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细点头:“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知道,自该过来看看。”又问,“母后呢?母后可安好?”
齐王妃道:“母后很好,方才也在这儿,刚刚回去一会儿。”
唐细道:“那我进去看看。”
唐细进淑妃营帐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散了,帐内只剩下宫婢和赵王夫妻。见唐细过来,赵王夫妻忙起身迎接。
唐细见赵王妃脸色依旧不怎么好,似乎还病着,关心说:“你也还病着,可得好好将养着才是。淑妃娘娘最是温柔体贴的了,她不会在意这些礼数的。”
淑妃忙接话:“是啊,方才本宫还说呢,叫她回去好好歇着,本宫没事。可这丫头脾气倔,非说要伺候在本宫这。太子妃来得正好,正好劝劝她。”
唐细却没再劝赵王妃,只关心淑妃道:“娘娘可还好?方才听说你出事了,可吓了本宫一跳。那马可是畜牲,不通人性,万一伤着娘娘您,大家都得心疼。”
淑妃穿着中衣靠在床头,下半身盖着被褥,额头戴着抹额,脸色略微有些苍白。闻声,柔柔笑起来说:“让太子妃担心了,本宫倒没什么。”又感叹说,“多亏了太子,本宫这才能毫发无损。”
唐细笑答:“太子殿下这是本能反应,娘娘倒不必谢他的,娘娘没事就好。”
唐细此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就与淑妃简单客套了几句,礼数到了后,她就起身告辞了。出了淑妃营帐,唐细直奔皇后那里。
太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救淑妃,唐细还真怕皇后因此又生太子的气。可去了皇后那儿,她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皇后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还如往常一样,看到了她来,就让她坐。唐细心中充满了好奇,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是直性子,所以,唐细决定有疑惑直接问,并不藏着掖着猜来猜去。
“母后,儿臣听说是殿下救了淑妃,是这样吗?”
皇后倒喜欢有话直接说的人,在她面前不拐弯抹角藏着掖着,说明没防着她。所以,皇后倒高兴的回说:“淑妃的确是太子救的,不过……”皇后略顿了下,也算看出来这个太子妃在担心什么,所以,皇后也坦诚相告,“不过,本宫倒不怪太子。他当着那么多人面救了淑妃,本宫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
唐细其实很疑惑:“殿下早察觉到了淑妃的野心,所以这些年来,殿下也在有意疏远淑妃。今儿淑妃惊马,当时随行的御林军有很多,殿下为何冒险救淑妃,儿臣十分不解。”
皇后却替她解了这个疑惑:“大家都知道,太子小的时候曾得淑妃几年的抚育之恩,只要这个恩情一直在,日后太子但凡做点什么有损淑妃利益的事儿,怕是都要挨说。眼下倒是好了,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不顾自身安危去救淑妃,也算是还了淑妃的情。日后不论太子做什么,也无需再念淑妃的旧情。”
唐细恍然大悟。
她说呢,怎么那么奇怪,太子非得亲自去救淑妃。有御林军在,太子大可以不必这样做的。原来,他是有目的的。
松了一口气,唐细还是有些后怕:“好在殿下没事,若真出了什么事,可就得不偿失了。”
皇后点头,眉心蹙起,也于惊未平:“是啊,好在无碍。”
太子被皇上叫去训了一顿,皇上更是后怕。一国储君若是出了事,想必会震惊朝野,太子这么做,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朝廷和天下不负责任。
“淑妃惊了马,当时有那么多随行的御林军,哪个不能去救,非得你逞这个能。”皇上脸色极为难看,“你若出了事,不说天下大乱,至少整个京城都会乱了套。你在做事前,可有考虑过?”
储君与一般亲王不一样,一般亲王出了事,最多是皇家的家事,不会涉及朝政。但若是储君出了事,那可就是国事,一个弄不好,说不定还会影响北疆那群正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太子如何没想过这些?他自然是想过的。可就算有危险,那种情况下机会难得,他断然会牢牢抓住。何况,他不会有危险。
太子先是认错,然后解释说:“当时见淑妃情况危急,儿臣没多想,只想着救人了。淑妃于儿臣有几年的抚育之恩,她当时又离儿臣很近,儿臣救她也是应该的。”
皇上却有些不太相信这话,他抬眸瞄了眼太子,倒是说起别的来。
“你也知道淑妃于你有恩,可这几年来,你反倒是渐渐的去长春宫次数少了。”
太子道:“儿臣毕竟大了,再总往后宫跑,也不好。”
太子这话说的倒挑不出毛病来,皇上点了点头,没再揪着此事不放。于此,淑妃惊马一事虽惊险,但好在人都没事,也算是过去了。
回了京城后,太子舍命救淑妃一事,便满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大家
都说太子殿下忠孝仁厚,重情重义,无形间又树立了太子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形象。
这于太子来说是极大的好事,但于事件主人公的另一个人淑妃来说,却不是好事。从前她于太子有恩,就算太子渐渐疏远了她,但这个恩是有目共睹的,谁也赖不掉。
可如今,太子于众目睽睽下救她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个恩,也算是报了?
外面越是夸太子好,淑妃心中便越是郁结。积郁成疾,日子一久,淑妃倒是病倒了。
唐细这个太子妃也仁厚大方,准东宫郭昭训日日伺候在长春宫。
又到了一个月一次进宫探亲的日子,尹氏跟随陆大夫人入宫来,一见到女儿的面,就把所有担心都倾诉了。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说……说太子殿下当时九死一生,可吓得我……”
陆大夫人笑起来:“九死一生?他们传得那么真,是亲眼见着了还是怎么的。”陆大夫人当时虽然人没在场,但想着太子马上功夫很是不错,而且他是稳重人,不可能会做任何事而让自己有人身危险。
所以,虽然她也担心,但还不至于乱了分寸。
尹氏道:“可不是么,光是那茶楼里说书的,就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我也是一时心急了些,竟把那些都给听了进去。”
唐细道:“太子救淑妃是真的,不过,太子身上不俗,他自己没事。”
尹氏口中念着“阿弥陀佛”,直言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太子若真出了事,那她女儿可怎么办?皇家本来就是虎穴狼窝,女儿此番亏得有个太子倚仗。不过,尹氏倒也没那么没心没肺,知道太子对他们唐家一家都好,她心里总也是担心太子的。
唐细一整个下午都跟两位母亲呆在一起,到了傍晚,刚送走两位母亲,恰好太子也回来了。
唐细忙跟他说了有关淑妃的事。
“淑妃娘娘病了,我做主让郭昭训去跟前伺候。我想着,既然如今母后并不在意淑妃了,我总也得去长春宫探望一趟。”样子还是得做一做的,样子做足了,人家也只会夸她这个太子妃好,夸东宫好。
太子点头:“你去吧,备份厚礼。顺便给孤带个好,孤就不去了。”
唐细知道,太子忙,天天国事战事的都忙不完,哪来那么多闲功夫扯在后宫和淑妃玩宫心计?何况,淑妃是什么样的人,如今太子可是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恩情也算还了,日后再见,客气着就是,也无需多把她这个乳母放在眼中。
唐细还真挺高兴的,至少,太子的一次“舍命相救”,就解了他们东宫一个大大的困境。从前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处处掣肘,但凡东宫对长春宫有一点不好,都怕被人说太子忘恩负义。
眼下可好了,太子贵为储君舍命救了淑妃一次,再大的恩情都还完了。
哼,淑妃,这次可真的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处心积虑让皇上带着她出猎,又处心积虑故意撇下赵王,最后又处心积虑惊马……怎么看怎么像是给太子皇后母子下套。
老天还是有眼的。
这会儿病倒,估计也是被自己气的吧。唐细心想,淑妃这也算是山穷水尽了,东宫这边的势力,她算是彻底失去了。
如今她能倚仗的,就是与皇上的那点“患难”之情。还有就是,赵王殿下。
凭女人的直觉,唐细觉得,淑妃绝对不会就此罢手从此安安稳稳做她的皇妃。她自己心里肯定也深知得罪了太子,她处心积虑算计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想拉拢太子的心吗?
如今不但没有拉拢得着,还一鼓作气的把太子猛推去了皇后身边。多年来的努力化为泡影不说,她还成功给自己埋下一个隐患。
眼下皇上尚且健在还好,等哪日皇上仙去,她和赵王还能有好日子过?
凭她的野心,她既知道这个道理,自然日后会变本加厉处处针对东宫。有一句话不是叫……得不到的,宁愿毁掉吗?
而如今,太子就是她的那个得不到。
第061章
唐细备了厚礼去后宫, 但在去长春宫探望淑妃前,她还是先去了皇后的坤宁宫一趟。虽说皇后如今和东宫关系已经十分融洽, 但唐细还是事事谨慎小心, 生怕好不易培养起来的感情又会突然崩塌。
何况, 她身为太子妃,宫里的事向皇后报备,也是对皇后的尊重,是应该的。
皇后如今既想得开了,自然也不会再处处针对东宫。而且,母子也算敞开了心扉把话说明白了。既是彼此信任了,又何必再去怀疑猜忌?反倒是不好。
所以, 见太子妃来报备说要去长春宫探望淑妃,皇后无所谓说:“这么点小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无需向本宫请示。淑妃病了, 本宫尚且备了份礼差绯霞去探望了,又怎么会不让你去?”
唐细忙说:“儿臣知道母后不会拘着儿臣, 不过, 后宫的事,儿臣应该向母后禀告。”
皇后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媳妇,倒是挺欣慰的。她和太子僵持了这么多年,亏得有她从中调和。虽说如今她和太子母子和睦也不能全说是她的功劳,但她有这份心且也有去认真做了,这就是很难得的了。
亏她从前还嫌弃她的出身, 觉得她不好。如今想来,倒是觉得对不起她。
她虽出身低,可也不是每个出身低的都如那淑妃一样不要脸。看人,看来还是不该看出身、看门第,还是得看品性。
皇后道:“你是太子妃,日后的皇后,你是要陪太子走一辈子的人。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心地也善良,本宫相信,你和太子一定能和和美美。但皇后可不好做,比太子妃难做多了。”
“所以,本宫想……趁着本宫现在还有些精力,不如教你一些本事。眼下又近年关,宫里眼瞧着就要忙碌起来,今年你就跟在本宫身边多学点东西吧。”
唐细不怕辛苦劳累,也很愿意多学点东西。就算此番皇后不教她,日后等她做了皇后,也是要一样样认真学起来的。皇后肯花时间耐心去教她,这是给她日后做好一个称职的皇后打基础,是给她省麻烦。
唐细知皇后是好意,心中感激不尽,忙应承下来。
“多谢母后疼爱儿臣。”
该说的说完了,皇后也不拘着她,只说:“你去长春宫吧。”
“是。”
从坤宁宫出来,唐细直接去了长春宫。长春宫离坤宁宫也不远,很快就到了。淑妃是真病了,卧在床上,床边赵王妃和郭昭训都伺候着。
唐细免了赵王妃和郭昭训的礼,关切道:“打从猎场回来后,这几日天一日比一日冷,娘娘得保重身子才是。”
淑妃如今却没有什么精神敷衍这个太子妃,闻声只说:“也不是多大的事儿,竟还劳烦太子妃亲自跑这一趟。太子妃能让郭昭训来看本宫,已是莫大的恩赐了。”
唐细却道:“娘娘说的哪里的话,您病了,我怎能不亲自来呢?郭昭训是郭昭训,本宫是本宫,郭昭训可代表不了东宫的意思。”
唐细这话说的有点重,是有辱没郭昭训的意思。不过,她也没觉得自己如今还需要对淑妃客气。淑妃说话阴阳怪气,难道她就不能予以反击吗?左右早是仇对的状态了,也不需要再假模假样的说好话。
唐细几句话,说得淑妃脸色更是难看。一旁郭昭训听得也是不自觉攥紧拳头来,显然心中是十分嫉恨愤怒的。
也就赵王妃,默默垂头做自己的事儿,并没什么反应。也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并不想掺和。
唐细是稳重的性子,做人还是有分寸的。淑妃不惹她,她不会主动惹淑妃。但淑妃若是惹了她,她也就不会客气。
论身份,论尊卑,她也无需处处对淑妃客气。
郭昭训低着头生气,淑妃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道:“还是太子妃娘娘有福气,与太子相识得晚,却能这般得宠。昭训就不一样了,虽说与太子从小相识,但却没太子妃这个福分。”
唐细道:“要说福分,本宫怕是比不得淑妃娘娘您。尹修仪未入宫前,娘娘可是独得皇上恩宠,哪怕是如今有了尹妃娘娘,皇上待娘娘您还是比待别人好很多的。”
淑妃再能忍的性子,此刻也是有些忍不了了。她凌厉目光朝一旁的太子妃抛去,搭在被褥上的手紧紧攥着褥子,似在憋着愠怒般。
唐细安安静静打量她,将她面上表情尽收眼底。
唐细没再理淑妃,只看向一旁的赵王妃问:“弟妹的病可好全了?”
赵王妃忙起身回话说:“多谢皇嫂关心,我已经好全了。”
唐细朝淑妃那里瞥了眼,却故意说:“吃了肉,千万不能喝凉水,会闹肚子。日后,可不能再这么不小心了。”
赵王妃并不是不小心,这么常识的事儿,她怎么会不小心?当然,唐细也知道她不是不小心的,怕是淑妃母子故意为之。
也是因此,唐细才越发厌恶淑妃,觉得她才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个。她想争宠,不是不能争,但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这种态度,让她十分厌恶。
赵王妃好歹也是一个人,哪怕不得她喜欢,哪怕当初不是她真心想娶做儿媳妇的,可赵王妃是无辜的,她又何必这样作贱于她?她若不肯,当初大可与皇后对抗到底,不松口应下就是,何况当时皇上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可她呢?倒是好,为了博得皇上恩宠,为了在皇上面前进一步塑造温婉贤良与世无争的形象,她都做了些什么?
若她真是那般的与世无争,她倒是要夸一夸她的,可她不是。
</div>
</div>
齐王妃道:“母后很好,方才也在这儿,刚刚回去一会儿。”
唐细道:“那我进去看看。”
唐细进淑妃营帐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散了,帐内只剩下宫婢和赵王夫妻。见唐细过来,赵王夫妻忙起身迎接。
唐细见赵王妃脸色依旧不怎么好,似乎还病着,关心说:“你也还病着,可得好好将养着才是。淑妃娘娘最是温柔体贴的了,她不会在意这些礼数的。”
淑妃忙接话:“是啊,方才本宫还说呢,叫她回去好好歇着,本宫没事。可这丫头脾气倔,非说要伺候在本宫这。太子妃来得正好,正好劝劝她。”
唐细却没再劝赵王妃,只关心淑妃道:“娘娘可还好?方才听说你出事了,可吓了本宫一跳。那马可是畜牲,不通人性,万一伤着娘娘您,大家都得心疼。”
淑妃穿着中衣靠在床头,下半身盖着被褥,额头戴着抹额,脸色略微有些苍白。闻声,柔柔笑起来说:“让太子妃担心了,本宫倒没什么。”又感叹说,“多亏了太子,本宫这才能毫发无损。”
唐细笑答:“太子殿下这是本能反应,娘娘倒不必谢他的,娘娘没事就好。”
唐细此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就与淑妃简单客套了几句,礼数到了后,她就起身告辞了。出了淑妃营帐,唐细直奔皇后那里。
太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救淑妃,唐细还真怕皇后因此又生太子的气。可去了皇后那儿,她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皇后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还如往常一样,看到了她来,就让她坐。唐细心中充满了好奇,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是直性子,所以,唐细决定有疑惑直接问,并不藏着掖着猜来猜去。
“母后,儿臣听说是殿下救了淑妃,是这样吗?”
皇后倒喜欢有话直接说的人,在她面前不拐弯抹角藏着掖着,说明没防着她。所以,皇后倒高兴的回说:“淑妃的确是太子救的,不过……”皇后略顿了下,也算看出来这个太子妃在担心什么,所以,皇后也坦诚相告,“不过,本宫倒不怪太子。他当着那么多人面救了淑妃,本宫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
唐细其实很疑惑:“殿下早察觉到了淑妃的野心,所以这些年来,殿下也在有意疏远淑妃。今儿淑妃惊马,当时随行的御林军有很多,殿下为何冒险救淑妃,儿臣十分不解。”
皇后却替她解了这个疑惑:“大家都知道,太子小的时候曾得淑妃几年的抚育之恩,只要这个恩情一直在,日后太子但凡做点什么有损淑妃利益的事儿,怕是都要挨说。眼下倒是好了,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不顾自身安危去救淑妃,也算是还了淑妃的情。日后不论太子做什么,也无需再念淑妃的旧情。”
唐细恍然大悟。
她说呢,怎么那么奇怪,太子非得亲自去救淑妃。有御林军在,太子大可以不必这样做的。原来,他是有目的的。
松了一口气,唐细还是有些后怕:“好在殿下没事,若真出了什么事,可就得不偿失了。”
皇后点头,眉心蹙起,也于惊未平:“是啊,好在无碍。”
太子被皇上叫去训了一顿,皇上更是后怕。一国储君若是出了事,想必会震惊朝野,太子这么做,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朝廷和天下不负责任。
“淑妃惊了马,当时有那么多随行的御林军,哪个不能去救,非得你逞这个能。”皇上脸色极为难看,“你若出了事,不说天下大乱,至少整个京城都会乱了套。你在做事前,可有考虑过?”
储君与一般亲王不一样,一般亲王出了事,最多是皇家的家事,不会涉及朝政。但若是储君出了事,那可就是国事,一个弄不好,说不定还会影响北疆那群正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太子如何没想过这些?他自然是想过的。可就算有危险,那种情况下机会难得,他断然会牢牢抓住。何况,他不会有危险。
太子先是认错,然后解释说:“当时见淑妃情况危急,儿臣没多想,只想着救人了。淑妃于儿臣有几年的抚育之恩,她当时又离儿臣很近,儿臣救她也是应该的。”
皇上却有些不太相信这话,他抬眸瞄了眼太子,倒是说起别的来。
“你也知道淑妃于你有恩,可这几年来,你反倒是渐渐的去长春宫次数少了。”
太子道:“儿臣毕竟大了,再总往后宫跑,也不好。”
太子这话说的倒挑不出毛病来,皇上点了点头,没再揪着此事不放。于此,淑妃惊马一事虽惊险,但好在人都没事,也算是过去了。
回了京城后,太子舍命救淑妃一事,便满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大家
都说太子殿下忠孝仁厚,重情重义,无形间又树立了太子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形象。
这于太子来说是极大的好事,但于事件主人公的另一个人淑妃来说,却不是好事。从前她于太子有恩,就算太子渐渐疏远了她,但这个恩是有目共睹的,谁也赖不掉。
可如今,太子于众目睽睽下救她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个恩,也算是报了?
外面越是夸太子好,淑妃心中便越是郁结。积郁成疾,日子一久,淑妃倒是病倒了。
唐细这个太子妃也仁厚大方,准东宫郭昭训日日伺候在长春宫。
又到了一个月一次进宫探亲的日子,尹氏跟随陆大夫人入宫来,一见到女儿的面,就把所有担心都倾诉了。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说……说太子殿下当时九死一生,可吓得我……”
陆大夫人笑起来:“九死一生?他们传得那么真,是亲眼见着了还是怎么的。”陆大夫人当时虽然人没在场,但想着太子马上功夫很是不错,而且他是稳重人,不可能会做任何事而让自己有人身危险。
所以,虽然她也担心,但还不至于乱了分寸。
尹氏道:“可不是么,光是那茶楼里说书的,就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我也是一时心急了些,竟把那些都给听了进去。”
唐细道:“太子救淑妃是真的,不过,太子身上不俗,他自己没事。”
尹氏口中念着“阿弥陀佛”,直言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太子若真出了事,那她女儿可怎么办?皇家本来就是虎穴狼窝,女儿此番亏得有个太子倚仗。不过,尹氏倒也没那么没心没肺,知道太子对他们唐家一家都好,她心里总也是担心太子的。
唐细一整个下午都跟两位母亲呆在一起,到了傍晚,刚送走两位母亲,恰好太子也回来了。
唐细忙跟他说了有关淑妃的事。
“淑妃娘娘病了,我做主让郭昭训去跟前伺候。我想着,既然如今母后并不在意淑妃了,我总也得去长春宫探望一趟。”样子还是得做一做的,样子做足了,人家也只会夸她这个太子妃好,夸东宫好。
太子点头:“你去吧,备份厚礼。顺便给孤带个好,孤就不去了。”
唐细知道,太子忙,天天国事战事的都忙不完,哪来那么多闲功夫扯在后宫和淑妃玩宫心计?何况,淑妃是什么样的人,如今太子可是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恩情也算还了,日后再见,客气着就是,也无需多把她这个乳母放在眼中。
唐细还真挺高兴的,至少,太子的一次“舍命相救”,就解了他们东宫一个大大的困境。从前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处处掣肘,但凡东宫对长春宫有一点不好,都怕被人说太子忘恩负义。
眼下可好了,太子贵为储君舍命救了淑妃一次,再大的恩情都还完了。
哼,淑妃,这次可真的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处心积虑让皇上带着她出猎,又处心积虑故意撇下赵王,最后又处心积虑惊马……怎么看怎么像是给太子皇后母子下套。
老天还是有眼的。
这会儿病倒,估计也是被自己气的吧。唐细心想,淑妃这也算是山穷水尽了,东宫这边的势力,她算是彻底失去了。
如今她能倚仗的,就是与皇上的那点“患难”之情。还有就是,赵王殿下。
凭女人的直觉,唐细觉得,淑妃绝对不会就此罢手从此安安稳稳做她的皇妃。她自己心里肯定也深知得罪了太子,她处心积虑算计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想拉拢太子的心吗?
如今不但没有拉拢得着,还一鼓作气的把太子猛推去了皇后身边。多年来的努力化为泡影不说,她还成功给自己埋下一个隐患。
眼下皇上尚且健在还好,等哪日皇上仙去,她和赵王还能有好日子过?
凭她的野心,她既知道这个道理,自然日后会变本加厉处处针对东宫。有一句话不是叫……得不到的,宁愿毁掉吗?
而如今,太子就是她的那个得不到。
第061章
唐细备了厚礼去后宫, 但在去长春宫探望淑妃前,她还是先去了皇后的坤宁宫一趟。虽说皇后如今和东宫关系已经十分融洽, 但唐细还是事事谨慎小心, 生怕好不易培养起来的感情又会突然崩塌。
何况, 她身为太子妃,宫里的事向皇后报备,也是对皇后的尊重,是应该的。
皇后如今既想得开了,自然也不会再处处针对东宫。而且,母子也算敞开了心扉把话说明白了。既是彼此信任了,又何必再去怀疑猜忌?反倒是不好。
所以, 见太子妃来报备说要去长春宫探望淑妃,皇后无所谓说:“这么点小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无需向本宫请示。淑妃病了, 本宫尚且备了份礼差绯霞去探望了,又怎么会不让你去?”
唐细忙说:“儿臣知道母后不会拘着儿臣, 不过, 后宫的事,儿臣应该向母后禀告。”
皇后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媳妇,倒是挺欣慰的。她和太子僵持了这么多年,亏得有她从中调和。虽说如今她和太子母子和睦也不能全说是她的功劳,但她有这份心且也有去认真做了,这就是很难得的了。
亏她从前还嫌弃她的出身, 觉得她不好。如今想来,倒是觉得对不起她。
她虽出身低,可也不是每个出身低的都如那淑妃一样不要脸。看人,看来还是不该看出身、看门第,还是得看品性。
皇后道:“你是太子妃,日后的皇后,你是要陪太子走一辈子的人。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心地也善良,本宫相信,你和太子一定能和和美美。但皇后可不好做,比太子妃难做多了。”
“所以,本宫想……趁着本宫现在还有些精力,不如教你一些本事。眼下又近年关,宫里眼瞧着就要忙碌起来,今年你就跟在本宫身边多学点东西吧。”
唐细不怕辛苦劳累,也很愿意多学点东西。就算此番皇后不教她,日后等她做了皇后,也是要一样样认真学起来的。皇后肯花时间耐心去教她,这是给她日后做好一个称职的皇后打基础,是给她省麻烦。
唐细知皇后是好意,心中感激不尽,忙应承下来。
“多谢母后疼爱儿臣。”
该说的说完了,皇后也不拘着她,只说:“你去长春宫吧。”
“是。”
从坤宁宫出来,唐细直接去了长春宫。长春宫离坤宁宫也不远,很快就到了。淑妃是真病了,卧在床上,床边赵王妃和郭昭训都伺候着。
唐细免了赵王妃和郭昭训的礼,关切道:“打从猎场回来后,这几日天一日比一日冷,娘娘得保重身子才是。”
淑妃如今却没有什么精神敷衍这个太子妃,闻声只说:“也不是多大的事儿,竟还劳烦太子妃亲自跑这一趟。太子妃能让郭昭训来看本宫,已是莫大的恩赐了。”
唐细却道:“娘娘说的哪里的话,您病了,我怎能不亲自来呢?郭昭训是郭昭训,本宫是本宫,郭昭训可代表不了东宫的意思。”
唐细这话说的有点重,是有辱没郭昭训的意思。不过,她也没觉得自己如今还需要对淑妃客气。淑妃说话阴阳怪气,难道她就不能予以反击吗?左右早是仇对的状态了,也不需要再假模假样的说好话。
唐细几句话,说得淑妃脸色更是难看。一旁郭昭训听得也是不自觉攥紧拳头来,显然心中是十分嫉恨愤怒的。
也就赵王妃,默默垂头做自己的事儿,并没什么反应。也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并不想掺和。
唐细是稳重的性子,做人还是有分寸的。淑妃不惹她,她不会主动惹淑妃。但淑妃若是惹了她,她也就不会客气。
论身份,论尊卑,她也无需处处对淑妃客气。
郭昭训低着头生气,淑妃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道:“还是太子妃娘娘有福气,与太子相识得晚,却能这般得宠。昭训就不一样了,虽说与太子从小相识,但却没太子妃这个福分。”
唐细道:“要说福分,本宫怕是比不得淑妃娘娘您。尹修仪未入宫前,娘娘可是独得皇上恩宠,哪怕是如今有了尹妃娘娘,皇上待娘娘您还是比待别人好很多的。”
淑妃再能忍的性子,此刻也是有些忍不了了。她凌厉目光朝一旁的太子妃抛去,搭在被褥上的手紧紧攥着褥子,似在憋着愠怒般。
唐细安安静静打量她,将她面上表情尽收眼底。
唐细没再理淑妃,只看向一旁的赵王妃问:“弟妹的病可好全了?”
赵王妃忙起身回话说:“多谢皇嫂关心,我已经好全了。”
唐细朝淑妃那里瞥了眼,却故意说:“吃了肉,千万不能喝凉水,会闹肚子。日后,可不能再这么不小心了。”
赵王妃并不是不小心,这么常识的事儿,她怎么会不小心?当然,唐细也知道她不是不小心的,怕是淑妃母子故意为之。
也是因此,唐细才越发厌恶淑妃,觉得她才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个。她想争宠,不是不能争,但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这种态度,让她十分厌恶。
赵王妃好歹也是一个人,哪怕不得她喜欢,哪怕当初不是她真心想娶做儿媳妇的,可赵王妃是无辜的,她又何必这样作贱于她?她若不肯,当初大可与皇后对抗到底,不松口应下就是,何况当时皇上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可她呢?倒是好,为了博得皇上恩宠,为了在皇上面前进一步塑造温婉贤良与世无争的形象,她都做了些什么?
若她真是那般的与世无争,她倒是要夸一夸她的,可她不是。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