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踏踏实实的做着皇帝的美梦,汪伯炎严令金定国,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了所谓的勤王之师,金定国惟命是从,他分析当前的形势,将主要兵力放在南北两个地方,全力对付南边的左常生和北部的温良玉,这两支部队加起来有二十万之多,只要将他们消灭,那么,整个南梁国完全掌控在汪伯炎的手里。
    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民间百姓到处流离失所,可谓是国之易主,家无宁日。
    汪氏叛军足足有七十多万,左常生、温良玉所部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能是一退再退,现如今两支部队已然合到了一块,并且退至最底线——运河,如果叛军再进犯的话,摆在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则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二则是渡船出往东林国,可是,这两位将军都明白,当初金定国带兵侵略东林国时,曾对那里的百姓进行疯狂的大屠杀,如今的东林百姓对梁军早已是恨之入骨,只怕现在到了人家的地盘,非得被活活生吞了不可。
    无奈之下,二人只能孤注一掷,做好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左常生负责外围加固防守力量,温良玉则派人在运河附近及要塞位置设下层层哨卡,防止有他国奸细趁机混入。
    绍岩一行数人,起初尚且还能躲过几个哨卡,然而却忽略了暗哨的存在,也就是说,自打他们一上岸,他们的一举一动便进入了楚军的视线,探子们回到大营,将绍岩等人的行踪禀报给温梁玉,温良玉当机立断,立即让人收网予以逮捕。
    正当绍岩等人途径一片小树林的时候,忽听树叶沙沙作响,脚底下似有震动,白如雪大说不好,有埋伏。
    果不其然,她话音刚落,只听四周杀声四起,数百名梁军步兵、弓箭手大刀阔斧的冲了过来,这种情况下,别说是绍岩,就连郑月桂也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叛军还是梁军,直到温良玉赶到现场,郑月桂总算是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说到这个温良玉,虽说算不上是什么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整个南梁国里,像他这般忠臣良将却也是屈指可数。
    左常生最早是汪伯炎府上的护卫头领,后来被破格提升为御林军副统领,此人性情耿直,因看不惯司马俊的种种卑劣行迹,便索性辞去副统领一职,闲在偏远的老家凤阳,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时任凤阳县守备的温良玉,二人相谈甚欢,并结成异姓兄弟,遗憾的是,兄弟二人虽有报国之心,却处处受奸人排挤。
    “公主?……,是,真的是公主。”见到郑月桂的一刹那,温良玉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前不久,他还听说郑月桂得了水痘,被金定国隔离于密室之中,后因救治无效而亡,若非白天撞见,他还真以为自己见到了鬼。
    郑月桂看出他的心思,不禁笑着道:“温将军,本宫并没有死。”
    温良玉并非是一个信奉迷信之人,他只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罢了,此刻听到郑月桂的声音,他二话没说,当即率先跪了下来,士兵们一听,慌忙后退几步,齐唰唰的跪倒一片,异口同声道:“属下等参见公主。”
    郑月桂微笑的摆摆手,温良玉起身后,很快把目光转到绍岩等人的身上,不由诧异道:“公主,这几位是?”
    郑月桂指了指身边的绍岩,道:“这位是东林国的……”
    “在下姓石名山,是东林国张连张大将军麾下的一名参将。”
    绍岩担心身份一旦暴露,势必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故而抢先一步打断郑月桂的话,拱手道:“石某久闻温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你是东林人?”温良玉狐疑的微微皱眉,忽然打出一个手势道:“来人,给我拿下这几个东林奸细。”
    第二百九十五章 登高一呼
    (两章,大家慢慢看看吧……)
    郑月桂忙道:“温将军误会了,本宫这次死里逃生,多亏了这位……,这位石参将,况且我南梁与东林本来就友邦之国,一直以来互不侵犯,互敬互重,若不是汪伯炎这些小人挑起这场战争,我们两国又何至于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将军是个明理之人,您不防仔细想想,眼下到底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温良玉被问住了,顿了顿,方才为难的道:“公主说的在理,可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末将是怕……”
    “是怕我们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绍岩嗤之以鼻,微微笑道:“温将军,你可以不相信石某,却也应该相信你们的月桂公主,她可是贵国天子的亲妹妹,再者,要说这‘奸细’二字,石某还真是‘愧不敢当’,这么说吧,我东林皇上这次只是让我等护送公主回国,其它事概不理会,当然了,我们皇上也说了,贵国如今正处于危乱之际,若是贵方有所求,我等自当义不容辞,换而言之,温将军若执意认为石某是奸细的话,大可直接将我们绑去大营,或者当场杀之而后快,石某绝无任何怨言。”
    绍岩的语气不轻不重,不缓不急,却恰恰打消了温良玉心中的顾虑,纵观当前形势,内有叛军挟持天子作乱,外有东林大军虎视眈眈,温良玉作为这支唯一仅存的正义之师的统帅,有的时候不得不多长了个心眼,如今听到绍岩这么说来,他当下爽朗笑笑:“石大人勿怪,如今梁、楚、林三国相互攻伐,可谓是天下大乱,即便今日是友,说不定一觉睡来就成了敌人,阁下是东林的参将,说句不客气的话,换成是在以前,在下必然将你绑入军中,现在则不同,你救了公主,那就是我们的大恩人,方才在下多有冒犯,还望石兄弟见谅,请受我等一拜。”说着便带头下跪,其它梁兵跟着跪了下来。
    听他称自己为‘石兄弟’,显然冲突已经化解,绍岩不禁暗自赞道,这个温良玉真不愧是个栋梁之将,不仅言词间带有一定的说服力,而且遇事非常冷静,行事果断,处处都不失为一个大将的风范,他笑着抱拳道:“温将军言重了,石某也是奉了鄙国国君的旨意办事罢了,实在当不得贵部如此大礼。”
    ……
    在温良玉的盛情邀请之下,绍岩一行人来到了梁军大营,为了欢迎公主的到来,当天夜里,温良玉特地让人张罗宴席,一来算是给郑月桂接风洗尘,二则是对‘石山’等人表示感谢。
    席间,温良玉向绍岩等人引荐了左常生、饶天明、顾业成、张远、邓开发等将领,他们当中除了左常生之外,其它人都是温良玉从老家带出来的子弟兵,别看这些人职位不高,论起打仗,他们个个都是一把好手,要不然,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早就被叛军所灭。
    识英雄,重英雄,既是英雄,又何必论其出处?这是绍岩总结出来的观点,因此,面对诸将接二连三的敬酒,他毫不回避,每次都是来者不拒,左常生试图联合所有将领,一齐将他灌醉,结果自己却被弄得酩酊大醉,丑态百出。
    这一夜,绍岩喝得很尽兴,事实上,自从他将东林国的国都迁到八达岭以来,他从未像今晚这么痛痛快快的喝一场,即使是那次大年三十晚上,他也没这么洒脱过,凭心而论,他很向往平凡人的生活,平凡人做平凡事,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更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躺着一间简陋的营帐里,当听到外面传来士兵的操练声时,他方才知道时候已经不早了,便懒洋洋的掀开被子,下床穿好靴子。
    “皇上,你醒了?”话音未落,却见白如雪端着一盆温水,笑盈盈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绍岩连忙嘘了一声,责备的道:“如雪,我不是跟你说过,在外面不能这么喊的吗?”
    白如雪不慌不忙的将脸盆放在脸盆架上,然后来到他身边,边为他整理衣服,边笑着说道:“皇上,您忘了?昨晚是您自己说漏了嘴。”
    “我说漏了嘴?我说过吗?有这样的事?”绍岩倍感吃惊,许是昨夜喝得太多的缘故,他只觉得脑袋还有点昏沉沉的,尽管他酒量好,但一下子喝下那么多的酒,再好的酒量也会把持不住,他拍拍脑门,认真回忆着自己酒后说过的话,可就是想不起来。
    见他沉闷不语,白如雪微微笑道:“皇上,您昨夜喝了很多酒,并当着所有人的面,称自己为‘朕’,当时,如雪和公主想替您圆场,却被您给推开了,虽说在座大部分人都已是烂醉如泥,根本不会在意这些酒后胡言,不过还是让温良玉将军听出了些名堂,这不,他此刻正在外面等着向您请安呢。”
    向我请安?绍岩摇头苦笑,他本来不想这么早暴露自己的身份,没想到还是酒后失言,好在只是温良玉一个人知道了这件事,其它人尚且还不知晓。
    没办法了,与其再继续这么编下去,还不如直接开门见山,于是简单洗漱一番后,他便大步流星的跨过门槛走了出去,温良玉此刻正矗立在门边上,看到绍岩出来,急忙上前拱手道:“下臣温良玉见过东林天子。”
    见他这般明目张胆,绍岩看了看四周,担心他这么一喊,势必会引来所有人惊惶失措。
    温良玉恭敬的道:“陛下放心,下臣早已将所有下人都支开了。”
    绍岩满意的点点头:“还是温将军想得周到。”
    温良玉笑呵呵道:“陛下过奖,陛下威名远播,下臣有幸,想不到还能在有生之年得见天颜,下臣就算是战死沙场也值了。”
    “温将军这话说的有点严重了。”绍岩摆摆手,认真的道:“作为一名统帅,不要动不动就说这种丧气的话,眼下时局正乱,汪伯炎的几十万叛军正虎视眈眈的看着这里,两军交锋是早晚的事,你的士兵都以你为核心,这个时候,你应该给他们士气才对。”
    “陛下教训的是,下臣必定谨记。”温良玉说着,随手从怀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虎印,递到绍岩面前,说道:“公主与下臣说过,陛下不仅有治世之才,更有治军之道,如今我皇落入奸人手中,下臣空有二十万大军在握,却无力与其抗衡,眼下甚至被逼入了绝境,今有幸得见陛下,可谓是天降吉星佑我大梁,况且,下臣听闻陛下此番正是为了营救我皇而来,如此,下臣特将虎符交托于您,希望陛下不计前嫌,带着我们这些人打回京师,诛杀奸臣,以正朝纲。”说罢,双膝扑通磕在地上,两手高举虎符于半空中,满脸却是充满了期待之色。
    绍岩哭笑不得道:“温将军,我可是东林人,你当真放心将二十万兵马的最高指挥权交给我吗?你想过没有?万一我起了歹意,到时候取而代之,你该怎么办?”
    温良玉先是一怔,旋即摇摇头,说道:“陛下是一个万民敬仰的好皇上,饶是陛下替代了我皇,也好过让心术不正之人当权。”
    这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传到郑开的耳朵里,这个温良玉无疑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不过在绍岩看来,这正是温良玉的耿直所至,在这么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代,能说出这番话的,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
    “还请陛下救救我大梁,下臣在此叩拜为谢。”言毕,温良玉使劲将额头叩在地上,‘咚、咚、咚’三声过罢,却见他额头红肿,淡淡的血丝渐渐显露出来。
    “皇上,您就念在温将军一片忠心的份上,答应他吧。”白如雪在边上劝道。
    正说着,郑月桂从一边走了过来,她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由绍岩掌控兵马大权,如有不从者,一律军法从事。
    绍岩思考再三,决定暂时先接过虎符,等到大功告成之日,再将此物完璧归赵。
    温良玉顿时喜出望外,随即带着绍岩赶赴训练场地,并向所有士兵公布这一决定,士兵们听到温良玉要让权于一个外人,而且还是以前的仇家,一个个不禁面面相觑,不少人甚至在那里嘀嘀咕咕的议论着,虽然听不清在说什么,但多数人的语气显得很不屑,看得出来,他们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还是温良玉的副将左常生,这家伙酒劲刚过,脑子稍稍有点清醒,就听到这么荒唐的消息,他不紧不慢的走到台上,当着众人的面,对着绍岩冷冷的道:“石大人真是厉害,这才不过一个晚上,您就令我大哥交出了兵权,照我看,您送公主回国事小,恐怕这才是你此行的主要目的吧?”
    “常生,不得对皇……”温良玉下意识的改口道:“不得对石大人无礼,石大人救过公主,这是大恩,并且,将虎符交于他也是公主的意思,眼下金定国的两路叛军已经向我部进逼,敌人的兵力数倍于我们,我等一旦被围,怕是很难突围出去,何况,石大人在东林国向来用兵如神,只有他才能让我们转危为安。”
    左常生道:“大哥,你好糊涂啊,东林人对我们恨之入骨,您若将军权交由他们,岂不是让我们这些几十万弟兄跟着往火坑里跳?”
    “左副将此言差矣。”绍岩面无表情的反问道:“你知道我们东林人为什么对你们恨之入骨吗?我现在就来告诉你,普天之下的每个老百姓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想过着太平安宁的日子,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战争,可是,当初挑起战争的是你们,是你们让我国的百姓流离失所,是你们的士兵手刃了数万万手无寸铁的百姓,是你们像魔鬼一样,每到一个地方便要执行什么狗屁的‘三光政策’,你们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庭,你们的手上沾满了我东林子民的血,他们能不恨你们吗?”
    温良玉惭愧的低着头,左常生却是不以为意道:“那又如何?打仗本来就是要死人的。”
    “说得没错,战争一旦爆发,无辜丧生的必然不在少数,但是,有些事情明明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疯狂的屠城,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绍岩淡然叹息,语气一转道:“当然,我也知道这些事都是金定国的部队所为,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我们东林人并非是好坏不分,他们会把这笔血海深仇记在部分人头上,而不是在场的诸位,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对东林人仍旧充满了敌意的话,那恰恰说明你们就是那些屠城的禽兽,又或者说你们对金定国犯下的恶行比较认可,如此一来,那我倒是觉得,我今天完全没必要站在此处,因为我在你们的眼中是敌人,而不是联合对敌的朋友。”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士兵纷纷点头称是,左常生自知无言反驳,却又不肯俯首认输,于是慢条斯理的道:“石大人,就算如你所说,你是真心实意为我们好,那么,我忍不住又要问了,你有什么本事统领我们二十万兵马?要想登高一呼,可不是上嘴唇搭下嘴唇这么简单的,得拿出点真材实料来,否则难以服众,弟兄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场上士兵异口同声道。
    绍岩听出他的意思,说来说去,这家伙还是有点看不起东林国的人,妈妈的,老子今天就要让你心服口服,想到此处,他不动声色的道:“左副将言下之意,是想与我比试一番?”
    左常生冷冷笑道:“不敢,在下只是想向石大人讨教一番,还望大人不吝赐教。”说时迟,那时快,他的话刚一落,两拳已然同时出击,直朝绍岩胸前抓去。
    郑月桂、温良玉及现场所有人不禁大吃一惊,白如雪欲要上前帮忙,绍岩示意她退下,然后不紧不慢的一个侧身,左常生两拳落空,复又提起右腿,猛地朝他踢去。
    绍岩眼疾手快,迅速闪过他的小腿,并趁他单腿直立,下盘不稳之际,突然用手抓住他的腿,使劲这么一拉,左常生猝不及防,咣当一声摔在了地上。
    “好——”白如雪、郑月桂欢呼道。
    本以为这家伙经此一败,必会无话可说,谁知他刚起身就道:“这次不算,我还要与你比试腿力。”说罢指着远处的一个小山头道:“看到那座山没有?你我从同一起点赛跑,谁第一个跑到山头,就算谁赢,如何?”
    绍岩毫不在意的点点头:“悉听尊便。”
    “预备——,开始——”
    温良玉作为临时裁判员,他高举小旗一声令下,左常生鼓足了气力,拔腿就跑,绍岩却不像他那般猴急,一路上匀速前进,并走马观花似的欣赏着两旁郁郁葱葱的风景。
    从校场到山头足足有好几里地,左常生光有一身的暴发力,却无持久的耐力,快到终点的时候,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而绍岩却轻轻松松的赶上了他,最终领先占据了山头。
    左常生这下算是心服口服了,从昨夜的比酒量,到今天的两场比试,三战三败,他不得不改变对这位远道而来的‘石参将’的看法,心想,将兵权交给此人,全体官兵也会放心,故而当众表态,从今往后愿服从绍岩的任何调遣,士兵们开了眼界,自然是无话可说。
    绍岩坐上了总指挥的位置,便依照当前形势制定出一整套的方案,随时作好战斗准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汪伯炎的叛军接近七十万,而梁军一共才二十万人,虽然数目不小,但与敌人比起来,力量太过悬殊,要想从根本上扭转战机,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部队内部进行改革,改掉一切军中不良习气,梁军的士兵只注重军事训练,不注重思想上的灌输,以至到了战场上,很容易动摇自己的立场,甚至是大批量的投降敌人。
    温良玉、左常生二人都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们往往只图胜仗,很少顾忌士兵的感受,这就是现代军队所说的军阀风气,绍岩告诫他们,要想让士兵尊重你,在战场上拼了性命的为你杀敌,首先你就得从生活上,从平时的训练中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二位将军依此照办,在这中确实起了不小的效果,士兵们对上级不再是单纯的惧怕,更多的是敬佩。
    这天黄昏,绍岩在白如雪、温良玉、左常生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伤兵营去探望伤兵,这让那些受伤的士兵倍受感动,在此期间,绍岩详细询问了每位伤兵的伤势情况,然而,大部分士兵都表示,自己受的是轻伤,希望能获准让他再上战场。
    由此可见,一支能打仗的部队,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绍岩一一走过每个伤兵的床前,一圈下来,他无意间听到有人在轻声呻吟着,抬头望去,只见营篷拐角的地方斜躺着一个人,看他身上的衣服,显然不是普通的士兵,那人满脸灰尘,年纪三十多岁,两只眼睛时不时的看着这边。
    温良玉告诉绍岩,此人名叫魏大勇,是一名先锋官,前不久冲锋陷阵的时候,一不小心,大腿被刺敌兵刺了一刀,这一躺就半个多月。
    “哎哟,哎哟……”魏大勇手捂着大腿,表情痛苦的呻吟着,等到绍岩等人靠近的时候,他刻意地抬高嗓门。
    看他的样子,倒不像是受了重伤,更像是得了什么绝症,绍岩心平气和的慰问道:“怎么样?伤得很重吗?”
    魏大勇点点头道:“是的,元帅大人,这条腿怕是要废了。”
    绍岩将信将疑道:“哦?是嘛?那可得让大夫好好治一治。”
    “多谢大人关心,小人对这条腿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只可惜,小人这辈子再也难上战场,与诸位兄弟一起杀敌报国了。”魏大勇无奈的叹息道。
    就在这时,仅挨着魏大勇身后的一名士兵愤愤不平的道:“大人,他是装的,他腿上的伤是自己划上去的,他这么做,就是想早点退役。”
    绍岩一听,立即命左常生检查魏大勇的伤口,结果发现他的腿上只有一个很浅的小刀疤,并且早已愈合,妈的,你个狗日的玩意儿,竟敢骗老子。当下喝道:“来人,给我拉出去砍了。”
    魏大通慌了神,赶忙求饶道:“元帅饶命,小的知错了,请饶小的一命吧。”
    绍岩一脚将他踹到一边,冷哼道:“你个王八蛋,枉你还是一个先锋官,却连一个普通士兵都不如,我留着你有何用?来人,拉出去,杀头。”
    “是——”
    “慢——”温良玉急忙喝了一声,然后附到绍岩耳边小声道:“皇上,此人虽是该死,可您有所不知,他可是宫里魏大总管的亲侄子。”
    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肚鸡肠
    绍岩顿时火冒三丈,说道:“什么狗屁亲侄子,他就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行,如此贪生怕死之辈,将来即便到了战场上,迟早也会当汉奸,到那时,死的人会更多。”
    “哟,这是谁呀,火气那么大?”士兵们正要将魏大勇拉出去问斩,忽听营帐外传来一个声尖声细语,片刻过罢,只见从外面走来一名老太监。
    日,这个阉货怎么来了?绍岩愣了一下,来的这名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温良玉口中的魏大总管,说到这个魏太监,绍岩却是一点都不陌生,当初他与这家伙有过一面之缘,虽说时间短暂,不过却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总归一句话,此人绝非善类。
    魏大勇见有救星到,不禁喜出望外,急忙道:“二叔,救救小侄,他,他们要杀我。”
    魏总管走过去,顺手给他一记耳光,狠狠道:“瞧你这点出息,你要是不想上战场,大可直接跟二叔我说一声,用得着在此处装病吗?”
    魏大勇捂着脸,道:“二叔,您一定要救救侄儿,小侄知道错了。”
    魏总管摇摇头道:“大勇啊,你甭怕,今个儿只要二叔在,没人敢动你分毫。”
    左常生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说道:“魏公公,魏大勇临阵脱逃,按罪当斩,还望公公能秉公处理此事。”
    魏总管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左将军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怀疑咱家会殉私吗?”
    “末将不敢。”左常生道。

章节目录


极品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追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追沙子并收藏极品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