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中年的时候,郭解幡然悔悟,重新做人,成为了当时有名的豪侠。
因为郭解的名声,大量的人投奔到郭解的门下,如果有人得罪了郭解,虽然郭解本人并不在意,但是门客却都去替郭解报仇。
所以当郭解犯罪了,当时的大将军卫青也替郭解求情,当郭解离开家乡的时候,人们纷纷为郭解送行,郭解收到的财物就超过了一千万。
而且郭解来到关中之后,凡是听到郭解名声的,都争着和郭解做朋友。
最后郭解因为自身的名气太大和门客违法的事情,被汉武帝所杀。
有一次汉武帝让各地的有钱人都搬到茂陵去居住,而郭解的家中贫困,根本不符合家财三百万的标准,但是因为当地的官吏害怕郭解。
所以把他安排到了搬迁的名单上,这也说明了当时郭解的威望,连朝廷的官员都无计可施。
在汉宣帝之前,汉朝历代皇帝都对各地的豪强至于沉重的打击。
每个郡守或者县令上任之后,都会对境内的豪强下手,每次都是杀的血流成河。
郭解到底有多牛呢,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时人对郭解的仰慕,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郭解的父亲也是一代游侠,因为在汉文帝时期行侠被杀,外婆是著名女相士许负。
如果说刘彻是国家皇帝,那郭解就是黑道皇帝,西汉黑帮话事人。
郭解的势力有多大,可从一件事情来看。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总是作威作福,在饭局上也是恶迹斑斑,强行灌酒,终于有一人忍受不了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之后就是赶紧跑路。
可是郭解碰到了不讲理的姐姐,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还说“以我弟弟翁伯(郭解字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儿子,凶手却捉不到?”
郭解发布追杀令,凶手十分的害怕,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听后说到:“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从此,郭解身边的小弟越来越多。
随着郭解一系列收买人心的做法,让更多的人围绕在他身边,上通高官,下有拥趸,说话办事也是十分的顺利,不过他终究是生错了时代,遇到了汉武帝。
在他事业最顺利的时候,汉武帝对他下手了,把他迁往了茂陵,也就是历代皇帝对一些商人豪强所做出的手段,迁邑。
迁邑这项政策是刘邦发明的,在帝陵旁设置陵邑,以保证陵园各项用度及陵区的繁荣,是西汉前中期一度奉行的制度。
刘邦为消弭东方的反抗势力,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其中很多人被迁至长陵。
陵邑,又称陵县,是通过迁徙大量人口聚居在帝陵旁而形成的行政区域。它以帝陵、后陵为中心,满足古代帝王修筑庞大陵寝园林、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是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期则是为了供奉陵园和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巩固中央统治,繁荣陵邑附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到了后期,这成了皇帝圈钱的好办法,没钱了,就迁移一些富人过来,刮他们的地皮,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行。
可是郭解的好友们,却是为他打抱不平,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
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都敢在他家门口杀人了,不办你办谁,就算不是你杀的,又能怎么样?皇帝杀你还需要借口。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社会一片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终于,因为种种原因,汉武帝对郭解下了通缉令,全国缉拿。
虽然在逃亡路上郭解获得了很多人的包庇掩护,也躲不过被捉拿归案。
最后在定罪的时候,却又有了纠纷,有人说郭解无罪,因为所犯事都非郭解亲手所为。
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汉武帝觉得这正是覆灭郭解的绝好理由,于是判处郭解死罪,并诛杀其家族。
从此,西汉黑帮“教父”郭解成了过去式,随着郭解的死去,汉朝的游侠风气也算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这就是游侠,鼎盛的时候可是在皇帝家门口杀人,可是他们还是干不过皇帝。
可是还有一个游侠,他虽然不出明,但他直接干死了武帝时期的一个丞相两个公主,还间接干死了汉武帝的太子戾太子刘据。
这个人是朱安世,武帝时期人。
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太仆公孙敬声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发后被捕下狱。
那时候武帝下诏通缉朱安世而不得,非常恼火。
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
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眼看着其子之罪将得以赦免。
朱安世自然对逮捕他的公孙贺怀恨在心,于是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
当时正在病中的武帝大怒,下令追查。
一个通缉犯,在狱中的上书居然能够直达天听,居然能知晓公主和谁私通,知晓丞相等人在甘泉驰道埋偶人诅咒皇帝这种应该是隐秘至极的事情。
所以汉宣帝之前的豪强在地方上根本插不了手,一查手,新来的主官就会把你当做他的政绩灭你全家。
那时候也就没有形成世家,也根本形成不了,到了汉宣帝时期,经过汉武帝的年年征战,人口十不存一。
所以宣帝后期到元帝时期,与民同休,这就造成了世家的形成。
因为郭解的名声,大量的人投奔到郭解的门下,如果有人得罪了郭解,虽然郭解本人并不在意,但是门客却都去替郭解报仇。
所以当郭解犯罪了,当时的大将军卫青也替郭解求情,当郭解离开家乡的时候,人们纷纷为郭解送行,郭解收到的财物就超过了一千万。
而且郭解来到关中之后,凡是听到郭解名声的,都争着和郭解做朋友。
最后郭解因为自身的名气太大和门客违法的事情,被汉武帝所杀。
有一次汉武帝让各地的有钱人都搬到茂陵去居住,而郭解的家中贫困,根本不符合家财三百万的标准,但是因为当地的官吏害怕郭解。
所以把他安排到了搬迁的名单上,这也说明了当时郭解的威望,连朝廷的官员都无计可施。
在汉宣帝之前,汉朝历代皇帝都对各地的豪强至于沉重的打击。
每个郡守或者县令上任之后,都会对境内的豪强下手,每次都是杀的血流成河。
郭解到底有多牛呢,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时人对郭解的仰慕,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郭解的父亲也是一代游侠,因为在汉文帝时期行侠被杀,外婆是著名女相士许负。
如果说刘彻是国家皇帝,那郭解就是黑道皇帝,西汉黑帮话事人。
郭解的势力有多大,可从一件事情来看。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总是作威作福,在饭局上也是恶迹斑斑,强行灌酒,终于有一人忍受不了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之后就是赶紧跑路。
可是郭解碰到了不讲理的姐姐,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还说“以我弟弟翁伯(郭解字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儿子,凶手却捉不到?”
郭解发布追杀令,凶手十分的害怕,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听后说到:“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从此,郭解身边的小弟越来越多。
随着郭解一系列收买人心的做法,让更多的人围绕在他身边,上通高官,下有拥趸,说话办事也是十分的顺利,不过他终究是生错了时代,遇到了汉武帝。
在他事业最顺利的时候,汉武帝对他下手了,把他迁往了茂陵,也就是历代皇帝对一些商人豪强所做出的手段,迁邑。
迁邑这项政策是刘邦发明的,在帝陵旁设置陵邑,以保证陵园各项用度及陵区的繁荣,是西汉前中期一度奉行的制度。
刘邦为消弭东方的反抗势力,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其中很多人被迁至长陵。
陵邑,又称陵县,是通过迁徙大量人口聚居在帝陵旁而形成的行政区域。它以帝陵、后陵为中心,满足古代帝王修筑庞大陵寝园林、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是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期则是为了供奉陵园和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巩固中央统治,繁荣陵邑附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到了后期,这成了皇帝圈钱的好办法,没钱了,就迁移一些富人过来,刮他们的地皮,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行。
可是郭解的好友们,却是为他打抱不平,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
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都敢在他家门口杀人了,不办你办谁,就算不是你杀的,又能怎么样?皇帝杀你还需要借口。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社会一片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终于,因为种种原因,汉武帝对郭解下了通缉令,全国缉拿。
虽然在逃亡路上郭解获得了很多人的包庇掩护,也躲不过被捉拿归案。
最后在定罪的时候,却又有了纠纷,有人说郭解无罪,因为所犯事都非郭解亲手所为。
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汉武帝觉得这正是覆灭郭解的绝好理由,于是判处郭解死罪,并诛杀其家族。
从此,西汉黑帮“教父”郭解成了过去式,随着郭解的死去,汉朝的游侠风气也算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这就是游侠,鼎盛的时候可是在皇帝家门口杀人,可是他们还是干不过皇帝。
可是还有一个游侠,他虽然不出明,但他直接干死了武帝时期的一个丞相两个公主,还间接干死了汉武帝的太子戾太子刘据。
这个人是朱安世,武帝时期人。
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太仆公孙敬声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发后被捕下狱。
那时候武帝下诏通缉朱安世而不得,非常恼火。
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
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眼看着其子之罪将得以赦免。
朱安世自然对逮捕他的公孙贺怀恨在心,于是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
当时正在病中的武帝大怒,下令追查。
一个通缉犯,在狱中的上书居然能够直达天听,居然能知晓公主和谁私通,知晓丞相等人在甘泉驰道埋偶人诅咒皇帝这种应该是隐秘至极的事情。
所以汉宣帝之前的豪强在地方上根本插不了手,一查手,新来的主官就会把你当做他的政绩灭你全家。
那时候也就没有形成世家,也根本形成不了,到了汉宣帝时期,经过汉武帝的年年征战,人口十不存一。
所以宣帝后期到元帝时期,与民同休,这就造成了世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