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封庭回宫,他就去把封蔚揍一顿。奈何不了皇帝陛下,他还收拾不了封蔚吗?
封庭心满意足的走了,走的时候还带走了晒好炒制好的南瓜子。
余柏林挽起袖子,再次演绎了德王殿下在自家王府被追的上蹿下跳的动作大片。
封蔚等余柏林终于消气了,才小心翼翼贴过来:“若真会影响你应试,我去跟哥说,就不去了。”
说完,封蔚还指天发誓:“我绝对没跟哥说让你去!是我哥自作主张!”
余柏林瞥了他一眼:“我知道不是你说的。陛下只是太担心你乱来。”
封蔚松了口气,他就怕余柏林误会:“那我去跟哥说,你不去了。还是安心备考吧。等你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之后,我们再一起去。”
一起去什么?去江南杀人?
“若你只是当个幌子,没什么麻烦事,我还是能有安静的环境读书。只是路上耽误些时间,走水路的话,不碍事。”既然已成定局,余柏林就要绞尽脑汁让自己尽量过的舒服些。
“好,走水路!”封蔚一个劲儿的点头。
“若是走的不急,水面平稳,我在途中也能看书。”
“不急不急,我就是起迷惑作用而已,咱们边走边玩!”
“到了江南之后,宴请肯定也不在你居住的地方,我读书的地方肯定还是很清静的。”
“当然!我哥让我住别宫,提前就派人给我打理好了。到时候谁也不准进来,要请客吃饭,去酒楼。绝对不让人打扰你!”
“你也不会一时冲动,去做别人该做的事,引得麻烦事来,所以应当没问题。”余柏林微笑,“江南有许多有名书院,我也可以去拜访一二,与他们讨论一番。”
“当然,我不会冲动……”封蔚笑容一僵,“你自己去?多危险啊!我陪你!”
“哪里危险了?”
“人生地不熟的!”
“你派个人保护我不就成了。”
“派人我也不放心。”封蔚坚持道,“我乔装陪你去不成吗?反正我打着查探江南官场的名义,肯定要出门。出门了又不能查,无聊的很,还是我们一起吧。你不看着我,说不准我就无聊的去帮别人忙了。”
余柏林想了想,勉强同意了。
封蔚既要做出忙碌的样子,又不会真的趟浑水,总要找点事情做。他不让封蔚跟着,说不准封蔚真无聊了,就跟江南官员杠上了。
封蔚陪着他乔装出游,江南官员们的探子肯定打探到的结果是德王经常外出,但不知道去哪儿。正好起迷惑的效果。
见余柏林同意了,封蔚松了一口气。
好不容易一同去江南,余柏林把他抛下了,那还不如留在京城啊。
在确定要去江南之后,余柏林就要给京中熟人打招呼,自己离京的事。
他只说自己感觉读书遇到瓶颈,要学习其他前辈,出京游学,顺带开阔心胸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做学问的方式。
若是其余时间,余柏林说要如此,老师和友人并不会多想。
学子为增长学识,四处游历游学之事十分常见。余柏林之父也为了磨砺自身,游历大江南北。
余柏林所著《春秋集注》已可看出,他的学问小有所成,广读书,已经几乎不能再有所增长。这时候,余柏林学其先父,四处游历,通过行万里路,增加自身见解,的确是一件可行之事。
但这次碰巧遇到德王离京,陈磊、卫玉楠虽然知道余柏林受德王看重,但还不会联想过多,只以为德王仰慕余柏林才高。
但赵信却知道德王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甚至……甚至宫里那位,也可能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
不然宫里仅有的两位皇子,怎么可能对余柏林如此亲密?
这时候赵信的脑洞和敦郡王同步了,他也猜测,余柏林这身份只是个掩护,他其实是皇室中人,甚至是和穆宗皇帝有关系之人。
以余柏林年龄,穆宗暴毙那一年,其母亲应该正在孕中。
若非穆宗之子,怎会被人收养?又怎会让陛下和德王如此信任?
这次德王离京下江南,余柏林恰好也离京游学,说其中没有关系,赵信一个字都不信。
可他就算知道这其中有关系,却谁也不能说,只能憋在心头,都快憋死了。
张岳虽没见过余柏林和封蔚之间相处,张瑚也将余柏林和封蔚感情不错之事保密的很好。但张岳这只老狐狸,哪会看不出端倪来?
只是他毕竟不知道余柏林和封蔚真正相处是如何,只以为余柏林暂时成了封蔚幕僚,此次随封蔚出京,为其出谋划策。
于是张岳将余柏林召来,旁敲侧击,万不能让余柏林走了弯路。
余柏林听张岳不断明里暗里说江南泥潭有多深,不是普通小民能涉足的。连他和张家都不敢趟这浑水。又说皇帝和王爷现在关系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谁知道他们将来关系会如何。
余柏林既不能说封蔚只是个导火索,查案另有其人。更不能说他是奉旨出京,看着封蔚别让他乱来。
他绞尽脑汁后,道:“老师,您知道婉丽公主一事。听说婉丽公主最近过得不好,听闻她除了陛下和德王殿下之外,谁也不顾忌。学生担忧德王一离开,公主迁怒学生,徒生事端。即使学生躲在老师家中,也有许多麻烦。”
借口一找到,那撒谎就撒的很顺溜了:“恰好学生读书遇到瓶颈,想要游历一番。此次正好躲到京外。待德王殿下回京之时,我再一同回京。就算公主想对付我,手也伸不到京城之外。”
“至于陛下会不会误会学生成为德王殿下幕僚。目前陛下信任德王,学生并不担心。以后待学生入朝为官,陛下自然会看到学生倾向。”
余柏林这慌撒的逻辑清楚,有条有理,再加上余柏林面不改色心不跳,简直太令人信服了。
张岳信了。
他不但信了,还夸余柏林想的周到。他都忘记婉丽公主这档子事了。
所以婉丽公主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反正她做事常常出乎人所料,令人匪夷所思。
后来这番话,余柏林也说给陈磊和卫玉楠、赵信听了。
陈磊和卫玉楠也信了,也夸余柏林想得周到,一石二鸟。
只赵信,他还是一个字都不信。
听着陈磊和卫玉楠的夸奖,赵信在心里呵呵哒。
你们都太甜了!
你们知道余柏林真正身份吗!
你们知道余柏林和德王、陛下、太子、二皇子关系多亲近吗!
你们都不知道!就我知道!
哎哟,憋死我了。
只可惜赵信此时不认识敦郡王,不然他们两此刻肯定很有共同语言,一起吐吐槽,说不定友谊会突飞猛进呢。
不过赵信……最后还真和敦郡王成为至交好友。至于是不是因为吐槽才认识,才深交的,这个就谁也不知道了。
余柏林将要陪封蔚下江南,京中最不高兴的,大概要算大宝和小宝了。
小宝大部分时间都和封蔚、余柏林住在一起,乍一下要分别好几个月,其不适应可想而知。但小宝是个乖孩子,他知道封蔚和余柏林要去做正事,所以只自己躲在被子里小小的掉了几滴金豆子,在旁人面前,不哭也不闹,最多问几句王叔和林什么时候回来。
小宝还小,有亲生母亲陪着,有大宝背着,封庭也能抽出时间来看他,很快就不难过了。
但大宝则很久没有适应没有余柏林的日子。
没有余柏林给他讲课,他只听别人授课,实在是很不适应啊。
第45章
也不怪大宝不适应。
这时候的教学生和现代不一样,现代是先理解再记忆再体会思想感情,这里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倒不是说老师不解释,只是要等学生读熟背住之后再解释。
两者最终学习结果可能一样,但后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大宝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太不效率了。
也太不有趣了。
余柏林教导大宝,其学习进度就像是骑着千里马。其他老师教导大宝,其学习进度就像是步行。
可大宝毕竟年纪还小,封庭再信任封蔚和余柏林,也不可能让大宝同行。
为了补偿大宝,封庭特意抽出时间,亲自为大宝讲课,补足余柏林讲课的时间。
于是大宝听了一耳朵,这个是傻逼,这个也是傻逼,全部都是傻逼,大傻逼。
大宝一脸懵逼。
他决定,还是等林回来,问林吧。
若余柏林听了皇帝陛下给大宝讲的课,估计就对封蔚如何成长成现在这幅模样,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封蔚终于能和余柏林携手共赴江南,一路上傻乐傻乐的,不像是去砍人,倒像是去玩乐。
他和余柏林住在同一艘船里,每天日常就是“吃了没晕船没别读书了出来转转景色棒棒哒!”。
余柏林的应对就是“吃了没晕好吧”。
这时候余柏林没有矫情的说自己要在船舱里读书了。
且不说船舱里晃悠悠的,看书容易头晕。只说外面的景色,就很吸引余柏林。
余柏林前世每年都有周游世界的旅游行程,穿越之后,一是交通不便,二是没时间,以后入朝为官之后,更是被局限在官职所在地。
要去江南,只有担任江南相关的官职才有可能。
以余柏林目前和皇帝的关系,直接留在中央的可能性非常大,江南去一次不容易。能在会试之前去一次,还是公费旅游,享受的是亲王待遇,余柏林当然很高兴。
是的,之前说什么要应试不出门的话,已经被他吃掉了。
即使出门,封蔚也和在京中一样,把余柏林照顾的妥妥帖帖,其一应待遇,和他一模一样。
封蔚身边的人也早已经习惯余柏林跟王府第二个主人一般的身份,对待余柏林也是毕恭毕敬。
余柏林每日到船舱外看看景色,偶尔诗兴大发吟首诗词,或者直接提笔作画。有事兴致来了,边搬张桌子坐在船头,喝着美酒吃着河中特有的海鲜,十分惬意。
即使历史不同,华夏也总会有一任当权者会做出挖出大运河的举措。晖朝时,大运河已经用了几百年了,和普通大江大河看上去已经没多少区别了。沿路绿树红花,景色十分优美。
封蔚一路走走停停,并不特意赶路。途中遇到繁华之地,还会让船停泊在岸,上岸游玩一两天,才继续航行。
谁不知道德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这样一路悠闲的样子,反而让人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德王要下狠手整治江南的事,没跑了。
甚至之前怀疑德王下江南只是障眼法的老狐狸们,此刻也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德王故意一副游玩之态,明显是为了让人放松警惕。看来德王殿下是引起江南官场大地震啊。
然而,德王其实真的是没啥任务在身,所以单纯游玩而已。
聪明人,就是容易想太多。
封庭心满意足的走了,走的时候还带走了晒好炒制好的南瓜子。
余柏林挽起袖子,再次演绎了德王殿下在自家王府被追的上蹿下跳的动作大片。
封蔚等余柏林终于消气了,才小心翼翼贴过来:“若真会影响你应试,我去跟哥说,就不去了。”
说完,封蔚还指天发誓:“我绝对没跟哥说让你去!是我哥自作主张!”
余柏林瞥了他一眼:“我知道不是你说的。陛下只是太担心你乱来。”
封蔚松了口气,他就怕余柏林误会:“那我去跟哥说,你不去了。还是安心备考吧。等你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之后,我们再一起去。”
一起去什么?去江南杀人?
“若你只是当个幌子,没什么麻烦事,我还是能有安静的环境读书。只是路上耽误些时间,走水路的话,不碍事。”既然已成定局,余柏林就要绞尽脑汁让自己尽量过的舒服些。
“好,走水路!”封蔚一个劲儿的点头。
“若是走的不急,水面平稳,我在途中也能看书。”
“不急不急,我就是起迷惑作用而已,咱们边走边玩!”
“到了江南之后,宴请肯定也不在你居住的地方,我读书的地方肯定还是很清静的。”
“当然!我哥让我住别宫,提前就派人给我打理好了。到时候谁也不准进来,要请客吃饭,去酒楼。绝对不让人打扰你!”
“你也不会一时冲动,去做别人该做的事,引得麻烦事来,所以应当没问题。”余柏林微笑,“江南有许多有名书院,我也可以去拜访一二,与他们讨论一番。”
“当然,我不会冲动……”封蔚笑容一僵,“你自己去?多危险啊!我陪你!”
“哪里危险了?”
“人生地不熟的!”
“你派个人保护我不就成了。”
“派人我也不放心。”封蔚坚持道,“我乔装陪你去不成吗?反正我打着查探江南官场的名义,肯定要出门。出门了又不能查,无聊的很,还是我们一起吧。你不看着我,说不准我就无聊的去帮别人忙了。”
余柏林想了想,勉强同意了。
封蔚既要做出忙碌的样子,又不会真的趟浑水,总要找点事情做。他不让封蔚跟着,说不准封蔚真无聊了,就跟江南官员杠上了。
封蔚陪着他乔装出游,江南官员们的探子肯定打探到的结果是德王经常外出,但不知道去哪儿。正好起迷惑的效果。
见余柏林同意了,封蔚松了一口气。
好不容易一同去江南,余柏林把他抛下了,那还不如留在京城啊。
在确定要去江南之后,余柏林就要给京中熟人打招呼,自己离京的事。
他只说自己感觉读书遇到瓶颈,要学习其他前辈,出京游学,顺带开阔心胸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做学问的方式。
若是其余时间,余柏林说要如此,老师和友人并不会多想。
学子为增长学识,四处游历游学之事十分常见。余柏林之父也为了磨砺自身,游历大江南北。
余柏林所著《春秋集注》已可看出,他的学问小有所成,广读书,已经几乎不能再有所增长。这时候,余柏林学其先父,四处游历,通过行万里路,增加自身见解,的确是一件可行之事。
但这次碰巧遇到德王离京,陈磊、卫玉楠虽然知道余柏林受德王看重,但还不会联想过多,只以为德王仰慕余柏林才高。
但赵信却知道德王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甚至……甚至宫里那位,也可能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
不然宫里仅有的两位皇子,怎么可能对余柏林如此亲密?
这时候赵信的脑洞和敦郡王同步了,他也猜测,余柏林这身份只是个掩护,他其实是皇室中人,甚至是和穆宗皇帝有关系之人。
以余柏林年龄,穆宗暴毙那一年,其母亲应该正在孕中。
若非穆宗之子,怎会被人收养?又怎会让陛下和德王如此信任?
这次德王离京下江南,余柏林恰好也离京游学,说其中没有关系,赵信一个字都不信。
可他就算知道这其中有关系,却谁也不能说,只能憋在心头,都快憋死了。
张岳虽没见过余柏林和封蔚之间相处,张瑚也将余柏林和封蔚感情不错之事保密的很好。但张岳这只老狐狸,哪会看不出端倪来?
只是他毕竟不知道余柏林和封蔚真正相处是如何,只以为余柏林暂时成了封蔚幕僚,此次随封蔚出京,为其出谋划策。
于是张岳将余柏林召来,旁敲侧击,万不能让余柏林走了弯路。
余柏林听张岳不断明里暗里说江南泥潭有多深,不是普通小民能涉足的。连他和张家都不敢趟这浑水。又说皇帝和王爷现在关系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谁知道他们将来关系会如何。
余柏林既不能说封蔚只是个导火索,查案另有其人。更不能说他是奉旨出京,看着封蔚别让他乱来。
他绞尽脑汁后,道:“老师,您知道婉丽公主一事。听说婉丽公主最近过得不好,听闻她除了陛下和德王殿下之外,谁也不顾忌。学生担忧德王一离开,公主迁怒学生,徒生事端。即使学生躲在老师家中,也有许多麻烦。”
借口一找到,那撒谎就撒的很顺溜了:“恰好学生读书遇到瓶颈,想要游历一番。此次正好躲到京外。待德王殿下回京之时,我再一同回京。就算公主想对付我,手也伸不到京城之外。”
“至于陛下会不会误会学生成为德王殿下幕僚。目前陛下信任德王,学生并不担心。以后待学生入朝为官,陛下自然会看到学生倾向。”
余柏林这慌撒的逻辑清楚,有条有理,再加上余柏林面不改色心不跳,简直太令人信服了。
张岳信了。
他不但信了,还夸余柏林想的周到。他都忘记婉丽公主这档子事了。
所以婉丽公主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反正她做事常常出乎人所料,令人匪夷所思。
后来这番话,余柏林也说给陈磊和卫玉楠、赵信听了。
陈磊和卫玉楠也信了,也夸余柏林想得周到,一石二鸟。
只赵信,他还是一个字都不信。
听着陈磊和卫玉楠的夸奖,赵信在心里呵呵哒。
你们都太甜了!
你们知道余柏林真正身份吗!
你们知道余柏林和德王、陛下、太子、二皇子关系多亲近吗!
你们都不知道!就我知道!
哎哟,憋死我了。
只可惜赵信此时不认识敦郡王,不然他们两此刻肯定很有共同语言,一起吐吐槽,说不定友谊会突飞猛进呢。
不过赵信……最后还真和敦郡王成为至交好友。至于是不是因为吐槽才认识,才深交的,这个就谁也不知道了。
余柏林将要陪封蔚下江南,京中最不高兴的,大概要算大宝和小宝了。
小宝大部分时间都和封蔚、余柏林住在一起,乍一下要分别好几个月,其不适应可想而知。但小宝是个乖孩子,他知道封蔚和余柏林要去做正事,所以只自己躲在被子里小小的掉了几滴金豆子,在旁人面前,不哭也不闹,最多问几句王叔和林什么时候回来。
小宝还小,有亲生母亲陪着,有大宝背着,封庭也能抽出时间来看他,很快就不难过了。
但大宝则很久没有适应没有余柏林的日子。
没有余柏林给他讲课,他只听别人授课,实在是很不适应啊。
第45章
也不怪大宝不适应。
这时候的教学生和现代不一样,现代是先理解再记忆再体会思想感情,这里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倒不是说老师不解释,只是要等学生读熟背住之后再解释。
两者最终学习结果可能一样,但后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大宝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太不效率了。
也太不有趣了。
余柏林教导大宝,其学习进度就像是骑着千里马。其他老师教导大宝,其学习进度就像是步行。
可大宝毕竟年纪还小,封庭再信任封蔚和余柏林,也不可能让大宝同行。
为了补偿大宝,封庭特意抽出时间,亲自为大宝讲课,补足余柏林讲课的时间。
于是大宝听了一耳朵,这个是傻逼,这个也是傻逼,全部都是傻逼,大傻逼。
大宝一脸懵逼。
他决定,还是等林回来,问林吧。
若余柏林听了皇帝陛下给大宝讲的课,估计就对封蔚如何成长成现在这幅模样,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封蔚终于能和余柏林携手共赴江南,一路上傻乐傻乐的,不像是去砍人,倒像是去玩乐。
他和余柏林住在同一艘船里,每天日常就是“吃了没晕船没别读书了出来转转景色棒棒哒!”。
余柏林的应对就是“吃了没晕好吧”。
这时候余柏林没有矫情的说自己要在船舱里读书了。
且不说船舱里晃悠悠的,看书容易头晕。只说外面的景色,就很吸引余柏林。
余柏林前世每年都有周游世界的旅游行程,穿越之后,一是交通不便,二是没时间,以后入朝为官之后,更是被局限在官职所在地。
要去江南,只有担任江南相关的官职才有可能。
以余柏林目前和皇帝的关系,直接留在中央的可能性非常大,江南去一次不容易。能在会试之前去一次,还是公费旅游,享受的是亲王待遇,余柏林当然很高兴。
是的,之前说什么要应试不出门的话,已经被他吃掉了。
即使出门,封蔚也和在京中一样,把余柏林照顾的妥妥帖帖,其一应待遇,和他一模一样。
封蔚身边的人也早已经习惯余柏林跟王府第二个主人一般的身份,对待余柏林也是毕恭毕敬。
余柏林每日到船舱外看看景色,偶尔诗兴大发吟首诗词,或者直接提笔作画。有事兴致来了,边搬张桌子坐在船头,喝着美酒吃着河中特有的海鲜,十分惬意。
即使历史不同,华夏也总会有一任当权者会做出挖出大运河的举措。晖朝时,大运河已经用了几百年了,和普通大江大河看上去已经没多少区别了。沿路绿树红花,景色十分优美。
封蔚一路走走停停,并不特意赶路。途中遇到繁华之地,还会让船停泊在岸,上岸游玩一两天,才继续航行。
谁不知道德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这样一路悠闲的样子,反而让人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德王要下狠手整治江南的事,没跑了。
甚至之前怀疑德王下江南只是障眼法的老狐狸们,此刻也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德王故意一副游玩之态,明显是为了让人放松警惕。看来德王殿下是引起江南官场大地震啊。
然而,德王其实真的是没啥任务在身,所以单纯游玩而已。
聪明人,就是容易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