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辰点头道:“明人不说暗话,韩将军是聪明人,当知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但本王敬重韩将军的用兵之将才,故而在第一次生擒你之后,却并未如何处置,难道你真的以为你逃得如此轻松,连个防守的侍卫都没有,让你顺利逃出城外?只是想给你一个机会,却想不到当时的仁慈,却让我汉明关十万将士因此丧命!”
“你后悔了?”韩信早就有些怀疑,当初他被生擒之后,在牢狱中颇受照顾,而且没有用刑也没有斩头,只是被汉王亲自解释一番淮阴之事后,便减了监守侍卫,当时就又了收拢之意,如今听到刘禹辰亲口承认,心中有些自嘲,原来自己连败两次,竟然还是对方仁慈,否则自己早死了。
刘禹辰摇头道:“后悔?世上没什么好后悔的,发生的事,后悔于事无补,最重要是如何来弥补?我刘禹辰始终相信,你韩信将来必非池中之物,虽然年轻气盛,但在用兵布阵之上确有过人之处,甚至比起当年赵国廉颇李牧、秦国白起王翦也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你太过在于一时的荣辱,错将自己投靠了项羽,与虎谋皮,难展抱负,最终徒增他人的殉葬品,更别说流传千古了!”
韩信一愣,想不到刘禹辰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过了战国四大名将的赞誉,甚至看好自己会流传千古,自己与他从未谋面,甚至自己只是淮阴默默无名的小卒,连度日都无法保证,他为何会派人去寻找自己,为何一直以来如此看重自己?一系列疑问再次萦绕着他,使他难以理解相信。
“你在楚营中过的很如意吗?你的理想和抱负只是助纣为虐吗?项羽这人虽然有霸王之勇武,但性格刚愎自用,任用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对外人排斥不信任,虽然开始重用了你,但屡次失利战败,这次再回去,恐怕他不斩你,都是你的气运了,而且此人根本不懂治国之道,在彭城乱杀无辜,贻害百姓,绝不是仁主明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难道你的抱负依托在这种人身上能实现吗?不先斩了你才怪!”刘禹辰目光注视着韩信,开导着他的思想,觉得还是很有可能收揽此人的。
韩信顿时沉默了,咀嚼他话,隐隐有些道理,他在楚营越来越不得志,而且也知道项羽的禀性,可以作为一个勇猛无敌的将帅,却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带兵和治国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但要自己马上投诚,还是无法接受的,毕竟他与汉室子民和将士的恩怨已经结下,投靠汉军,一是尊严问题,还有就是汉室军民接受与否的问题,恐怕去了受那些曾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将排挤憎恨,更加郁郁不得志吧!
“不必说了,我韩信单枪匹马没什么好利用的,何况忠臣不侍二主,霸王对我有知遇之恩,在他未对我不仁之前,我韩信就不能对他不义,卖主求荣,如此背信弃义的事,我韩信还做不出来,汉王要杀便杀,休多言语!”韩信把脑袋一横,竟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模样,倒也有几分铁骨铮铮的气势。
刘禹辰摇头失笑,历史上的韩信是自动投汉的,怎么到了我这儿,请都请不动了,不过听了韩信能以德报恩,在面对生死和权位诱惑的时候,竟没有忘像恩负义,还是挺欣赏的,如果他马上同意投靠汉军反抗项羽,刘禹辰也会打心里有些芥蒂,看不起他的品行。
一个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品性不好,谁敢真心重用,不怕到时候反咬一口吗?历史上如吕布,三国第一猛将,认了义父好几个,但没到关键时候,就弑杀义父以求更大的利益,品行极端不好,谁也不敢推心置腹用他。
有好的品行之后,也要识时务,不然就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甚至迂腐愚忠,明知道此主子乃暴君,天下百姓唾弃,人人得而诛之,你还要替他卖命,就是助纣为虐了,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
此刻虽然韩信有些固执,但内心已经开始在挣扎了,刘禹辰察言观色,通过他复杂的表情捕捉到了一些猫腻,试探道:“你当真不愿弃暗投明,为我大汉效命?”
韩信内心有些波动,表面故作冷淡模样,道:“某已说的很明白了,除非霸王负我在先,否则韩信绝不会先负了霸王,做背信弃义之事,汉王既是明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难道你的部下被我抓住,他们纷纷投降,你又作何感想,这样的部将根本不值得在乎生死!”
刘禹辰就知道这韩信不是愚心人,心中肯定自有算计,逼迫急了反而弄巧成拙,便道:“这次我仍然不会斩了你,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韩信内心一喜,虽然刚才大义凛然,但谁得知不死,还是会高兴的,毕竟理想没有实现,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能活着都不想死,特别是有野心的人。
“此话当真?你真要放了信?”
刘禹辰看着韩信有些不相信的样子,微笑道:“放了你并不难,但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跟你再赌一次成败!”
韩信蓦然一愣,旋即想到了自己先后输他两次,正所谓事不过三,如果第三次还败给他,那么韩信也觉得不投靠汉王,自己就自杀算了,屡战屡败屡放,这样的将军哪还有威信,其它哪个诸侯王还敢重用?
因此,第三次再败给刘禹辰,韩信自觉那时除了投效汉军,就是自刎谢罪了。
“好,我答应你,只要这最后一次,韩某人若仍不能战胜你,到被擒之日,韩信任你杀、任你剐也无半句怨言,当然若擒住了你,韩信只会放你一次,算是一笔勾销恩怨!”韩信仰对着刘禹辰放言壮语道。
刘禹辰点头道:“好,就在这最后一次机会上做个豪赌,若不击败你,汉室必然会遭受惨重劫难,将无法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而你败了,到时也不为难你,只要给死去的汉军将士的纪念碑上香叩拜,然后归顺汉室就行了。”
韩信见刘禹辰真要放了自己,顿时心情由死灰又转复过来,开始冷静地思考着如何返回中原,重新向霸王请罪,然后申请兵权与刘禹辰决一死战!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你是名动诸侯的汉王,可要一言九鼎,遵守诺言!”韩信担心刘禹辰会反悔,强调了对方的身份不能食言,可能韩信没有意识到,无形中他已经默认了汉王的能力。
刘禹辰挥手道:“来人,给韩将军松绑!”
萧川、郭涯等铁卫和战士都愣住不动,异口同声道:“汉王,这韩信实在可恶,汉明关一战,杀了我军十多万人,至今汉中之地还未稳定,好不容易牺牲上百将士,偷袭雄关,生擒韩信,若再放他离去,将来我军会死更多的人,请汉王三思!”
众铁卫和龙牙战士全部半跪在地,向着刘禹辰求情三思,斩杀韩信立威,为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
“你后悔了?”韩信早就有些怀疑,当初他被生擒之后,在牢狱中颇受照顾,而且没有用刑也没有斩头,只是被汉王亲自解释一番淮阴之事后,便减了监守侍卫,当时就又了收拢之意,如今听到刘禹辰亲口承认,心中有些自嘲,原来自己连败两次,竟然还是对方仁慈,否则自己早死了。
刘禹辰摇头道:“后悔?世上没什么好后悔的,发生的事,后悔于事无补,最重要是如何来弥补?我刘禹辰始终相信,你韩信将来必非池中之物,虽然年轻气盛,但在用兵布阵之上确有过人之处,甚至比起当年赵国廉颇李牧、秦国白起王翦也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你太过在于一时的荣辱,错将自己投靠了项羽,与虎谋皮,难展抱负,最终徒增他人的殉葬品,更别说流传千古了!”
韩信一愣,想不到刘禹辰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过了战国四大名将的赞誉,甚至看好自己会流传千古,自己与他从未谋面,甚至自己只是淮阴默默无名的小卒,连度日都无法保证,他为何会派人去寻找自己,为何一直以来如此看重自己?一系列疑问再次萦绕着他,使他难以理解相信。
“你在楚营中过的很如意吗?你的理想和抱负只是助纣为虐吗?项羽这人虽然有霸王之勇武,但性格刚愎自用,任用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对外人排斥不信任,虽然开始重用了你,但屡次失利战败,这次再回去,恐怕他不斩你,都是你的气运了,而且此人根本不懂治国之道,在彭城乱杀无辜,贻害百姓,绝不是仁主明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难道你的抱负依托在这种人身上能实现吗?不先斩了你才怪!”刘禹辰目光注视着韩信,开导着他的思想,觉得还是很有可能收揽此人的。
韩信顿时沉默了,咀嚼他话,隐隐有些道理,他在楚营越来越不得志,而且也知道项羽的禀性,可以作为一个勇猛无敌的将帅,却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带兵和治国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但要自己马上投诚,还是无法接受的,毕竟他与汉室子民和将士的恩怨已经结下,投靠汉军,一是尊严问题,还有就是汉室军民接受与否的问题,恐怕去了受那些曾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将排挤憎恨,更加郁郁不得志吧!
“不必说了,我韩信单枪匹马没什么好利用的,何况忠臣不侍二主,霸王对我有知遇之恩,在他未对我不仁之前,我韩信就不能对他不义,卖主求荣,如此背信弃义的事,我韩信还做不出来,汉王要杀便杀,休多言语!”韩信把脑袋一横,竟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模样,倒也有几分铁骨铮铮的气势。
刘禹辰摇头失笑,历史上的韩信是自动投汉的,怎么到了我这儿,请都请不动了,不过听了韩信能以德报恩,在面对生死和权位诱惑的时候,竟没有忘像恩负义,还是挺欣赏的,如果他马上同意投靠汉军反抗项羽,刘禹辰也会打心里有些芥蒂,看不起他的品行。
一个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品性不好,谁敢真心重用,不怕到时候反咬一口吗?历史上如吕布,三国第一猛将,认了义父好几个,但没到关键时候,就弑杀义父以求更大的利益,品行极端不好,谁也不敢推心置腹用他。
有好的品行之后,也要识时务,不然就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甚至迂腐愚忠,明知道此主子乃暴君,天下百姓唾弃,人人得而诛之,你还要替他卖命,就是助纣为虐了,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
此刻虽然韩信有些固执,但内心已经开始在挣扎了,刘禹辰察言观色,通过他复杂的表情捕捉到了一些猫腻,试探道:“你当真不愿弃暗投明,为我大汉效命?”
韩信内心有些波动,表面故作冷淡模样,道:“某已说的很明白了,除非霸王负我在先,否则韩信绝不会先负了霸王,做背信弃义之事,汉王既是明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难道你的部下被我抓住,他们纷纷投降,你又作何感想,这样的部将根本不值得在乎生死!”
刘禹辰就知道这韩信不是愚心人,心中肯定自有算计,逼迫急了反而弄巧成拙,便道:“这次我仍然不会斩了你,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韩信内心一喜,虽然刚才大义凛然,但谁得知不死,还是会高兴的,毕竟理想没有实现,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能活着都不想死,特别是有野心的人。
“此话当真?你真要放了信?”
刘禹辰看着韩信有些不相信的样子,微笑道:“放了你并不难,但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跟你再赌一次成败!”
韩信蓦然一愣,旋即想到了自己先后输他两次,正所谓事不过三,如果第三次还败给他,那么韩信也觉得不投靠汉王,自己就自杀算了,屡战屡败屡放,这样的将军哪还有威信,其它哪个诸侯王还敢重用?
因此,第三次再败给刘禹辰,韩信自觉那时除了投效汉军,就是自刎谢罪了。
“好,我答应你,只要这最后一次,韩某人若仍不能战胜你,到被擒之日,韩信任你杀、任你剐也无半句怨言,当然若擒住了你,韩信只会放你一次,算是一笔勾销恩怨!”韩信仰对着刘禹辰放言壮语道。
刘禹辰点头道:“好,就在这最后一次机会上做个豪赌,若不击败你,汉室必然会遭受惨重劫难,将无法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而你败了,到时也不为难你,只要给死去的汉军将士的纪念碑上香叩拜,然后归顺汉室就行了。”
韩信见刘禹辰真要放了自己,顿时心情由死灰又转复过来,开始冷静地思考着如何返回中原,重新向霸王请罪,然后申请兵权与刘禹辰决一死战!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你是名动诸侯的汉王,可要一言九鼎,遵守诺言!”韩信担心刘禹辰会反悔,强调了对方的身份不能食言,可能韩信没有意识到,无形中他已经默认了汉王的能力。
刘禹辰挥手道:“来人,给韩将军松绑!”
萧川、郭涯等铁卫和战士都愣住不动,异口同声道:“汉王,这韩信实在可恶,汉明关一战,杀了我军十多万人,至今汉中之地还未稳定,好不容易牺牲上百将士,偷袭雄关,生擒韩信,若再放他离去,将来我军会死更多的人,请汉王三思!”
众铁卫和龙牙战士全部半跪在地,向着刘禹辰求情三思,斩杀韩信立威,为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