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元以前没办过洗三宴,就找了三奶奶花氏帮忙,让五娘跟着,看都需要准备什么。
花氏办过多次,也帮村里人办过,所以对这些事很熟悉,详细的说了需要准备的各种东西,还有到时候的各种禁忌风俗等。
等他们把东西准备好了,她再给看看合不合适,能不能用。
忙活了一整天,把东西都准备好,菜也准备好,许元元也没敢放松,因为后边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花氏见她们家里热闹,还有点羡慕。
因为家里就许盛一个还没成亲,她实在是着急。
这都老大不小的了,也不相亲不肯找个女人成亲,那得等到猴年马月的才能生孩子啊?
家里这几个孩子,花氏对许盛那是又骄傲又生气,矛盾的很。
孩子出息,赚的最多,见识也最多,但也最不听话,整天在外面跑。
花氏还跟许元元隐晦的提起,问能不能帮许盛找门亲事。
只要他愿意成亲,只要姑娘家世清白,家里条件怎么样,他们也不在乎了。
许元元被委托做媒人,有些为难,因为她是真不喜欢催人成亲。
在她看来,许盛正在事业上升期,年纪其实也不算很大,根本不用着急。
但是人家爹娘着急,她也只好应下来,说保证帮忙寻摸寻摸,看能不能给找个合适的。
花氏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听良子娘说当时孙良和迎春的婚事就是你在中间说和的。”
“那俩孩子就快成亲了,家里都高兴着呢,你说的肯定好。”
许元元真想大喊冤枉,人家是自己看对眼了,她就是帮着问了两句,跟她真没什么关系。
但是花氏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不管她说什么都不会信。
她只好笑着说行,等忙过这几天一定帮忙看看。
同时又想着,这件事还是得许盛自己同意才行。
不然他们再怎么瞎操心人家不愿意也白搭。
花氏高高兴兴回去了,好像自家儿子已经要成亲了一样。
许元元则在半夜里开始想,自己到底认识几个适龄的姑娘合适嫁给许盛的。
想来想去,还真没有。
哎,愁的她都快睡不着了。
洗三当天,村里很多人都来帮忙。
尽管知道许元元请了厨子,家里佣人也多,但大家还是来帮忙给打打下手,搬搬桌椅板凳什么的。
村子里有一套桌椅板凳还有碗筷什么的,那是这几年村里有钱了之后,村长跟大家商议专门订购的。
这套家伙事儿就是专门给大家办红白喜事用的,这样一套一样风格的家具和碗筷摆出去,也很有面子。
其他村子里没钱,凡是办酒席的都是要这家借桌子那家借碗筷,凑在一起很不好看。
来靠山村里吃过酒席的人回去后都极其羡慕,想着自家村子什么时候也能这样该多好?
村长早早的把库房打开,让人把桌椅板凳和碗筷都搬过来擦洗干净,还叮嘱了帮忙的时候都勤快点。
大家一边择菜一边说笑,说连着吃两次大席,菜都这么好,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还有人说现在大家肚子里都不缺油水,可不像以前那样一上了桌子,就扒拉着吃肉,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时候丢人,没出息。
这时候,有人笑道:“要我说还是元元有福气,我还记得之前元元父女俩刚分出来的时候,啥也没有,还是在陆郎中那里过了一段时间。”
“那一年是过年,元元跟她爹去大房拜年,大房正吃饭,她看见桌上的肉馋的慌就伸手拿了一块,被李根花追着骂没出息骂了一个时辰。”
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的事儿,回想起来也很唏嘘,说许福家当年但凡做点好事儿,现在也能跟着元元享福了。
有人撇嘴说:“人家闺女不是进宫了吗,人家说不定不稀罕呢,哼,那种人最没良心,这辈子没瓜葛了最好。”
他们也庆幸许福一家被撵出去了,不然照着他们的性子,这次村子里一块办作坊,他们指不定又要怎么作妖。
这时候又有人小声说起,这都是许老头的爹带的坏头,从他那里对自家人就凉薄。
“你们还记得许家那个姑奶奶还有元元的姑姑吧,都是收了很多彩礼嫁的远远的,到现在也没回来探过亲。”
这样的家庭,谁还愿意回来啊?
许元元来回的忙,也听见了这些话,只装作没听见。
村民们聚在一起不聊八卦是不可能的,只要不是背地里编排人就没什么。
她正要回去看看刘彩云呢,就听郑三姑的儿子郑常山在外面喊,说是亲戚来了。
许元元家一向没什么亲戚,哪儿来的亲戚?
花氏办过多次,也帮村里人办过,所以对这些事很熟悉,详细的说了需要准备的各种东西,还有到时候的各种禁忌风俗等。
等他们把东西准备好了,她再给看看合不合适,能不能用。
忙活了一整天,把东西都准备好,菜也准备好,许元元也没敢放松,因为后边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花氏见她们家里热闹,还有点羡慕。
因为家里就许盛一个还没成亲,她实在是着急。
这都老大不小的了,也不相亲不肯找个女人成亲,那得等到猴年马月的才能生孩子啊?
家里这几个孩子,花氏对许盛那是又骄傲又生气,矛盾的很。
孩子出息,赚的最多,见识也最多,但也最不听话,整天在外面跑。
花氏还跟许元元隐晦的提起,问能不能帮许盛找门亲事。
只要他愿意成亲,只要姑娘家世清白,家里条件怎么样,他们也不在乎了。
许元元被委托做媒人,有些为难,因为她是真不喜欢催人成亲。
在她看来,许盛正在事业上升期,年纪其实也不算很大,根本不用着急。
但是人家爹娘着急,她也只好应下来,说保证帮忙寻摸寻摸,看能不能给找个合适的。
花氏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听良子娘说当时孙良和迎春的婚事就是你在中间说和的。”
“那俩孩子就快成亲了,家里都高兴着呢,你说的肯定好。”
许元元真想大喊冤枉,人家是自己看对眼了,她就是帮着问了两句,跟她真没什么关系。
但是花氏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不管她说什么都不会信。
她只好笑着说行,等忙过这几天一定帮忙看看。
同时又想着,这件事还是得许盛自己同意才行。
不然他们再怎么瞎操心人家不愿意也白搭。
花氏高高兴兴回去了,好像自家儿子已经要成亲了一样。
许元元则在半夜里开始想,自己到底认识几个适龄的姑娘合适嫁给许盛的。
想来想去,还真没有。
哎,愁的她都快睡不着了。
洗三当天,村里很多人都来帮忙。
尽管知道许元元请了厨子,家里佣人也多,但大家还是来帮忙给打打下手,搬搬桌椅板凳什么的。
村子里有一套桌椅板凳还有碗筷什么的,那是这几年村里有钱了之后,村长跟大家商议专门订购的。
这套家伙事儿就是专门给大家办红白喜事用的,这样一套一样风格的家具和碗筷摆出去,也很有面子。
其他村子里没钱,凡是办酒席的都是要这家借桌子那家借碗筷,凑在一起很不好看。
来靠山村里吃过酒席的人回去后都极其羡慕,想着自家村子什么时候也能这样该多好?
村长早早的把库房打开,让人把桌椅板凳和碗筷都搬过来擦洗干净,还叮嘱了帮忙的时候都勤快点。
大家一边择菜一边说笑,说连着吃两次大席,菜都这么好,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还有人说现在大家肚子里都不缺油水,可不像以前那样一上了桌子,就扒拉着吃肉,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时候丢人,没出息。
这时候,有人笑道:“要我说还是元元有福气,我还记得之前元元父女俩刚分出来的时候,啥也没有,还是在陆郎中那里过了一段时间。”
“那一年是过年,元元跟她爹去大房拜年,大房正吃饭,她看见桌上的肉馋的慌就伸手拿了一块,被李根花追着骂没出息骂了一个时辰。”
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的事儿,回想起来也很唏嘘,说许福家当年但凡做点好事儿,现在也能跟着元元享福了。
有人撇嘴说:“人家闺女不是进宫了吗,人家说不定不稀罕呢,哼,那种人最没良心,这辈子没瓜葛了最好。”
他们也庆幸许福一家被撵出去了,不然照着他们的性子,这次村子里一块办作坊,他们指不定又要怎么作妖。
这时候又有人小声说起,这都是许老头的爹带的坏头,从他那里对自家人就凉薄。
“你们还记得许家那个姑奶奶还有元元的姑姑吧,都是收了很多彩礼嫁的远远的,到现在也没回来探过亲。”
这样的家庭,谁还愿意回来啊?
许元元来回的忙,也听见了这些话,只装作没听见。
村民们聚在一起不聊八卦是不可能的,只要不是背地里编排人就没什么。
她正要回去看看刘彩云呢,就听郑三姑的儿子郑常山在外面喊,说是亲戚来了。
许元元家一向没什么亲戚,哪儿来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