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太又对素蓝道,“宋将军周年记得提醒我。”
素蓝轻声应下。
谢太太笑,“下月初三是莫忧的生辰,咱们娘们儿也摆酒热闹热闹。莫忧想如何庆祝,不妨跟我说。”
谢莫忧笑,“我年纪小,倒不用特别庆祝。”
谢太太问,“莫如说呢?”
谢莫如道,“小辈的生辰,家里都有例,长辈不好惊动,不如就让二妹妹把她相熟朋友请来,岂不更加热闹。”
谢太太也是这个意思,笑,“这也好。”自从宁姨娘失势,虽有她亲自照管着谢芝几个,奴才下人虽不敢慢怠谢莫忧谢芝姐弟,也不比从前殷勤了。故此,谢莫忧的生辰,还是得办一办的。既然要办,就办得热闹些才好。
谢莫忧心里在也高兴,如今却是知道些分寸了,道,“我也没有特要好的朋友,不如就请三老太太那边儿的几位小姑,还有静妹妹过来,都是咱们本家,我们年纪相仿,就当借我这生辰的机会乐一乐。”
见谢莫忧说的合适,请的也都是自家人,谢太太自然依她。
到那一日,公中一份新衣裙新首饰与谢莫如生辰时是一样的,除了各府各院长辈另有所赐外,谢莫如送了谢莫忧两盆菊花,谢芝几个也有自己的心意送给胞姐。就是居丁香院的孙姨娘也做了针线给谢莫忧,谢莫忧依礼谢过。
孙姨娘也有一份针线是给谢莫如的,满是歉意道,“我来的时日短,先前不知道大姑娘生辰,这是我闲来做的。”
谢莫如道,“有劳姨娘。”虽说她生辰已经过了,但人家做都做了,不好回绝,接了之后交给丫环收着。
孙姨娘对谢太太行一礼,回了丁香院。
唯谢柏送的生辰礼,最让谢莫忧欢喜,谢柏裱了一卷苏不语的手书送谢莫忧,谢莫忧喜欢的爱不释手,让人去挂她屋里,待谢环谢珮来了,又带着她们去瞧,两人亦是羡慕的了不得。
谢莫如见那手书就是上次她随谢柏去别院时苏不语写的那一份儿,那时她就知谢柏是给谢莫忧求的,不想现在才给谢莫忧。
另外,受邀的谢环珮谢琪谢静都有礼物相送,江行云不便前来,也托谢环带了份寿礼给谢莫忧。
谢环谢珮与谢莫忧在一起便是说衣裳首饰、胭脂水粉,还有帝都八卦。胡氏女将为皇后的八卦,谢环谢珮也听说了,问谢莫忧是真是假。
谢莫忧道,“我也听说了,这种是真是假的谁知道,陛下还没下旨立后之前都是假的。”
谢环道,“胡家是公府门第,论出身,胡家姑娘也是一等一了。”
谢珮道,“还有呢,我听外祖母说,承恩公还是宁荣大长公主的驸马,这个月末及笄的胡家五姑娘,就是宁荣大长主与承恩公的嫡女,这样的身份,比一般的公府姑娘更加尊贵呢。听说这次胡家五姑娘及笄,帝都大半豪门都请遍了,可惜我是不得去见识一二了。”口气中满是遗憾,谢珮又问,“阿忧,到时你去吗?大嫂子有没有收到承恩公府的请柬?”
谢莫忧道,“收到了,祖母说带我和大姐姐去。珮姑姑,你要想去,我去问问祖母,看能不能一道去?”
谢珮满是惊喜,两眼晶亮的望向谢莫忧道,“那实在太好了!阿忧,就是不成,我也知你这情!”
谢莫如素来话少,带着谢琪谢静两个吃果子,偶尔大家说个一句半句。
女孩子们唧唧咕咕的说了会儿话,说书人便来了,大家便一道听女先生说书取乐,中午吃过寿面,又投壶游戏,直待天色将晚,谢环谢珮等方各自告辞了去。
待傍晚,谢莫忧便把谢珮想一道去承恩公府参加胡五姑娘及笄礼的事儿与谢太太说了,谢太太笑,“你们都是同龄的小姑娘,既然珮姐儿想去,一道去见识见识也没什么不好。”便命李青媳妇过去与三老太太说,到时那府里哪位姑娘想一道去,只管提前过来尚书府就好。
李青媳妇回来时带回两篓桔子,说是三老太太给的,谢太太命素蓝给各房分了分,牡丹院也有一份儿。虽说宁姨娘被禁足,该她的份例谢太太也从没少过她的,且她毕竟生了三子一女,这会儿失势,那些奴才也不大敢克扣。
谢莫忧轻声道,“祖母,我给姨娘送过去吧。”
谢太太看一眼谢莫忧,叹一声,“去吧。”
谢莫忧行一礼,便带着丫环和桔子去了牡丹院。
深秋将至,牡丹院里人少语稀,愈显萧索。自谢莫忧出生,这院子就是极热闹的,春夏秋冬,这是第一次让她感到萧瑟。
宁姨娘见谢莫忧来的,欢喜的眼圈儿都红了,拉着闺女的的手上下打量着,咽下一声哽咽方问,“今天是你生辰,阿忧,你可还好?”
谢莫忧也是眼中一热,险些落下泪来,与宁姨娘一并坐了,道,“我都好,姨娘不用记挂,这是三老太太那边儿送来的桔子,各院儿都有,这是姨娘的,我给姨娘送过来。”院里丫环婆子的人数依旧,却无端让人觉着清冷许多。
宁姨娘拭泪,“替我谢谢太太,我辜负了她的心。”
都这时候了,又不是刚被禁足那会儿,母女两个,便是抱头痛哭又有何用。再说,难得见闺女一次,宁姨娘也不肯哭了,细细的问闺女生辰如何过的,知道请了本家姑娘过来玩乐,收到的生辰礼也不少,宁姨娘就放心了,反是安慰闺女道,“你别担心我,我在院里清清静静的,也挺好。阿芝他们年岁小,你祖母有了年纪,你要多替你祖母分忧。就是大姑娘那里,也要好生相处,总是我对不住大奶奶。我因嫉妒才入魔障,先时与你说了不少疯话,如今回想,多么狭隘。你与大姑娘,即使不是一个娘生的,也是同父姐妹。我见识小,心眼儿也小,说句小见识的话,这世间,除了阿芝他们与你,就是大姑娘最亲了。都是姓谢的,同族之间还讲究同枝连气、守望相助,何况你们是同父姐妹。”
“我被嫉妒蒙住了双眼,教了你许多错事,幸而老天有眼,我虽受了责罚,天可怜见,你没走上弯路,我心里就是欢喜的。”宁姨娘拉着闺女的手说了许多话,又从屋里拿出几身衣裳来,道,“大衣裳自有裁缝做,这是我闲来无事给你们姐弟做的常服,你带了去正好穿。”
谢莫忧问,“姨娘衣食可周全,丫环婆子服侍的可还用心?”
“都好都好。”是真的没人敢克扣宁姨娘,她先时受宠十来年,虽说一下子给谢莫如干掉了,谢莫如毕竟是女孩子,以后肯定要嫁出去的。但长房三子皆宁姨娘所生,将来难保宁姨娘没有翻身的那一日。再加上谢太太给牡丹院的份例依旧,谢莫忧姐弟几个也没在谢太太面前失宠,丫环婆子服侍倒还周全。
母女两个说会儿话,见天色不早,宁姨娘心下难舍,却是不多留谢莫忧,摸摸闺女柔嫩的小脸儿,道,“这就去吧,太太还等着你一道用饭呢。你要想姨娘了,就来看看,只是也别总来。倘有难处,就跟你祖母说。这自己住一个院儿,院里丫环婆子的,心里要有个数……”
啰里啰嗦的叮嘱了一堆,宁姨娘送谢莫忧到门口,直待谢莫忧走远,宁姨娘眼中的泪才落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嗯,想看宁姨娘歇斯底理啥的,那是没有滴~PS:还有一更~
☆、第40章 李樵
得势与失势,有时快的人心都反应不过来。
就像年初还没什么人愿意理会谢莫如,如今不过半载岁月,谢莫忧与宁姨娘在牡丹院说了些什么,都有人自发过来告知谢莫如。
不论宁姨娘这些话是真心还是作戏,谢莫如都未放在心上,倒是谢柏又买了两幅李樵的画送她,谢莫如细细赏鉴一番,问,“二叔,这是落枫山秋景么?可真美。”
谢柏笑,“待我得了空,带你和莫忧去赏秋如何?”
谢莫如笑,“自是好的。”宁姨娘失势,二叔对谢莫忧多了几分关心。
谢莫如细瞧着这画儿,问,“二叔,苏才子和李先生现在如何了?”
“他俩呀,活像上辈子的冤家。”谢柏叹气。
谢莫如卷上画轴道,“我看苏才子性子活络,是个热情人,李先生也不像不讲理的性子,何况他们还是亲戚,怎么倒像有什么事儿似的。”
谢柏道,“你怎么知道他俩是亲戚?”
“我又不瞎。”谢莫如道,“他们模样那般肖似,定是有血缘关系的。”
谢莫如将画轴系好,收在画筒里,道,“二叔既与他们交好,若是误会,二叔该帮着调解才是。”
谢柏心下一动,把丫环打发出去,道,“我告诉你,你不要出去与人讲。”
“二叔还信不过我,不要说我,就是我这院里的丫环婆子也没有会多嘴的。”细作她早撵走了。
谢柏便说了,“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什么大事,苏不语是个热心肠,就像你说的,他性子活泼,爱与人交际,朋友也多。李樵则是沉默寡言,便是相熟的朋友也没几个,他是永安侯的庶子。这里还有一段公案,永安侯年轻时为人颇是风流,年轻时得一对双生美姬,那时他与苏不语的父亲苏大人相交甚深,便将这对美姬中的一个赠与苏大人。这对美姬十分命薄,都是在生产时难产过逝的。苏大人当时已有两位嫡子,苏不语出生后便跟着嫡母长大,苏夫人为人不错,从苏不语身上就能看出来了,你别看他左一本话本子右一本话本子的胡写,他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念书,后年秋闱便会下场。李樵的运道则远不比苏不语,永安侯那时还年轻,尚未承侯爵之位,亦未议亲,平常亲贵之家,鲜少有庶长子出生的。身为庶长子,这也不是李樵的过错,何况李樵自幼聪慧,天分惊人。但在他五岁时,曾祖父过生辰,李樵送了一匹唐三彩的小马给老侯爷。”
听到这里,谢莫如都不禁大惊失色,脱口道,“这怎么会!”唐三彩是唐时人常用的随葬品,没听说生辰送这个的。
谢柏叹,“这就说不清了,但当时曾祖父过生辰,他送这等不吉之物,当下便把曾祖父气懵了。人要走了背字,真是步步皆背,谁晓得老侯爷接着就病了,一病不起,没俩月就去了。自此李樵大不孝的名头儿算背身上了。他在国子监苦读,文章较苏不语更出众,但国子监的先生都对他言,他再如何的锦绣文章也无用,将来春闱如何会录取他这等大不孝之人。不要说春闱,去岁秋闱,他果然未在榜上。主持秋闱的礼部侍郎秦川就直接说了,不是他文章不好,是国朝以孝治天下,故此不录。”
“要说苏家与李家,并无亲缘。不过,苏不语生母同李樵生母是双生姐妹。李樵在永安侯府十分艰难,早便住在国子监,去岁自国子监出去,就搬到了乡下庄子里。苏不语几次想帮他,但秋闱后李樵性子越发孤拐,苏不语也不是有什么耐心的人,自然越发僵持。”谢柏说着又是一叹。
谢莫如良久无言,半晌方道,“二叔与李先生相交,想也知道他是被人陷害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是唐三彩么?他知道唐三彩是随葬之物么?
谢柏道,“是啊,我少时,遇父母寿辰,嬷嬷也会替我备份寿礼,说是小孩子的孝心。这礼,合不合适,自有嬷嬷把关。我五岁时,连唐三彩是什么都不晓得,如果有人哄着我让我送,估计我瞧着五颜六色的小马很好看,也就送了。”永安侯府这事,哪怕事由寿礼而起,但就此便说李樵是大不孝,实在过了。
谢莫如道,“我不信只有二叔一人知李先生冤枉,可为什么没人说句公道话呢?”
谢柏无奈,“你我皆知,这事定是出在永安侯府内闱不宁。永安侯尚文康长公主,这是今上胞妹,太后爱女,永安侯府尚不肯替李樵说句公道话,外面谁还会说呢?除了李樵,永安侯还有三位长公主所出嫡子。哪怕永安侯不是尚的公主,便是平平常常的正妻,难道为了一个庶子就置三个嫡子的生母于不顾么?”
“如果当时重惩李先生身边服侍之人……”这种法子,永安侯府肯定也用了,果然,就听谢柏道,“永安侯杖毙了给李樵准备寿礼的嬷嬷,仍是流言汹汹。”
好不恶毒的心机!
素蓝轻声应下。
谢太太笑,“下月初三是莫忧的生辰,咱们娘们儿也摆酒热闹热闹。莫忧想如何庆祝,不妨跟我说。”
谢莫忧笑,“我年纪小,倒不用特别庆祝。”
谢太太问,“莫如说呢?”
谢莫如道,“小辈的生辰,家里都有例,长辈不好惊动,不如就让二妹妹把她相熟朋友请来,岂不更加热闹。”
谢太太也是这个意思,笑,“这也好。”自从宁姨娘失势,虽有她亲自照管着谢芝几个,奴才下人虽不敢慢怠谢莫忧谢芝姐弟,也不比从前殷勤了。故此,谢莫忧的生辰,还是得办一办的。既然要办,就办得热闹些才好。
谢莫忧心里在也高兴,如今却是知道些分寸了,道,“我也没有特要好的朋友,不如就请三老太太那边儿的几位小姑,还有静妹妹过来,都是咱们本家,我们年纪相仿,就当借我这生辰的机会乐一乐。”
见谢莫忧说的合适,请的也都是自家人,谢太太自然依她。
到那一日,公中一份新衣裙新首饰与谢莫如生辰时是一样的,除了各府各院长辈另有所赐外,谢莫如送了谢莫忧两盆菊花,谢芝几个也有自己的心意送给胞姐。就是居丁香院的孙姨娘也做了针线给谢莫忧,谢莫忧依礼谢过。
孙姨娘也有一份针线是给谢莫如的,满是歉意道,“我来的时日短,先前不知道大姑娘生辰,这是我闲来做的。”
谢莫如道,“有劳姨娘。”虽说她生辰已经过了,但人家做都做了,不好回绝,接了之后交给丫环收着。
孙姨娘对谢太太行一礼,回了丁香院。
唯谢柏送的生辰礼,最让谢莫忧欢喜,谢柏裱了一卷苏不语的手书送谢莫忧,谢莫忧喜欢的爱不释手,让人去挂她屋里,待谢环谢珮来了,又带着她们去瞧,两人亦是羡慕的了不得。
谢莫如见那手书就是上次她随谢柏去别院时苏不语写的那一份儿,那时她就知谢柏是给谢莫忧求的,不想现在才给谢莫忧。
另外,受邀的谢环珮谢琪谢静都有礼物相送,江行云不便前来,也托谢环带了份寿礼给谢莫忧。
谢环谢珮与谢莫忧在一起便是说衣裳首饰、胭脂水粉,还有帝都八卦。胡氏女将为皇后的八卦,谢环谢珮也听说了,问谢莫忧是真是假。
谢莫忧道,“我也听说了,这种是真是假的谁知道,陛下还没下旨立后之前都是假的。”
谢环道,“胡家是公府门第,论出身,胡家姑娘也是一等一了。”
谢珮道,“还有呢,我听外祖母说,承恩公还是宁荣大长公主的驸马,这个月末及笄的胡家五姑娘,就是宁荣大长主与承恩公的嫡女,这样的身份,比一般的公府姑娘更加尊贵呢。听说这次胡家五姑娘及笄,帝都大半豪门都请遍了,可惜我是不得去见识一二了。”口气中满是遗憾,谢珮又问,“阿忧,到时你去吗?大嫂子有没有收到承恩公府的请柬?”
谢莫忧道,“收到了,祖母说带我和大姐姐去。珮姑姑,你要想去,我去问问祖母,看能不能一道去?”
谢珮满是惊喜,两眼晶亮的望向谢莫忧道,“那实在太好了!阿忧,就是不成,我也知你这情!”
谢莫如素来话少,带着谢琪谢静两个吃果子,偶尔大家说个一句半句。
女孩子们唧唧咕咕的说了会儿话,说书人便来了,大家便一道听女先生说书取乐,中午吃过寿面,又投壶游戏,直待天色将晚,谢环谢珮等方各自告辞了去。
待傍晚,谢莫忧便把谢珮想一道去承恩公府参加胡五姑娘及笄礼的事儿与谢太太说了,谢太太笑,“你们都是同龄的小姑娘,既然珮姐儿想去,一道去见识见识也没什么不好。”便命李青媳妇过去与三老太太说,到时那府里哪位姑娘想一道去,只管提前过来尚书府就好。
李青媳妇回来时带回两篓桔子,说是三老太太给的,谢太太命素蓝给各房分了分,牡丹院也有一份儿。虽说宁姨娘被禁足,该她的份例谢太太也从没少过她的,且她毕竟生了三子一女,这会儿失势,那些奴才也不大敢克扣。
谢莫忧轻声道,“祖母,我给姨娘送过去吧。”
谢太太看一眼谢莫忧,叹一声,“去吧。”
谢莫忧行一礼,便带着丫环和桔子去了牡丹院。
深秋将至,牡丹院里人少语稀,愈显萧索。自谢莫忧出生,这院子就是极热闹的,春夏秋冬,这是第一次让她感到萧瑟。
宁姨娘见谢莫忧来的,欢喜的眼圈儿都红了,拉着闺女的的手上下打量着,咽下一声哽咽方问,“今天是你生辰,阿忧,你可还好?”
谢莫忧也是眼中一热,险些落下泪来,与宁姨娘一并坐了,道,“我都好,姨娘不用记挂,这是三老太太那边儿送来的桔子,各院儿都有,这是姨娘的,我给姨娘送过来。”院里丫环婆子的人数依旧,却无端让人觉着清冷许多。
宁姨娘拭泪,“替我谢谢太太,我辜负了她的心。”
都这时候了,又不是刚被禁足那会儿,母女两个,便是抱头痛哭又有何用。再说,难得见闺女一次,宁姨娘也不肯哭了,细细的问闺女生辰如何过的,知道请了本家姑娘过来玩乐,收到的生辰礼也不少,宁姨娘就放心了,反是安慰闺女道,“你别担心我,我在院里清清静静的,也挺好。阿芝他们年岁小,你祖母有了年纪,你要多替你祖母分忧。就是大姑娘那里,也要好生相处,总是我对不住大奶奶。我因嫉妒才入魔障,先时与你说了不少疯话,如今回想,多么狭隘。你与大姑娘,即使不是一个娘生的,也是同父姐妹。我见识小,心眼儿也小,说句小见识的话,这世间,除了阿芝他们与你,就是大姑娘最亲了。都是姓谢的,同族之间还讲究同枝连气、守望相助,何况你们是同父姐妹。”
“我被嫉妒蒙住了双眼,教了你许多错事,幸而老天有眼,我虽受了责罚,天可怜见,你没走上弯路,我心里就是欢喜的。”宁姨娘拉着闺女的手说了许多话,又从屋里拿出几身衣裳来,道,“大衣裳自有裁缝做,这是我闲来无事给你们姐弟做的常服,你带了去正好穿。”
谢莫忧问,“姨娘衣食可周全,丫环婆子服侍的可还用心?”
“都好都好。”是真的没人敢克扣宁姨娘,她先时受宠十来年,虽说一下子给谢莫如干掉了,谢莫如毕竟是女孩子,以后肯定要嫁出去的。但长房三子皆宁姨娘所生,将来难保宁姨娘没有翻身的那一日。再加上谢太太给牡丹院的份例依旧,谢莫忧姐弟几个也没在谢太太面前失宠,丫环婆子服侍倒还周全。
母女两个说会儿话,见天色不早,宁姨娘心下难舍,却是不多留谢莫忧,摸摸闺女柔嫩的小脸儿,道,“这就去吧,太太还等着你一道用饭呢。你要想姨娘了,就来看看,只是也别总来。倘有难处,就跟你祖母说。这自己住一个院儿,院里丫环婆子的,心里要有个数……”
啰里啰嗦的叮嘱了一堆,宁姨娘送谢莫忧到门口,直待谢莫忧走远,宁姨娘眼中的泪才落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嗯,想看宁姨娘歇斯底理啥的,那是没有滴~PS:还有一更~
☆、第40章 李樵
得势与失势,有时快的人心都反应不过来。
就像年初还没什么人愿意理会谢莫如,如今不过半载岁月,谢莫忧与宁姨娘在牡丹院说了些什么,都有人自发过来告知谢莫如。
不论宁姨娘这些话是真心还是作戏,谢莫如都未放在心上,倒是谢柏又买了两幅李樵的画送她,谢莫如细细赏鉴一番,问,“二叔,这是落枫山秋景么?可真美。”
谢柏笑,“待我得了空,带你和莫忧去赏秋如何?”
谢莫如笑,“自是好的。”宁姨娘失势,二叔对谢莫忧多了几分关心。
谢莫如细瞧着这画儿,问,“二叔,苏才子和李先生现在如何了?”
“他俩呀,活像上辈子的冤家。”谢柏叹气。
谢莫如卷上画轴道,“我看苏才子性子活络,是个热情人,李先生也不像不讲理的性子,何况他们还是亲戚,怎么倒像有什么事儿似的。”
谢柏道,“你怎么知道他俩是亲戚?”
“我又不瞎。”谢莫如道,“他们模样那般肖似,定是有血缘关系的。”
谢莫如将画轴系好,收在画筒里,道,“二叔既与他们交好,若是误会,二叔该帮着调解才是。”
谢柏心下一动,把丫环打发出去,道,“我告诉你,你不要出去与人讲。”
“二叔还信不过我,不要说我,就是我这院里的丫环婆子也没有会多嘴的。”细作她早撵走了。
谢柏便说了,“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什么大事,苏不语是个热心肠,就像你说的,他性子活泼,爱与人交际,朋友也多。李樵则是沉默寡言,便是相熟的朋友也没几个,他是永安侯的庶子。这里还有一段公案,永安侯年轻时为人颇是风流,年轻时得一对双生美姬,那时他与苏不语的父亲苏大人相交甚深,便将这对美姬中的一个赠与苏大人。这对美姬十分命薄,都是在生产时难产过逝的。苏大人当时已有两位嫡子,苏不语出生后便跟着嫡母长大,苏夫人为人不错,从苏不语身上就能看出来了,你别看他左一本话本子右一本话本子的胡写,他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念书,后年秋闱便会下场。李樵的运道则远不比苏不语,永安侯那时还年轻,尚未承侯爵之位,亦未议亲,平常亲贵之家,鲜少有庶长子出生的。身为庶长子,这也不是李樵的过错,何况李樵自幼聪慧,天分惊人。但在他五岁时,曾祖父过生辰,李樵送了一匹唐三彩的小马给老侯爷。”
听到这里,谢莫如都不禁大惊失色,脱口道,“这怎么会!”唐三彩是唐时人常用的随葬品,没听说生辰送这个的。
谢柏叹,“这就说不清了,但当时曾祖父过生辰,他送这等不吉之物,当下便把曾祖父气懵了。人要走了背字,真是步步皆背,谁晓得老侯爷接着就病了,一病不起,没俩月就去了。自此李樵大不孝的名头儿算背身上了。他在国子监苦读,文章较苏不语更出众,但国子监的先生都对他言,他再如何的锦绣文章也无用,将来春闱如何会录取他这等大不孝之人。不要说春闱,去岁秋闱,他果然未在榜上。主持秋闱的礼部侍郎秦川就直接说了,不是他文章不好,是国朝以孝治天下,故此不录。”
“要说苏家与李家,并无亲缘。不过,苏不语生母同李樵生母是双生姐妹。李樵在永安侯府十分艰难,早便住在国子监,去岁自国子监出去,就搬到了乡下庄子里。苏不语几次想帮他,但秋闱后李樵性子越发孤拐,苏不语也不是有什么耐心的人,自然越发僵持。”谢柏说着又是一叹。
谢莫如良久无言,半晌方道,“二叔与李先生相交,想也知道他是被人陷害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是唐三彩么?他知道唐三彩是随葬之物么?
谢柏道,“是啊,我少时,遇父母寿辰,嬷嬷也会替我备份寿礼,说是小孩子的孝心。这礼,合不合适,自有嬷嬷把关。我五岁时,连唐三彩是什么都不晓得,如果有人哄着我让我送,估计我瞧着五颜六色的小马很好看,也就送了。”永安侯府这事,哪怕事由寿礼而起,但就此便说李樵是大不孝,实在过了。
谢莫如道,“我不信只有二叔一人知李先生冤枉,可为什么没人说句公道话呢?”
谢柏无奈,“你我皆知,这事定是出在永安侯府内闱不宁。永安侯尚文康长公主,这是今上胞妹,太后爱女,永安侯府尚不肯替李樵说句公道话,外面谁还会说呢?除了李樵,永安侯还有三位长公主所出嫡子。哪怕永安侯不是尚的公主,便是平平常常的正妻,难道为了一个庶子就置三个嫡子的生母于不顾么?”
“如果当时重惩李先生身边服侍之人……”这种法子,永安侯府肯定也用了,果然,就听谢柏道,“永安侯杖毙了给李樵准备寿礼的嬷嬷,仍是流言汹汹。”
好不恶毒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