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宋御史为咱们国子监说话,似宋御史你这般的大人才是我辈典范,值得人人称道。”
突如其来的高帽子,让宋御史无所适从。他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刚刚讲的话,有哪句是为国子监说话的吗?难道他不是在批评他?
宋御史混乱了,其他的御史却对楚辞的阴险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招反间计用的好啊!想离间他们,没门!
“宋御史说的没错,既然楚司业你口口声声为了学子好,为何不让他们向别的夫子学习,难不成你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成?”
“当不得大人如此夸奖,楚辞自知才疏学浅,所以也正为此事犯愁呢。”他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些转入内院的夫子,都是志向高远之人,他们认为内院学子相较于外院的来说更加聪颖,所以一心想要加入内院,我不能误人前程,当然只有同意了。这也就导致了外院陷入了夫子不足的困境。”
“你既然已经承认此事为你的过失所致,那么本官就请皇上按失职之罪处置你,你可认?”
“下官什么时候认了?”楚辞疑惑地问道,“不是众位大人想要帮助国子监外院解决夫子不足的问题吗?为何变成下官失职了?”
“谁说我提出这事是想要帮你解决问题了?”宋御史问道。
“难道宋御史不想解决这个问题?”楚辞反问道。
“这是你们外院的事,该如何解决这事,与我有何相干?”
“宋御史这话就不对了,既只是我们外院之事,你又为何能以此事弹劾下官呢?”
“你!”宋御史想要开口,却不知如何反驳,他用眼神示意其他御史快点将楚辞的炮口引开,可是其他人却都不看他,毕竟目前谁也不想再对楚辞了。
那边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这边,楚辞正妄图让其他的大人也参与到想办法中来。
“各位爱卿可有好的办法啊?”皇上又开口了。他这一开口,原本不想想办法的大臣门只好也开始动脑筋了。
有的说:“既是这样,不如就再从下面抽调几人过去,先填了外院的空缺再说。”
又有人说:“当时就不该同意他们的做法。”
楚辞站在一旁,默不吭声地听着大家出主意。
“楚司业,办法我们提了这么多,成不成地你倒是出来说句话啊?”
楚辞说道:“各位大人的方法都不错,但是怎么样才能保证新来的夫子会对学子们好呢?”
“自然是日久见人心了。”
“那到时候就晚了。”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到底想怎么办呢?”
这时,楚辞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这便是我这几日想的办法,请皇上先过目。”
他把纸呈上去后,天和帝接过,然后皱着眉头看着上面的一行大字,“师者招聘考试?”
这是何意?
第184章 招聘考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这句话就可以得知,传道一事更在授业之前。国子监的学子们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其中更不乏皇亲国戚,日后前程不可估量。但是,就像微臣之前上朝所言一般,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缺少一个引导者,而这个任务,只能由他们的班主任来做。”
“国子监的夫子们博学多才,讲解文章内容,授业解惑自然不在话下,可是,他们的想法和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下去,不是夫子气出毛病,就是那些孩子被管束的如同迟暮老人一般。下官查了一下近年来国子监新入的夫子档案,发现在下官之前最新的夫子还是嘉佑四十年被调任国子监的。一个偌大的国子监,竟如同一汪死水。在各地书院都飞速发展的今天,那里还秉持着几十年前的育人方法,真令微臣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楚辞的话听起来总是那么有道理。再结合近几年来国子监学子乡试以及会试的成绩,各位大人不禁陷入沉思,事态是否已经像楚辞说得那样严重了?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其他的书院之所以能进行变革,就是因为他们能影响到的范围小,而国子监里却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一个不慎,很可能被弹劾地丢了官帽。这时候,他们就会抱着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
这样的后果,直接就导致了,京都国子监的发展还不如下面的各类书院。下面的人进学氛围浓厚,经常搞一些文会或是在本学院之中结一些学社诗社,口中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文人独有的傲气,看起来自信鲜活。
而这些,在国子监中却一点都看不到。它就像一个被潮流社会抛弃的老人,只固执的坚守这块金字招牌,内里却已经失去了同别人竞争的能力。内院学子一天到晚埋首于书本之中,外院的则懒懒散散,不思进取,要不就是模仿内院学子一样,终日苦读。他们的出身注定他们拥有平顺的仕途,可正又是这出身,限制了他们的进取心。
纵观现在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大人们,大部分都是凭着自己的能力爬上来的,没有能力只靠家族荫蔽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挤进大魏朝的权利中心。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一种制衡手段?
朝堂上没人反对了,大家开始仔细了解楚辞的那份“师者招聘考试”到底是什么东西。
……
“听说了吗?国子监要进行公开招聘了,凡有举人功名者,可以先报名,不论是否入仕,只要被取中了,便可直接去吏部盖印,拥有官身。”
“是啊,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在别的衙门任职之人也可以报名参加,到时候取中了,履历也能直接转到国子监去。”
自从楚辞带着国子监的几名学子在几条繁华街口贴了招聘榜文后,街头巷尾就纷纷议论起来了。
有些在小型书院教书或在别人家做西席的夫子都有些动心。他们虽然拥有举人功名,但补官却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没有背景,没有银子,他们能补到的根本不是官,而是衙门里的刀笔吏。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选择让他们进退两难,可见识过京城的繁华之后,他们还怎么回去穷乡僻壤,与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农一同生活?他们只能每一个季度都去吏部问一问,看有没有合适的位子让他们补进去,然后再找个能糊口的事做一做。
报名地点放在文兴坊外的一间茶楼里,每个报名的人,需要缴纳二钱银子的报名费,以免有些人想着过来凑个热闹。这二钱银子就像一道门槛,虽不多,却能有效阻挡那些人,也为他们日后省了许多工作。
坐镇茶楼的除了国子监的两位学录之外,还有吏部的考功主事一人。两位学录负责记录他们的信息,吏部的人则负责辨别举人文书的真伪,以免有人混水摸鱼。
下学之后,楚辞过来视察,先对三人的辛苦表示慰问,然后又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
吃完饭后,他顺手翻了翻今日记下的人名,发现一早上就有五十余人报名了,这报名截止到明日酉时正,看来应该会有近两百人报名。
楚辞让他们先在这休息一下,待未时再开门做登记,自己则又登上马车,去了一家名为大兴书坊的地方。
“楚司业,您要的那批书还没印好呢,到时候我会遣人给您送去的,您真的不必三天两头过来催促!”大兴书坊的文管事看见楚辞就头大。
他还记得六月初六那天傍晚,他正准备关门回家,就见这位拿着一叠书稿过来。本着上门是客的道理,文管事又将门打开,邀他进去小坐了一会,就是这一小坐的功夫,这楚司业就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让他们深深地相信,和国子监合作,是一个多么大的商机。文管事鬼迷心窍一般,不只主动将楚辞印书的钱减了一成,还帮他在众多待印的书里抢了一个书号出来,并承诺在六月十五之前将书印好,再装订了送过去。
待楚辞走后,文管事不由有些后悔了。但还不等他耽搁半日,那日陪着楚司业一起过来的孔武有力的汉子就上门来询问情况了。文管事感叹自己上了贼船,但是又不敢反悔,只能将苦水咽进心里,这几日都在帮他干活。
“文管事,楚某今日上门,可不是为了那事催促你,我这里又有一笔大生意,你干不干?”楚辞笑着说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文管事即使不太相信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大生意,但还是态度良好地表示要先听一听。
“你可知道招聘考试的事?”
文管事点点头,这谁能不知道啊?盖了吏部大印的招聘榜文都还贴在几条大街十分显眼的地方。
“既是要考试,自然就需要考卷。我奉命出题,大概一共要印三百张左右,文管事可有兴趣?”
“这……也叫大生意?”文管事苦着脸问道,他就不该说要听的。
“这怎么不是大生意了?三百张考卷都是一样的内容,你那里只需空出一天的时间便可排版出来。这一张考卷我能给你这个数,你自己算算,值不值得?”楚辞给他比了个手势。
文管事有些犹豫,按他这样说,确实还挺不错的,一张考卷能有多少个字?一天确实能够印出来。而且他这次出的价钱也不错……
“文管事,你可要好好考虑啊,如果这次的考卷印的好,以后我们国子监的所有考卷都包给你了,这可是细水长流的大生意。”
“楚司业,您真是会说服人。得,我老文今日就答应你了,不过,你可不能再来催那本书了!”
“行,书还是和以前说的一样,十五之前给我就行。不过这试卷,还希望你明日能帮我赶点工,最迟后日辰时之前要给我。”
“行,考卷呢?”今天还有半日,一日半的功夫应该是能赶出来的。
楚辞笑眯眯地从旁边的张虎手里抽出了一个卷轴,在文管事面前缓缓展开。一百道题整齐地排列在白纸上,看起来赏心悦目。
文管事待楚辞走后,还是捂着胸口一副心疾发作的样子。这坑人的楚司业!!谁家考卷这么多题的!
“管事,您怎么了?”
“快,快去大华书坊,把他们那套胶泥活字借来用一用!”文管家有苦说不出,只能再去借一套字,希望这一天半的时间,能把这三百张足有一百题的考卷印刷出来。
感谢毕公老人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如果还是以往的雕版,他干脆死了算了!
……
出了书坊,楚辞又转道兵部。
之前他在国子监改革时,说过希望能将所有课程开足,可是现在的文人体格都和他似的,一些体育竞技类的课程根本就没法开,一群几十岁的老大爷,跑一跑骨头散架了怎么办?所以那天上朝时,他也顺势提出了想要从兵部借人过去上体育课一事。
兵部尚书在朝堂上答应的好好的,可是这两日却根本就没有人过来商议,所以他今日必须得自己上门去问一问。
“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吾乃国子监司业楚辞,特来拜访兵部尚书赵大人。”楚辞的马车停在兵部衙门正前方,然后下车步行走到门房处,有礼地说明了来意。
“赵大人不在衙门里,请明日再来吧。”门房接过楚辞的拜帖仔细地看了一眼,就直接让他回去了。
楚辞笑了笑:“既然尚书大人不在,不知二位侍郎大人在不在?”
“也不在,你明日再来吧。”
“不知各位郎中主事可在?”
“说了都不在,你明日再来吧!”门房有些不耐烦了。
楚辞脸上的笑意也冷淡下来,如果到了现在他还不知道兵部之人是有意为难得话,那未免也太蠢了!
楚辞拿回拜帖,转身离开,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怀槿,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寇静从兵部大门出来,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背影。
楚辞一愣,然后转身回头笑了笑:“我来兵部办点事,你怎会在这里?”
“我堂伯父在兵部办差,我是为你上次所说的那事而来。”寇静几步靠近楚辞,然后将头伸到他的耳边轻声说道,热热的呼吸打在楚辞的耳朵上,让他浑身都僵硬了。
上次所说那事?楚辞想了想,应该是上次他和寇静说的,他被陷害一事了。
“可查出什么了?”楚辞假装不经意地往后退了一步。
寇静眼神一暗,说道:“此地人多口杂,不宜交谈,咱们去那边的酒楼说吧。”
楚辞点了点头,默默地朝着那边走去。
第185章 共计一百分
“这几日我仔细观察了王海和邵波二人之后,发现那个邵波行迹鬼祟,看起来十分可疑。白日时他一直守在杨策帐前,但每天晚上他回了营帐之后,都会偷偷出去一盏茶的时候。我跟了他几晩,这人警惕心很强,好几次差点都被他发现了。”
寇静说得平淡,但楚辞听了,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日夜观察某个人,还要隐匿好行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说别的,精力绝对有损耗。他再看寇静时,发现他眼角眉梢都藏有一丝倦意。
“他走后,我再去他待过的地方查探,发现他似乎在用暗语向别人传达消息。虽然我不知道他的暗语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可以肯定他确实有问题。在最后一次跟着他时,我故意在他附近搞出动静,这邵波果然捡起石子射了过去,他的手法很是熟练,应该是专精此道的。”
“也就是说,那日暗算我的人就是这个邵波了?可是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他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楚辞还是上次才听过他的名字,脸都对不上,更别说得罪了。
“我也觉得十分奇怪。而且这邵波虽说是杨策的亲兵,但在我看来,他似乎并不受重用。而且这应该是他算计好的。”
“你的意思是,他故意隐藏实力待在杨策身边,不声不响地为他背后的主子传递消息?”
寇静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所以我今日就到兵部来查一下他的底细。我堂伯父为兵部郎中,手上掌管着京城所有士兵的履历。从那邵波的履历表可以看出,这人在入杨指挥使旗下前,曾经是征南将军麾下小兵。而这征南将军姓张,二皇子的母家也姓张。”寇静意有所指。
“你是说,陷害我的人,是二皇子的人?”楚辞听了寇静分析出来的结果,还是觉得有些玄幻。
他和这个二皇子殿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若说那些人是大皇子派来的他还能理解,这二皇子他真就理解不了了。
“不无可能。”寇静说道。
“可是,我与他并无嫌隙,他为何会加害于我呢?”楚辞还是很不解。
突如其来的高帽子,让宋御史无所适从。他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刚刚讲的话,有哪句是为国子监说话的吗?难道他不是在批评他?
宋御史混乱了,其他的御史却对楚辞的阴险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招反间计用的好啊!想离间他们,没门!
“宋御史说的没错,既然楚司业你口口声声为了学子好,为何不让他们向别的夫子学习,难不成你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成?”
“当不得大人如此夸奖,楚辞自知才疏学浅,所以也正为此事犯愁呢。”他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些转入内院的夫子,都是志向高远之人,他们认为内院学子相较于外院的来说更加聪颖,所以一心想要加入内院,我不能误人前程,当然只有同意了。这也就导致了外院陷入了夫子不足的困境。”
“你既然已经承认此事为你的过失所致,那么本官就请皇上按失职之罪处置你,你可认?”
“下官什么时候认了?”楚辞疑惑地问道,“不是众位大人想要帮助国子监外院解决夫子不足的问题吗?为何变成下官失职了?”
“谁说我提出这事是想要帮你解决问题了?”宋御史问道。
“难道宋御史不想解决这个问题?”楚辞反问道。
“这是你们外院的事,该如何解决这事,与我有何相干?”
“宋御史这话就不对了,既只是我们外院之事,你又为何能以此事弹劾下官呢?”
“你!”宋御史想要开口,却不知如何反驳,他用眼神示意其他御史快点将楚辞的炮口引开,可是其他人却都不看他,毕竟目前谁也不想再对楚辞了。
那边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这边,楚辞正妄图让其他的大人也参与到想办法中来。
“各位爱卿可有好的办法啊?”皇上又开口了。他这一开口,原本不想想办法的大臣门只好也开始动脑筋了。
有的说:“既是这样,不如就再从下面抽调几人过去,先填了外院的空缺再说。”
又有人说:“当时就不该同意他们的做法。”
楚辞站在一旁,默不吭声地听着大家出主意。
“楚司业,办法我们提了这么多,成不成地你倒是出来说句话啊?”
楚辞说道:“各位大人的方法都不错,但是怎么样才能保证新来的夫子会对学子们好呢?”
“自然是日久见人心了。”
“那到时候就晚了。”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到底想怎么办呢?”
这时,楚辞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这便是我这几日想的办法,请皇上先过目。”
他把纸呈上去后,天和帝接过,然后皱着眉头看着上面的一行大字,“师者招聘考试?”
这是何意?
第184章 招聘考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这句话就可以得知,传道一事更在授业之前。国子监的学子们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其中更不乏皇亲国戚,日后前程不可估量。但是,就像微臣之前上朝所言一般,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缺少一个引导者,而这个任务,只能由他们的班主任来做。”
“国子监的夫子们博学多才,讲解文章内容,授业解惑自然不在话下,可是,他们的想法和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下去,不是夫子气出毛病,就是那些孩子被管束的如同迟暮老人一般。下官查了一下近年来国子监新入的夫子档案,发现在下官之前最新的夫子还是嘉佑四十年被调任国子监的。一个偌大的国子监,竟如同一汪死水。在各地书院都飞速发展的今天,那里还秉持着几十年前的育人方法,真令微臣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楚辞的话听起来总是那么有道理。再结合近几年来国子监学子乡试以及会试的成绩,各位大人不禁陷入沉思,事态是否已经像楚辞说得那样严重了?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其他的书院之所以能进行变革,就是因为他们能影响到的范围小,而国子监里却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一个不慎,很可能被弹劾地丢了官帽。这时候,他们就会抱着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
这样的后果,直接就导致了,京都国子监的发展还不如下面的各类书院。下面的人进学氛围浓厚,经常搞一些文会或是在本学院之中结一些学社诗社,口中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文人独有的傲气,看起来自信鲜活。
而这些,在国子监中却一点都看不到。它就像一个被潮流社会抛弃的老人,只固执的坚守这块金字招牌,内里却已经失去了同别人竞争的能力。内院学子一天到晚埋首于书本之中,外院的则懒懒散散,不思进取,要不就是模仿内院学子一样,终日苦读。他们的出身注定他们拥有平顺的仕途,可正又是这出身,限制了他们的进取心。
纵观现在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大人们,大部分都是凭着自己的能力爬上来的,没有能力只靠家族荫蔽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挤进大魏朝的权利中心。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一种制衡手段?
朝堂上没人反对了,大家开始仔细了解楚辞的那份“师者招聘考试”到底是什么东西。
……
“听说了吗?国子监要进行公开招聘了,凡有举人功名者,可以先报名,不论是否入仕,只要被取中了,便可直接去吏部盖印,拥有官身。”
“是啊,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在别的衙门任职之人也可以报名参加,到时候取中了,履历也能直接转到国子监去。”
自从楚辞带着国子监的几名学子在几条繁华街口贴了招聘榜文后,街头巷尾就纷纷议论起来了。
有些在小型书院教书或在别人家做西席的夫子都有些动心。他们虽然拥有举人功名,但补官却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没有背景,没有银子,他们能补到的根本不是官,而是衙门里的刀笔吏。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选择让他们进退两难,可见识过京城的繁华之后,他们还怎么回去穷乡僻壤,与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农一同生活?他们只能每一个季度都去吏部问一问,看有没有合适的位子让他们补进去,然后再找个能糊口的事做一做。
报名地点放在文兴坊外的一间茶楼里,每个报名的人,需要缴纳二钱银子的报名费,以免有些人想着过来凑个热闹。这二钱银子就像一道门槛,虽不多,却能有效阻挡那些人,也为他们日后省了许多工作。
坐镇茶楼的除了国子监的两位学录之外,还有吏部的考功主事一人。两位学录负责记录他们的信息,吏部的人则负责辨别举人文书的真伪,以免有人混水摸鱼。
下学之后,楚辞过来视察,先对三人的辛苦表示慰问,然后又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
吃完饭后,他顺手翻了翻今日记下的人名,发现一早上就有五十余人报名了,这报名截止到明日酉时正,看来应该会有近两百人报名。
楚辞让他们先在这休息一下,待未时再开门做登记,自己则又登上马车,去了一家名为大兴书坊的地方。
“楚司业,您要的那批书还没印好呢,到时候我会遣人给您送去的,您真的不必三天两头过来催促!”大兴书坊的文管事看见楚辞就头大。
他还记得六月初六那天傍晚,他正准备关门回家,就见这位拿着一叠书稿过来。本着上门是客的道理,文管事又将门打开,邀他进去小坐了一会,就是这一小坐的功夫,这楚司业就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让他们深深地相信,和国子监合作,是一个多么大的商机。文管事鬼迷心窍一般,不只主动将楚辞印书的钱减了一成,还帮他在众多待印的书里抢了一个书号出来,并承诺在六月十五之前将书印好,再装订了送过去。
待楚辞走后,文管事不由有些后悔了。但还不等他耽搁半日,那日陪着楚司业一起过来的孔武有力的汉子就上门来询问情况了。文管事感叹自己上了贼船,但是又不敢反悔,只能将苦水咽进心里,这几日都在帮他干活。
“文管事,楚某今日上门,可不是为了那事催促你,我这里又有一笔大生意,你干不干?”楚辞笑着说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文管事即使不太相信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大生意,但还是态度良好地表示要先听一听。
“你可知道招聘考试的事?”
文管事点点头,这谁能不知道啊?盖了吏部大印的招聘榜文都还贴在几条大街十分显眼的地方。
“既是要考试,自然就需要考卷。我奉命出题,大概一共要印三百张左右,文管事可有兴趣?”
“这……也叫大生意?”文管事苦着脸问道,他就不该说要听的。
“这怎么不是大生意了?三百张考卷都是一样的内容,你那里只需空出一天的时间便可排版出来。这一张考卷我能给你这个数,你自己算算,值不值得?”楚辞给他比了个手势。
文管事有些犹豫,按他这样说,确实还挺不错的,一张考卷能有多少个字?一天确实能够印出来。而且他这次出的价钱也不错……
“文管事,你可要好好考虑啊,如果这次的考卷印的好,以后我们国子监的所有考卷都包给你了,这可是细水长流的大生意。”
“楚司业,您真是会说服人。得,我老文今日就答应你了,不过,你可不能再来催那本书了!”
“行,书还是和以前说的一样,十五之前给我就行。不过这试卷,还希望你明日能帮我赶点工,最迟后日辰时之前要给我。”
“行,考卷呢?”今天还有半日,一日半的功夫应该是能赶出来的。
楚辞笑眯眯地从旁边的张虎手里抽出了一个卷轴,在文管事面前缓缓展开。一百道题整齐地排列在白纸上,看起来赏心悦目。
文管事待楚辞走后,还是捂着胸口一副心疾发作的样子。这坑人的楚司业!!谁家考卷这么多题的!
“管事,您怎么了?”
“快,快去大华书坊,把他们那套胶泥活字借来用一用!”文管家有苦说不出,只能再去借一套字,希望这一天半的时间,能把这三百张足有一百题的考卷印刷出来。
感谢毕公老人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如果还是以往的雕版,他干脆死了算了!
……
出了书坊,楚辞又转道兵部。
之前他在国子监改革时,说过希望能将所有课程开足,可是现在的文人体格都和他似的,一些体育竞技类的课程根本就没法开,一群几十岁的老大爷,跑一跑骨头散架了怎么办?所以那天上朝时,他也顺势提出了想要从兵部借人过去上体育课一事。
兵部尚书在朝堂上答应的好好的,可是这两日却根本就没有人过来商议,所以他今日必须得自己上门去问一问。
“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吾乃国子监司业楚辞,特来拜访兵部尚书赵大人。”楚辞的马车停在兵部衙门正前方,然后下车步行走到门房处,有礼地说明了来意。
“赵大人不在衙门里,请明日再来吧。”门房接过楚辞的拜帖仔细地看了一眼,就直接让他回去了。
楚辞笑了笑:“既然尚书大人不在,不知二位侍郎大人在不在?”
“也不在,你明日再来吧。”
“不知各位郎中主事可在?”
“说了都不在,你明日再来吧!”门房有些不耐烦了。
楚辞脸上的笑意也冷淡下来,如果到了现在他还不知道兵部之人是有意为难得话,那未免也太蠢了!
楚辞拿回拜帖,转身离开,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怀槿,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寇静从兵部大门出来,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背影。
楚辞一愣,然后转身回头笑了笑:“我来兵部办点事,你怎会在这里?”
“我堂伯父在兵部办差,我是为你上次所说的那事而来。”寇静几步靠近楚辞,然后将头伸到他的耳边轻声说道,热热的呼吸打在楚辞的耳朵上,让他浑身都僵硬了。
上次所说那事?楚辞想了想,应该是上次他和寇静说的,他被陷害一事了。
“可查出什么了?”楚辞假装不经意地往后退了一步。
寇静眼神一暗,说道:“此地人多口杂,不宜交谈,咱们去那边的酒楼说吧。”
楚辞点了点头,默默地朝着那边走去。
第185章 共计一百分
“这几日我仔细观察了王海和邵波二人之后,发现那个邵波行迹鬼祟,看起来十分可疑。白日时他一直守在杨策帐前,但每天晚上他回了营帐之后,都会偷偷出去一盏茶的时候。我跟了他几晩,这人警惕心很强,好几次差点都被他发现了。”
寇静说得平淡,但楚辞听了,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日夜观察某个人,还要隐匿好行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说别的,精力绝对有损耗。他再看寇静时,发现他眼角眉梢都藏有一丝倦意。
“他走后,我再去他待过的地方查探,发现他似乎在用暗语向别人传达消息。虽然我不知道他的暗语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可以肯定他确实有问题。在最后一次跟着他时,我故意在他附近搞出动静,这邵波果然捡起石子射了过去,他的手法很是熟练,应该是专精此道的。”
“也就是说,那日暗算我的人就是这个邵波了?可是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他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楚辞还是上次才听过他的名字,脸都对不上,更别说得罪了。
“我也觉得十分奇怪。而且这邵波虽说是杨策的亲兵,但在我看来,他似乎并不受重用。而且这应该是他算计好的。”
“你的意思是,他故意隐藏实力待在杨策身边,不声不响地为他背后的主子传递消息?”
寇静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所以我今日就到兵部来查一下他的底细。我堂伯父为兵部郎中,手上掌管着京城所有士兵的履历。从那邵波的履历表可以看出,这人在入杨指挥使旗下前,曾经是征南将军麾下小兵。而这征南将军姓张,二皇子的母家也姓张。”寇静意有所指。
“你是说,陷害我的人,是二皇子的人?”楚辞听了寇静分析出来的结果,还是觉得有些玄幻。
他和这个二皇子殿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若说那些人是大皇子派来的他还能理解,这二皇子他真就理解不了了。
“不无可能。”寇静说道。
“可是,我与他并无嫌隙,他为何会加害于我呢?”楚辞还是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