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重锦看出来里正有些动摇了,又说了些蛊惑的话,比如说,若是这事真成了,对里正也有不少好处。
七里墩的日子过得好了,他这个里正脸上也有光彩不是?更不用说,若真是如此,女人们都能得一份子,消息传出去,那外头的好女子不得拼命的要嫁到村里来?
还有村里的闺女,人人都有一副好嫁妆,还愁嫁?外头的好后生不也得求上门来?
这十里八乡,不得数七里墩最风光?
说得里正的心不由自主的就偏了偏,只是他到底还有一点理智,没当场同意,只说回去跟大家再商量商量去。
宋重锦也不留他,笑着送他出了门。
一路上里正的心不在焉,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回家,让人将几个族长都请来,开门见山的将话丢出来。
顿时炸开了锅。
几个族长表示不能接受,都说这哪里有女人跟男人平起平坐的?
若是让她们也分了这产业,将来怎么拿捏住她们?岂不是要上天?
还有的,忍不住就怪罪宋重锦起来:“这宋大人自己怕媳妇,也不能任由那王家的丫头这般乱来啊?就不管管?”
大家都猜得出来,能想出这一出的,肯定是王家的母女,不然哪个男人闲着没事,干点事情,还惦记着分给那些娘们?
有知道点内情的,比如王家族长,听了这话,就忍不住白了那人一眼:“你嘴里胡说八道什么呢?王家丫头是你喊的?人家现在是县令夫人!再瞎说,到时候挨板子,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人才不甘不愿的闭了嘴。
里正等大家吵得差不多了,才慢条斯理的道:“你们要是不情愿也行,我就去回了宋大人,就说咱们七里墩的人没福气,享受不起大人的恩赐。就当没这回事就行了!”
“那怎么成——”
“这个,咱们可以再商量商量——”
……
众人慌了手脚,忙又拦住里正。
里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没一点办法了?毕竟银子在人家手里不是?
到底是银子钱更实在,再说了,谁家没个女眷啊?说来也不算吃亏。
尤其是那家中有闺女的,想着,真这样分也好,家里不用给闺女准备嫁妆,用这个就足够了,还能有剩余的。
一个个脑子又都转了过来,纷纷改口:“那也就这么着吧!”
里正见大家不反对了,才又一起商量起细枝末节起来。
别的也就罢了,唯有那三年重新划分一次,大家都不同意。
谁都有小心思,想着若是自家添丁进口,三年才划分一次,没赶上,岂不是吃亏了?
都纷纷要求,等茶叶有收益那一年开始划分一次,然后每年年底划分一次。
这点子变化,宋重锦这边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时七里墩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些女人们,被这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晕了。
她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能有这样的好福气?
只是有人喜就有人悲,尤其是这茶叶起码要四五年才能有收入,一些家里有那快要出门子闺女的,顿时就觉得不平起来。
他们家的闺女不可能等上四五年吧?那岂不是要等成老姑娘了?到时候就算手里头有嫁妆,也嫁不成什么好人家了。
再看那些年纪小一些,不着急嫁人的,等她们起来,能说亲事了,正好赶上好时候了。
顿时就说起风言风语来,甚至还有人提出来,她们也是七里墩的闺女。
不能厚此薄彼吧?
要么现在就给她们这些这几年要出嫁的闺女一人先一份嫁妆,算是提前预支的。
要么就是等茶山有收益了后,也得分她们一份才是。
这话一说出来,先被其他男人和女人们给好一顿骂!
谁都会算一笔账,分得人越少,分得就越多。
要是这些嫁出去的还要分,那他们岂不是分得少了?哪个肯依?
一时这些人被骂得不敢再说,只是到底心里有了怨气。
故意当着王家人说些酸话。
王永珠哪里有闲心跟她们计较这个?
她先跟历长楠写信沟通了一番,历长楠那边很快就回信同意了,还附上了十分严谨的契约。
将三方该负责的,该履行的责任义务,还有该得的利润都写得清楚明白,已经签好了他的名字,也盖了小印。
并且还说了,他已经派人去联系购买茶树苗去了,争取在十月份左右,将树苗运送到。
历长楠那边痛快,还如此相信王永珠。
王永珠这边,有宋重锦这个身份压着,事情也办得痛快。
契约上,剩下的位置,她签名画押,七里墩这边,由里正,几家的族长,还有几位德高的长辈,都签字画押了。
然后,七里墩这边还按照王永珠的要求,写了知情同意书。
村人,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按了手印同意。
这知情同意书,也是一式三份。
里正和几个族长麻溜的将事情办好了,心里对王永珠的敬畏又添了一层,心里知道,以后这茶叶的生意,七里墩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好。
有了里正和几个族长的态度,七里墩的人,尤其是女人们,对于王永珠母女,那真是说不出的感激,还有些许的敬畏。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安排
不过王永珠此刻还真没心思在乎别人对她是感激还是敬畏。
茶山的事情,虽然是确定了大方向,可后续的工作还得安排人来做。
全依靠七里墩人自觉,只怕是不能够的。
这如何安排人,不仅要有自己的人,还得有历长楠那边的人,三方监督才行。
更不用说,要准备即将去上任的东西,虽然有姚大和石头帮忙,每天也忙得脚不沾地。
倒是里正家的婆娘,瞅了个机会,跑到王家来,寻了张婆子嘀咕了好一阵子。
恰逢王永珠去找张婆子,见两人头碰头在一起,隐约听到王永珍还有林氏的名字,本来打算回转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看向了里正家的婆娘。
里正的媳妇来不是为了别的,是里正让她来讨个主意的。
看这架势,也知道宋重锦他们不日就要启程上任了。
这茶山的事情,别的好说,可有两处棘手的,轻不得重不得。
若是以前,他们说不得就想着等人走了,在他们的地盘上,随便糊弄一下也就是了。
可是见识了王永珠的那知情同意书,全村人都按手印的操作后,谁也不敢这么想了。
生怕万一处置不对,王永珠寻他们的麻烦。
也没别的,这不是王永珍和木头母子,如今在村里也买了房子住了下来,还有林氏,虽然被王永富给休了,到底没回娘家,还住在王家老宅呢。
这三人该不该也算在七里墩分利益的人里面。
大家都知道王永珍跟王家关系不好,可这不是还有木头吗?到底是一家子,外人看着不好,真不分,到时候说欺负了她们,都没出说理去。
倒不如让王家自己开口,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好歹都赖不着他们。
里正媳妇话说得吞吞吐吐,可意思王永珠和张婆子却明白了。
王永珠一想,自从木头上次表态,又搬出去后,确实如他所说,将王永珍给管得严严实实的。
最起码这些天了,王永珍一直都闷在那屋子里,听说一心就在房前屋后挖地种菜园子,已经整得很像个样子了。
尤其是木头这般不占王家的便宜了,倒是有那人家高看了一眼,隐约透露出意思来,似乎看中了木头,觉得他这样有志气挺好。
只是因为王永珍的名声,一时还犹豫着,若是王永珍这般老实,倒是问题不大。
既然如此,王永珠倒是不吝啬这一点东西。
至于林氏,虽然他们这次回来,林氏一直躲在王家老宅没碰面,可那一举一动,也有不少人都看在眼里,特特得来跟王永珠和张婆子学嘴。
说林氏很不像个样子,如今村里张婆子她们这一辈份年纪的老人,都还在下地干活。
乡下人都这般,都习惯了,一天不下地干活,心里就没个底。
唯有在伺弄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才觉得踏实。好多村里的老人,只要还能走动,都会干活。
如林氏这样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们都还没成亲,正是要勤扒苦作的时候,却偏偏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先前还有些不好意思,怕人说闲话不怎么出门。
如今脸皮倒是厚了,吃了饭就在村里闲逛,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人是非。
要么就是哭自己命苦,骂王家不厚道,骂王永富不是个男人。
谁没事接她话茬?王家如今在七里墩是什么地位?林氏心里不清楚,她们还是清楚的。
就连林氏这般快活日子,不也是她嘴里骂着的王家给的么?要不是她给王家生了几个儿子,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因此都不搭理她,唯有那破不开面子的人家,也只嗯嗯哼哼的,一句不好的话都不敢多说。
唯有那不服气王家的几家,倒是跟林氏来往的密切。
最近听闻林氏露出的口风,说是在七里墩呆不久了,要出去见大世面去之类的。
有人就将话传了过来。
王永珠心里就琢磨着,林氏这个人其实最欺软怕硬,她是见识过自己的手段的。
若真有什么主意,肯定不会打到自己头上。
能拿捏的就是大房的三个儿子。
金斗本份老实,金罐还小,只有金壶了。
恐怕林氏要赖上金壶了。
七里墩的日子过得好了,他这个里正脸上也有光彩不是?更不用说,若真是如此,女人们都能得一份子,消息传出去,那外头的好女子不得拼命的要嫁到村里来?
还有村里的闺女,人人都有一副好嫁妆,还愁嫁?外头的好后生不也得求上门来?
这十里八乡,不得数七里墩最风光?
说得里正的心不由自主的就偏了偏,只是他到底还有一点理智,没当场同意,只说回去跟大家再商量商量去。
宋重锦也不留他,笑着送他出了门。
一路上里正的心不在焉,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回家,让人将几个族长都请来,开门见山的将话丢出来。
顿时炸开了锅。
几个族长表示不能接受,都说这哪里有女人跟男人平起平坐的?
若是让她们也分了这产业,将来怎么拿捏住她们?岂不是要上天?
还有的,忍不住就怪罪宋重锦起来:“这宋大人自己怕媳妇,也不能任由那王家的丫头这般乱来啊?就不管管?”
大家都猜得出来,能想出这一出的,肯定是王家的母女,不然哪个男人闲着没事,干点事情,还惦记着分给那些娘们?
有知道点内情的,比如王家族长,听了这话,就忍不住白了那人一眼:“你嘴里胡说八道什么呢?王家丫头是你喊的?人家现在是县令夫人!再瞎说,到时候挨板子,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人才不甘不愿的闭了嘴。
里正等大家吵得差不多了,才慢条斯理的道:“你们要是不情愿也行,我就去回了宋大人,就说咱们七里墩的人没福气,享受不起大人的恩赐。就当没这回事就行了!”
“那怎么成——”
“这个,咱们可以再商量商量——”
……
众人慌了手脚,忙又拦住里正。
里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没一点办法了?毕竟银子在人家手里不是?
到底是银子钱更实在,再说了,谁家没个女眷啊?说来也不算吃亏。
尤其是那家中有闺女的,想着,真这样分也好,家里不用给闺女准备嫁妆,用这个就足够了,还能有剩余的。
一个个脑子又都转了过来,纷纷改口:“那也就这么着吧!”
里正见大家不反对了,才又一起商量起细枝末节起来。
别的也就罢了,唯有那三年重新划分一次,大家都不同意。
谁都有小心思,想着若是自家添丁进口,三年才划分一次,没赶上,岂不是吃亏了?
都纷纷要求,等茶叶有收益那一年开始划分一次,然后每年年底划分一次。
这点子变化,宋重锦这边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时七里墩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些女人们,被这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晕了。
她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能有这样的好福气?
只是有人喜就有人悲,尤其是这茶叶起码要四五年才能有收入,一些家里有那快要出门子闺女的,顿时就觉得不平起来。
他们家的闺女不可能等上四五年吧?那岂不是要等成老姑娘了?到时候就算手里头有嫁妆,也嫁不成什么好人家了。
再看那些年纪小一些,不着急嫁人的,等她们起来,能说亲事了,正好赶上好时候了。
顿时就说起风言风语来,甚至还有人提出来,她们也是七里墩的闺女。
不能厚此薄彼吧?
要么现在就给她们这些这几年要出嫁的闺女一人先一份嫁妆,算是提前预支的。
要么就是等茶山有收益了后,也得分她们一份才是。
这话一说出来,先被其他男人和女人们给好一顿骂!
谁都会算一笔账,分得人越少,分得就越多。
要是这些嫁出去的还要分,那他们岂不是分得少了?哪个肯依?
一时这些人被骂得不敢再说,只是到底心里有了怨气。
故意当着王家人说些酸话。
王永珠哪里有闲心跟她们计较这个?
她先跟历长楠写信沟通了一番,历长楠那边很快就回信同意了,还附上了十分严谨的契约。
将三方该负责的,该履行的责任义务,还有该得的利润都写得清楚明白,已经签好了他的名字,也盖了小印。
并且还说了,他已经派人去联系购买茶树苗去了,争取在十月份左右,将树苗运送到。
历长楠那边痛快,还如此相信王永珠。
王永珠这边,有宋重锦这个身份压着,事情也办得痛快。
契约上,剩下的位置,她签名画押,七里墩这边,由里正,几家的族长,还有几位德高的长辈,都签字画押了。
然后,七里墩这边还按照王永珠的要求,写了知情同意书。
村人,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按了手印同意。
这知情同意书,也是一式三份。
里正和几个族长麻溜的将事情办好了,心里对王永珠的敬畏又添了一层,心里知道,以后这茶叶的生意,七里墩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好。
有了里正和几个族长的态度,七里墩的人,尤其是女人们,对于王永珠母女,那真是说不出的感激,还有些许的敬畏。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安排
不过王永珠此刻还真没心思在乎别人对她是感激还是敬畏。
茶山的事情,虽然是确定了大方向,可后续的工作还得安排人来做。
全依靠七里墩人自觉,只怕是不能够的。
这如何安排人,不仅要有自己的人,还得有历长楠那边的人,三方监督才行。
更不用说,要准备即将去上任的东西,虽然有姚大和石头帮忙,每天也忙得脚不沾地。
倒是里正家的婆娘,瞅了个机会,跑到王家来,寻了张婆子嘀咕了好一阵子。
恰逢王永珠去找张婆子,见两人头碰头在一起,隐约听到王永珍还有林氏的名字,本来打算回转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看向了里正家的婆娘。
里正的媳妇来不是为了别的,是里正让她来讨个主意的。
看这架势,也知道宋重锦他们不日就要启程上任了。
这茶山的事情,别的好说,可有两处棘手的,轻不得重不得。
若是以前,他们说不得就想着等人走了,在他们的地盘上,随便糊弄一下也就是了。
可是见识了王永珠的那知情同意书,全村人都按手印的操作后,谁也不敢这么想了。
生怕万一处置不对,王永珠寻他们的麻烦。
也没别的,这不是王永珍和木头母子,如今在村里也买了房子住了下来,还有林氏,虽然被王永富给休了,到底没回娘家,还住在王家老宅呢。
这三人该不该也算在七里墩分利益的人里面。
大家都知道王永珍跟王家关系不好,可这不是还有木头吗?到底是一家子,外人看着不好,真不分,到时候说欺负了她们,都没出说理去。
倒不如让王家自己开口,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好歹都赖不着他们。
里正媳妇话说得吞吞吐吐,可意思王永珠和张婆子却明白了。
王永珠一想,自从木头上次表态,又搬出去后,确实如他所说,将王永珍给管得严严实实的。
最起码这些天了,王永珍一直都闷在那屋子里,听说一心就在房前屋后挖地种菜园子,已经整得很像个样子了。
尤其是木头这般不占王家的便宜了,倒是有那人家高看了一眼,隐约透露出意思来,似乎看中了木头,觉得他这样有志气挺好。
只是因为王永珍的名声,一时还犹豫着,若是王永珍这般老实,倒是问题不大。
既然如此,王永珠倒是不吝啬这一点东西。
至于林氏,虽然他们这次回来,林氏一直躲在王家老宅没碰面,可那一举一动,也有不少人都看在眼里,特特得来跟王永珠和张婆子学嘴。
说林氏很不像个样子,如今村里张婆子她们这一辈份年纪的老人,都还在下地干活。
乡下人都这般,都习惯了,一天不下地干活,心里就没个底。
唯有在伺弄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才觉得踏实。好多村里的老人,只要还能走动,都会干活。
如林氏这样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们都还没成亲,正是要勤扒苦作的时候,却偏偏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先前还有些不好意思,怕人说闲话不怎么出门。
如今脸皮倒是厚了,吃了饭就在村里闲逛,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人是非。
要么就是哭自己命苦,骂王家不厚道,骂王永富不是个男人。
谁没事接她话茬?王家如今在七里墩是什么地位?林氏心里不清楚,她们还是清楚的。
就连林氏这般快活日子,不也是她嘴里骂着的王家给的么?要不是她给王家生了几个儿子,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因此都不搭理她,唯有那破不开面子的人家,也只嗯嗯哼哼的,一句不好的话都不敢多说。
唯有那不服气王家的几家,倒是跟林氏来往的密切。
最近听闻林氏露出的口风,说是在七里墩呆不久了,要出去见大世面去之类的。
有人就将话传了过来。
王永珠心里就琢磨着,林氏这个人其实最欺软怕硬,她是见识过自己的手段的。
若真有什么主意,肯定不会打到自己头上。
能拿捏的就是大房的三个儿子。
金斗本份老实,金罐还小,只有金壶了。
恐怕林氏要赖上金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