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良拔剑砍开李牧身上的束具,还把剑放到李牧手边,王贲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牧剑法高超是众所周知的事,能率领赵国大军屡战屡胜,他的身手怎么可能差?
    这张良胆子也太大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李牧拼着所有人的命不要了,豁出去对扶苏下狠手,后果谁负得起?!
    若不是李牧始终没有动作,王贲已经要冲进囚房把他制住了。
    扶苏见王贲一脸紧张,不由歉疚地朝王贲笑了笑,说道:“麻烦您了。”
    王贲见扶苏明显没有怪张良擅自做主的意思,一肚子话都咽了回去。
    刚才他走到门边,已经把张良后半截话听全了。
    老实说,王贲不太相信李牧能听得进这样的话,要是李牧愿意屈服,难道还会放着嬴政不投靠,反而投靠个半大小孩?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没有人会觉得一个十岁都不到的小孩能知道什么仁爱百姓、能真正在朝中说上话。
    这种事骗傻子可以,骗李牧能骗成才怪!
    作者有话要说:
    王贲:我也劝过好久,根本劝不通!
    王贲:你们这么劝能成才怪!
    第69章 君心
    王贲心中这般断定,原想收走张良留下的那把剑,但想着嬴政让扶苏过来见李牧说不准别有深意,又让人先在旁边拿着那把剑,自己去找王翦请示。
    王翦听说扶苏去见过李牧了,还给李牧留下一把剑,心中掠过许多想法。
    当初针对李牧君臣之间的离间计,他当然也是知晓的,可以说虽然动手的是赵王和郭开,他们却都在后面推了一把。
    有这件事横在里头,他虽也敬佩李牧在沙场上的无往不胜,却没有与李牧交好的可能。
    至于嬴政,恐怕也没想过在那样算计李牧之后还试图把李牧收为己用。
    他们这位大王看似年轻,但已经继位十多年,过去三十年几乎都是在各种阴谋诡计之中走过来的,他如今能大权在握、专横独断,足以证明他绝非心慈手软之辈。
    王翦心中念头叠转,面上却没表露半分,口中随意吩咐道:“既然是公子留下的剑,那就留着吧,也不必束着他了,他想做什么都随他去。”
    王贲听明白了王翦的意思,心中叹息了一声,没再去见李牧,只吩咐底下的人按照王翦说的办。
    因着觉得李牧怕是要自绝狱中了,王贲还让人送了丰盛的晚膳过去,想稍微弥补一下李牧这些天受的委屈。
    结果晚膳送去后没多久,有人来回禀他说李牧自己吃饭了,虽然没动那些丰盛的酒菜,但送去的饭被李牧一口一口用了大半。
    王贲心中惊疑不定,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又去了李牧所在的囚房一趟。
    李牧仍是坐在那里闭目歇息,许是因为用了饭食,他的精神看起来比扶苏他们过来时要好得多。
    王贲喊道:“李将军。”
    李牧睁开眼看他,勉强算是回应了他的喊话。
    王贲有许多话想问,最终却都问不出口,只能说道:“你好好歇着,回头大王可能会召见你。”
    李牧又把眼睛闭上了,看起来没有再理会他的打算。
    到第二日底下的人再次回禀说李牧还活得好好的,用了稀粥,吃了馒头,没碰酒肉,王贲这才确定李牧竟真的被扶苏和张良给说动了。
    王贲把张良那些话翻来覆去地咂摸,没咂摸出有什么特别之处,难道李牧还真指望扶苏这么个半大小孩能保赵国百姓?可李牧又不是赵王,赵国百姓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赵国都没了,他一个只负责打仗的将军又能做什么?
    王贲心里虽然这样想,却还是不敢耽搁,忙去把李牧态度转变的事和王翦说了。
    王翦没想到扶苏还真能说动李牧,这才叫王贲坐到近前把昨天听到的话都讲一遍。
    得知王贲老实地让扶苏两人单独和李牧说话,若不是听到拔剑的动静恐怕连后半部分都没听见,王翦觉得自己这儿子老实过头了。
    要是回头大王问起来,他要怎么答?难道回大王说他体贴地让扶苏他们单独和李牧说话?这中间要是出个什么意外,问题可就大了!
    不过扶苏能说动李牧,这也是王翦没想到的。
    这么看起来,他们这位公子还真有些特别,虽不至于和百姓口口相传的那样神异,但也绝不是朝臣们猜想中的“人造神童”。
    儿子傻事都做了,王翦也没法再说什么,只能说:“随我去面禀大王。”
    嬴政正在处理政务,听人说王翦父子来了,自然放下手中的事务叫人把王翦父子迎进来。
    韩国、赵国虽灭,还有魏国、楚国、齐国、燕国在,天下一日未平,王翦他们就十分重要,嬴政自然不可能轻慢他们,见他们上前行礼还亲自起身把他们扶了起来,和气地邀他们坐下说话。
    王翦便把李牧这两天的转变告知嬴政。
    嬴政知道扶苏对李牧感兴趣,一直想见见李牧,却没想到扶苏能让李牧态度软化。
    李牧倒不是不能留,只是他不可能把李牧放到什么要紧位置。
    李牧和韩非一样心不在秦,更与朝中所有曾参与秦赵之战的大将大多有过杀红眼的血战,他要是放着那么多自己人不用反而去用李牧,恐怕会有很多人不服气。
    现在最要紧的是上下一心,趁着一举拿下赵韩两国的势头扫平东方诸国。
    嬴政想想扶苏捡回去的那堆人,眉头皱了皱,觉得这小子净挑些棘手的家伙。
    不是说扶苏眼光不好,这些人算起来也都是货真价实的人才,只不过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留着有什么用?
    嬴政一直想给扶苏挑个正儿八经的好老师,这样至少有人在这些事情上给扶苏点建议,可是他这些年看来看去,竟没一个是满意的,始终感觉没一个人教得了他儿子。
    嬴政思考片刻,觉得还是算了,扶苏爱捡没用的人就让他捡去,左右有他在,这些人还能把扶苏带歪了不成?
    嬴政淡淡说道:“既然李牧无心寻死了,那就撤走盯着李牧的人,把李牧和其他俘虏一起转给少府衙门安置。”
    转给少府衙门,那就是转给扶苏的意思了。
    王翦父子领命而去,一路上都没再说话。直至到了宫外,远远离开宫门好一段路,王贲才憋不住开了口:“大王对大公子还真是爱重。”
    王翦说道:“以后再看看。”
    王贲闭了嘴。
    现在嬴政还年轻,野心勃勃,壮志凌云,一心只想着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对扶苏这个儿子,嬴政眼下自然是爱重的,一来扶苏占了长子之位,二来扶苏却是聪敏早慧。只是等平定天下,四海归一,再无外敌,许多事便不一样了。
    到那时,嬴政逐渐老去,扶苏逐渐长大,一个独掌大权那么多年的君王,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喜爱扶苏这个儿子?
    现在嬴政的所有偏爱和看重,是不是都会成为扶苏的催命符?
    王贲没敢再想,他本就不是精于谋算的人,让他上阵杀敌还可以,要他像他父亲一样老谋深算,他目前还做不到,至少对这些事的嗅觉他还远不如王翦敏锐。
    过了几天,李牧又享受了一次特殊待遇,被带去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干干净净地被领到扶苏面前。
    扶苏听人说李牧已经没了寻死之念还挺高兴,原以为嬴政会召见李牧,没想到人直接砸自己面前了。
    他忙邀李牧坐下说话。
    俘虏虽然都归他安置,不过被朝廷吸纳入朝为官那些可不归他安排,他还没有左右朝中人事安排的权限,只能给俘虏分一下工而已。
    嬴政让人把李牧给他送来,说明嬴政根本没打算用李牧。
    但是,哪怕李牧不入朝,用处还是很大的。
    李牧在赵国军民心里的地位非常高,敬爱他的人比敬爱赵王的人要多得多,哪怕他只是在那些俘虏和赵国百姓面前露把脸,原本躁动不安的俘虏和赵国百姓也会随之安定下来。
    武力可以让人不敢反抗、乖乖听令,却无法真正收拢民心。
    只要双管齐下,才能让赵、韩两国真正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扶苏与李牧相对而坐,把俘虏的情况、邯郸郡的情况掰开给李牧讲了,又把想李牧去做的事告诉他。
    赵国已经没了,再生乱也不过是无谓的牺牲,只要俘虏安心干活,百姓安心耕作,往后大家就是真正的一家人,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李牧没有插话,只静静听扶苏讲每一样举措的用意与做好以后能有的效果。
    从扶苏的话语之中,李牧可以窥见在两国交战之际秦国后方是如何高速运转的。
    秦国朝廷也并非没有蠹虫,但秦王这些年亲自做了不好奢靡的表率,不仅全面禁绝大部分劳民伤财的享乐,还延续商鞅当年的军功封爵制度,举国上下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军功都能往上爬!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几乎所有的耕作、生产都只为了供给秦国那只庞大而凶猛的军队。
    可以说只要战事一起,秦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在拖后腿。
    打过仗的人都知道这有多可怕。
    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想要士卒拼命,首先要给他们吃饱饭,然后要给他们足够精良的兵甲。
    粮草和兵甲哪里来?全靠后方供应。
    他们输在这样的秦国手底下,现在看起来竟是那么地理所当然。
    不是他们的士兵不够勇武,不是他们的战术不够好,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像秦军一样只需要一心往前冲,别的什么都不需要考虑。
    李牧耐心地听扶苏把所有话说完,才开口应道:“我不会让他们再白白送死。”面对这样一只嗜血好战的猛兽,连赵王这位国君都直接把土地和百姓双手奉上,其他人再挣扎也只会被它活活撕碎。
    扶苏喜道:“李将军愿意出面,想必不会再有人平白送了性命。”
    李牧顿了顿,问了个无关的问题:“不知俘虏之中可有一个叫陶乐的?”
    陶乐就是那位小国舅的名字。
    李牧一向恩怨分明,若是死了也就罢了,既然没死,那当初陶乐就算是救了他一命,他虽看不惯陶乐那贪图享乐的性情,却也不会放着救命之恩不还。
    扶苏最近在整理俘虏名册,对这陶乐有点印象。
    当初他给嬴政搞暖房被骂了一顿,原以为那暖房图纸被嬴政压着没用了,不想嬴政居然把它送了出去,还送到了陶乐这位赵国小国舅手里。
    陶乐也是个人才,不仅自己把新式暖房捣鼓出来了,还给赵国贵族人手送了一份,让那些贵族们家家户户都跟着搞起来。
    因为这事,陶乐算是无意间为赵国亡败贡献了一份力量。那么几间暖房当然拖不垮赵国,但是一个冬天连续不断的炭火消耗足以让赵国百姓怨声载道。
    扶苏觉得未来的赵文化商业区,得给陶乐留个位置,说不准他能在里头发光发热。
    如今听李牧提起陶乐,扶苏觉得有些稀奇,因为这两个人怎么看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类人,李牧怎么会突然问起陶乐?
    扶苏心里好奇,自然也就追问出来。
    李牧便把当初那段渊源给扶苏讲了。
    当时他要是死在那里,兴许就不用再有后面这些挣扎犹豫。
    </div>
    </div>

章节目录


盘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盘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