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当年那么多屯兵,谁能说得清他们的子孙现如今又都散落在了何处,昌盛还是破落,又或者很多人家早已断了香火。
    至于她娘家那边,儿时倒也听家里的老人说起过,言是从中原那边迁来的,跟随当地一个豪族一起上的路,家里头老老少少三十多口人,走到这边的时候,一半都没剩下。
    那时候中原战乱,尸横遍野,依稀还听家里的老人念过一句:“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那时候的凉州,说的约莫就是现在的陇右道了。
    老妇人从麻布口袋里捧起一把粟米,凑近了细细分辨,颗粒饱满,米香浓郁,是难得的好米,难怪三儿子一口气就买了九十文回来,若换了他们自己去米铺买,可就不是这样的价格了。
    这时候,外头的院门“吱呀”一声,然后就听到她家四郎“阿娘阿娘”的叫喊,那声音里头就透着一股子高兴劲,显然是已经听着消息了。
    “阿娘,外头那些人都在说,罗县令今日与公府中的差役发薪饷了。”果然,那小子口里嚷嚷着,很快就进了屋。
    “你阿兄方才回来过了。”妇人言道。
    “阿兄何事回来了?他这几日不是要值夜?”那小子又在那里哇哇叫唤。
    “定是趁着吃饭的工夫,抽空跑回来了。”后头,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孩儿也跟着进了屋。
    “便是叫你们早些回来。”妇人言道。
    “阿娘,今日外头街道上可多人了,都在说阿兄他们发薪饷的事情呢。”小姑娘说着就偎到了她娘身边。
    “阿耶听得都舍不得走。”少年郎吐槽。
    “你们阿耶就是这个毛病。”她家老头儿爱热闹,爱听别人说话,今日外头街道上热闹起来,他自己第一个就走不动道了,更别说下边这两个小的。
    “阿娘,阿兄方才可是拿钱回来了?”吕四郎问道。
    “就知道钱。”他娘道。
    说话间,吕老汉也倒好了水,又关好了院门,进到屋里头。
    “方才三郎回来,拿了这一包粟米回来,并几十文钱。”妇人见他进来,便说了。
    “哦。”吕老头应了一声,也知晓她这话是对自己说的。
    “言是让你明日出去买些盐和肉回来,与这两个小的将补将补。”
    “知了。”
    “明日吃肉?!”
    “阿耶,明日你带我一起去吧。”
    “莫要吵吵,洗洗手脸便睡了吧。”
    “我看看这粟米。”
    “顶好的粟米,我方才看过了,言是与那公府里的乔大郎匀来。”
    “现如今公府竟也要买米吃。”
    “啧,有那几个在,山都要被他们蛀空了,现如今罗县令等人若不自己买米,还能有什么吃的。”
    “哎……”吕老汉叹了一口气。
    县城公府的支出,靠的便是他们常乐县这片地方上的户税。眼下大唐的百姓除了租庸调,主要就是地税和户税,地税收的是粮食,运往附近的义仓,户税主要就是用来维持官府运转。
    这户税也没个具体数目,若是遇着清廉的官员,倒也要不了许多,若是遇着贪的,那里头的名目可就多了。
    他们常乐县这几个,虽然不至于说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但这几年他们县辖下,可都没少交户税,百姓纳税多以粮食布帛为主,去年秋里多少粮食布帛交上去,这会儿才二月初,新来的县令竟要自己掏钱买粮吃,那公府里头多少张嘴,若是换个底子薄的,生生都能把他吃垮。
    “你说他们这就能消停了?”
    “怕是后头还有事。”
    “哎……”
    “想恁多做甚,睡了睡了。”
    前两日罗县令带人去了驿站,他那公文果然没在记录,驿站的孙驿长言是遗失,于是罗县令便令人将此事报于瓜州兵曹,驿站乃是由兵曹管辖。
    今日一早,那付兵曹便领了几十个孔武有力的兵卒,围了他们县里的驿站,那驿站里头的驿长驿卒,一个不落皆被擒了。

章节目录


南北杂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报纸糊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报纸糊墙并收藏南北杂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