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又叩头谢恩,朱由校等他站起来后说道:“杨大侠要加入近卫军,朕能理解你的心情,不过朕倒是另有想法。如果杨大侠能加入锦衣卫,专门在辽东联络各地志士,然后投奔到关内,是不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杨三想了一会道:“臣略通武艺,经十三山之战,才知道武艺在战阵中作用终究有限,如果能在辽东奔走联络,当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臣愿意加入锦衣卫。”
朱由校又问道:“刘秀才可愿意加入近卫军?”
刘伯泽惊讶地站起来道:“陛下,生员手无缚鸡之力,加入近卫军只怕会……只怕会……”
朱由校笑了:“近卫军中也可以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的,朕将会在军中设立参谋部和后勤部,这两个部门都不用上阵杀敌,是要用脑筋的,刘秀才不是正好很会用脑筋吗?”
刘伯泽听着就有些动心,于是说道:“但凭陛下安排。”
朱由校对赵率教道:“你先带他们去军营吧,明天朕再下旨,卢学士和杨大侠你们留一下。”
赵率教带人退下后,太监宣骆思恭和骆养性进见。骆养性已经在十天前回到了京师,递上了一封请罪的折子就在家里等候处理。
骆思恭见礼后被赐坐,而骆养性进了云台,跪在地上就开始叩头,边叩头边哭道:“微臣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等他叩完头后冷冷地说道:“起来吧。”
骆养性爬了起来,朱由校看着他满脸的泪水,不由得有几分好笑,其实骆养性在辽东做得还不错,只是离朱由校的要求还差点儿,所以他想给骆养性摆下脸子,让他能更警醒些。
想到这里,他继续说道:“骆卿前往辽东,一年有余,刚去之时,就立下了功劳,而辽沈之战亦多有建树,为何广宁之事,竟然成了这个结果。”
骆养性又要跪下,朱由校断喝一声:“站着说。”
骆养性跪了一半,别扭地站起来道:“启禀陛下,臣在辽东窥探敌情,联络辽民,但我们将情报送到王巡抚处时,巡抚大人根本就不理,斥之为荒唐,这样锦衣卫在辽东根本就无法和军队配合,请陛下明查。”
朱由校沉吟一下道:“朕有一个想法,专门在辽东设一个锦衣卫的镇抚司,与南北镇抚司平齐,二位爱卿觉得如何?”
锦衣卫再设辽东镇抚司,等于是对锦衣卫的扩充,对于锦衣卫来说当然是好事,骆思恭还没开口,骆养性抢着说道:“专设辽东镇抚司,则可集事权于一,对于辽事当有极大好处,然臣以为,灭掉建奴之后,当将辽东镇抚司裁撤。”
骆思恭恼火地瞪了儿子一眼,心里气苦,只好说道:“臣也觉得战时可以专设,战后自当裁撤。”
朱由校将两人情形看在眼中,对骆养性更是高看了一眼,这人倒是有些觉悟,但他的想法当然与两人不同,于是笑道:“还未设立,就议裁撤之事,为之过早。既然二位都觉得好,那就这样吧。骆养性升为指挥同知,专管锦衣卫辽东镇抚司,吴孟明任辽东镇抚使,另有杨三本为辽东人,任辽东镇抚司千户,他手下还有些人,让他自己来上报,骆卿给他们安排任职,最少都要是百户。”
杨三上前,与两位上官见礼。朱由校道:“辽东镇抚司,重点是要联络各地辽民,这事杨三他们熟悉,要仰仗他们,或者逃离辽地,或者收集情报,又或是搞些破坏,但重点要记住,我们要以保护辽民为第一要著,救一人强于伤一敌,此点要切记。”
杨三跪倒道:“臣代辽民谢过陛下,臣将会把陛下对辽民的爱护宣扬于整个辽东,使辽人均知陛下对子民的恩情。”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说道:“卢学士将会从辽南进攻建奴,锦衣卫辽东司在辽南军中专门派两个联络之人,使锦衣卫与军队能够随时沟通,紧密配合,如有不同意见,由卢学士协调,如协调不成,则由卢学士做决定。”
众人一起称诺。朱由校又把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一些敌后工作方法拿出来,和他们进行讨论,骆思恭两父子越听越惊,皇上竟然如此精通谍战,语中常常切中要害,两人一起拜倒在地叫道:“圣上天生圣明,臣等拜服。”
朱由校也有些小得意,看来后世的电视也不完全是瞎说呀,坦然地接受了两位的马屁,又再一次强调了保护好辽民的事,才让他们离去。
又一天,朱由校将孙承宗召来。行礼赐座后,朱由校将记录的十三山之行宗卷交与他看。孙承宗慢慢翻看完后,朱由校说道:“袁宁前是孙师弟子,当如朕之师兄,朕本拟让其在十三山立上一功,显露其领兵之才,以后要大用的,不想此一行,竟然是这个样子,假传圣旨,贪生怕死,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如此人才,请问孙师,朕要如何安排他呢?”
孙承宗满脸通红,跪地说道:“都是臣平日教导无方,才使得此子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请皇上让他回籍去吧。”
朱由校扶起孙承宗道:“这个怪不得孙师,回籍倒是不用,此人胆子太大,不可重用,还是让他去做他的知县吧,放在离京师近一些的地方,不要放在边境,不然谁知道他会搞出些什么事来。”
孙承宗道:“臣代袁崇焕谢过皇上隆恩,臣会选择京师附近地方,让他去做些实事,磨炼一番,或可改掉其骄骄之气。”
朱由校笑道:“不要说他了,免得坏了兴致,朕想要孙师巡查九边,看一看大明边军,到底能不能战,如果不能战,是何原因,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是无法,朕准备用近卫军逐渐代替各地边军。”
孙承宗点头称是,心中却是气苦。他本来还想让袁崇焕在地方上磨炼一番后,皇上说不定会重新用他,却听皇上如此不悦,心里感叹,袁崇焕这一生只怕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
杨三想了一会道:“臣略通武艺,经十三山之战,才知道武艺在战阵中作用终究有限,如果能在辽东奔走联络,当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臣愿意加入锦衣卫。”
朱由校又问道:“刘秀才可愿意加入近卫军?”
刘伯泽惊讶地站起来道:“陛下,生员手无缚鸡之力,加入近卫军只怕会……只怕会……”
朱由校笑了:“近卫军中也可以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的,朕将会在军中设立参谋部和后勤部,这两个部门都不用上阵杀敌,是要用脑筋的,刘秀才不是正好很会用脑筋吗?”
刘伯泽听着就有些动心,于是说道:“但凭陛下安排。”
朱由校对赵率教道:“你先带他们去军营吧,明天朕再下旨,卢学士和杨大侠你们留一下。”
赵率教带人退下后,太监宣骆思恭和骆养性进见。骆养性已经在十天前回到了京师,递上了一封请罪的折子就在家里等候处理。
骆思恭见礼后被赐坐,而骆养性进了云台,跪在地上就开始叩头,边叩头边哭道:“微臣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等他叩完头后冷冷地说道:“起来吧。”
骆养性爬了起来,朱由校看着他满脸的泪水,不由得有几分好笑,其实骆养性在辽东做得还不错,只是离朱由校的要求还差点儿,所以他想给骆养性摆下脸子,让他能更警醒些。
想到这里,他继续说道:“骆卿前往辽东,一年有余,刚去之时,就立下了功劳,而辽沈之战亦多有建树,为何广宁之事,竟然成了这个结果。”
骆养性又要跪下,朱由校断喝一声:“站着说。”
骆养性跪了一半,别扭地站起来道:“启禀陛下,臣在辽东窥探敌情,联络辽民,但我们将情报送到王巡抚处时,巡抚大人根本就不理,斥之为荒唐,这样锦衣卫在辽东根本就无法和军队配合,请陛下明查。”
朱由校沉吟一下道:“朕有一个想法,专门在辽东设一个锦衣卫的镇抚司,与南北镇抚司平齐,二位爱卿觉得如何?”
锦衣卫再设辽东镇抚司,等于是对锦衣卫的扩充,对于锦衣卫来说当然是好事,骆思恭还没开口,骆养性抢着说道:“专设辽东镇抚司,则可集事权于一,对于辽事当有极大好处,然臣以为,灭掉建奴之后,当将辽东镇抚司裁撤。”
骆思恭恼火地瞪了儿子一眼,心里气苦,只好说道:“臣也觉得战时可以专设,战后自当裁撤。”
朱由校将两人情形看在眼中,对骆养性更是高看了一眼,这人倒是有些觉悟,但他的想法当然与两人不同,于是笑道:“还未设立,就议裁撤之事,为之过早。既然二位都觉得好,那就这样吧。骆养性升为指挥同知,专管锦衣卫辽东镇抚司,吴孟明任辽东镇抚使,另有杨三本为辽东人,任辽东镇抚司千户,他手下还有些人,让他自己来上报,骆卿给他们安排任职,最少都要是百户。”
杨三上前,与两位上官见礼。朱由校道:“辽东镇抚司,重点是要联络各地辽民,这事杨三他们熟悉,要仰仗他们,或者逃离辽地,或者收集情报,又或是搞些破坏,但重点要记住,我们要以保护辽民为第一要著,救一人强于伤一敌,此点要切记。”
杨三跪倒道:“臣代辽民谢过陛下,臣将会把陛下对辽民的爱护宣扬于整个辽东,使辽人均知陛下对子民的恩情。”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说道:“卢学士将会从辽南进攻建奴,锦衣卫辽东司在辽南军中专门派两个联络之人,使锦衣卫与军队能够随时沟通,紧密配合,如有不同意见,由卢学士协调,如协调不成,则由卢学士做决定。”
众人一起称诺。朱由校又把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一些敌后工作方法拿出来,和他们进行讨论,骆思恭两父子越听越惊,皇上竟然如此精通谍战,语中常常切中要害,两人一起拜倒在地叫道:“圣上天生圣明,臣等拜服。”
朱由校也有些小得意,看来后世的电视也不完全是瞎说呀,坦然地接受了两位的马屁,又再一次强调了保护好辽民的事,才让他们离去。
又一天,朱由校将孙承宗召来。行礼赐座后,朱由校将记录的十三山之行宗卷交与他看。孙承宗慢慢翻看完后,朱由校说道:“袁宁前是孙师弟子,当如朕之师兄,朕本拟让其在十三山立上一功,显露其领兵之才,以后要大用的,不想此一行,竟然是这个样子,假传圣旨,贪生怕死,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如此人才,请问孙师,朕要如何安排他呢?”
孙承宗满脸通红,跪地说道:“都是臣平日教导无方,才使得此子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请皇上让他回籍去吧。”
朱由校扶起孙承宗道:“这个怪不得孙师,回籍倒是不用,此人胆子太大,不可重用,还是让他去做他的知县吧,放在离京师近一些的地方,不要放在边境,不然谁知道他会搞出些什么事来。”
孙承宗道:“臣代袁崇焕谢过皇上隆恩,臣会选择京师附近地方,让他去做些实事,磨炼一番,或可改掉其骄骄之气。”
朱由校笑道:“不要说他了,免得坏了兴致,朕想要孙师巡查九边,看一看大明边军,到底能不能战,如果不能战,是何原因,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是无法,朕准备用近卫军逐渐代替各地边军。”
孙承宗点头称是,心中却是气苦。他本来还想让袁崇焕在地方上磨炼一番后,皇上说不定会重新用他,却听皇上如此不悦,心里感叹,袁崇焕这一生只怕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