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卢表哥:看起来好傻
    卢表哥:我绝对不会和他们这样儿女情长
    第 105 章 [vip]
    姜若皎笑盈盈地望着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见她还不哄自己, 更不高兴了,一脸决然地说道:“你等着,我绝对不会把他选进东宫来的。”
    姜若皎看够了他气急败坏的模样, 才说道:“你应当听过一个词,叫‘爱屋及乌’。”
    太子殿下道:“我当然听过!我又不是不学无术——”他正要好好辩驳几句,声音忽然戛然而止,耳根染上一丝丝可疑的红。他对上姜若皎盈满笑意的眼,只觉自己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她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把他哄住。
    别以为她说一句爱屋及乌,他就会松口!
    姜若皎叹着气道:“你是知道的, 我们家没什么可亲近的亲人了,要不然以前青岩寺那老和尚老骗我给他做饭, 我早就不理他了。还不是因为他与我爹娘交情好,十分照顾我们姐妹俩?有时候我真羡慕你有舅舅他们一家这么好的亲人。”
    太子殿下刚才只觉心里欢喜, 这会儿听姜若皎说起心里话, 立刻说道:“羡慕什么, 我的舅舅不就是你的舅舅?”他说完了,见姜若皎黑葡萄儿似的的眼睛直直朝自己望过来, 又不甘不愿地补充了一句,“我表哥也是你表哥!”
    姜若皎被他这口是心非的模样逗笑了, 搂着太子殿下的脖子往他唇上啄吻了一下,有意引太子殿下自己来亲她。
    太子殿下果然上当,搂紧她的腰就恶狠狠地亲了上去。
    两个人闹腾了一会,才整理好衣衫去上太傅的课。
    另一边, 卢应巡出了东宫回了家, 与卢夫人问起卢家二房的事。
    卢夫人提起这个还有点气, 卢重英外出办差,她便去清平县那边陪公婆去了。
    回来后才知道卢家二房逮着空档赴京,竟在卢皇后面前得了脸面。
    后来听说他们还打东宫的主意,一个劲往太子跟前凑,卢夫人就更气了。
    卢夫人对卢应巡耳提面命:“不管别家怎么样,我们家是不许纳妾的,你以后成了亲可别被外头的女子给迷了眼,不然我一准让你爹把你扫地出门。”
    卢应巡从小看着祖父祖母和父母恩恩爱爱长大的,虽对情爱之事没什么概念,还是点头说道:“娘你放心吧,娶妻就很够没意思了,谁还想纳妾啊。”
    卢夫人:“…………”
    突然开始不放心起来了。
    她儿子,一表人才,二十出头都没个心仪的姑娘,也不想着娶妻生子,最后不会终身不娶吧?
    卢夫人决定不提这个话题了,继续抨击卢家二房的可恶之处来。
    卢应巡耐心地听着。
    等得知最近卢家二房和楚王走得很近,很有些好事将近的趋势,他眉头才动了动,问道:“怎么又出来个楚王?”
    卢夫人便把命妇们聊天时提及的楚王诸事告诉卢应巡。
    楚王对外塑造出一个温文尔雅、情深似海的形象,又与开泰帝十分要好,外头自然是夸他的人比较多。
    对于卢夫人这样的女眷来说,光是那份为了亡妻多年不娶的深情就足够打动她们了,所以卢夫人提起楚王来也是赞叹居多。
    见左右无人,卢夫人还与儿子说起当年卢重英带人去营救楚王的往事来。
    皇室中人遭遇那样的劫难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卢重英虽立了大功,却只是私底下得了点赏赐,明面上连句夸都没得。
    当然,这大概也因为当时京城那边更希望楚王死在乱军之中。
    反正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卢重英都算是救过楚王一命。
    不过他们家不是挟恩图报的人家,这些事自己家里人说说就得了,不必叫别人知道。
    卢应巡道:“我听说当初陛下与楚王在京城时是遛狗斗鸡的少年玩伴,没想到后来竟是一个从了武、一个从了文。”
    卢夫人感慨道:“谁说不是呢,有时候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
    卢应巡心里却在想着楚王的事。
    他在应天府时研究过不少案例,像开泰帝这样从军上阵确实有脱胎换骨的可能性。
    少年时喜好游猎、好胜好斗,与后来到战场上当了常胜将军,整体变化也是有迹可循的。
    可像楚王这样遭逢大变后越发温和、越发仁善、越发痴情的,却是少之又少。
    就好像硬生生把自己所有的不甘、怨恨、愤懑削去,强行将自己塞进一个广受众人喜爱的模子里。
    这样的人过久了伪装的日子,心态大多会有些扭曲。
    卢应巡过去发现的那些回家拿妻儿泄愤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
    卢应巡没见过楚王,不好妄下定论,只不过还是将此事在心里记了一笔。
    他派小厮怀安出去打听打听,楚王与他那堂妹最近会去哪儿玩,他得空的话也过去瞧瞧,亲自会会这位被他那堂妹盯上的贵婿。
    怀安在卢应巡身边也算见惯了风浪,闻言不免有些犯愁:他们家少爷才刚得罪一个王爷,怎么又让他去盯着另一个王爷?
    难道他们少爷当真头铁到要把皇亲国戚全得罪光才罢休?
    卢应巡没向怀安解释太多,安心坐到窗前读书。
    他在他爹面前吹了自己有状元之姿,该读书的时候还是得读读书的,可不能在关键时刻出岔子。
    卢应巡这边安心温习,卢家二房那边却春风得意。
    主要是楚王那边也表露了对卢家表妹的喜欢。
    到底是独居了那么久的鳏夫,身边骤然出现个天真美丽的小姑娘,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
    也是因为两边表现出好事将近的势头,才有不少人注意到楚王居然这么多年都没再娶。
    对于这种行为,大伙一般是不提倡的。
    可楚王干都干了,众人自然只能夸他情深义重。
    夸完了,众人就开始对楚王展开传统活动:催婚。
    不少人更是明里暗里地提到卢家表妹,让楚王不要辜负了这样一个俏丽可爱的小姑娘。
    有这么多人帮忙敲边鼓,卢家二房诸人心里自然都乐开了花。
    卢家表妹更是大胆地到楚王面前梨花带雨地哭了一回,说是外面出现了那么多传言,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楚王温柔地替她擦拭掉脸上的泪珠,亲口许下诺言:“如果你愿意,我会求皇兄为我们赐婚的。”他面上浮现一丝无奈,亲口揭了自己的底,“可你也知道我娶过妻,嫁给我太委屈你了……”
    卢家表妹心中大喜过望,口里却十分懂事地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永远有先王妃,可我,可我……我见到你,才懂得什么真正的喜欢,我不在意你一直记着她,这样的你才是我最喜欢的。”
    楚王轻轻拥住了面前的妙龄少女,眼底却是满是冰凉的讥讽。
    真是可笑,她自然不在乎他心里有谁,毕竟她在乎的不过是楚王妃这个位置而已。
    只不过送上门的女人,他也没必要推拒。
    两人正式捅破了那层窗纸,越发大方地出双入对。
    又过了几日,卢应巡受邀去参加一个文会,因着应天府解元的身份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他身边围绕着不少新交的朋友,一群人正聊得开怀,就听人说楚王来了。
    卢应巡应声看去,便见楚王带着个一看就知道是女扮男装的少女相携而来。
    楚王一向待读书人十分亲厚。他在众人的注目下迈步进了长亭,口里说道:“我们在路上耽搁了一会,来晚了。”
    “不晚不晚,我们也刚到。”众人说道。
    楚王在读书人中声誉极佳。
    别的权贵恨不得把所有好处往自己身上揽,他倒是把自己的别庄都腾出来给他们这些赶考的士子入住;且楚王虽是天潢贵胄,却从不摆架子,始终和他们平辈论交,所以每次开文会他们都会把楚王喊上。
    跟着楚王一起过来的自然是卢家表妹。
    她一如既往地享受着众人偷偷窥探过来的目光,格外喜欢自己被这些年轻士子关注的感觉,这是对她容貌的肯定。
    卢家表妹一如既往地抬眼看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士子,却在人群中发现了卢应巡的存在。
    卢家表妹脸色一变。
    他们小时候还没现在这么聪明,欺负起卢应巡来还是露了马脚,两边也就结了仇。
    她好不容易才与楚王定情,才刚快活没几天,可不能叫卢应巡坏了她的好事!
    卢家表妹咬了咬唇,软声朝卢应巡喊道:“十七哥你也来了?本来我听说你回京城了,还想去见你来着,我娘拦着不让,说你得安心备考,不让我去打扰你。”
    卢应巡在卢家这一辈里行十七,这是卢家本家的排法,旁支的那些是不算入排行的。
    不管长房那边再怎么想把他们这一支踢出去,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把卢应巡算进排行里去了。
    卢应巡闻言笑了笑,没有当众和卢家表妹翻旧账的打算。
    他说道:“我最近确实在闭门读书,今儿学得有点苦闷才出来散散心。”
    楚王注意到卢应巡的存在,笑着让卢家表妹给他介绍介绍。
    两边很快就相互认识了。
    卢应巡长得与卢重英有七分像,楚王乍一看到卢应巡时就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看见卢重英时的情景。
    那时候卢重英也和卢应巡现在这么年轻、和卢应巡现在这么锋芒毕露,不管和什么身份的人说话都不卑不亢。
    这父子俩可真是相像。
    楚王并不隐瞒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一见到你,我就想起你父亲来了,当初我遇上你父亲的时候,他也差不多是你这个岁数。不过你父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当官几年了,你可要抓紧啊。”
    作者有话说:
    卢表哥:我通过足够多的样本推断,你可能有问题
    楚王:?????
    第 106 章 [vip]
    卢应巡见楚王语气轻松地提起当年之事, 一副与卢重英交情颇好的模样,不由看了眼旁边的卢家表妹。
    楚王和卢重英有交情,却准备娶卢重英的侄女, 这辈分是不是有点乱来?
    卢应巡没把心里的想法表露出来,笑着调侃道:“那是父亲他读书比我早,都怪我少年时太贪玩,要是我早些洗心革面好好念书,哪会让父亲把我甩出那么远。”
    见卢应巡和楚王相谈甚欢, 其他人很快也加入进来, 唯有卢家表妹一直提着一颗心。
    到文会结束时,卢家表妹对楚王说道:“我和十七哥许久没见了, 有许多话想说,一会我直接和十七哥一起回去好了。”

章节目录


高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高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