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老将,顶盔披甲,手持利剑,当真是老而弥坚的模样。
只可惜脸上全都是病态的苍白,持剑的手也是微微颤抖,似乎随时都要将宝剑掉落一样。
颇为瘦弱的身形,已经气喘吁吁的模样,微微颤抖的身体,但是仍然没有任何弯曲的腰身,这就是江东的老将军,张承,张仲嗣。
他的父亲是江东名臣张昭,他是名臣之子,他是张家的庶子,也是张家的希望。
就算是他从一出生就和家族传承没有半分的关系,那他也从来没有亏欠过任何人。
当然,他也从来不认为任何人会亏欠了自己。
此时他麾下的所有将校兵马都已经全部阵亡了,这投降之事也已经没有了可以回旋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么他这个早就该死了的老将军,也不能独活于此,江东老将,血仍未冷!
“江东老卒张仲嗣在此,尔等不得放肆!”
张承再次大吼一声,然后踏步向前,伸出手中长剑遥遥指向了汉军主将魏延。
此时的建业已经完全被平定了下来,李严和张嶷的组合远不是一个锺离胭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处处手下留情之下,建业城墙上面的诸多守军仍然没有能够阻止李严大军的步步紧逼。
半个时辰之后,张嶷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一把夺走了锺离胭手中的长矛,然后将他交给了身后的汉军将士五花大绑。
之后李严大军再无禁锢,直接冲锋过去,只用了半柱香的时间便荡平了建业城墙的反抗势力。
然后诸葛孔明此时也已经平定了那各处府邸之间的混乱,与李严一起,已经来到了这皇城之下,与魏延正式汇合了。
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那年迈不已的老将军,独自一人在那里邀战。
“正方!”此时诸葛孔明不知道是不是从张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永远都不会放弃的影子,此时他第一次主动出言,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严。
而李严也明白这个老家伙想要干什么,不由的点了点头,直接走上前去,一把摁住了想要走过去的魏延。
“文长勇猛,下手毫不留情,就让老夫给他一个体面吧!”
听到了李严的话语之后,魏延的眉头一皱,不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退到了一边将战场让给了李严。
而这个时候,江东的众多君臣也都慢慢的走了出来,为首的孙亮在孙弘的身边,同样看着这一场无比悬殊的战斗。
“张承将军....”孙亮的嘴里喃喃自语,眼中也第一次出现了愧疚的神色,“是孙家对不起张将军!”
孙弘对此不置可否,他是一个佞臣,他并不反感那些忠勇之臣,但是同样他也不喜欢。
“某家李严,来送将军上路!”
李严走到张承的面前,手中长刀斜斜落下,已经摆出了一个阵势。
而张承则是动了动自己已经有些僵硬的身子,露出来一个笑容, “久闻李正方大名,能死在将军之手,当真是张承的荣幸!”
“闲话少说,请!”
“请!”
一声大吼,两个老家伙就直接碰撞在了一起,没有什么风卷残云,没有什么威武雄壮,更加没有什么华丽无比的招式。
两个老人用着最简单的战场搏杀之术,瞬息之间就分出了胜负。
很明显,张承这种站久了都会双股颤颤的老人如何是李严的对手,一合之后,李严的长刀划过了他的脖子。
鲜血顺着张承的衣甲流淌到了地上,此时张承并没有死,他只是无法呼吸,只是气力在抽离。
努力转过身子的张承尽可能的朝着孙亮的方向走了几步,然后跪在了地上。
嘴巴张张合合似乎是想要和孙亮说些什么,但是却因为脖子上的伤口而无法言语,血沫从嘴角溢出,感觉到自己已经再无气力的张承,最后只是朝着孙亮露出来了一个笑容。
头颅低落,身姿不倒,江东最后的老将,就这么永久的跪拜在了孙亮的面前!
张承的死亡十分的壮烈,但是却无法改变江东投降的事实。
诸葛孔明亲自上前拜会了孙亮,虽然诸葛孔明是胜利者,虽然孙亮年纪尚小,虽然无论是能力还是名望,小子孙亮都无法和诸葛孔明想比。
不对,是连诸葛孔明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了。
但是孔明仍然主动的站了过去,走到了孙亮的面前不远处,依照礼仪朝着孙亮躬身行礼,表达了自己的尊敬。
不为别的,只因为孙亮乃是君,他诸葛孔明是臣,这或许就是诸葛孔明被无数人追崇的原因。
温文尔雅,不卑不亢,为臣若此,为君何求。
对于孙亮的受降,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说这本就是诸葛孔明的目的,就说孙弘为此都做了不知道多少事情了,哪里还会出现什么意外。
至于丁奉,留赞,以及被诸葛孔明下令以公爵之礼厚葬的张承。
那是一个王朝最后的倔强,若是一个王朝没有这种人物,那才是真正可悲的。
之后诸葛孔明亲自坐镇建业,安抚孙氏众人,同时以孙亮的名义颁布檄文,传播各地,告诉江东之人孙亮已经投降。
最为正统的一方孙家一族在这里宣布投降了大汉。
同时诸葛孔明亲自写了一封书信,让江东老臣滕胤带着前往了庐江, 那里有他的侄子诸葛恪。
对于这个侄子,诸葛孔明丝毫没有担心,除了他们都是诸葛家族之人以外,其实他们之前还有别样的缘分。
诸葛恪,差一点点就要管诸葛孔明叫一声爹,只不过最后诸葛瑾的选择不同罢了。
当初诸葛亮膝下无子,而诸葛瑾却是已经生了长子诸葛恪与次子诸葛乔,还有幼子诸葛融。
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乔的品行要比诸葛恪的更好,而当时年纪尚小的诸葛恪也还未曾展现出多么过人的实力。
因此很多人建议将诸葛恪送到诸葛孔明的麾下,而将诸葛乔留在身边。
但是因为诸葛恪乃是长子,虽然容貌不妥,但终归占着嫡长子的身份,这才被诸葛瑾留下了。
而诸葛乔现在不单单是诸葛孔明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是汉室朝廷的吏部尚书,朝廷重臣。
不过即便如此,诸葛恪这些年和诸葛亮这一脉的关系也没有断了,很多人都觉得诸葛恪性格过于极端,恐怕日后会有大祸,所以诸葛恪也一直和诸葛孔明以及诸葛乔有书信来往。
包括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虽然已经是大汉的翊军将军兼任中护军,但是一直管诸葛恪叫伯父,算得上是联系着双方,同时这个孩子也颇得诸葛恪的喜欢。
这些关系在身上,加上诸葛恪本身也不是一个十足十的忠诚之人,他在关键时刻拥立了孙和,而不是回到建业拥护孙亮,也代表着这一个争权本就会是以悲剧收场。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毫无意外的诸葛恪在看到老臣滕胤之后,虽然面容不喜,虽然没有言语,但是两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的结局如何。
“老大人,此行之后是回转建业,还是...”
诸葛恪最后还是主动说话,不过他直接将投降说降之事给绕开了,转而问起了滕胤后面的计划。
不过当滕胤的回答说出来之后,诸葛恪就更加的沉默不言了。
“老臣已经向丞相请令了,从庐江离开之后,老夫也不想再去江东了,此时那寮口尚缺少一名主簿,老臣已经自请前去了。”
滕胤说完之后还轻声笑了笑,最后从怀中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书信文书等物交给了诸葛恪。
“庐江之地稍后就会有人前来接收,将军威望深重,这段时间莫要让什么流寇坏了本郡的百姓,更不要掉以轻心让什么人哄骗了。
多余的事情老夫就不说了,毕竟老夫对这军旅之事也并不知晓,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如此了。”
滕胤说完之后,似乎感觉到了不舒服,直接朝着诸葛恪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紧咬着嘴唇直接离开了这诸葛恪的府邸之中。
之后诸葛恪亲自改弦易辙,将属于江东吴国孙字大旗落下,转而升起来了属于汉室的汉字大旗,还有他诸葛恪的诸葛大旗。
宣布着这庐江大军,这庐江郡送到了汉室的手中。
此时江东唯有寮口施绩与濡须口的吕据锺离牧两地还未曾说过投降之事。
不过濡须口的吕据此时所有的粮草供应之事已经全部由建业的诸葛孔明负责,对于这一点所有人也都是心知肚明了。
吕据之所以不松口只是因为其父亲吕范乃是江东老臣,江东大司马,他不想有辱先人罢了。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是相比较于吕据的不发一言,那寮口的施绩却是在得知庐江投降之后第一时间将所有诸葛恪麾下的士卒将校全部驱除。
表达出来了对诸葛恪的不屑不说,更是自动的断绝了和庐江的所有联系。
这一刻的施绩,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孤军。
只可惜脸上全都是病态的苍白,持剑的手也是微微颤抖,似乎随时都要将宝剑掉落一样。
颇为瘦弱的身形,已经气喘吁吁的模样,微微颤抖的身体,但是仍然没有任何弯曲的腰身,这就是江东的老将军,张承,张仲嗣。
他的父亲是江东名臣张昭,他是名臣之子,他是张家的庶子,也是张家的希望。
就算是他从一出生就和家族传承没有半分的关系,那他也从来没有亏欠过任何人。
当然,他也从来不认为任何人会亏欠了自己。
此时他麾下的所有将校兵马都已经全部阵亡了,这投降之事也已经没有了可以回旋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么他这个早就该死了的老将军,也不能独活于此,江东老将,血仍未冷!
“江东老卒张仲嗣在此,尔等不得放肆!”
张承再次大吼一声,然后踏步向前,伸出手中长剑遥遥指向了汉军主将魏延。
此时的建业已经完全被平定了下来,李严和张嶷的组合远不是一个锺离胭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处处手下留情之下,建业城墙上面的诸多守军仍然没有能够阻止李严大军的步步紧逼。
半个时辰之后,张嶷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一把夺走了锺离胭手中的长矛,然后将他交给了身后的汉军将士五花大绑。
之后李严大军再无禁锢,直接冲锋过去,只用了半柱香的时间便荡平了建业城墙的反抗势力。
然后诸葛孔明此时也已经平定了那各处府邸之间的混乱,与李严一起,已经来到了这皇城之下,与魏延正式汇合了。
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那年迈不已的老将军,独自一人在那里邀战。
“正方!”此时诸葛孔明不知道是不是从张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永远都不会放弃的影子,此时他第一次主动出言,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严。
而李严也明白这个老家伙想要干什么,不由的点了点头,直接走上前去,一把摁住了想要走过去的魏延。
“文长勇猛,下手毫不留情,就让老夫给他一个体面吧!”
听到了李严的话语之后,魏延的眉头一皱,不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退到了一边将战场让给了李严。
而这个时候,江东的众多君臣也都慢慢的走了出来,为首的孙亮在孙弘的身边,同样看着这一场无比悬殊的战斗。
“张承将军....”孙亮的嘴里喃喃自语,眼中也第一次出现了愧疚的神色,“是孙家对不起张将军!”
孙弘对此不置可否,他是一个佞臣,他并不反感那些忠勇之臣,但是同样他也不喜欢。
“某家李严,来送将军上路!”
李严走到张承的面前,手中长刀斜斜落下,已经摆出了一个阵势。
而张承则是动了动自己已经有些僵硬的身子,露出来一个笑容, “久闻李正方大名,能死在将军之手,当真是张承的荣幸!”
“闲话少说,请!”
“请!”
一声大吼,两个老家伙就直接碰撞在了一起,没有什么风卷残云,没有什么威武雄壮,更加没有什么华丽无比的招式。
两个老人用着最简单的战场搏杀之术,瞬息之间就分出了胜负。
很明显,张承这种站久了都会双股颤颤的老人如何是李严的对手,一合之后,李严的长刀划过了他的脖子。
鲜血顺着张承的衣甲流淌到了地上,此时张承并没有死,他只是无法呼吸,只是气力在抽离。
努力转过身子的张承尽可能的朝着孙亮的方向走了几步,然后跪在了地上。
嘴巴张张合合似乎是想要和孙亮说些什么,但是却因为脖子上的伤口而无法言语,血沫从嘴角溢出,感觉到自己已经再无气力的张承,最后只是朝着孙亮露出来了一个笑容。
头颅低落,身姿不倒,江东最后的老将,就这么永久的跪拜在了孙亮的面前!
张承的死亡十分的壮烈,但是却无法改变江东投降的事实。
诸葛孔明亲自上前拜会了孙亮,虽然诸葛孔明是胜利者,虽然孙亮年纪尚小,虽然无论是能力还是名望,小子孙亮都无法和诸葛孔明想比。
不对,是连诸葛孔明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了。
但是孔明仍然主动的站了过去,走到了孙亮的面前不远处,依照礼仪朝着孙亮躬身行礼,表达了自己的尊敬。
不为别的,只因为孙亮乃是君,他诸葛孔明是臣,这或许就是诸葛孔明被无数人追崇的原因。
温文尔雅,不卑不亢,为臣若此,为君何求。
对于孙亮的受降,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说这本就是诸葛孔明的目的,就说孙弘为此都做了不知道多少事情了,哪里还会出现什么意外。
至于丁奉,留赞,以及被诸葛孔明下令以公爵之礼厚葬的张承。
那是一个王朝最后的倔强,若是一个王朝没有这种人物,那才是真正可悲的。
之后诸葛孔明亲自坐镇建业,安抚孙氏众人,同时以孙亮的名义颁布檄文,传播各地,告诉江东之人孙亮已经投降。
最为正统的一方孙家一族在这里宣布投降了大汉。
同时诸葛孔明亲自写了一封书信,让江东老臣滕胤带着前往了庐江, 那里有他的侄子诸葛恪。
对于这个侄子,诸葛孔明丝毫没有担心,除了他们都是诸葛家族之人以外,其实他们之前还有别样的缘分。
诸葛恪,差一点点就要管诸葛孔明叫一声爹,只不过最后诸葛瑾的选择不同罢了。
当初诸葛亮膝下无子,而诸葛瑾却是已经生了长子诸葛恪与次子诸葛乔,还有幼子诸葛融。
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乔的品行要比诸葛恪的更好,而当时年纪尚小的诸葛恪也还未曾展现出多么过人的实力。
因此很多人建议将诸葛恪送到诸葛孔明的麾下,而将诸葛乔留在身边。
但是因为诸葛恪乃是长子,虽然容貌不妥,但终归占着嫡长子的身份,这才被诸葛瑾留下了。
而诸葛乔现在不单单是诸葛孔明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是汉室朝廷的吏部尚书,朝廷重臣。
不过即便如此,诸葛恪这些年和诸葛亮这一脉的关系也没有断了,很多人都觉得诸葛恪性格过于极端,恐怕日后会有大祸,所以诸葛恪也一直和诸葛孔明以及诸葛乔有书信来往。
包括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虽然已经是大汉的翊军将军兼任中护军,但是一直管诸葛恪叫伯父,算得上是联系着双方,同时这个孩子也颇得诸葛恪的喜欢。
这些关系在身上,加上诸葛恪本身也不是一个十足十的忠诚之人,他在关键时刻拥立了孙和,而不是回到建业拥护孙亮,也代表着这一个争权本就会是以悲剧收场。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毫无意外的诸葛恪在看到老臣滕胤之后,虽然面容不喜,虽然没有言语,但是两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的结局如何。
“老大人,此行之后是回转建业,还是...”
诸葛恪最后还是主动说话,不过他直接将投降说降之事给绕开了,转而问起了滕胤后面的计划。
不过当滕胤的回答说出来之后,诸葛恪就更加的沉默不言了。
“老臣已经向丞相请令了,从庐江离开之后,老夫也不想再去江东了,此时那寮口尚缺少一名主簿,老臣已经自请前去了。”
滕胤说完之后还轻声笑了笑,最后从怀中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书信文书等物交给了诸葛恪。
“庐江之地稍后就会有人前来接收,将军威望深重,这段时间莫要让什么流寇坏了本郡的百姓,更不要掉以轻心让什么人哄骗了。
多余的事情老夫就不说了,毕竟老夫对这军旅之事也并不知晓,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如此了。”
滕胤说完之后,似乎感觉到了不舒服,直接朝着诸葛恪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紧咬着嘴唇直接离开了这诸葛恪的府邸之中。
之后诸葛恪亲自改弦易辙,将属于江东吴国孙字大旗落下,转而升起来了属于汉室的汉字大旗,还有他诸葛恪的诸葛大旗。
宣布着这庐江大军,这庐江郡送到了汉室的手中。
此时江东唯有寮口施绩与濡须口的吕据锺离牧两地还未曾说过投降之事。
不过濡须口的吕据此时所有的粮草供应之事已经全部由建业的诸葛孔明负责,对于这一点所有人也都是心知肚明了。
吕据之所以不松口只是因为其父亲吕范乃是江东老臣,江东大司马,他不想有辱先人罢了。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是相比较于吕据的不发一言,那寮口的施绩却是在得知庐江投降之后第一时间将所有诸葛恪麾下的士卒将校全部驱除。
表达出来了对诸葛恪的不屑不说,更是自动的断绝了和庐江的所有联系。
这一刻的施绩,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