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气得拎起自己的小包袱,快步如飞出了李家。
来的时候,她可是带着几只箱子的,如今箱子里的东西没了,箱子也被杨惠芬留下,杨惠芬说,哎呀,姑母,您的箱子四角都是包铜,我可喜欢这种箱子了!
“哦,那就给你,这种箱子我们周家有的是……”
那是几日前被杨惠芬捧上云端飘飘然的李赛凤,顺手就把箱子赏给了杨氏。
箱子给了,箱子里的东西自然也得给了。
于是,李赛凤哭笑不得,她回了趟娘家,就险些把自己身上的衣衫饰物都被人觊觎了去。
上了马车,她还气呼呼的。
李家人在李陈氏的带领下于村头列队欢送回娘家的李赛凤,惹得村里人都说,这姑奶奶总算走了,险些把李家搅闹得天翻地覆,把马氏都给告到衙门里去了,你说说,这姑奶奶是不是个能折腾的?
“哼,姑奶奶回来可是没少带东西,那好东西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走的时候,却就挎着一个小包袱,陈氏还真是手段高啊!”孙凤娥不屑地啐了一口,“哼,李赛凤也是活该,我家老爷子怎么说也是她爹吧?她回来省亲不去看爹,倒是把东西都弄去了陈氏那里,不擎等着被陈氏搜刮吗?”
“呵呵,她若是把东西放你哪儿,估计走的时候,连鞋子也没了!”
旁人说道。
哈哈!
大家都知道孙氏的为人,笑了起来。
“你们……可真不了解我,我这个人,其实最心善了……”
“对,你可善了,善得雁过拔毛,谁沾上你,想揭下来都得秃噜一层皮……”
哈哈!
大家再次笑得前仰后合。
对于李家来说,李赛凤这个能折腾的姑奶奶走了,喜欢找事儿的大郎李显仁也去了京都,没有了他的支持,不安分的杨氏也安分了不少,所以,李家的日子随着深冬降下了几场雪,渐渐变得有些平缓了。
冬月末,孙凤娥来了。
她来的时候,怡福居里李陈氏正带着四个儿媳妇腌制腊八蒜。
腊月初八都要腌制腊八蒜,在当地是一种风俗,材料非常简单,就是剥皮的蒜瓣儿,在腊月初八这天,蒜瓣儿放进一个密封的罐子里,然后倒入食醋,封口放到一个很冷的地方,慢慢的,罐子里的蒜瓣儿就会变绿,最后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如此俗称腊八蒜。
腊八蒜的功效是解腻祛腥,助消化。
过了腊八就是春节,春节的时候,大多都会各家去探访,举办宴席,吃些油腻的东西,这种油腻的东西不好消化,会让人感觉身体不舒服。这个时候拿出腊八蒜来,吃几粒,就可以解除油腻。
李家每年都是要腌制腊八蒜的。
李陈氏又是个务实勤快的,所以,这种事儿她向来都是带着儿媳们一起做的,旁边小丫鬟们也伺候着,跑进跑出地拿大蒜,端容器,忙得热热闹闹的。
“哎呀,这是在做腊八蒜呢!啧啧,你们家可真舍得,一次做这样多的腊八蒜,这街上的大蒜都半吊钱一串儿了,贵得吓死人呢!弟妹啊,你这可真舍得!”
孙凤娥说着,就拿起了一头蒜,暗搓搓的要往口袋里放。
“大伯娘,这头蒜是我的……”
李秀云是知道这位大伯娘一直沿袭着贼不走空的习惯,所以打孙氏一进门,她的眼睛就盯着她呢,见她偷偷要装大蒜,李秀云一伸手,把大蒜抢过来,旋即剥了皮,丢进罐子里。
“瞧瞧你这丫头,就好像大伯娘要拿你的大蒜似的……”孙凤娥面色不快,斜着瞅了李秀云一眼,“你这小性儿啊,将来谁家好男儿敢要你哦!”
“那就不劳大伯娘操心了!”李秀云脸色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大伯娘,我听说你们家艳云妹妹跟镇子上开粮店的张老板家的少爷结亲了,真的假的?”
一旁剥蒜的刘氏抬起头来,眉眼里带着笑,不怀好意的笑,问。
“哼,谁稀罕什么姓张啊?不过是些个市侩小人,儿子长的跟个歪瓜裂枣似的,我们家艳云要样子有样子,要品行有品行,干啥要去嫁他家?”
孙凤娥貌似被人踩了尾巴似的,当即就变了脸色,怒骂着。
旁人都不解,大伯娘这是怎么了?
“你们是不知道,我听我镇上开铺子的表叔说了,大伯娘想要高攀人家张掌柜家的儿子,自己厚着脸皮去结实了人家张夫人,跟人家把自家闺女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美貌倾国倾城,什么品行好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家张夫人一听,真有这样好的姑娘,那就见见吧?然后就商定了日子,趁着城里赶集的日子,让大伯娘把艳云妹妹带去给她看,张夫人一看艳云妹妹竟是个豁嘴,当即就翻脸了,说大伯娘这就是妄图骗婚,让人把大伯娘给打了几巴掌,还当众数落大伯娘,赶集的日子人也多,大伯娘那叫一个丢人啊!”
刘氏低低地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
“呵呵,她还真是喜欢做梦!”
杨惠芬不屑地说道。
第一百零二章 岂有此理
对于大伯娘家这个叫艳云的妹妹,徐宝珠是见过的,人长得一般,体型也不胖不瘦,若非天生的豁嘴,想必也是个文静可爱的姑娘,古代也没有美容手术,不能把她天生的豁嘴给整好,所以,她只能是那么忍着,每次到街上遇着一些顽皮的孩子就喊她,兔子嘴来了,三瓣嘴,三瓣嘴的兔子来了……
时常把她给惹哭了。
她这种情况本来就自卑,她那老娘呢还不自知,到处带着她去相亲,结果每次对艳云都是一种打击。
听双翘说,现在这艳云 姑娘变得沉默寡言,一天到晚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眼神都是直勾勾的,徐宝珠真觉得长此以往下去,这姑娘能得了抑郁症。
“大伯娘,我艳云妹妹品行是很好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完全是大家闺秀的做派,您呢,想要给艳云妹子说婆家,也没必要总扯了她一道儿出去,咱们艳云妹妹人好,还怕没人喜欢吗?所以,最好是让人上门来看妹妹,省了妹妹出去,旁人还得说咱们自己送上门去,不高贵!您说呢?”
徐宝珠淡淡地看了孙凤娥一眼,说道。
“额?”孙凤娥沉吟了一下,而后就点头,“对,对,你说的对,所谓的好酒不怕巷子深,谁想娶我家宝贝闺女,那得他们上赶着到家里来瞧,没必要咱们送上门去!”
“对,您说的太对了!”
徐宝珠点头。
接着在心里就叹气了,她也算是帮了可怜的艳云一个小忙,她娘当她是宝贝,把她拉出去还洋洋自得,岂不知旁人的嘲笑,对于艳云姑娘来说,那就跟针扎一样,她说服了孙氏,她不再拉了艳云出去,艳云的心里也好受些!
“哼,就显得你能耐?帮她,就是气咱娘!”杨惠芬看出徐宝珠的用意,不屑地说了一句。
李陈氏看了看徐宝珠,“唉,你四弟妹也是好意,艳云可怜啊!”
徐宝珠感激地对着婆婆笑笑。
“对了,对了,我是来通知你们的,这个月十二是老爷子的六十八岁寿辰,你们可得备下厚礼,给他庆祝寿辰去,宴席就定在我家,你们这里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来,对了,一个人一份礼物,老人都这样大年纪,你们就是舍尽了钱财给他买人参鹿茸,他又能吃你们几年?都别忘啦,多带礼物,少说废话……”
孙凤娥说着,也不跟大家打招呼,径直地就走了。
“哼,真不要脸,若非是为了礼物,她才不会主动承办祖父的生辰呢?她还好意思提孝道,我可是听他家隔壁的婶子说了,她把祖父关在了工具棚里,一天只给一顿饭,冬天里盖得还是夏天的被子,老人经常饿得叫,她就拿了舀子去猪食槽子里盛一舀子给祖父吃……这种人,我呸呸……”
杨惠芬说着,就狠狠地啐了几口。
“就是,我也听说大伯娘对祖父可不是太好!”
王氏也插嘴说道。
“唉!”
李陈氏听了一声叹息。
当初老爷子听信了孙氏两口子的撺掇,把死了丈夫的她跟几个孩子赶出了老李家祖屋,大冬天的,她跟孩子们蜷缩在邻居家的草棚里一夜,小四儿李海城那年还小,就只小猫儿那么一点,险些就冻死在那个冬夜里了。
后来,幸亏李陈氏跟程嬷嬷那时都年轻,第二天一早她们就去了城里码头,换了男装,在码头上跟狗一样整整扛了三个月的包,这才赚了一些钱,买下了村子里一户村民的老房子,这样娘几个才算是有了安身之处!
现在想想,那时候,谁还以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我常常跟你们说,过日子,就跟做人一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走背运的时候不焦急,不放弃,有福气的日子也要珍惜,不嚣张不跋扈,那样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李陈氏说道。
大家都点头。
只有杨惠芬白了徐宝珠一眼,眼神落在她手腕上,徐宝珠戴着的是李陈氏那日给她的镯子,镯子不值钱,可说道不同,按理老李家的东西都该长子来继承的,她没有的,徐宝珠为啥有?
真真是岂有此理!
如此想着,就恨上心头。
“宝珠,有几日没见着小四儿了,他还在粮库里住着?”
李陈氏忽然问徐宝珠。
“嗯,喜子回来说,粮库这几日都在张罗着晾麦子,那些麦子总得忙段日子……”
徐宝珠急忙低下头。
“这孩子怎么想想,那麦子还能飞了不成,要他天天住在粮库里?”李陈氏说着,眼神就探究地看徐宝珠。
“老夫人,四少爷说了,粮库里的麦子长时间被装在粮囤子里,积攒了很多的湿气,需要都放开晾晾,晚上也得留人手翻麦子,这样能加速麦子的干燥。不然,眼见着大年到了,麦子被再装进囤子里,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所以,得尽心一些,以防麦子长了霉芽儿就不好了。”
双翘看徐宝珠窘顿,把话茬接过去,说了一遍。
“哦。”李陈氏点点头,理儿是这个理儿,但那也不用夜夜不归,把个新娶来的媳妇撂下不管吧?
这时间久了,宝珠是个好的,不会当面说啥,可背地里孩子得多委屈?
“双翘,下回喜子再回来,你告诉他,就说我说的,让你们四少爷回来一趟,我有事儿找他!”
“嗯,知道了,老夫人!”
双翘恭敬地施礼,应下。
“呵呵,四弟妹,我就说,做女人不能太要强了,哪个男人不喜欢柔柔弱弱的女子啊,你看看我,在你们大哥跟前,那可是小猫儿一样听话,遇事儿啊也是让你大哥解决,我呢,就好生听话就成!我看你啊,可是个能出头的,这世上,能出头的女子,都不是善茬儿,男人不待见呢!”
杨惠芬一旁听着,隐约觉得李海城不回来,是因为不喜欢徐宝珠,心里一高兴,就貌似同情似的说了这一大通的话。
第一百零三章 食髓知味
徐宝珠抬起头,微微一笑,“大嫂说的极是。以后宝珠就学大嫂一样听话,四少爷让宝珠去算计旁人,宝珠就去算计她个底儿掉,四少爷让宝珠去哄骗长辈的首饰,宝珠就去,哄骗了来卖了银子给四少爷当资本去赌坊赚更多的银子……四少爷让宝珠去把窑子里的窑姐儿接到娘家住下,供四少爷偶尔去吃个新鲜,宝珠也一定做到,保证让四少爷养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习惯,这习惯好啊,多给李家开枝散叶,不是?”
“你……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杨惠芬气呼呼地站起来,“娘,这里有人对媳妇不敬不重,媳妇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媳妇出去透透气儿……”
说完,她掉头就走。
“大嫂,你凉快够了,再回来教教宝珠,怎么听夫君的话哦!”
后头,徐宝珠装傻充愣地喊着。
“哼!谁稀罕教你?”杨惠芬丢给她一句,帘子给呱嗒一声撂下,珠帘相互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大嫂这是怎么了?生气了?她说的,我也答应跟着学了,她怎么还生气了?”
来的时候,她可是带着几只箱子的,如今箱子里的东西没了,箱子也被杨惠芬留下,杨惠芬说,哎呀,姑母,您的箱子四角都是包铜,我可喜欢这种箱子了!
“哦,那就给你,这种箱子我们周家有的是……”
那是几日前被杨惠芬捧上云端飘飘然的李赛凤,顺手就把箱子赏给了杨氏。
箱子给了,箱子里的东西自然也得给了。
于是,李赛凤哭笑不得,她回了趟娘家,就险些把自己身上的衣衫饰物都被人觊觎了去。
上了马车,她还气呼呼的。
李家人在李陈氏的带领下于村头列队欢送回娘家的李赛凤,惹得村里人都说,这姑奶奶总算走了,险些把李家搅闹得天翻地覆,把马氏都给告到衙门里去了,你说说,这姑奶奶是不是个能折腾的?
“哼,姑奶奶回来可是没少带东西,那好东西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走的时候,却就挎着一个小包袱,陈氏还真是手段高啊!”孙凤娥不屑地啐了一口,“哼,李赛凤也是活该,我家老爷子怎么说也是她爹吧?她回来省亲不去看爹,倒是把东西都弄去了陈氏那里,不擎等着被陈氏搜刮吗?”
“呵呵,她若是把东西放你哪儿,估计走的时候,连鞋子也没了!”
旁人说道。
哈哈!
大家都知道孙氏的为人,笑了起来。
“你们……可真不了解我,我这个人,其实最心善了……”
“对,你可善了,善得雁过拔毛,谁沾上你,想揭下来都得秃噜一层皮……”
哈哈!
大家再次笑得前仰后合。
对于李家来说,李赛凤这个能折腾的姑奶奶走了,喜欢找事儿的大郎李显仁也去了京都,没有了他的支持,不安分的杨氏也安分了不少,所以,李家的日子随着深冬降下了几场雪,渐渐变得有些平缓了。
冬月末,孙凤娥来了。
她来的时候,怡福居里李陈氏正带着四个儿媳妇腌制腊八蒜。
腊月初八都要腌制腊八蒜,在当地是一种风俗,材料非常简单,就是剥皮的蒜瓣儿,在腊月初八这天,蒜瓣儿放进一个密封的罐子里,然后倒入食醋,封口放到一个很冷的地方,慢慢的,罐子里的蒜瓣儿就会变绿,最后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如此俗称腊八蒜。
腊八蒜的功效是解腻祛腥,助消化。
过了腊八就是春节,春节的时候,大多都会各家去探访,举办宴席,吃些油腻的东西,这种油腻的东西不好消化,会让人感觉身体不舒服。这个时候拿出腊八蒜来,吃几粒,就可以解除油腻。
李家每年都是要腌制腊八蒜的。
李陈氏又是个务实勤快的,所以,这种事儿她向来都是带着儿媳们一起做的,旁边小丫鬟们也伺候着,跑进跑出地拿大蒜,端容器,忙得热热闹闹的。
“哎呀,这是在做腊八蒜呢!啧啧,你们家可真舍得,一次做这样多的腊八蒜,这街上的大蒜都半吊钱一串儿了,贵得吓死人呢!弟妹啊,你这可真舍得!”
孙凤娥说着,就拿起了一头蒜,暗搓搓的要往口袋里放。
“大伯娘,这头蒜是我的……”
李秀云是知道这位大伯娘一直沿袭着贼不走空的习惯,所以打孙氏一进门,她的眼睛就盯着她呢,见她偷偷要装大蒜,李秀云一伸手,把大蒜抢过来,旋即剥了皮,丢进罐子里。
“瞧瞧你这丫头,就好像大伯娘要拿你的大蒜似的……”孙凤娥面色不快,斜着瞅了李秀云一眼,“你这小性儿啊,将来谁家好男儿敢要你哦!”
“那就不劳大伯娘操心了!”李秀云脸色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大伯娘,我听说你们家艳云妹妹跟镇子上开粮店的张老板家的少爷结亲了,真的假的?”
一旁剥蒜的刘氏抬起头来,眉眼里带着笑,不怀好意的笑,问。
“哼,谁稀罕什么姓张啊?不过是些个市侩小人,儿子长的跟个歪瓜裂枣似的,我们家艳云要样子有样子,要品行有品行,干啥要去嫁他家?”
孙凤娥貌似被人踩了尾巴似的,当即就变了脸色,怒骂着。
旁人都不解,大伯娘这是怎么了?
“你们是不知道,我听我镇上开铺子的表叔说了,大伯娘想要高攀人家张掌柜家的儿子,自己厚着脸皮去结实了人家张夫人,跟人家把自家闺女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美貌倾国倾城,什么品行好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家张夫人一听,真有这样好的姑娘,那就见见吧?然后就商定了日子,趁着城里赶集的日子,让大伯娘把艳云妹妹带去给她看,张夫人一看艳云妹妹竟是个豁嘴,当即就翻脸了,说大伯娘这就是妄图骗婚,让人把大伯娘给打了几巴掌,还当众数落大伯娘,赶集的日子人也多,大伯娘那叫一个丢人啊!”
刘氏低低地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
“呵呵,她还真是喜欢做梦!”
杨惠芬不屑地说道。
第一百零二章 岂有此理
对于大伯娘家这个叫艳云的妹妹,徐宝珠是见过的,人长得一般,体型也不胖不瘦,若非天生的豁嘴,想必也是个文静可爱的姑娘,古代也没有美容手术,不能把她天生的豁嘴给整好,所以,她只能是那么忍着,每次到街上遇着一些顽皮的孩子就喊她,兔子嘴来了,三瓣嘴,三瓣嘴的兔子来了……
时常把她给惹哭了。
她这种情况本来就自卑,她那老娘呢还不自知,到处带着她去相亲,结果每次对艳云都是一种打击。
听双翘说,现在这艳云 姑娘变得沉默寡言,一天到晚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眼神都是直勾勾的,徐宝珠真觉得长此以往下去,这姑娘能得了抑郁症。
“大伯娘,我艳云妹妹品行是很好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完全是大家闺秀的做派,您呢,想要给艳云妹子说婆家,也没必要总扯了她一道儿出去,咱们艳云妹妹人好,还怕没人喜欢吗?所以,最好是让人上门来看妹妹,省了妹妹出去,旁人还得说咱们自己送上门去,不高贵!您说呢?”
徐宝珠淡淡地看了孙凤娥一眼,说道。
“额?”孙凤娥沉吟了一下,而后就点头,“对,对,你说的对,所谓的好酒不怕巷子深,谁想娶我家宝贝闺女,那得他们上赶着到家里来瞧,没必要咱们送上门去!”
“对,您说的太对了!”
徐宝珠点头。
接着在心里就叹气了,她也算是帮了可怜的艳云一个小忙,她娘当她是宝贝,把她拉出去还洋洋自得,岂不知旁人的嘲笑,对于艳云姑娘来说,那就跟针扎一样,她说服了孙氏,她不再拉了艳云出去,艳云的心里也好受些!
“哼,就显得你能耐?帮她,就是气咱娘!”杨惠芬看出徐宝珠的用意,不屑地说了一句。
李陈氏看了看徐宝珠,“唉,你四弟妹也是好意,艳云可怜啊!”
徐宝珠感激地对着婆婆笑笑。
“对了,对了,我是来通知你们的,这个月十二是老爷子的六十八岁寿辰,你们可得备下厚礼,给他庆祝寿辰去,宴席就定在我家,你们这里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来,对了,一个人一份礼物,老人都这样大年纪,你们就是舍尽了钱财给他买人参鹿茸,他又能吃你们几年?都别忘啦,多带礼物,少说废话……”
孙凤娥说着,也不跟大家打招呼,径直地就走了。
“哼,真不要脸,若非是为了礼物,她才不会主动承办祖父的生辰呢?她还好意思提孝道,我可是听他家隔壁的婶子说了,她把祖父关在了工具棚里,一天只给一顿饭,冬天里盖得还是夏天的被子,老人经常饿得叫,她就拿了舀子去猪食槽子里盛一舀子给祖父吃……这种人,我呸呸……”
杨惠芬说着,就狠狠地啐了几口。
“就是,我也听说大伯娘对祖父可不是太好!”
王氏也插嘴说道。
“唉!”
李陈氏听了一声叹息。
当初老爷子听信了孙氏两口子的撺掇,把死了丈夫的她跟几个孩子赶出了老李家祖屋,大冬天的,她跟孩子们蜷缩在邻居家的草棚里一夜,小四儿李海城那年还小,就只小猫儿那么一点,险些就冻死在那个冬夜里了。
后来,幸亏李陈氏跟程嬷嬷那时都年轻,第二天一早她们就去了城里码头,换了男装,在码头上跟狗一样整整扛了三个月的包,这才赚了一些钱,买下了村子里一户村民的老房子,这样娘几个才算是有了安身之处!
现在想想,那时候,谁还以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我常常跟你们说,过日子,就跟做人一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走背运的时候不焦急,不放弃,有福气的日子也要珍惜,不嚣张不跋扈,那样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李陈氏说道。
大家都点头。
只有杨惠芬白了徐宝珠一眼,眼神落在她手腕上,徐宝珠戴着的是李陈氏那日给她的镯子,镯子不值钱,可说道不同,按理老李家的东西都该长子来继承的,她没有的,徐宝珠为啥有?
真真是岂有此理!
如此想着,就恨上心头。
“宝珠,有几日没见着小四儿了,他还在粮库里住着?”
李陈氏忽然问徐宝珠。
“嗯,喜子回来说,粮库这几日都在张罗着晾麦子,那些麦子总得忙段日子……”
徐宝珠急忙低下头。
“这孩子怎么想想,那麦子还能飞了不成,要他天天住在粮库里?”李陈氏说着,眼神就探究地看徐宝珠。
“老夫人,四少爷说了,粮库里的麦子长时间被装在粮囤子里,积攒了很多的湿气,需要都放开晾晾,晚上也得留人手翻麦子,这样能加速麦子的干燥。不然,眼见着大年到了,麦子被再装进囤子里,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所以,得尽心一些,以防麦子长了霉芽儿就不好了。”
双翘看徐宝珠窘顿,把话茬接过去,说了一遍。
“哦。”李陈氏点点头,理儿是这个理儿,但那也不用夜夜不归,把个新娶来的媳妇撂下不管吧?
这时间久了,宝珠是个好的,不会当面说啥,可背地里孩子得多委屈?
“双翘,下回喜子再回来,你告诉他,就说我说的,让你们四少爷回来一趟,我有事儿找他!”
“嗯,知道了,老夫人!”
双翘恭敬地施礼,应下。
“呵呵,四弟妹,我就说,做女人不能太要强了,哪个男人不喜欢柔柔弱弱的女子啊,你看看我,在你们大哥跟前,那可是小猫儿一样听话,遇事儿啊也是让你大哥解决,我呢,就好生听话就成!我看你啊,可是个能出头的,这世上,能出头的女子,都不是善茬儿,男人不待见呢!”
杨惠芬一旁听着,隐约觉得李海城不回来,是因为不喜欢徐宝珠,心里一高兴,就貌似同情似的说了这一大通的话。
第一百零三章 食髓知味
徐宝珠抬起头,微微一笑,“大嫂说的极是。以后宝珠就学大嫂一样听话,四少爷让宝珠去算计旁人,宝珠就去算计她个底儿掉,四少爷让宝珠去哄骗长辈的首饰,宝珠就去,哄骗了来卖了银子给四少爷当资本去赌坊赚更多的银子……四少爷让宝珠去把窑子里的窑姐儿接到娘家住下,供四少爷偶尔去吃个新鲜,宝珠也一定做到,保证让四少爷养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习惯,这习惯好啊,多给李家开枝散叶,不是?”
“你……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杨惠芬气呼呼地站起来,“娘,这里有人对媳妇不敬不重,媳妇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媳妇出去透透气儿……”
说完,她掉头就走。
“大嫂,你凉快够了,再回来教教宝珠,怎么听夫君的话哦!”
后头,徐宝珠装傻充愣地喊着。
“哼!谁稀罕教你?”杨惠芬丢给她一句,帘子给呱嗒一声撂下,珠帘相互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大嫂这是怎么了?生气了?她说的,我也答应跟着学了,她怎么还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