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汴梁三月的时候已然开了春,夜风也已经不是那么刺骨了,甚至还有不畏寒的桃花迎风而绽,用娇嫩的身躯试探着早春的第一丝暖意。
但是边塞却是依旧冷的不像话,别说开花了,脱个斗篷都能给人冻个半死。
苏世元来到这儿不足两月,却已着了数次风寒了。
其实苏世元本来就应是个文人墨客,走遍名川,将大江南北的风光整理成书卷诗集。这方面的天赋也的确打小就体现了出来,八岁便能作诗,十一岁的时候一手丹青已经名满汴梁了。
然而从武这件事儿,倒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苏世元在这个重武轻文的世道里,光靠着满腹的墨水是活不下去的,再加上又是生在世家,哪怕天生不是这块儿料,也得把自己往这条道上逼。
本应该回暖的天,今日却是又回到了滴水成冰的寒冬一般。以往驻守边塞的将领哪个不是身子骨硬朗到不行的,哪怕身上再是有病痛,至少在人前也鲜少显露。只有苏世元,自打来了边塞身子就没好过。刚开始将士里头还有些怨言,但是一路走来,这些怨言也便消失了。一个是因为见着苏世元真的是有些头脑,再一个便是感觉到了苏世元心里头可不似表面上这般弱不禁风,毕竟这一路上一边走着兵马一边减少,估计已经有机灵的察觉到了什么,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危并不会外扬。
早上天还黑着,营地里头还是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倒是还能提醒着时辰。不过是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异动,苏世元便察觉到营帐外面有人。凭着多年的训练,二话不收取下了床头挂着的利剑持在手中,呵斥道:“何人?”
“汴梁。家书。”
男子回答的倒也简短,说完便将帐子掀起来了一角,将东西丢了进来。苏世元过了一会儿确认他已经走了,才提着剑一步一步的走到门口,将信捡了回来。
平日里头苏世元总是一副毫无波澜的样子,今日却是难得的皱了眉,手上死死的捏着那纸家书,久久没有发声。
江湖上最近出了个侠客。善用暗器,杀人于眨眼之间,甚少留下痕迹。没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不知道他姓甚名何,甚至连长什么样都甚少有人知道。只知道次日清晨留在街道上的只有那些早已凉透了的尸体。
从一开始每日不过只有一两个遇难的,到后来慢慢的愈来愈多,甚至有的时候能达数十上百人,甚至每次都会在尸体上故意留下些痕迹,可见行凶者来势猖狂。
这些遇难的大多都是少年或者青年,年纪最小的不过十三四,最大的也才至而立。从身体上来看各个都是习武之人,身手应都不是平凡之辈。然而这样的人却是也躲不过这么一劫。
遇难的地点从开始的汴京郊外,到越来越靠北。从最开始的第一案到现在已过去七日有余,却是依旧毫无头绪。事情就发生在京城旁边儿,朝廷上下也是人心惶惶,生怕哪天这种倒霉事儿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别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出来行凶作恶了,但是苏世元心里头可明白着呢。
之所以没有解决方案,是因为对方有恃无恐。
他知道这些死去的青年都是苏家这么多年私养的兵力,毕竟自己在边塞一驻守就是许多年,用着朝廷拨的兵力总归是不顺手。这些人表面上是认着苏世元手上的兵符的,但若是哪日真出了什么事儿,怕是只认龙椅上坐着的那个姓萧的。
而且能有意剥削苏家的,除了京城里头这些个世家,怕是也只有皇城里头那个人了。
但是苏世元生长在汴梁这么多年,也没听闻有过萧家能养出这么个人才,若是能养的出来,想必也不会被这个刚及弱冠的青年夺位了。
若说是皇上以前一直培养在身边儿的,如今才显现于世也有些不现实。
当时跟着萧寂的那些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能留下的也竟是些一身残病的。不然也不会一登基就急着科举选这些可能压根不想为了朝廷效力的先来凑个数。苏世元还是十分有自知之明的,要是萧寂身边儿若是还有以前留下的可用之将,怎么也轮不到姓苏的来驻守边塞,毕竟说不准守着守着哪日江山就改姓了。
给汴梁换姓这种事儿,苏世元或许不会有意去想,但是不代表别的姓苏的不会去想。
只要苏世元他爹不死,苏世元在家里头就永远是个儿子,没什么话语权,只能老头子说什么做什么,反抗不得。虽然现在离得远了,表面上看是没什么瓜葛了,但是有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想逃离就能逃离的了的。
虽然知道当今圣上和以前那个懦弱无能的老皇上不一样了,但是今日看到这番景象还是不禁有些震撼。苏世元可从来没觉得新上来的这个皇上是个好欺负的主,但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所动作了。
毕竟以往别说这些京城世家了,连着皇上,都要看苏家三分脸色的。
思量了半天,苏世元除了回复了家书以外,又提起笔来另起了一封书信。最后将这两封分别送了出去之后才算是舒了口气。
然而今日大概也是赶上日子了,不仅苏世元这儿不太平,汴梁的苏府更是炸开了锅。
苏府里头一向安静,虽然苏老爷的妻妾不少,但是大多都各自做各自的事儿,谁也不会去故意闹出些什么幺蛾子。要是哪天闹腾了,准个儿是苏老爷因为苏言明又往那风月之地去,非得拿着棍子教训他才会闹得鸡飞狗跳的。
今日却是被一声惨叫打破了寂静。
惨叫的小丫鬟是新来的,一早去井里打水的时候瞧着里头有什么东西,废了老大的劲儿捞了上来,发现是一个暗红色的麻袋。本是抱着好奇的心思来开来看,没想到这么一看,魂都吓飞了,一屁股坐到地上只知道大声叫唤,把整个苏府的人都吵醒了。
一大早被喊起来谁都不乐意,本来心里头还有些怨言,但看到井口边儿上的东西的时候,一个个的反应也没比这个小丫鬟好到哪儿去。
麻袋本是白色的,是被血染红的。
里头装的不是别的东西,竟是一双双大小不一的耳朵,大约也是时间长了,已然生出了许多能蠕动的白色蛆虫。
苏老爷赶到的时候看见这个场景一时间也哑然了。
毕竟早些年也是行军之人,比这更残酷的场面都见得多了去,自然不会像这帮下人一般失态。
苏渊不傻,从上一次在早朝的时候被皇上拎出来说自家儿子丢失了五千兵马之后的时候,心里头就隐隐有预感后面的事态不会像自己想的那般风平浪静。
但是再怎么波涛汹涌,今日这番场景也足够震撼了。
萧寂当初攻京的时候一路上猖狂,踏过的城池满地横尸都是常有之事。当时苏渊就知道这个新皇不会像以前那个懦弱无能,还需要处处看着他们这些世家的脸色。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出。
今日如此,发生了什么不必言说。
“把这些个脏东西收拾干净吧。”苏渊闭着眼睛没再去看地上的那一大团污秽,“这事儿是谁做的?”
“回老爷,似乎听闻是个江湖侠盗。”回话的这个小厮跟着苏渊的年头也久了,虽然这种场面没怎么见过,但是人至少沉得住气。这种时候哪怕吓得脸都白了,声音依旧是不急不缓的,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几乎要溢出来的颤抖。
“江湖侠盗有这个本事还做什么侠盗啊。”这个理由也就是唬唬外人罢了,虽然苏渊知道自己也问不出来什么,但依旧是不信邪的想试试,“去查查罢,这事儿谁做的。”
“是是是,不过这些人……”小厮忍不住转过头去再瞥了一眼地上的那些东西,又赶忙收回了目光。
“不是什么精兵,再养便是。这些东西……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埋了吧。”能把人命说的如此轻巧的,要么是骨子里头真冷血的,要么就是看惯生死了,已经没了当初那般悲悯之心了。
苏渊大概是属于第二种。
毕竟当年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是被吓得手脚发抖,别的断胳膊断腿的是被扶回去的,他这个受惊吓的也是被扶回去的。
也不知从何时起,见着点儿血都能吓着的少年,也能淡定自若的谈论着不相关的人的生死了。
天色微微亮的时候,苏渊还是像以往一样穿戴好朝服,步子稳健的走在队列的最前头,像着往常一样,挂着一幅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失庄重,又不显谄媚。
作者有话要说: 召唤玄学!!!
汴梁三月的时候已然开了春,夜风也已经不是那么刺骨了,甚至还有不畏寒的桃花迎风而绽,用娇嫩的身躯试探着早春的第一丝暖意。
但是边塞却是依旧冷的不像话,别说开花了,脱个斗篷都能给人冻个半死。
苏世元来到这儿不足两月,却已着了数次风寒了。
其实苏世元本来就应是个文人墨客,走遍名川,将大江南北的风光整理成书卷诗集。这方面的天赋也的确打小就体现了出来,八岁便能作诗,十一岁的时候一手丹青已经名满汴梁了。
然而从武这件事儿,倒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苏世元在这个重武轻文的世道里,光靠着满腹的墨水是活不下去的,再加上又是生在世家,哪怕天生不是这块儿料,也得把自己往这条道上逼。
本应该回暖的天,今日却是又回到了滴水成冰的寒冬一般。以往驻守边塞的将领哪个不是身子骨硬朗到不行的,哪怕身上再是有病痛,至少在人前也鲜少显露。只有苏世元,自打来了边塞身子就没好过。刚开始将士里头还有些怨言,但是一路走来,这些怨言也便消失了。一个是因为见着苏世元真的是有些头脑,再一个便是感觉到了苏世元心里头可不似表面上这般弱不禁风,毕竟这一路上一边走着兵马一边减少,估计已经有机灵的察觉到了什么,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危并不会外扬。
早上天还黑着,营地里头还是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倒是还能提醒着时辰。不过是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异动,苏世元便察觉到营帐外面有人。凭着多年的训练,二话不收取下了床头挂着的利剑持在手中,呵斥道:“何人?”
“汴梁。家书。”
男子回答的倒也简短,说完便将帐子掀起来了一角,将东西丢了进来。苏世元过了一会儿确认他已经走了,才提着剑一步一步的走到门口,将信捡了回来。
平日里头苏世元总是一副毫无波澜的样子,今日却是难得的皱了眉,手上死死的捏着那纸家书,久久没有发声。
江湖上最近出了个侠客。善用暗器,杀人于眨眼之间,甚少留下痕迹。没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不知道他姓甚名何,甚至连长什么样都甚少有人知道。只知道次日清晨留在街道上的只有那些早已凉透了的尸体。
从一开始每日不过只有一两个遇难的,到后来慢慢的愈来愈多,甚至有的时候能达数十上百人,甚至每次都会在尸体上故意留下些痕迹,可见行凶者来势猖狂。
这些遇难的大多都是少年或者青年,年纪最小的不过十三四,最大的也才至而立。从身体上来看各个都是习武之人,身手应都不是平凡之辈。然而这样的人却是也躲不过这么一劫。
遇难的地点从开始的汴京郊外,到越来越靠北。从最开始的第一案到现在已过去七日有余,却是依旧毫无头绪。事情就发生在京城旁边儿,朝廷上下也是人心惶惶,生怕哪天这种倒霉事儿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别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出来行凶作恶了,但是苏世元心里头可明白着呢。
之所以没有解决方案,是因为对方有恃无恐。
他知道这些死去的青年都是苏家这么多年私养的兵力,毕竟自己在边塞一驻守就是许多年,用着朝廷拨的兵力总归是不顺手。这些人表面上是认着苏世元手上的兵符的,但若是哪日真出了什么事儿,怕是只认龙椅上坐着的那个姓萧的。
而且能有意剥削苏家的,除了京城里头这些个世家,怕是也只有皇城里头那个人了。
但是苏世元生长在汴梁这么多年,也没听闻有过萧家能养出这么个人才,若是能养的出来,想必也不会被这个刚及弱冠的青年夺位了。
若说是皇上以前一直培养在身边儿的,如今才显现于世也有些不现实。
当时跟着萧寂的那些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能留下的也竟是些一身残病的。不然也不会一登基就急着科举选这些可能压根不想为了朝廷效力的先来凑个数。苏世元还是十分有自知之明的,要是萧寂身边儿若是还有以前留下的可用之将,怎么也轮不到姓苏的来驻守边塞,毕竟说不准守着守着哪日江山就改姓了。
给汴梁换姓这种事儿,苏世元或许不会有意去想,但是不代表别的姓苏的不会去想。
只要苏世元他爹不死,苏世元在家里头就永远是个儿子,没什么话语权,只能老头子说什么做什么,反抗不得。虽然现在离得远了,表面上看是没什么瓜葛了,但是有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想逃离就能逃离的了的。
虽然知道当今圣上和以前那个懦弱无能的老皇上不一样了,但是今日看到这番景象还是不禁有些震撼。苏世元可从来没觉得新上来的这个皇上是个好欺负的主,但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所动作了。
毕竟以往别说这些京城世家了,连着皇上,都要看苏家三分脸色的。
思量了半天,苏世元除了回复了家书以外,又提起笔来另起了一封书信。最后将这两封分别送了出去之后才算是舒了口气。
然而今日大概也是赶上日子了,不仅苏世元这儿不太平,汴梁的苏府更是炸开了锅。
苏府里头一向安静,虽然苏老爷的妻妾不少,但是大多都各自做各自的事儿,谁也不会去故意闹出些什么幺蛾子。要是哪天闹腾了,准个儿是苏老爷因为苏言明又往那风月之地去,非得拿着棍子教训他才会闹得鸡飞狗跳的。
今日却是被一声惨叫打破了寂静。
惨叫的小丫鬟是新来的,一早去井里打水的时候瞧着里头有什么东西,废了老大的劲儿捞了上来,发现是一个暗红色的麻袋。本是抱着好奇的心思来开来看,没想到这么一看,魂都吓飞了,一屁股坐到地上只知道大声叫唤,把整个苏府的人都吵醒了。
一大早被喊起来谁都不乐意,本来心里头还有些怨言,但看到井口边儿上的东西的时候,一个个的反应也没比这个小丫鬟好到哪儿去。
麻袋本是白色的,是被血染红的。
里头装的不是别的东西,竟是一双双大小不一的耳朵,大约也是时间长了,已然生出了许多能蠕动的白色蛆虫。
苏老爷赶到的时候看见这个场景一时间也哑然了。
毕竟早些年也是行军之人,比这更残酷的场面都见得多了去,自然不会像这帮下人一般失态。
苏渊不傻,从上一次在早朝的时候被皇上拎出来说自家儿子丢失了五千兵马之后的时候,心里头就隐隐有预感后面的事态不会像自己想的那般风平浪静。
但是再怎么波涛汹涌,今日这番场景也足够震撼了。
萧寂当初攻京的时候一路上猖狂,踏过的城池满地横尸都是常有之事。当时苏渊就知道这个新皇不会像以前那个懦弱无能,还需要处处看着他们这些世家的脸色。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出。
今日如此,发生了什么不必言说。
“把这些个脏东西收拾干净吧。”苏渊闭着眼睛没再去看地上的那一大团污秽,“这事儿是谁做的?”
“回老爷,似乎听闻是个江湖侠盗。”回话的这个小厮跟着苏渊的年头也久了,虽然这种场面没怎么见过,但是人至少沉得住气。这种时候哪怕吓得脸都白了,声音依旧是不急不缓的,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几乎要溢出来的颤抖。
“江湖侠盗有这个本事还做什么侠盗啊。”这个理由也就是唬唬外人罢了,虽然苏渊知道自己也问不出来什么,但依旧是不信邪的想试试,“去查查罢,这事儿谁做的。”
“是是是,不过这些人……”小厮忍不住转过头去再瞥了一眼地上的那些东西,又赶忙收回了目光。
“不是什么精兵,再养便是。这些东西……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埋了吧。”能把人命说的如此轻巧的,要么是骨子里头真冷血的,要么就是看惯生死了,已经没了当初那般悲悯之心了。
苏渊大概是属于第二种。
毕竟当年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是被吓得手脚发抖,别的断胳膊断腿的是被扶回去的,他这个受惊吓的也是被扶回去的。
也不知从何时起,见着点儿血都能吓着的少年,也能淡定自若的谈论着不相关的人的生死了。
天色微微亮的时候,苏渊还是像以往一样穿戴好朝服,步子稳健的走在队列的最前头,像着往常一样,挂着一幅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失庄重,又不显谄媚。
作者有话要说: 召唤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