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光阴转动如参商
    日月窗间过马, 一眨眼,四年光阴过去了。
    十四岁的慧哥儿即将要参加科举考试,本来, 前两年他就想去试一试, 但明盛一直压着他。
    按照明盛的说法,一年过县试,再一年过府试,再熬两年过院试, 熬得人心头发焦。
    况且, 年纪小必定阅历差,去考试就算勉强过了, 怕是名次也不太好。
    最重要的一点明盛没说出来,兄长一直做着县丞,若是外甥的县试名次吊着尾巴, 说不得外头就有闲言碎语, 说这县试不干净。读书人民声最要紧的,要是沾上了这些闲言碎语,一辈子都被人诟病。
    索性不如多读两年, 人更沉稳一些,历练也多,做的文章也更扎实,去考试不说名次好一些, 就算考不上, 心里也能受得住。
    多少少年英才,早早成名, 后来一蹶不振,不外乎还是年纪太小, 习惯了风头无两,乍然受挫,要么知耻而后勇,要么从此泯灭于众人矣。
    今年,县里面又有县试,明盛觉得外甥被自己打磨的差不多了,可以下场一试。
    梅香已经三十一岁了,她比前两年略微胖了一点点。但她这胖并不是肥腻的那种,而是匀称有度,平添了几分中年妇人的风韵。
    这几年的安然生活,让梅香的气韵也越发从容平和。她整日脸上带着笑,仿佛世间再没有什么让她为难的事情。
    也确实如此,外面的事情有黄茂林操心,家里有一群下人,她只需动动嘴皮子就好。慧哥儿和青莲整日出去读书,泰和也不在像小时候那般调皮。去年,黄茂林也把他送到学堂去了,梅香的日子越发清静安然。
    这几年间,黄茂林却一直忙碌着。
    县城里的产业他一直紧紧抓在自己手里,粮店在全城的份额越来越大,到了去年,他和明朗一人一年分了有上千两银子。
    家里有钱,黄茂林就喜欢置办家业。前两年,他自己单独看上了个田庄,把家里的银子几乎掏空了,吃下了约三百亩地。
    家里有了近五百亩地,总算有了可以传承给孩子们的基业。
    至于水玉坊那边,仍旧占着全城最大的份额。黄茂林已经不大管水玉坊具体的事情,他只偶尔去看一看,小事情都交给了小柱打理。
    是的,现在小柱是水玉坊的大掌柜。
    前两年大福的合同期限满了,黄茂林看得出他想单干,也没留他,给了些盘缠打发他回家去了。
    但黄炎夏年纪大了,管不了太多琐碎的事情,黄茂林亲自去请了小柱过来。
    当时,小柱在家里开了个小小的作坊,带着妻儿过着热乎的小日子。师傅来访,他喜从天降。
    小柱先抱着黄茂林痛哭了一场,又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黄茂林。
    黄茂林把他家里看了看,直截了当的问小柱,“我在县城开了个作坊,如今缺个大掌柜,你愿不愿意去给我帮忙?”
    小柱也不太了解黄茂林这几年的情况,但师傅诚心相邀,他也不能直接拒绝。
    黄茂林也不瞒他,把自己的情况略微说了说,“你自己想好,若是愿意过着热乎的小日子,我也不能强求你。去我那边,定然比现在忙碌,好处就是能多挣些银子,不用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的卖豆腐。”
    黄茂林吃了顿饭就走了,过了几日,小柱自己找上了门,“师傅,我愿意跟着您干。”
    小柱是个忠厚之人,黄茂林把他交给黄炎夏,没多长时间,小柱凭着自己的本事和黄茂林的信任,成了水玉坊的大掌柜。
    黄茂林心里清楚,过几年孩子们都大了,先后都要参加科举,自己不能再整日与这些事情打交道,必须要尽快把他们全部交到合伙人手里。
    一旦黄茂林撒手不管,他必须要提高合伙人的分成。
    今年,眼见着慧哥儿要参加科举,黄茂林觉得时候到了。
    正月的一个晚上,黄茂林把泰和打发走,和梅香坐在灯下说话,“如今家里也有了五百亩地,各处产业一年也能进不少银子。这些年,不管是豆腐坊、油坊还是老家的产业,我一样都没丢。但抓的这样多,一来干的不精细,二来像是个卖杂货的。我准备只留下粮店和豆腐坊,其余的全部交出去,以后每年只得些分成,你看可行?”
    梅香点点头,“是该都交出去了,我眼见着你整日忙碌,又帮不上什么忙。如今家里不说富贵,日子也还过得去。你把粮店留下,这个每年来钱最多。其余几样东西,都交给他们打理,咱们一年少分些钱就是了。”
    黄茂林捏了捏梅香的脸,“这一年可少不少银子呢,交出去你舍得?”
    梅香拍下他的手,“多少钱也不如你的身子骨重要,你年少的时候整日挑着担子卖豆腐,风里来雨里去,吃了那么多苦,这些年又一直忙忙碌碌,也挣下了不少家业,也该歇一歇了。有这些东西传给他们兄弟,可着整个荣定县,也不算丢人。”
    黄茂林想了想,“我既然准备撒手不管,各家的契约书就要重新签。”
    梅香问他,“你预备怎么分?”
    黄茂林也说不好,“我先去打听打听外面别人家的成例,再说也不迟。”
    梅香也不反对,“尽量不要伤了亲戚情分。”
    黄茂林出去打听了几天,先回了平安镇,找了叶家人和张发财。
    如意坊那边,叶厚则回家去了,这边交给了叶思贤和曹大郎,一个是梅香的表兄,一个是黄茂林的表弟,二人还算和睦相处。
    黄茂林有些头疼,自己若不管了,如意坊这边到底交给谁来主事呢。
    他先去找了张发财,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给他听。
    张发财置办了一桌酒席招待黄茂林,一边喝酒一边拍他的肩膀,“兄弟,这几年我帮你看着迎宾楼,说是二八分,加上你一年给我的红包,都快赶上四六了。你不用操心,以后你什么都不用管,咱们还照着以前的规矩。”
    黄茂林也喝得有些醉,“那怎么能成,发财哥成日辛苦,我既然不管了,只能算二东家。”
    两个人互相谦虚,最后决定,以后五五分成,除非是牵扯到迎宾楼存亡,其余的事情,黄茂林什么都不管了。二人重新签订了契约书,黄茂林又去了如意坊。
    叶思贤和曹大郎一起招待了他,叶思贤是叶厚则一手带起来的,他本身就精明强干的很。曹大郎是黄炎夏带的,但黄炎夏没带他多久就去了县城。如意坊这边,曹大郎渐渐被后来的叶思贤压了一头。
    这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当日叶厚则和黄炎夏共事,二人旗鼓相当,但黄炎夏是黄茂林的亲爹,叶厚则能干,他只有更高兴的。
    如今叶曹两人的关系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有人冒头,另一个就要为辅。
    黄茂林先说出来自己不想再管事的想法,叶曹二人都有些心动。
    为了不使他们起纷争,黄茂林想了个法子,货仓归一人管,门脸儿归一人管,两人抓阄,看老天爷的意思。
    最后,叶思贤抓到了货仓,曹大郎分得了门脸儿。
    黄茂林索性把他们二人分开,各自签了协议,也按照五五分成。
    签协议的途中,黄茂林再三嘱托他们,“你们虽然各自管了一块,但如意坊是个整体,万万不可里头先打了起来。货仓和门脸儿谁也离不开谁,一家好另一家也能好。”
    叶思贤向黄茂林保证,“妹夫放心,我们靠着你得了这个饭碗,怎么会干自己砸饭碗的事情。外人又不知道我们里面的事,若是我们自己人先打了起来,谁都得不到好。再者,我和曹兄弟一向也好的很,生意归生意,我们的交情也不是假的。”
    曹大郎也连忙拍胸脯,“表哥不用担心,我自知能力比不上叶大哥,以后好生跟着他干,就算协议是分开签的,我们也不会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还是一起使劲,才能把如意坊管好。”
    黄茂林处理完了平安镇的事情,火速返回县城。
    水玉坊那边就不一样了,黄茂林暂时交给小柱管,每个月给他分了不少钱,但并没有完全交给他。
    至于油坊那里,黄茂林直接甩给了韩明辉兄弟,连协议都没签。韩明辉给黄茂林送银子,黄茂林把银子一分为二,自己留一半,送给叶氏一半。
    叶氏也不拒绝,油坊对于她来说意义深厚。这些钱如今在她这里不算个什么,但因为出自油坊,叶氏总觉得好像韩敬平还活着似的。
    处理完了外头的产业,黄茂林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到了家里。
    慧哥儿要参加县试,黄茂林忽然变得异常紧张,仿佛要考试的人是他自己似的。
    一天,黄茂林又愁的在屋里转圈,梅香笑话他,“干脆你去考算了。”
    黄茂林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样紧张,“儿子考试,我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梅香又劝慰他,“天下父母心,大多不过如此。但我们着急也没用,还是得靠他自己。你若真急,明儿给他准备考篮的事情交给你算了。”
    黄茂林坐到梅香身边,“我哪里会这个,你带着我一起做吧。”
    梅香果真带着黄茂林一起给儿子准备考试的东西,笔墨纸砚,衣裳鞋袜,一样都不能错。
    不光慧哥儿要考试,长俊更是早就到了考试的年纪。
    刚过完年没多久,李先生忽然向叶氏请辞。
    叶氏大惊,“先生如何说要走的话?长俊要考试,我着人送他回去,不是说报名的事情家里都已经预备妥当了,如何先生还要自己回去?考场那边都是男人,先生去了也不便。”
    李先生笑着看向叶氏,“这些年承蒙太太厚爱,收留我们母子,长俊得韩二爷教导,我也有两个好学生,一年还能赚不少束脩。这几年的日子,是我这辈子最平和的。但千里搭长棚,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与太太的缘分,怕是也到了,故而来向太太辞行。”
    叶氏有些担忧,“先生此去,可有去处?有无外人欺辱?先生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
    李先生摇头,“多谢太太关心,不瞒太太,我原也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做过三品侍郎。先夫早逝,我带着孩子在夫家守寡。后来娘家败落,族中有黑心豺狼意欲谋害我们母子,我才带着孩子出来了。我兄弟今年起复,做了六品道台,我也有靠山了。长俊今年十五,我们该回去了,他不光要考试,还要说亲事呢。”
    叶氏这才放心,“恭喜先生,守得云开见日出。等长俊有了功名,再娶个贤良的儿媳妇,先生的好日子就来了。”
    李先生笑眯眯的看向叶氏,“可不就是,我跟太太一样,都是先苦后甜。”
    叶氏怜悯她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送了厚厚的仪程。
    听说李先生要走,青莲顿时惊呆了。
    她哭着跑回家跟梅香哭诉,“阿娘,李先生要走了,我怎么办?”
    梅香把女儿搂在怀里安慰,“李先生本就不是荣定县人,长俊要科举,早晚他们都要走的。你反过来想一想,能得李先生教导这么多年,也是你们师徒之间的缘分。不管李先生去了哪里,你们的师徒名分一辈子都在。若是来日还能再见,再续这情分。你看看小柱,当日一别,我与你阿爹还以为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现在不又是天天见面。”
    青莲擦了擦眼泪,“阿娘,您替我买些好料子,我给先生和长俊哥做一身衣裳。”
    梅香点头,“你放心,阿娘年前还剩下一些好料子,等会子开了箱子你自己去挑,想要什么样的都行。”
    青莲点头,“多谢阿娘。”说完,她又哭了起来。李先生于青莲来说,如同半母,教导她学识和许多为人处事的规矩。长俊也是一样,经常陪她一起读书写字,还跟她一起到花园里摘花,比慧哥儿还照顾她。
    梅香和李先生各有千秋,二人教导青莲的地方也不一样,却恰好能互补。
    这些年相处下来,李先生的风趣和善,长俊温和有耐性,母子二人早就赢得了青莲的心。忽然说要走,十一岁的青莲顿时有些受不住。
    不光青莲难过,慧哥儿心里也不大舒坦。这几年间,他和长俊整日同进同出,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他时常去舅舅家和长俊睡在一起,长俊也时长来黄家和慧哥儿同吃同睡。
    忽然间长俊要走,且这一走山高水远,还不知此生能不能再见。慧哥儿顿时觉得茶饭不香,眼见着要考试,黄茂林和梅香忧心不已。
    李先生豁达,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分都是有限的,如今到了该分开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多伤感。
    但李先生虽然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心细如发。从她说出要走的那一天开始,她就发现儿子的不对劲。
    李先生亲自劝慰儿子,“长俊,你是不是舍不得这里?”
    长俊抬眼看向李先生,“阿娘,咱们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儿子舍不得也是常理。”
    李先生不错眼的盯着儿子,“你舍不得韩家?舍不得慧哥儿?”
    长俊低下了头,“都有。”
    李先生眯起了眼睛,忽然间发问,“还是说,你舍不得青莲?”
    长俊忽然像被针刺了屁股一样,一下子跳了起来,连忙摆手,“没有没有,阿娘不要乱说。”
    李先生何等精明,儿子的那些小心思哪里能瞒得过她,“你老实说,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你要说有,我就另行安排,你要说没有,那咱们就早些走。”
    长俊呆住了,怯怯的看了李先生一眼,“阿娘有什么安排?”
    李先生扑哧笑了,“我的安排就是带着你走快些,身上没有功名,你狗屁不算,我拿什么去提亲。”
    长俊忽然间变得结结巴巴,“提,提亲?”
    李先生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你都十五了,难道不该给你说媳妇?还是说你想打光棍?你要是想打光棍那就算了,反正又不是我有儿子养老送终了。”
    长俊顿时双脸通红,“阿娘真是的,打趣儿子作甚。”

章节目录


卖油娘与豆腐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青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云上并收藏卖油娘与豆腐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