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天老夫到国子监去见识一下。”温太傅点点头,“我听温然父亲说过,是你让温然改变的。他话语之中,对小友你的育儿方法多加推崇。老夫十分好奇,你也是刚刚及冠之年,怎么对教育孩子这么有一套呢?”
楚辞微微一笑,说道:“我家中有一个小侄子,日常与他相处颇多。后来我重入县学读书之时,就把小侄儿也接了过来读蒙学,所以对孩子的一些心思,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原来如此。”温太傅点点头,他打量了楚辞一会,越聊越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是不错,突然问道,“小友还未婚配吧?有没有考虑过这件事啊?”
“呃……这……”楚辞尴尬了,他还从来没被人问过这么敏感的话题。这京城人情冷漠,楚辞遇到的长辈,一般都是不那么亲切,甚至还想要搞臭他的,突然被问到这个话题,他一时还有点接受无能。
“怎么,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温太傅眼里含笑,他离开京城多日,回来时这个楚司业的事迹已经传得风风雨雨了。从传闻中,温太傅觉得这个年轻人博学多才,宠辱不惊,没想到,于婚姻大事上,还是挺像个毛头小子的。
“没有!”楚辞一听这个难言之隐,立刻就想起上次的乌龙事,立刻出言否认。“小子并未婚配,目前还是以事业为重,暂时没那种想法。”
“你这话不对。俗话说,先成家再立业,家中有贤妻,才能安枕无忧地去谋事业。”
“呃,小子……目前在这京城还未立住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派官外任,若是娶了亲,岂不是连累人家小姐跟着我过苦日子吗?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子是寡母和兄嫂辛苦拉扯大的,没有经他们相看,小子不敢轻易谈婚论嫁。”楚辞没来由得排斥这个问题,于是胡乱扯着借口推脱。他还小呢!哪能这么早就娶妻生子?
“小友倒是个孝顺之人,既然你目前无心成家,老夫也就不多说了,本还想喝到楚小友你的一杯谢媒酒呢。”温太傅有些可惜,他听说了楚辞的种种事迹之后,突然想起上次他的一位老友托他给自家孙女相看个才俊,眼前这不就是才俊吗?只可惜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多谢温太傅对小子的殷殷关切,小子他日若动了心,再请温太傅为我做个媒人。”楚辞笑着说道,当初相处时日虽短,但他觉得他们就似忘年之交一般。
“好好好,到时候啊,老夫给你当大媒,再叫温然陪你去接亲哈哈哈。”温太傅捋了捋胡须笑道。
“这接亲需得成双成对才是,不妨让上次那位小公子也来凑个数吧。”楚辞笑道,他想起上次那个不知世事的小孩了。
温太傅先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你若能请的动他去接亲,那真是——哈哈哈。”
楚辞有些不解,那孩子不就是比较自闭吗?劝说他也没什么难度吧?不过,他成亲还是猴年马月的事,说不定到他成婚时,那两个孩子都有了。
……
从提学司衙门出来后,天色已经不早了。楚辞回到国子监,见里面比往日冷清许多,才忽然想起,今日是十四,明天又是休沐日了。
说来也是惨,学生可以休沐,他却要半夜爬起来去上朝,若是明日的常朝取消就好了。
楚辞想着,在司业厅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往后院走去。
张虎走在他前面,神色严肃,眉头紧皱,看起来似乎正被什么事为难着一样。只有楚辞知道,这厮是等的时间太久,饿坏了。
幸亏寇静和他们住在一起,之前便已经帮他们打了饭温在灶上,所以两人一回去,直接就能用了。
寇静坐在桌边,看他们吃饭,一边还帮楚辞夹菜。楚辞也有些饿了,一双筷子挥舞得很快,专心地吃着被送到碗里的东西。
张虎看了他们一眼,扒饭的动作更快了些,再不吃,好菜都要被这寇千户送进他们老爷的碗里了。
吃饱了饭之后,楚辞拿着帕子擦了擦嘴巴,整了整衣裳,又是一副风度翩翩的样子了。
“你猜我今天去提学司干什么了?”
寇静略一思忖,说道:“必是为了季考一事吧?”
“非常正确!而且这次是温太傅亲自过来说的,你知道吗?我之前曾经见过这位温太傅,就在文兴坊那边。”楚辞略兴奋地说道,他还以为遇见隐姓埋名高人的桥段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寇静想了想,说道:“就是小石潭那儿,还带着一个少年人的垂钓老者?”
楚辞十分惊讶:“你怎么知道?”
寇静轻笑道:“你忘了吗?我初来京城之时,与你同寝一室,那时候天天夜里,你都会把京城之事一件件拿出来说给我听。”
“啊?是吗?”楚辞干笑两声,“许我说过的话太多,我自己都忘记了。”
“可是,怀槿对我说过的话,我每一句都记得。”寇静用深邃的眼睛看着楚辞,说话的时候,眼中的情绪莫名,楚辞有些不敢深究。
“对了,除了季考一事,他必然还与你说了些其他的事吧?”寇静看出他的躲闪之意,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贴心地把话题转移了。
“嗯!”果然,楚辞又来劲了,把温太傅说的话大致都说了一遍,只除了温太傅戏言要为他做媒一事。他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件事不告诉寇静会比较好。
寇静听了他接下祭孔一事后就说,这些年他跟随军营去了不少地方,也见识过各地祭孔的不同风俗,到时候可以说给楚辞听,让他能够多一条思路。
楚辞刚想问寇静行军之时怎么会关注祭孔一事,就猛然间想起,寇静在从军之前,曾是一名前途无量的举子。若不是脸上被人划了一刀,那年的金榜之上,必然也是有寇静一个名字的。他看着寇静侧脸上的疤痕,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还记得当年害你的那群是什么人吗?”楚辞突然问道。
寇静有些讶异,但楚辞愿意了解他,他自然也不会有所隐瞒。“他们是一群山贼,专以拦截过路之人钱财为生。也是我,当时仗着自己有些身手,负隅顽抗,这才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这群人也太不地道了,山贼不是有个规矩,不抢书生举子的吗?为何你还会被他们拦住?”楚辞很是愤慨,他们知道自己害的是什么人吗?
而且,楚辞记得大魏朝是有这个规矩的。因为当时道路艰险,山贼草莽众多,很多弱质书生赶考之时横死他乡,导致那一年的科举人才寥落。所以朝廷下了狠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剿贼寇,所犯之事无论大小,均以砍头之罪论处。之后,又在全国上下张贴告示,说若再有举子赶考途中遇害,犯案之人九族同罪,这才镇住了那些人。
“怀槿可知财帛动人心?我家境不错,当日赶考之时,父亲让我带了很多银票进京,生怕我会有所短缺。那些贼人不知何故,知道了这件事,前面的书生都放过了,单单只留下我与书童。我交出了一些银子之后,他们还不罢休,要搜我们的身。我堂堂七尺男儿,又自负跟着师傅学了点武艺,便跟他们动起手来……”寇静叹了口气,若是当时他把全部银票交出,说不定也就不会发生那事了。
楚辞也跟着叹了口气,说了句:“果然行事还需低调,你携带重金招摇过市,难怪引得他们注意了。”
寇静失笑,问道:“怀槿,你看我可是那等招摇之人?我当时也怕途中遭祸,和书童故意穿得破破烂烂的,谁知他们还是发现了。”
“这就说不过去了啊,除非有人告密,不然为何他们会知道你携带重金呢?你是在何处遭的难?”楚辞觉出不对来,既然他已经伪装过了,那依着寇静缜密的心思,就不应该被人发现不妥才是,为什么那些山贼好像认定了他似的呢?
寇静被他这样一说,也感觉不太对劲:“我当时也是从五常府一路坐船到海平府的,后弃船上路,快出海平府时,在一处无人之境被他们拦截。”
“海平府毗邻京城,有什么山贼如此大胆,敢在此处作乱呢?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们既然已经伤了你,为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呢?要知道,坏人前途无异于取人性命,他们就不怕你会报复吗?”
寇静的神情愈发严肃:“当时我受伤之后,从林子里钻出一群衙差,说是为追缉这些山贼而来,带头的那个,正是海平府同知。那群山贼一见有人,便四散逃离,却还是被抓住了。可是,当时因我只是脸上有伤,又逢先皇后寿辰,不宜见血,故而他们只获流放之刑。”
楚辞眉头紧锁,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也许是他阴谋论了吧,他怎么觉得,这些人就像是在做戏一样呢?一切的一切,只用巧合二字来说,未免有些太牵强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寇静,发现寇静也是一脸深思,似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之处。
“大哥,当时你就没怀疑什么吗?”
寇静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当时我一心为了前途被毁一事耿耿于怀,哪里能想到那么多呢?而且我初离家门,又不曾与人结怨,哪里能想到会有人故意害我呢?不过,我姐姐倒是派人查了许久,都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也只有罢手了。”
“唉,你那是当局者迷了。当时若是将他们问清楚了,也可以弄个明白。对了,我觉得你那书童十分可疑,他如今身在何处呢?”
“他?他是我们寇家的家生子,应该不会害我。而且他姐姐也是我姐姐的陪嫁,当时我遭此大难,他一心只觉得是他的原因,几次寻死,最后姐姐让他去了京郊的一处园子当管事,这才绝了他寻死之心。”
“那,这次钰儿扶灵回袁山县,你姐姐的那位陪嫁可跟在身旁?”
寇静回忆了一下,然后摇头说道:“好像不曾见到,她应是被姐姐许给了府里管事,所以脱不得身。”
楚辞琢磨了一会,然后说道:“大哥,有一件事不知当不当问?”
“但说无妨。”
“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你那位姐夫呢?钰儿在县学之时,也只说娘亲,从不提他爹如何。”
寇静的脸色冷了下来,厉声说道:“此等负心薄幸之人,不提也罢。若不是钰儿以后还要回去,我定是要与这人断绝关系的。”
楚辞从没有见过寇静这样冷酷的一面,一时有些怔忡。
寇静回过神来,见楚辞一言不发,满是歉意地说道:“对不起,怀槿,刚刚我是不是吓到你了?”
“没事。”楚辞摇头,“只是我有点儿好奇,这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们都这样恨他呢?如果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寇静闭了闭眼,复又睁开,神色之间似乎藏了些许痛楚。
“你还记得《绣娘传》吗?”
“当然记得。”楚辞点点头,这可是他捞到的第一桶金。
“那《绣娘传》,影射的就是我姐姐一事,只不过,写书之人故意扭曲污蔑,将我姐姐写成了不守妇道,与人私相授受之人。而且,还将那夺人夫婿的县主之女,写得极其美好。那负心薄幸的书生,更是有情有义!当年……”寇静用淡漠的口吻将此事重复了一遍,但他时不时流露的一丝恨意,却暴露了他的情绪。
“什…什么?!真相竟是如此?”楚辞大为震惊,“怪不得徐管家当时看见画像之时那副作态,怪不得钰儿总是拿着那几张画摆弄,我原以为只是因缘际会,他娘与画中人有些相似罢了,却没想到,她果真就是。”
这段隐情他还是初次听说,怪不得钰儿对他如此亲近,估计也是听说了他阿娘的画像是出自他手吧。
“是啊,当时我看见画像,还以为姐姐又活过来了。也是在那时,我就对辞…怀槿你心生好奇。”寇静说道。
楚辞点点头,怪不得呢!他总觉得寇静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与人交心的,而他自从初次见面起,就待他不一般,原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第203章 查账(静静)
“明日下朝之后,带我去你家的几间店铺看看如何?”楚辞眼珠子一转,提出了这个要求。
他总觉得还是不太对劲的样子。听说那几间铺子都是寇家姐姐当年陪嫁之人在管,不如先去看看再做判断。
寇静脸上似乎有些为难:“怀槿,我明日要带他们几个去李副将家中议事,恐怕不能带你过去了。”
“又去李副将家?这李副将到底是何许人啊?”楚辞有些纳闷。
“他乃是神机营的将领,曾经也是齐元帅麾下一员猛将,后因打战之时受了重伤,不能再上战场,齐元帅才为他谋了神机营的职位。”寇静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你就去吧。不过,我还是想去你家那几间店铺里看一看,你把店名和位置写给我,我自己去看。”
寇静听他这样说,当下便从身上摸出一块牌子,然后拉过楚辞的手,将牌子放到他手上。
楚辞被他捏着有些不自在,假装要端详牌子,将手往回缩了缩。寇静顺势放开他的手,只在心里回味。
这牌子拿着挺重的,表面乌黑光滑,也不知是用什么金属做的,上面刻着一个寇字,底部还有凹凸感,似乎也刻了字。
“这牌子是信物吗?是不是有了牌子就可以调动产业,发号施令?”楚辞根据小说中得来的经验,如是猜测道。
“这牌子我寇家人人都有一块,但只有家主,才能调动产业,发号施令。其他人只能挪动一定数额的银子。你拿着这块牌子,那些掌柜的不敢不听你的。”
“上次听你说起过,在兵部还有一位堂伯父办差,他是家主那边的人吗?”
“不,他是主家那边的人。我们寇家自我祖父那辈便已分枝。我们是分家之人,但我这支人丁寥落,如今分家只剩我一人了。主家人多,但大部分青壮也都不在京城,只一些长辈还守在那里。青壮之中,除了堂伯父留在京城任职之外,还有几位堂哥。上次来军营找我的那个堂哥也是。”寇静说道。
楚辞听他这样一讲,就想起上次唤他“阿静”的那一位桃花眼男子了。他当时还觉得这不知打哪来的书生很讨厌,原来他是寇静的兄长!也是他当时思绪混乱,不然的话,从称呼中就可以明白了,除了自家长辈之外,其他人哪能随意唤他人的名。
“怀槿,你在想什么?”寇静见他眼神飘忽,半天不出声,便问道。
“我是在想,这样说来,你这块就是家主令牌了?你拿给我,不怕我把你家的铺子搬空了吗?”楚辞回过神来,笑得不怀好意。
“纵使搬空又何妨?你若想要,拿去便是。这块牌子就给你了,除了京城寇家的几间铺子外,其他地方的产业也可调动。”寇静大方的说道,听上去似是玩笑,实则眼底满是认真。
“哈哈哈,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敢要。”楚辞将牌子扔回寇静,“你只需要将地址写给我就是了。”
寇静接过牌子,又塞进楚辞手里,说道:“为兄不善经营,自接手起还从未查过帐,你拿着这块牌子,探访之后,替为兄查一查帐吧。”
楚辞想了想,将牌子塞进了怀里,然后说道:“也行,那么我就拿着。不过,万一这帐查出什么问题来,到时候怎么办呢?”
“你拿着家主令,一切都由你说了算。”
楚辞笑了笑,到时候还是得征求寇静意见的,希望当年之事,真的是个巧合吧。
……
七月十五的大朝并没有开多久,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结束了。楚辞从皇宫里出来,就换了衣服直奔西大街,去找寇家的那几间店铺。
西大街很大,主要街道一共有九条,若是边走边逛,说不定一天逛不完。楚辞没空去逛,直接去了寇家的店铺。
“客官,您可要来点什么香料?咱们这店铺里啊,什么香料都有,不论是放在衣柜里熏衣服还是佩戴在身上,都是极好的。”一个面目慈和的掌柜来到楚辞身边,见他身上的穿着虽然不算上好,但应也是家境殷实的,便不着痕迹地将他引到中档香料的货柜前,热情地给他介绍。
楚辞拿起一盒香料闻了闻,发现气味清淡,闻起来似乎有些像是兰花。
楚辞微微一笑,说道:“我家中有一个小侄子,日常与他相处颇多。后来我重入县学读书之时,就把小侄儿也接了过来读蒙学,所以对孩子的一些心思,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原来如此。”温太傅点点头,他打量了楚辞一会,越聊越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是不错,突然问道,“小友还未婚配吧?有没有考虑过这件事啊?”
“呃……这……”楚辞尴尬了,他还从来没被人问过这么敏感的话题。这京城人情冷漠,楚辞遇到的长辈,一般都是不那么亲切,甚至还想要搞臭他的,突然被问到这个话题,他一时还有点接受无能。
“怎么,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温太傅眼里含笑,他离开京城多日,回来时这个楚司业的事迹已经传得风风雨雨了。从传闻中,温太傅觉得这个年轻人博学多才,宠辱不惊,没想到,于婚姻大事上,还是挺像个毛头小子的。
“没有!”楚辞一听这个难言之隐,立刻就想起上次的乌龙事,立刻出言否认。“小子并未婚配,目前还是以事业为重,暂时没那种想法。”
“你这话不对。俗话说,先成家再立业,家中有贤妻,才能安枕无忧地去谋事业。”
“呃,小子……目前在这京城还未立住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派官外任,若是娶了亲,岂不是连累人家小姐跟着我过苦日子吗?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子是寡母和兄嫂辛苦拉扯大的,没有经他们相看,小子不敢轻易谈婚论嫁。”楚辞没来由得排斥这个问题,于是胡乱扯着借口推脱。他还小呢!哪能这么早就娶妻生子?
“小友倒是个孝顺之人,既然你目前无心成家,老夫也就不多说了,本还想喝到楚小友你的一杯谢媒酒呢。”温太傅有些可惜,他听说了楚辞的种种事迹之后,突然想起上次他的一位老友托他给自家孙女相看个才俊,眼前这不就是才俊吗?只可惜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多谢温太傅对小子的殷殷关切,小子他日若动了心,再请温太傅为我做个媒人。”楚辞笑着说道,当初相处时日虽短,但他觉得他们就似忘年之交一般。
“好好好,到时候啊,老夫给你当大媒,再叫温然陪你去接亲哈哈哈。”温太傅捋了捋胡须笑道。
“这接亲需得成双成对才是,不妨让上次那位小公子也来凑个数吧。”楚辞笑道,他想起上次那个不知世事的小孩了。
温太傅先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你若能请的动他去接亲,那真是——哈哈哈。”
楚辞有些不解,那孩子不就是比较自闭吗?劝说他也没什么难度吧?不过,他成亲还是猴年马月的事,说不定到他成婚时,那两个孩子都有了。
……
从提学司衙门出来后,天色已经不早了。楚辞回到国子监,见里面比往日冷清许多,才忽然想起,今日是十四,明天又是休沐日了。
说来也是惨,学生可以休沐,他却要半夜爬起来去上朝,若是明日的常朝取消就好了。
楚辞想着,在司业厅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往后院走去。
张虎走在他前面,神色严肃,眉头紧皱,看起来似乎正被什么事为难着一样。只有楚辞知道,这厮是等的时间太久,饿坏了。
幸亏寇静和他们住在一起,之前便已经帮他们打了饭温在灶上,所以两人一回去,直接就能用了。
寇静坐在桌边,看他们吃饭,一边还帮楚辞夹菜。楚辞也有些饿了,一双筷子挥舞得很快,专心地吃着被送到碗里的东西。
张虎看了他们一眼,扒饭的动作更快了些,再不吃,好菜都要被这寇千户送进他们老爷的碗里了。
吃饱了饭之后,楚辞拿着帕子擦了擦嘴巴,整了整衣裳,又是一副风度翩翩的样子了。
“你猜我今天去提学司干什么了?”
寇静略一思忖,说道:“必是为了季考一事吧?”
“非常正确!而且这次是温太傅亲自过来说的,你知道吗?我之前曾经见过这位温太傅,就在文兴坊那边。”楚辞略兴奋地说道,他还以为遇见隐姓埋名高人的桥段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寇静想了想,说道:“就是小石潭那儿,还带着一个少年人的垂钓老者?”
楚辞十分惊讶:“你怎么知道?”
寇静轻笑道:“你忘了吗?我初来京城之时,与你同寝一室,那时候天天夜里,你都会把京城之事一件件拿出来说给我听。”
“啊?是吗?”楚辞干笑两声,“许我说过的话太多,我自己都忘记了。”
“可是,怀槿对我说过的话,我每一句都记得。”寇静用深邃的眼睛看着楚辞,说话的时候,眼中的情绪莫名,楚辞有些不敢深究。
“对了,除了季考一事,他必然还与你说了些其他的事吧?”寇静看出他的躲闪之意,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贴心地把话题转移了。
“嗯!”果然,楚辞又来劲了,把温太傅说的话大致都说了一遍,只除了温太傅戏言要为他做媒一事。他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件事不告诉寇静会比较好。
寇静听了他接下祭孔一事后就说,这些年他跟随军营去了不少地方,也见识过各地祭孔的不同风俗,到时候可以说给楚辞听,让他能够多一条思路。
楚辞刚想问寇静行军之时怎么会关注祭孔一事,就猛然间想起,寇静在从军之前,曾是一名前途无量的举子。若不是脸上被人划了一刀,那年的金榜之上,必然也是有寇静一个名字的。他看着寇静侧脸上的疤痕,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还记得当年害你的那群是什么人吗?”楚辞突然问道。
寇静有些讶异,但楚辞愿意了解他,他自然也不会有所隐瞒。“他们是一群山贼,专以拦截过路之人钱财为生。也是我,当时仗着自己有些身手,负隅顽抗,这才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这群人也太不地道了,山贼不是有个规矩,不抢书生举子的吗?为何你还会被他们拦住?”楚辞很是愤慨,他们知道自己害的是什么人吗?
而且,楚辞记得大魏朝是有这个规矩的。因为当时道路艰险,山贼草莽众多,很多弱质书生赶考之时横死他乡,导致那一年的科举人才寥落。所以朝廷下了狠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剿贼寇,所犯之事无论大小,均以砍头之罪论处。之后,又在全国上下张贴告示,说若再有举子赶考途中遇害,犯案之人九族同罪,这才镇住了那些人。
“怀槿可知财帛动人心?我家境不错,当日赶考之时,父亲让我带了很多银票进京,生怕我会有所短缺。那些贼人不知何故,知道了这件事,前面的书生都放过了,单单只留下我与书童。我交出了一些银子之后,他们还不罢休,要搜我们的身。我堂堂七尺男儿,又自负跟着师傅学了点武艺,便跟他们动起手来……”寇静叹了口气,若是当时他把全部银票交出,说不定也就不会发生那事了。
楚辞也跟着叹了口气,说了句:“果然行事还需低调,你携带重金招摇过市,难怪引得他们注意了。”
寇静失笑,问道:“怀槿,你看我可是那等招摇之人?我当时也怕途中遭祸,和书童故意穿得破破烂烂的,谁知他们还是发现了。”
“这就说不过去了啊,除非有人告密,不然为何他们会知道你携带重金呢?你是在何处遭的难?”楚辞觉出不对来,既然他已经伪装过了,那依着寇静缜密的心思,就不应该被人发现不妥才是,为什么那些山贼好像认定了他似的呢?
寇静被他这样一说,也感觉不太对劲:“我当时也是从五常府一路坐船到海平府的,后弃船上路,快出海平府时,在一处无人之境被他们拦截。”
“海平府毗邻京城,有什么山贼如此大胆,敢在此处作乱呢?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们既然已经伤了你,为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呢?要知道,坏人前途无异于取人性命,他们就不怕你会报复吗?”
寇静的神情愈发严肃:“当时我受伤之后,从林子里钻出一群衙差,说是为追缉这些山贼而来,带头的那个,正是海平府同知。那群山贼一见有人,便四散逃离,却还是被抓住了。可是,当时因我只是脸上有伤,又逢先皇后寿辰,不宜见血,故而他们只获流放之刑。”
楚辞眉头紧锁,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也许是他阴谋论了吧,他怎么觉得,这些人就像是在做戏一样呢?一切的一切,只用巧合二字来说,未免有些太牵强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寇静,发现寇静也是一脸深思,似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之处。
“大哥,当时你就没怀疑什么吗?”
寇静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当时我一心为了前途被毁一事耿耿于怀,哪里能想到那么多呢?而且我初离家门,又不曾与人结怨,哪里能想到会有人故意害我呢?不过,我姐姐倒是派人查了许久,都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也只有罢手了。”
“唉,你那是当局者迷了。当时若是将他们问清楚了,也可以弄个明白。对了,我觉得你那书童十分可疑,他如今身在何处呢?”
“他?他是我们寇家的家生子,应该不会害我。而且他姐姐也是我姐姐的陪嫁,当时我遭此大难,他一心只觉得是他的原因,几次寻死,最后姐姐让他去了京郊的一处园子当管事,这才绝了他寻死之心。”
“那,这次钰儿扶灵回袁山县,你姐姐的那位陪嫁可跟在身旁?”
寇静回忆了一下,然后摇头说道:“好像不曾见到,她应是被姐姐许给了府里管事,所以脱不得身。”
楚辞琢磨了一会,然后说道:“大哥,有一件事不知当不当问?”
“但说无妨。”
“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你那位姐夫呢?钰儿在县学之时,也只说娘亲,从不提他爹如何。”
寇静的脸色冷了下来,厉声说道:“此等负心薄幸之人,不提也罢。若不是钰儿以后还要回去,我定是要与这人断绝关系的。”
楚辞从没有见过寇静这样冷酷的一面,一时有些怔忡。
寇静回过神来,见楚辞一言不发,满是歉意地说道:“对不起,怀槿,刚刚我是不是吓到你了?”
“没事。”楚辞摇头,“只是我有点儿好奇,这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们都这样恨他呢?如果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寇静闭了闭眼,复又睁开,神色之间似乎藏了些许痛楚。
“你还记得《绣娘传》吗?”
“当然记得。”楚辞点点头,这可是他捞到的第一桶金。
“那《绣娘传》,影射的就是我姐姐一事,只不过,写书之人故意扭曲污蔑,将我姐姐写成了不守妇道,与人私相授受之人。而且,还将那夺人夫婿的县主之女,写得极其美好。那负心薄幸的书生,更是有情有义!当年……”寇静用淡漠的口吻将此事重复了一遍,但他时不时流露的一丝恨意,却暴露了他的情绪。
“什…什么?!真相竟是如此?”楚辞大为震惊,“怪不得徐管家当时看见画像之时那副作态,怪不得钰儿总是拿着那几张画摆弄,我原以为只是因缘际会,他娘与画中人有些相似罢了,却没想到,她果真就是。”
这段隐情他还是初次听说,怪不得钰儿对他如此亲近,估计也是听说了他阿娘的画像是出自他手吧。
“是啊,当时我看见画像,还以为姐姐又活过来了。也是在那时,我就对辞…怀槿你心生好奇。”寇静说道。
楚辞点点头,怪不得呢!他总觉得寇静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与人交心的,而他自从初次见面起,就待他不一般,原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第203章 查账(静静)
“明日下朝之后,带我去你家的几间店铺看看如何?”楚辞眼珠子一转,提出了这个要求。
他总觉得还是不太对劲的样子。听说那几间铺子都是寇家姐姐当年陪嫁之人在管,不如先去看看再做判断。
寇静脸上似乎有些为难:“怀槿,我明日要带他们几个去李副将家中议事,恐怕不能带你过去了。”
“又去李副将家?这李副将到底是何许人啊?”楚辞有些纳闷。
“他乃是神机营的将领,曾经也是齐元帅麾下一员猛将,后因打战之时受了重伤,不能再上战场,齐元帅才为他谋了神机营的职位。”寇静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你就去吧。不过,我还是想去你家那几间店铺里看一看,你把店名和位置写给我,我自己去看。”
寇静听他这样说,当下便从身上摸出一块牌子,然后拉过楚辞的手,将牌子放到他手上。
楚辞被他捏着有些不自在,假装要端详牌子,将手往回缩了缩。寇静顺势放开他的手,只在心里回味。
这牌子拿着挺重的,表面乌黑光滑,也不知是用什么金属做的,上面刻着一个寇字,底部还有凹凸感,似乎也刻了字。
“这牌子是信物吗?是不是有了牌子就可以调动产业,发号施令?”楚辞根据小说中得来的经验,如是猜测道。
“这牌子我寇家人人都有一块,但只有家主,才能调动产业,发号施令。其他人只能挪动一定数额的银子。你拿着这块牌子,那些掌柜的不敢不听你的。”
“上次听你说起过,在兵部还有一位堂伯父办差,他是家主那边的人吗?”
“不,他是主家那边的人。我们寇家自我祖父那辈便已分枝。我们是分家之人,但我这支人丁寥落,如今分家只剩我一人了。主家人多,但大部分青壮也都不在京城,只一些长辈还守在那里。青壮之中,除了堂伯父留在京城任职之外,还有几位堂哥。上次来军营找我的那个堂哥也是。”寇静说道。
楚辞听他这样一讲,就想起上次唤他“阿静”的那一位桃花眼男子了。他当时还觉得这不知打哪来的书生很讨厌,原来他是寇静的兄长!也是他当时思绪混乱,不然的话,从称呼中就可以明白了,除了自家长辈之外,其他人哪能随意唤他人的名。
“怀槿,你在想什么?”寇静见他眼神飘忽,半天不出声,便问道。
“我是在想,这样说来,你这块就是家主令牌了?你拿给我,不怕我把你家的铺子搬空了吗?”楚辞回过神来,笑得不怀好意。
“纵使搬空又何妨?你若想要,拿去便是。这块牌子就给你了,除了京城寇家的几间铺子外,其他地方的产业也可调动。”寇静大方的说道,听上去似是玩笑,实则眼底满是认真。
“哈哈哈,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敢要。”楚辞将牌子扔回寇静,“你只需要将地址写给我就是了。”
寇静接过牌子,又塞进楚辞手里,说道:“为兄不善经营,自接手起还从未查过帐,你拿着这块牌子,探访之后,替为兄查一查帐吧。”
楚辞想了想,将牌子塞进了怀里,然后说道:“也行,那么我就拿着。不过,万一这帐查出什么问题来,到时候怎么办呢?”
“你拿着家主令,一切都由你说了算。”
楚辞笑了笑,到时候还是得征求寇静意见的,希望当年之事,真的是个巧合吧。
……
七月十五的大朝并没有开多久,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结束了。楚辞从皇宫里出来,就换了衣服直奔西大街,去找寇家的那几间店铺。
西大街很大,主要街道一共有九条,若是边走边逛,说不定一天逛不完。楚辞没空去逛,直接去了寇家的店铺。
“客官,您可要来点什么香料?咱们这店铺里啊,什么香料都有,不论是放在衣柜里熏衣服还是佩戴在身上,都是极好的。”一个面目慈和的掌柜来到楚辞身边,见他身上的穿着虽然不算上好,但应也是家境殷实的,便不着痕迹地将他引到中档香料的货柜前,热情地给他介绍。
楚辞拿起一盒香料闻了闻,发现气味清淡,闻起来似乎有些像是兰花。