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受害人,四处案发的地点。
宋文的车跟着凶手在这个城区兜了一个遍,等到忙完,已经到了下午近六点。
两个人回到了车里,宋文发动车道:“我们回家吧,今天早上你也没怎么休息好。”
陆司语嗯了一声,低头还在看着地图研究,表情十分专注:“凶手应该对这片城区比较熟悉,经常在这些地方走动,所以选择的位置看似随机,其实都是一些到了晚上就十分安静的地点,他可能早就潜伏在附近一段时间,等着符合他喜好的被害人进入他的攻击范围。”
然后陆司语在几个点之间寻找着凶手的出发点:“假设,凶手是从家里出发的,那么他需要往返,特别是在昨天,他在晚上十一点多第一次犯案失败,随后对被狗咬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凌晨三点多又出现在了另一处袭击了被害人。我在考虑,凶手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在这些地点之间移动。”
宋文思考了一下:“从之前目击者的描述来看,凶手手上有茧子,显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的衣着也十分普通……我倾向于他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
陆司语点头表示赞同:“之前田鸣查找了很久的监控录像,如果凶手是开车,或者是坐出租会被发现,留下痕迹……所以剩下的,单车,夜班公交……被狗咬伤以后,根据那个创面的大小推断,他受伤不轻,这样的话,会对他的移动造成难度,步行和单车基本可以排除。”
他说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还有他那个待定的协同作案同伙,之前庄易说的那个理论,我总觉得有些部分有点道理,又觉得哪里有些问题。”
宋文继续开着车:“先顺着这些线索排查下去吧。我觉得市局的警力可能会不够,回头我和顾局申请一下,对附近的区域进行查访。”
他思考了片刻又道,“需要调取夜班公交的监控,留意附近的二十四小时诊所,查访需要时间,可能会有一些结果。不过,夜班公交的话,摄像头不太清晰,也有盲点,只能查查看。”
陆司语又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凶手显然不是“流窜袭击者”,应该是“守候猎取者”,根据“犯罪圆周假设理论”,进行制图,凶手有很大的几率是居住在这个范围之内。
所谓犯罪圆周,就是一系列案件之中,地理位置最远的两起案件连接的直线距离作为直径,直线的重点作为圆心,一次形成的圆周。
而这个范围内,有一片拆迁楼,几个棚户小区,一家公交车的总站,几处住宅区,多处工地,一个非常大的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南城市唯一的一座码头。
范围还是太大了……
宋文开着车,陆司语琢磨着案情,侧头看向窗外,两个人一时安静了下来。
窗外临近黄昏,正是下班和用餐的高峰,大人下班,孩子下学,老人们准备广场舞,普通人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整个城市一片祥和之态。
很多人并不知晓,现在这座城市里出现了一个杀人狂。他与他们吃着一样的食物,喝着一样的水,呼吸着一样的空气。
他可能就潜藏在这城市的某个角落,可能是街边买水果的小贩,可能是搬运钢材的建筑工,也可能是坐在路边的男人。
已经有三位女人死在他的手下,很快,可能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因为案子,两个人都心事重重,气压太低了,宋文忍不住问陆司语:“那什么……晚上吃啥……”
“看你想吃什么?”陆司语的随口道:“红烩牛肉?天麻鸡汤?盘龙茄子?温泉蛋豚骨乌冬面?”
“都行都行。“宋文连忙点头,再说口水都快下来了,他加了一句:“案子还没破,你也别太辛苦,做点简单的就行了,今天顾局发了话,晚上朱晓的资料给过来,还得排查一下。”他顿了顿又道,“反正,只要是你做的,我就爱吃。”
陆司语嗯了一声:“等回头案子破了的……”
两个人刚把警车开进陆司语的小区,傅临江的电话就到了,宋文按了外放,傅临江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宋队,我们这边有些情况。最后一位死者的家属,也就是王晓培的父母,下午刚刚认尸,然后……他们把女儿遇害的消息告诉了记者,刚才这边就涌进来一伙媒体,要采访这个案子。”他顿了一下,“而且,更要命的是,有人把警方怀疑凶手有两人这种论述发到了网上……”
宋文皱眉,那些都还是在调查之中,特别是凶手多人的理论,虽然现在有了周易的理论,有一份证人的模糊证词,还是不能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件事怎么会让外面的人知道呢?
宋文问:“那顾局怎么处理的?”
“眼见着事情封不住了,他刚才召集我们在局里的开了个会,庄易也在,会上紧急商量了下,然后顾局想了个方法,他听说庄易近期会录制一期节目。在节目上,想让庄易向民众公开案件信息和侧写,并且公布案犯画像。”
宋文一听直觉觉得这个行为太冒险了:“这样可能会让案情发生变数。也会引起公众恐慌。”
傅临江道:“是的,庄教授开始也不同意,他说他之前的分析本来就只是理论,还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佐证,不应该因为有一些言论就对外公开。”
宋文也理解这种思路,又问:“然后呢?”
“顾局说,现在网上吵得很凶,媒体也已经知道,与其让媒体乱写,不如主动告诉他们一切一些情况。公开犯罪侧写也是国内外刑侦常用的手段,媒体的披露会给凶手压力。国内有一些案例曾经这么做过。比如之前震惊全国的男生宿舍杀人案,还有高校学子杀母案,都很早对媒体进行了一些披露,民众举报在后面的追逃中,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那庄教授同意了吗?”
“最后被顾局说服了。”傅临江又道,“总之,现在基本是定下来了,上级领导也批示了,顾局让我和你打个招呼。”
宋文嗯了一声,客套了几句挂了电话。
“现在事态已经扩大,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陆司语在一旁轻声道,这时候越是闪烁其词,越是适得其反,“既然拦不住了,就随他们去吧,而且这样做也是一件好事,民众警惕起来,也能够减少凶案发生。”
宋文道:“我明白,公开了信息,会对查访有利,可以开通举报热线,设置赏金,看看有没有更多线索。可是我还是怕刺激到凶手。”
总体来说,这件事有利有弊。只是公开消息,会增加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事到如今只有赌一把了。
“你也不用太担心。”陆司语道,“不公开消息,凶手也不会停止杀人的。公开了之后,无论凶手动或者不动,他都会陷入被动。只是我觉得……”
宋文的车跟着凶手在这个城区兜了一个遍,等到忙完,已经到了下午近六点。
两个人回到了车里,宋文发动车道:“我们回家吧,今天早上你也没怎么休息好。”
陆司语嗯了一声,低头还在看着地图研究,表情十分专注:“凶手应该对这片城区比较熟悉,经常在这些地方走动,所以选择的位置看似随机,其实都是一些到了晚上就十分安静的地点,他可能早就潜伏在附近一段时间,等着符合他喜好的被害人进入他的攻击范围。”
然后陆司语在几个点之间寻找着凶手的出发点:“假设,凶手是从家里出发的,那么他需要往返,特别是在昨天,他在晚上十一点多第一次犯案失败,随后对被狗咬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凌晨三点多又出现在了另一处袭击了被害人。我在考虑,凶手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在这些地点之间移动。”
宋文思考了一下:“从之前目击者的描述来看,凶手手上有茧子,显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的衣着也十分普通……我倾向于他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
陆司语点头表示赞同:“之前田鸣查找了很久的监控录像,如果凶手是开车,或者是坐出租会被发现,留下痕迹……所以剩下的,单车,夜班公交……被狗咬伤以后,根据那个创面的大小推断,他受伤不轻,这样的话,会对他的移动造成难度,步行和单车基本可以排除。”
他说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还有他那个待定的协同作案同伙,之前庄易说的那个理论,我总觉得有些部分有点道理,又觉得哪里有些问题。”
宋文继续开着车:“先顺着这些线索排查下去吧。我觉得市局的警力可能会不够,回头我和顾局申请一下,对附近的区域进行查访。”
他思考了片刻又道,“需要调取夜班公交的监控,留意附近的二十四小时诊所,查访需要时间,可能会有一些结果。不过,夜班公交的话,摄像头不太清晰,也有盲点,只能查查看。”
陆司语又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凶手显然不是“流窜袭击者”,应该是“守候猎取者”,根据“犯罪圆周假设理论”,进行制图,凶手有很大的几率是居住在这个范围之内。
所谓犯罪圆周,就是一系列案件之中,地理位置最远的两起案件连接的直线距离作为直径,直线的重点作为圆心,一次形成的圆周。
而这个范围内,有一片拆迁楼,几个棚户小区,一家公交车的总站,几处住宅区,多处工地,一个非常大的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南城市唯一的一座码头。
范围还是太大了……
宋文开着车,陆司语琢磨着案情,侧头看向窗外,两个人一时安静了下来。
窗外临近黄昏,正是下班和用餐的高峰,大人下班,孩子下学,老人们准备广场舞,普通人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整个城市一片祥和之态。
很多人并不知晓,现在这座城市里出现了一个杀人狂。他与他们吃着一样的食物,喝着一样的水,呼吸着一样的空气。
他可能就潜藏在这城市的某个角落,可能是街边买水果的小贩,可能是搬运钢材的建筑工,也可能是坐在路边的男人。
已经有三位女人死在他的手下,很快,可能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因为案子,两个人都心事重重,气压太低了,宋文忍不住问陆司语:“那什么……晚上吃啥……”
“看你想吃什么?”陆司语的随口道:“红烩牛肉?天麻鸡汤?盘龙茄子?温泉蛋豚骨乌冬面?”
“都行都行。“宋文连忙点头,再说口水都快下来了,他加了一句:“案子还没破,你也别太辛苦,做点简单的就行了,今天顾局发了话,晚上朱晓的资料给过来,还得排查一下。”他顿了顿又道,“反正,只要是你做的,我就爱吃。”
陆司语嗯了一声:“等回头案子破了的……”
两个人刚把警车开进陆司语的小区,傅临江的电话就到了,宋文按了外放,傅临江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宋队,我们这边有些情况。最后一位死者的家属,也就是王晓培的父母,下午刚刚认尸,然后……他们把女儿遇害的消息告诉了记者,刚才这边就涌进来一伙媒体,要采访这个案子。”他顿了一下,“而且,更要命的是,有人把警方怀疑凶手有两人这种论述发到了网上……”
宋文皱眉,那些都还是在调查之中,特别是凶手多人的理论,虽然现在有了周易的理论,有一份证人的模糊证词,还是不能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件事怎么会让外面的人知道呢?
宋文问:“那顾局怎么处理的?”
“眼见着事情封不住了,他刚才召集我们在局里的开了个会,庄易也在,会上紧急商量了下,然后顾局想了个方法,他听说庄易近期会录制一期节目。在节目上,想让庄易向民众公开案件信息和侧写,并且公布案犯画像。”
宋文一听直觉觉得这个行为太冒险了:“这样可能会让案情发生变数。也会引起公众恐慌。”
傅临江道:“是的,庄教授开始也不同意,他说他之前的分析本来就只是理论,还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佐证,不应该因为有一些言论就对外公开。”
宋文也理解这种思路,又问:“然后呢?”
“顾局说,现在网上吵得很凶,媒体也已经知道,与其让媒体乱写,不如主动告诉他们一切一些情况。公开犯罪侧写也是国内外刑侦常用的手段,媒体的披露会给凶手压力。国内有一些案例曾经这么做过。比如之前震惊全国的男生宿舍杀人案,还有高校学子杀母案,都很早对媒体进行了一些披露,民众举报在后面的追逃中,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那庄教授同意了吗?”
“最后被顾局说服了。”傅临江又道,“总之,现在基本是定下来了,上级领导也批示了,顾局让我和你打个招呼。”
宋文嗯了一声,客套了几句挂了电话。
“现在事态已经扩大,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陆司语在一旁轻声道,这时候越是闪烁其词,越是适得其反,“既然拦不住了,就随他们去吧,而且这样做也是一件好事,民众警惕起来,也能够减少凶案发生。”
宋文道:“我明白,公开了信息,会对查访有利,可以开通举报热线,设置赏金,看看有没有更多线索。可是我还是怕刺激到凶手。”
总体来说,这件事有利有弊。只是公开消息,会增加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事到如今只有赌一把了。
“你也不用太担心。”陆司语道,“不公开消息,凶手也不会停止杀人的。公开了之后,无论凶手动或者不动,他都会陷入被动。只是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