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柜上的老者收下他们带来的白银,仔细看过了品质,又称了重量,确认无误之后便收下了。
    然后他又从柜台后面的一个木架上取下几本书册:“县中近日出了一本新书,在本店购满五十两便能获赠一本,这五本是送给你们的,权作消遣,还望客人以后常来我们常乐县。”
    那几个高昌商贾见这几本书籍印得精美,便也没有多想,顺手便收下了,随手将其揣入怀中。
    过后拿出来细看,也觉颇有滋味,只是毕竟身为男子,看这个讲一个女子的爱情故事的话本,看过了便也过了,并无太多感触,只觉画册
    精美,故事新颖。
    待回到高昌国以后,刚进城,便有一个当地富户找他们买酒,于是他们就顺便送给这个富户一个小册子。
    哪曾想这一下竟然不得了了,不两日,便听闻那富户家的女儿便魔障了,与她一起玩的那些小娘子们也是,整日里念叨着说要去什么白叠城,还说什么非白叠少年不嫁!
    待那五本册子都送出去了,高昌城的女子们都要翻天了。
    女子天生就是对爱情充满幻想的,然而在这个闭塞的年代,女子们对于爱情的想象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她们的想象力受到了环境的限制,然后这一本名叫《白叠之歌》的小说,为她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种言情小说的套路,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那些阅书无数的女青年们的那里,同样也是长期流行经久不衰。
    更别说是公元七世纪这些还没有经过海量言情小说洗礼的小娘子们了,对于她们来说,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本小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开天辟地的,令人无限神往的存在!
    之后的日子里,又不断有当地商贾从离石县那边带回这本书,每一本都能卖到极高的价钱。
    这一本《白叠之歌》的横空出世,给当世女子们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同时,它对婚恋市场造成的影响也是空前巨大的。
    听闻有人从高昌西面的一个小国买到了白叠布,贩到高昌城中,卖到了一个很好的价钱,城中那些家里有未婚小郎君的富裕家庭纷纷抢购。
    而在距离高昌数千里之遥的长安城中,近日同样也掀起了一股白叠热潮。
    罗用将一套雕版和几本样书寄到长安城中,邢二那边马上着手印刷,不多日,《白叠之歌》这本书便在南北杂货上架了,与南北杂货有合作的那些铺子纷纷也都在自家门口摆上了一个小书架,再放上满满一架子的《白叠之歌》,五文钱一本,每天出多少卖多少。
    不仅是长安城,那些个周边城镇的,还有洛阳等地的商贾,也是纷纷前来采购。
    估计要不了多久,这股热潮便要刮遍中原各地,尤其是那些富裕繁华的大城市。
    现如今在这长安城中,谁家小娘子不曾听闻《白叠之歌》这个故事?
    一众小娘子们相聚的时候,那话题往往也都离不开《白叠之歌》,书中的男女主角名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都要发展出二次元偶像崇拜来了。
    至于那白叠布白叠衣,听一些见多识广的人说,西域有一些地方确实能产此布,而且确实也十分难得。
    据说是有一种能开出白色绒花的植株,当地百姓将那绒花采下,再剥去里面的花心,将那白色细绒纺成线,织成布,这个过程费工费时,所以这白叠布价钱颇贵。
    长安女子们为那白叠城的故事迷醉,不少男子却颇不以为然,什么白叠城白叠少年,什么少年美貌天下无双,分明都是编出来骗人的,偏那些女子就信这个。
    这一日,几个少年郎聚在一处谈及此事,颇为不忿。
    “这些女子着实无脑。”
    “不过是个虚构的话本,竟能叫她们迷醉至此。”
    “听闻那谢家的小娘子言是要退亲?”
    “她怕是魔障了。”
    “我怎的听闻你家去与叶氏女子提亲,那叶氏死活不应。”
    “她这会儿正做梦呢,如何肯应?”
    “她耶娘言她一时魔障了,脑子转不过弯来,叫我家再等等。”
    “那你等不等啊?”
    “我会等她?真当我许四这辈子娶不上亲不成?”
    “那你家是怎么打算的?”
    “我耶娘已经去帮我打听郑氏女子了。”
    “我劝你还是缓缓,听闻那郑氏的女子近来也魔障得紧,便是与她提了,八成也不肯应。”
    “她不应也是无用,婚姻一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别到时候闹到又逃家。”

章节目录


南北杂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报纸糊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报纸糊墙并收藏南北杂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