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所载的大部分种田方法都已经完成了验证,结果数据都附在了书稿里;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的,我们都索引去了其他可借鉴的农书,在那些书籍里都能找到为之佐证的内容。”
    “而这部分尚未完成的验证数据只需要再有一年,甚至只需要一个季度,就能完成……”
    “事实上,我有一个建议。”
    斯科特尔先生悠悠地打断了她的话。
    “毕竟我的出版社不可能出版一份不完整的书……”
    罗兰在心里给自己暗暗点蜡,心说:坏了,出版商估计想要把出版的事往后押了。
    谁知斯科特尔先生微笑着继续:“我的建议是,将您所有的验证数据,单独取出来,做成一本附件小册子,小册子可以像杂志一样,定期发布。”
    “而您这本解说细致、图文并茂的‘农书’,就能够作为一本指导性的书籍,尽快出版了。”
    “这是真的吗?”
    出版商出人意料的答案让罗兰一下子从座椅上跳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
    “您……您就这么信任我……”
    罗兰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不放心。
    “我当然信任您,您是弗莱彻先生推荐来的。他可是在信中向我详细描述了您的种种‘神奇’。”
    “您在自家田地上完成的农业试验,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斯科特尔先生将右手放在罗兰那叠书稿上,温和地笑着:“在英格兰其实有很多人,急切地需要这一类的书籍……”
    罗兰听懂了出版商的意思,也展颜笑了。
    “而图书出版、付梓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认为,等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您也一定得到了更多的验证数据,到时完全可以将其作为附件,随原书一道出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您的积累,我想,在原书再版之前,您还有机会完成五到六次数据验证……”
    “您是说,这本书,还会有再版的可能?”
    罗兰睁大了眼,双手撑在会客室里的橡木桌面上,殷切地望着出版商。
    姐妹们殚精竭虑,投入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共同完成的这份书稿,竟然还有一次、两次、三次……出版的可能。
    “那当然,贝内特小姐,请您相信我作为出版商的眼光。”
    “我还是那句话,在英格兰的土地上,需要这一类书籍的人,还是挺多的。”
    出版商将话说到这份上,罗兰再也不能怀疑对方的决定。
    她赶紧为自己的“小失态”道歉,重新坐下来。
    接着就是授权出版商出版书稿的一系列手续,签署各种文件。
    “非常好,”斯科特尔先生将她称赞了一番,“我似乎能感觉到,您是一位出版界的老手了呢。”
    “我的姨夫菲利普斯先生是一位律师,他向我描述过出版的流程和各种注意事项。”
    “难怪如此。”斯科特尔先生也觉得与罗兰的合作格外顺畅。
    “请您先在这间会客室里等候一阵。我另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大约需要过一小时之后,会将所有签署完的文件和协议一起拿给您。”
    “您会不会觉得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斯科特尔先生殷勤地询问。
    “怎么会?”罗兰转头看看四壁上书架垒着满满的书籍,“在您的这间会客室里,又怎么会觉得时间难熬?”
    这是对出版商最好的恭维,斯科特尔先生顿时笑得欢畅,郑重向罗兰行了一礼,这才起身离去。
    出版商离开之后,杨格太太进来,又为罗兰奉上了新沏的红茶,和一些小茶点,然后转身出门。
    偌大的会客厅里,只留下罗兰一个人。
    她起身,准备去书架上取一本书来看,发现自己刚巧站在带有制作方标记的一整排书架跟前。
    书架上垒的满满的,都是不同时代的“名著”。罗兰大多久闻其名,却无缘识荆。
    罗兰轻轻地笑了:不晓得这是不是制作方借此机会,让她好好“补习”一下诸多名作的内容。
    她捧起杨格太太送上的红茶,饮了一口,然后伸手去书架上抽了一本,打开扉页——
    她却好像打开了一副流动的画,打开了一个真实的位面,在这个位面里,人物们纷纷行动起来,上演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
    时光似乎悄无声息地停止了流逝。
    罗兰像是头一次接触恋爱故事的少女,打开了这些书本就完全停不下来。她捧着这些书本,一本接着一本地往下看。
    没有人打扰她,她看完了一本,马上开始看下一本。
    在这过程中,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专注了太长时间,也没有留意到,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出版商斯科特尔先生压根儿没有出现……
    陪伴她的,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杨格太太推开会客室的门,见到屋子里的情形。
    有教养的妇人面上流露出矜持而得意的笑容,上前将桌上那盏饮了一半的红茶收去,换上另外半盏。
    等到斯科特尔先生回到会客室里的时候,忍不住望着空空如也的屋子发起了愣。
    第二天,一封急信从伦敦去了朗博恩。
    紧接着,信件又匆匆被送往德比郡的兰顿镇,送至加德纳夫妇和伊丽莎白暂住的小旅店里。
    伊丽莎白看了信立即跳起来,急匆匆地要出去找加德纳夫妇——刚好遇见到旅店来邀请她的达西先生。
    “我的小妹妹,莉迪亚出事了……”
    伊丽莎白声音颤抖,完全无法镇定。即便有达西先生在旁安抚,伊丽莎白还是不敢相信她看到的事实,半天才说出这一句。
    第39章 傲偏位面39
    朗博恩最早接到的消息是:贝内特家最小的女儿,莉迪亚·贝内特,从伦敦出发,和另一个年轻人一道,去苏格兰了。
    也就是……私奔了。
    发出消息的人是菲利普斯姨夫,他独自在奇普赛德街等了一天,却在傍晚时分,收到了外甥女留给他的信件。
    菲利普斯先生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的外甥女是来伦敦谈出版的,哪儿来的心思去私奔?
    但是,外甥女留下的书信里写得清清楚楚:
    “我要去格雷特纳格林……我心爱的男人世界上只有一个,他真是个天使……1”
    署名是“莉迪亚·威克姆”。
    菲利普斯先生绝不肯相信这是真的,连夜去出版商斯科特尔先生那里拜访。
    斯科特尔先生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贝内特小姐给出版商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她听说书不仅可能出版,而且会一版再版的时候,整个人从头到脚都透露着雀跃与欢欣。
    少女那样发自内心的真诚喜悦,足以打动所有人。
    这样的贝内特小姐,怎么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小时之内,就转身私奔呢?
    但是,莉迪亚·贝内特小姐,确实是从他的书店会客室里悄无声息地离开的。
    当斯科特尔先生带着所有签署完毕的文件返回时,看见了空无一人的会客室,饮了一半的茶和剩下的茶点都还放在橡木大桌上。
    据书店里的杨格太太说:她曾看到贝内特小姐出门,和一名年轻男子并肩离开。
    整个过程看来,贝内特小姐都是自愿离开,没有任何人强迫。
    菲利普斯先生急坏了,当晚立即借助他在伦敦的各种关系,前往各家旅社、车马行去打听消息。
    伦敦的小旅馆和车马行多如牛毛,找这样两个年轻人几乎是海底捞针。
    翌日清晨,菲利普斯先生往朗博恩送了第一封信,简单报告了莉迪亚“私奔”的初步结论。
    朗博恩,贝内特全家人都惊呆了。
    贝内特太太当场病倒,开始承受神经的折磨。
    而贝内特先生在大宅里反反复复踱步,皱着眉头,试图想清楚整个事情的经过与后果。
    “不,这不可能……”
    “莉迪亚不可能喜欢威克姆啊!”
    基蒂是和妹妹走得最近的人,她绝不肯相信妹妹竟然会和威克姆一起跑路。
    “可是,你们也没办法确认莉迪亚讨厌威克姆,对吗?”
    简提出了异议,她曾经见过妹妹和威克姆先生在一起的样子——这两人在一起交谈时,天然有一种熟稔,仿佛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听懂彼此在说着些什么。
    “会不会是他们原本就相互有好感,但谁也没告诉?”
    玛丽敲着桌面:“请让我们回到问题的一开始:如果莉迪亚与威克姆相互之间有好感,他们为什么要去苏格兰?”
    “威克姆先生直接求婚不就行了?”
    “请注意,我们贝内特姐妹有钱了,而威克姆先生,身家也不少啊!”
    大家顿时都觉得玛丽这个疑问很有道理。
    “除非……她觉得自己是小妹妹,不太可能越过姐姐们先结婚。”
    基蒂替妹妹想了一个理由出来,大家又一起跟着叹气。
    罗兰失踪的第三天下午,菲利普斯先生在伦敦城无功而返,回到梅里顿,并且把外甥女留下的信件送来朗博恩。
    贝内特太太一看见是女儿的字迹,立即大哭,并且逼着贝内特先生赶紧去伦敦或是苏格兰找人,一定要看着女儿和威克姆先生好好地结了婚再回家来。
    而玛丽读了妹妹留下的这封信,却冷静地说:“各位,这不是莉迪亚写的信。”
    姐妹们都有些发愣,连菲利普斯姨夫也吃惊不已。大家一起盯着玛丽。
    玛丽却很有把握地说:“这封信上,每个单词都拼得很准确,一个拼写错误都没有,不可能是莉迪亚写的。”
    基蒂连忙点头:“对对对……我说这封信为什么读起来总不对劲。”
    贝内特家众人:……这样也行?
    因此,在德比郡,伊丽莎白接到的第一封信,向她报告了莉迪亚与威克姆一起“私奔”的事实;

章节目录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