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明军与北约的战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再没什么能阻挡明军长驱直入的了。
除非出现一位像拿破仑、凯撒这类有着雄才大略,又能鼓舞全军士气的人物出现,不然整个半岛插遍明字旗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定国的进攻策略已然明了,在这块半岛上瑞典面积大而宽,挪威面积小而细,像是被瑞典赶到海边似的可怜虫。
李定国的策略就是先占领挪威,再从挪威出发由西向东发动保卫攻势,如果顺利的话明军能将瑞典的陆上边境整个封锁。
还能从芬兰后方对他们造成威胁,支援东边的俄国盟友。
一旦这个战略完成,瑞典反倒会成为明军最后攻占的国家,对于斯德哥尔摩,李定国并不想对这里发动攻击。
它不光是瑞典首都,更是整个北约抵抗意志的象征,用军事手段攻占斯德哥尔摩只会起到反效果。
维京人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勇猛,维京人听到斯德哥尔摩被敌人攻陷,肯定会有人组织反击。
如果斯德哥尔摩主动投降,反抗则不会那么激烈,所以斯德哥尔摩城外的明军才围而不攻,想等着城内粮食耗尽,让守军主动出来投降。
李定国操纵战局的时候,俄国人在芬兰战场上的战斗可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打的非常糟糕。
俄军在芬兰战场连吃败仗,此时的芬兰完全是瑞典的傀儡政权。
就算没有北约联盟,真正掌控芬兰这块土地的瑞典王室任命的芬兰总督,国王只是一个好看的傀儡。
战争开始之前,瑞典向芬兰收取的沉重税赋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小冰河时期的气候,使这个时期的芬兰人民处于相当长的一段黯淡时光。
开战之后,大部分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和丹麦作战,守备力量比平时空虚。
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敌人,俄国人居然还是败了,这个结果俄国军方没想到,就连芬兰人自己也没想到。
他们居然能赢?
芬兰国土面积较小,也没有完备的军工,全国兵力相对于俄军而言也是不值一提,
一个瑞典扶持的傀儡政权打赢了一个得到效仿明军武器、战术的俄国军队,这事说出去都没人信。
在芬兰东部的雷塔洛夫平原上,超过3000名俄国士兵沦为战俘。
泥水血水混杂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被惨死的两军士兵的尸体,空气中都弥漫着腥味。
其中俄军尸体占了大多数,芬兰士兵扛着他们缴获的十字长剑和燧发步枪,推着同样是缴获得来的米哈伊尔大炮,也就是俄国人的兵工厂里生产的仿制辽炮回到军营。
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芬兰人的战斗热情得以提高,对抵抗俄国军队的入侵更有信心。
对面的俄国方面因为这次的失败受到了不小影响,影响最大的还是对阿列克谢统治。
之前与明军东西两线夹击波兰人,俄国军队攻势迅猛,还与明军一同阅兵彰显胜利。
怎么俄国军队单独面对芬兰军队就萎了?这是什么原因?谁该为此负责任?
阿列克谢很想往明军身上赖,但这无疑是不现实的,俄军与明军的装备唯一不同的就是士兵的火器。
明军在西边一个挑俩,俄军面对瑞典人控制下的傀儡政权都打成这个熊样。
既然不能赖明军,阿列克谢只能往将军们身上赖的,在芬兰前线的一个侯爵指挥官被剥夺所有权利,以阶下囚的身份押送至莫斯科。
在莫斯科居民的呼声中,监斩官砍断吊着断头刀的麻绳,人头落地,责任清了。
克里姆林宫的沙皇卧室里,整整一天,阿列克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连进来送饭的女仆都不得进入,沙皇宫的侍卫们心急如焚。
陛下一天不吃东西了,万一饿出点什么好歹他们可怎么向国人交代?
最终还是莫罗佐夫敲开沙皇卧室的大门,房间里窗帘都拉着,屋内漆黑一片。
阿列克谢身体呈大字型倒在床上,眼神空洞,嘴唇干裂,状态很糟糕。
俄军在芬兰战场的失败让他深受打击,尽管事情影响已经遮掩过去,这件事情的发生对这位年轻沙皇依旧有如当头一棒。
直到现在他也想不明白,人数、装备都占优势的俄军怎么就败给了芬兰人?
在前线统兵的萨马拉大公爵的解释是尽管他们装备占优,但兵员素质与芬兰军队相差甚远。
芬兰人喜欢借助地形优势打黑枪,要不然就是跟他们近身作战,大部分俄军士兵缺乏维京人那种不怕死的野性。
芬兰军队训练有素、熟悉地形,有在严寒气候和足够的山地作战经验。
他们用袭扰、伏击、分割包围等诸多战术巧妙化解俄军的猛烈进攻,雷塔洛夫之败就是俄军指挥部为了挽回败局做的奴隶,只是失败了。
“阿列克谢!”
老师的一声呼唤让阿列克谢眼神中有了一丝光彩,他从床上坐起,宛如一只迷途的羔羊般看着老师,“老师,我…”
莫罗佐夫摇了摇头,坐到他身边,把手搭在他肩膀上,“事情已经过去了,这场战争我们会赢的。”
“我知道,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次失败?”
阿列克谢一脸颓然的说着,没人怀疑俄军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像没人怀疑明军可以赢得与北约的战争一样。
双方的国土面积和兵力人数都不在一个档次,阿列克谢在意的是这次失败的原因,俄军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
俄国未来所要防备主要就是大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前者火器先进,军事战术频频创新,俄国士兵火器不如他们。
后者将士勇猛,穆拉德统治下的奥斯曼人的勇猛顽强不输给维京人,俄国士兵勇猛不如他们。
阿列克谢对军队所做出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将来国际形势突变时,俄军能挡住这两个国家的入侵,结果连一个撮尔小国芬兰就把俄军按在地上摩擦。
那他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除非出现一位像拿破仑、凯撒这类有着雄才大略,又能鼓舞全军士气的人物出现,不然整个半岛插遍明字旗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定国的进攻策略已然明了,在这块半岛上瑞典面积大而宽,挪威面积小而细,像是被瑞典赶到海边似的可怜虫。
李定国的策略就是先占领挪威,再从挪威出发由西向东发动保卫攻势,如果顺利的话明军能将瑞典的陆上边境整个封锁。
还能从芬兰后方对他们造成威胁,支援东边的俄国盟友。
一旦这个战略完成,瑞典反倒会成为明军最后攻占的国家,对于斯德哥尔摩,李定国并不想对这里发动攻击。
它不光是瑞典首都,更是整个北约抵抗意志的象征,用军事手段攻占斯德哥尔摩只会起到反效果。
维京人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勇猛,维京人听到斯德哥尔摩被敌人攻陷,肯定会有人组织反击。
如果斯德哥尔摩主动投降,反抗则不会那么激烈,所以斯德哥尔摩城外的明军才围而不攻,想等着城内粮食耗尽,让守军主动出来投降。
李定国操纵战局的时候,俄国人在芬兰战场上的战斗可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打的非常糟糕。
俄军在芬兰战场连吃败仗,此时的芬兰完全是瑞典的傀儡政权。
就算没有北约联盟,真正掌控芬兰这块土地的瑞典王室任命的芬兰总督,国王只是一个好看的傀儡。
战争开始之前,瑞典向芬兰收取的沉重税赋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小冰河时期的气候,使这个时期的芬兰人民处于相当长的一段黯淡时光。
开战之后,大部分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和丹麦作战,守备力量比平时空虚。
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敌人,俄国人居然还是败了,这个结果俄国军方没想到,就连芬兰人自己也没想到。
他们居然能赢?
芬兰国土面积较小,也没有完备的军工,全国兵力相对于俄军而言也是不值一提,
一个瑞典扶持的傀儡政权打赢了一个得到效仿明军武器、战术的俄国军队,这事说出去都没人信。
在芬兰东部的雷塔洛夫平原上,超过3000名俄国士兵沦为战俘。
泥水血水混杂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被惨死的两军士兵的尸体,空气中都弥漫着腥味。
其中俄军尸体占了大多数,芬兰士兵扛着他们缴获的十字长剑和燧发步枪,推着同样是缴获得来的米哈伊尔大炮,也就是俄国人的兵工厂里生产的仿制辽炮回到军营。
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芬兰人的战斗热情得以提高,对抵抗俄国军队的入侵更有信心。
对面的俄国方面因为这次的失败受到了不小影响,影响最大的还是对阿列克谢统治。
之前与明军东西两线夹击波兰人,俄国军队攻势迅猛,还与明军一同阅兵彰显胜利。
怎么俄国军队单独面对芬兰军队就萎了?这是什么原因?谁该为此负责任?
阿列克谢很想往明军身上赖,但这无疑是不现实的,俄军与明军的装备唯一不同的就是士兵的火器。
明军在西边一个挑俩,俄军面对瑞典人控制下的傀儡政权都打成这个熊样。
既然不能赖明军,阿列克谢只能往将军们身上赖的,在芬兰前线的一个侯爵指挥官被剥夺所有权利,以阶下囚的身份押送至莫斯科。
在莫斯科居民的呼声中,监斩官砍断吊着断头刀的麻绳,人头落地,责任清了。
克里姆林宫的沙皇卧室里,整整一天,阿列克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连进来送饭的女仆都不得进入,沙皇宫的侍卫们心急如焚。
陛下一天不吃东西了,万一饿出点什么好歹他们可怎么向国人交代?
最终还是莫罗佐夫敲开沙皇卧室的大门,房间里窗帘都拉着,屋内漆黑一片。
阿列克谢身体呈大字型倒在床上,眼神空洞,嘴唇干裂,状态很糟糕。
俄军在芬兰战场的失败让他深受打击,尽管事情影响已经遮掩过去,这件事情的发生对这位年轻沙皇依旧有如当头一棒。
直到现在他也想不明白,人数、装备都占优势的俄军怎么就败给了芬兰人?
在前线统兵的萨马拉大公爵的解释是尽管他们装备占优,但兵员素质与芬兰军队相差甚远。
芬兰人喜欢借助地形优势打黑枪,要不然就是跟他们近身作战,大部分俄军士兵缺乏维京人那种不怕死的野性。
芬兰军队训练有素、熟悉地形,有在严寒气候和足够的山地作战经验。
他们用袭扰、伏击、分割包围等诸多战术巧妙化解俄军的猛烈进攻,雷塔洛夫之败就是俄军指挥部为了挽回败局做的奴隶,只是失败了。
“阿列克谢!”
老师的一声呼唤让阿列克谢眼神中有了一丝光彩,他从床上坐起,宛如一只迷途的羔羊般看着老师,“老师,我…”
莫罗佐夫摇了摇头,坐到他身边,把手搭在他肩膀上,“事情已经过去了,这场战争我们会赢的。”
“我知道,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次失败?”
阿列克谢一脸颓然的说着,没人怀疑俄军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像没人怀疑明军可以赢得与北约的战争一样。
双方的国土面积和兵力人数都不在一个档次,阿列克谢在意的是这次失败的原因,俄军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
俄国未来所要防备主要就是大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前者火器先进,军事战术频频创新,俄国士兵火器不如他们。
后者将士勇猛,穆拉德统治下的奥斯曼人的勇猛顽强不输给维京人,俄国士兵勇猛不如他们。
阿列克谢对军队所做出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将来国际形势突变时,俄军能挡住这两个国家的入侵,结果连一个撮尔小国芬兰就把俄军按在地上摩擦。
那他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