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守城的策略应该是因地制宜,河北道适合坚壁清野,但剑南道却并不适合,不过剑南道也有剑南道的优势,咱们只有能把这优势找到并且发挥出来,才有些胜算。”
经过李倓这么一提醒,张巡等人算是抓住了李倓的一些个想法,显然,因地制宜的发挥所在之处的优势才能让他们战胜强敌。
“不错,郡王这些天一直在姚州布置各种工事,就是吃定了吐蕃人并不会布置这些,他们不会,到了这里就一定会吃我们这些个招数,如此一来,我军在士气上就能够拔得头筹!”
这些人里面战术素养最高的自然就是李光弼了,他虽然最开始也不知道李倓到底想要怎么打,不过结合李倓这些天一直在做的事和他刚才说的话,他显然是已经想到了一些门道。
李光弼说完了这番话,李倓果然是点了点头,之后说道:“这俗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话不光对咱们中原人有用,对于他们不可一世的吐蕃人也是这么个道理,他们刚来进攻的时候,一定是最有信心,士气最足的时候,咱们要是不能再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下子,那之后就会一直陷入到被动之中。”
“所以郡王在城外挺远的地方分散布置了陷坑,就是想要无差别的让敌人陷进去一些人马,这样虽然不能消耗他们太多人马,但是对他们的士气的影响却十分大,还有咱们筹集到的劲弩和投石车,这些可都是吐蕃人没有的玩意,至少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巡这回也明白了李倓前期布置的意义了,这么一来,他们几个当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又想出了不少可能会让敌军防不胜防的招数。
这些招数都有一个相当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可能未必会消耗敌军多少人马,但是绝对能让他们的每一个将士都提心吊胆的。
足足两个多时辰的时间,他们几个就在这琢磨着这些看似歪门邪道的招数,而且李倓几乎是一个不落的都把它们给记了下来。
到了最后,李倓表示这些个招数具体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他会在一天之内定下来,之后就是开始布置了,毕竟消息传到了这里,李倓推测吐蕃的三十万大军应该是已经马上就要出发了。
渐渐的,李倓其实已经在不管是赤松德赞还是他自己麾下的将士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转变,那就是把吐蕃人变成了光明正大带兵进攻的一方,而自己则是隐匿在黑暗之中的一方。
他知道,在兵力和战斗力可能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自己只能这么做,这可不算是啥丢人的事儿,最终能战胜敌人的那一方,才是真正牛掰的一方。
跟李倓预料的一样,赤松德赞这个时候已经率军出发了。
吐蕃人行军打仗,其实跟大唐还是比较相似了,赤松德赞亲自在中军前行,最前面是一万骑兵作为斥候,一面扫荡一面打探消息,骑兵后面是十万精兵组成的真正的先锋军团,后军的两万人马则是负责着粮草和辎重。
赤松德赞把那些自己从大唐缴获的攻城器械看的十分重要,他知道自己要想真正攻下大唐那些一个比一个坚固的城墙,总归是不能依靠着将士们的身体的,就得依靠这些看似笨重的器械。
他也早就已经想到了,大唐人是不可能轻易让他产生白刃战的机会,哪怕是他损失一个将士就拼掉大唐的一个将士,最终胜利的也是他的吐蕃。
大军出发没多少时间,姚州附近的探子就已经回报了,说是李倓和阁罗凤、李光弼全部都把大军囤聚在了姚州,并且在姚州城外频繁活动,显然是做好了在姚州跟吐蕃人决一死战的准备了。
这要是换做之前赤松德赞的想法,既然你在姚州等着我,那我肯定是要改道的,要在别的地方给你们一个惊喜的。
不过这一次,赤松德赞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却没有对行军路线做任何的改变。
且不说之前自己已经吃了一次这样的亏了,单单是这一次自己的三十万人马的规模,就很难做到声东击西。
所以还不如就踏踏实实的去姚州,跟大唐的人马来一个硬碰硬,大唐人想要在姚州跟他们决战,其实赤松德赞的心里面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不用动地方就能分出来胜负,也是他期盼已久的事儿。
“传令,最前面的一万骑兵不要距离大部队太远,进入了大唐境内就要时刻保持警惕,李倓是不会让我们轻易的靠近到姚州城下的。”
赤松德赞这些天一直在分析着李倓之前的所有战斗,对于李倓的套路,现在他已经不再是一无所知了,他明白,李倓把所有的兵马都聚集在这的确可能是想要在姚州跟自己来一场决战。
不过以李倓的性格,他肯定不会让吐蕃的将士们以一个舒舒服服的姿态进入到决战之中的。
换句话说,李倓这个人,打起仗来实在是有点坏,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让敌人舒服了,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
赤松德赞了解到了这些,所以这一次才决定起兵足足三十万,因为他明白,在自己猜测不到李倓的做派的情况下,硬实力是击碎这些诡计最好的法宝,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套路再多,力气足够大了也是能把他给击碎的。
于是,在靠近了大唐境内的地方,赤松德赞的行军越发的谨慎了。
赤松德赞相信,前面的那一万骑兵就足以把李倓设置在城外的一系列阴谋诡计给试探出来的,一旦他黔驴技穷了,身后的三十万大军就可以对姚州进行惨无人道的进攻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倓显然是不得不跟赤松德赞打一打白刃战了,就算是大唐的兵马作战能力再强悍,有那十多万的南诏人拖后腿,赤松德赞也不相信他们能坚持多少时间。
经过李倓这么一提醒,张巡等人算是抓住了李倓的一些个想法,显然,因地制宜的发挥所在之处的优势才能让他们战胜强敌。
“不错,郡王这些天一直在姚州布置各种工事,就是吃定了吐蕃人并不会布置这些,他们不会,到了这里就一定会吃我们这些个招数,如此一来,我军在士气上就能够拔得头筹!”
这些人里面战术素养最高的自然就是李光弼了,他虽然最开始也不知道李倓到底想要怎么打,不过结合李倓这些天一直在做的事和他刚才说的话,他显然是已经想到了一些门道。
李光弼说完了这番话,李倓果然是点了点头,之后说道:“这俗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话不光对咱们中原人有用,对于他们不可一世的吐蕃人也是这么个道理,他们刚来进攻的时候,一定是最有信心,士气最足的时候,咱们要是不能再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下子,那之后就会一直陷入到被动之中。”
“所以郡王在城外挺远的地方分散布置了陷坑,就是想要无差别的让敌人陷进去一些人马,这样虽然不能消耗他们太多人马,但是对他们的士气的影响却十分大,还有咱们筹集到的劲弩和投石车,这些可都是吐蕃人没有的玩意,至少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巡这回也明白了李倓前期布置的意义了,这么一来,他们几个当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又想出了不少可能会让敌军防不胜防的招数。
这些招数都有一个相当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可能未必会消耗敌军多少人马,但是绝对能让他们的每一个将士都提心吊胆的。
足足两个多时辰的时间,他们几个就在这琢磨着这些看似歪门邪道的招数,而且李倓几乎是一个不落的都把它们给记了下来。
到了最后,李倓表示这些个招数具体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他会在一天之内定下来,之后就是开始布置了,毕竟消息传到了这里,李倓推测吐蕃的三十万大军应该是已经马上就要出发了。
渐渐的,李倓其实已经在不管是赤松德赞还是他自己麾下的将士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转变,那就是把吐蕃人变成了光明正大带兵进攻的一方,而自己则是隐匿在黑暗之中的一方。
他知道,在兵力和战斗力可能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自己只能这么做,这可不算是啥丢人的事儿,最终能战胜敌人的那一方,才是真正牛掰的一方。
跟李倓预料的一样,赤松德赞这个时候已经率军出发了。
吐蕃人行军打仗,其实跟大唐还是比较相似了,赤松德赞亲自在中军前行,最前面是一万骑兵作为斥候,一面扫荡一面打探消息,骑兵后面是十万精兵组成的真正的先锋军团,后军的两万人马则是负责着粮草和辎重。
赤松德赞把那些自己从大唐缴获的攻城器械看的十分重要,他知道自己要想真正攻下大唐那些一个比一个坚固的城墙,总归是不能依靠着将士们的身体的,就得依靠这些看似笨重的器械。
他也早就已经想到了,大唐人是不可能轻易让他产生白刃战的机会,哪怕是他损失一个将士就拼掉大唐的一个将士,最终胜利的也是他的吐蕃。
大军出发没多少时间,姚州附近的探子就已经回报了,说是李倓和阁罗凤、李光弼全部都把大军囤聚在了姚州,并且在姚州城外频繁活动,显然是做好了在姚州跟吐蕃人决一死战的准备了。
这要是换做之前赤松德赞的想法,既然你在姚州等着我,那我肯定是要改道的,要在别的地方给你们一个惊喜的。
不过这一次,赤松德赞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却没有对行军路线做任何的改变。
且不说之前自己已经吃了一次这样的亏了,单单是这一次自己的三十万人马的规模,就很难做到声东击西。
所以还不如就踏踏实实的去姚州,跟大唐的人马来一个硬碰硬,大唐人想要在姚州跟他们决战,其实赤松德赞的心里面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不用动地方就能分出来胜负,也是他期盼已久的事儿。
“传令,最前面的一万骑兵不要距离大部队太远,进入了大唐境内就要时刻保持警惕,李倓是不会让我们轻易的靠近到姚州城下的。”
赤松德赞这些天一直在分析着李倓之前的所有战斗,对于李倓的套路,现在他已经不再是一无所知了,他明白,李倓把所有的兵马都聚集在这的确可能是想要在姚州跟自己来一场决战。
不过以李倓的性格,他肯定不会让吐蕃的将士们以一个舒舒服服的姿态进入到决战之中的。
换句话说,李倓这个人,打起仗来实在是有点坏,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让敌人舒服了,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
赤松德赞了解到了这些,所以这一次才决定起兵足足三十万,因为他明白,在自己猜测不到李倓的做派的情况下,硬实力是击碎这些诡计最好的法宝,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套路再多,力气足够大了也是能把他给击碎的。
于是,在靠近了大唐境内的地方,赤松德赞的行军越发的谨慎了。
赤松德赞相信,前面的那一万骑兵就足以把李倓设置在城外的一系列阴谋诡计给试探出来的,一旦他黔驴技穷了,身后的三十万大军就可以对姚州进行惨无人道的进攻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倓显然是不得不跟赤松德赞打一打白刃战了,就算是大唐的兵马作战能力再强悍,有那十多万的南诏人拖后腿,赤松德赞也不相信他们能坚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