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件事,两兄弟很是闹了几场。陛下自然十分生气,就趁着某一日王爷不在的时候,亲自带着侍卫去了王爷金屋藏娇的那个宅院,准备将玉珍公主赐死,彻底断了王爷这个念想。”
“只不过陛下在见到玉珍公主之后,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庾璟年问道:“玉珍公主和皇伯父说了什么?”
张士德道:“当时陛下没有带老奴同往,老奴也不知道玉珍公主和陛下说了什么。最终的结果是陛下没有杀掉玉珍公主,反而把她带回了王府。琅琊王爷知道之后自然不会同意,闹到了王府上,后来陛下对王爷说,如今他正处在夺嫡的关键时期,正好缺一位像是玉珍公主这样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他只借用玉珍公主的脑子,别的并无所求,等他一旦登上了帝位,一定将玉珍公主还给琅琊王爷。花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安抚住了王爷。”
听到这里,三皇子和庾璟年都有一种“玉珍公主要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感觉油然而生。只是“兄弟阋墙夺一女”这样的戏码太过狗血,两人都有点儿不敢相信。
“果然后来陛下击败了众皇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在此过程中,玉珍公主也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后来琅琊王爷再来讨取公主的时候,陛下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肯让公主回到王爷身边。”
“兄弟俩因为这件事越闹越僵,原来陛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玉珍公主情根深种,陛下登基之后,迟迟不肯立正妃羊皇后为后,陛下的意思是想着,给玉珍公主一个合适的身份,迎娶玉珍公主为皇后。这份宠爱,这份殊荣,的确是隆恩浩荡了!”
“只不过陛下想要做成这件事却也没有那般容易。琅琊王很快就将此事告知了太后,太后娘娘自然是拼死反对,而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赞成皇上娶一个异国公主为后。只不过陛下的态度十分坚决,最后太后娘娘只得以绝食相逼,陛下才不得不让步。不过陛下还是要立玉珍公主为贵妃。”
“这个时候,琅琊王爷便四处放出风声,说是他和玉珍公主早已有了夫妻之实,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加上陛下刚刚登上帝位,皇位尚且不稳固,最后只得忍痛割爱,将玉珍公主嫁给了琅琊王爷。”
庾璟年脸色已经变得苍白,颤声问道:“那位玉珍公主,便是我娘?”
张士德点了点头,“皇上对于玉珍公主到底十分疼惜,最后让她认了谯国桓氏宗主桓奇为义父,改本名慕容雅为桓雅,以桓氏嫡女的身份嫁给了琅琊王爷为正妃。”
庾璟年全身都颤抖了起来,低声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
怪不得从小到大每次提起自己的娘亲的时候,周围的人全都讳莫如深。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怪不得谯国桓氏作为自己的外家,外祖父桓奇却从来对自己这个外孙不闻不问。而对三皇子却是极为亲近,寄予厚望。想来桓奇当年认下这个异国公主为义女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吧!
怪不得自己的瞳色并不像别人一样,是全黑的,细看之下有着微微的琥珀色。自己的母亲竟然是北燕公主,原来自己竟有一半的血统是胡人……
胡人?呵呵……
怪不得皇伯父对他那般好,把他当作亲儿子一样看待,原来自己的母亲,竟然是当初皇伯父的心上人!
庾璟年的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没有人知道,他的一只手正缩在衣袖下面微微发抖。强烈的自尊心逼着他保持着克制,不让自己在张士德跟前失态,可毕竟修炼太浅,脸色的巨变还是瞒不过这个油滑的老太监。
张士德心里暗叹一声,他也知道庾璟年这些年来自认为汉人正统,瞧不起北胡,又曾领兵与北胡作战,所以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是半个胡人的事实。
当然,更大更惊人的真相,他还没有说出口呢。
其实三皇子听到这里,已经猜到了大概:“那么,父皇对文安县主?”
张士德点了点头:“文安县主和玉珍公主有四分相像,尤其是那样的高洁犹如青松般的气质。”
三皇子还有一个问题不解。“为什么这件事,我母妃丝毫不知晓。”慕容雅毕竟是名义上的桓奇的义女,桓淑妃的妹妹,怎么桓淑妃反而对此事一无所知?
张士德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淑妃娘娘在荆州长大,她嫁入皇宫的时候,此事早已尘埃落定,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太后和皇后全都下了噤口令,谁也不敢在宫中提起,淑妃娘娘不知道这些也不奇怪。”
这下子,庾璟年和三皇子全都明白了。皇帝钟情于慕容雅,只是一直未能娶她为妻,如今骤然见到沈沅钰和慕容雅有四分神似,这才有了纳她为妃弥补遗憾的想法。
庾璟年至今已有二十岁,也就是说皇帝钟情于慕容雅的时间至少是在二十年前了,这么说来,皇帝还真够长情的。
这么说来,想要劝阻皇帝放手,真是谈何容易啊?
三皇子没想到事情这样复杂,一时之间只觉得茫无头绪。便道:“不管怎么样,如今这件事闹到这样的地步,就算父皇得偿所愿,将文安县主纳入皇宫,虽然她是宁德长公主的干外孙女,毕竟也是差着辈分的,成与不成,父皇的名声总要受些影响,想来皇祖母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张大总管常年跟在父皇的身边,对他的性子十分了解,可有什么好的法子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张士德苦笑道,三皇子说得冠冕堂皇,好像一切为了皇帝着想,其实还不是想从他这里套套话。
“其实皇上对于该不该纳文安县主入宫这件事上,也一直犹豫不决。一方面陛下想要弥补当年的缺憾,可另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样做有些对不起玉珍公主。不过他得知外头的谣言后,更是大发雷霆。在勤政殿中大骂旻文太子。”
单是这一句话,就给了三皇子和庾璟年十分重要的信息,两个人不由都是精神一振。
张士德道:“战国时,吕不韦游说安国君立子楚为秦王,因为华阳夫人是楚人,吕不韦便让华阳夫人的姐姐身着楚服,对其进行规劝,最后终于得偿所愿,将子楚立为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
话说到这里已经非常明显了。三皇子起身一揖,“多谢张大总管提醒。”
“只不过陛下在见到玉珍公主之后,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庾璟年问道:“玉珍公主和皇伯父说了什么?”
张士德道:“当时陛下没有带老奴同往,老奴也不知道玉珍公主和陛下说了什么。最终的结果是陛下没有杀掉玉珍公主,反而把她带回了王府。琅琊王爷知道之后自然不会同意,闹到了王府上,后来陛下对王爷说,如今他正处在夺嫡的关键时期,正好缺一位像是玉珍公主这样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他只借用玉珍公主的脑子,别的并无所求,等他一旦登上了帝位,一定将玉珍公主还给琅琊王爷。花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安抚住了王爷。”
听到这里,三皇子和庾璟年都有一种“玉珍公主要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感觉油然而生。只是“兄弟阋墙夺一女”这样的戏码太过狗血,两人都有点儿不敢相信。
“果然后来陛下击败了众皇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在此过程中,玉珍公主也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后来琅琊王爷再来讨取公主的时候,陛下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肯让公主回到王爷身边。”
“兄弟俩因为这件事越闹越僵,原来陛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玉珍公主情根深种,陛下登基之后,迟迟不肯立正妃羊皇后为后,陛下的意思是想着,给玉珍公主一个合适的身份,迎娶玉珍公主为皇后。这份宠爱,这份殊荣,的确是隆恩浩荡了!”
“只不过陛下想要做成这件事却也没有那般容易。琅琊王很快就将此事告知了太后,太后娘娘自然是拼死反对,而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赞成皇上娶一个异国公主为后。只不过陛下的态度十分坚决,最后太后娘娘只得以绝食相逼,陛下才不得不让步。不过陛下还是要立玉珍公主为贵妃。”
“这个时候,琅琊王爷便四处放出风声,说是他和玉珍公主早已有了夫妻之实,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加上陛下刚刚登上帝位,皇位尚且不稳固,最后只得忍痛割爱,将玉珍公主嫁给了琅琊王爷。”
庾璟年脸色已经变得苍白,颤声问道:“那位玉珍公主,便是我娘?”
张士德点了点头,“皇上对于玉珍公主到底十分疼惜,最后让她认了谯国桓氏宗主桓奇为义父,改本名慕容雅为桓雅,以桓氏嫡女的身份嫁给了琅琊王爷为正妃。”
庾璟年全身都颤抖了起来,低声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
怪不得从小到大每次提起自己的娘亲的时候,周围的人全都讳莫如深。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怪不得谯国桓氏作为自己的外家,外祖父桓奇却从来对自己这个外孙不闻不问。而对三皇子却是极为亲近,寄予厚望。想来桓奇当年认下这个异国公主为义女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吧!
怪不得自己的瞳色并不像别人一样,是全黑的,细看之下有着微微的琥珀色。自己的母亲竟然是北燕公主,原来自己竟有一半的血统是胡人……
胡人?呵呵……
怪不得皇伯父对他那般好,把他当作亲儿子一样看待,原来自己的母亲,竟然是当初皇伯父的心上人!
庾璟年的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没有人知道,他的一只手正缩在衣袖下面微微发抖。强烈的自尊心逼着他保持着克制,不让自己在张士德跟前失态,可毕竟修炼太浅,脸色的巨变还是瞒不过这个油滑的老太监。
张士德心里暗叹一声,他也知道庾璟年这些年来自认为汉人正统,瞧不起北胡,又曾领兵与北胡作战,所以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是半个胡人的事实。
当然,更大更惊人的真相,他还没有说出口呢。
其实三皇子听到这里,已经猜到了大概:“那么,父皇对文安县主?”
张士德点了点头:“文安县主和玉珍公主有四分相像,尤其是那样的高洁犹如青松般的气质。”
三皇子还有一个问题不解。“为什么这件事,我母妃丝毫不知晓。”慕容雅毕竟是名义上的桓奇的义女,桓淑妃的妹妹,怎么桓淑妃反而对此事一无所知?
张士德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淑妃娘娘在荆州长大,她嫁入皇宫的时候,此事早已尘埃落定,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太后和皇后全都下了噤口令,谁也不敢在宫中提起,淑妃娘娘不知道这些也不奇怪。”
这下子,庾璟年和三皇子全都明白了。皇帝钟情于慕容雅,只是一直未能娶她为妻,如今骤然见到沈沅钰和慕容雅有四分神似,这才有了纳她为妃弥补遗憾的想法。
庾璟年至今已有二十岁,也就是说皇帝钟情于慕容雅的时间至少是在二十年前了,这么说来,皇帝还真够长情的。
这么说来,想要劝阻皇帝放手,真是谈何容易啊?
三皇子没想到事情这样复杂,一时之间只觉得茫无头绪。便道:“不管怎么样,如今这件事闹到这样的地步,就算父皇得偿所愿,将文安县主纳入皇宫,虽然她是宁德长公主的干外孙女,毕竟也是差着辈分的,成与不成,父皇的名声总要受些影响,想来皇祖母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张大总管常年跟在父皇的身边,对他的性子十分了解,可有什么好的法子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张士德苦笑道,三皇子说得冠冕堂皇,好像一切为了皇帝着想,其实还不是想从他这里套套话。
“其实皇上对于该不该纳文安县主入宫这件事上,也一直犹豫不决。一方面陛下想要弥补当年的缺憾,可另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样做有些对不起玉珍公主。不过他得知外头的谣言后,更是大发雷霆。在勤政殿中大骂旻文太子。”
单是这一句话,就给了三皇子和庾璟年十分重要的信息,两个人不由都是精神一振。
张士德道:“战国时,吕不韦游说安国君立子楚为秦王,因为华阳夫人是楚人,吕不韦便让华阳夫人的姐姐身着楚服,对其进行规劝,最后终于得偿所愿,将子楚立为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
话说到这里已经非常明显了。三皇子起身一揖,“多谢张大总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