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将画册放到一旁,与汉王说道:“殿下到了岁数,好奇也是合情合理。人伦之欲,本就是正道,无需谈之色变,亦不必觉得羞耻,但凡是人,都要经这一场的。”
汉王显出些迷惑,但渐渐,她的目光便亮起来,仍是很羞的,却不躲闪了,冲着王妃轻轻点头。
王妃见此,也是松了口气。人伦之事,或自己摸索,或父母引导,总逃避不过的。她担心殿下日日想着此事,悟不明白,便特来说与她。但她终究存了私心,并未与殿下点明,这本画册中所绘,乃是世间极少数,世人口中的正道,说的,是男女结合。
王妃心中,略觉愧疚,然而看到正好奇地去看那画册的汉王,王妃又觉这是宿命,逃脱不开,她对殿下,是不会放手的,即便有一日,她的身份被戳穿,殿下怕她,畏她,躲避她,她也不会放开。
汉王看那画册的目光全然不同了,羞涩自是难免的,却是坦然了许多。
看她这青涩模样,王妃便是一笑,又道:“只是也不可过分沉湎。”
汉王耳根都红了,连连点头,拘谨地将双手摆在膝上,小声道:“不会的。”
见她确实领会了,王妃拍了拍她的手,道:“殿下且去梳洗罢。”
汉王答应了一声,却不动,她望着王妃,眼中黑亮亮。王妃也不催她,只含笑看她。汉王倾身向前,环着王妃的腰,脸颊贴着她的颈侧,静默了许久,方唤了声:“阿瑶……”
这二字之后,声音便截断了。汉王像是想说什么,却是欲言又止。方才那一场话,她心中,阿瑶的模样更分明了。她固然欢喜的,可不知为何,却也慌。
王妃在心中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汉王的肩背,以示安慰。汉王心中的慌乱竟就此平息下来。
隔日,天气晴好,正合出府游玩。
上回李寿之事,陛下袒护汉王之意明显,大臣因此,渐渐不那么忌惮汉王了,亦甚少再参劾她。
汉王察觉,提了多年的心总算放下,不再如从前那般,总窝在府中。兴致好时,也会出门走走。
这回,难得王妃也陪她。
汉王喜孜孜的,令人备好手炉、大氅,又遣了侍从去白马寺,与主持知会一声。白马寺香火旺,往来香客众多,若不提前定下厢房,怕是连坐下喝口香茗的几案都腾不出来。
待汉王与王妃出门,已是将近巳时。
汉王高高兴兴的,很欢喜王妃陪她出门。王妃见她这般高兴,不免愧疚,往后,她当多陪殿下出来走走才是。
白马寺位处洛阳城北,风格古朴,占地颇广。寺中景致优美,意趣斐然,不止女眷爱去,便是文人墨客,也常借了寺中的洗心亭来,吟诗作画。
汉王与王妃下了马车,便见一气势磅礴的山门,山门有三重,分别名为“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对应佛家三解脱门。
寺墙用朱色,迈上台阶,静心望去,竟觉温和清凉,整座寺庙,似有禅意重重笼罩。
汉王与王妃并肩走去。四周皆是人,有庶民,也有官宦家眷,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谈笑之声,不绝于耳。
汉王看了看前方,隐约可见大雄宝殿前烟雾缭绕的大香炉。她侧首,压低了声,与王妃道:“听闻主持法如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已有百岁了,虽须发皆白,却健步如飞。我从没见过他,不知他长什么样,是否与常人不同。”
王妃莞尔:“他亦是人,怎会与常人不同?”
汉王赧然:“能得道,总有所不同罢。”
王妃看了看她,笑而不语。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待到大雄宝殿前,人便更多。一名身着袈裟的和尚自大殿中走出,他身后还跟着两名小沙弥,朝着汉王缓缓走来。
那和尚约莫已有六旬,须发皆剃去了,那一双长眉却是白的。他缓步行至汉王身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见过萧檀越。”
汉王也回了一礼,十分有礼道:“有劳法光大师亲迎。”
法光笑了笑,目光在王妃身上略一扫过,并不停留,侧开身去,做了个请的手势道:“请檀越殿中上香。”
汉王便与王妃一同入内,向佛祖进了一炷香。
二人来此,乃是为那片梅花林,法光在寺中迎客多年,自是有些眼色,并不与汉王布道,更不拉着她大谈佛法,而是指了身后那两名小沙弥,令他们好生侍奉。
汉王与王妃出了大殿,往寺内走去。
大殿之后是一小块空地,空地以石砖铺就,平坦无坡,四周是供奉了菩萨的殿宇,正中摆了一香炉,香炉上方烟雾缭绕,如仙境一般。
二人穿过空地,直往后去。香客渐渐少了下来,小沙弥与二人介绍道:“再往前便是梅花林,梅花林外有一亭,名洗心亭,平日常有文人在此以文会友,今日恰巧无人,寺中备了斋菜,到午时,两位檀越可在亭中用膳。”
正说着,梅花林便在眼前。
那一片梅花,白粉相间,错落有致的蔓延开,仿佛无边无际。
如此美景,如此大片的梅花,京中少见,唯有宫中麟德殿前那一片红梅,方可与之比拟一二。
汉王缓缓走近,凑到树前,观赏花之形态。
那两名沙弥,便不跟着了,只在林外等候。
汉王不错眼地看了一阵,她只觉眼前之景极为熟悉,让她想到广平寺后的那一片桃花。梅树种得并无规则,仿佛是这边种几棵,那边种几棵,待树长成,开出花来,便连成了一片。
又往前穿过几棵树,便见前方出现一石桌,石桌四周,围了四只石凳,其中一处,坐了一名穿了高僧袈裟的和尚。
那和尚生得慈眉善目,令人一看便心生好感,他身前摆了一小炉子,小炉子上煮了一壶茶。茶香伴着梅香,悠然四溢,使人心旷神怡。
梅花林中煮茶,如此雅致。
和尚望向二人,笑道:“相遇是缘,贫僧法如,愿邀二位檀越,饮一杯清茶。”
他便是法如?汉王眼中显出惊讶,想到此人得道,已百余岁了,不禁又局促,望向王妃。王妃知她惶惑,便安抚地牵了她的手,在石凳上坐下。
汉王坐下,仍有些不安,法如替她斟了盏茶,仿佛不知她是谁,语气和蔼道:“檀越走了许久,想是渴了吧?”
经他一说,汉王确实觉得自己渴了,她接过茶盏,道了谢,又看向王妃。王妃不由弯唇,微微颔首。汉王便低头抿了一口。
法如不禁一笑,依旧是慈祥的面容,他转首,与王妃谈起佛法。王妃似乎也精通,竟与他接起话来。
汉王不懂这个,听了一会儿,便觉无趣,她等二人说过一篇,方与王妃道:“阿瑶,我可否去别处走走?”
王妃替她理了理衣衫:“殿下去就是。”
汉王笑了笑,又与法如颔首致意,方起身,往别处去。
汉王显出些迷惑,但渐渐,她的目光便亮起来,仍是很羞的,却不躲闪了,冲着王妃轻轻点头。
王妃见此,也是松了口气。人伦之事,或自己摸索,或父母引导,总逃避不过的。她担心殿下日日想着此事,悟不明白,便特来说与她。但她终究存了私心,并未与殿下点明,这本画册中所绘,乃是世间极少数,世人口中的正道,说的,是男女结合。
王妃心中,略觉愧疚,然而看到正好奇地去看那画册的汉王,王妃又觉这是宿命,逃脱不开,她对殿下,是不会放手的,即便有一日,她的身份被戳穿,殿下怕她,畏她,躲避她,她也不会放开。
汉王看那画册的目光全然不同了,羞涩自是难免的,却是坦然了许多。
看她这青涩模样,王妃便是一笑,又道:“只是也不可过分沉湎。”
汉王耳根都红了,连连点头,拘谨地将双手摆在膝上,小声道:“不会的。”
见她确实领会了,王妃拍了拍她的手,道:“殿下且去梳洗罢。”
汉王答应了一声,却不动,她望着王妃,眼中黑亮亮。王妃也不催她,只含笑看她。汉王倾身向前,环着王妃的腰,脸颊贴着她的颈侧,静默了许久,方唤了声:“阿瑶……”
这二字之后,声音便截断了。汉王像是想说什么,却是欲言又止。方才那一场话,她心中,阿瑶的模样更分明了。她固然欢喜的,可不知为何,却也慌。
王妃在心中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汉王的肩背,以示安慰。汉王心中的慌乱竟就此平息下来。
隔日,天气晴好,正合出府游玩。
上回李寿之事,陛下袒护汉王之意明显,大臣因此,渐渐不那么忌惮汉王了,亦甚少再参劾她。
汉王察觉,提了多年的心总算放下,不再如从前那般,总窝在府中。兴致好时,也会出门走走。
这回,难得王妃也陪她。
汉王喜孜孜的,令人备好手炉、大氅,又遣了侍从去白马寺,与主持知会一声。白马寺香火旺,往来香客众多,若不提前定下厢房,怕是连坐下喝口香茗的几案都腾不出来。
待汉王与王妃出门,已是将近巳时。
汉王高高兴兴的,很欢喜王妃陪她出门。王妃见她这般高兴,不免愧疚,往后,她当多陪殿下出来走走才是。
白马寺位处洛阳城北,风格古朴,占地颇广。寺中景致优美,意趣斐然,不止女眷爱去,便是文人墨客,也常借了寺中的洗心亭来,吟诗作画。
汉王与王妃下了马车,便见一气势磅礴的山门,山门有三重,分别名为“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对应佛家三解脱门。
寺墙用朱色,迈上台阶,静心望去,竟觉温和清凉,整座寺庙,似有禅意重重笼罩。
汉王与王妃并肩走去。四周皆是人,有庶民,也有官宦家眷,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谈笑之声,不绝于耳。
汉王看了看前方,隐约可见大雄宝殿前烟雾缭绕的大香炉。她侧首,压低了声,与王妃道:“听闻主持法如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已有百岁了,虽须发皆白,却健步如飞。我从没见过他,不知他长什么样,是否与常人不同。”
王妃莞尔:“他亦是人,怎会与常人不同?”
汉王赧然:“能得道,总有所不同罢。”
王妃看了看她,笑而不语。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待到大雄宝殿前,人便更多。一名身着袈裟的和尚自大殿中走出,他身后还跟着两名小沙弥,朝着汉王缓缓走来。
那和尚约莫已有六旬,须发皆剃去了,那一双长眉却是白的。他缓步行至汉王身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见过萧檀越。”
汉王也回了一礼,十分有礼道:“有劳法光大师亲迎。”
法光笑了笑,目光在王妃身上略一扫过,并不停留,侧开身去,做了个请的手势道:“请檀越殿中上香。”
汉王便与王妃一同入内,向佛祖进了一炷香。
二人来此,乃是为那片梅花林,法光在寺中迎客多年,自是有些眼色,并不与汉王布道,更不拉着她大谈佛法,而是指了身后那两名小沙弥,令他们好生侍奉。
汉王与王妃出了大殿,往寺内走去。
大殿之后是一小块空地,空地以石砖铺就,平坦无坡,四周是供奉了菩萨的殿宇,正中摆了一香炉,香炉上方烟雾缭绕,如仙境一般。
二人穿过空地,直往后去。香客渐渐少了下来,小沙弥与二人介绍道:“再往前便是梅花林,梅花林外有一亭,名洗心亭,平日常有文人在此以文会友,今日恰巧无人,寺中备了斋菜,到午时,两位檀越可在亭中用膳。”
正说着,梅花林便在眼前。
那一片梅花,白粉相间,错落有致的蔓延开,仿佛无边无际。
如此美景,如此大片的梅花,京中少见,唯有宫中麟德殿前那一片红梅,方可与之比拟一二。
汉王缓缓走近,凑到树前,观赏花之形态。
那两名沙弥,便不跟着了,只在林外等候。
汉王不错眼地看了一阵,她只觉眼前之景极为熟悉,让她想到广平寺后的那一片桃花。梅树种得并无规则,仿佛是这边种几棵,那边种几棵,待树长成,开出花来,便连成了一片。
又往前穿过几棵树,便见前方出现一石桌,石桌四周,围了四只石凳,其中一处,坐了一名穿了高僧袈裟的和尚。
那和尚生得慈眉善目,令人一看便心生好感,他身前摆了一小炉子,小炉子上煮了一壶茶。茶香伴着梅香,悠然四溢,使人心旷神怡。
梅花林中煮茶,如此雅致。
和尚望向二人,笑道:“相遇是缘,贫僧法如,愿邀二位檀越,饮一杯清茶。”
他便是法如?汉王眼中显出惊讶,想到此人得道,已百余岁了,不禁又局促,望向王妃。王妃知她惶惑,便安抚地牵了她的手,在石凳上坐下。
汉王坐下,仍有些不安,法如替她斟了盏茶,仿佛不知她是谁,语气和蔼道:“檀越走了许久,想是渴了吧?”
经他一说,汉王确实觉得自己渴了,她接过茶盏,道了谢,又看向王妃。王妃不由弯唇,微微颔首。汉王便低头抿了一口。
法如不禁一笑,依旧是慈祥的面容,他转首,与王妃谈起佛法。王妃似乎也精通,竟与他接起话来。
汉王不懂这个,听了一会儿,便觉无趣,她等二人说过一篇,方与王妃道:“阿瑶,我可否去别处走走?”
王妃替她理了理衣衫:“殿下去就是。”
汉王笑了笑,又与法如颔首致意,方起身,往别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