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谢家的人撤退了,可辛府的守备却比以前更加森严,黄氏甚至开始管束着玳珍不要三天两头地总出门,“铺子里的事儿不都有掌柜看着,你每个月盯着账本不就行了,哪里需要往铺子里跑。”
“那还有作坊呢。”玳珍辩解道:“眼下可是正跟陛下做生意,我不盯着不放心。万一下头的人出点差池,那可就麻烦大了。”
“能有什么麻烦?大不了就是弄错尺寸,再换一个就是。”黄氏不以为然地道:“再说了,作坊的人不知道那是给陛下寝宫做的窗户么,谁敢不尽心?真要算起来,都是府里的老人了,还能比不过你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玳珍顿时哑口无言,支吾了半天,才小声嘟囔道:“憋在家里头闷得慌,才想出去转转么。娘,您都不会觉得闷吗?”
“真要闷了,过几天你爹去天津,你就跟着一道儿去散散心。”黄氏忽然抛出个重磅炸弹,玳珍先是一愣,然后欢喜得一骨碌蹦了起来,“真的吗!您肯让我去天津?真是太好了,我做梦都想出京走走,到时候您和我们一起去吗?”
黄氏摇头而笑,“我可不能去,若是一家子人全都出去了,这府里头岂不是空了。再说你大哥还得考试呢,总不能不管他全都跑光了吧。”
“对对对,大兄还得科考呢。”玳珍猛地一拍脑门,“真可惜,原本还想跟大兄一起出门的。有他在,我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仔细想想,一大家子人出门也确实麻烦,尤其是双胞胎弟弟还年幼,若是奔波劳累生了病可就麻烦了。
“阿爹什么时候决定要再去天津的,怎么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有?”
“是为了造船厂的事儿。”黄氏解释道:“今儿早上才说定的。厂子就定在天津,朝廷出了一半的钱,太子、我们家,还有相熟的几家也投了银子,一个个急得不得了,陛下也在催,所以你爹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天津,胡家大郎也一道儿。原本你爹还想让二郎也跟过去长长见识,那混小子不肯,说要读书,准备下场。你说他多大,就着急下什么场?你爹也不管管。”
玳珍哈哈地笑,“您还不知道二郎的脾气啊,他一门心思想要考个三元及第给我们家争光呢。”瑞昌有时候看起来呆呆的,甚至有些迂腐,其实是个特别有想法有主意的人,他去考科举其实也并不一定是想要做官,相比起走仕途,他对格物之道其实更感兴趣,可他却考虑得十分长远,若是身上没有功名,将来发展势必受限。他若是考个前三甲,甚至三元及第,将来不管做什么,别人提起他来都不敢指指点点。就算他去研究格物,人家也只能说他视功名利禄为粪土,有高人隐士的格调。
黄氏倒也知道瑞昌是个有心眼的,可心里头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叹气道:“他才多大,成天地窝在国子监读书,连门都不出,我是真担心他把自己压得太厉害。小孩子家家的,就该多动动,多玩玩。”
她说罢又看着玳珍长叹了一口气,“你也是,从小到大也没缺过钱花,怎么就一门心思掉钱眼里头了。你爹和我都会挣钱,不会亏了你们几兄妹的聘礼嫁妆。”
玳珍挽着黄氏的胳膊撒娇,笑嘻嘻地回道:“兴许是我上辈子缺钱呢,反正就觉得有意思。”她无比庆幸自己生在辛家,虽说大梁朝民风还算开放,女孩子也能出去走动,但像她这样在外头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却实属罕见,反正整个京城玳珍都没瞧见谁家姑娘像她这么自由,而今黄氏更是主动提起让她去天津,光是想一想玳珍就一阵兴奋。
“你也别光顾着高兴。”黄氏提醒道:“这次出去可不仅仅是散心的,你爹说了,天津设了海关,过不了多久就会热闹起来,让你过去也是提前探探路,好把家里的生意开到天津去。”
“知道了,阿爹不说我也会留意的。”玳珍说罢又惋惜道:“可惜不能陪大兄科考,回头我去庙里给他求个护身符带上。”
母女俩说说笑笑,一会儿双胞胎午睡醒了,下人们牵着俩孩子过来,见了玳珍,双胞胎一把冲上前抱住玳珍的腿就要抱。
玳珍原本还想一手一个,结果才刚刚抱起三郎,胳膊就垮下去了,“哎哟,小三郎你吃什么了,怎么胖了这么多,姐姐都抱不动了。”
三郎勾住玳珍的脖子不撒手,奶声奶气地回道:“我……我就吃了饭,没长胖。”
四郎在底下急得直跳,一边喊着“姐姐”,一边伸长了胳膊去拽三郎的腿,黄氏也不阻拦,在一旁看得哈哈直笑。
玳珍到底抱不动这已经长成团子的小双胞胎,只得把二人放到榻上,自己也坐了上去,三郎和四郎总算满意了,一个抱着玳珍的腿,一个勾住她的脖子趴在后背,姐弟三人玩得不亦乐乎。
因为要出京,临走前玳珍将生意理了理。太极宫里的玻璃窗已经装上了,广告效果好得可怕,作坊接订单接到手软,生意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还不断地有人上门寻辛一来拉关系走后门。
皇帝陛下到底不好徐庚和他俩人享受,便从内库掏钱把太后寝宫的窗户也给换了,至于别的宫殿,皇帝陛下表示自己没钱。后宫里头别的妃嫔也就罢了,独有谢贵妃气得不轻,只因依旧在禁足不敢吭声。
这日慧王妃进宫,见了太后羡慕地道:“到底还是母后这里舒服,瞧瞧这屋里多敞亮。”
太后瞥了她一眼,“你又不是花不起银子,说这种作甚?没来得让人家瞧不起。”
慧王妃挽着她的胳膊撒娇道:“谁不舍得花这点钱了,这不是还没轮上吗。我们就慢了一下子,结果居然排到了下个月,那辛家的掌柜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连通融一下都不肯,王爷都生气了。”
太后面色不变,低头轻哼,“让他最近老实点,别给我惹出什么事来。上回天津的事我还没骂他呢。不就是多等些时日,怎么就不能等了?既然知道那是辛家的铺子就老实点,要把辛家那老狐狸给惹怒了,他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慧王妃原本想告状,不料却被太后借故训斥了一通,颇觉委屈,偏又不敢狡辩,只得窝窝囊囊地回了王府,跟慧王大吵了一架。
慧王府的完全影响不到出京的节奏。相比起上一次来,这次去天津的队伍人数之多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太子殿下又跟过去了。除了徐庚之外,京城里还有不少世家也派了人跟着,美其名曰增长见识,实际上大多存着与玳珍一般存着过来探路的心思。广州和泉州虽然也有海关,可毕竟离得远,而且建得也慢,而今都还没建成,大家的目光自然全都集中在天津。
因玳珍是个姑娘家,辛一来特特地给她单独弄了辆马车好让她自在些,只可惜他虽然想得周到,真上了路,根本拦不住那些热情洋溢的少年郎们。别人也就罢了,黄家的两个表兄却是晓得玳珍这个“点金小能手”的,刚出城门就借故过来寻玳珍聊天来了,言辞间颇有请教之意。
“你们俩怎么都跟了出来,不用科考么?”玳珍狐疑地问。
黄家大郎笑道:“以为谁跟你们家人似的一个顶一个聪明,我这才将将考上秀才呢,家里长辈说学问还不够火候,不准去丢人现眼。又说我那作的文章虽是花团锦簇,外表好看,却全是虚话,每一句在点子上,所以才赶了我出来走走。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该到处看一看才好。”
二郎也抢着道:“我是读书不行,挨了不知道多少打,还是读不进去,干脆就学着打理府里的庶务,以后大哥入仕也轻松些。不过我也是头一回跟着学,许多地方不懂,还得靠表妹多指点。”
玳珍连忙客气,“二哥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就是跟着阿爹胡闹,你要是有兴趣,就和一起跟着我爹到处转转。他才是真正的行家呢。”
“那还有作坊呢。”玳珍辩解道:“眼下可是正跟陛下做生意,我不盯着不放心。万一下头的人出点差池,那可就麻烦大了。”
“能有什么麻烦?大不了就是弄错尺寸,再换一个就是。”黄氏不以为然地道:“再说了,作坊的人不知道那是给陛下寝宫做的窗户么,谁敢不尽心?真要算起来,都是府里的老人了,还能比不过你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玳珍顿时哑口无言,支吾了半天,才小声嘟囔道:“憋在家里头闷得慌,才想出去转转么。娘,您都不会觉得闷吗?”
“真要闷了,过几天你爹去天津,你就跟着一道儿去散散心。”黄氏忽然抛出个重磅炸弹,玳珍先是一愣,然后欢喜得一骨碌蹦了起来,“真的吗!您肯让我去天津?真是太好了,我做梦都想出京走走,到时候您和我们一起去吗?”
黄氏摇头而笑,“我可不能去,若是一家子人全都出去了,这府里头岂不是空了。再说你大哥还得考试呢,总不能不管他全都跑光了吧。”
“对对对,大兄还得科考呢。”玳珍猛地一拍脑门,“真可惜,原本还想跟大兄一起出门的。有他在,我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仔细想想,一大家子人出门也确实麻烦,尤其是双胞胎弟弟还年幼,若是奔波劳累生了病可就麻烦了。
“阿爹什么时候决定要再去天津的,怎么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有?”
“是为了造船厂的事儿。”黄氏解释道:“今儿早上才说定的。厂子就定在天津,朝廷出了一半的钱,太子、我们家,还有相熟的几家也投了银子,一个个急得不得了,陛下也在催,所以你爹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天津,胡家大郎也一道儿。原本你爹还想让二郎也跟过去长长见识,那混小子不肯,说要读书,准备下场。你说他多大,就着急下什么场?你爹也不管管。”
玳珍哈哈地笑,“您还不知道二郎的脾气啊,他一门心思想要考个三元及第给我们家争光呢。”瑞昌有时候看起来呆呆的,甚至有些迂腐,其实是个特别有想法有主意的人,他去考科举其实也并不一定是想要做官,相比起走仕途,他对格物之道其实更感兴趣,可他却考虑得十分长远,若是身上没有功名,将来发展势必受限。他若是考个前三甲,甚至三元及第,将来不管做什么,别人提起他来都不敢指指点点。就算他去研究格物,人家也只能说他视功名利禄为粪土,有高人隐士的格调。
黄氏倒也知道瑞昌是个有心眼的,可心里头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叹气道:“他才多大,成天地窝在国子监读书,连门都不出,我是真担心他把自己压得太厉害。小孩子家家的,就该多动动,多玩玩。”
她说罢又看着玳珍长叹了一口气,“你也是,从小到大也没缺过钱花,怎么就一门心思掉钱眼里头了。你爹和我都会挣钱,不会亏了你们几兄妹的聘礼嫁妆。”
玳珍挽着黄氏的胳膊撒娇,笑嘻嘻地回道:“兴许是我上辈子缺钱呢,反正就觉得有意思。”她无比庆幸自己生在辛家,虽说大梁朝民风还算开放,女孩子也能出去走动,但像她这样在外头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却实属罕见,反正整个京城玳珍都没瞧见谁家姑娘像她这么自由,而今黄氏更是主动提起让她去天津,光是想一想玳珍就一阵兴奋。
“你也别光顾着高兴。”黄氏提醒道:“这次出去可不仅仅是散心的,你爹说了,天津设了海关,过不了多久就会热闹起来,让你过去也是提前探探路,好把家里的生意开到天津去。”
“知道了,阿爹不说我也会留意的。”玳珍说罢又惋惜道:“可惜不能陪大兄科考,回头我去庙里给他求个护身符带上。”
母女俩说说笑笑,一会儿双胞胎午睡醒了,下人们牵着俩孩子过来,见了玳珍,双胞胎一把冲上前抱住玳珍的腿就要抱。
玳珍原本还想一手一个,结果才刚刚抱起三郎,胳膊就垮下去了,“哎哟,小三郎你吃什么了,怎么胖了这么多,姐姐都抱不动了。”
三郎勾住玳珍的脖子不撒手,奶声奶气地回道:“我……我就吃了饭,没长胖。”
四郎在底下急得直跳,一边喊着“姐姐”,一边伸长了胳膊去拽三郎的腿,黄氏也不阻拦,在一旁看得哈哈直笑。
玳珍到底抱不动这已经长成团子的小双胞胎,只得把二人放到榻上,自己也坐了上去,三郎和四郎总算满意了,一个抱着玳珍的腿,一个勾住她的脖子趴在后背,姐弟三人玩得不亦乐乎。
因为要出京,临走前玳珍将生意理了理。太极宫里的玻璃窗已经装上了,广告效果好得可怕,作坊接订单接到手软,生意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还不断地有人上门寻辛一来拉关系走后门。
皇帝陛下到底不好徐庚和他俩人享受,便从内库掏钱把太后寝宫的窗户也给换了,至于别的宫殿,皇帝陛下表示自己没钱。后宫里头别的妃嫔也就罢了,独有谢贵妃气得不轻,只因依旧在禁足不敢吭声。
这日慧王妃进宫,见了太后羡慕地道:“到底还是母后这里舒服,瞧瞧这屋里多敞亮。”
太后瞥了她一眼,“你又不是花不起银子,说这种作甚?没来得让人家瞧不起。”
慧王妃挽着她的胳膊撒娇道:“谁不舍得花这点钱了,这不是还没轮上吗。我们就慢了一下子,结果居然排到了下个月,那辛家的掌柜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连通融一下都不肯,王爷都生气了。”
太后面色不变,低头轻哼,“让他最近老实点,别给我惹出什么事来。上回天津的事我还没骂他呢。不就是多等些时日,怎么就不能等了?既然知道那是辛家的铺子就老实点,要把辛家那老狐狸给惹怒了,他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慧王妃原本想告状,不料却被太后借故训斥了一通,颇觉委屈,偏又不敢狡辩,只得窝窝囊囊地回了王府,跟慧王大吵了一架。
慧王府的完全影响不到出京的节奏。相比起上一次来,这次去天津的队伍人数之多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太子殿下又跟过去了。除了徐庚之外,京城里还有不少世家也派了人跟着,美其名曰增长见识,实际上大多存着与玳珍一般存着过来探路的心思。广州和泉州虽然也有海关,可毕竟离得远,而且建得也慢,而今都还没建成,大家的目光自然全都集中在天津。
因玳珍是个姑娘家,辛一来特特地给她单独弄了辆马车好让她自在些,只可惜他虽然想得周到,真上了路,根本拦不住那些热情洋溢的少年郎们。别人也就罢了,黄家的两个表兄却是晓得玳珍这个“点金小能手”的,刚出城门就借故过来寻玳珍聊天来了,言辞间颇有请教之意。
“你们俩怎么都跟了出来,不用科考么?”玳珍狐疑地问。
黄家大郎笑道:“以为谁跟你们家人似的一个顶一个聪明,我这才将将考上秀才呢,家里长辈说学问还不够火候,不准去丢人现眼。又说我那作的文章虽是花团锦簇,外表好看,却全是虚话,每一句在点子上,所以才赶了我出来走走。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该到处看一看才好。”
二郎也抢着道:“我是读书不行,挨了不知道多少打,还是读不进去,干脆就学着打理府里的庶务,以后大哥入仕也轻松些。不过我也是头一回跟着学,许多地方不懂,还得靠表妹多指点。”
玳珍连忙客气,“二哥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就是跟着阿爹胡闹,你要是有兴趣,就和一起跟着我爹到处转转。他才是真正的行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