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远东。
“当……当……当……”
紫禁城的钟楼发出三声悠长而深沉的钟声,早朝的时间到了。
“陛下有旨,宣~百官上朝。”
一个小太监纤细还带有些稚嫩的声音响起,在广场上等候的大臣们按照官秩,陆续着进了皇宫,开始上殿见驾早朝了。
巍峨壮丽的金銮殿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渺小的自我感觉,上到朝堂之内,百官分文武列在两侧,几位内阁大臣分别站在文武官员的最前面。
“皇上驾到…”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若愚尖锐的嗓音响起,百官立刻跪倒,山呼万岁。
在百官的呼声中,一身赤龙袍的朱由检登上章台端坐在龙椅上,静静俯视着下方群臣。
行礼完毕,百官偷偷打量着龙椅上的皇帝,今天的朱由检看起来精神不错,虽然面容有些憔悴,却也比以前强些了。
刘若愚像往常一样站出来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奏!”
都察院甘肃道御史朱由榔站出来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兵部继续增军备之举实乃无用之举,《司马法·仁本》中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如今我大明已属好战,臣听人说兵部打算在未来一年内将在帝国本土的主战师增至210个,如此庞大的军队,加上庞大的地方团练兵。
臣担心总有一天他们会帝拖垮国家财政,恳请陛下停止募兵。”
朱由检轻飘飘的两个字:“不准。”
“陛下,臣此意乃是为我大明亿万子民计,欧洲那边已经有40个师了,他们足以应付那里的局势。
而与我大明接壤的国家一共就三个,奥斯曼帝国、波斯王国、沙皇俄国,他们都是我们的盟友,就算要防备他们,80个师就绰绰有余了,何须210个师?”
“臣附议。”
刑部尚书史可法站出来道:“陛下,臣对各地的情况也有些了解,帝国现在需要修生养民,而不是增加军备,臣还想请陛下裁撤一部分主战师。”
“不准。”朱由检还是这两个字,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沉声道:“朕之意岂是尔等所知。”
“陛下…”朱由榔还要再说,朱由检直接起身离开,“行了,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下了朝的朱由检来到养心殿,从锁着的抽屉里拿出户部前段时间送上来的折子。
他之所以准许兵部扩军的请求,也是考虑到民力,帝国现在的人口大概三亿五千万左右。
年龄在16-30岁的成军人口大概有7000万左右,帝国现在采取的是志愿兵制度,只要不超过成军人口的1.5%,就都在志愿兵范围内。
也就是说,帝国在不影响国内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征募到几百万年轻士兵,帝国现在离这个标准还差了不少呢 ……
另一边,明属东夷。
北海道岛的静冈城外,城外有一汪清澈的湖泊,是这里最美妙的风景。
此地四面环山,影影绰绰,特别动人,大自然的清香加上让人惬意的宁静,鸟语花香的仙境也不过如此而已。
湖面就像是一面洁白无瑕的镜子,清澈见底的湖水特别香甜宜人,几乎可以清楚地看见鱼儿在水里悠哉游着。
自然的美丽会让神经彻底放松,让人沉醉在这天地间最美妙的景色之中。
湖面上,一艘中型船只宛如落叶般轻轻地荡漾着,虽然外表不是极尽奢侈,却也不似渔家一般简陋。
船只的一层,有好几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把守,严肃的面孔和身上隐隐弥散的杀气,都与这轻松的景色格格不入,多少还是有点煞了这动人的风景。
小船的第二层布置得特别别致,整个二层只有一间硕大的阁楼,在这种环境下,木制的阁楼更增添几分幽雅。
而楼顶则有皑皑白烟慢慢地升起,让人仿佛置身梦境一般,小船二楼处处透着一种雅致的闲情,虽然看不清里面的人是谁,但从这精致的外表,就不难猜出肯定非富即贵。
阁楼内,一张矮桌置于中间,几乎没有摆设其他物品,在空旷中又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一个穿着汉服的白袍老者一脸舒服地躺在少女柔软的腿上,一边吃着小姑娘的豆腐,一边放松地哼着小曲,表情下流得让人想乱棍将他打死。
少女眼含媚意,已经做好随时伺候的准备。
矮桌旁,一身可爱童裙的小女孩正兴致勃勃摆弄着几件精致的小玩具,玩着玩着似乎是有些腻歪了,走到老头身边。
“爷爷,我有点饿了。”
白袍老头一脸宠溺的看着这个小女孩,宠溺的把她抱在怀里,“早上吃那么多还饿啊。”
“人家就是饿嘛。”
“等到了地方你想吃多少都随你。”
小女孩眼中一喜,“真的?”
“爷爷什么时候骗过你。”
“谢谢爷爷。”小女孩在老头满是褶子的老脸上亲了一口就又去玩玩具了。
老头子枕着侍女的大腿,脑中思绪繁杂,在他还是德川家的武士队长的时候他叫山本一十二,而现在他叫山本。
东夷已经灭亡十几年了,明朝控制下的东夷人数量急剧减少,还活着的人也与奴隶没两样。
但也有一小部分办事机灵的,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东夷人成为帝国统治东夷人工具。
山本一十二就是抓住这个机会,用自己的武力和在老家静冈城的一点威望成为明帝国统治下的静冈县维持会长。
跟其他一百多个维持会长一样,他们虽然享受着比同胞更好的生活条件并且有个官身,但还是要看明朝人设立的地方县长和地方都指挥使的脸色过日子。
此时还在东夷四岛上的东夷人数量已不足70万,剩下的人要么是死了,要么是当海盗被明朝人的太平洋舰队给剿了。
最多的还是被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还在祖地的东夷人虽然还能活着,但他们不能学习他们曾经的文字,未成年的孩子也必须说汉语。
不会说汉语已经去见天照大神了,现在走在明属东夷统治下的道路上,完全听不见一句日语。
负责督掌东夷的东夷巡抚陈子壮可以骄傲的在折子里对皇上说,这片土地已经在变干净了。
“当……当……当……”
紫禁城的钟楼发出三声悠长而深沉的钟声,早朝的时间到了。
“陛下有旨,宣~百官上朝。”
一个小太监纤细还带有些稚嫩的声音响起,在广场上等候的大臣们按照官秩,陆续着进了皇宫,开始上殿见驾早朝了。
巍峨壮丽的金銮殿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渺小的自我感觉,上到朝堂之内,百官分文武列在两侧,几位内阁大臣分别站在文武官员的最前面。
“皇上驾到…”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若愚尖锐的嗓音响起,百官立刻跪倒,山呼万岁。
在百官的呼声中,一身赤龙袍的朱由检登上章台端坐在龙椅上,静静俯视着下方群臣。
行礼完毕,百官偷偷打量着龙椅上的皇帝,今天的朱由检看起来精神不错,虽然面容有些憔悴,却也比以前强些了。
刘若愚像往常一样站出来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奏!”
都察院甘肃道御史朱由榔站出来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兵部继续增军备之举实乃无用之举,《司马法·仁本》中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如今我大明已属好战,臣听人说兵部打算在未来一年内将在帝国本土的主战师增至210个,如此庞大的军队,加上庞大的地方团练兵。
臣担心总有一天他们会帝拖垮国家财政,恳请陛下停止募兵。”
朱由检轻飘飘的两个字:“不准。”
“陛下,臣此意乃是为我大明亿万子民计,欧洲那边已经有40个师了,他们足以应付那里的局势。
而与我大明接壤的国家一共就三个,奥斯曼帝国、波斯王国、沙皇俄国,他们都是我们的盟友,就算要防备他们,80个师就绰绰有余了,何须210个师?”
“臣附议。”
刑部尚书史可法站出来道:“陛下,臣对各地的情况也有些了解,帝国现在需要修生养民,而不是增加军备,臣还想请陛下裁撤一部分主战师。”
“不准。”朱由检还是这两个字,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沉声道:“朕之意岂是尔等所知。”
“陛下…”朱由榔还要再说,朱由检直接起身离开,“行了,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下了朝的朱由检来到养心殿,从锁着的抽屉里拿出户部前段时间送上来的折子。
他之所以准许兵部扩军的请求,也是考虑到民力,帝国现在的人口大概三亿五千万左右。
年龄在16-30岁的成军人口大概有7000万左右,帝国现在采取的是志愿兵制度,只要不超过成军人口的1.5%,就都在志愿兵范围内。
也就是说,帝国在不影响国内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征募到几百万年轻士兵,帝国现在离这个标准还差了不少呢 ……
另一边,明属东夷。
北海道岛的静冈城外,城外有一汪清澈的湖泊,是这里最美妙的风景。
此地四面环山,影影绰绰,特别动人,大自然的清香加上让人惬意的宁静,鸟语花香的仙境也不过如此而已。
湖面就像是一面洁白无瑕的镜子,清澈见底的湖水特别香甜宜人,几乎可以清楚地看见鱼儿在水里悠哉游着。
自然的美丽会让神经彻底放松,让人沉醉在这天地间最美妙的景色之中。
湖面上,一艘中型船只宛如落叶般轻轻地荡漾着,虽然外表不是极尽奢侈,却也不似渔家一般简陋。
船只的一层,有好几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把守,严肃的面孔和身上隐隐弥散的杀气,都与这轻松的景色格格不入,多少还是有点煞了这动人的风景。
小船的第二层布置得特别别致,整个二层只有一间硕大的阁楼,在这种环境下,木制的阁楼更增添几分幽雅。
而楼顶则有皑皑白烟慢慢地升起,让人仿佛置身梦境一般,小船二楼处处透着一种雅致的闲情,虽然看不清里面的人是谁,但从这精致的外表,就不难猜出肯定非富即贵。
阁楼内,一张矮桌置于中间,几乎没有摆设其他物品,在空旷中又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一个穿着汉服的白袍老者一脸舒服地躺在少女柔软的腿上,一边吃着小姑娘的豆腐,一边放松地哼着小曲,表情下流得让人想乱棍将他打死。
少女眼含媚意,已经做好随时伺候的准备。
矮桌旁,一身可爱童裙的小女孩正兴致勃勃摆弄着几件精致的小玩具,玩着玩着似乎是有些腻歪了,走到老头身边。
“爷爷,我有点饿了。”
白袍老头一脸宠溺的看着这个小女孩,宠溺的把她抱在怀里,“早上吃那么多还饿啊。”
“人家就是饿嘛。”
“等到了地方你想吃多少都随你。”
小女孩眼中一喜,“真的?”
“爷爷什么时候骗过你。”
“谢谢爷爷。”小女孩在老头满是褶子的老脸上亲了一口就又去玩玩具了。
老头子枕着侍女的大腿,脑中思绪繁杂,在他还是德川家的武士队长的时候他叫山本一十二,而现在他叫山本。
东夷已经灭亡十几年了,明朝控制下的东夷人数量急剧减少,还活着的人也与奴隶没两样。
但也有一小部分办事机灵的,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东夷人成为帝国统治东夷人工具。
山本一十二就是抓住这个机会,用自己的武力和在老家静冈城的一点威望成为明帝国统治下的静冈县维持会长。
跟其他一百多个维持会长一样,他们虽然享受着比同胞更好的生活条件并且有个官身,但还是要看明朝人设立的地方县长和地方都指挥使的脸色过日子。
此时还在东夷四岛上的东夷人数量已不足70万,剩下的人要么是死了,要么是当海盗被明朝人的太平洋舰队给剿了。
最多的还是被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还在祖地的东夷人虽然还能活着,但他们不能学习他们曾经的文字,未成年的孩子也必须说汉语。
不会说汉语已经去见天照大神了,现在走在明属东夷统治下的道路上,完全听不见一句日语。
负责督掌东夷的东夷巡抚陈子壮可以骄傲的在折子里对皇上说,这片土地已经在变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