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听说扬州出美人,司徒将军看起来确实有几分江南韵味。”这话可不像是夸奖,司徒勇长相普通,胜在皮肤比普通男子白一些,实在看不出来哪里有什么韵味。
哪知大皇子眼珠子一转,便开口说:“余杭离南越挺近的吧,不知司徒勇将军以前可听过寇将军的事迹?”
司徒勇以为他是查到了自己与寇骁的关系,心头微乱,“末将与寇将军差了快一个辈分了,末将来京城时他还是个孩子呢,不曾听过他的事迹,倒是老寇将军的事情听过一些。”
“原来如此,那真可是可惜了,本王从南越来的客商口中知道了不少寇将军的事迹呢,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话司徒勇不知道怎么接,如果大皇子真心要去南越查寇骁,肯定能发现他与李煦的事情,就不知道他查到了哪一步。
京城里关于这两位的流言一直都有,不过最近被后宫王美人怀有龙种的事情分流了一部分,而且两个大男人的八卦也不是人人爱听的,因此最近说的少了。
“王爷您说的对,寇骁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年纪轻轻竟然武功比木统领还高,末将不得不佩服。”
“是么,那本王还挺想领教领教的。”正好校场上的考核告一段落,大皇子起身走到高台边缘,大声说:“好!不愧是我大燕好男儿,各位都是好样的!”
被镇北王夸奖,骑兵们都露出真心的笑容,然后听他继续说:“本王今日有意与寇将军切磋切磋,不知各位可否先停一停!”
大皇子想比武当然是随时随刻就要比的,再重要的考核也要暂停,寇骁紧了紧袖口上的带子,朝大皇子拱手道:“多谢镇北王看得起,末将不吝赐教!”
“口气挺大。”大皇子把外套一脱,换上一套绣着雄鹰展翅的胡服,朝寇骁勾勾手指,“来吧,让本王看看寇将军都有什么本事,能勾引我二弟连最基本的人伦都不要了。”
“得罪了。”寇骁眼神一冷,率先发起攻击,大皇子孔武有力,两人一交上手就知道对方不是善茬,不敢掉以轻心。
一名亲卫快马跑进城,想去了顺王府,得知王爷进了宫,赶紧到宫门口守着,正巧今日值班的是熟人,便让人给顺王带了话去。
李煦很快就收到了寇骁与大皇子比武的消息,挑挑眉,并未多诧异,早听说那位京城到京畿营巡视了,这两人早晚要对上的。
他派了人去军营盯着,有结果了第一时间来回复,他对寇骁的武艺有信心,怕就怕大皇子输了不服气。
他随口把这事告知了皇帝,笑着道:“难怪人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武将们看到强劲的对手就想切磋一番,也不知谁会赢。”
皇帝对武将之间的比斗司空见惯,就算其中一个是自己儿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好斗是好事,有比较才有进步,寇骁的武艺朕是知道的,大皇子可能要吃亏了。”
李煦却道:“寇骁太耿直了,大皇兄只是想动动筋骨,就怕他太当真了,伤了大皇兄就不好了。”
皇帝摆摆手,“武人切磋,一点小伤在所难免,你若是放心不下,就去现场看着。”
李煦当然是不去的,他要是在,大皇子更得气得发疯了。
反正事情已经报备过了,如果大皇子敢输了找茬,那皇帝这一关也不好过。
最近接连收到了不少地方发洪水的奏折,个个都伸手要钱要粮,李煦之前查账已经查完了,问题不少,但就算揪出了问题,国库也不可能突然丰盈起来,粮仓里不翼而飞的粮食更不可能突然飞回来。
“父皇,这各地的赈灾折子如何批?”
皇帝揉揉眉心,“年年修河道筑堤坝,这洪水怎么就拦不住呢?也不知这些贪官污吏昧下了多少银钱。”
李煦却是知道,修河道筑堤坝也只能减少风险,但内涝同样是灾,这个时代的房子基本都是土木的,还有风一吹就倒的茅草屋,连连大雨下几天,就算河水不倒灌,内涝也能毁掉不少房子。
还有积水导致的病毒繁衍,百姓们都是喝生水,所以灾后生病的人总是格外多,一个不注意就是瘟疫了。
想想二十世纪对上瘟疫都得死不少人,何况是缺医少药又交通不不发达的古代,等他们收到消息,当地的疫情基本已经无法控制了,最终结果一般都是封城屠城。
这个结果让李煦不寒而栗,他加紧奏折的批阅,将所有请求赈灾的折子挑出来,又对照地图勾出这些地方的位置,无不例外,都是河流两岸的郡县。
他命人取来近三年这样的折子,把受灾的地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父王您看,这青州府前年拨付了三十万两修堤坝,这笔银钱足够将青州府内这一段河堤修的稳如金汤,为何这两年青州府还是年年闹灾?是堤坝没修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皇帝瞥了李煦一眼,点头道:“是有问题,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呢?”
“儿臣以为,还是该派人前往各地巡视,光靠他们各地上奏的折子根本无法看明白具体怎么回事,而且灾情严重与否也都是凭他们自己说的,国库钱粮有限,轻重缓急,我们肯定得先紧着受灾严重的地方。”
李煦在地方待过,知道这些地方官员上报灾情总喜欢往严重了说,但真正过于严重的时候又喜欢捂着,他们从几页纸上很难判定真实情况。
“此事朕也想过,年年都派使臣巡视,可天下乌鸦一般黑,使臣若是收受贿赂,照样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那就找个人品可靠的人去。”
“你推荐谁?”
“林统领、寇将军、司徒将军、贾副将、苏副将,这些人都是上好的人选,而且他们武艺高强,还不用担心遭人暗算。”
皇帝惊讶地问:“为何会想到他们?他们可是武将,从未有过武将担任正使的先例。”
“儿臣明白,文官才懂治下之道,但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替我们去各地看看,再把实情汇报回来,武将们不懂太多弯弯绕绕,与文官之间也没有太深的羁绊,如果怕延误赈灾时机,可以派几名文官随行。”
哪知大皇子眼珠子一转,便开口说:“余杭离南越挺近的吧,不知司徒勇将军以前可听过寇将军的事迹?”
司徒勇以为他是查到了自己与寇骁的关系,心头微乱,“末将与寇将军差了快一个辈分了,末将来京城时他还是个孩子呢,不曾听过他的事迹,倒是老寇将军的事情听过一些。”
“原来如此,那真可是可惜了,本王从南越来的客商口中知道了不少寇将军的事迹呢,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话司徒勇不知道怎么接,如果大皇子真心要去南越查寇骁,肯定能发现他与李煦的事情,就不知道他查到了哪一步。
京城里关于这两位的流言一直都有,不过最近被后宫王美人怀有龙种的事情分流了一部分,而且两个大男人的八卦也不是人人爱听的,因此最近说的少了。
“王爷您说的对,寇骁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年纪轻轻竟然武功比木统领还高,末将不得不佩服。”
“是么,那本王还挺想领教领教的。”正好校场上的考核告一段落,大皇子起身走到高台边缘,大声说:“好!不愧是我大燕好男儿,各位都是好样的!”
被镇北王夸奖,骑兵们都露出真心的笑容,然后听他继续说:“本王今日有意与寇将军切磋切磋,不知各位可否先停一停!”
大皇子想比武当然是随时随刻就要比的,再重要的考核也要暂停,寇骁紧了紧袖口上的带子,朝大皇子拱手道:“多谢镇北王看得起,末将不吝赐教!”
“口气挺大。”大皇子把外套一脱,换上一套绣着雄鹰展翅的胡服,朝寇骁勾勾手指,“来吧,让本王看看寇将军都有什么本事,能勾引我二弟连最基本的人伦都不要了。”
“得罪了。”寇骁眼神一冷,率先发起攻击,大皇子孔武有力,两人一交上手就知道对方不是善茬,不敢掉以轻心。
一名亲卫快马跑进城,想去了顺王府,得知王爷进了宫,赶紧到宫门口守着,正巧今日值班的是熟人,便让人给顺王带了话去。
李煦很快就收到了寇骁与大皇子比武的消息,挑挑眉,并未多诧异,早听说那位京城到京畿营巡视了,这两人早晚要对上的。
他派了人去军营盯着,有结果了第一时间来回复,他对寇骁的武艺有信心,怕就怕大皇子输了不服气。
他随口把这事告知了皇帝,笑着道:“难怪人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武将们看到强劲的对手就想切磋一番,也不知谁会赢。”
皇帝对武将之间的比斗司空见惯,就算其中一个是自己儿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好斗是好事,有比较才有进步,寇骁的武艺朕是知道的,大皇子可能要吃亏了。”
李煦却道:“寇骁太耿直了,大皇兄只是想动动筋骨,就怕他太当真了,伤了大皇兄就不好了。”
皇帝摆摆手,“武人切磋,一点小伤在所难免,你若是放心不下,就去现场看着。”
李煦当然是不去的,他要是在,大皇子更得气得发疯了。
反正事情已经报备过了,如果大皇子敢输了找茬,那皇帝这一关也不好过。
最近接连收到了不少地方发洪水的奏折,个个都伸手要钱要粮,李煦之前查账已经查完了,问题不少,但就算揪出了问题,国库也不可能突然丰盈起来,粮仓里不翼而飞的粮食更不可能突然飞回来。
“父皇,这各地的赈灾折子如何批?”
皇帝揉揉眉心,“年年修河道筑堤坝,这洪水怎么就拦不住呢?也不知这些贪官污吏昧下了多少银钱。”
李煦却是知道,修河道筑堤坝也只能减少风险,但内涝同样是灾,这个时代的房子基本都是土木的,还有风一吹就倒的茅草屋,连连大雨下几天,就算河水不倒灌,内涝也能毁掉不少房子。
还有积水导致的病毒繁衍,百姓们都是喝生水,所以灾后生病的人总是格外多,一个不注意就是瘟疫了。
想想二十世纪对上瘟疫都得死不少人,何况是缺医少药又交通不不发达的古代,等他们收到消息,当地的疫情基本已经无法控制了,最终结果一般都是封城屠城。
这个结果让李煦不寒而栗,他加紧奏折的批阅,将所有请求赈灾的折子挑出来,又对照地图勾出这些地方的位置,无不例外,都是河流两岸的郡县。
他命人取来近三年这样的折子,把受灾的地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父王您看,这青州府前年拨付了三十万两修堤坝,这笔银钱足够将青州府内这一段河堤修的稳如金汤,为何这两年青州府还是年年闹灾?是堤坝没修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皇帝瞥了李煦一眼,点头道:“是有问题,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呢?”
“儿臣以为,还是该派人前往各地巡视,光靠他们各地上奏的折子根本无法看明白具体怎么回事,而且灾情严重与否也都是凭他们自己说的,国库钱粮有限,轻重缓急,我们肯定得先紧着受灾严重的地方。”
李煦在地方待过,知道这些地方官员上报灾情总喜欢往严重了说,但真正过于严重的时候又喜欢捂着,他们从几页纸上很难判定真实情况。
“此事朕也想过,年年都派使臣巡视,可天下乌鸦一般黑,使臣若是收受贿赂,照样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那就找个人品可靠的人去。”
“你推荐谁?”
“林统领、寇将军、司徒将军、贾副将、苏副将,这些人都是上好的人选,而且他们武艺高强,还不用担心遭人暗算。”
皇帝惊讶地问:“为何会想到他们?他们可是武将,从未有过武将担任正使的先例。”
“儿臣明白,文官才懂治下之道,但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替我们去各地看看,再把实情汇报回来,武将们不懂太多弯弯绕绕,与文官之间也没有太深的羁绊,如果怕延误赈灾时机,可以派几名文官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