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梁王府与皇城只有两道街的距离,出了皇城,过了广建门便是了。
此处的府邸是梁王分府的时候先帝下旨建的,与幽州城的梁王府有些相似,却更为的奢华。
亭台楼阁耸立,假山池水环绕,美不胜收。
偌大的梁王府,内侍和婢女无数,却只有一个主子,那便是梁王世子孟良荀。
梁王孟修远虽然远在幽州,但是依旧名声不减,只因他有孟良荀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
红梅怒放初风雪,一揽素袖尽芳华。
红,说的是太子孟九藜,素,便是素衣公子孟良荀。
诗经有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他貌若谪仙,风华绝代,天文地理无一不精,若说唯一的不完美,那就是他不会武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
皇帝孟修齐忌惮各路番王,将梁,勤,赵,楚四王的世子全部留在京城,名为与太子作伴,实则不过就是质子罢了。
四王之中,他最忌惮的就是梁王,可他最喜欢欣赏的却是梁王世子。
除了太子,他是四位世子之中唯一一个参与朝政可在御前随意行走的,其余几个都还在国子监“进修”呢!
孟良辰到的时候他刚刚下朝,脚刚刚进王府,身上还穿着白色金蟒的朝服,头上的玉冠也没有摘下。
王府的管家刘福来匆匆进了香樟院。
“世子,二爷到了。”
孟良荀的手刚刚摸到头顶的玉冠,还未来得及去下,闻言手一顿,而后立时反应过来,大步朝外走去。
“人呢?”
梁王府,被称作二爷的只有他的弟弟孟良辰,上一次见面,他还是个六岁的稚童,一晃八年了,他从来没有来过京城,怎么突然就来了?
刘福来小跑着跟在他身后,便走边道:“在王府大门口站着呢,拿着王爷的腰牌说是要见您。”
匆匆的步子微微的缓了缓:“良辰是不是长很高了?”
“是啊是啊,二爷今年都十四了,虽然眉目没有变,但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若不是拿着王爷的腰牌,奴才差点……”后面的话完全说不下去了,他不能说就那架势,他只当是从哪冒出来的泼皮。
孟良荀没有去想他后面未尽的半句话,他长孟良辰四岁,六岁的时候就被留在了京城,十岁的时候去了一回幽州。那时候孟良辰还是一个粉嘟嘟的奶娃娃。
偌大的梁王府就他一个人,一住就是十年。
如今良辰来了,他心里瞬间被欢喜占满,什么都不去想,第一次觉得香樟院离王府大门实在有些远了。
孟良辰吊儿郎当的倚在马背上打量着面前的梁王府,门头上的三个大字熠熠夺目,是当年分府的时候先帝御笔亲提。
他和兄长都在这里出生 可是他才两岁各路番王就要就番,他便被梁王孟修远带去了幽州,留下长兄一个人在此。
彼时他也不过才六岁。
六岁的稚童懂什么?孟良辰只知道自己六岁的时候因为小宁氏的坚持还没有断奶。
上一世,匈奴南下,大举犯境,他整日沉迷酒色,直至幽州城破,鞑子闯进关内他才知道。
幽州都被攻破了,那么带兵抗敌的孟修远又怎么会活着呢?至于这个兄长,孟良辰死的太早,不知道他的结局,可是无论生死,他都是难过的。
门吱呀一声被缓缓打开,孟良辰抬眼,一袭白衣映入眼帘,剑眉星目的男子便走进了他的眸子里。他站直身子唤了一声:“大哥!”
孟良荀三两步走到他跟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欢喜之意溢于言表:“良辰,来了怎么不进去?”
孟良辰咧嘴一笑,抬手指了指他身后的刘福来道:“那厮不让,他说我是冒牌的。”
刘福来闻言腿一软就跪了下去:“世子,奴才有罪。”天地良心,他只是觉得有些不像,并没有说旁的,可是现在不能解释,解释就是掩饰。
身后的孟璋眉毛抽动了几下,这还没进门呢就开始拉仇恨了,不知道小鬼难缠吗?
孟良荀眼下满心都是与胞弟相见的喜悦,哪里会去跟一个奴才计较,还是一个跟了他十多年的奴才,只对孟良辰道:“你走的时候才两岁,他不认得很正常,我认得便好。走,咱们进去说话。”
孟良辰正要抬脚,突然又顿住步子,转身看了身后的孟璋与元宝一眼道:“大哥,那个小胖子是我的小厮,前面这位是父王替我请的武夫子。”
孟良荀点点头对着刘福来道:“福叔,让人给夫子安排一所院子,要宽敞些,安静一些。”
孟璋也不矫情,直接抬手抱拳,行了个江湖礼道:“谢过世子爷。”
孟良荀轻笑,抬手拍了拍孟良辰的肩膀道:“这下放心了,走,咱们去香樟院说话,然后再送你回你的院子。你住的章华院我一直留着,就想着有一日你和父王回来要住的。”
孟良辰轻笑,跟着他并肩进了府,步子出奇的一致和谐。
前院有好几处院子,除了梁王住的安云院便数香樟院和章华院最大最好,两下距离也近,就隔着一座园子。
眼下正直热天,进了府才觉得有些凉意,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老树,院墙里头都是绿油油的藤萝,长的极旺盛,让人看着就舒坦。
进了香樟院,入眼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之外有几株海棠,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眼下已经过了花期,只有大片大片的绿,还藏着一点点的小果子。
守门的是一位身穿青灰色衣裳的小厮,长的眉清目秀的,见到二人便鞠了一躬招呼了一声:“世子。”而后顺手就打开了帘子。
“朱笔,这是二爷。”
名唤朱笔的小厮从善如流的又一次鞠躬招呼道:“二爷。”
孟良辰倨傲的点点头,身后的金元宝很有眼色的从身上扯下一个荷包递了过去。
见面礼?
朱笔迟疑的看着眼前那天青色的荷包没有伸手,一旁的孟良荀道:“二爷赏的,接着吧。”
他这才伸手,接过荷包道了谢。
孟良辰根本不搭理他,跟着孟良荀摇摇晃晃的进了屋。
“坐。”孟良荀招呼了一声,他就大咧咧的扯了太师椅坐下,而后便有一个同穿青灰色衣裳的小厮抬了茶水过来。
孟良辰抬眼瞟了一眼,依旧是个清秀的少年,但是不是那个朱笔。
像是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孟良荀抬起茶盅轻啄了一口茶水道:“这是云墨,我院子伺候的只有他和朱笔。”
孟良辰点点头,一旁的元宝机灵的又掏出一只荷包。
云墨不同朱笔,不等孟良荀开口直接就眉开眼笑的接了,脆生生的开口道:“谢二爷赏。”
话毕,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他一走,元宝也不久留,跟着出去了,还拉下门口的帘子。二爷和兄长团聚,总是有许多私房话要说的,他虽然笨,但是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他兄弟二人孟良荀才开口:“尝尝看,新到的大红袍。”
孟良辰抬起来灌了一大口:“我是俗人,不懂这个。”
他喜欢酒,茶这玩意儿,对于他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用来解酒。
一盅茶见底,孟良荀这才开口问:“你来京城父王可知道?”
孟良辰哼哼两声:“知道?他要是知道还不得直接打断我的腿?我这是离家出走。”话毕,坐直了身子看着他道:“大哥,我这可是离家出走来投奔你的,你不能不收留我。”
“说什么傻话,这里也是你的家,你要是喜欢,回来了就不要再走了。”话毕,剑眉微微一怵道:“她对你不好吗?”
不是问的梁王孟修远,而是问的小宁氏。
孟良辰闻言没有立时回答,目光落在不远处那架绣着寒山碧水的屏风之上,半响才道:“好,极好,怎么能不好呢?她敢么?”
在她生下儿子之前,自己就是再混她也得当祖宗一样的供着,勾引姐夫在先,再不搏个贤名,她如何在王府立足。
孟良荀是何等聪慧之人,一句话便能听出好几种不同的味道。当下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心中暗自计较,回头要修书一封,好好问问父王,如此待良辰,可对得起母亲,对得起英国公府对他的扶持。
“走,我带你去看看你的院子,看看还有哪些不喜欢的,好让人换下来。等你洗漱好便让人传饭,我也不曾用过,咱们正好一起。”
孟良辰闻言懒洋洋的起身,跑了一路,他确实乏了,正好泡个澡,吃饱喝足好好睡上一觉。
行至门口他突然顿住步子道:“大哥,我来京城,是不是先进宫报备一下。”
“无碍,今日你好好休息,等用过饭之后我先进宫一趟。”
他眨眨眼道:“若是皇伯父问起来,你一定记得这样去说。”
孟良荀转身看着他。
此处的府邸是梁王分府的时候先帝下旨建的,与幽州城的梁王府有些相似,却更为的奢华。
亭台楼阁耸立,假山池水环绕,美不胜收。
偌大的梁王府,内侍和婢女无数,却只有一个主子,那便是梁王世子孟良荀。
梁王孟修远虽然远在幽州,但是依旧名声不减,只因他有孟良荀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
红梅怒放初风雪,一揽素袖尽芳华。
红,说的是太子孟九藜,素,便是素衣公子孟良荀。
诗经有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他貌若谪仙,风华绝代,天文地理无一不精,若说唯一的不完美,那就是他不会武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
皇帝孟修齐忌惮各路番王,将梁,勤,赵,楚四王的世子全部留在京城,名为与太子作伴,实则不过就是质子罢了。
四王之中,他最忌惮的就是梁王,可他最喜欢欣赏的却是梁王世子。
除了太子,他是四位世子之中唯一一个参与朝政可在御前随意行走的,其余几个都还在国子监“进修”呢!
孟良辰到的时候他刚刚下朝,脚刚刚进王府,身上还穿着白色金蟒的朝服,头上的玉冠也没有摘下。
王府的管家刘福来匆匆进了香樟院。
“世子,二爷到了。”
孟良荀的手刚刚摸到头顶的玉冠,还未来得及去下,闻言手一顿,而后立时反应过来,大步朝外走去。
“人呢?”
梁王府,被称作二爷的只有他的弟弟孟良辰,上一次见面,他还是个六岁的稚童,一晃八年了,他从来没有来过京城,怎么突然就来了?
刘福来小跑着跟在他身后,便走边道:“在王府大门口站着呢,拿着王爷的腰牌说是要见您。”
匆匆的步子微微的缓了缓:“良辰是不是长很高了?”
“是啊是啊,二爷今年都十四了,虽然眉目没有变,但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若不是拿着王爷的腰牌,奴才差点……”后面的话完全说不下去了,他不能说就那架势,他只当是从哪冒出来的泼皮。
孟良荀没有去想他后面未尽的半句话,他长孟良辰四岁,六岁的时候就被留在了京城,十岁的时候去了一回幽州。那时候孟良辰还是一个粉嘟嘟的奶娃娃。
偌大的梁王府就他一个人,一住就是十年。
如今良辰来了,他心里瞬间被欢喜占满,什么都不去想,第一次觉得香樟院离王府大门实在有些远了。
孟良辰吊儿郎当的倚在马背上打量着面前的梁王府,门头上的三个大字熠熠夺目,是当年分府的时候先帝御笔亲提。
他和兄长都在这里出生 可是他才两岁各路番王就要就番,他便被梁王孟修远带去了幽州,留下长兄一个人在此。
彼时他也不过才六岁。
六岁的稚童懂什么?孟良辰只知道自己六岁的时候因为小宁氏的坚持还没有断奶。
上一世,匈奴南下,大举犯境,他整日沉迷酒色,直至幽州城破,鞑子闯进关内他才知道。
幽州都被攻破了,那么带兵抗敌的孟修远又怎么会活着呢?至于这个兄长,孟良辰死的太早,不知道他的结局,可是无论生死,他都是难过的。
门吱呀一声被缓缓打开,孟良辰抬眼,一袭白衣映入眼帘,剑眉星目的男子便走进了他的眸子里。他站直身子唤了一声:“大哥!”
孟良荀三两步走到他跟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欢喜之意溢于言表:“良辰,来了怎么不进去?”
孟良辰咧嘴一笑,抬手指了指他身后的刘福来道:“那厮不让,他说我是冒牌的。”
刘福来闻言腿一软就跪了下去:“世子,奴才有罪。”天地良心,他只是觉得有些不像,并没有说旁的,可是现在不能解释,解释就是掩饰。
身后的孟璋眉毛抽动了几下,这还没进门呢就开始拉仇恨了,不知道小鬼难缠吗?
孟良荀眼下满心都是与胞弟相见的喜悦,哪里会去跟一个奴才计较,还是一个跟了他十多年的奴才,只对孟良辰道:“你走的时候才两岁,他不认得很正常,我认得便好。走,咱们进去说话。”
孟良辰正要抬脚,突然又顿住步子,转身看了身后的孟璋与元宝一眼道:“大哥,那个小胖子是我的小厮,前面这位是父王替我请的武夫子。”
孟良荀点点头对着刘福来道:“福叔,让人给夫子安排一所院子,要宽敞些,安静一些。”
孟璋也不矫情,直接抬手抱拳,行了个江湖礼道:“谢过世子爷。”
孟良荀轻笑,抬手拍了拍孟良辰的肩膀道:“这下放心了,走,咱们去香樟院说话,然后再送你回你的院子。你住的章华院我一直留着,就想着有一日你和父王回来要住的。”
孟良辰轻笑,跟着他并肩进了府,步子出奇的一致和谐。
前院有好几处院子,除了梁王住的安云院便数香樟院和章华院最大最好,两下距离也近,就隔着一座园子。
眼下正直热天,进了府才觉得有些凉意,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老树,院墙里头都是绿油油的藤萝,长的极旺盛,让人看着就舒坦。
进了香樟院,入眼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之外有几株海棠,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眼下已经过了花期,只有大片大片的绿,还藏着一点点的小果子。
守门的是一位身穿青灰色衣裳的小厮,长的眉清目秀的,见到二人便鞠了一躬招呼了一声:“世子。”而后顺手就打开了帘子。
“朱笔,这是二爷。”
名唤朱笔的小厮从善如流的又一次鞠躬招呼道:“二爷。”
孟良辰倨傲的点点头,身后的金元宝很有眼色的从身上扯下一个荷包递了过去。
见面礼?
朱笔迟疑的看着眼前那天青色的荷包没有伸手,一旁的孟良荀道:“二爷赏的,接着吧。”
他这才伸手,接过荷包道了谢。
孟良辰根本不搭理他,跟着孟良荀摇摇晃晃的进了屋。
“坐。”孟良荀招呼了一声,他就大咧咧的扯了太师椅坐下,而后便有一个同穿青灰色衣裳的小厮抬了茶水过来。
孟良辰抬眼瞟了一眼,依旧是个清秀的少年,但是不是那个朱笔。
像是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孟良荀抬起茶盅轻啄了一口茶水道:“这是云墨,我院子伺候的只有他和朱笔。”
孟良辰点点头,一旁的元宝机灵的又掏出一只荷包。
云墨不同朱笔,不等孟良荀开口直接就眉开眼笑的接了,脆生生的开口道:“谢二爷赏。”
话毕,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他一走,元宝也不久留,跟着出去了,还拉下门口的帘子。二爷和兄长团聚,总是有许多私房话要说的,他虽然笨,但是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他兄弟二人孟良荀才开口:“尝尝看,新到的大红袍。”
孟良辰抬起来灌了一大口:“我是俗人,不懂这个。”
他喜欢酒,茶这玩意儿,对于他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用来解酒。
一盅茶见底,孟良荀这才开口问:“你来京城父王可知道?”
孟良辰哼哼两声:“知道?他要是知道还不得直接打断我的腿?我这是离家出走。”话毕,坐直了身子看着他道:“大哥,我这可是离家出走来投奔你的,你不能不收留我。”
“说什么傻话,这里也是你的家,你要是喜欢,回来了就不要再走了。”话毕,剑眉微微一怵道:“她对你不好吗?”
不是问的梁王孟修远,而是问的小宁氏。
孟良辰闻言没有立时回答,目光落在不远处那架绣着寒山碧水的屏风之上,半响才道:“好,极好,怎么能不好呢?她敢么?”
在她生下儿子之前,自己就是再混她也得当祖宗一样的供着,勾引姐夫在先,再不搏个贤名,她如何在王府立足。
孟良荀是何等聪慧之人,一句话便能听出好几种不同的味道。当下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心中暗自计较,回头要修书一封,好好问问父王,如此待良辰,可对得起母亲,对得起英国公府对他的扶持。
“走,我带你去看看你的院子,看看还有哪些不喜欢的,好让人换下来。等你洗漱好便让人传饭,我也不曾用过,咱们正好一起。”
孟良辰闻言懒洋洋的起身,跑了一路,他确实乏了,正好泡个澡,吃饱喝足好好睡上一觉。
行至门口他突然顿住步子道:“大哥,我来京城,是不是先进宫报备一下。”
“无碍,今日你好好休息,等用过饭之后我先进宫一趟。”
他眨眨眼道:“若是皇伯父问起来,你一定记得这样去说。”
孟良荀转身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