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示意梁悦别再多说,一路跟着老摊头从崖顶往山谷里撤。
这条向山下延伸的小路很陡,有些地方甚至是直上直下呈九十度的坡。好在这时月光很足,不然我们仅仅依靠灯笼的照明,会寸步难行。
而老摊头对路径也是十分熟悉,那条小路中间又出现了很多岔路,老摊头也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判断。这大大缩短了我们到达崖底的时间。
算起来我们从崖顶到崖底,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老摊头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现在距离天亮还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前面穿过那片树林,就是崖葬的崖底了。按说我得在崖葬的三天之后才来拣骨。今天我破个例,先进去看看。如果你三叔真的在里面,我很快就能找到他。这事我也有点责任,到时候他是死是活,我都给你们个交代。”
我忙说道:“摊爷,我们跟你一起进去。”
老摊头义正言辞:“不行。崖葬之地是南流村禁地,我带你们来到这里已经坏了禁忌了。那里面你们更不能去,那里每年两次都是积尸之地,阴气倒灌,常年阴风怒号,又多山兽虫豸,进去了我怕是照顾不了你们。你们在这里等我,不出一个小时,我就会回来。”
说着,老摊头要过我手里的两面通明旗,提着他那盏寻骨灯,大踏步走向那树林,过了一会远远地传来他念诵口诀的声音:“山石水土,觅尸拣骨,尘归尘,土归土,阴人入葬,阳人寻祖。山精归洞,虫豸入土……”
原来他这口诀后面还有很长,想必是他怕我记不住,就让我背了前面一段。
等念到后面的时候,老摊头的声音就渐渐地弱了,直到再也听不见。
我知道老摊头的话不是危言耸听,那处崖底,每年都有大量的尸体从崖顶跳落,是个纯粹的积尸之地,更是山狗啃噬尸骨之处。尽管有老摊头来拣骨清理,但是这种地方,的确是不适合普通人长期驻留的。
第123章 鸟不落
等老摊头走了,我的心依然在悬着。
三叔的生死安危,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我的身上,让我感觉到喘气都很困难。
我在原地来回踱步,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
马谡和梁悦看着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我。最后梁悦走到我的旁边,拉住了我:“李阳,我知道你担心你三叔。我觉得老马说的对,我们几个都没出事,他就更不会出事了。”
我点点头,现在只能这么想来安慰我自己了。
梁悦指着地上说道:“别转圈了,这草都让你踩秃了,歇一会吧。”
马谡也说道:“那老头不是说一个小时就能回来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吧。”
我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此时在天边已经泛起了些微的鱼肚白,看起来很快就要天亮了。我们已经在这山里困了一夜了。
可是老摊头那边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他走的时候动静不小,此时却像是石沉大海了一样。
这种心急火燎的等待,简直就不是人受的。
梁悦看了我一眼,咬了咬牙说道:“这样吧,你们在这等我,我进去找找看。”
说着,梁悦转身就准备进那树林。
马谡赶紧拦住了梁悦,说道:“不行,这时候不能单独行动。再说了,那里面情况不明,贸然进入也是于事无补。”
梁悦反驳道:“那老头说一个小时,这都到时间了,难不成他一辈子不出来,我们还等一辈子啊?”
马谡摆摆手:“准确地说,他进去了五十五分钟三十二秒,还不到一小时。”
梁悦气的直瞪眼:“我没工夫陪你在这数秒玩。”
两个人在原地吵嘴,我迫使自己冷静了一下。老摊头这人虽然出口比较丧气,但是他是这里的拣骨人,对事情和环境的判断都要比我们准,他既然说了一个小时,应该是留出了余地的,而且必然有他的道理。如果他没在一小时出来,那只能是里面出什么岔子了。与其等在这里,真的不如进去看看。而且现在天马上就要亮了,里面的阴气也会随着太阳升起逐渐减弱,一些邪祟鬼灵也会退去,我们进去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梁悦和马谡吵了一会,谁也说服不了谁,又都把目光看向了我。
我对马谡说道:“老马,一小时到了,再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就进崖底寻人。”
马谡点点头,和我们一起对那片小树林翘首以盼。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尽管我们望眼欲穿,那小树林里依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反倒是随着天色渐亮,越来越多的鸟雀从另一片树林里飞出来觅食。
马谡指着我们眼前的树林说道:“你看,这山上有大量的鸟雀,但是唯独眼前这片林子里,没有一声鸟叫,而且也没有鸟雀从里面飞出来。这说明里面的环境和外面大为不同,我们不得不防啊。”
这个现象我也注意到了,也知道马谡说的有道理。这种鸟不落的现象,只能说明里面有鸟雀惧怕的东西。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已经容不得我做出别的选择了,只能华山一条路了。
很快,马谡就告诉我,时间到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我们三个。让我欣慰的是,尽管我们晚上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我们随身背的包都还在,里面有一些必需的用品,到里面也可能用的上。
这时,天已经逐渐亮起来了,我们也不用借助月光和灯笼来照明。
我把那盏通明灯灭掉,背着背包和马谡,梁悦一起走进了那片树林。
果然如马谡所说,这片树林里很静,没有虫鸣,没有鸟叫,好像这里没有一点生机一样。而我们的闯入这死气沉沉的林子,像是打乱了这里的平衡,我感觉到身上的毛孔都麻酥酥的。
老摊头曾经说过,穿过这片树林,就是崖底了。所以我走在这树林里,心里很慌,不知道那传说中的崖底是个什么样子,里面到底会不会见到三叔,老摊头一去不回,又遭遇了什么?
经历了诡异事太多,心里难免胡思乱想,我生怕这树林里又有什么古怪,再给我们来个迷魂阵什么的走不出去可就糟了。
事实上我还是想多了,这树林的面积并不大,我们走了二十多米后,就穿出了树林。
树林外面满眼都是荒草,那些荒草都是野生野长,肆无忌惮的,高的足有一米多高。中间也没看到有路,完全不知道老摊头是从哪个方向走过去的。
马谡包里带着便携的手工锯,我们在树林里锯了几根树棍当手杖,一是方便行走,二是可以打草惊蛇。草丛里不知道有没有毒虫蛇蝎之类的东西,有个棍子就好了许多。由于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我们只好随便找了个方位,朝草丛里走去。
风把那些荒草吹得飒飒作响,我们三个就像个探险者,一步一步地深入进去。
我们三个谁也没说话,自动地呈品字形散开,相互之间保持着两三米的距离。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突然走在我斜前方的梁悦说了一声:“这好像有个石碑。”
我和马谡也集中过去,把梁悦所指之处的荒草拨开,果然在那里出现了一块断裂的石碑。
那石碑一分为二,下面的那块深扎在地下,上面那块散落在一旁。
“这上面有字,是不是个地名啊?”马谡对这些比较感兴趣,看到石碑忙凑过去查看。
石碑上的字因为许久没有人维护,早已经变得斑驳不堪,上面也没有色漆,所以乍看之下也看不出是什么字。
马谡摘下手套,伸出手在那两块石碑上不断地摩挲。
我和梁悦都看着马谡。
突然,马谡正在摸石碑的手,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一愣,忙问道:“怎么?摸出来了?写的什么?”
马谡点了点头:“是……南柳村,三个字。”
“南柳村?你确定是南柳村,不是南流村?”我诧异地问道。
马谡又强调了一遍:“是南柳村,不信你摸摸看。咱们昨晚去的那个不是南柳村吗?”
我摇摇头:“那个不是南柳村,而是南流村。看来,真正的南柳村,是在这里啊……”
第124章 鸟王秦无羽
听我说完,梁悦和马谡又是一惊,梁悦问道:“你是说,我们去的那个不是南柳村?我们问了好几个人啊,难道他们都说错了?”
我苦笑道:“南柳村,南流村,这写在字面上是两个地方,如果从嘴里说出来,不仔细分辨的话,你能分辨出来吗?而且我问过老摊头,对于这个南柳村,他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在避讳这个地名。所以我觉得,这个南柳村现在极有可能不存在了。地图上也是找不到这个村子的。”
马谡摸着那断裂的石碑,说道:“这石碑摸起来也有些年头了,就是不算文物,也是个老物件了。可惜这玩意背不动,不然我就把它弄回去研究研究。”
我指着那石碑问道:“老马,这玩意不是在后面都有刻文吗?你看看有没有写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马谡摇摇头:“怎么可能?只有墓碑或者庙堂里的石碑才会有刻文,这只不过就是个写着村子名字的界碑而已,肯定是不会有文字记载的啦……”
尽管马谡这么说着,但是他还是用手摸了摸那石碑的后面,没想到他摸上去就是一愣,随即转到那石碑的后面继续查看摸索。
看马谡发现了异常,我和梁悦也赶紧凑了过去,仔细观察那石碑的背面。
石碑上面布满了苔藓类的东西,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的东西,但是马谡边摸边说:“这上面还真刻着字。”
由于这个南柳村对于我们这次的行程目的很重要,发现了这个线索,我很激动。所以尽管我们担心三叔的安危,但也不能就此罢手不管。于是我和梁悦帮忙,把那石碑后面的苔藓尽量地清除掉。
那苔藓很厚,摸上去滑腻腻的,显然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清除起来也很费力。
我们又费了好一番工夫,才让那石碑表面露了出来。
马谡摆摆手说可以了,说着他打开一个小手电,贴到了那石碑上,让梁悦准备了纸笔在旁边随时记录。
他认真核对石碑上的字,能认的就认,看不清的就摸,一字一句地念出来。
梁悦在那边也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
马谡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有些字要辨认很久才读出来,所以这些字写出来,都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并没有顺理成章地把它们连成句子,也一直没弄清楚那些自己字迹的内容。
马谡开始的时候,辨认字迹的速度很慢,后来逐渐熟悉了那些字迹,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直到马谡把那两个半块的石碑上的字都认了出来,梁悦的纸上也密密麻麻几乎要写满了。
马谡念完最后一个字,长出了一口气。
我赶紧凑过去看那张纸:“赶紧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结果我顺着那字,念了几句,却发现这上面的行文都是古文的结构,而且念着也不是很通顺。我问梁悦:“你能看懂吗?”
梁悦也摇摇头:“我记的时候就试着读了读,好像是在记录这个南柳村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但是很多句子读的都不通啊……”
马谡摸出毛巾擦了擦手,说道:“不通也正常。那石碑上面很多地方都磨损了,字迹我实在辨认不出,就空着了。这种石碑上的行文我有经验,我来瞧瞧。”
梁悦把那纸递给了马谡,马谡把上面的文字从头到尾足足看了三遍。
我有些着急,三叔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们不能再这里耽误太长时间啊,于是便说道:“老马,不行先留着,咱们先往里面走走吧。”
马谡点点头:“也好,我们边走边说,这上面的文字记载我也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真的?还是老马厉害。”我由衷地赞叹了一声,现在像老马这么博学,而且擅长多个领域学识的人,真的是不多了。
我们离开石碑的地方,继续前行。那脚下的荒草,漫无边际,一眼望不到边。走在这里面,很容易迷失方向。没有人带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那崖谷的入口。
由此我们只好不断地变换方向,在走过的地方做好明显的记号。
梁悦好奇,一边赶路,一边问起那石碑上的内容。
马谡也慢慢地给我们讲起来,原来那石碑上记录的果真是南柳村的一段历史。
大清雍正年间,当时的南柳村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南阳凹。
南阳凹地理位置就处在山谷之中,大山阻挡了狂风,树木遮蔽了炎热,这里四季温煦如春,风调雨顺。人们生活在南阳凹,如隐居在世外桃源一样。
南阳凹的人,在山谷之中种植谷物,养殖牲畜,自给自足。
但是在雍正五年,在附近出现了百年一见的虫灾,铺天盖地的害虫席卷而来。
这条向山下延伸的小路很陡,有些地方甚至是直上直下呈九十度的坡。好在这时月光很足,不然我们仅仅依靠灯笼的照明,会寸步难行。
而老摊头对路径也是十分熟悉,那条小路中间又出现了很多岔路,老摊头也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判断。这大大缩短了我们到达崖底的时间。
算起来我们从崖顶到崖底,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老摊头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现在距离天亮还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前面穿过那片树林,就是崖葬的崖底了。按说我得在崖葬的三天之后才来拣骨。今天我破个例,先进去看看。如果你三叔真的在里面,我很快就能找到他。这事我也有点责任,到时候他是死是活,我都给你们个交代。”
我忙说道:“摊爷,我们跟你一起进去。”
老摊头义正言辞:“不行。崖葬之地是南流村禁地,我带你们来到这里已经坏了禁忌了。那里面你们更不能去,那里每年两次都是积尸之地,阴气倒灌,常年阴风怒号,又多山兽虫豸,进去了我怕是照顾不了你们。你们在这里等我,不出一个小时,我就会回来。”
说着,老摊头要过我手里的两面通明旗,提着他那盏寻骨灯,大踏步走向那树林,过了一会远远地传来他念诵口诀的声音:“山石水土,觅尸拣骨,尘归尘,土归土,阴人入葬,阳人寻祖。山精归洞,虫豸入土……”
原来他这口诀后面还有很长,想必是他怕我记不住,就让我背了前面一段。
等念到后面的时候,老摊头的声音就渐渐地弱了,直到再也听不见。
我知道老摊头的话不是危言耸听,那处崖底,每年都有大量的尸体从崖顶跳落,是个纯粹的积尸之地,更是山狗啃噬尸骨之处。尽管有老摊头来拣骨清理,但是这种地方,的确是不适合普通人长期驻留的。
第123章 鸟不落
等老摊头走了,我的心依然在悬着。
三叔的生死安危,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我的身上,让我感觉到喘气都很困难。
我在原地来回踱步,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
马谡和梁悦看着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我。最后梁悦走到我的旁边,拉住了我:“李阳,我知道你担心你三叔。我觉得老马说的对,我们几个都没出事,他就更不会出事了。”
我点点头,现在只能这么想来安慰我自己了。
梁悦指着地上说道:“别转圈了,这草都让你踩秃了,歇一会吧。”
马谡也说道:“那老头不是说一个小时就能回来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吧。”
我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此时在天边已经泛起了些微的鱼肚白,看起来很快就要天亮了。我们已经在这山里困了一夜了。
可是老摊头那边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他走的时候动静不小,此时却像是石沉大海了一样。
这种心急火燎的等待,简直就不是人受的。
梁悦看了我一眼,咬了咬牙说道:“这样吧,你们在这等我,我进去找找看。”
说着,梁悦转身就准备进那树林。
马谡赶紧拦住了梁悦,说道:“不行,这时候不能单独行动。再说了,那里面情况不明,贸然进入也是于事无补。”
梁悦反驳道:“那老头说一个小时,这都到时间了,难不成他一辈子不出来,我们还等一辈子啊?”
马谡摆摆手:“准确地说,他进去了五十五分钟三十二秒,还不到一小时。”
梁悦气的直瞪眼:“我没工夫陪你在这数秒玩。”
两个人在原地吵嘴,我迫使自己冷静了一下。老摊头这人虽然出口比较丧气,但是他是这里的拣骨人,对事情和环境的判断都要比我们准,他既然说了一个小时,应该是留出了余地的,而且必然有他的道理。如果他没在一小时出来,那只能是里面出什么岔子了。与其等在这里,真的不如进去看看。而且现在天马上就要亮了,里面的阴气也会随着太阳升起逐渐减弱,一些邪祟鬼灵也会退去,我们进去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梁悦和马谡吵了一会,谁也说服不了谁,又都把目光看向了我。
我对马谡说道:“老马,一小时到了,再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就进崖底寻人。”
马谡点点头,和我们一起对那片小树林翘首以盼。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尽管我们望眼欲穿,那小树林里依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反倒是随着天色渐亮,越来越多的鸟雀从另一片树林里飞出来觅食。
马谡指着我们眼前的树林说道:“你看,这山上有大量的鸟雀,但是唯独眼前这片林子里,没有一声鸟叫,而且也没有鸟雀从里面飞出来。这说明里面的环境和外面大为不同,我们不得不防啊。”
这个现象我也注意到了,也知道马谡说的有道理。这种鸟不落的现象,只能说明里面有鸟雀惧怕的东西。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已经容不得我做出别的选择了,只能华山一条路了。
很快,马谡就告诉我,时间到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我们三个。让我欣慰的是,尽管我们晚上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我们随身背的包都还在,里面有一些必需的用品,到里面也可能用的上。
这时,天已经逐渐亮起来了,我们也不用借助月光和灯笼来照明。
我把那盏通明灯灭掉,背着背包和马谡,梁悦一起走进了那片树林。
果然如马谡所说,这片树林里很静,没有虫鸣,没有鸟叫,好像这里没有一点生机一样。而我们的闯入这死气沉沉的林子,像是打乱了这里的平衡,我感觉到身上的毛孔都麻酥酥的。
老摊头曾经说过,穿过这片树林,就是崖底了。所以我走在这树林里,心里很慌,不知道那传说中的崖底是个什么样子,里面到底会不会见到三叔,老摊头一去不回,又遭遇了什么?
经历了诡异事太多,心里难免胡思乱想,我生怕这树林里又有什么古怪,再给我们来个迷魂阵什么的走不出去可就糟了。
事实上我还是想多了,这树林的面积并不大,我们走了二十多米后,就穿出了树林。
树林外面满眼都是荒草,那些荒草都是野生野长,肆无忌惮的,高的足有一米多高。中间也没看到有路,完全不知道老摊头是从哪个方向走过去的。
马谡包里带着便携的手工锯,我们在树林里锯了几根树棍当手杖,一是方便行走,二是可以打草惊蛇。草丛里不知道有没有毒虫蛇蝎之类的东西,有个棍子就好了许多。由于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我们只好随便找了个方位,朝草丛里走去。
风把那些荒草吹得飒飒作响,我们三个就像个探险者,一步一步地深入进去。
我们三个谁也没说话,自动地呈品字形散开,相互之间保持着两三米的距离。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突然走在我斜前方的梁悦说了一声:“这好像有个石碑。”
我和马谡也集中过去,把梁悦所指之处的荒草拨开,果然在那里出现了一块断裂的石碑。
那石碑一分为二,下面的那块深扎在地下,上面那块散落在一旁。
“这上面有字,是不是个地名啊?”马谡对这些比较感兴趣,看到石碑忙凑过去查看。
石碑上的字因为许久没有人维护,早已经变得斑驳不堪,上面也没有色漆,所以乍看之下也看不出是什么字。
马谡摘下手套,伸出手在那两块石碑上不断地摩挲。
我和梁悦都看着马谡。
突然,马谡正在摸石碑的手,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一愣,忙问道:“怎么?摸出来了?写的什么?”
马谡点了点头:“是……南柳村,三个字。”
“南柳村?你确定是南柳村,不是南流村?”我诧异地问道。
马谡又强调了一遍:“是南柳村,不信你摸摸看。咱们昨晚去的那个不是南柳村吗?”
我摇摇头:“那个不是南柳村,而是南流村。看来,真正的南柳村,是在这里啊……”
第124章 鸟王秦无羽
听我说完,梁悦和马谡又是一惊,梁悦问道:“你是说,我们去的那个不是南柳村?我们问了好几个人啊,难道他们都说错了?”
我苦笑道:“南柳村,南流村,这写在字面上是两个地方,如果从嘴里说出来,不仔细分辨的话,你能分辨出来吗?而且我问过老摊头,对于这个南柳村,他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在避讳这个地名。所以我觉得,这个南柳村现在极有可能不存在了。地图上也是找不到这个村子的。”
马谡摸着那断裂的石碑,说道:“这石碑摸起来也有些年头了,就是不算文物,也是个老物件了。可惜这玩意背不动,不然我就把它弄回去研究研究。”
我指着那石碑问道:“老马,这玩意不是在后面都有刻文吗?你看看有没有写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马谡摇摇头:“怎么可能?只有墓碑或者庙堂里的石碑才会有刻文,这只不过就是个写着村子名字的界碑而已,肯定是不会有文字记载的啦……”
尽管马谡这么说着,但是他还是用手摸了摸那石碑的后面,没想到他摸上去就是一愣,随即转到那石碑的后面继续查看摸索。
看马谡发现了异常,我和梁悦也赶紧凑了过去,仔细观察那石碑的背面。
石碑上面布满了苔藓类的东西,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的东西,但是马谡边摸边说:“这上面还真刻着字。”
由于这个南柳村对于我们这次的行程目的很重要,发现了这个线索,我很激动。所以尽管我们担心三叔的安危,但也不能就此罢手不管。于是我和梁悦帮忙,把那石碑后面的苔藓尽量地清除掉。
那苔藓很厚,摸上去滑腻腻的,显然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清除起来也很费力。
我们又费了好一番工夫,才让那石碑表面露了出来。
马谡摆摆手说可以了,说着他打开一个小手电,贴到了那石碑上,让梁悦准备了纸笔在旁边随时记录。
他认真核对石碑上的字,能认的就认,看不清的就摸,一字一句地念出来。
梁悦在那边也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
马谡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有些字要辨认很久才读出来,所以这些字写出来,都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并没有顺理成章地把它们连成句子,也一直没弄清楚那些自己字迹的内容。
马谡开始的时候,辨认字迹的速度很慢,后来逐渐熟悉了那些字迹,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直到马谡把那两个半块的石碑上的字都认了出来,梁悦的纸上也密密麻麻几乎要写满了。
马谡念完最后一个字,长出了一口气。
我赶紧凑过去看那张纸:“赶紧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结果我顺着那字,念了几句,却发现这上面的行文都是古文的结构,而且念着也不是很通顺。我问梁悦:“你能看懂吗?”
梁悦也摇摇头:“我记的时候就试着读了读,好像是在记录这个南柳村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但是很多句子读的都不通啊……”
马谡摸出毛巾擦了擦手,说道:“不通也正常。那石碑上面很多地方都磨损了,字迹我实在辨认不出,就空着了。这种石碑上的行文我有经验,我来瞧瞧。”
梁悦把那纸递给了马谡,马谡把上面的文字从头到尾足足看了三遍。
我有些着急,三叔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们不能再这里耽误太长时间啊,于是便说道:“老马,不行先留着,咱们先往里面走走吧。”
马谡点点头:“也好,我们边走边说,这上面的文字记载我也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真的?还是老马厉害。”我由衷地赞叹了一声,现在像老马这么博学,而且擅长多个领域学识的人,真的是不多了。
我们离开石碑的地方,继续前行。那脚下的荒草,漫无边际,一眼望不到边。走在这里面,很容易迷失方向。没有人带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那崖谷的入口。
由此我们只好不断地变换方向,在走过的地方做好明显的记号。
梁悦好奇,一边赶路,一边问起那石碑上的内容。
马谡也慢慢地给我们讲起来,原来那石碑上记录的果真是南柳村的一段历史。
大清雍正年间,当时的南柳村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南阳凹。
南阳凹地理位置就处在山谷之中,大山阻挡了狂风,树木遮蔽了炎热,这里四季温煦如春,风调雨顺。人们生活在南阳凹,如隐居在世外桃源一样。
南阳凹的人,在山谷之中种植谷物,养殖牲畜,自给自足。
但是在雍正五年,在附近出现了百年一见的虫灾,铺天盖地的害虫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