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_分节阅读_126
苏辂、夏下几个干儿子知道了如今这一切的发展之后,无不是目瞪口呆,然后便统一想起了那一日的大吉之签。
还真的灵验啊。
万万没想到,别人的后台是皇帝,他们的后台是神明。但这样有恃无恐、公然偏爱的神,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原君看着梦里变成了树枝,与自己相伴在同一棵树上的池宁,心里想着,当然不会有问题。
阳光从九天之外,突破层云,铺洒而下,树叶在风中发出了沙沙的响动。他们一半沐浴在阳光里,一半沉浸在宁静中。
原君问池宁:【喜欢吗?】
池.被迫变树.宁:……您要我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梦里变成树的一部分陪着您吗?这玩意到底能有什么乐趣?
恰又有一阵微风吹过,拂过了池宁的全身,带起了心头别样的酥麻。
【舒服吗?】原君又问。
池、池宁不想说话。
第45章努力当爹第四十五天:
新帝要彻查,那就真的开始了彻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沓与遮掩,他是完全不惧把事情搞大的,因为他想以儆效尤。
东厂、西厂、锦衣卫,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六个衙门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六个一把手,身穿朝服,头戴官帽,齐聚无为殿的偏殿西暖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彼此之间的寒暄只能点到即止。
都说同行是冤家,一个案子,六个衙门审,可有的热闹了。池宁坐在一边闲闲地想道。他低头抿了一口茶杯里的清茶,然后便颇为嫌弃地放下了,只在心里替未来的闻宸殿下打定了一个主意——得改。
原君道:【大启的冗官问题,确实值得注意。】
主管案件的事,竟一下子能找出来六个主管部分,这还是不算上其他零零碎碎其实也有权参与其中的什么宗人府、六扇门之类的结果。
真的太多余了。
多则生乱。
想宋朝亡国的弊病之一,不就有冗官吗?每一个级别至少有三个官员相互制衡,是不用担心谁一家独大了,但官员们每天一睁开眼,也就只剩下互相玩心眼、耍嘴皮子了,又哪里有功夫腾出手来办实事、思民生呢?
大启初期,太祖吸取了历朝历代亡国的教训,想要用方方面面的法律与规则,都所有的弊病都给堵上,严苛到了近乎变态。
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哪一套东西是万能且可以一沉不变的,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就一定会被人找到漏洞,并加以钻研利用。大启历任皇帝对此的解决之法,就是不断地打补丁,多加制约,毕竟祖宗之法不可废。
大启国祚至今近两百年,中间经历了九个皇帝,今上已经是第十任,可想而知,这样一套又一套的补丁打下来,规则会有多复杂、多矛盾。
不自觉的,大启就要开始重演宋朝冗官的悲剧。
池宁……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托着腮,对原君实话实说:【我刚刚说的需要改,其实是在说这待臣之茶,太次了。】
就不说什么新茶不新茶的,好歹泡些名品啊,拿街头巷尾随便就可以买到的散茶糊弄谁呢?
池宁并没有多少忧国忧民的高洁品性,他觉得他能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在其位谋其政,也就是说,有多大权力就做多大的事,什么体制啊未来的,那都是皇帝需要去考虑的,又与他有何关系?新帝眼瞅着是指望不上了,只希望未来的闻宸殿下能一力挑起重任。
当然,要是闻宸殿下实在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老老实实当个不搞事的皇帝,其实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好比新帝就不懂。
新帝终于到了,众人起身恭迎,长呼万岁。
“诸位卿家都各抒己见,说说对汪全一案的想法吧。”新帝召集人手来议事,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打定了主意不会让这件事高高举起,却草草收尾。
但朝臣们的主流想法却与新帝正相反,汪全只是一介白身,他父亲也不是什么重臣,只是个媚君的小官,这人的案子着实不应该惊动这么多的人。大家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再继续攀扯,毕竟并没有人真的动手直接杀死汪全,不是吗?
老尚书真正直言,判决应尽量从轻,压下整个案子,不要给后人提供作奸犯科的新思路。
新帝却是冷笑了一声。汪全确实不重要,但他的死太特别了,之前从未有过。新帝觉得这也许会成为后世判案的一个经典案例,会留在历史之中,应该谨慎对待。
马太监唯新帝马首是瞻,见新帝面色不虞,立刻出列拱手,他觉得应该从重处理,以儆效尤。
三司的另外两位大人也不干了,联合老尚书一起,对马太监群起而攻之,暗示他心理阴暗,为人过于刻薄。倒不是三司的大人们都和牵扯进案子里的人有什么牵扯,或者被人怎么请托,他们只是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担忧与愤怒。新帝待下越来越严,他已经失控,必须要压一压了。
一个小小的案件,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君臣之间的拉锯博弈。
还真的灵验啊。
万万没想到,别人的后台是皇帝,他们的后台是神明。但这样有恃无恐、公然偏爱的神,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原君看着梦里变成了树枝,与自己相伴在同一棵树上的池宁,心里想着,当然不会有问题。
阳光从九天之外,突破层云,铺洒而下,树叶在风中发出了沙沙的响动。他们一半沐浴在阳光里,一半沉浸在宁静中。
原君问池宁:【喜欢吗?】
池.被迫变树.宁:……您要我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梦里变成树的一部分陪着您吗?这玩意到底能有什么乐趣?
恰又有一阵微风吹过,拂过了池宁的全身,带起了心头别样的酥麻。
【舒服吗?】原君又问。
池、池宁不想说话。
第45章努力当爹第四十五天:
新帝要彻查,那就真的开始了彻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沓与遮掩,他是完全不惧把事情搞大的,因为他想以儆效尤。
东厂、西厂、锦衣卫,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六个衙门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六个一把手,身穿朝服,头戴官帽,齐聚无为殿的偏殿西暖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彼此之间的寒暄只能点到即止。
都说同行是冤家,一个案子,六个衙门审,可有的热闹了。池宁坐在一边闲闲地想道。他低头抿了一口茶杯里的清茶,然后便颇为嫌弃地放下了,只在心里替未来的闻宸殿下打定了一个主意——得改。
原君道:【大启的冗官问题,确实值得注意。】
主管案件的事,竟一下子能找出来六个主管部分,这还是不算上其他零零碎碎其实也有权参与其中的什么宗人府、六扇门之类的结果。
真的太多余了。
多则生乱。
想宋朝亡国的弊病之一,不就有冗官吗?每一个级别至少有三个官员相互制衡,是不用担心谁一家独大了,但官员们每天一睁开眼,也就只剩下互相玩心眼、耍嘴皮子了,又哪里有功夫腾出手来办实事、思民生呢?
大启初期,太祖吸取了历朝历代亡国的教训,想要用方方面面的法律与规则,都所有的弊病都给堵上,严苛到了近乎变态。
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哪一套东西是万能且可以一沉不变的,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就一定会被人找到漏洞,并加以钻研利用。大启历任皇帝对此的解决之法,就是不断地打补丁,多加制约,毕竟祖宗之法不可废。
大启国祚至今近两百年,中间经历了九个皇帝,今上已经是第十任,可想而知,这样一套又一套的补丁打下来,规则会有多复杂、多矛盾。
不自觉的,大启就要开始重演宋朝冗官的悲剧。
池宁……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托着腮,对原君实话实说:【我刚刚说的需要改,其实是在说这待臣之茶,太次了。】
就不说什么新茶不新茶的,好歹泡些名品啊,拿街头巷尾随便就可以买到的散茶糊弄谁呢?
池宁并没有多少忧国忧民的高洁品性,他觉得他能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在其位谋其政,也就是说,有多大权力就做多大的事,什么体制啊未来的,那都是皇帝需要去考虑的,又与他有何关系?新帝眼瞅着是指望不上了,只希望未来的闻宸殿下能一力挑起重任。
当然,要是闻宸殿下实在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老老实实当个不搞事的皇帝,其实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好比新帝就不懂。
新帝终于到了,众人起身恭迎,长呼万岁。
“诸位卿家都各抒己见,说说对汪全一案的想法吧。”新帝召集人手来议事,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打定了主意不会让这件事高高举起,却草草收尾。
但朝臣们的主流想法却与新帝正相反,汪全只是一介白身,他父亲也不是什么重臣,只是个媚君的小官,这人的案子着实不应该惊动这么多的人。大家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再继续攀扯,毕竟并没有人真的动手直接杀死汪全,不是吗?
老尚书真正直言,判决应尽量从轻,压下整个案子,不要给后人提供作奸犯科的新思路。
新帝却是冷笑了一声。汪全确实不重要,但他的死太特别了,之前从未有过。新帝觉得这也许会成为后世判案的一个经典案例,会留在历史之中,应该谨慎对待。
马太监唯新帝马首是瞻,见新帝面色不虞,立刻出列拱手,他觉得应该从重处理,以儆效尤。
三司的另外两位大人也不干了,联合老尚书一起,对马太监群起而攻之,暗示他心理阴暗,为人过于刻薄。倒不是三司的大人们都和牵扯进案子里的人有什么牵扯,或者被人怎么请托,他们只是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担忧与愤怒。新帝待下越来越严,他已经失控,必须要压一压了。
一个小小的案件,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君臣之间的拉锯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