王府交好?”
    王夫人说道:“是有这么回事,蟠儿去西北之前不知如何入了怡亲王的眼,在怡亲王府当过差。所以宝钗时常会被怡亲王福晋叫去说话解闷儿。”
    贾元春说道:“她既有这种缘法,可见也是个有造化的,这人脉放在她那可惜,不如让我用起来,母亲下次进宫,可以带宝钗一起来,我和她谈谈,让她在中间为我和怡亲王福晋搭个桥,我若是能与怡亲王府结上缘故,在这后宫之中也会更稳固了,说不定皇上也会另眼相看。”
    王夫人一听,这事儿明显对元春很重要,于是正色说道:“娘娘放心,我下次带她来就是了,有什么吩咐,娘娘尽管与她说。”
    一场秋雨一场凉,林黛玉最近又有些咳嗽,她本就身子弱,又不太爱出门了。薛宝钗不愿意她自己都把自己当个病西施,那样心里存着心病,吃多少药都是白搭。林黛玉边咳边急道:“是谁又去把你找了来,我这一春一秋总是要闹一阵,她们又当个正经事去回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偏生正忙的时候,也要过来。”说的急又有些咳。宝钗扶林黛玉坐起来,又在她后背放了靠枕,紫鹃在一旁有些赧然,“回姑娘,是我去找宝姑娘的。”
    林黛玉又急道:“我就知道是你,咱们屋里除了你,再没有人把我像纸人一样对待。你又巴巴儿的找来宝姐姐干什么,每到这时候,都是她最忙的时候,自己还睡不了一个囫囵觉,偏要把她折腾到咱们潇湘馆来。”
    宝钗说道:“别怪她,紫鹃才是好丫头。难道任由你这个主子的病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不成。是我跟她说,你有什么不舒服的都要来回我的。你的身子本来就弱,及时发现治疗才不会耽误了。这世上的病都是由小到大,不好好保养是不成的。”
    薛宝钗知道她自己的那些丫头们也都是看人下菜碟儿的,见到是黛玉的丫头紫鹃,便及时的过来回禀。若是别人来,就不一定敢来打扰她了。就像上次宝玉在家闲着无事,又为他院里的丫鬟来求医,就让翡翠他们挡了回去。
    依着翡翠私下里对琥珀等人的说法:“我们家大小姐每日忙都忙不过来呢,还有功夫去给他家的丫鬟看病,看上瘾了还得了,什么丫鬟婆子都敢劳动我们大小姐了!到底谁是主子谁是奴才!去一次是情面,第二次第三次还来找算怎么回事儿!”
    宝钗知道了这件事儿也没去管丫头们,也没去怡红院看过,心想若是谁得了什么病严重的早就闹开了,要是不严重,找外面的大夫,不过花几钱银子罢了。
    林黛玉眼泪一连串的掉下来,道:“我也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积了什么功德,有你这个像亲姐姐一样的管着我,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一个人如你这么对过我,我偏偏不懂事,还常向你耍小性子,因为……给你受了不少委屈。但是我知道,你就算是面上恼了我,心里是不会气我的。”
    薛宝钗说道:“好了,快别掉金豆子了,你既然知道如此,可见是知道我的,最见不得你哭,好妹妹,等我想个办法,给你补一补就会好了,这点小毛病根本不碍事的。”
    林黛玉说道:“补什么?现在就是吃饭,我也吃不了几口的。”
    薛宝钗说:“正是如此,你的气血才越来越亏,每天只吃那么几口东西,自然跟不上消耗掉的,所以我才要给你写几个食补方子,把味道清淡的药材放到粥食或者菜里去煮,这样省了每日喝药影响胃口,也能逼着自己每日把饭都吃了,身体自然就会好了。”
    林黛玉怯生生的说道:“这样的话,少不了又要麻烦厨房,老太太,太太,凤姐姐到不会说什么,可是那些丫头婆子我又不是她们正经主子,把人家闹个人仰马翻,又说不定背后说我什么了。”
    薛宝钗笑道:“你平日那么通透,今天怎么就犯傻了,只要拿出几个钱给那厨房的管事嫂子,她巴不得你天天开小灶,好能每日多这份收入,哪有那么多值得说嘴的,不过是你自己多心罢了。”
    林黛玉一听,“果然是这个道理,可能我最近脑袋哭昏了,所以不太灵光。”
    薛宝钗说道:“既然你拿我当姐姐,少不得我又要教训你两句了,别说是下面那些丫鬟婆子的碎嘴,就是再往上的人也说你不好,那又能怎么样!嘴长在别人身上,你还能管她们说什么不成,叫我看,她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哪值得影响你自己的健康,你还是照常过你的日子罢了。”
    林黛玉拉着宝钗的手说道:“好姐姐,若是咱们俩能长长久久的在一起,那就好了。”
    薛宝钗说道:“你平日最是喜散不喜聚,怎么今日倒为我破了例,可见人心都是偏的。但是真有件事还是先告诉你,若不然,也像别人临了再说,恐怕你生我的气。”
    林黛玉说道:“什么事儿这么郑重?你这就告诉我,我不生你的气就是了!”
    薛宝钗说道:“因为生意上的事儿有些忙不过来,我接了叔叔家的弟弟妹妹还有婶娘过来,年后就要到了,等他们到了之后,我便不能再在园子里,和他们一起搬到薛家老宅去。”
    “什么?你要搬走了?”林黛玉一听,眼圈又红了,她倒是极为意外。“果然不像我,你有哥哥,有母亲,有房子有地,有买卖,想搬走就是随时的事儿!只留我一个人在这儿!”
    这几年下来,林黛玉对宝钗已经十分依赖,虽然两人是没什么血缘关系的人,却觉得宝钗比这贾府中很多亲人要待她更近。虽然林黛玉偶尔会耍小性子,但是她也知道宝钗不会跟她一般见识,从不真的跟她怄气,这一点连宝玉都做不到。
    宝钗道:“快别哭了,又不是再见不到面,同样的住在这京城之中,也没隔了多少条街,坐上马车,一会儿就能到了。若想见面,还是一样的。”
    薛宝钗看她哭得不能自已,逗她说道:“想和我长久的在一起,这还不简单,你嫁到我们家去,给我当嫂子,便能从此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了!”
    林黛玉啐了一口,嗔道:“人家和你说正经话呢,你却来打趣人!”林黛玉目光一转,想到了对付她的话,说道:“我就算嫁去你们家,就真能跟你长久在一起不成?难道你就不用出阁了?”
    薛宝钗摇头笑道:“你不懂的。”
    林黛玉正追问:“我有什么不懂,只怕就是你拿话来诓我!”
    她们正说着,门外打帘子的说道:“姨太太来了!”
    林黛玉和宝钗连忙起身,薛夫人带着小丫头手里捧着几包东西来看黛玉,见到宝钗也在这儿,一看林黛玉这红肿的眼圈。薛夫人以为她又受了什么委屈,玩笑道:“林丫头这是怎么了?怪可怜见儿的,莫非你宝姐姐欺负你了不成?”
    薛宝钗不依道:“娘!你看见这丫头,眼里,心里又都没有女儿了不成!”
    林黛玉嗔道:“姨妈,你看看这个宝丫头,偏偏要在我跟前向你撒娇,欺负我这个没有娘的!”说着,不由得又掉下眼泪起来。
    本来只是开玩笑,但是林黛玉一见薛姨妈和宝钗在一起,又触动了自己孤儿的情状,又想到不久她们就要搬离,自己更加的无依无靠。
    薛夫人一向怜惜黛玉,搂着她说道:“你以为姨妈只疼你宝姐姐呢,其实我更疼你呀,你看这是铺子里新送上来的上等燕窝,我想着你身子单薄,正应该拿来给熬了吃,都没给你宝姐姐的留,全送这来了。”
    林黛玉连忙试了眼泪,说道:“给姐姐留着吃吧,姨妈和姐姐如此想着,我如何担待得起!”
    薛夫人说道:“若是觉得担待不起,就给我做干女儿吧,也叫我一声娘,你就都担得起了。”
    薛夫人禀性随和,本来对孩子们就都十分慈爱,又从宝钗口中知道了林黛玉的遭遇,贾家的事她没法开口管,何况又都是她亲姐姐做出来的,却实在觉得林黛玉这孩子可怜,在生活上,能照顾便多照顾一些,所以林黛玉素来也对她亲近。
    林黛玉一听,还有什么犹豫的,连忙跪下叫干娘。薛夫人笑着扶起她:“这下好了,都是一家人,更不必客套来客套去的了。明天我就摆个席面,请老太太她们都来吃,也算是昭告众人,从此你也是我的女儿了,你宝姐姐也不至于就她姐妹一个,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第二日,薛夫人果然在贾母说话时,把这件事儿郑重的提了出来,说要认黛玉做干女儿,要摆场宴席以召告府中上下。
    贾老太太素来疼爱黛玉,只因她无父无母,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甚至超过了自己府中的三个孙女,又知道薛夫人宝钗的为人都是万中无一的,连忙说道:“姨太太可是当真?”
    薛夫人说道:“自然是当真的,林姑娘自来和我们宝钗投缘,她又是那么招人喜欢,我早就有这个心思,又怕贸然说出来太唐突了,她给我做个女儿,我定然多疼她,让她宝钗姐姐有的,也少不了她的就是。”
    下首的王夫人听了有些皱眉头,有些埋怨薛夫人竟然不跟她先说,这在老太太房中,大家兴致高昂,她要如何泼冷水。
    贾宝玉比谁都高兴:“那林妹妹从此岂不是有了娘,有了姐姐,还多了哥哥,老祖宗,咱们问问林妹妹愿不愿意,她若是也愿意,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吗!”
    林黛玉正和三春等人在一旁,听道说起自己,笑吟吟的起身,说道:“昨天我已经磕了头叫过干娘了,老祖宗,你今天让我改口也是迟了的!”。
    贾母见林黛玉了愿意自然也是万分同意的,王熙凤凑趣儿道:“这可真是件大喜事!更妙的是本来以为这个月没什么宴席,没想到借了妹妹和姑妈的光,又多一顿酒吃!”
    贾母开心地笑道:“你们听听,这猴她姑妈多了一个女儿她不管,就专在意能不能吃顿酒!”
    薛夫人说:“宝钗说了,大家平日里吃惯了家里厨子做菜的口味,恐怕是每样都吃遍了,她这几日是不得闲,但是特意请了两位鼓楼大街松鹤楼的名厨子回来,用咱们自己准备的材料,让他们整治出几桌酒席,也给老太太换换口味。”
    贾母一听,更加高兴了,“换换口味好,我早就听说松鹤楼的菜不错,不过人老了,就不爱出去走动,还没吃上一回呢,正如凤丫头所说,我们也借着玉儿的光,吃上一回!”
    林黛玉于是在众人的见证下正式认薛夫人为干妈。
    史湘云的叔叔升了外省的大员,要举家上任,贾母舍不得史湘云,便把她留了下来,接到园里去住。有史湘云这个能活跃气氛的,园子中立马又变得热闹起来。本来是和宝钗在一处住的,但是见宝钗每日早起晚睡的,都没时间跟她玩儿,便住不了几天,又跑到黛玉的潇湘馆去了。

章节目录


逢春[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养心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养心殿并收藏逢春[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